靈感範文站

中班有趣的圓教案多篇

中班有趣的圓教案多篇

中班有趣的圓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能正確辨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並能說出圖形的名稱。

2、知道三種圖形的特徵,並能利用三種圖形組合變化出新形象。

3、體驗合作遊戲的樂趣,發展創造力及動作表現力。

活動準備:

ppt、三種圖形的大小卡片若干、自制圖形拼擺圖2幅、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今天吳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和圖形寶寶做遊戲,猜猜會有誰呢?(幼兒根據已有認知大膽猜測)喔,小朋友認識這麼多圖形,下面我們就和圖形寶寶做遊戲。

二、逐一出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大卡片,引導幼兒觀察並說出圖形特徵。

先請出第一個圖形寶寶(教師出示大卡片,逐一讓幼兒觀察並摸一摸,並分別立體粘貼在三張桌子前面)。

1、圓形寶寶長得什麼樣?(圓圓的),它有一條邊。

請你用身體表現圓形的樣子。(幼兒動作表現)請小朋友想想你吃過、玩過、見到的什麼東西是這種形狀的?(引導幼兒進行聯想)

2、三角形寶寶長得什麼樣?(通過觀察引導感知三角形有角、有邊)我們數數三角形有幾條邊?(師生點數)有幾個角?噢,有三條邊,三個角。

請你用身體動作表現三角形的樣子(如:雙手指尖相對舉過頭頂,代表三角形等)。

請小朋友想想你吃過、玩過、見到的什麼東西是這種形狀的?(引導幼兒進行聯想)

3、正方形寶寶有幾條邊?幾個角?誰來數一數(幼兒點數,回答)師:正方形有四條邊,並且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

請用身體動作表現正方形的樣子。

請小朋友想想你吃過、玩過、見到的什麼東西是這種形狀的?(引導幼兒進行聯想)你們真是善於觀察、善於表現的好寶寶。

三、通過遊戲“送圖形寶寶回家”,加深幼兒對三種圖形的認知,體驗學習的樂趣。

小朋友喜歡捉迷藏嗎?(喜歡)圖形寶寶最愛捉迷藏了,它們藏到哪裏去了呢?(出示準備的物品)噢,原來它們藏在下面這些物品裏,請你把它們找出來,放到和它們長得一樣的大圖形寶寶的家裏好嗎?(三張貼有大卡片桌子)幼兒放好後,要讓幼兒自己檢查一下有沒有送錯的,如果有,幫忙送到正確的圖形寶寶家裏。

四、圖形寶寶變魔術——鞏固認知,提升目標。

1、圖形寶寶不僅喜歡捉迷藏,還會變魔術呢!請小眼睛看仔細,大家一起數123,奇蹟就會出現!

2、教師分別出示自制圖形拼擺圖1(熱帶魚)、圖2(小房子),請幼兒仔細觀察並找出藏在圖中的圖形,並上前進行拆分、組合。

(1)這條魚由哪幾個圖形組成的?請一個小朋友過來指給大家。把小魚取下來分開看看說的對嗎?(根據情況幼兒回答)你想不想把小魚再變回去?(幼兒回答)看到xx小朋友會變魔術,吳老師也想變魔術,看老師把小魚變成了什麼?(在孩子拼擺的小魚的基礎上,再拿一個三角形,變成一顆小松樹,拓展一下孩子的思維空間。)

(2)圖形寶寶繼續變魔術,數123,奇蹟就會出現!(出示拼擺小房子)這座小房子是由哪幾個圖形寶寶組成的?請一個小朋友過來指給大家。

你們想不想和圖形寶寶一起變魔術?(想),現在就和後面桌子上的圖形寶寶們一起變魔術吧!魔術表演成功的小朋友老師會給你驚喜呦!

3、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自由拼擺、組合,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放輕音樂)

4、將幼兒拼擺圖形及時拍照,並在大屏幕上展示。

5、播放ppt,欣賞幾種圖形拼擺組合。

活動小結:

哇,圖形寶寶們能變出這麼多神奇的造型,你們還想不想試一試呢?(幼:想)今天就帶圖形寶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繼續變魔術,好嗎?(幼:好)祝你們表演成功!(鼓掌)

活動延伸:

遊戲——魔術表演,回家給爸爸媽媽表演圖形拼擺,結束。

教學反思:

教幼兒辯認平面幾何圖形是小班數學教育中的難點。原因是幾何圖形的認識過程往往過於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這個活動中,我以“郊遊”的遊戲情節爲主,使幼兒的情感得到了滿足,這樣效果會更好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然後再加以室內教學,使幼兒的認識從實物——圖形過度,符合認知規律。結束延伸環節比較匆忙。

中班有趣的圓教案篇2

一、活動目標

1.觀察發現蟋蟀、螞蟻等小昆蟲的外形特徵,瞭解其生活習性。

2.喜歡探究昆蟲的祕密,發展比較觀察的能力。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二、活動準備

畫有各種昆蟲的圖片(如螞蟻、蜜蜂、蜘蛛、螳螂)若干。

三、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發幼兒對昆蟲的興趣。

頭帶兩根雄雞毛,身穿一件綠衣袍,手握兩把鋸尺刀,小蟲見了拼命逃(打一動物)謎底:螳螂。

2.出示蟋蟀螳螂圖片,提問:蟋蟀、螳螂共同的特徵是什麼?共同的名稱是什麼?

總結:蟋蟀螳螂身上都有六條腿,兩對翅膀,都會飛,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昆蟲。

3.讓幼兒觀察各種昆蟲圖片,引導說出昆蟲的外形特徵。通過結合圖片描述引導幼兒討論交流,瞭解昆蟲的生活習性。提問: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裏嗎?他們有什麼本領?是人類的好朋友嗎?

總結:螳螂生活在田地裏的植物上、草叢裏,能吃掉蒼蠅、蚊子、蝗蟲等多種害蟲,是我們的好朋友。食物少的時候大螳螂會吃掉小螳螂,螳螂媽媽還會吃掉螳螂爸爸。蟋蟀生活在土穴裏、草叢或磚塊的下面,喜歡夜裏出來活動,喜歡打架能發出好聽的叫聲,吃各種作物、樹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蟲。

4.欣賞兒歌進一步對昆蟲特點加深印象:運動會,真熱鬧,昆蟲朋友來參加。頭胸腹,分三段,首先先要看清楚。一二三,四五六,我們都有六條腿。不能多,不能少,千萬不能數錯了。

5.欣賞歌曲《蟲兒飛》。

四、活動延伸:

結合有關昆蟲的視頻,觀察他們的活動,瞭解其生活習性,增進幼兒對昆蟲的認識。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從幼兒興趣出發,結合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滿足了幼兒發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但是,在活動中也有個別環節由於知識性強而導致部分幼兒難於理解。如何把幼兒掌握知識的環節遊戲化,更好激發幼兒的興趣,將是下一個主題中應探索的課題。

中班有趣的圓教案篇3

教材分析】

秋意漸濃,草從裏呢喃的秋蟲常常會引起幼兒強烈的好奇,戶外活動時也常常會看到幼兒三五成羣地在草叢、牆角凝神觀察、討論。活動選取了蟋蜂、螳螂這些幼兒能接觸到的常見小昆蟲,通過觀察、討論,引導幼兒瞭解這些昆蟲的外形和習性,萌發對昆蟲的探究興趣。

【活動目標】

1.認識並觀察蟋蟀、螳螂,觀察、比較蟋蟀、螂的外形特徵,瞭解其生活習性。(重點)

2.能理解昆蟲的生活習性與人們的關係,大膽交流自己的.發現。(難點)

3.喜歡探究昆蟲的祕密,知道愛護益蟲。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家長帶幼兒捕捉蟋蟀、螳螂各5-6只,分別放於5-6個透明玻璃瓶內,用紗布封住瓶口。

2.畫有蟋蟀和螳螂的記錄紙、記錄筆7套。

3.幼兒學習材料《走進秋天》。有關螳螂和蟋蟀的視頻材料。

?活動過程】

一、猜迷語,激發幼兒對昆蟲的興趣。

1.請幼兒猜有關蟋蟀和螳螂的謎語。

蟋蟀的謎語:頭長兩根毛,身穿咖啡袍,平生愛打架,贏了唧唧叫。螳螂的謎語:頭戴綠帽,身穿綠袍,腰細肚大,手拿雙刀。

2.出示昆蟲蟋蟀、螳螂,引發幼兒觀察的興趣。

二、幼兒分組觀察記錄,比較蟋蟀和螳螂外形特徵的相同與不同。

1.幼兒分組觀察,記錄發現結果。幼兒自由分組觀察蟋蟀和螳螂。

組內選一名幼兒把大家的發現蟋蟀和螳螂的外形特徵的在記錄紙上表徵出來。並將兩者的相同點用筆圈記出來。

2.幼兒展示觀察記錄,分享交流。

提問:蟋蟀和螳螂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小結;蟋蟀和螳螂都屬於昆蟲。它們都有一對觸角身體分爲頭、胸、腹三部分;都有三對足,成蟲有翅膀。它們不同點是螳螂是蟋蟀的天敵,蟋蟀是害蟲,螳螂是益蟲。蟋蟀會鳴叫,螳螂則不會。

3.遊戲:我學螳螂和蟋蟀。

播放音樂幼兒自由學習蟋蟀和螳螂的動作特點。重點引導幼兒模仿螳螂揮舞前肢捕捉獵物。

三、引導幼兒討論、交流,瞭解蟋蟀和螳螂的生活習性。

1.教師引導幼兒回憶自己見過的昆蟲。

提問: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裏嗎?它們有什麼本領?它們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嗎?

2.觀看有關蟋蟀和螳螂的視頻,進一步瞭解螳螂和蟋蟀的生活習性。

2.小結:蟋蟀生活在土穴裏、草叢裏或磚塊下面,喜歡在夜裏出來活動,喜歡“打架”,能發出好聽的叫聲,吃各種作物、樹苗、蔬菜和水果,是害蟲。螳螂生活在田地裏、草叢裏的植物上,能吃掉蒼蠅、蚊子、蝗蟲等許多害蟲,是我們的好朋友。

四、活動延伸:

幼兒交流自己知道的昆蟲,引導幼兒自主閱讀相關的繪本,進一步瞭解相關知識。

中班有趣的圓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鍛鍊及提高幼兒柔韌性和全身協調能力。

2、培養幼兒自我調節和不怕困難的品質。

活動準備:

布袋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老師,幼兒相互介紹自己。

2、聽老師的口令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如:(1)兩個小朋友手拉手,面對面的抱在一起

(2)兩個小朋友背靠着背

(3)兩個小朋友耳朵碰耳朵

(4)兩個小朋友鼻子碰鼻子

(5)兩個小朋友,一個肚子靠着一個背

(6)屁股靠屁股你

(7)4隻手在一起,3隻手在一起

(8)兩個小朋友你,一隻腳和一個屁股在一起,兩隻腳和一個屁股在一起。

二:布袋遊戲

1、熱身運動:

讓幼兒把布袋放在頭上,脖子底下,肚子上,鞋底上面......

2、每個幼兒手中一個布袋,聽老師口令——把布袋變成衣服穿在身上,不能用眼睛看,聽聲音去尋找老師——把布袋變作褲子穿在身上

三:布袋遊戲——蠶的演變

1、老師請幼兒猜謎語(蠶),幼兒猜出後請幼兒套上布袋模仿蠶寶寶爬行的樣子在地上扭動身體前行,老師模仿養蠶人在不同的方位給蠶寶寶吃桑葉。

2、吃完桑葉後蠶寶寶變成繭。讓幼兒用布袋把自己的全身套住模仿成繭,等幼兒套好後老師把繭搬回家。

3、破繭而出變成蛾。幼兒從布袋中鑽出,並作飛翔的動作。

四:小袋鼠探險

1、幼兒依次出發,越過障礙物前行,遞增難度跳行。

五:整理放鬆遊戲:

教師激發幼兒興趣:“我們用小布袋做遊戲,先把布袋從胖子變成瘦子,然後變矮子,將這些小矮人放回家。

課程介紹:

上海運動特色男教師施渫非老師執教的兩節體育活動《有趣的小布袋》和《椅子游戲》,簡潔、明瞭、自然、生動、有趣,通過不同的遊戲讓孩子玩的淋漓盡致,老師幽默風趣、教學方法新穎大膽,在活動中教師從幼兒的生活實際出發,啓發孩子利用手裏的玩具,觀察想象,嘗試不同的玩法,在教師的引導下,自己只要注意安全就好,可以無拘無縛,在活動中幼兒去掉束縛勇於挑戰,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幼兒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施老師作爲比較少的男幼兒老師,有比較適合教育學前幼兒的氣質,比較吸引孩子,他組織活動很靈活,包括活動的氛圍,活動之前的熱身,活動過程當中的及時的調整,都顯示出施老師的功底。

同時施老師也很智慧。從整個活動的設計,目標上來看,它體現出一種整合,包括孩子動作上的整合,能力、思維、合作上的發展,還非常自然的滲透了一種規則意識和行爲。同時材料使用的整合,一物多用,一物多玩。

有趣味,情景化的活動,遊戲化的活動,變成一個變的魔術型的遊戲,非常的吸引孩子,讓孩子充分運動和思維。有挑戰,整個活動中雖然只有一個布袋,當中有很多的活動,對孩子是非常有挑戰的,但是孩子們有興趣,有發展。

中班有趣的圓教案篇5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對昆蟲的興趣產生濃厚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昆蟲的主要特徵,形成昆蟲的概念。

2、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對昆蟲特徵的瞭解

活動準備

昆蟲圖片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1、幼兒說了許多自己知道的昆蟲,也觀察了圖片上各種各樣的昆蟲。

2、我和幼兒總結昆蟲的主要特徵是:三對足、一對觸角、一對翅膀、還有頭、胸、腹。

3、兩位小朋友提出了疑問:“蠶寶寶沒有翅膀、沒有觸角爲什麼也是昆蟲呢?”

4、平時幼兒常見的只是蠶寶寶的幼蟲,對蠶寶寶的成蟲很少了解,於是我便簡單地告訴他們蠶寶寶長大了便有翅膀了。

5、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課後想到上午的回答是否太簡單了,孩子們能理解嗎,而且,我還發現自己犯了一個原則性的錯誤;將非昆蟲類的蜘蛛當作昆蟲介紹給了幼兒,使他們形成了錯覺。於是我立刻生成了新的活動《昆蟲保安大隊》,爲幼兒提供了蠶寶寶生長過程的標本、圖片,同時還詳細的向幼兒介紹了關於昆蟲和非昆蟲的知識。

中班有趣的圓教案篇6

中班科學活動:

有趣的昆蟲

活動目標:

1.觀察發現蟋蟀、螞蟻等小昆蟲的外形特徵,瞭解其生活習性。

2.喜歡探究昆蟲的祕密,發展比較觀察的能力。

3.瞭解昆蟲的生活習性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知道要愛護益蟲。

活動準備:

1.畫有各種昆蟲的圖片(如螞蟻、蜜蜂、蜘蛛、螳螂)若干。

2.幼兒學習資源③第28-29頁。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發幼兒對昆蟲的興趣。

頭帶兩根雄雞毛,身穿一件綠衣袍,手握兩把鋸尺刀,小蟲見了拼命逃(打一動物)

謎底:螳螂。

2.出示蟋蟀螳螂圖片,提問:蟋蟀、螳螂共同的特徵是什麼?共同的名稱是什麼?

總結:蟋蟀螳螂身上都有六條腿,兩對翅膀,都會飛,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昆蟲。

3.讓幼兒觀察各種昆蟲圖片,引導說出昆蟲的外形特徵。通過結合圖片描述引導幼兒討論交流,瞭解昆蟲的生活習性。提問: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裏嗎?他們有什麼本領?是人類的好朋友嗎?

總結:螳螂生活在田地裏的植物上、草叢裏,能吃掉蒼蠅、蚊子、蝗蟲等多種害蟲,是我們的好朋友。食物少的時候大螳螂會吃掉小螳螂,螳螂媽媽還會吃掉螳螂爸爸。蟋蟀生活在土穴裏、草叢或磚塊的下面,喜歡夜裏出來活動,喜歡打架能發出好聽的叫聲,吃各種作物、樹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蟲。

4.欣賞兒歌進一步對昆蟲特點加深印象:運動會,真熱鬧,昆蟲朋友來參加。頭胸腹,分三段,首先先要看清楚。一二三,四五六,我們都有六條腿。不能多,不能少,千萬不能數錯了。

5.欣賞歌曲《蟲兒飛》。

活動延伸:

結合有關昆蟲的視頻,觀察他們的活動,瞭解其生活習性,增進幼兒對昆蟲的認識。

中班有趣的圓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利用布袋進行多種遊戲,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性、靈活性。

2、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每人一個小布袋、障礙物。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師:“今天李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來玩聽口令做動作的遊戲,想玩嗎?”(幼兒聽口令)

2、教師和幼兒一起玩《碰一碰》的遊戲,幼兒聽口令進行遊戲。

二、布袋變變變。

師:“瞧,今天李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什麼?(小布袋)現在,請每個小朋友拿一個去玩一玩,想想你跟布袋可以怎麼玩呢?

幼兒自由遊戲2~3分鐘,老師吹口哨幼兒回到點上。

幼兒講述自己的玩法,讓幼兒跟着學一學。

師:你是怎麼玩的?一個幼兒講述,我們也來學一學。

師:你來?還有誰有跟他們不同的玩法嗎?

三、布袋遊戲——蠶的演變。

1、老師請幼兒猜謎語(蠶),幼兒猜出後請幼兒套上布袋模仿蠶寶寶爬行的'樣子在地上扭動身體前行,老師模仿養蠶人在不同的方位給蠶寶寶吃桑葉。

2、吃完桑葉後蠶寶寶變成繭。讓幼兒用布袋把自己的全身套住模仿成繭,等幼兒套好後老師把繭搬回家。

3、破繭而出變成蛾。幼兒從布袋中鑽出,並作飛翔的動作。

四、小袋鼠探險。

幼兒依次出發,越過障礙物前行,遞增難度跳行。

五、放鬆整理。

?變魔術》

師:小布袋好玩嗎?它不僅好玩還很神奇哦,它還會變魔術呢!我們一起吧自己的布袋平鋪在地上,先把它從胖子變成瘦子(豎着對我們)然後變成矮子,在矮一點就變成小矮人,將小矮人放回籮筐,回教室了!

標籤:教案 多篇 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