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通用多篇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通用多篇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1

創意說明:

這是一篇紀實性的文章。教學的重點是人物的主要性格特點、詳寫與略寫相結合的寫法、文章中傳神的描寫。教師可精心設置一個課堂教學的主問題,引發對全篇的理解。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有一位長媽媽,她給魯迅講的故事使我們對百草園更產生了一種神祕感。其實關於長媽媽還有很多有趣而令人感動的事情呢!同學們想了解嗎?那麼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阿長與〈山海經〉》這篇課文。

二、漫談感受。

1、請同學們速讀課文,如有不認識的字,可查字典,自行解決。

2、如對課文有不理解的地方,請提出來,大家討論解決(如果學生不能解決,教師可適當點撥,但不宜過於深入)。

3、談談自己讀完此文後的感受(不限話題)。

同學們的話題可能涉及:文章先抑後揚的寫法;阿長的性格特點;作者對阿長的感情;文章的語言特點。

教師歸納。

三、討論形象。

設問:阿長是一個怎樣的人?(要求:說出理由或舉出例子)

討論、交流,教師歸納補充:

1、是一個沒有文化的粗人,饒舌多事而又不拘小節:生得黃胖而矮喜歡切切察察對我管得很嚴,喜歡到母親那兒告我的狀;夏天睡覺喜歡在牀中間擺大字,擠得我無法翻身。

2、是一個很不幸而又熱望一生平安的勞動婦女,淳樸、善良而又迷信:連姓名都不爲人所知,不識字,沒有文化;青年守寡,在別人家做女工,一年只能告假幾天回家;對生活並無更高的要求,但求一年到頭,順順流流相信兒童金口,鄭重其事地要孩子大年七年級睜開眼就向她祝福。

3、是民間文化的載體,知道許多規矩:有迷信的成分,如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裏,不應該走進去。也有落後的成分,如認爲孩子拔草、翻石頭就是頑皮。更多的是有益的成分,如要孩子恭喜、吃福橘,是吉利文化;飯粒落在地上,必須揀起來,是珍惜勞動果實;不要從曬褲子用的竹竿底下鑽過去,是講究形象;不說死掉而說老掉了,是避諱修辭;而關於長毛的傳說,則是珍貴的歷史資料,有助於我們認識太平軍。

4、是一個傾心關注孩子的人,心地善良,熱心幫助孩子解決疑難:要孩子乾淨、安全、有教養,總是爲孩子操心(討論這一點,要求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最令人感動的是爲我買來《山海經》阿長來問《山海經》是怎麼一回事時,我想她並非學者,說了也無益,而且她一向似乎並不善於關心我,因此她也不會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經》的心情,這表明此時我對阿長心存隔膜乃至輕視的心理;後來,阿長爲我買來《山海經》,使我發生新的敬意,別人不肯做,即是別人沒有阿長那樣知我心,沒有阿長那樣熱心,而且有畫的《山海經》很難找,要跑多少路,打聽多少地方,別人不能做,她卻能夠成功,因此作者說她確有偉大的神力這件事,使作者又驚又喜,感激不盡,也令讀者爲之肅然起敬。

四、體會感情。

1、設問:作者對阿長的感情變化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討論、明確:不大佩服產生敬意憎惡感激(新的'敬意)懷念這是文章的線索。

2、設問:1—17段對阿長多用抑筆,大寫他如何憎惡討厭阿長,但在這些充滿貶義的文字後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對阿長的同情與懷念嗎?

課堂討論、交流:憎惡討厭是兒時的心理,魯迅在具體描寫中卻流露着同情與懷念。魯迅透露了阿長的身世,就是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適合兒童心理,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出來做女工,沒有別的奢望,但求順順流流,魯迅在具體的描寫中飽含同情。

3、讀課文最後兩段,體會作者對阿長的懷念、感激之情。

五、探究寫法。

1、詳寫與略寫。

設問:文章哪些部分詳寫,哪些部分略寫,這樣詳略結合的寫法有什麼好處?

明確:(詳寫與略寫的內容略)略寫的內容能使人對長媽媽有個初步瞭解,她的外形特徵,真實地反映長媽媽的一些毛病,但這些並不能削弱對阿長媽媽的敬意,詳寫買《山海經》一事,卻令人對長媽媽刮目相看,是文章的動情點,成爲作者情思的觸發點,同時構成文章內容的高潮。這樣寫,重點突出,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傳神的描寫。

設問:文章對阿長的描寫有些什麼特色?

討論、交流,教師歸納:

第一、善於抓最富有特徵的一兩點來寫。如寫阿長切切察察的樣子,既繪形又繪聲。

第二、善用比喻。一個大字的比喻,形象地寫出阿長的睡相。

第三、善用修飾語。如寫阿長的叮囑,用鄭重一詞,寫阿長因我不開口說恭喜的神情,用惶急一詞,準確地寫出阿長的神態。

小結:魯迅的描寫之所以特別出色,功夫在於選擇、提煉,寫最能表現人物特點的外貌、動作、語言,這是在我們的寫作中需要學習和加強的。

六、交流體會。

學生自主發言,將自己在學習這篇課文的過程中的體會告訴給同學們,交流一下。

教師總結:阿長的形象;作者的感情;詳略結合的寫法;傳神的描寫。

七、佈置作業。

完成課後練習三、四題。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瞭解紀實性文章選材、組材的特點,阿長與《山海經》。

2、瞭解作品內容的時代背景。

3、瞭解文學作品的細節描寫。

4、瞭解先抑後揚的寫法。

二、能力目標

1、提高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

2、提高用簡明的語言概括文章事件的能力。

3、提高分析語言蘊含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認真體會魯迅先生對一位勞動婦女的深深的懷念之情。

教學建議

一、主題思想

文章真實地再現了作者童年時與長媽媽相處的情景,一方面批評了她饒舌、多事、多繁文縟節的缺點,另一方面主要讚美她爽朗、熱情的性格和純樸、寬厚、仁慈、樂於助人的美德,表達了作者對這位勞動婦女的深深的懷念之情。

二、思路結構

三、善於抓住細節描寫人物

作者善於抓住富有特徵性的細節,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人物的個性。例如長媽媽夜間在牀中間擺成一個“大”字,經旁人提醒以後,依然如故,“一條臂膊還擱在我的頸子上”,這似乎是涉筆成趣,其實表現了長媽媽的粗魯和不拘小節。描寫吃福橘,“‘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聰明!恭喜恭喜!’她於是十分歡喜似的,笑將起來,同時將一點冰冷的東西,塞到我的嘴裏。”這元旦“闢頭的磨難”寄託着長媽媽的願望,她希望孩子和自己能夠“一年到頭,順順流流”,這其中更爲重要的是孩子,因爲福橘是塞在孩子的嘴裏。

這就是長媽媽對孩子真誠的關愛,生動地表現了她的樸實和善良。寫她買來《山海經》時,“穿着新的藍布衫回來了”,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高興地說:“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這裏,不僅看到一個衣着樸素、滿臉笑容的勞動婦女的外貌,而且聽到他那親切自然的語言,感受到她爲孩子辦成一件事後內心的無比喜悅。“三哼經”恰如其分地表現了她的身份和社會地位。這個細節也說明了,爲“我”辦這件事情的不是學問人,而是連書名都說錯的勞動婦女,聯繫課文的標題可以體會到,作者把阿長同《山海經》連接在一起,表現了設題同構思的新穎和巧妙。

四、教法建議

1、用三個課時。

第一課時:介紹時代背景,朗讀課文,學習字詞,熟悉、梳理全文內容。

第二課時:進一步熟讀課文。分析課文。

第三課時:總結歸納。完成課後練習四。

2、由《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導入。

3、由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體地研讀課文。

①學生朗讀、默讀課文,熟悉內容,把握整體思路,整理出課文的材料。

②討論、確定詳寫、略寫的內容,分析這樣安排的作用。

③重點研讀記敘《山海經》的部分,分析典型的細節描寫對刻畫人物和表情達意的作用。

④迴應全篇,體會先抑後揚的寫法。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3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分析本文抓住人物特徵刻畫人物的方法。

2、體會文章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重點研讀買《山海經》部分,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把握文章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回顧上節課所講內容,在思考中導入新內容。

二、精讀課文,重點研討:

學生重點研讀買《山海經》部分,思考並討論下列問題:

1、買《山海經》一事的起因是什麼?(請用一句話概括)

2、文中寫了哪些人對待這件事的態度?用了什麼樣的表現手法?作用是什麼?

3、阿長來問《山海經》時,我是怎樣想的?表現了我的什麼心理?

4、當阿長買來《山海經》時,“我”有什麼反應?

5、你怎樣理解文中說的阿長“確有偉大的神力”?

6、文章寫阿長買《山海經》的筆墨不多,用的是一種敘述語言。爲什麼不詳寫她是如何買到《山海經》的呢?(留下想象的空間),你認爲她是怎樣買到這本書的?

7、這件事可以表現長媽媽的什麼特點?

8、長媽媽買的《山海經》實際上是一本怎樣的書?它在我心中的地位是怎樣的?爲什麼這樣說?

9、結尾兩段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小組合作,探究方法:

作者在刻畫長媽媽的形象時,採用了多種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動、鮮明。你能分析一下嗎?

四、總結全文:

從整體說來,本文詼諧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莊重。“切切察察”的神態,睡相的描寫,吃福橘日於的緊張心情,“長毛”的故事等,讀後令人捧腹開懷,忍俊不禁。可是,當長媽媽爲“我”買回《山海經》後,作者的感情變得深沉莊重,深切懷念之情流露於字裏行間,這種色彩的變化,使得作者對長媽媽的感情表達得更加真實感人。

五、佈置作業: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沒有象阿長那樣關心你、並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是怎樣看待他們的?寫一篇小作文,和同學交流。儘可能寫得真實、生動、傳神。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4

一、教學目的

(一)知識教學點

1、圍繞中心選取材料;選取材料詳略得當。

2、學習細節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對於平凡的人物,如何選取典型的材料表現其人品美。

難點:通過觀察和感悟生活,透過生活現象,挖掘深刻的主題。

二、課時安排

3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本課時目標:閱讀課文,看全文是怎樣圍繞中心選取材料的,哪些材料是詳寫,哪些材料是略寫,體會作者緬懷思念長媽媽的深沉感情。

(一)導入新課

可由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導入到本課的學習。

(二)整體感知課文

1、認真默讀課文,看文章圍繞阿長寫了哪幾件事情,哪些是詳寫?哪些是略寫?爲什麼這樣寫?

2、從本文的題目看,文章可分哪幾部分?(可對照《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3、阿長是怎樣的一個人?“我”對阿長的感情發生了哪些變化?從這些變化中可看出作者對阿長抒發了怎樣的懷念之情?

4、作者是怎樣引出《山海經》的?

閱讀要求:

1、讀書前仔細閱讀“預習提示”“課後練習”及教師提供的“閱讀提綱”,抓住本文寫作的重點;

2、閱讀時把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圈點出來,藉助工具書自己解決。

3、默讀時看到有註釋的地方,要認真讀註釋,並結合具體的語境,掃除閱讀障礙。

4、默讀時將你最喜歡、最能給你啓發和力量的句子標記出來,然後在旁邊作批註。

三、課外作業

要求課外再次閱讀課文,同桌之間互相複述阿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