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高一歷史教案精品多篇

高一歷史教案精品多篇

高一歷史教案範文模板 篇一

課標要求

瞭解《權利法案》制定和責任內閣形成的史實,理解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教學目標

1、瞭解議會制由來;瞭解《權利法案》制定和責任制內閣形成的史實,理解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特點。進一步認識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大歷史問題發展的基本脈絡。

2、瞭解君主立憲制度和內閣制度形成過程,探討其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及其影響,努力做到注重探究學習,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3、通過學習英國以君主立憲爲特徵的英國代議制度確立發展的過程使學生理解任何新制度的出現都要經過一個反覆的曲折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對歷史規律的認識,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歷史觀。

教學重難點

《權利法案》與責任制內閣;代議制度的確發展;君主立憲制的特點與作用

教學過程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1、前提:資產階級革命(1640~1688年)。

(1)背景

①17世紀初英國資本主義發展,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出現;

②斯圖亞特王朝厲行專制,侵犯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

(2)過程

①1640年英國爆發革命並建立共和國;

②1688年“光榮革命”結束了復辟王朝。

教師講授,引導學生分析。革命爆發的必然性: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是英國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也決定了原本就已經存在的王權和議會的鬥爭更加激烈。

1640年11月,國王查理一世召開議會,企圖由議會通過法案,徵收新稅。當時英國議會中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不但拒絕通過徵稅法案,而且要求限制王權。這次議會的召開揭開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

革命中,查理一世於1649年以叛國罪被處死,英國成立共和國。克倫威爾當政時期鞏固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於1653年成爲“護國主”,建立軍事__政權。而後英國經歷了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在王權和議會的鬥爭中,英國政壇發生分化,政黨開始形成,出現了代表不同利益集團的政黨——輝格黨和託利黨。1688年,輝格黨聯合一部分托利黨人發動政變,邀請信奉新教的荷蘭執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瑪麗共同入主英國,這就是英國曆的“光榮革命”。“光榮革命”最終解決了國王與議會的主權之爭,它標誌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完成。

2、標誌: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佈

(1)內容:以法律條文限制國王的權利,保證議會的立法權、財政權等。

(2)作用:議會權力日益超過國王的權利,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確立起來。

二、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發展

1、代議制:教師分析:由於各個等級的利害不同,議會從1343年起分成兩院:上議院叫“貴族院”,由教俗貴族組成。下議院叫衆議院,由代表各郡的騎士和市民組成。騎士和市民之所以同在一院,是因爲他們在政治和經濟上的利益已漸趨一致了。議會的形成,使國王的封建諮議機關逐漸成爲國家的代議機關。城市代表的參加和下議院的形成,對後來英國曆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正在興起的市民階層與下層貴族逐漸聯合,他們利用議會批准賦稅和通過法案的權力,對王權起了限制作用。

2、責任制內閣的形成

教師分析:內閣制是17世紀英國革命的間接產物。國王召集諮詢會議本是英國的傳統,革命後內閣作爲國王的私人會議的成份減少了,而從議會多數黨領袖中來遴選內閣成員也漸成慣例。喬治一世(1714-1727年在位)讓內閣自行處理國事,沃爾波爾就成了實際上的首相。內閣制是內閣總攬國家行政權力並對議會負責的政體形式。與總統制相對。由於內閣制政府具有對議會全權負責的特徵,故又稱責任內閣制、議會內閣制。

3.1832年議會改革

教師分析:隨着工業革命的開展,英國工商業資產階級不斷壯大,資產階級掀起了議會改革運動。1832年的第一次議會選舉制度改革,降低了候選人和選民的財產資格要求,使富有的農民和城鎮工商業者獲得選舉權;同時取消了一些人口很少的選區,增加了一些新興的工業區爲選區。新興工業城市的資產階級代表首次獲得進入議會的權利。英國工商業資產階級不斷增強了在議會中的地位,保證了英國資本主義更加迅速的發展。

重難突破:全面認識和理解英國的君主立憲制

學生分析討論,小組展示,教師總結點評。要點如下:

1、特點

(1)以責任制內閣爲核心;

(2)國王是“統而不治”的虛君。是禮儀性的國家元首;

(3)首相是行政首腦,即政府首腦;

(4)內閣對議會負責,由議會選舉中取得多數席位的政黨組建內閣及多數黨領袖擔任首相;

(5)以代議制爲基礎,議會掌握國家主權;

(6)實行分權原則。

2、作用:

(1)爲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結束了封建專制制度,使英國走上政治民主化的道路,避免了專制__統治

(3)不同利益集團通過議會和平鬥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衝突,保障了政治穩定

(4)爲世界上很多國家樹立了君主立憲制的模式(對歐美有深遠影響)。

3、內容:

(1)國王:

①產生:世襲、終身;

②地位:作爲國家元首,是國家統一的象徵;也是英聯邦首腦,起着維繫英聯邦的紐帶作用;不僅臨朝不理政,而且遊離於黨派紛爭之外。

(2)議會:

①產生:由選舉產生的議員組成,代表選民行使國家權力;

②地位:國家權力中心,國家立法機關。資產階級通過議會對國家實行集體統治,以防止專制__。

(3)首相:

①產生:國王任命在議會大選中獲勝的多數黨領袖擔任;

②職能:有權提名內閣成員即各部大臣,決定國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國家的行政大權;又能通過議會掌握立法權。

(4)內閣:

①產生:由首相提名,經國王任命而組成;

②地位:對議會負責。內閣成員集體負責,必須在大政方針上保持一致,要與首相共進退。

課後反思

在構思本節課的教學時,我覺得需要拓展的內容很多,關鍵是要引導學生的思考,培養歷史思維能力。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是世界近代劃時代的事件,對此史實的透徹理解有助於整個世界近現代史的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採用教師講授的方式,未採用多媒體輔助手段,目的是聚焦知識核心,培養學生深入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從課後練習及談話收集的反饋信息看,基本上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這也提醒我們,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恰當地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至關重要,濫用不如不用,有效、高效纔是運用它的目的。

高一歷史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的背景。早期維新思想及代表人物。康有爲的維新思想及《新學僞經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啓超的《變法通議》。《公車上書》和強學會。維新派同封建頑固勢力的論戰。《應詔統籌全局折》和保國會。百日維新及戊戌政變。的歷史意義和教訓。

2、通過學習的背景,使學生認識到:民族危機嚴重和中華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是19世紀末中華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的社會條件,他們承擔起救亡圖存、發展資本主義的歷史任務是當時國情決定的;通過學習維新派與封建頑固勢力的論戰,使學生認識到:論戰是資本主義思想同封建主義思想的正面交鋒,它開闊了知識分子的眼界,推動了維新變法運動高漲;通過分析的歷史意義和失敗原因,使學生認識到:是一次資產階級領導的愛國救亡政治的運動,也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它符合當時中國歷史發展的趨勢,由於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和妥協性,這次變法註定失敗,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行不通的,其深刻教訓又爲資產階級革命派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3、通過學習維新志士爲變法圖強勇於犧牲的事蹟,培養學生愛國救國的意識,樹立以天下爲己任的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建議

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紀末,由於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以康有爲、梁啓超爲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了救亡圖存的運動。由於反動勢力的強大和維新派缺乏羣衆基礎,運動失敗了,但是,它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啓蒙的作用,有利於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傳播,開始形成中國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它的歷史經驗教訓也爲資產階級革命派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重點分析

康、樑的維新思想和及評價是本課文重點。康、樑的維新思想是當時中國人向先進的西方全面學習的思想。其集“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的精華,繼承發展了早期維新思想。其產生髮展表明中國三思想領域又發生了重大變化,也說明在中國危亡之際,愛國知識分子挺身而出,擔負起救亡圖存的歷史重任。學習這一內容不僅有助於學生系統的瞭解中國近代思想領域的變化,也能瞭解到康、樑等人崇高的愛國救國意識和品質,從中受到教育,得到啓發,有利於良好人格的塑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康、樑爲代表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奔走呼號、努力奮爭的最終結果。改革內容雖與最初提出的要求相去甚遠,但還是涉及到社會的諸多方面,成爲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變法雖然失敗,但其進步性、積極作用不可抹煞。瞭解這一點,可以使學生認識到社會發展的曲折複雜性,可以加深對中國國情的認識。對重大歷史事件進行客觀的實事求是的評價,是歷史學科教學的目的之一。在理解認識本節所學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評價,對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歷史事件,理解歷史事件內在聯繫是很有幫助的。因此,康、樑的維新思想和及評價是本課文重點。

難點分析

康有爲維新思想的特點和的評價是本課文難點。學生掌握的史實有限,很難理解康有爲在宣傳資產階級維新思想時爲什麼要利用孔子,利用儒家思想。評價需要學生有較強的分析理解、綜合、概況能力。而這恰恰是學生的弱點因此,一說評價,往往就事論事,難以從宏觀上、整體上認識把握。對資產階級的軟弱性表現,容易把階級與個人混爲一談,認爲資產階級的軟弱性與譚嗣同等人不怕流血犧牲的勇敢獻身性是相矛盾的。所以,康有爲維新思想的特點和的評價是本課文難點。

重點、難點突破方案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康有爲爲什麼打着孔子的旗號宣傳維新思想,使學生理解康有爲維新思想的特點。通過教師引導學生重點分析康有爲的《應詔統籌全局折》、內容,使學生認識到的進步性和侷限性。教師還應強調新政內容沒有涉及維新派提出的設議院、開國會、定憲法等君主立憲的政治主張,是有一定的現實性的。通過對變法進步性和侷限性的分析,使學生能夠較容易對進行正確的評價。

教學方法:

教師講解、學生討論的綜合法;

教學用具:

相關歷史圖片、視頻資料

教學過程:

導入:

引導學生思考、討論“19世紀末,帝國主義侵略加深的表現,侵略的加深引起了中國社會怎樣的變化?”由此,導入“的背景”。

一、背景

在學生回答,帝國主義侵略加深所引起的中國社會變化後,教師進行總結:

二、康、樑的維新思想

指導學生採用烈紀年表的方法,將基本史實理清。在理清史實後,重點講述《新學僞經考》和《孔子改制考》。

在理清史實後,重點講述《新學僞經考》和《孔子改制考》。

講《新學僞經考》,先通過閱讀註解,明確“新學”“僞經”作爲歷史名詞的概念。隨之強調,康有爲是以維護孔子的名義進行的,以考據辨僞的方式,通過指斥封建統治階級奉爲維護封建專制制度的精神支柱(理論基礎)的古文爲僞造之作,這就從根本上推翻了封建統治者恪守的祖訓,反對變法的理論根據。讓學生分組分析、討論:康有爲爲什麼打着孔子的旗號宣傳維新思想?在學生分析討論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歷史根源、康有爲的思想根源、社會現狀等方面思考這一問題。

同時,教師應指出:康有爲的維新變法思想是由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學說同儒家思想相結合形成的。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使中國面臨着生死存亡的危機,顯示了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的強大的優勢。伴隨着侵略勢力的深入,資產階級的思想文化、政治學說和制度傳入中國,這一切都是客觀存在,必然反映到康有爲的頭腦中。而其思想的主體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轉變,所以,康有爲主張的僅是清朝封建統治下的變法,而反對推翻清朝封建統治的革命。

三、維新派同封建頑固勢力的論戰

主要是指導學生閱讀本節教材相關的小字內容,並根據此內容歸納論戰中雙方的對立觀點,製成表格。對照論戰的三個問題,啓發學生認識是資本主義思想同封建主義思想的正面交鋒。作用:使一些知識分子開始擺脫封建思想的束縛;推動了維新變法運動的高漲。

四、百日維新

通過提問、回答、歸納講述,使學生在明確的歷史背景時,掌握章節之間內容的內在聯繫。

重點講解康有爲的《應詔統籌全局折》。強調在《應詔統籌全局折》中實際上提出了資產階級維新派在當時形勢下的施政綱領。指導學生閱讀思考教材中的小字部分內容。

指出維新派成立保國會是爲變法進行的組織準備。保國會一成立,頑固派與維新派的鬥爭更加激化。一則壁壘分明瞭,二則意味着思想領域的維新變法即將轉變爲政治領域的付諸實施階段,鬥爭更加激化、這是必然的。

具體分析變法詔書的進步性和侷限性:

進步性:①“提倡官房上書言事”須講清楚兩點:一是從發展來看,清朝舊制不僅平民不能上奏章言事,就是一般的四品以下的京官和三品以下的地方官也都沒有資格上書言事。由此,也就不難理解康有爲多次上書被輕易地扣壓了。如今加以提倡,而且光緒帝極爲重視,這無疑是一大進步。二是從當時的實際情況分析,一般的老百姓大多爲生計操勞,沒有文化,當時能夠上書言事的大多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成爲資產階級維新派參政一種方式和途徑,有利於打破封建統治思想。

②“消閒散重迭機構,裁汰冗員”有利於打破封建政治體制,增強政府辦事效率。

③經濟方面的措施,無疑有利於中華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這是符合世界歷史發展潮流的進步措施。

④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一是不僅有利於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而且有利於傳播和學習西方先進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二是廢除八股取土,改試策論,開設經濟特科,這實際是在改變官僚機構的構成,用現代話說就是政治體制改革,無疑是有利於資本主義變革的。

侷限性:①沒有觸動封建頑固派的實權地位。突出的是慈禧太后牢牢地控制着光緒帝和左右局勢的權力。維新派幻想頑固派會放任他們去變法。反映出維新派對資本主義制度與封建制度的嚴重對立性認識不足,也缺乏政治鬥爭的經驗。

②沒有涉及設議院、開國會、定憲法等政治主張。反映出康有爲等在當時選擇的。是漸進的變革道路。從當時中國社會狀況考慮,有它現實性的一面。這是歷史發展客觀的侷限性,非維新派主觀的侷限性。

③軍事方面的措施,沒有采取由維新派掌管軍人的措施,以至於面對政變陰謀,束手待斃,運動失敗了。反映出維新派對政治鬥爭殘酷性認識不足,沒有認識到軍*在政治鬥爭中的重要作用。不可避免地失敗,也就不足爲怪了。

五、的歷史意義和教訓

這一點可啓發學生討論,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教師應引導學生從變法的性質、失敗原因、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對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影響等方面思考。

教學設計思想

通過學生分析的背景、變法的內容,評價變法的意義,製作有關表格等,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提供相關圖片、視頻資料,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問題,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高一歷史教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掌握中國古代商業生產發展的概況以及不同時期商業發展的特點;理解坊與市、交子、商幫等重要概念;知道商業與人民生活的關係。

【過程與方法】

通過出示相關史料,引導小組合作探究中國古代商業的特點,提高思辨能力,以及歸納、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各代商人發展狀況的瞭解,感受商業發展的輝煌,理解商業活動在人類社會生產、生活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古代商業發展和繁榮的重要表現。

【難點】

古代商業發展的特點。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呈現《周書》中關於農工商業的描述: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提問:這句話說明了什麼?古代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商業活動?商人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商業發展與哪些因素有關?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進入古代商業的學習。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先秦商業

過渡:商業並不是天生就有的,大家知道商人什麼時候出現的嗎?

學生閱讀課文回答後,教師總結:周武王滅商後,商朝的遺民爲了維持生計,東奔西跑地做買賣,日子一長,便形成一個固定的職業。周人就稱他們爲“商人”,販賣的物品爲“商品”,從事交換的行業爲“商業”。這種叫法一直延續到今天。

(二)秦漢商業

過渡:秦漢以來,面對商業的發展,統治者採取了什麼措施?請同學們看一段材料。

學生閱讀材料後回答,教師總結:統治者推行重農抑商政策。

(三)隋唐商業

1、商業繁榮的原因

播放敦煌紀錄片關於敦煌莫高窟45窟盛唐時期壁畫《胡商遇盜圖》片段,同時展示開元通寶圖片,學生思考唐代商業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觀察並思考,回答出原因:社會繁榮、農業的發展、手工業的進步、貨幣的流通。教師補充材料,出示京杭大運河的圖片,啓發學生回顧大運河開鑿的意義。學生聯繫舊知可回答,大運河的開通有利於商品流通,促進了隋唐商業的繁榮。

2、商業繁榮的表現

教師出示白居易《賣炭翁》原文,提問“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體現了唐代的商業交易場所是什麼?學生可知是市。教師進一步補充,城內仍有坊、市之分,並受時間限制。政府在市內設置官員管理物價、稅收等。同時市中有邸店、櫃坊,出現了飛錢。此時邀請同學上臺模擬唐代商人貿易現場,理解邸店、櫃坊和飛錢的含義。

師生共同總結:邸店兼營旅店、貨棧和交易場所。櫃坊專營貨幣的存放和借貸,是我國最早的銀行雛形,飛錢又稱“便換”,是我國早期的匯兌業務形式。

(四)宋元商業

1、宋代商業

教師展示《清明上河圖》圖片,提問這幅作品是哪個朝代的?描繪了哪些繁榮的場景?

學生答出:宋代張擇端的風俗畫,城內既有繁華的商業街區,又有專業交易場所。店鋪林立,早市、夜市晝夜相接,酒樓、茶館、瓦子錯落有致。

教師進一步提問,看出宋代商業繁榮的表現是什麼?學生自由閱讀教材第13頁,同時出示交子圖片,學生可知一是城市商業的繁華,以開封和臨安爲例。二是商品種類繁多,各種類型的集市出現。許多農副產品和手工業品開始商品化。三是紙幣的發行。金屬貨幣發展到紙幣,出現了交子。

2、元代商業

過渡:元代蒙古人征服了歐亞大陸,版圖,那麼元代的商業發展又如何呢?

學生思考後,教師指出,元政治統一後,海陸交通便利,橫跨歐亞的絲綢之路再度繁榮。重新疏浚大運河,南北海運暢通,東南沿海交通發達。

接着出示材料提問:材料一中“此城”指哪個城市?材料二中海外貿易的港口在哪裏?

學生解讀得知,材料一中“此城”爲元大都;材料二中泉州是元代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常有百艘以上海船停泊,被譽爲世界第一大港。

(五)明清商業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並找出明清時期商業發展的表現,簡要概括明清商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城鎮商業呈繁榮景象,棉花、茶葉、甘蔗、燃料等農副產品大量進入市場成爲商品,農產品商品化得到了發展;區域間長途販運貿易發展;白銀成爲主要流通的貨幣;出現了地域性的“商幫”,如徽商和晉商。

接下來教師安排小組交流討論:思考穿越唐宋元等幾個歷史朝代,看到的商業活動會是一番怎樣的場景,分別上臺表演。最後教師啓發學生思考:中國古代商業發展的共同特點是什麼?可從政治、經濟、交通和文化等多方面回答。學生髮散思維後,教師總結:盛世穩定,農業和手工業發展,商路港口發達,文化繁榮。

環節三: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

作業:課後請大家爲當下“一帶一路經濟帶”的發展建言獻策,寫一份調查報告,下節課交流。

新版高一歷史教案 篇四

【一】

一、經典力學

1、經典力學產生的背景:

(1)文藝復興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也對科學研究產生了重要影響。

(2)資產階級迫切需要自然科學作爲其理論武器。

2、伽利略的成就:

(1)伽利略通過實驗證實,外力並不是維持運動狀態的原因,只是改變運動狀態的原因。

(2)他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等物理學定律,開創了以實驗事實爲根據並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爲後來經典力學的創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3、牛頓的成就:

(1)確認了物體宏觀運動的規律。

(2)出版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3)提出了物體運動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等。形成了一個以實驗爲基礎、以數學爲表達形式的牛頓力學體系,即經典力學體系。

二、相對論的創立

1、相對論提出的歷史背景:

20世紀,隨着物理學研究的進展,經典力學無法解釋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問題,面臨着挑戰。

2、相對論的主要內容:

(1)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經過多年的研究,提出了相對論。

(2)內容:包括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認爲,物體運動時,質量會隨着物體運動速度增大而增大,同時空間和時間也會隨着物體運動速度的變化而變化。廣義相對論認爲,空間和時間的性質僅取決於物質的運動情況,也取決於物質本身的分佈狀態。

(3)意義:相對論的提出是物理學領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經典力學的絕對時空觀,深刻地揭示了時間和空間的本質屬性。它也發展了牛頓力學,將其概括在相對論力學之中,推動物理學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

三、量子論的誕生與發展

1、1900年,爲了解決熱輻射理論上的疑點,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提山了量子假說。這一假說宣告了量子論的誕生。

2、愛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論成功地解釋了光電效應應。

3、丹麥物理學家玻爾提出了有關原子的量子理論。20世紀30年代,量子力學建立起來。

4、意義:

(1)量子論使人類對微觀世界的基本認識取得革命性的進步,成爲20世紀最深刻、最有成效的科學理論之一。它與相對論一起,構成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

(2)相對論和量子論彌補了經典力學在認識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方面的不足。它們的提出,不僅推動了物理學自身的進步而且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改變了人們認識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高一歷史教案範文模板 篇五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瞭解中國古代選官、用官制度的演變歷史,理解其歷史作用。

【過程與方法】

通過歸納總結、問題探究等,鍛鍊和提高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正確認識選官、用官制度的時代性,樹立爲國家發展做貢獻的民族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隋唐的科舉制及其影響。

【難點】

選官、用官制度發展的趨勢。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情境式導入法。

教師創設情境,提出假設: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如果你想有所作爲,如果你想有份穩定的工作,如果你想讓家人過得更好,如果你是個讀書人……你會選擇什麼?同學的回答可能是做官,順勢導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漢朝——察舉制

教師引領學生回顧以前所學知識,並提出問題:在西漢之前,我國古代社會是如何來選拔人才的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總結:先秦時代主要還是以“世卿世祿制”爲主,在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廢除世卿世祿制,實行軍功爵制;秦朝時,各級官員都由皇帝親自任命,官職不得世襲。

教師繼續引導學生思考,並提問:時代都是在曲折向前發展的,到了漢朝,又採用了哪種選官制度呢?

學生結合課本內容,回答:從漢武帝元光元年開始實行察舉制,是一種下而上推薦人才的爲官制度。察舉科目很多,有孝廉、秀才、明經、明法、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等不下十幾種。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提問學生:察舉制的選官標準是什麼?考查標準是什麼?

學生結合課本內容回答: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並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覈再任命官職,選官的標準是人的品行道德,不看門第和出身。

教師再利用多媒體展示例子,讓學生加深理解,並引導學生思考:這種選官制度相比於之前,有什麼優點?

學生交流後總結得出:在察舉制下,個人的社會背景、家庭出身不再是選士任官的依據。地方士人只要有真才實學,有一定的社會威望,或有值得稱頌的道德品質,就有可能成爲察舉對象,從而登上仕途,有利於封建國家的統治。

(二)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教師展示圖片提問學生,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選官制度是什麼?選官標準是什麼?

學生回答:九品中正制,還是以德行爲考查標準。

教師安排學生,結合課本自主理解九品中正制,並簡單介紹: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地方設中正官,對當地人物的德才進行評定,區別高下列爲九等。“中正”所評定的品級,成爲授官的依據。

教師多媒體播放關於九品中正制的視頻簡介,並提問學生:看完視頻後,大家思考一下,九品中正制後來造成了什麼不良影響?

學生回答:由於中正官職爲世家大族所壟斷,選官任人唯看門第家世,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等級森嚴的局面。而且其形式是以官舉士,權操於上,百姓不得參與。

(三)隋唐時期——首創並完善科舉制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古詩,並提問:詩中所反映的是什麼?

學生回答:反映的是科舉制,展示的是中舉後的欣喜之情。

教師提問:有同學瞭解科舉制嗎?科舉制是在什麼背景下產生的呢?

學生結合課本內容,回答得出:士族地主勢力漸趨衰落,庶族地主的經濟實力也得以增強,要求在政治上得到應有的地位。統治者爲擴大封建統治的階級基礎,採用考查才學的科舉制給庶族參與政權提供途徑。

教師強調重要的易混知識點:隋文帝即位以後,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隋煬帝始設進士科,科舉制正式形成。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促進科舉制發展歷程的人物圖,包括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

學生結合課本內容,總結得出科舉制的發展歷程:唐太宗時,擴充國學的規模,增加考試科目;武則天時,大量增加科舉取士的人數,首創武舉和殿試;唐玄宗時,詩賦成爲進士科的考試內容。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科舉制的流程以及相關名稱,增強學生理解:

教師安排學生以歷史興趣小組爲單位,用五分鐘時間,思考並討論:科舉制在當時造成了什麼影響?我們應該如何評價從察舉制發展到明清時期科舉制的趨勢?

學生交流後,教師總結:使選士和育士相結合,選官的範圍比過去廣泛了一些,不僅爲庶族地主進入仕途開闢了道路,擴大了統治基礎,而且大大__官吏的文化素質,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使選拔人才更加公平和公正;形成刻苦勤奮讀書的良好的社會風氣,同時促進了文學的繁榮,如唐以詩賦取士,促進唐詩繁榮。但是科舉制度發展到明清時期,以“八股”取士,禁錮人們思想,成爲統治者鞏固政權的工具;不利於知識創新,更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選官、用官制度的發展脈絡,並總結其趨勢:選官的基礎在不斷擴大,從貴族門閥擴大到庶族平民;選拔標準由家世、財產逐漸發展到才學;考查形式日益嚴密,選拔標準逐步趨向公平、客觀。

環節三: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複習本節課所學,構建知識框架體系。

作業:請學生思考從今天的角度觀察,中國古代政治制度中,哪些值得借鑑?哪些應該拋棄?

高一歷史教案 篇六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和閱讀教材,客觀描述隋唐統一的過程,瞭解隋朝時期的成就建樹。

2、通過展示史料並進行小組討論隋朝大運河的歷史意義,提高分析歸納能力,養成“論從史出”的意識。

3、通過本課學習,認識到隋唐的。統一有利於政治經濟的發展,從而加深對國家統一的重要性的理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隋朝滅亡的原因。

【難點】

隋朝大運河開通的意義。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展示唐朝詩人__的《汴河懷古》,並提出問題:此詩中的“河”指的是什麼呢?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此河指的是隋朝時期開通的大運河。

教師追問:隋朝大運河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此運河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建成的?順勢導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隋統一的過程

教師講述:我們都知道魏晉南北朝是一個混亂的時期,國家長期處於__狀態。

教師讓學生閱讀教材並思考:那是誰結束了這一局面,又有什麼意義呢?

學生思考並回答問題:__年北周外戚楊堅代周稱帝,改國號爲隋,楊堅即隋文帝——__年,隋滅陳,統一全國,結束了魏晉南北朝以來近__年的__局面。

教師強調:隋朝的統一結束了__局面,爲後來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礎。

(二)隋朝的各項建設

教師讓學生閱讀教材正文第二段,提問:隋朝建立後都有哪些成就?

學生分析總結:隋朝時期在長安、洛陽設糧倉;隋煬帝時期修建洛陽城和大運河。

教師總結:隋朝初期建設頗多,其中大運河最爲。

教師展示《隋唐大運河示意圖》並讓學生思考:隋朝大運河自北向南都流經哪些地方,溝通了哪些水系?

學生回答: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爲中心,北至涿郡南至餘杭,自北向南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分成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

教師展示史料,安排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並提問:修建這條大運河有什麼好處呢?

小組代表回答:隋朝開通大運河能夠加強南北方的政治經濟聯繫,鞏固國家統一。

教師總結:運河的開通能夠溝通南北方經濟交流,大運河沿岸的城市也有所發展,從而有利於鞏固國家統一,同時也爲我們也留下了燦爛的文化遺產。

教師在多媒體展示史料並設問:結合課前展示《汴河懷古》中所說“盡道隋亡爲此河”,想一想隋朝的滅亡和大運河的開通有關麼?

學生回答:有一定關係,修建大運河時勞民傷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並激增不滿,最後發生起義。

教師補充總結:除此之外,隋煬帝還頻頻發動戰爭,種種行爲導致社會生產下降,民不聊生,社會矛盾激化,最後導致大規模起義。

(三)唐朝統一

教師播放電視劇《隋唐英雄傳》片段提問:隋煬帝最後的下場是什麼,又是誰取而代之統一全國的?

學生總結:618年隋煬帝被部下殺死,隋朝貴族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爲唐高祖,後來唐軍消滅起義軍和割據勢力統一全國。

教師追問:唐朝統一全國有何意義?

學生回答:穩定政局,爲唐朝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做好鋪墊。

教師總結:唐統一後給後面幾次唐朝盛世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足以使得唐朝在古代成爲盛極一時的榮強國。

高一歷史教案 篇七

一、基礎知識目標

豐島海戰和甲午中日戰爭正式爆發;平壤戰役;黃海戰役;遼東戰役和日軍旅順大屠殺;威海戰役;《馬關條約》;三國干涉還遼。

二、能力培養目標

1.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甲午中日戰爭中清軍戰敗的原因,培養學生用辯證唯

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2. 通過《馬關條約》和《南京條約》的比較,分析其對中國社會造成的嚴

重危害,培養學生比較、綜合問題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標

1.學習鄧世昌等廣大愛國官兵反抗侵略者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愛國意識。

2.通過對甲午中日戰爭中國軍隊戰敗原因的分析,進一步認識社會制度腐

朽、軍事技術落後是近代中國捱打受辱的重要原因。

教學重點:中國軍隊戰敗原因和《馬關條約》的簽訂及其影響。

教學難點:《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

課時:一課時

課型:講授新知識課

教法:多媒體電化教學、講練結合的。啓發式教學法

教具:投影機、電視機、錄像機、板書設計投影片、小結投影片、材料和練習投影片、《黃海大戰》錄像帶、《甲午中日戰爭形勢示意圖》。

板書設計:(另頁)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中日兩國隔海相望,從古至今,兩國邦交友好幾千年;然而,在近代,日本曾經先後發動了兩次大規模的侵略戰爭。一是甲午中日戰爭;一是30年代全面侵華戰爭。(投影板書:第四章第二節甲午中日戰爭)日本一個區區小國,竟然那麼大膽對中國這樣一個央央大國發動侵略戰爭。究其根源是什麼?

2.講授新課

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進行了一場資產階級改革--明治維新。它對日本產生了什麼影響?(個別提問)明治維新以後,日本迅速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併成爲亞洲唯一強國。由於資本主義本身具有擴張性,爲了滿足資產階級的貪慾和轉移國內人民的鬥爭視線,在對外政策上,日本統治者竭力推行軍國主義,他們制定了所?quot;徵韓侵華“的大陸政策,要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朝鮮,再以朝鮮爲跳板征服中國。所以,日本是蓄意發動侵華戰爭的。(投影板書:根本原因:日本蓄意發動侵華戰爭)那麼,這場戰爭能避免嗎?不。到19世紀末,清政府更加腐敗落後,落後就要捱打,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是必然的。那麼,戰爭爲什麼剛好爆發於1894年?(投影板書:直接原因:朝鮮的問題)1894年朝鮮發生什麼大事?朝鮮政府無力鎮壓起義,請求清政府派兵幫助,日本乘機出兵。起義平息後,日本不但拒絕撤兵,反而大量增兵;俘虜和囚禁朝鮮國王李熙,並以保護僑民爲名,驅逐清軍。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戰,在牙山口外豐島海面突襲中國運兵船。

1894年8月1日,中日雙方正式宣戰。(投影板書:爆發:1894年)日軍早已準備,清軍被迫應戰。豐島海戰、牙山戰役失利後,直隸提督葉志超率軍一縷煙逃到平壤。戰爭爆發以後,中日雙方主要進行了四場交戰。(投影板書:主要戰役:平壤戰役、黃海大戰、遼東戰役、威海之戰)閱讀課本,結合課本練習題1進行思考:用史實分析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軍隊失敗的原因。(2-3分鐘)(播放錄像:《黃海大戰》)錄像後,提問:中國軍隊戰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具體表現在那裏?(先提問,後教師歸納)正是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對外推行妥協投降政策導致中國軍隊在戰爭中的失敗。戰前,清政府不作認真準備;戰爭爆發後,極力奉行”避戰自保"的方針,萬餘名清軍滯留平壤,貽誤戰機。平攘戰役中,以慌報戰功反被提升的葉志超一戰即潰,棄城逃走;黃海戰役後,李鴻章爲保存實力,令北洋艦隊躲入威海衛港內,不許巡海迎敵;遼東半島戰役中,北洋艦隊在威海衛坐視大連、旅順失陷;威海衛戰役中坐等捱打,致使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慈禧太后在國家危難之秋,大搞萬壽慶典,不惜挪用海軍軍費,置國家危亡於不顧。

當然,在戰鬥中,也不乏可歌可泣的愛國官兵。如:左寶貴、鄧世昌、林永升、丁汝昌等。

威海戰役以後,清政府驚恐萬分,慌忙向日本求和。1895年,李鴻章與伊藤博文進行談判,並完全按照日方意願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投影板書:結果:《馬關條約》1895年)《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爲嚴重的不平等條約。爲什麼?閱讀條約的主要內容,並思考課本P50思考題:將《馬關條約》與《南京條約》比較一下,說明《馬關條約》簽訂後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爲什麼大大加深了?(1分鐘)(投影板書:主要內容)教師結合《南京條約》講解《馬關條約》的內容,並分析其嚴重危害。得出結論:《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投影板書:影響: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

3.小結:(另頁)

4.鞏固新課:歷史手冊P57第5、8、9題。

5.佈置作業:課本P50練習題。

高一歷史教案 篇八

(一)教學目標

[內容標準]

列舉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基本史實,認識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基本特徵。

[知識與能力]

通過學習教材中提供的歷史文獻,瞭解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基本史實,並在此基礎上能對其種類、部門、管理等方面進行列舉。

深入瞭解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基本特徵,並能對“工官”制度作進一步認識;同時,能對所涉及的手工業專有名詞進行探究。

通過本課內容的學習,使學生養成閱讀歷史文獻的習慣,並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藉助歷史文獻進行獨立學習和探究的能力。

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中國古代手工業的特徵,瞭解其生產的意義和侷限性,進行合理的辯證思維和創新性探索,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歷史思維能力。

結合課本中所提供的歷史圖片和內容以及手工業發展的數據,鼓勵學生進行推理和論證,提高學生的歷史比較能力和分析能力。

結合地圖,理解中國古代不同時期手工業中心的地理分佈,培養學生的歷史時空感和觀察能力。

[過程與方法]

學生可以根據教科書中所提供的歷史文獻和圖片及自己的觀察所得,進行大膽的想像、合理的推理和主動的探究。並嘗試運用觀察法、閱讀法(包括歷史文獻、地圖等)、訪問法和調查法等方法進行歷史問題的探究和思考。

教師應該注重啓發式教學,引導學生按合理、有效的原則對歷史事件進行歸類;同時,設計有針對性和啓發性的問題,指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並對討論過程和結果以及學生的學習表現進行恰當的評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內容的學習,知道中國古代有高度發達的手工業技術和完備的手工業部門,中國的手工業生產歷史悠久、成就輝煌,從而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對我們偉大祖國與中華民族的熱愛之情。

在理解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在有條件的地區,指導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和訪談,增加對古代手工業成就的切身感受。

通過書中文獻、歷史圖片和地圖對中國古代的手工業文明進行更深入的瞭解,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熱愛科學的精神。

(二)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內容共分爲五個目。

第一目,從總體上詳細地介紹了中國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背景下手工業生產的基本情況,並說明中國傳統社會是建立在以小農爲經營主體的高度分散的自然經濟基礎之上的事實。農戶以耕作爲主,兼營副業,在中國傳統農耕社會是比較普遍的。手工業的生產規模和經營形式,因此受到限制。

第二目,介紹了西漢手工業的“工官”制度和後來“匠戶”的產生。並說明“工官”制度的延續,使得技術水準較高的手工業侷限於爲帝王貴族服務的範圍裏,技術發明和革新不能服務於社會,新技術難以廣泛推行。在“匠戶”制度下,工匠沒有人身自由,他們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能力受到限制。

第三目,介紹了中國古代紡織業的發展歷程和成就以及在世界上所產生的影響。說明當時絲綢製品主要爲上層社會所消費,勞動人民在紡織品方面的消費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

第四目,介紹了中國古代冶鑄業的發展。中國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經開始使用銅器。商代的青銅器文明高度發達。春秋時期出現鐵器,中國生鐵和塊鍊鐵大體同時出現。中國古代的冶鐵鼓風技術較早就進入了成熟期。

第五目,介紹了中國古代陶瓷業的發展。說明中國原始時代的彩陶就已經表現出相當高的工藝水平。從商代中期到東漢晚期,是從陶到瓷的過渡階段。中國古代的制瓷業高度發達,地域分佈較廣,在世界上影響深遠。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基本史實。

難點:理解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基本特徵。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當時的社會經濟形態上去理解手工業的發展,可以適當地藉助歷史文獻法和講解法,加深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分析“工官”制度的利弊及其原因,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鼓勵學生進行探究。

高一歷史公開課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1、衙門的設立(設立的原因、時間、主要職權範圍、性質及評價);辛酉政變;"借師助剿";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漢族官僚勢力的擴大。

2、通過分析衙門設立的原因、主要職權範圍、性質,使學生認識到衙門的設立,加強了清朝與外國的聯繫,但也便利了外國侵略者控制清政府,干涉中國內政。衙門的設立,加速了中國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化。通過學習辛酉政變和"借師助剿",使學生認識到 辛酉政變是中外反動勢力正式勾結的開始,清朝統治日益腐敗。

3、通過對清廷政策調整的講述,讓學生認識到:清政府的政策調整帶有屈於列強侵略,力圖剿殺農民革命的時代特點,清政府正逐漸淪爲外國人侵華的統治工具。

教學建議

教材地位分析

在太平天國運動和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雙重打擊下,清政府搖搖欲墜,已無力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同時,抵禦列強的軍事侵略。在這種情況下,清朝政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清政府被迫調整了對內對外政策,以鞏固統治。清政府的階級本質決定了其向列強妥協求和,以得到列強幫助,鎮壓人民革命。對內對外政策的調整導致了此後清政府處理對外事物時的軟弱無力、卑躬屈膝以及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的簽訂。政策的調整也使得主張對外妥協和好的洋務派當政,爲以後的洋務運動的興起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準備了條件。此外,在鎮壓人民革命和抵禦列強入侵時,滿族的腐朽被徹底的暴露出來,清廷不得不開始倚重漢族地主,這樣漢族官僚在清政府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主要,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等人成爲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漢族官僚勢力擴大是19世紀60年代以後清朝政治的一大特徵。

重點分析

衙門、辛酉政變及其影響是本課的重點。清朝設立的衙門與前朝設立的對外機構在地位、設置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它是中國在遭受外國侵略、主權喪失、淪爲半殖民地社會的背景下成立的中央機構,這就註定了它將成爲列強控制中國中央政府的工具。他的建立標誌着清朝中央機構開始半殖民地化,對晚清政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也加速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進程。

辛酉政變及其影響之所以是本課重點,是因爲辛酉政變後清政府對外政策發生了根本性轉變,由抵抗外來侵略變爲妥協和好,並開始走上公開勾結的道路。清政府對外政策的改變,導致此後清政府在處理對外事物時,不惜以割地賠款、出賣主權來求得與列強和解,這使中國不可逆轉的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淵,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慈禧的掌權與戀權也使中國失去了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機會。

重點突破

通過學生閱讀課文,回答“衙門何時設立?”“衙門的管轄範圍是什麼?”“爲什麼要設立衙門?”等問題,使學生掌握有關“衙門”的基本問題。通過引導學生對比宋朝市舶司與衙門設立的背景、管轄範圍等,使學生理解衙門有利於列強控制清朝的內政和外交,是清朝中央機構開始半殖民地化的標誌。

通過學生閱讀課文,回答“在辛酉政變之前,在清朝統治集團內部出現了怎樣的變化?”“何時發生的辛酉政變?”“何人發動的辛酉政變?他們爲什麼要發動辛酉政變?”“爲什麼列強對辛酉政變採取“無異議”的態度?”等問題,使學生掌握有關“辛酉政變和‘借師助剿’的基本問題。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辛酉政變後清政府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使學生理解辛酉政變產生的影響。

難點分析

中外反動勢力"合作"新格局爲什麼會出現。中外反動勢力"合作"新格局的形成有着較爲複雜的原因:一方面,太平天國運動使列強認識到只能通過扶植清政府,才能保護其業已取得的侵略權益,並獲得更多的權益;另一方面,清政府在列強入侵和太平天國運動的雙重打擊下,以搖搖欲墜,由於階級本性所決定,它必然選擇依靠侵略者,鎮壓革命,維護自己的反動統治。由於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進行綜合分析能力有限,因此在理解這一問題時會有些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