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七年級歷史教案(精品多篇)

七年級歷史教案(精品多篇)

七年級歷史教案 篇一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鑑真東渡等史實爲例,說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長安是唐朝陸路交通中心;廣州是最大的外貿港口;唐朝政府在廣州設置市舶司;唐朝政府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日本、大食、天竺等國向唐朝派遣使節;日本的遣唐使和留學生;鑑真東渡;玄奘西遊。

①通過對唐朝對外交往盛況空前原因的分析,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②通過引導學生解答課後的比較鑑真和玄奘共同點的習題,培養學生運用比較法說明歷史問題的能力。

③通過對唐僧取經的故事與歷史事實的聯繫和區別的分析,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和歷史事實的鑑別能力。

④通過對《唐朝對外交通路線》圖的觀察,培養學生識讀歷史地圖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唐朝對外交通路線》圖,聯繫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的內容,使學生感知唐代中外交往盛況空前的景況,認識唐朝政府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的政治經濟條件及其重大作用。

②運用觀察、聯想、比較、討論等方法講授本課內容,使學生感知日本等國的遣唐使節和中國的鑑真、玄奘等,爲發展唐代中外友好交往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及其重大貢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唐代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經濟文化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對外交通發達,政府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中外交往出現了盛況空前的局面。由此可見,國力的強大是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基礎,開放的對外政策有利於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社會進步。

②日本等國的遣唐使、中國的高僧鑑真、玄奘等爲發展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精神得到後人的景仰和繼承。

[重點和難點]

重點:唐朝對外開放的政策。

難點:唐朝的對外開放豐富了中外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

[教學方法]

問題導學法

[教學綱要]

一、遣唐使

1、唐朝的對外交通

2、唐朝開放的對外政策

3、日本遣唐朝使

4、天竺、大食、新羅的遣唐使節

二、鑑真東渡

1、鑑真東渡的艱辛歷程

2、鑑真的貢獻

三、玄奘西遊

1、玄奘西遊的艱苦經歷

2、玄奘西遊的貢獻

[課堂練習]

學生做“課課練”習題,獨立完成。

第5課唐代的中外交往

1、唐朝最大的外貿港口是()。唐政府在廣州設置(),管理對外貿易,這是歷史上最早設置管理對外貿易的官署。

2、唐政府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與唐朝通商的國家達()多個。

3、先後13次派出遣唐使,使團寵大,居各國之首。

4、日本赴唐朝留學生中最有名的是(),唐朝赴日本最有影響的使者是()。

5、唐玄宗時,鑑真六次東渡日本,向日本傳播(),還把唐朝的建築技術、醫藥知識、繪畫傳給日本。他死後安葬在日本奈良的()。

6、唐太宗時,僧人()西遊()取經,爲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的《》成爲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亞地區歷史、佛教的典籍。

7、玄奘把從印度帶回來的佛經和佛像珍藏在今天西安的()。

8、日本的大化改新是仿照()制度進行的改革。8世紀前期,日本留學生吉備真備和學問僧空海在利用()的基礎上,創造了日本的文字()——片假名和平假名。

七年級歷史的教案 篇二

知識目標

1.掌握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2.瞭解中華文明起源階段時原始農耕經濟的發展水平。熟練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等歷史概念。進而認識其發展特點的差異,並認識其發展對中國古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能力目標

1.通過仔細觀察本課中“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復原圖”“幹欄式房屋”“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裝有木柄的骨耜復原圖”和“半坡出土的紡輪”“半坡出土的骨制箭頭、魚叉和魚鉤”及“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復原圖”等圖示,初步培養學生觀察文物圖,尋找圖中較爲明顯的、主要的歷史信息,並結合已有知識,初步分析、解釋圖中歷史信息,做出簡單的或主要的歷史結論的能力。

2.通過對本課中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原始的農耕生活特點的比較,培養學生比較能力和學科交叉知識運用的能力。

德育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認同創造出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的智慧與淳樸的情感,以及他們對人類社會物質與精神進步做出的特有貢獻;進而激發學生對祖國曆史和文化的認同之心,對中華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學重點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教學難點

私有財產、貧富分化、階級等歷史概念和這些歷史概念出現的背景。

教學方法及手段

1.故事導入法。2.討論法。3.聯繫講述法。4.圖表法。

5.圖片分析法。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總計用時4分鐘):老師提供的一些重要詞語,同學們的任務就是將這些字詞連在一起,講個完整的故事,當一回小作家。這些詞語是:傳說、神農氏、小鳥、谷籽、禾苗、木、石、耒耜 土地、食物食用。我將給同學2分鐘準備時間。

同學們大體意思回答爲:傳說中,神農氏看到小鳥把銜來的谷籽兒丟在地上,便長出了禾苗,於是就試着採來谷籽兒埋在土中,果然長出了穀苗。他十分欣喜,於是就用木、石、骨製成耒耜等農具,教人們翻鬆土地,採來穗大實多的谷籽兒埋入土中,待長成結穗後收割,供人食用。他還用同樣的辦法,種植其他作物。後來,神農氏播種五穀的辦法,傳遍各個部落,人們尊稱他爲神農氏。

老師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讚揚,接着引出神農氏的傳說反映了原始農耕的起源和發展過程。早期人類在長期的採集生活中,觀察到植物的生長規律,並有意識地種植可以食用的植物,這就是原始農耕的起源。下面我們開始學習第二課。

板書:第2課 原始的農耕生活

本課第一部分:(總計用時大約15至20分鐘)

打開ppt老師:這節課中我們會學到代表長江流域原始生活的河姆渡遺址和代表黃河流

域的半坡遺址和大汶口遺址,首先先學習河姆渡遺址的原始農耕。

ppt) 同學答:水稻

老師:是的沒錯,就是水稻。可是這水稻可非同一般啊!它們出土於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歷史悠久啊!那麼同學們想一想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水稻說明了什麼?其出土的數量之大,世界罕見,又說明了什麼?

同學答:說明他們已經學會種植水稻,而且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

老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來大家重複一遍,說明了什麼,

板書:種植水稻(世界最早)

老師:那麼,水稻種植需要什麼來灌溉呢?

同學:水

老師:是的,是水,那麼他們的水從哪裏來呢?

同學疑問

老師:老師告訴你們,他們用水井裏的水進行灌溉,那時他們已經學會了打造水井 板書:挖掘水井,飲水方便

老師:大家來看這張圖片,同學們認識這兩個字嗎?這是一件耕地工具,它叫耒耜。大家看看它像不像我們現在用的“鎬”,是的,這就相當於“鎬”的雛形,它有橫孔,柄部,刃部,豎恐。這個耒和耜呢是不同的,耒是手握的地方,耜是接觸土地的地方他們就用這耒耜耕地。(用ppt)

板書:使用磨製石器、耒耜

老師:解決了吃的喝的問題,那麼他們住在哪裏呢?下面我們來看ppt,這就是他們住的幹欄式房子,大家看這房子長得和我們現在住的房子是不是不一樣?大家想一想河姆渡原始居民爲什麼要建造這種結構的房屋呢?(用ppt)

同學:他們處於南方地區、氣候潮溼炎熱。幹欄式房屋可以通風防潮。

老師:正如這位同學所說當時南方地區地勢低窪、氣候潮溼炎熱。幹欄式房屋可以通風防潮。而且這種房子上面住人,下面還可以養牲畜,是建築學上一個重大成就。

板書:建築幹欄式房屋,定居生活

老師:剛剛我們學到了河姆渡人吃大米喝井水,那他們就吃這些嗎?咱們吃飯時還吃些菜肉配着飯吃。那麼他們當然也會弄些好吃的,看,那時候他們已經學會了飼養豬,羊等家禽。看這些出土的陶豬陶羊,充分的的說明了他們的聰明才智,頑強的與自然作鬥爭,過着幸福的生活。

板書:飼養家畜

老師:接下來我們會欣賞到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陶器,大家看,這陶器看起來真舊哦,色

彩還挺單調,皮膚還挺粗糙。這是我們看來,但是那是七千年造出來的,對於當時的他們來說,這簡直是技術精湛啊!他們心靈手巧,看,這是他們製造的玉器和骨哨。他們已經學會開始打扮自己了。(用ppt)

板書:製造陶器、玉器和樂器

老師:動腦筋: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頂洞人在生產、生活上有哪些進步呢?(老師提示:看老師的板書,總結在一起大體上這題就回答出來了)

同學們大體回答成:使用磨製石器,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住幹欄式房子,會挖掘水井,過定居生活。還飼養家畜,會製造陶器,並能製作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

接下來給同學們3分鐘時間,熟記黑板上的內容。做到當堂課,當堂清。然後老師問黑板上的內容,找同學們來回答。

本課第二部分(總計用時15分鐘) 老師:請大家展開想象的翅膀,把你們想象中的半坡人生活的圖景用語言、動作展現出來。現在大家開始閱讀書第八頁至第九頁,希望每一組都有精彩的表現。

同學準備時間5分鐘

老師:現在請半坡居民展示自己的風采。

(半坡居民相繼發言和表演)

學生A:我們半坡人比河姆渡人年輕1000多歲。社會是向前發展的。我們過着比河姆渡人更進步的生活。就說我們的食物吧,除了主食粟(小米飯)以外,副食還有魚,肉,白菜,芥菜等等。有這樣的美味大餐,有誰不愛這個可愛的家園呢?(掌聲)

學生板書:食物種類豐富,魚、肉、蔬菜

學生B:我們普遍用磨光的石器,木製的耒耜開墾土地和收割莊稼,這種工具更加鋒利,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

板書:普遍使用磨製石器、木製的耒耜

學生C:我們把野生的狗尾巴草經過人工培植而變成粟。這是我們半坡人的重大發明。遺憾的是當時不可能申請專利。(掌聲)

學生板書:種植粟

學生D:我們追求生活的美和藝術。(出示圖片)請看這些生活用具:陶盆,陶罐,陶

瓶,紅色的底色上畫着人或者各種動物的圖案,色彩豔麗,被稱做彩陶。

板書:製造彩陶,刻畫符號

學生F:我們的房子很大,全家族的人都在裏面生活,可熱鬧了。房子裏還有許多小間,是家族成員的住處。房子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裏面有竈坑,既可做飯又可取暖,冬暖夏涼。

板書:建築半地穴式的房子,定居生活

老師:(對學生的表現給予鼓勵)根據ppt展示,講述分析同學們的扮演

老師:對,如同學們所說,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製石器、木製的耒耜,看這是那時他們使用的石斧,石刀和木耜(用ppt)

老師:看ppt這是半坡原始居民房屋復原圖,想一想請根據地理知識,半坡原始居民爲什麼要建造這種結構的房屋?

同學:他們地處黃河流域,那裏比較乾旱風大還冷

老師:對,黃河流域乾旱、風沙大,氣候比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擋風雨,又可以取暖。

老師:看,半坡原始居民能製造色彩鮮豔的彩陶,上面繪有各式各樣的美麗圖案,半坡原始居民製作的陶器上所刻畫的符號,有學者認爲這是我國早期的文字雛形。(用ppt)

老師:半坡原始居民也學會飼養豬狗等動物,他們還會用骨制箭頭、漁叉魚鉤打獵捕魚,食物種類大大豐富了,他們還學會紡線織布製衣。大家看這是他們出土的紡輪骨針漁叉魚鉤(用ppt)

老師:這就是在半坡遺址的許多窖穴、房屋和墓葬中,發現了大量的粟粒,說

明他們已經學會種植粟,而且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

老師:下面分成小組形勢,探討一下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在生產和生活方面有哪些相似之處?有哪些不同之處?探討2分鐘

學生:相似之處1、都開始了農業生產,並轉向定居生活。2、都會依據不同的環境和需求搭建房屋。3、都會製造陶器。4、農耕外漁獵依然存在。不同之處:

河姆渡居民地理位置:長江流域。房屋樣式:幹欄式房屋。農作物:水稻。生活:挖井 半坡居民地理位置:黃河流域。房屋樣式:半地穴式房屋。農作物:粟。生活:普遍使用弓箭

本課第三部分(總計用時10分鐘)

學生共同閱讀大汶口原始居民 老師板書:大汶口原始居民 板書依次分別爲:農耕經濟有很大發展,農具發達

原始手工業有了很大進步 陶器有黑陶、白陶,質量很好

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出現

老師:想一想大汶口晚期的墓葬裏,爲什麼有隨葬品多少的現象出現?

解析:距今約四五千年時期,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得農業、手工業和畜牧業的社會分工日益擴大,商品交換日趨頻繁,每個家庭成爲獨立的生產、消費單位,剩餘產品被用於交換。過去的“同族共產制”就逐漸爲財產私有制所代替。從大汶口晚期的墓葬裏隨葬品的情況可以看出,私有制已經出現,並且貧富懸殊特別明顯。

在生產力發展過程中,隨着剩餘產品的增多,原有的氏族首領們的財富不斷擴大,權力也在不斷增長,爲了爭奪土地、財產,在各氏族之間開始了戰爭,氏族首領把俘獲來的別的氏族的成員變成了奴隸,在同一氏族內部,由於貧富差別的增大,也分成了兩個對立的社會階層。這樣,對立的階級產生了。原始社會開始解體。

課堂總結

請同學們根據課本內容,填寫表格。(用時5分鐘) [投影顯示]

(該表可在學生看書、討論、教師引導的情況下填寫)基本要求:

鞏固運用

1.黃河流域原始農耕時代的居民是 A.北京人 B.山頂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答案:D

2.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過定居生活的決定因素是 A.建造房屋

B.原始農業的出現 C.使用磨製石器 D.原始手工業出現

解析:過定居生活的關鍵是要有固定的食物來源。以採集、狩獵爲生,食物來源不固定,食物不充足,故必須經常遷徒。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因爲開始了農耕生活,有了固定、充足的食物來源,因此,具備了過定居生活的關鍵因素。建造房屋是定居生活的產物,而不是前提。

答案:B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一)知識目標

瞭解夏、商的更替的脈絡,對每個朝代的建立時間、建立者、滅亡時間、亡國者等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二)能力目標

學習本課培養學生查閱資料,識別歷史地圖,合作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基礎知識,分析得出結論:夏、商統治者的統治態度直接影響着國家的存亡。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和概括、歸納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組,鍛鍊學生的合作能力;通過蒐集整理資料、製作示意圖、編寫和表演歷史劇、講故事的過程,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通過抒發感想,開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通過製作比較表、分組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課堂容量。

[度價值觀]

通過夏、商曆史的學習,認識到國家統治者的殘暴統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終-其統治,人民羣衆有權利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手段達到目的,樹立民族責任感和法律意識。

[重點]我國的原始人類

[難點]通過奴隸制國家與原始社會對比,分析奴隸制度的進步性。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方式與方法]綜合啓發式教學

[教具]地圖冊、我國夏、商相關多媒體、考古新發現圖

[教學思路]

課前導學

1據學生的特點、能力、基礎水平合理分組;學生以組爲單位,查閱書籍、雜誌、網站,蒐集有關夏、商的文字、圖片、及視頻資料。

2、夏、商朝代更替情況表格。

3、有能力、有條件的學生可以製作相關的手抄報、課件等。

二、教學滲透

1、上網查詢、蒐集和剪輯相關影視資料,滲透信息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

2、可用多種生動活潑的文藝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總結知識要點,如編演歷史短劇等以加深對本課內容的理解,使文、史融爲一體。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複習上節課所學內容,導入新課。“前面學習了原始社會的有關內容,到原始社會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國曆第一個國家--夏。從此奴隸制在我國建立。”

2、學習新課

學生通過預習已經對夏、商兩朝的內容有了一個大體的瞭解。再通過填充歷史再現表格從整體上有一個脈絡清晰的掌握。

一、夏朝

1、建立時間:公元前2070年2、都城:陽城3、建立人:禹

4、禹死後,傳位給啓,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5、夏朝最後一個國王是桀

二、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湯率領下滅夏

2、商朝最後一個國王:紂(暴君),酷刑“炮烙”

3、周武王繼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戰,商朝滅亡,西周建立。

三、課堂小結:多媒體顯示歷史座標圖,對本節課內容作一個概括總結。

四、開發思維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夏桀、商紂的殘暴統治引起了人民的強烈反抗。就“夏桀、商紂的殘暴統治,人民的反抗。”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先分組討論。同學們還可繪製漫畫,講故事,寫詩以及一切可以表現自己觀點的形式都可以用來爲自己服務,在形式問題上可以大膽探索,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5、自我測驗

利用選擇題和材料題兩種題型對學生的掌握情況作一個瞭解。所以,選擇題主要是基礎知識的再現,材料題是一個知識拓展題。向學生提供了奴隸制下奴隸的悲慘處境,加深對討論問題的理解。這部分採用搶答的方式,使學生有興趣參與進來,主動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附:板書設計

一、夏朝

1、建立時間:公元前2070年2、都城:陽城3、建立人:禹

4、地位---我國曆第一個奴隸制國家

5、禹死後,傳位給啓,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6、夏朝最後一個國王是桀

二、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湯率領下滅夏2、商朝最後一個國王:紂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歐洲殖民者對拉丁美洲的殖民統治;海地獨立;“多洛雷斯呼聲”;西屬拉美獨立運動——玻利瓦爾、聖馬丁領導的南美獨立戰爭;拉丁美洲新興國家。

思想認識 :

1、通過課文的學習,要求學生認識到殖民者的壓迫、掠奪。造成了拉丁美洲的貧窮落後,激起拉美人民的英勇抗爭,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

2、在獨立運動中,拉美人民聯合起來,經過長期的艱苦鬥爭,取得反殖鬥爭的重大勝利,基本上奠定了拉丁美洲的政治局面。通過分析,讓學主認識到聯合起來,是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

3、伊達爾哥、玻利瓦爾,聖馬丁是拉美人民反抗殖民統治、爭取獨立解放的民族英雄。

能力培養: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讓學生學會分析:西葡殖民者對拉美人民的壓迫、剝削,是引起拉美獨立運動的根本原因。要求學生自己學會找出並歸納拉美獨立戰爭勝利的原因

教學建議

地位分析:

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徹底粉碎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統治。建立了一系列新興國家。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規模的民族解放運動。推動了整個拉丁美洲的進步。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國家的格局。

重點分析:

玻利瓦爾和聖馬丁領導的南美獨立戰爭。在整個拉丁美洲獨立運動中,南美逐漸成爲鬥爭的中心。兩支起義軍分別從南北兩個方向對西班牙殖民者發動進攻。實現了配合作戰。先後解放了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厄瓜多爾、阿根廷、智利、祕魯等國。奠定了拉丁美洲信心國家的基本格局。因此南美獨立戰爭在整個拉丁美洲獨立運動中,佔有重要地位。

難點分析:

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勝利的原因在教材中並沒有完整的描述,學生分析理解都有一定的困難,還有因爲獨立戰爭的勝利不是某一個因素的作用。是很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九年級學生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有一定的欠缺,所以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勝利的原因是難點。

重點突破方案:

玻利瓦爾和聖馬丁領導的南美獨立戰爭。

內容較多,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教師在講師過程中,運用相關地圖(有條件的運用課件對玻利瓦爾和聖馬丁的進軍路線做詳細描述,並在進軍過程中顯示兩支部隊解放的地區)這樣可以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空間感。培養他們史地結合的意識。可以適當分析南美的地形特點,體現起義軍在進軍過程中的艱鉅性,爲分析戰爭勝利原因打下基礎。

難點突破方案:

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勝利的原因

在拉丁美洲革命一目講述完成後,提出問題拉丁美洲人民在鬥爭中面對的侵略者是哪幾個?在等到學生的回答後。連續提問,面對三個對手,拉丁美洲人民仍然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其原因何在?建議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展開討論。從戰爭的性質,領袖的作用,正確的決策,各國人民的相互配合協同作戰幾個方面思考。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玻利瓦爾和聖馬丁領導的南美獨立戰爭。

難點: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勝利的原因。

教法設計:講述法;講解法;歷史情境設計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講授新課】

一、殖民統治下的拉丁美洲

1、歐洲殖民者掠奪金銀和開闢種植園

2、美國和法國革命的影響,拉美國家民族意識與西班牙,葡萄牙矛盾尖銳。 歐洲殖民者的殖民活動這些給拉關人民造成深重災難與痛苦。長達300年的殖民剝削和壓迫,激化了宗主國與殖民地的矛盾這正是拉美獨立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

下面我們主要來看看拉丁美洲人民如何相繼擺脫西葡殖民統治而贏得獨立的。拉美各國獨立戰爭的序幕是海地人民拉開的

二、拉丁美洲獨立革命

1、海地的獨立--揭開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的序幕

早期海地被西班牙侵佔。17世紀末,海地被法國佔領,成爲法國海上最富庶的殖民地。法國殖民者佔領這兒;原來的印第安居民幾乎全被屠殺始。大批運來的黑人奴隸佔海地居民90%。1789年法國大革命,海地人民在“自由、平掉、博愛”這個革命口號的激勵下,在自己領袖黑人民族英雄杜桑領導下,建立軍隊,英勇戰鬥。起義軍熱愛自己的領袖,稱他爲“盧維杜爾”(即:替大家開道路的人),在杜桑領導下,海地人民先後打敗西班牙、英國、法國侵略軍,統一全島,宣佈獨立。 法軍被迫投降。1804年1月1日,海地正式成爲獨立國家。地球上第一個黑人共和國終於在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誕生了。海地革命拉開了拉美獨立戰爭的序幕,樹立了以弱勝強、小國能夠打敗大國的先例,推動了拉美殖民地的獨立運動。

拉美獨立運動大致可分爲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中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是伊達爾哥發動的墨西哥獨立戰爭。

2、“多洛雷斯呼聲”

在墨西哥,殖民統治力量較強,階級矛盾尖銳。長期被奴役的印第安人和混血種人對西班牙統治者懷有無比的仇恨。19世紀初,拿破崙率軍侵入西班牙,西屬美洲殖民地人民趁機起義。1810年9月16日,墨西哥民族獨立運動的領導人,多洛雷斯鎮的神父伊達爾哥敲響了當地教堂的鐘聲,集合當地人民,提出符合人民利益的進步綱領,大大激發了墨西哥人民的革命熱情,喚起人民的鬥志。以“多洛雷斯呼聲!,爲標誌的墨西哥獨立戰爭開始了。起義軍與西班牙殖民軍展開了戰鬥。1811年伊達爾哥被敵人俘虜、英勇就義,但他得到了人民對他的尊敬。人民把他發出”多洛雷斯呼聲“的日子一9月16日定爲墨西哥獨立尊他爲”墨西哥獨立之父“,永遠懷念他的偉大功勳。1822年成立墨西哥聯邦共和國。

1816年西屬拉美獨立戰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南美成爲鬥爭的重心。(利用掛圖,介紹主

3、南美的獨立運動

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南美獨立運動》示意圖邊演示邊講述。

北部主要是愛國者玻利瓦爾領導的獨立戰爭。玻利瓦爾出生在委內瑞拉-個土生白人貴族的家庭,從小熱愛祖國,在求學時就下定決心要打碎殖民者加在人民身上的鎖鏈。在打擊西班牙殖民軍的戰鬥中,他宣佈要廢除奴隸制,解放黑人奴隸。答應在革命後給一切參軍的戰士分配土地。貧苦大衆踊躍參軍,革命力量迅速發展。他由海地進人委內瑞拉,跋涉千里、越過冰凍的安第斯山。取得波耶加戰役的勝利,解放波哥大城,結束了西班牙在哥倫比亞的殖民統治。回師解放委內瑞拉,再向西進,到厄瓜多爾,最後成立''大哥倫比亞共和國”。

南部,聖馬丁在阿根廷訓練軍隊,率軍越過白雪皚皚的安第斯山,突然出現在智利平原,1818年智利獨立。接着聖馬丁又從海上進軍,同祕魯人民配合、解放利馬。1821年。祕魯宣佈獨立,但當時那一帶還有2萬殖民軍待消滅。

中部的戰鬥是玻利瓦爾和聖馬丁協同共戰的。在打擊西班牙殖民軍的過程中,他們相互支援,共同對敵,玻利瓦爾尤其強調拉美各國之間的團結,他說:“在一起,我們是不可戰勝的。”這正說明聯合起來,反對外敵是戰勝敵人的重要因素。戰鬥中,他們艱苦頑強、百折不撓,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人民這樣歌頌玻利瓦爾“解放者啊,整個世界,和平的世界,曾產生在你的手中。是啊,由你的血產生了和平,生出了莊稼,長出了穀穗”,尊敬地稱他爲“南美的解放者”;聖馬丁也獲得“祖國之父”的尊稱。

1822年聖馬丁和玻利瓦爾在厄瓜多爾的瓜亞基爾會晤,商討清除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的最後據點。關於這次會晤,聖馬丁曾向玻利瓦爾說:“美洲將不會忘記我們兩人相互擁抱的這一天”。

4、葡屬巴西的獨立

三、拉丁美洲新興國家

拉丁美洲革命沉重打擊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統治,建立了一批新興國家。到1826年,拉丁美洲國家基本獨立。

【鞏固小結】

拉丁美洲這一政治格局的出現,源於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統治。拉丁美洲人民經過自己的努力,打碎了殖民枷鎖,贏得了獨立。成爲這一時期民族解放運動的突出事件。如果把他和北美獨立戰爭放到一起看的話,那麼整個美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課後作業】對照美洲地圖找出拉丁美洲新興國家的相應的位置。

七年級歷史的教案 篇五

一、課程標準

1、描述世界一些地區和國家不同的自然環境條件,比較人們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色。

2、運用各種不同的地圖和圖表,描述區域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

二、學習目標

1、能夠利用各種地圖或文字材料,獲取所需要的信息,描述祕魯安第斯山區的自然環境。

2、能夠說明山區人們是如何利用山區來發展生活的,描述他們生產生活的特色。

3、學會分析山區人們生產生活的特色與山區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安第斯山區的自然環境特徵和人文環境特色。

難點:安第斯山區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之間的關係。

四、教學方法

讀圖法、情景教學法、合作討論法等。

五、教學流程

【導入新課:欣賞圖片】

欣賞安第斯山脈地區風光,同時配上印第安人音樂,引起學生的興趣。

設問: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帶來的這些風光圖片美不美?

學生答:美!

問:那麼大家想不想知道這麼美麗的地方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學生答:想!

(一)尋找安第斯

1、通過幻燈片向同學們展示兩張圖片(安第斯的地理位置圖),請同學們來說一說,安第斯山脈在世界的位置、走向及地位?

2、再通過幻燈片展示一幅當地圖片,設計問題:“走進山區,探索山區的生產生活是怎樣的?”

(二)探祕安第斯

1、【幻燈片展示祕魯山區農業活動示意圖】

設計問題:安第斯山區人民又是如何利用當地的環境發展生產的呢?

學生回答:低海拔處……高海拔處……

2、【幻燈片展示5。S左右安第斯山脈東坡不同高度自然景觀變化示意圖】

設計問題:祕魯安第斯山區從山麓到山頂自然景觀的變化原因?

學生整理(教師引導)回答:隨着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降低(每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6℃)。高海拔山區從山麓到山頂,導致自然景觀呈現垂直變化。

3、【教師引導過渡】

設問:祕魯山區之所以能產生如此奇特的生產方式出現文明,是什麼人最先在此創造出的呢?

學生回答:印第安人!

教師出示印第安人圖片,及出示印加文明遺址圖片。

(三)走進安第斯

1、【小組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目標要求

1)安第斯山區印第安人的衣、食、住、行是怎樣的?

2)這樣的生活方式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如何?

2、【學生成果展示】

衣:羊駝毛質地輕柔,纖維細長,保暖性強,極爲珍貴,有“纖維上帝”之美譽。

食:玉米和馬鈴薯是山區居民的主要糧食。祕魯人培育出抗寒的馬鈴薯品種,還利用晝夜溫差大發明瞭常年保存馬鈴薯營養價值的方法。

住:如圖(PPT)

行:駱馬能在崎嶇的高山峻嶺間行走自如,體小但耐飢渴。是當地居民的主要運輸工具。

3、【展示祕魯國徽】

問題:祕魯國徽左上角是什麼動物的圖案?它出現在國徽上面說明了什麼?

學生回答:駱馬。

(四)感悟安第斯

教師設計問題:安第斯山區祕魯人“靠山吃山”的生產、生活方式讓我們懂得了?

學生回答:因地制宜,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七年級歷史教案優秀 篇六

兩漢經營西域和絲綢之路

[知識與能力]

掌握教材中出現的基本人物、事件、時間;認識到開發邊疆的重要性。

[過程與方法]

1、以多種角度來訓練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方法的初步運用能力;

2、將閱讀、聽講、識記三方面材料綜合起來的思維能力及獨創、靈敏是思維品質的培養;

3、口頭表達能力的鍛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國家興衰、個人成就、個人成敗的原因。

[重點]兩漢經營西域

[難點]歷史人物的作用與人民是創造歷史的動力相互關係的史觀。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方式與方法]以討論爲中心的綜合啓發式教學

[授課過程]

一、複習、提問上節內容

二、導入新課:今天我們一塊學習第17課兩漢經營西域和絲綢之路

三、講授新課:

(1)張騫出使西域:

1、西漢時期,人們把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也就是今新疆地區和更西的地方,稱爲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管理西域事務,這是西域各國正式歸屬中央政府的開始。

(2)絲綢之路:從長安往西經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內,運到西亞,再由西亞轉運到歐洲。

(3)班超經營西域:

1、公元73年,東漢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來到東漢,這是歐洲國家同我國直接友好往來的開始。

四、小結。展示課件知識點匯萃

五、作業

附:板書設計

一、張騫出使西域:

1、把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稱爲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張騫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管理西域事務,這是西域各國正式歸屬中央政府的開始。

二、絲綢之路:

從長安往西經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內,運到西亞,再由西亞轉運到歐洲。

三、班超經營西域:

1、公元73年,東漢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來到東漢,這是歐洲國家同我國直接友好往來的開始。

七年級歷史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一)知識目標

瞭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脈絡,對每個朝代的建立時間、建立者、滅亡時間、亡國者等有一個基本的認識,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標

學習本課培養學生查閱資料,識別歷史地圖,合作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基礎知識,分析得出結論:夏、商統治者的統治態度直接影響着國家的存亡。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和概括、歸納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組,鍛鍊學生的合作能力;通過蒐集整理資料、製作示意圖、編寫和表演歷史劇、講故事的過程,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通過抒發感想,開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通過製作比較表、分組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課堂容量。

[度價值觀]

通過夏、商、西周歷史的學習,認識到國家統治者的殘暴統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終推翻其統治,人民羣衆有權利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手段達到目的,樹立民族責任感和法律意識。

[重點]

我國的原始人類。

[難點]

通過奴隸制國家與原始社會對比,分析奴隸制度的進步性。

[課時]

1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方式與方法]

綜合啓發式教學。

[教學思路]

課前導學。

1、據學生的特點、能力、基礎水平合理分組;學生以組爲單位,查閱書籍、雜誌、網站,蒐集有關夏、商、西周的文字、圖片、及視頻資料。

2、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況表格。

3、有能力、有條件的學生可以製作相關的手抄報、課件等。

二、教學滲透

1、上網查詢、蒐集和剪輯相關影視資料,滲透信息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

2、可用多種生動活潑的文藝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總結知識要點,如編演歷史短劇等以加深對本課內容的理解,使文、史融爲一體。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複習上節課所學內容,導入新課。前面學習了原始社會的有關內容,到原始社會末期,公元前20xx年,禹建立了中國曆第一個國家——夏。從此奴隸制在我國建立。

2、學習新課

學生通過預習已經對夏、商、西周三朝的內容有了一個大體的瞭解。再通過填充歷史再現表格從整體上有一個脈絡清晰的掌握。

一、夏朝

1、建立時間:公元前20xx年。

2、都城:陽城。

3、建立人:禹。

4、禹死後,傳位給啓,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5、夏朝最後一個國王是桀。

二、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湯率領下滅夏。

2、商朝最後一個國王:紂(暴君),酷刑炮烙。

3、周武王繼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戰,商朝滅亡,西周建立。

三、西周在政治上實行分封制。

西周後期,政局混亂,發生了國人起義,趕走了周厲王,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夏桀、商紂的殘暴統治引起了人民的強烈反抗。就夏桀、商紂的殘暴統治,人民的反抗。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先分組討論。同學們還可繪製漫畫,講故事,寫詩以及一切可以表現自己觀點的形式都可以用來爲自己服務,在形式問題上可以大膽探索,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尋找歷史

[知識與能力]

以教材中課文出現的基本人物、事件、時間和提示中對學生應掌握知識的要求。

[過程與方法]

1、以多種角度來訓練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方法的初步運用能力;

2、將閱讀、聽講、識記三方面材料綜合起來的思維能力及獨創、靈敏是思維品質的培養;

3、口頭表達能力的鍛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批判地繼承古代歷史任務的道德、精神;

2、瞭解國家興衰、個人成就、個人成敗的原因。

[要求]

1、開動腦筋,解放思想,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2、觀點鮮明,論據充分,史論結合,有理有據;

3、不同觀點的交鋒要以理服人,要講究辯論的技巧。

[課時]

1課時。

[課型]

活動課。

[方式與方法]

以討論爲中心的綜合啓發式教學。

[授課過程]

介紹老師去旅遊暑假,我們有的同學常外出旅遊,旅行社都會爲遊客精心設計旅遊線路。如果老師外出旅遊,你們能否設計一條的旅遊線路呢?那麼,請你們開始行動吧!

【找一找】利用節假日,蒐集自己家鄉或居住地的歷史名勝古蹟的有關資料,設計出xx地名勝古蹟一日遊的線路,帶着老師去旅遊。

【講一講】每組選出一名學生擔任導遊,可一邊講解,一邊展示蒐集的圖片、拍的照片、錄製的錄像或製作的網頁,讓老師及全體同學一起來了解家鄉或居住地的歷史名勝古蹟。

【議一議】讓學生就如何保護好家鄉或居住地的名勝古蹟展開討論,自由發言,提出合理建議。

【評一評】由學生投票評選出家鄉一日遊或XX地一日遊的設計線路。最後,由教師來評議出線路設計和導遊。

原始的農耕生活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在中華文明起源中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使學生了解中華文明處於起源階段時原始農耕經濟的發展水平,進而認識其發展對中國遠古時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2、過程與方法

本課教學用具是多媒體教學課件,教學方法是啓發式的談話法,設計探究問題與學生質疑相結合。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同創造出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的智慧與淳樸的情感,進而促發或增強學生對祖國曆史和文化的認同之心,對中華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難點是大汶口文化時期出現的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這些概念和結論。

[課時]

1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教學設計]

1、導入新課

課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結網捕魚和神農氏教民播種五穀的故事,然後學生帶着問題預習課文,進入學習狀態。

2、探究過程

(1)教師出示探究問題:假如你是一個生活在原始社會的人,僅靠在野外採集食物爲生有哪些不便之處?(受季節變化和天災影響大,食物來源不充足,需要不斷遷徒,等等),然後引出獲得固定的食物來源怎麼辦的問題,從而得出開始農耕生活是原始人類改善生存狀態的關鍵的認識。

(2)學生閱讀教科書上的《白虎通》引文,看看能得出什麼結論。展示圖片,讓學生觀察、比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幹欄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復原圖,並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分析這兩種房屋建築有什麼不同?

(3)展示歷史圖片:觀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成就中,有哪些農耕經濟現象?各種因素的內在聯繫如何:原始農業中的生產工具與產量的關係,原始農業與漁獵的關係,原始農業與飼養業、手工製陶和紡織的關係,生產、生活與原始藝術和早期文字的關係,原始陶器和紡織與定居生活的關係等。

(4)利用《我國原始農耕時代主要遺址圖》,學生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體地點後,啓發學生觀察、分析該時代文化遺址分佈的情況,尋找分佈特點。

(5)在瞭解了大汶口原始居民農耕生產的內容後,讓學生閱讀課文的最後一段小字,然後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討論大汶口晚期的墓葬裏,爲什麼有了隨葬品?應怎樣看這一現象?

3、鞏固小結

(1)出示話題:我國的原始居民過着什麼樣的生活?你願意生活在那個時代嗎?爲什麼?(根據老師展示的歷史實物圖片,學生髮揮想象力,任意選擇一種居民設計、表演他們一天的生活)

(2)小製作:看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設計出一個經濟實用的表格,對所學知識進行歸類,明確農耕經濟中的勞動分工。

4、推薦作業

(1)製作與本課農耕經濟有關的自由閱讀卡,可以是神化傳說、歷史故事,詩歌,也可以是農耕小知識。

(2)有條件的學生,可以到農村感受一下農民耕作的苦與樂。

附:板書設計

一、河姆渡的原始農耕

1、時間——距今7千年

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於長江流域

3、農業:河姆渡居民種植水稻,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

4、河姆渡居民會建造房屋,還會開挖水井。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時間——距今五六千年。

2、生活位置:半坡居民位於黃河流域。

3、農業:半坡居民種植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

4、半坡居民會製造彩陶。

三、大汶口居民

1、時間——距今四五千年。

2、地點——山東大汶口。

3、在後期,出現了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