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最新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有趣的童話情境,自主探索出“一個數與0相乘得0”。

2、經歷探索乘數中間月的乘法的筆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計算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

3、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談話:你聽過小貓釣魚的故事嗎?今天有3只小貓去釣魚,我們一起去看看它們有什麼收穫。

二、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探索“0和一個數相乘得幾”

⑴出示小貓釣魚場景圖

問:(你從圖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你是怎樣看出來的?)“3只小貓一共釣了多少條魚”可以怎樣列式?

學生獨立列式,並計算出結果。

⑶問:你能改寫乘乘法算式嗎?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3個0相加等於0,改寫乘乘法算式還可以怎樣寫?

⑷想一想:0×7= 8×0= 師小結:0和乘號在一起就是一顆炸彈,誰和他們遇上了誰就會等於0,因此我們這樣說:0乘以任何數都等於0,任何數乘以0都等於0讓學生說一遍給你的同桌聽聽

指名口答。

問:你還能說出幾個類似的算式嗎?從中你有什麼發現?

2、探索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

⑴出示看臺圖

問:這個看臺一共有幾排?每排有幾個座位?你是怎麼知道的?你能求出這個看臺一共有多少個座位嗎?

⑵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⑶一個看臺102個座位,學校體育館有4個這樣的看臺,估計一下,學校體育館大約一共有多少個座位?

小組交流,並說說估計的方法。

⑷算一算,到底有幾個座位?學生嘗試用豎式計算,指名板演。

⑸班級交流評講。

問:積的十位上的0十位怎樣得到的?與剛纔估算的結果接近嗎?

⑹試一試:104×4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1

在書上計算,同桌檢查計算結果並改正。

2、想想做做2

獨立完成在書上,做完後小組裏交流訂正。

3、想想做做3

獨立檢查,在書上訂正,然後全班交流。展臺展示書上習題中錯誤所在,分析錯誤成因然後問:你認爲做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最容易發生哪些錯誤?怎樣避免這些錯誤?

4、想想做做5

看圖說一說,4個書架各有多少本書?你有什麼發現?你能估計4個書架大約一共有多少本書?說說你的估計理由。

5、想想做做6

談話: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和小組裏的同學交流一下。

將學生提出問題板書出來,要求學生選擇問題並解決。

四、全課總結,深化理解

問:今天這節課學習了什麼?計算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要注意些什麼?

五、作業

想想做做4

0乘任何數都得0對於三年級學生而言不是難題,可簡化過程,強化結果讓學生牢記。

關於0的乘法強調數位,那一位上乘的雞寫在哪一位上,有0一定要寫,如進位要和這一位的積相加。

強化豎式的對齊,這樣會有利於計算的正確。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二

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對收集數據、記錄數據的方法已經有初步的體驗,會將數據整理後填入單式統計表,並能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和解決簡單的問題,也積累了一定的學習經驗。在此基礎上,本單元藉助複式統計表的學習,進一步體會數據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數據分析方法的多樣性,體會數據中蘊含的豐富信息及其應用價值,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統計的方法和意義。複式統計表呈現、處理數據的方法也是學生以後學習複式條形統計圖、複式折線統計圖的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複式統計表,能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填寫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2、過程與方法在認識、填寫、分析複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據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數據分析方法的多樣性,培養數據分析觀念。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識複式統計表,能正確填寫數據,並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教學難點: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培養數據分析觀念。

教學準備

PPT課件、兩張單式統計表(男生、女生)、學習分享單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

2、小遊戲:聽音樂,猜動畫片片名。播放動畫片視頻,視頻採用透明度從0—4—20—100,(6部動畫片,每部10秒鐘)播放動畫片的主題曲,讓學生猜出片名。

3、提出問題:我們班同學最喜歡的動畫片是什麼呢?怎樣驗證你的想法?學生意見不一,引發用統計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聯繫生活實際,以學生的感興趣的動畫片爲出發點,創設了一個學生最喜歡的活動情境,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統計的必要性,爲複式統計表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自主探究,構建新知

1.複習舊知,鋪墊新知

(1)收集數據統計一下本班同學最喜歡的動畫片(每人限選一部)。你打算用什麼方式進行調查呢?

預設1:全班集體舉手表決;

預設2:男生和女生的特點不一樣,喜歡的動畫片也有很大差別,應該分開統計。集體討論後,用男女生分開統計的。方法進行調查統計。

(2)整理數據根據收集的數據進行整理,並填入以下表格。

問題1:觀察統計表,能驗證你剛纔的想法嗎?

問題2:從統計表中還知道哪些信息?在使用統計表時有什麼發現?

(3)分析數據從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對比分析,引發衝突。

(1)觀察討論:這兩張表有什麼共同點?又有什麼不同點?(這兩張表統計的項目都是一樣的,但調查的對象不同,每項的數據也不同。)

(2)提出問題:最喜歡看《熊出沒》的是男生多,還是女生多?多多少?

最喜歡《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是男生多,還是女生多?多多少?……

(3)引發衝突:兩張表不方便比較,有更好的方法使男女生各項對比更方便?

3.合併表格,揭示課題。

(1)合併表格,認識“表頭”。

(2)比較表格:這張統計表與合併前的統計表有什麼不同?

(3)揭示課題:複式統計表。

4.解讀信息,體驗優勢。這張表包含哪幾項內容?根據上表回答下面的問題。

(1)男生最喜歡哪部動畫片的人最多?女生呢?

(2)參加調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對調查的結果有什麼看法和建議?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新課教學的主體,在認識、填寫、分析複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培養數據分析觀念。從複習二年級上冊學過的單式統計表入手,把握學生知識的起點,通過對比分析,引發學生內在的認知衝突,從而產生合併創造一個更簡潔的表格的慾望,真切地感受到複式統計表的優越性和必要性,體會數學學習的價值。

三、鞏固運用,拓展提升

1.課件出示教材第36頁例題。

(1)全班討論,集體收集數據。

(2)記錄數據,小組討論分析。

(3)解讀信息,完成三個問題。

2.課件出示教材第38頁練習八第1題。思考:這個表格與例題相比有什麼不同?怎樣閱讀表格?引導學生根據表格結構有序地閱讀信息,在此基礎上完成本題辨析。

3.課件出示教材第39頁練習八第2題。

4.設計活動(課件出示對應內容)。

【設計意圖】通過分層練習,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鞏固運用複式統計表,在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回顧總結,積累經驗

1.回顧課堂,暢談收穫這節課我們研究了什麼問題?你有什麼收穫?

2.新舊對比,積累經驗複式統計表和單式統計表相比有什麼不同?它有什麼優勢?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總結、暢談收穫讓學生重溫回顧本課內容的同時,也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複式統計表的優越性,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深化統計思想,享受數學的簡潔美。

五、佈置作業

教材練習八第4~6題。

最新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理解掌握兩位數進位加法的口算能力。

2、利用學生已有的口算知識,探究出兩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探索出算法思維,算法多樣化。

3、能用兩位數進位加法的口算知識解決問題。

4、估算初步。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訓練算法思維、對不同算法的分析。

教具準備:

位值表、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大屏幕出示口算(5道題)

師:我們先來口算幾道題目,看題在答題紙上寫答案,開始!

(覈對答案)

師:這些都是我們已經學過的口算,今天我們就用學過的知識來學習一些新的本領。

二、新授

1、口算38+25

(出示動感畫面)

問:這是什麼地方?裏面有些什麼?

師:今天小胖來玩具店準備買兩樣玩具,他買了什麼呢?看!

(一隻足球和一架玩具飛機)

你們能估算一下大概要花多少錢?

(學生答,師暫不下結論)

師:那麼到底38+25等於多少?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口算。

(出示課題)

2、計算方法探究

師:你們能用學過的。知識,利用手中的位值表,想想,圈圈,用一些方法來解決。

(師巡視,請2個學生回答)

30+20=50 50+13=63 40+23=63

師:原來買這兩樣玩具要63元。

(指着黑板上的位值表)

師:這兩種方法很不錯。還有其他方法呢?你們可以再圈圈,試試?

(再請兩個同學)

38+20=58 35+25=60

師:真了不起,你們用了不同的方法口算出38+25的答案。這些內容在書上也有,我們看書上有3種方法,你們想出的方法比它還要多。仔細看看,看得懂嗎?像這樣在位值表上圈圈,畫畫有什麼好處?

(本着“留足夠的空間,讓學生去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的理念,教師引導學生體驗學習方法———把新知識轉化成已經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在討論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對協作能力,在彙報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練習1

師:我們現在從這個玩具商店挑兩件玩具,你看38+29挑的是什麼?34+28又是什麼玩具,那麼該付多少錢?你能很快口算嗎?拿出練習紙,想想,把答案寫下來,如果有的同學有困難,也可以在下面的位值表上先圈後寫。

(請2個同學)

學生任意選兩樣玩具,口算價格,在小組內交流

師:現在如果給你兩樣玩具,你會怎麼選,要付多少錢?請你們說給小組同學聽聽!

(學生自由說,教師巡視去聽,請兩個學生說。)

(通過這一層次的練習,學生在這一節課裏將不再是獲得簡單的數學知識,而是學會了終生受用的學習方法。)

四、總結

師:剛纔我們學了些什麼新本領?

最新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24時記時法的表示方法,及24時記時法簡單的時間計算。

2、培養學生自己的觀察比較能力,能通過小組合作製作出一張屬於自己的週末一天的安排,並通過相互交流,讓學生從中受到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的教育。

教學重點:體會24時記時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教學對策: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舊知。

1、4:00是下午( )時

16:00是下午( )時

18:30是下午 ( )時( )分

2、晚上8時睡覺,第二天6時起牀。她睡了()小時。

二、實踐活動。

1、出示小華週末一天的生活安排

2、學生分組討論:從小華的作息時間表中,你瞭解到哪些信息?

3、根據這些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4、師從中選擇出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問題,如:做家務用了多少時間?做作業用了多少時間?到新華書店購書呢?

小組圍繞問題進行討論解決。使學生從中得到更多的啓示。

○白天14小時,晚上睡覺10小時。

午睡1小時10分。

○學習2小時,航模製作1小時30分。

購書1小時20分。

○鍛鍊、做家務1小時。

○娛樂:4小時40分。

○每頓飯化費的時間均半小時。

5、讓學生說說小華這樣子安排有些什麼好處?或者你認爲他在哪些地方安排得很好的?好在哪裏?

6、指導學生說說安排週末的時候:要合理,科學,充實而有意義。

三、那麼你會安排你自己的週末嗎?

如果讓你安排你覺得該注意些什麼地方?學生自由說說。

學生自己動手製作:

1、每個學生拿一張紙,自己動手製作自己的週末。

2、製作完後再讓學生交流一下自己的週末時間安排表,說說好在哪裏?也可以讓學生在小組裏說說。

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各別情況進行評比,鼓勵一些安排得特別好的學生。

板書設計:週末一天的安排

○白天14小時,晚上睡覺10小時。

午睡1小時10分。

○學習2小時,航模製作1小時30分

購書1小時20分。

○鍛鍊、做家務1小時。

○娛樂:4小時40分。

○每頓飯化費的時間均半小時。

課前思考:

這次時間活動主要讓學生設計並製作自己週末一天的時間安排表。分爲兩個層次的活動。第一層次,引導學生觀察給出的一張週末時間安排表,要求學生利用表中的信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應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從而鞏固對24時記時法的認識,進一步掌握計算經過時間的方法。第二層次,啓發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借鑑教材給出的週末時間安排表的形式,製作一張自己週末一天的時間安排表,並通過交流,讓學生從中受到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的教育。

課後反思:

先複習已學的知識,這樣爲學生學習週末一天的安排積累一定的計算方法。根據小華週末一天的生活,學生自己提出這一單元相關的數學,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質疑的能力。並要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因爲有了小華週末安排的啓示,所以學生在自己安排的時候能夠合理,科學地安排自己的週末。還能根據表格給出了信息,提出很多數學問題,並進行了計算,但是在計算時間上學生還不是那麼熟練,需要進一步練習與鞏固。學生之間在計算經過的時間這一知識點上存在很大差異,雖然在課上,我們之間進行了很多次方法的交流,讓每一位學生的知識有了互動交流的機會,也能在別人方法的啓發下,提高自己計算經過時間的能力,但由於受自己生活經驗的限制,他們之間的差異還是很明顯。可能學生剛接觸這一比較抽象的知識,不知通過時間的推移,會覺得難度在下降,慢慢接受這方面的知識。

課後反思:

這部分內容是對整個單元的綜合練習,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要點,鞏固知識點,熟練運用計算方法。對於前兩個問題,學生基本能運用自己的計算方法獨立解答,但從中還是可以看出個別差異性。而在最後對小華週末安排能夠提出的數學問題中,學生也基本能根據前兩題的方式提出不一樣的數學問題,並能獨立解答,關於製作一張自己週末的時間安排表,由於之前已經有小華的事例,所以對於學生來說已經不難了。但由於學生生活經驗不夠,還無法真正靈活運用。

課後反思:

本節課的安排緊密聯繫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先出示小華週末一天的活動,讓學生自己思考,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這一過程,既複習了24時計時法,又進一步讓學生掌握了求經過時間的計算方法。然後組織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製作時間安排表,體會24時計時法在生活中的應用,引導學生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課後反思:

這節課通過小華週末一天的時間安排,進一步熟練普通記時法和24時記時法之間的換算,並且鞏固學生計算簡單時間的方法和技能。在認識水平上,學生對於簡單的24時記時法與普通記時法之間的換算還可以,但是一旦與生活聯繫,稍有複雜時,特別是涉及到跨越兩天的時間計算時,學生的情況就不那麼理想了,畢竟他們的生活經驗還是很少。基於這種情況,在指導學生髮現普通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聯繫的過程中,由於學生的個體差別,學生的回答千差萬別,因而教師必須,或者說只能預測學生可能出現的各種現象,而根本無法設計好學生的每次回答情況,同時要根據學生的應答情況作出及時的調整,使學生在相互的啓發下對解決問題的策略不斷修正,最後達成共識。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五

課標分析

知識技能

1.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理解萬以內數的意義,初認識分數和小數;理解常見的量;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必要的運算技能,能準確進行運算;在具體情境中,能選擇適當的單位進行簡單的估算。

數學思考

1.在運用數及適當的度量單位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簡單現象,以及對運算結果進行估計的過程中,發展數感;在從物體中抽象出幾何圖形、想象圖形的運動和位置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2.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能提出一些簡單的猜想。

3.會獨立思考問題,表達自己的想法。

問題解決

1.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並嘗試解決。

2.瞭解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3.體驗與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

4.嘗試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

情感態度

1.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參與數學活動。

2.在他人幫助下,感受數學活動中的成功,能嘗試克服困難。

3.瞭解數學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感受數學與生活有密切聯繫。

4.能傾聽別人的意見,嘗試對別人的想法提出建議,知道應該尊重客觀事實。

教材分析本單元包括口算乘法和筆算乘法兩小節。教學內容主要是在三年級上冊乘法學習的基礎上繼續學習相關的口算乘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運用連乘、連除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學情分析《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是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第二課時的內容。它是學生學習了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和乘數是整十數乘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爲了讓學生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和書寫格式,爲學習多位數乘多位數的'算理打下基礎,也是爲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和混合運算的學習做準備。因此,本課時是本單元的重點,也是全書的重點,對今後進一步的學習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教學目標

1.學會應用關係式解決實際計算問題。

2.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分析和概括能力。

3.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中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根據數量關係用多種方法解決兩位數乘法應用題,並能利用乘法對除法進行驗算。

難點:根據數量關係用多種方法解決兩位數乘法應用題,並能利用乘法對除法進行驗算。

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課前檢測

2、師佈置任務:

師生自查、互查預習單第頁。

預習存疑,二次探究

通過預習,我收穫了什麼?

我還有哪些疑問?

針對課前預習的預習單第頁,進行簡單的梳理,並全班互相解決預習存在的問題,教師適時引導。

師:看來大部分同學預習的都非常棒!不會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接下來就更深入的探究吧。

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

教學教科書第53頁例4。

1.課件出示例4情景圖。

三年級女生要進行集體舞表演。老師將要參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隊,每隊平均分成3組。每組有多少人?

2.閱讀與理解。

(1)學生讀題,獲取信息。思考:已知什麼?要求什麼?怎麼列式?

(2)學生討論、交流、彙報。

要把60人平均分成2隊,每隊再平均分成3組,要求每組有多少人?

3.分析與解答。

(1)學生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2)討論、交流。

(3)學生彙報,教師板書。

方法一:

可以先將60人平均分成2隊,列式爲:60÷2=30(人);

再求把30人平均分成3組,列式爲:30÷3=10(人)。

方法二:

先求出一共分成多少組?列式爲:2×3=6(組);再求每組多少人?列式爲:60÷6=10(人)。

(4)如何列綜合算式呢?學生討論交流並彙報。

方法一:60÷2÷3=30÷3=10(人)。

方法二:60÷(2×3)=60÷6=10(人)。

答:每組10人。

4.回顧與反思。

(1)通過以上的分析、解答,思考:如何對計算結果進行驗算呢?已知總數,如何求平均數?

(2)學生討論、交流。

(3)引導學生彙報、歸納。

驗算:10×3×2=30×2=60(人)或者10×6=60(人)。

結果與已知相等,計算結果正確。

小結:除法用乘法進行驗算。已知總數,求平均數,就是用總數÷平均數的份數。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指導完成“做一做”

引導學生看教材第53頁的“做一做”,教師先給學生一定的時間看題,教師可以提示學生看清楚題目要解決的問題,通過問題再回到題中收集相關的信息數據。

提問:題中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你收集到了哪些相關數據?

讓學生獨立在本上完成此題,展示學生解題的過程。

請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解題思路。

2.引導學生看第54頁的第2題,引導學生按照“看問題-手機信息數據-列式解答”這樣一種思維順序去獨立思考,完成此題。

讓學生彙報自己的解答過程,並展示,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四、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

五、佈置作業

1、請完成典中點剩餘習題。

2、預習新課,完成預習單頁。

六、教學板書

方法一:方法二:

60÷2=30(人) 2×3=6(組)

30÷3=10(人)60÷6=10(人)

60÷2÷3=30÷3=10(人)60÷(2×3)=60÷6=10(人)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過程,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

教學重點:

能夠正確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

教學難點:

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例2主題圖 彩色筆

教學過程:

學前準備

1、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數)

3810

20xx

9140

8160

7230

5031

6230

7021

2、筆算。

357= 2321=

讓學生集體完成並指名兩位同學到黑板上完成,做完後請同學說一說計算過程,全班集體訂正。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49頁例2.

出示例2.

教師:讀一讀題,你從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說一說。

師: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個48是多少,怎樣列式呢?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3748

老師:怎樣計算呢?同學們可以根據以前學過的乘法計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組討論,看看怎樣得出得數,各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彙報本組的各種計算方法。

(1)估算方法:4850 3740 5040=20xx(盒)

大約有20xx盒。

(2)筆算方法:先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7去乘第一個因數各數位上的數,方法與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相同。7乘8得56,在個位上寫6,向十位進5;7再乘第一個因數十位上的4,得28個十,加上個位進上來的5個十,得33個十,所以在十位上寫3,百位上也寫3;再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的積的末位和十位對齊,最後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

列式解答: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怎樣計算。學生討論後總結。

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乘法的筆算方法:進位乘法和不進位乘法的計算過程相同,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和十位上的數分別與第一個因數相乘時,與哪一位乘得的積滿幾十,就要向前一位進幾,然後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相加時不要忘記加進位的數。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七

教材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並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並認識簡單的路線圖。本單元教材在編排上有下面幾個特點:依照兒童空間方位認知順序進行編排,提供豐富的生活和活動情境,幫助學生辨認方向。

教學內容:

1、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並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並認識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目標:

1、通過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並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並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課時安排:5課時

第一課時 認識東西南北

教學內容:教材第2至3頁例1及練習一第1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體驗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餘的三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形成辨認東、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在觀察主題圖時,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難點: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並能運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時間:20xx年x月x日

教學過程:

一、兒歌鋪墊,引出新課

同學們,你們會背有關東、南、西、北方向的兒歌嗎?

學生背兒歌: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後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讀了這首兒歌,你們能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二、探究新知:

1、早晨,太陽從哪邊升起?引出東。

2、指一指哪邊是東?教室的東邊有什麼?(黑板)

3、東和西是相對的,那西邊是哪邊呢?教室的西邊有什麼?

4、組織全班活動,起立,指一指東和西。指左邊練習表達:這邊是北。指右邊:這邊是南。練習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麼說一說?

5、完成書本填空和做一做:

(1)觀察例1圖:

問:圖書館在操場的東面,體育館在操場的( )面。教學樓在操場的( )面,大門在操場的( )面。

(2) 完成“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2題

先觀察,你從對話中瞭解到什麼?(可以確定了兩個方向:北和西)

你能說說哪邊是東、哪邊是南嗎?說說房間是怎樣佈置的?東南西北方向各有什麼?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遊戲”。

3、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學校的東西南北方向?各個方向各有什麼?

4、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德陽市的東西南北方向? 各個方向各有什麼?

5、背兒歌:

早晨起牀向太陽,前是東,後是西,左是北,右是南。

四、課堂小結

今天大家學到了什麼?還有什麼疑問?

回家按照4個方向觀察房間的擺設,明天來告訴大家。

附:板書設計:

位置與方向

早上太陽在東方

面東,背西,左手北,右手南

東西相對,南北相對

教學後記:

第二課時 認識平面圖上的東西南北和路線圖

教學內容:例2、例3及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2、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並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並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時間:20xx年x月x日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彙報課外認方向的情況。

2、說說教室和校園的東西南北各有什麼。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2:

1、觀察第3頁的校園圖,你能畫出校園的示意圖嗎?怎樣畫,能讓別人看懂方向?

2、學生同桌合作畫。

3、交流彙報:把學生畫的多種情況展示出來。

4、請大家觀察這幾種不同的示意圖,你覺得怎麼樣?(沒有統一的標準,太亂了。)

5、爲了方便交流,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製的。現在,你能按這個要求畫出示意圖嗎?並注意標上“北”的方向。

6、學生獨立繪製“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示意圖。

(二)教學例3:

1、觀察例3圖,你是怎麼找到“北”邊的?(圖上標有)

2、兩個小朋友在做什麼?

3、少年宮怎麼走?請你先用手指出路線圖,同桌互相看看指對了嗎?

4、同桌互相說:

去體育館怎麼走?去醫院怎麼走?去商店怎麼走?去電影院怎麼走?

三、鞏固練習

1、認一認地圖上的方向:(課件)

2、做一做:

從圖上獲知“北”,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練習指一指。

四、綜合練習

1、觀察第2頁天安門廣場圖,請根據示意圖指出東西南北。

2、你能說說這幅天安門廣場圖中哪個建築物分別在哪邊嗎?

3、第6頁第3題、第7頁第4題:

觀察中國地圖,先找出“五嶽”。現在告訴你中嶽是嵩山,你能根據這個說說其他的山分別是什麼“嶽”嗎?比一比,誰說得對!講評。

4、引導學生閱讀:你知道嗎?

五、總結。

六、佈置預習:

1、查找有關指南針的資料。

2、尋找生活中什麼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附:板書設計:

繪製平面圖弄清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找到位置

學看路線圖說出路線

教學後記:

第三課時 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教學內容:例4以及練習。教學目標:

1、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餘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方向。

2、藉助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通過知識的運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餘七個方向。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指南針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時間:20xx年x月x日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畫一畫方向示意圖:

2、我們知道了這四個方向,那麼,每兩個方向之間又稱爲什麼方向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

二、談話導入

(出示課本情境圖)通過前幾堂課的學習小明學會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今天他帶了一個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來到校園中的操場上,準備繼續學習更多與方向有關的知識。你們猜他帶的是什麼?( 指南針)

三、親身實踐,接受新知

1、瞭解指南針的歷史和使用方法,增強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針圖)由學生彙報交流預習1收集的資料,教師給予歸納,並重點指導怎樣利用指南針辨別方向:

指南針是用來指示方向的。早在20xx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磁石製作了指示方向的儀器──司南,後來又發明了羅盤。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盤面上的指針受地球磁場的影響,紅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北,白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南。人們根據這一原理利用指南針來辨別方向。

2、根據指南針現在的指示說說校園裏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有什麼建築。

3、藉助指南針盤面上的標記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

問:多功能廳、食堂分別在校園的什麼位置?你是怎麼知道的?

引導學生歸納:從“東”出發,東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北,東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南。從“西”出發,西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園的東南方和西北方有什麼建築。

四、鞏固運用

1、給出一個方向由學生討論後製成方向板。 ↑北

2、利用方向板辨認教室中的八個方向。

3、坐在座位上,說一說你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

4、練習二第1、2、3題。

5、練習二第4題:出示我國行政區域圖,問:這是哪國的地圖?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讓學生找出我國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十堰的位置,說說十堰在北京的什麼方向,北京在武漢的什麼方向?

五、全課小結

1、這堂課學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

2、交流預習:生活中什麼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附:板書設計:

位置與方向

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教學後記: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八

教學內容:

教材第61~62頁練習十四第6、9、10、11、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估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2、通過估算步驟的推導,初步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能正確進行口算,培養思維的靈活性,促進思維條理化。

3、結合形式多樣的練習,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積澱數學意識;人人蔘與口算,使學生佯稱積極動腦、認真口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1、練習十四第6題。

比一比,那組摘得多?

2、練習十四第9題:奪紅旗小遊戲。

以小組爲單位,按箭頭號所指的方向開始計時。請優勝組代表說一說你怎樣估算的。

3、練習十四第12題。獨立完成,小組交流。

二、估算練習

1、練習十四第7題。

(1)出示統計表,提出問題。

(2)學生獨立完成。

(3)全班交流。

2、練習十四第8題。

(1)理解題意。

(2)小組合作,收集估算所需要的數據,估算結果。

(3)全班交流。

3、練習十四第11題。

(1)指導看圖,弄清題意。

(2)獨立完成。

(3)組織交流。

三、課堂小結:

通過練習,你有哪些收穫?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