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基於“激趣高效教學”下的課堂教學思考

基於“激趣高效教學”下的課堂教學思考

基於“激趣高效教學”下的課堂教學思考

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如何讓學生生動活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是擺在我們青年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深入挖掘物理教學中的激趣成分,完善課堂教學結構,設計具有激趣效果的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物理課堂教學活動,是提高物理學科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關鍵字:課堂教學 學習興趣

一、利用輔助性語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現代教育技術》指出:教學過程中老師的動作、表情、語調雖然是輔助性的,但對引起學生注意,激發情感等起重要作用,也是教師個人風格的一種體現。教師的口頭語言表達是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活動,表達態度情感的主要手段。

1、用準確、簡約的語言,讓學生感受物理學科的魅力。中學物理教學就是科學性與創造性的結合,首先就應體現在對語言的靈巧運用上。如學習“凸透鏡成像規律”時,我讓同學們先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再讓同學們通過比較、提煉,看看誰概括得更簡潔?讓學生感受物理語言的準確、簡約。

2、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幽默是和諧師生關係、消除師生隔閡的良藥。一句幽默詼諧的語言,就能製造出積極的氣氛,使課堂活躍起來。如聆聽過我校老師的公開課,在進行課堂教學與學生互動時,總喜歡用上一句話“咱們來切磋切磋”。一個看似簡單的詞“切磋”讓學生倍感親切,拉近了師生的距離,也暗示了師生之間的平等關係。學生馬上克服了公開課時的拘束,什麼話都敢說、什麼思想都敢表達了,一場生機勃勃、無拘無束的師生對話就此拉開了序幕。

3、用豐富、生動的肢體語言,使課堂教學彰顯“此處無聲勝有聲”。教師的一個表情、一個微笑、一個手勢,如果運用得當,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我們可以用和藹的、親切的目光去捕捉學生的視線,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到老師在注意自己;教師可以用嚴肅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評違紀的同學,與大聲訓斥相比,這種無聲的批評,學生更容易接受。在課堂教學中,手勢運用尤爲重要,它是教師情感表達的重要手段。手勢使用得當,可以增強語言力度,增添課堂活力,一個大拇指,一個“請”的手勢,一個“OK”的動作,就能架起師生溝通的橋樑。

二、利用課堂環結設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的物理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物理學習方式不再是單一的、枯燥的、以被動聽講和練習爲主,如果我們忽視學生個性的積極參與,教學就可能會單調和刻板。因此,我們應注重課堂教學環節的設置,時刻注意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思想,創造一個老師與學生、學生與知識、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讓學生的注意力與思考的方向集中到教學的重難點上。如在執教八年級上冊《平面鏡成像》時,我設置瞭如下環節:

1、準備一面大鏡子,通過同學們自己照鏡子,猜想平面鏡成像有哪些規律?有的同學說“距離近時成的像比較大,遠時成的像比較小”, 有的同學說“像與物體的大小總相等”。在學生出現意見分歧後,我再告訴學生不要再爭論了,我們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一下誰的是正確的。(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激發學習的興趣。)

2、根據同學們得出的猜想“像的大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有關”,接下來遇到的問題就是“怎樣測量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和“怎樣比較像與物體的大小”的問題,我向同學們提出問題:“如果我們要比較像與物的大小,我們最好選擇一個真實替代物來代替鏡子的像,應選擇什麼樣的呢?”同學們回答說:“與物體一模一樣的一個物體”,之後我選擇兩名身高體型接近的學分站在鏡子前後,此時提問:“鏡子後面的同學能不能替代鏡中的像”同學們說:“不能,因爲看不到,後面的同學被平面鏡擋住了”接着我拿開平面鏡,繼續問:“現在能不能替代像?”同學們說:“不能,因爲沒有平面鏡,所以沒有了像。”“那麼既要有像又要不擋住替代物需要選擇什麼呢?”同學們想到了玻璃,利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鏡後,同學們指揮調整作爲替代物的同學調整的位置,最終與像重合。這個時候就可以測量了。( 讓學生充分體會科學探究的流程,自己切身實地的去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

3、教師與學生一起總結出實驗所需器材並設計出具體實驗步驟,學生自己動手根據自己的實驗設計,驗證自己的猜想。教師觀察各小組的實驗,發現問題與各別指導。(教師並不是演示實驗,而是讓學生自己進行分組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教師發現問題讓加深學生的印象。環節)

4、根據學生的實驗數據,讓學生自己總結出平面鏡成像有哪些規律。(學生自己總結出本堂課的課堂知識,對規律理解的更加深刻。)

我設計的這一系列教學活動,充分引發了老師與學生、學生與知識、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從而激發了他們探索新知的慾望。

三、利用教學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爲:“要讓學生帶着一種高漲、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增添情境設計的創新性,可以喚起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使其不由自主地走進情境中,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與探究。

1、創設生活情境。羅傑斯認爲:生活中的現實問題是對學生個人最有意義的學習,只有面對真實的問題情境,學生纔會全身心地投入。特別是物理學科,生活中的很多現象蘊含着非常多的物理知識。如在教學《昇華和凝華》時,我創設一個生活的情境。請同學們利用所學知識,思考一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冬天天氣寒冷的時候,窗戶玻璃上經常出現冰花,那麼冰花是出現在窗戶的內側還是外側呢?它們又是怎樣形成的呢?同學們一下子沸騰起來,展開了激烈的討論。這樣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學生願意去參與,使其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學會知識。

2、創設遊戲情境。羅傑斯在《學習與自由》中指出:在較少威脅的教育情境下才會有效學習。教育就要充分建立在每個學生自身條件之上,多給學生展示其優點且享受成功的機會,從而減少對學習不利的威脅,以利於他們的學習。和諧、愉悅的學習環境,對於學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如教學《平面鏡成像》時,設計了遊戲“正字反寫”,同學們正對着前面的鏡子,在一分鐘內上寫出一個漢字來,該漢字從鏡子上看,必須是正立的,方爲成功。這個遊戲涉及的物理原理很簡單,卻能使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和認識平面鏡成像原理,也在無形中鍛鍊和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第斯多惠說:“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是激勵、喚醒和鼓舞。物理課程的抽象性和複雜性容易造成學生的認知障礙。通過多媒體和直觀教具的使用,使學生經歷由簡單到複雜、由直觀到抽象的轉變,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學習效率、學習趣味性,使學習內容更標準,學習更加個性化,使學生更樂於參與。

1、教學課件的使用。把信息技術作爲教師教學的輔助工具、學生學習的認知工具,改變傳統的單一的學習方式,促進教育思想、教學模式的全面變革。利用課件,創設直觀和生動的問題情境,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調動各種感覺器官提供了條件,也使我們的教學內容更加準確、豐富,有利於幫助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化抽象爲直觀,變複雜爲簡單。利用課件,展示事物內在的聯繫和變化規律,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識,發現規律,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

2、教師自制教具的使用。如教學八年級物理《聲音的特性》時,我們讓學生準備好一個空玻璃瓶,然後用鉛筆敲擊瓶身,使其發聲,之後往瓶中加入不同量的水,依舊用相同大小的力敲擊瓶身位置,聽一下聲音的變化。不一會兒,學生說:“隨着水位升高聲音的變得“粗”了起來”。老師緊緊追問:“聲音爲什麼變得“粗”了起來呢?”學生回答:“敲擊發聲的部位是瓶身,振動變慢,頻率降低,音調就降低了”。通過一個簡單的實驗,讓學生感受音調的變化過程,讓學生簡單明白地認識了音調的重點:頻率降低,音調降低。

五、利用課堂作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純粹的“抄”與“練”作業只會讓學生走入“題海”,久而久之,學生會對物理失去興趣。把繪畫、遊戲、小製作等藝術元素融入到作業設計當中,讓學生的作業從“書寫”的單一形式中走出來。把知識、技能的訓練與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和智力的開發與多種活動巧妙聯繫,使物理課外作業具有吸引力。如學習《物態變化》前,可安排學生觀察發現生活中存在哪些物態變化?;學習《平面鏡成像》後,讓學生自行設計和製作潛望鏡,並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從中領悟創新設計的魅力和物理美,讓作業“活”起來。

“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有趣的課堂猶如一泓清泉,使我們的課堂永保清新與活力。作爲一名青年教師,要時刻注重對學生素養與思維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激活我們的物理課堂,讓每個同學都獲得良好的物理教育。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範大出版社,2001年。

[2]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物理課程標準研製組編,《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解讀(實驗稿)》,北京師範大出版社,2002年。

[3]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師範大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