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中語文教學論文doc(精品多篇)

國中語文教學論文doc(精品多篇)

國中語文教學論文 篇一

摘要:

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當中的滲透,爲教學工作提供了新的平臺和技術途徑,有利於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所以在如今的國中語文學科教學當中,我們應當加強對信息化教學的應用,以促進學生實現更好的學習、發展。本文基於作者自身的實際教學經驗,首先簡單分析了信息化教學的優勢,然後主要對信息化教學在國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提出了部分探討性建議,以期能爲教學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

信息技術;國中語文;教學

語文在國中教學課程體系當中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其對於學生的文化知識與素質能力全面、綜合發展來說,具有重要的作用價值。在當前,我們應當將信息化教學有效的應用到國中語文教學中,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

1信息化教學的優勢

1.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動力的主要來源,只有讓他們對教學產生主觀興趣,才能使他們百分之百地全身心投入到教學當中。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很難單單憑藉教材課本就吸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這對於教師而言是一個不小的難題。而信息技術在教學當中的應用,具有非常新穎的形式,能夠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這樣一來就可以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當中,顯著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

1.2降低教學的抽象性

國中學生依然更傾向於形象思維,在抽象思維方面的能力還較差,所以如果教學所涉及到的知識內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的話,就會使他們難以理解和掌握,降低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而信息化技術具有非常強的編輯和演示能力,可以將一些抽象的知識內容,通過形象而趣味的方式將其展示出來,從而降低其抽想性,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促進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1]。

1.3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下,學生顯得較爲被動,主體性體現不足,主觀能動性也得不到發揮,這其實就降低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並嚴重地限制了學生的主體性發展。當前的教學理念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當中的主體性體現與主觀能動性發揮,注重學生的主體性發展。信息技術在教學當中的應用,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心理需求和認知發展規律,有效地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並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

2信息化教學在國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2.1利用信息化教學進行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是一堂課的起始環節,對整堂課的教學氛圍、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影響都非常大,因此教師必須要重視課堂導入,通過課堂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夠非常主動地參與學習,這樣一來,課堂氛圍就會變得非常活躍,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也會明顯的提升。利用信息化教學進行課堂導入,可以輕鬆實現這樣的效果[2]。

2.2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景

和國中數學等學科相比,國中語文的抽象性雖然更低,但有時候依然需要有情景的支持,才能讓學生更好地融入教學、理解教學,產生自己的主觀體驗和主觀認識[3]。在傳統的教學技術、條件之下,教師想爲學生創設教學情景是較爲困難的,不論是道具的準備還是背景的設置都非常費時間、費成本,甚至可能影響到正常的教學進度,而利用信息技術,教師則能輕鬆地爲學生創設出教學情景。例如,在《蘇州園林》這一課的教學當中,單純通過文字很難讓學生感受和體驗到蘇州園林的美,這會讓學生對文章的學習停留在表層,並不能產生深層次的情感。如果教師通過信息技術,爲學生播放蘇州園林的美景短篇,就可以讓學生真正感受和體驗到蘇州園林的美,併產生對文章的情感認同,這更有利於學生的審美和思想情感發展。

2.3利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當前的教學理念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發揮,但在傳統的環境、條件之下,學生的信息接觸有限,很難真正地實現自主學習。而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之下,教師則可以很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從而鞏固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出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在《社戲》、《安塞腰鼓》等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互聯網,去自己認識這些傳統藝術,瞭解它們的表現形式,感受其所蘊含的情感和民俗風貌,產生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認識,這樣的學習方式,對於學生的學習、發展更加有益。

3結語

和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信息化教學具有很多突出的優勢,所以在當前的國中語文教學中,我們應當加強對信息化教學的應用,以提高教學效率、教學質量,使學生實現更好的學習、發展。

參考文獻:

[1]馮軍,薛新國。信息技術支持下國中語文教學設計的實踐和探索[J].學週刊,(20):132-133.

[2]況榮梅。淺談多媒體課件在國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諮詢(教育科研),2016,(8):48-49.

[3]曾慧。新課程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國中語文課堂的有效融合[J].中國校外教育,2016,(S2):92-93.

國中語文教學論文 篇二

1、國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狀況

1.1學生的作文蒼白無力

很多學生的作文是在教師的要求之下而進行寫作的,作文的內容甚至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例如在寫愛國的時候,學生能想到的也僅僅是古代的那幾個愛國詩人,比如杜甫、文天祥、辛棄疾;談到忍辱負重的時候,很多學生都想到了司馬遷。學生的寫作思維在教師的潛移默化中進入了一個怪圈,無法發散思維,寫出只屬於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作文,作文的內容變得雷同和蒼白無力。

1.2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差

一些學生只把作文當作應付考試的工具,平時不注意寫作素材的積累和練習寫作。遇到寫作的時候,就開始搜腸刮肚,把教師教給的素材和寫作模式拿出來胡亂拼湊。寫出來的作文句子不通順,詞不達意,毫無自己的思想觀點。即使有些同學內心有千言萬語,由於文字表達能力有限,所寫出來的作文呆板沒有感情。

2、如何提高作文教學

2.1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

國中語文教師必須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重視作文教學。傳統的教學理念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而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國中教學理念,要求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確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所以,教師要儘快進行角色互換,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語文教師必須要有一定的寫作功底和作文素質,才能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游刃有餘。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應以引導學生如何通過獨立思考而進行思維創新,每一個學生的思維方式都有所不同,讓學生把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作文當中,才能使作文變得更加有活力。

2.2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寫作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是教學課堂中的主體,學生真正的參與到作文課堂教學當中,才能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是國中語文教師需要研究的課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把學生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

2.2.1情景教學法教師可以根據本堂課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在一起,創設有趣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引入到課堂當中。教師可以運用語言、多媒體進行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從視覺和聽覺中獲得相應的信息,集中注意力學習。

2.2.2自然教學法大自然是最好的教學課堂。語文教師可以把作文課堂搬到大自然中,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思維和寫作興趣。例如,課堂的內容是關於春天的描寫,而當下的季節正好的春天,教師可以利用這個難得的教學機會,把同學們帶到大自然中,讓學生通過細心的觀察和品味,把自己所看到、所感受到的春天寫下來。每一個學生觀察事物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所寫出來的作文自然會不同。

2.3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寫作需要的是寫作素材、文筆表達能力和思想感情。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對教材中的精讀課文,應該讓學生仔細的品味和揣摩當中的寫作素材和寫作手法,加深學生的印象。寫作需要大量的閱讀,通過大量的閱讀,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習都是從模仿開始,學生可以通過大量的閱讀,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和片段,適當的進行模仿寫作,從寫作手法和寫作技巧等方面進行模仿,當對寫作的模仿達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進行自我創作。教師應指導學生的閱讀選材,引導學生閱讀一些積極健康的讀物,洗滌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2.4因材施教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髮散思維進行寫作,讓學生髮揮自己獨特的個性。所謂“文如其人”,一個人的文章往往可以從側面體現出這個人的特點。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獨立創作,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每週寫一篇週記,把這一週的所思所想寫下來。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文字看到學生所流露出來的情感,看到每一個同學的問題表達能力和寫作思維,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學。

3結束語

國中生正處於青春期,由於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有許多成長的煩惱。當學生用文字中把自己的煩惱傾瀉出來,不僅能夠減輕學生的壓力,也能讓教師更加了解學生,從而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引導學生走出迷茫當中,不僅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能而且有利於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所以教師要通過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因材施教,才能真正的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蘇成東 單位:山東金鄉縣實驗中學

國中語文教學論文 篇三

摘要::文言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結晶,承載着中華民族的文思與智慧,是語文學科人文性、文學性的重要體現。當前我國文言文教學存在教學形式套路化、教學中情感投入不足、對學生自主探究領悟能力培養不到位等問題,需要從教學形式、教師素養、對學生激勵性調動等幾個方面入手,全面推進文言文教學的開展。

關鍵詞::文言文教學;教學困境;教師素養

文言文的學習一直是國中階段語文學習的重點與難點。學生在文言文學習中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難,一方面是因爲文言文木身與現代語言文字相去甚遠,學生在理解與接受方面會遇到問題;另一方面是因爲許多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捨本逐末,米能使學生真正投入其中。本文針對當前國中文言文教學中出現的困境及應對策略進行思考。

一、國中文言文教學的困境分析

(一)教學模式僵硬化

在當前國中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着教學模式僵硬化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先爲學生劃出並講解重點字詞,之後是通篇翻澤,順便講解語法知識,新課改下的國中語文教材,包括古詩詞在內有76篇文言文,這種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極大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禁錮了學生的自主拓展能力,使課堂僵硬化。久而久之,教師也失去了探索興趣。同時,文言文教學功利化突出。文言文是考試的重點與難點,教師爲了能使學生得到更好的成績,文言文教學也逐漸沿着應試化的方向發展。語文考試中常見的內容無非字詞翻澤,因此教師的重點便也在於此。較爲突出的是,當前的課堂文言文教學存在誦讀內容缺失問題,誦讀一直都是語言文章學習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古典文學作品中,存在着節奏韻律的美,和諧押韻,在學習中通過閱讀能夠很好地感知其中的韻律美。

(二)文言文教學誦讀缺乏情感傳遞

在當前文言文教學中,明顯缺乏對學生的情感教育。由於過多使用現代漢語,過分拆解文章內容,忽視了文章本身的意蘊,或者是教師總結性一語帶過,學生還米領會吸收,就已經結束課堂教學,整節課的重心偏離。對於文言美的忽視,文言文本身就包含許多種類,有些鋪陳排比盡顯氣勢,有些趣味盎然充滿理趣,而有些又包含了大量典故。遠古時期的詩詞,更是與樂、舞相統一的。然而在當前教學中,短短45分鐘時間,教師更多關注的還是知識,而不是學生有沒有和古人對話,有沒有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所在。缺乏情感投入的教學,永遠都是被動的。

(三)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

在文言文學習中,固定模式的形成,有很大原因在於重複,面對反覆出現的通假字、詞類活用等語法現象,每次在課堂遇到,教師還是會不仄其煩地講給學生聽,而學生似乎每次都是在這節課中遇到,後熟悉,下節課再遇到,卻陌生的狀態。當前市面上涌現的許多教學圖書,都會成爲學生學習的依賴,遇到問題,可以直接翻閱答案,翻澤不會了可以直接看澤好的白話,缺乏自主探究。然而教輔圖書本身的良萎不齊,也會爲學生的客觀學習造成阻礙。這些都是教學中需要關注到的問題。

二、國中文言文教學策略思考

(一)教師提高個人素質

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切實加深提高自身對文言文的理解,加強自身的傳統文學藝術修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說的每一句話都應當是與課堂氛圍相符合的,都應當是影響到學生。只有學生能夠在課堂中發現美,纔有可能被吸引。在講解《桃花源記》的時候,需要讓學生感受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對桃花源內生活的追尋等,讓學生體會這種自然流露的情感。在誦讀文章的時候,對抑揚頓挫的語調,對古詩詞中每一個典故的講解等,都是對教師能力的考驗。

(二)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學生如何纔算是養成了獨立的文言文閱讀能力呢?當然不能侷限於翻澤出一篇文章、說出某個字詞的意義等,而是讓學生能夠輕鬆地判斷出句式。如《岳陽樓記》中的“微斯人,吾誰與歸”是一個賓語前置句,當學生能夠輕鬆地說出時,就已經開始獨立了。在文言文的學習中,教師並不一定要每節課的所有內容都逐字、逐句地翻澤給學生,而是要適當地留白,同時進行合理總結。

(三)通過誦讀引導學生的學習

誦讀在文言文學習中佔據着重要地位,通過誦讀,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把握節奏韻律,追隨文章內在的起承轉合。在當前教學中,誦讀部分往往是教師所忽視的,但對於文言文的學習又是極爲重要的。通過對學生誦讀的引導,可以引導學生將情感投入其中,使學生能夠通過語言描述進入到學習狀態,從而有利於文學素養的發展。在誦讀《岳陽褸己》時,要隨着二天氣、四季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尤其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這些都是要體現出來的。在學習《陳情表》的時候,要如何體現出諸葛亮一片赤誠之心,以及以死爲歸的服務於君的忠誠,應當投入更多的感情於其中,在誦讀中,去感悟與體味文言文的真正內涵。

(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文言文能力

在學習文言文過程中,不僅是要將文內涉及的字、詞記住,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來組織翻澤文言文,當然,對於詩詞,有以詞害意的情況,此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去用自己的語言仿寫、甚至是擴寫,將文言文學習與寫作簡單地結合起來不僅能達到一箭雙鵰的結果,還能夠嘗試着讓學生更多地去接觸到文言文,消除對文言文的陌生感。如將《唐雛不辱使命》這樣的戰國策短文轉化爲現代文,啓不都可以寫成一篇微小說了。

(五)爲學生推薦合適的文言閱讀

文言文學習中,教師也可以通過閱讀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着爲學生提供一些推薦閱讀篇目,如以“三言兩拍”爲代表的本站言短篇小說集,教師都可以推薦給學生。還可以將故事簡短的《戰國策》《左傳》等推薦給學生。這些書籍的加入,能夠豐富課堂,擴大學生的文言文閱讀量。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引導學生分享自己喜愛的故事的時候,進行進一步的閱讀發展。整體而言,學生文言文閱讀的學習是一個複雜過程,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地引導,實現教學工作的突破,爲學生的文言文學習拓寬道路。

國中語文教學論文 篇四

一、加強課外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識

正所謂“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當前國中學生在進行寫作時,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學生沒有東西可寫,寫作資源十分貧乏。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學生在進行國中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學業負擔較重,尤其是升學的壓力越來越大,這就導致學生難以抽出大量的時間進行教材之外的文字閱讀,因而每當進行寫作時,就感到無從下手,也不知道該寫什麼。教學實踐表明國中學生的寫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與其閱讀量有正相關的關係,較大的閱讀量不但能夠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信息的分析與獲取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國中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要重視對學生閱讀意識的培養。隨着社會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深化,相較於以往,現代教學具有更爲大量的信息資源優勢,而教師在進行國中語文寫作教學時也應當充分利用這一信息資源優勢。與此同時,在課堂上以閱讀心得分享的形式開展班級討論,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幫助學生培養閱讀意識,通過班級討論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國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教學效率。具體而言,教師在選取課外閱讀資源時可以針對學生這一階段的閱讀能力去選取一些難度適中的優秀文學作品如《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朝花夕拾》,來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二、利用現代技術,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傳統的作文教學課,無非是教師對學生作文進行點評,或者是規定題目對學生寫作進行簡單地指導後讓學生動手去寫。傳統的作文教學方式過於單一,課堂教學過於死氣沉沉,索然無味。而這種教學氛圍直接影響了學生對作文課的學習興趣,影響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因此,教師在進行國中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豐富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各種技術資源,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則成爲了關鍵。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利用現代技術,充分發揮信息資源的優勢,充分利用圖文聲像並茂的電腦資源,將抽象的寫作教學變爲動態的、形象的課堂教學。對於國中寫作教學而言,培養學生的美感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在國中作文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系統,爲學生協作學習營造一個多感官參與的教學氛圍。例如教師可以藉助投影設備,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投影到屏幕上,引導學生對作文進行修改與探討,讓學生站在教師的角度對作文進行審視,從而提高學生的改評意識以及自我修改能力,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此外教師在進行國中語文閱讀教學時可以結合一些社會熱門問題例如“環保”,並用多媒體向學生進行展示,讓學生更爲直觀地瞭解環保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讓學生在寫作時有話可說。

三、利用信息資源,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對於寫作教學而言,教師所起到的往往只是一個引導的作用,寫作能力的提高一部分依賴於教師對寫作技巧的講解,一部分依賴於學生長期以來寫作經驗的積累以及寫作實踐。寫作教學是一個教師指導,學生感悟的過程。然而許多教師在進行國中寫作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過於偏重於教師對學生的指導,過於注重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指導地位,而忽視了對學生感悟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導致課堂教學教師教的東西不少,學生學到的寫作知識卻十分有限。學生對教師所講授的知識缺乏一定的靈活運用能力,極大地阻礙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不利於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師在進行國中寫作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加強教師對學生寫作的指導外,同樣還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多給予學生感悟知識、自主學習的空間,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自主學習,讓學生由學會轉變爲會學,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的培養,將教師教與學生學緊密結合起來,打造高效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例如教師在進行國中寫作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信息資源佈置一些開放性較強的作文題目,讓學生以“我眼中的放棄”爲題,結合網絡上有關放棄這一話題的信息資源,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自主學習,通過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辯證性思維。

四、結合生活資源,加強學生的生活體驗

寫作源於生活,反映生活,沒有充分的生活體驗,沒有豐富的生活經歷是難以寫出好作文的,是難以深入地表達出寫作情感的。由於國中生年齡的限制,其所經歷的生活實踐較少,寫作教學也僅僅侷限於課堂教學過程,這就導致國中生在進行寫作時往往是說假話、空話、套話,寫作缺乏真實的情感基礎。隨着現代信息資源的飛速發展,日常生活之中充斥着豐富的生活資源。因此教師在進行國中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生活資源,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引入生活信息資源,以生活資源爲出發點,加強學生的生活體驗,彌補學生所欠缺的生活體驗與生活實踐。通過生活資源的引入,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實情感,培養學生感悟生活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率。例如教師在進行國中語文作文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資源,從生活出發,給學生布置一些生活實踐任務,“爲父母做一次飯”、“當社會志願者”、“在植樹節植樹”等,加強學生的生活實踐,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通過生活實踐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感悟能力,通過切身的生活實踐,豐富學生的寫作情感,讓學生將真實情感融入到作文寫作之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提高國中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五、結語

總之,現代教育信息資源對於國中語文作文教學具有深遠的意義,教育工作者特別是語文教師應當立足當前,放眼未來,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信息資源,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說話、獨立思考及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從而提高作文教學效率。

國中語文教學論文 篇五

一、學生學習古文畏難情緒嚴重。

古文在今天遭遇這樣的情況,主要原因有如下方面:其一是本站改革之後,古文離我們日常生活越來越遠。語言離開了日常的交流使用,自然會失去活力。現在的學生在理解學習古文方面,就會感覺那些詞句拗口、語法艱澀。其二,當前的漢語本來就遭到了衝擊,學習外語的熱潮一直蠱惑着很多人趨之若鶩,而自己的母語則被大家忽視了。這樣一來,古文更是沒多少人學習了。其三,從運用和實用上來講,學生現在學習古文最大的動力來自升學考試,這本書就是一項缺乏持久性和根本性的動力,只是外在的一個因素。因此,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不高。第四,古文教學容易陷入對字詞句的解釋、翻譯等技術性問題上,使得古文的魅力無法充分地展現出來,學生沒有領略到古文的美,於是產生畏難情緒。由此,學生放棄了大量誦讀古文這個傳統的學習方法,疏於積累,遇到困難不能很好地藉助工具書等解決。這些問題造成了學生學習古文的畏難情緒日增。

二、教學方法不當,造成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日減。

古代私塾裏教孩子讀古書,是啓蒙的主要教學內容。學生就在老師的帶領下誦讀經典,反覆誦讀的好處就在於將古文的基本表達方式和詞彙深深地印刻在了腦海裏。

但是現在的學生由於學習任務繁重,特別是理科難度一直在增加,外語在考試、就業方面顯得越來越重要,家長有一窩蜂地給學生增加特長技能的培訓和訓練,留給學生誦讀古文的時間是少之又少。任何一門學科,如果基本不去學習,那是根本不可能培養起興趣愛好的。在考試大綱規定的範圍內,學生通過突擊複習等方式就將古文應付過去了,根本沒有將學習古文提高到應有的高度。這些問題,造成了學生學習古文興趣日減,基礎越來越差,對古文的理解和賞析也打不到國中生、高中生應有的水平。所以,教育制度和社會對教育的壓力是有責任的。但是,是不是我們就不去努力改變這樣的狀況了呢,是不是就讓學生這樣敷衍着把古文這樣糊弄過去了呢?作爲國中語文教師,要在教育一線開展語文教育來講,這顯然是不妥當的,也是不負責任的。因此,面對這樣的狀況更應該想方設法加強對學生古文的訓練和閱讀、賞析古文能力的培養。

第一、恢復誦讀古文的習慣。雖然學生學習時間緊張,但是也要計劃出一部分時間來幫助學生養成誦讀古文的習慣。每天的早讀時間,老師可以帶動學生讀一篇古文,朗誦一首古詩詞。老師的範讀非常重要,吐詞斷句就需要很好的語感,老師的範讀可以幫助學生儘快地培養起語感,對比較難一點的文章多讀幾次,鼓勵學生通過默讀、朗讀、吟誦、個人讀、集體讀等方式讀古文。比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背誦一些名篇,增強學生誦讀的興趣。比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讀了起來朗朗上口,文學的形式美和音樂美體現的淋漓盡致。老師可以利用一節早讀課,與學生一起誦讀該篇課文,在一個比較好的氛圍裏,文章的思想和情感也能夠更好地感染學生,培養他們對古文的熱愛。

第二、注意課文講解方法,帶動學生學會自學古文。對古文教學這個問題,很多老師的處理方式都是文章背景、字詞釋義、篇章翻譯這三個方面。當然,這三個方面是基礎,是學習理解古文的基本步驟。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言,教的目的就是爲了不用教。也就是說,一定要讓學生自己能夠學習,而不依賴老師的教。那種老師逐字逐句翻譯、學生一字一句記錄的方式不但工作量大,更重要的是學生覺得枯燥無味,因爲古文的語感、意境並沒有真正展現出來,文章的整體性被割裂了。就我的經驗來講,在文章背景介紹之後,順接而來的是對文章的一個賞析。讀懂文章的意思,並不是一定要每一個字都要理解準確,只要將整體的意思讀懂,然後理解文章的思想、體會文章的形式美和意蘊美,讓學生在古文學習中體會文學的魅力纔是非常關鍵的。在這個過程完成之後,結合課文的註釋,輔以古漢語等學習工具書,對一些難以理解的詞進行必要的說明和提醒,然後讓學生嘗試自己進行翻譯,同學和老師進行補充。這樣學生的參與性就得到了加強,並且在他們自己疏通文意、翻譯的遣詞造句過程中,領會了古文和今文的差異,這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培養。只有激發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才能真正鍛鍊學生學習和表達的能力,才能提高他們學習古文的興趣。

第三、古文學習涉及到的知識點,需要進行必要的歸納、比較和辨析,這是幫助學生提升古文閱讀水平的基本方式。文言文中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詞、虛詞活用等語法知識比較多,也比較難,僅僅在一篇古文中講解了,並不能讓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就要針對一些語言現象進行知識點的重點突破。比如,《岳陽樓記》中“,而或長煙一空“”或異二者之爲”,兩個“或”的意思就有些不同。第一句中的“或”是“有時”的意思,第二句中的“或”就應該理解爲“或許”,這就是語境的區別。在具體的語境下幫助學生增強理解,同時做好歸納與比較、辨析,幫助他們理解文章、誦讀文章,都是非常重要的。文言文教學中的虛詞是一個難點,離開具體的語境,是根本沒有辦法讓學生掌握的。學習文言文,必須溫故而知新,教師必須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培養興趣、提高自學能力,才能真正解決文言文學習的難題。

國中語文教學論文 篇六

摘要:語文教學是一種語言的學習,語言教學的本質就是引導學生掌握漢語語言知識,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不斷提高,教師在課堂上所用的教學語言,與學生學習語文質量有着直接關係,利用合理的語言教學能提高學生文學素養。對於學生來說,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教學語言的應用至關重要。新課改必須充分重視國中語文教師課堂上教學語言的運用,增強國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有效性,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國中;語文;語言;有效性

語言是人們交流的工具,在國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對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起到了關鍵作用。語言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最主要路徑,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具有其獨特魅力,在教學中恰當使用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取得驚人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需求以及教學改革要求對自身的教學語言進行優化,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語言的地位,提高教學語言的有效性,更有利於學生對語文語言知識的掌握,讓學生愛上語文這門學科。

一、國中語文課堂語言運用存在的不足

有魅力的語言在國中語文教學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乏味、枯燥的語言則會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厭煩心理,從而制約國中語文課堂效率的提升。那麼,當前國中語文課堂語言有效性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現在:首先,教學語言固定化。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坐在課堂上聽,教師在講臺上講仍然是當前教育的主導模式。教師經常使用的語言模式雷同,比如:“必須給我背下來”“一定要記住”等,學生始終處於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這種模式對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起不到積極作用,反而制約了學生的思想,無法提升課堂效率。其次,學生與教師之間缺少有效的溝通。傳統教學模式以老師爲主體,爲學生灌輸知識,這樣使學生與老師之間沒有溝通,學生必須聽老師的,致使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越來越小。

二、提升語文課堂教學中語言有效性的策略

在國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升教★★師語言的有效性至關重要。作爲教育工作者,應如何提高語言的有效性,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我們應始終研究的課題。

1.提出問題時語言應切合實際

任何教學階段,教師應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提升知識存儲量最好的方法,如果能使學生在感興趣的前提下進行學習,一定會學得既輕鬆效率又高,還可以投入全部精力開創思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此時,教師的激勵性語言就顯得尤其重要。例如,《爲你打開一扇門》課文中寫道:世界上沒有打不開的門。只要你願意花時間、花功夫,只要你對門裏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願望,這些門一定會在你面前打開,爲你展現新奇美妙的風景。當講到這裏時,教師可以與學生互動,讓學生講一講他們的世界,或他們通過努力進入了哪扇門。還可以給學生留下家庭作業,想一想還有哪扇門是他們想進入的,鼓勵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進入未知領域。

2.對於新知識的導入語應準確有效

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新知識傳授之前,應運用恰當的導入語,使學生展開想象,提高學習興趣。例如,《三顆枸杞豆》一文,講述一位植物學家孩童時期就已經對植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上學的路上觀察植物生長的過程。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前可以讓學生講述一件自己淘氣的故事,在故事中抓到學生可能感興趣的點加以拓展。然後,閱讀課文使學生懂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以使學生主動學習知識。看課文中三顆啓示生命意義的枸杞豆成就了一位植物學家,但學生需要明白的是,不能憑空想象,任何事情都是需要通過努力纔可以有收穫的。

3.運用多種評價語言肯定學生

教師在學生眼中是形象高大的,如果老師可以運用語言的魅力激勵學生,對學生的學習狀況給予肯定,一定會收到良好的鼓勵效果,使學生產生自信心和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應善於運用評價性語言,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使學生及時瞭解自身的優勢及不足,調整學習方法或學習方案,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4.將課堂語言主導權交還給學生

作爲新時代的國中語文教師,必須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參與語文學習討論,將個人思維情感合理地激發出來,令其對既有知識點有更深入的理解、消化和掌握。總的來說,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上各類語言的主動參與,是國中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深度學習,這樣讓學生通過運用語言的參與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學習。綜上所述,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而教師語言的有效性則決定着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作爲教師,應努力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學能力、與學生的溝通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使語文課堂更生動、更具有趣味性,引導學生愛上語文學習。

參考文獻:

[1]高士忠。關於語文課堂語言教學的有效性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xx(1):108-109.

[2]洪小清。淺談國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有效性[J].中國市場,20xx(24):27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