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中體育教學論文(多篇)

國中體育教學論文(多篇)

國中體育教學論文範文 篇一

關鍵詞:欣賞教學;國中體育教學;實踐策略

在體育教學中,需要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質,讓學生從課堂中充分體會人格美、人體美、力量美以及藝術美。因此,體育教學應當由傳統單一模式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將欣賞教學運用於國中體育教學中,可以達到強健學生體魄的目的,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健全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從而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一、欣賞教學運用於體育教學的必要性

伴隨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因此,人們開始探尋內容豐富、質量較高且能夠有效緩解生活壓力的業餘活動。然而體育表演能給人們提供視覺享受,體育競技比賽的刺激感和緊張感符合人們對業餘生活的高要求,觀看體育比賽、欣賞體育表演逐漸成爲人們業餘生活的重要內容。觀看與欣賞體育表演和比賽需要人們具有良好的體育專業素養,國中體育教學實踐活動是體育的初級階段,不僅能培養國中生的體育技能和體育素養,而且還能培養國中生體育欣賞技能。將欣賞教學運用於國中生的體育教學實踐活動中,既可以增強學生的信心、擴大學生的視野,又可以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此外,欣賞教學還可以通過消除學生的學習疲勞感的方式,促進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良好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質的目的。

二、國中體育教學的欣賞教學實踐策略

(1)組織專題性體育欣賞教學。傳統的體育授課模式和授課工具無法有效實現體育教學的科學化專題性欣賞,因此,在開展國中體育欣賞教學工作時,體育教師需要不斷改善開展教學活動所需的物質條件,善於在課堂教學中採用多媒體的教學設備。在專題性的體育欣賞課中,教師通過運用豐富的圖片素材等製作內容生動形象的幻燈片,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影音資料等方式,實現提升專題性體育欣賞課教學效果的目的。此外,教師需要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以及業務能力,具備豐富的專業體育知識,以便在教學中能夠就所選擇的圖片和影音資料進行介紹,就教學材料中出現的相關體育技能及表現作詳細評論賞析。

例如,組織學生欣賞體育之聲專題時,採用相關影音文件播放運動員運動時的呼吸聲、勝利的喝彩聲以及失敗的哭泣聲等,體育教師能夠運用相應的體育語言對聲音予以準確地描述。通過組織專題性的體育欣賞教學增強學生體育欣賞教學中的親切感,提升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從而實現學生對教師教學策略的接受與認可。

(2)強化課堂教學的隨堂欣賞。專題性的欣賞教學分配過多課時,不但會阻礙體育教學學期計劃的開展,而且會阻礙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體育課堂教學需強化教學中的隨堂欣賞。教師可以在多次演示體育動作的同時運用簡單易理解的語言進行動作講解,可有效克服隨堂欣賞時間較短的缺陷。然而受制於教學條件,體育課堂中部分動作難以得到呈現,特別是相對運動速度較快的動作,此時體育教師可藉助相關比賽影像資料將無聲的教學內容傳遞到課堂中。例如,在講解示範跳躍項目空中動作以及騰躍、翻滾時,教師通過慢動作播放相關影像資)本站●(料的方式,藉助形象逼真且富有立體感的畫面調動學生的視聽器官,以動靜結合的教學方式呈現教學內容,這不僅能有效完成教學目標,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重視課堂外的體育欣賞教學。體育理論知識是國中體育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理論的學習可以有效提升學生欣賞和把握美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素質教育針對傳統教學中重視理論知識講解而忽視實踐基礎的現象,提出教學需要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結合。體育教師通過採取課堂外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的方式,不斷豐富體育欣賞的形式,教師對理論知識的講解與實踐經驗相結合的重視,可有效提升國中體育教學的質量。

例如,教師在講解籃球比賽的基本規則時,可以利用週末時間組織學生觀看奧運會籃球比賽,並對比賽中出現的打手、走步等犯規動作以及投籃、搶籃板等技巧動作進行講解。通過課堂外的體育欣賞教學,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有效結合,可鞏固強化課堂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體育欣賞教學是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新教學嘗試,其不僅體現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培養和完善學生的人格。

參考文獻:

[1]趙燕。淺議新課程教學理念下國中體育教學的完善[J].中學時代,2014(12).

國中體育教學論文範文 篇二

論在國中化學教學中用語言激勵學生

高中英語詞彙教學存在的問題與策略

國中計算機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幾點體會

歷史教學中信息教育技術應用的體會

淺談色彩在國小美術課教學中的亮點

深化對高效課堂中關鍵問題的認識

怎樣在國中語文教學滲透情感教育

新課程下國中信息技術教育的創新

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文化重建的研究

情境繪畫教學在幼兒園的開展與體驗

恆成立問題中分類討論的結果怎麼寫

論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與自主學習

談課後作業學習在國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提高國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演進和支撐保障

實驗教學在國中物理教學中策略及研究

探討國中英語教學中的反思及策略

探析國小數學中的信息技術的積極作用

國中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運用研究

淺談如何提高國小作文教學中的有效性

淺談國小生學習信息技術——興趣是重點

國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學實踐性研究

淺談國小英語生命力課堂構建的實踐探索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國中英語教學中的培養

國小語文教學中課堂氣氛的營造方法

探討應用題教學在國小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淺談激勵性教育在國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小議差異化教學在國小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淺論略讀課文在國中語文教學中的策略

淺談國中語文教學中的虛假現象及對策

國小語文教學中課堂氣氛的營造方法

民間體育進入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的必要性

淺談信息技術教育對學生素質教育的影響

探究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有效策略及意義

試分析幾何畫板在高中數學幾何教學中的運用

探討新課程理念下的國小語文課堂新教學方法

新課程背景下數學教學中的情感因素理論淺析

高中英語如何通過預習來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虛擬現實技術在電力運營監測(控)中心的應用

淺談如何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淺談如何提高國小信息技術教學質量及效率

國中數學如何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有效指導

試論寫作能力培養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基於機械合理化製造與設計技術發展路徑的探討

試論歷史活動化教學在傳統文化傳承中的應用

廣西技工學校開設少數民族體育課程的探析

對歷史終結論的再思考——以金融危機爲背景

國中體育教學論文範文 篇三

在國中教學中,體育課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教師在課前應該作好充分準備,避免浪費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在體育課前,教師應該先對場地進行充分的瞭解和熟悉,考慮學生取器材的時間等,再合理的安排課堂步驟,充分的利用課堂時間進行教學,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有效性。例如在鉛球課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們進行分組,再由組長負責組員學習,這樣就可以避免學生在上課時,出現擁擠搶球等現象。在有效的45分鐘的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避免浪費時間,這就需要教師們作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合理的安排和設計課堂時間,從而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重視學生習慣性習慣性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在體育課堂的教學中,重視學生的習慣性,可以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體育課的常規教學方式,大多由集合、報數、實踐上課內容組成,當集合、報數這些步驟結束後,再進行上課內容的實踐,這就會浪費了不少的課堂時間。然而,讓學生養成在體育課時,習慣性的集合、報數,這樣便可以節省課堂時間。另外,教師還可以以身作則,帶領學生不遲到、及時整隊等,通過這些細節的改進,以此來節省時間,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從而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教學手段的實效性

採取實效性的教學手段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因此,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選擇上面,教師應該講究其實效性,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採取不同的教學手段,這樣才能幫助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比如在體育課中跳遠項目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一直強調學生的姿勢,向前上方騰空跳起,充分展體,落地時,收復,舉腿,小腿往前伸,同時雙臂用力往後擺動,落地緩衝。但是教師這樣只是一味的強調標準,學生只存在概念上的認知,並沒有完全的動作印象,以至於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教學手段上面,教師可以將跳遠的動作,進行分解,並作出示範,利用這樣實效性的教學手段,從而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過程的互動性在國中的體育課堂教學中,要想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就需要加強教學過程的互動性教學。體育課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相互配合,共同參與,這樣才能促進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比如在羽毛球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參與進行一場小型的比賽,在比賽過程中,教師一方面可以教授學生羽毛球的運動知識,另一方面可以和學生互動,通過這樣的互動性教學手段,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學習,還能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從而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國中體育教學的理念中,教師們應該明確互動性的重要性,充分將互動性教學融入到在教學過程中。互動性是國中體育教學理念的重要概念,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創造出生動直觀的教學環境,這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關鍵。

三、重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

國中體育教學論文範文 篇四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之所在,是教學成功的先決條件。在體育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學生興趣的激發與培養,要着手從教學的各個環節入手,以激起並不斷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與參與激情,讓學生自覺而積極地投身於體育教學活動中來,增強學生愉悅的心理感受與情感體驗,這樣才能爲學生主體性的充分發揮打下堅實的基礎。

1.熱愛學生,拉近師生距離。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對人由衷的關懷,就是教育的血與肉。”他把教師熱愛學生作爲“教育的奧祕”,他的座佑銘就是“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們”。教師只有對學生付出真心,發自內心的熱愛,才能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讓教師走近學生,換來學生對教師的喜愛、尊重與信任,這樣學生自然也會對體育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主動而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教學中來。

2.靈活教學,形成教師特色。

一般化的事物對學生來說並沒多大的吸引力,而富有特色與個性化的事物更能吸引學生的關注,激發學生參與動機。教學也是如此。教師的教學趨於一般化,容易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淹沒。爲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不斷地武裝自己,靈活教學,創個性化教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特色,這樣更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換來學生對教師的敬重和對體育學科的熱愛。

3.現代教學,增強教學趣味。

現代信息技術集圖文聲像於一體,具有很強的可視性、動態感與趣味性。將其運用於體育學科中,更能展現體育學科原本的活力,將那些抽象而枯燥的理論知識寓於直觀的動作之中,並配以動聽的背景音樂,輔以逼真的畫面效果,這樣更能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吸引學生的眼球,將學生的思維集中於特定的教學內容之上,激起學生強烈的參與熱情。

二、創造寬廣的參與空間,讓學生自主創造

國中生有着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精神,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就必須要爲學生提供寬廣的參與空間,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來展現這種個性與創造性,充分發揮學習主體性。

1.自主創編熱身活動。

熱身活動是體育訓練或比賽前的前奏活動,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熱身活動可以打破人體靜止狀態下的生理惰性,調動人體各系統活力,讓人體中樞神經系統興奮起來,既可以避免在體育訓練中受傷,同時又可以活躍身體器官,爲更好地參與打下基礎。但是在以往,熱身活動內容單一,學生只是機械而被動地完成,這必然會影響到訓練效果,學生也並沒有真正參與進來。而通過學生自主創編熱身活動,可以激發學生去創造,充分展現學生的個性與創造潛能,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這正是發揮學生學習主體性的重要手段。

2.自制體育練習器械。

體育主要以室外身體訓練爲主,需要用到許多的體育器材。而大多學校所配備的器材有限,實用性不強,且不能做到人手一件。爲了增強體育訓練的趣味性與實效性,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與主體性,我們可以讓學生來自制體育器材,以此來激發學生參與熱情,激勵學生創新。如用硬紙片做飛碟、用易拉罐裝上沙子做啞鈴、用舊報紙等做接力棒等。

三、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讓學生更加努力

學生自主性的發揮並不是體現在某一次活動或是某一節課中,而是需要體現在體育活動的全過程中,體現在整個國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中。這就需要在整個過程中不斷來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這樣學生才能以主體身份進行主動訓練,形成終身體育意識。這就是評價的功效。爲此在體育活動中我們要改變以往單一的評價方式,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對學生做全面而客觀的評價,以評價來增強學生的信心,提升學生學習動力,從而使學生更充分地發揮學習的自主性。

1.加強過程性評價。

不只是要關注學生的體育成績,還要關注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表現,如參與的積極性、團隊的合作性,以及學生參與體育活動與各項比賽的情況等。進行全面評價,這樣才能對學生做全面而客觀的評價,利於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方針,同時又可以讓學生客觀看待自我,利於學生全面發展。

2.實施賞識教育,體驗成功。

國中體育教學論文範文 篇五

[關鍵詞]思想政治;初等教育;信仰;價值觀

作者:周明堯(長春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吉林長春130032)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各級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對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信仰、理想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指導作用。初等教育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點,對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質的形成和提高具有啓蒙意義。加強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對提高教育質量、培養青少年馬克思主義觀都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思想政治教育對初等教育的意義

思想政治教育作爲一門必修課貫穿於我國各級教育體系的始終,其中初等教育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的起步階段,也是青少年系統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第一站,其所包含的價值觀教育、信仰教育對初等教育的基礎和內容具有重要推動意義。

(一)價值觀教育奠定初等教育基礎

人是一個文化、價值、意義的存在。價值觀教育本身是一種文化和價值現象,關涉文化價值的選擇、傳承、發展和創新,沒有文化價值參與、沒有文化價值根基的價值觀教育,註定是一種“無根”的教育,“無根”的價值觀教育也註定了是一種低效甚至無效的教育[1]61-65。初等教育面對的學生處於人生起點,既是健康成長的階段,也是價值觀形成的階段,正確的價值觀能夠幫助青少年理性地看待社會問題,並且利於青少年樹立遠大理想,最終促進青少年熱愛學習、熱愛生活;同時,良好的初等教育,能夠保障青少年德智體全面發展,而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健康發展,需要初等教育體制和初等教育工作者對青少年提供適應其接受能力的教育方式。因此,以價值觀教育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爲初等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首先,價值觀教育能夠幫助青少年從小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青少年由於思想意識形態尚未成熟,在學習文化課程的過程中表現出很多不確定性,加之其對自身的紀律約束能力較差,僅僅依靠家長和老師的督促,難以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而價值觀教育能夠輔助青少年認識社會、認識文化、認識興趣,將學習的外在動因轉變成內在驅動,從而爲初等教育奠定學習動機基礎。其次,價值觀教育能夠幫助青少年培養團隊精神。馬克思主義始終將勞動者作爲一個整體,並且將青年作爲勞動者的主要部分;當前我國獨生子女數量的增加,學校變成了鍛鍊青少年團隊精神的主陣地。價值觀教育能夠幫助青少年理解分享、服務、平等,從而促進青少年在初等教育階段形成融洽的師生關係,爲其文化學習營造良好氛圍。

(二)信仰教育豐富初等教育內容

當前社會信仰領域中的現狀,致使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存在被邊緣化的風險;儘管馬克思主義信仰被作爲當代中國主流的信仰,但是,由於社會受到多元化傾向的腐蝕,馬克思主義信仰的主流意識形態的地位正被那些落後的文化觀念所腐蝕[2]172-175。初等教育是青少年信仰形成的第一陣地,其從教材、教師、教學等環節得到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對其信仰形成具有重要影響。青少年信仰教育,不僅有利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而且有利於豐富初等教育的內容,從而使初等教育中的文化教育和信仰教育相輔相成,依靠信仰教育提供文化學習的主動性,從根本上實現德育與文化教育的融合。首先,信仰教育能夠豐富初等教育的德育內容。青少年德育是初等教育的重要內容,信仰教育與德育具有很多相通之處,德育以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爲主要內容,信仰教育以青少年的理想、信念爲主要內容,信仰教育能夠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品質和思想品質。其次,信仰教育能夠豐富初等教育的文化內容。我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前人創造了優秀的思想成果,鑄造了中國特色的信仰風格,如果青少年缺乏對民族精神的信仰,就會將文化教育當做一種知識,而非一種修養,失去了初等教育的文化傳播意義。通過信仰教育使文化、民族精神、馬克思主義融爲一體,既能減少青少年的思想障礙,又能使青少年接受共性理解,促進其文化學習進步。

二、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特點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薄弱

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根本目的和價值不是爲了好看,也不是要做空談書面的所謂馬克思主義者,而是能夠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變成思想的主導、行動的指南,成爲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從而能使社會主義事業不斷走向勝利[3]88-91。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特別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而針對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研究非常薄弱,主要表現在資源少、人才少、政策少等三方面。初等教育通常被視爲青少年基礎教育,表面上以德智體全面發展爲教育宗旨,實際實施過程中仍然以文化教育爲主,德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比重少、教材少、手段少,從而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研究長期處於落後階段,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長期得不到有效的理論研究資源保障,造成當前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論仍然藉助於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不能根據青少年的年齡、文化、社交等條件進行有針對性的理論研究,缺乏有效的理論研究使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創新的動力。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部分來自相關專業的高校畢業生,另一部分來自其他專業的教師。由於中國小學生數量相對高校較少,所以招聘的專職教師數量非常少,一名思想政治教師可能肩負着不同年級的教學任務,造成思想政治教師既不能與同專業的老師進行學術交流,又不能實時掌握學術動態,最終造成了初等教育專業化、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初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和教學水平的提高與政策支持關係密切,與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初等教育既沒有專項基金支持,又沒有校內政策傾向,導致初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論研究和教學研究始終停留在自主堅持狀態,從而使初等教育中暴露的各種思想政治教育問題遲遲得不到有效解決。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手段單一

教學手段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所採取的方式、方法,包括口述、板書、多媒體等,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手段是指在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所採取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從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手段的整體看,又可以分爲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課堂教學主要是發生在教室或學校內的教學內容,實踐教學主要是指發生在課堂外的教學內容。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指在課堂理論教學和講授過程中,穿插一些討論、演講、扮演等實踐教學活動,以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改變過去該課教學“一言堂”、“滿堂灌”的現象。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其優點是: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不脫節,容易組織實施,實踐形式豐富多樣[4]53-57。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學手段單一,一方面表現在創新不足,另一方面表現在教材缺乏針對性。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手段,需要經過大量的教學實踐去驗證,並需要穩定的教學團隊去鑽研,而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依靠教材手段,儘管是一門基礎課,但是學校在師資力量分配方面仍然偏向於文化課程,這樣就進一步阻礙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手段的創新。青少年對社會問題關心較少,自學能力較差,他們對思想政治的學習完全依賴於教師,教學手段越單一,思想政治內容距離青少年的現實生活越遙遠,造成青少年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枯燥、乏味等負面印象。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材當前面臨兩個尷尬局面: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論太深,容易造成青少年的理解困難;另一方面思想理論太淺,又起不到思想政治引導作用。兩種困境的根本是對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傳播缺乏明確的定位,如果長期以理論學習和筆試爲教育手段,必定引起青少年的牴觸,而如果以社會實踐爲主,又難以找到與青少年思想政治相吻合的切入點。所以,探索思想政治教學手段創新,是今後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

(三)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對象低齡化

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對象是青少年兒童,他們與高校學生相比在理解力、社會實踐方面都有很大差別,作爲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傳播對象,其低齡化特點對傳播媒介要求更高。然而當前的思想政治教學可以分爲“教”和“學”兩個方面,“教”是指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學”是指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長期以來,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廣泛採用“灌輸式”方法,重“教”輕“學”的現象十分普遍[5]20-23。青少年思維敏捷,對新事物接觸更快,一旦採用強制性的方式進行灌輸,就容易抹殺青少年的思維自由性。根據青少年的思維特點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特點,目前的“教”和“學”都偏離了青少年這一中心,教學內容沒有與青少年的生活環境相融合,教學手段沒有與青少年的信息接受方式相結合,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對青少年而言是一個記憶、背誦的課程,靠這種方式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傳播,難以使青少年進行主動思考,更難以使理論內容深入青少年內心,也就無法轉化成他們的世界觀。這種始終停留在表面上的傳播方式引發了表面上的接受方式,極易造成初等教育思想政治傳播的形式化,失去了初等教育思想政治傳播的教育意義。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對象的低齡化,是一個不可迴避的現實。青少年既是身體成長的階段,也是思想和信仰初步形成的階段,低齡化特點必然會對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困難,特別是青少年對思想理論體系和社會發展成就的淺顯理解,如果不能採取多樣化、有效性地教育手段,極易產生相反的教育效果。

(四)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不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作爲初等教育的一部分,無論是對於教師還是對於學生,都應該具有一套完整的評價體系。然而當前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不完善的問題異常突出。思想政治課並不是語文、數學這類文化課程,從事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老師大多數都是非專業的教師,並且多由一些主課教師兼任,對這些教師的評價,通常不會以學生的成績作爲考察標準。而且,儘管思想政治課對學生實行筆試,但是僅僅從試卷上很難準確地確定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反觀當前初等教育中存在的評價體系現狀,其內在原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初等教育沒有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爲一門重要課程對待,在當前我國教育現狀下,家長們都希望孩子們的文化成績優異,以考取一個好的高層次學校;學校也默默接受了家長們的寄託,將教學精力都放在了學生的文化成績學習上,而沒有集中力量發展中國小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此產生了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尷尬地位。其次,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考覈體系沒有對應的實踐內容,作爲一項完善的考覈體系,通常會有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的考覈指標,而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僅具有考試成績這一實際指標,只能對其進行定量評價,而對於學生是否具有優秀的思想政治水平,根本無從定性和定量的綜合評價。最後,評價的有效性缺乏有效的檢驗。儘管當前績效評價在各行業中都進行了大量應用,在中國小的管理中也出現了少量的績效評價實踐,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的思想素質密切關係,而思想又容易受到社會的不同影響,所以僅僅對學生在校時間內的狀態進行評價,很難科學地權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創新

基於當前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及特點,探索教育新模式勢在必行。從初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統構成看,主要包括教師、教學和青少年三方面;因此,對其創新模式的探索,也從教師培養、教學手段、青少年社會實踐三方面展開討論。

(一)思想政治教師培養長效化

教師是初等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學質量的核心,沒有優秀的教師隊伍,就無從談起思想政治教育。根據初等教育中教師的教學任務和理論研究現狀,必須建立對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師的長效培養機制,使教師培養和教師教學始終共同推進,這樣才能保障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師快速成長、大膽創新。

第一,依靠師德教育提高教師覺悟。師德教育是對教師的思想品德進行的培養和教育,其教育內容和培養目的與思想政治教育是一脈相承的,將二者合爲一體,既能發揮優質資源的利用價值,又能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師獲得更加系統的培養。師德是伴隨一名教師終身的品質,依靠師德教育培養思想政治素質,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師時刻加強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將傳統的學校培養逐漸轉變成教師的自我修養,在自主學習中逐漸向思想政治的前沿理論研究拓展,爲提高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奠定理論基礎。

第二,依靠遠程教育提供優質培養資源。中國小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與高校相比明顯不足,遠程教育可以彌補這一劣勢。目前遠程教育在各類教育培訓活動中都有大量應用,而對中國小教師思想政治的遠程教育目前還比較少,特別是對農村中國小和偏遠地區的中國小。隨着計算機和互聯網的普及,開展思想政治遠程教育已不是一件難事。目前最關鍵的地方在於爲遠程教育提供優秀的師資力量,這就需要國家根據思想政治學科在全國的地域分佈,建立完善的網絡授課教師體系,使思想政治理論研究水平高、授課經驗豐富的教師,通過遠程教育與初等教育教師進行交流,進而彌補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劣勢。

(二)思想政治教學手段形象化

初等教育階段的青少年與高校學生差別大,必須採用形象化的教學手段,拉近與青少年的距離,消除其對思想政治的心理牴觸。第一,寓教於樂。玩耍始終是青少年的天賦,思想政治教育歸根到底是一種道理、一種理念、一種信仰,從青少年接受知識的特點看,將大道理、大理論融入到青少年熟悉、喜歡的娛樂活動中,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比如通過情景劇、講故事等方式,讓青少年在富有情節的活動中獲得最形象的感悟;寓教於樂的關鍵在於教師要將思想政治理論的核心思想進行高度抽象提煉,否則,思想政治教育又可能走向了娛樂的極端。第二,改善課堂氣氛。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無論對青少年還是對高校大學生,都是一門看似乏味的課程,要調動青少年的學習熱情,必須改善課堂氣氛,使青少年由強制被灌輸的對象轉變成主動提問、主動求索的主人;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其實是在講述一個道理,每個學生都有權利對這個道理提出問題、進行辯論;因此,採用討論、辯論的方式,將拘謹的課堂變成互動交流的課堂,通過討論加深青少年對看似大道理的理解,最終提高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學質量。

(三)思想政治實踐環節多樣化

目前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已具有一些實踐環節,包括革命根據地參觀、烈士陵園掃墓、英雄報告會等,但是當青少年走出校園後,如何保證其按照所學的思想政治理論去指導自己的行動,關鍵在於實踐環節的多樣化。當前中國小開設了多種家校聯合活動,使家長、學生、學校共同參與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這些社會實踐活動中,不僅能夠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學習效率,而且能夠與家長達成思想政治方面的一致,爲青少年減少來自家庭方面的干擾。此外,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關係到民族興亡,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愛國主義是信仰共產主義的外在表現,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因此,愛國主義與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互相促進的作用。在各種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中,科學地插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關理論,可以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理論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

(四)思想政治評價指標差異化

中國小生的年齡不同,思想的差別就非常大,同時,地區教育水平、學生家庭背景等因素,都對其思想政治素質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要科學地對初等教育進行評價,必須採取差異化的評價方法。首先要按照年級進行評價指標的設計,不同年級的中國小生思想差別顯著,在不同年級中設計差異化的評價指標體系,既能夠克服年齡因素的影響,又能夠增強對教師的評價公平性。其次,加強對評價指標體系教學研究的支持力度,思想政治課的評價與傳統的文化課程教學不同,他既要對學生的現有思想水平進行測評,又要對比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對思想的影響,還要追蹤學生成長進程中的思想政治變化,這就需要調動多個年級、多個地區的教師進行協同研究,還要最大程度上鼓勵家長參與該項研究,從而獲取最全面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數據。第三,要構建基於教育水平的差異化指標體系,城鄉之間的經濟差距必然產生教育水平差距,教育水平的差距必然引發學生思想政治獲取質量的差距,針對這種客觀差距構建評價指標體系,能夠真實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對初等教育的貢獻力。

(五)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脫離實際

任何一項知識體系,都應該與實際相結合,與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一直是學習的根本點。學習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有一個誤區,內容過於空泛,與實際脫離過多。讓學生從理論上認識這些道理,從書本上體會這些知識,達不到應有的學習效果。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感受比書本上的學習更有用。可以多讓學生從課堂外的生活細節,去發現和學習。每個人的認識水平與理解能力不同,不能單一地全靠講授與自我理解。做到與實際相結合,還需要家長及身邊人的配合。讓家長從生活中的細節去深化這種知識滲透,增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感覺。讓這種思想教育效果深入到學生的頭腦中,只有這樣,才能鞏固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空架子,更不是紙上談兵。一直以來,更多的人認爲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書本理論,不值得學習,背好理論知識就行了。其實則不然,如果能夠真正地把這種觀念融入到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社會制度會更加規範。真正做到學習與實際相結合,學以致用,是學習的真正出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