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徵文稿

家風無言 潤物無聲

徵文稿1.08W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國天下”的情懷深入每一箇中國人的骨髓血脈,家風家教也成爲了中華文化的重要內容。從“養不教,父之過”到“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從《顏氏家訓》,到《傅雷家書》,無不體現家風家教的重要性。

家風無言 潤物無聲

而我的家風,既不是顯赫家族的家訓,也不是流芳百世的名言警句,只有父母的言傳身教。他們把善良寬厚、正直樸實的品格融入行動裏,潛移默化中指引着我們姐弟三人不斷前行。

我的父親是一位黨員,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個做事認真、爲了工作可以放棄家庭的人。父親用一生踐行了黨的宗旨“爲人民服務”,他用平凡、無私詮釋了“思想上入黨一生一世”的內涵。每每母親有怨言時,父親都會正兒八經地教育母親:“選擇加入了共產黨,就不要凡事都講利益。先人後己,這是對共產黨員的基本要求。”是的,入黨是一生的事情,入了黨更要感到自己肩頭的擔子。父親無華的語言中流露着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感!成爲父親一樣的共產黨員,也成爲我的目標與理想。如今,父親已經去世近十年,而我也成爲一名有23年黨齡的老黨員了。父親的形象、黨旗下的誓言,一直鼓舞和激勵着我不斷前進,“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櫛風沐雨、砥礪奮進”是我對父親的思念與慰藉。

如果說父親對我們的影響是信仰與追求,那母親則給我們注入了自強與堅忍。中國六十年代自然災害時,年僅14歲的母親隻身一人從山東來到瀋陽,成爲一名社員,每天耕耘在田間地頭,只爲了多掙幾個工分,寄錢回家貼補家用。在我童年的記憶裏,最深的印象是每天凌晨四點,母親將我從睡夢中拽起,給我將頭髮梳好;晚上八九點鐘,我和妹妹倚在家門口,眼巴巴地盼着母親回家做飯。所以,小小的我早早地就學會了點爐子做飯。然而,不管生活多麼辛苦,國小還沒畢業的母親依然抽出時間學習,成爲年輕人中的佼佼者;無論日子多麼艱難,母親用勤勞讓我們從不比別人家的孩子缺少什麼。在父親爲了他的事業很少在家的情況下,母親硬是用她的一己之力撐起了整個家,爲我們贏得了富足的生活的同時,也育成我們姐弟三人踏實、進取的人生態度。而今,我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領域內小有建樹,母親每每在朋友間提起她的三個孩子總是有些許含着驕傲的欣慰。我想,這就是兒女的“孝”吧。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指出“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對一個社會說,家庭的生活依託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三個不可替代”指明瞭家庭對於國家、民族和社會的重要作用。的確啊,家是我們內心最深處的根,而家風則在家庭的溫情中傳遞、薰染,影響着家族每一代人的成長。“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庭教育既是家事也是國事;家庭向善,國家向上,每個家庭都要樹家風、立家訓。作爲教育工作者,更要踐行家國情懷、愛護國家,以實際行動,爲祖國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