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公文 > 基層反映

基層反映:關於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思考

今天,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一篇關於《基層反映:關於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思考》範文,供大家在撰寫基層反映、社情民意或問題轉報時參考使用!正文如下:

基層反映:關於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思考

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基層黨組織建設面臨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一些黨員幹部的思想觀念、工作作風、工作方法和領導方式跟不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和生產經營的需要。破解這些難題,我認爲應該從完善基層組織職能、加強農村“帶頭人”隊伍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創新執政方式、統籌城鄉黨建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爲推動科學發展、帶領農民致富、密切聯繫羣衆、維護農村穩定的堅強領導核心,這對於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有着重要而深遠的現實意義。

一、堅持農村基層組織全面發展,在完善職能上下功夫求突破。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黨執政的基礎,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首先,農村基層黨組織要發揮好組織管理職能。“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農村基層黨組織重點發揮好三方面的作用:政治上的核心作用、思想上的倡導作用、經濟上的引領作用。其次,農村基層黨組織要發揮好服務協調職能。黨的基層組織是黨聯繫和服務羣衆的橋樑和紐帶,隨着時代的發展、改革的深入,賦予農村黨組織服務羣衆的職責越來越多,只有不斷地創新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精益求精地提高服務羣衆的本領,纔能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協調作用。一是強化服務意識。二是轉變幹部作風。三是建立長效機制。真正做到“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第三,農村基層黨組織要發揮好教育引導職能。新形勢下,黨實現自己領導核心作用不應該是簡單的發號施令,而是要站在羣衆中間,引導農民科學發展,要以羣衆的立場思考問題,重視解決現階段農村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有效化解農村社會的各種風險。在執行黨和國家的政策時,不應該是強制性的推行,而是要以科學的機制引領羣衆自覺執行。對於在羣衆中出現的一些矛盾和突發事件,也要加強引導和疏通,這樣才能得到羣衆的理解和包容。要通過政策宣傳、技術指導、教育培訓等方式,增強農民自我發展能力,加快推進農村社會事業建設。

二、堅持以人爲本的工作理念在加強帶頭人隊伍建設上求突破。強基固本,用人爲先。推進農村改革發展,需要大批高素質的人才,特別是需要大批高素質的農村基層幹部去動員、組織和落實。選好配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始終是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實踐充分證明,農村黨組織書記能力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係到一個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也直接關係到整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首先,建立完善選任程序和機制,選好配強農村黨支部書記。要把有知識、有見識、思路寬、點子多,懂經營、會管理,辦事公道、善做羣衆工作的人選拔到基層黨組織書記崗位上來。要敢於打破地域、年齡、身份、資歷職業的界限,擴大選人視野,拓寬選任渠道,創新選拔機制,注重從農村致富帶頭人、退伍軍人、回鄉青年、外出務工人員以及“大學生村官”中選拔到村黨組織書記崗位上來,提高選用村黨組織書記的公信度。同時要積極探索選派機關黨員幹部到村任職、村黨組織書記跨村任職或向社會公開招聘等選任途徑。要大力推行農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主任“一肩挑”,不僅能夠化解“兩委”矛盾,而且可以提高辦事效率,節約行政成本。其次,建立健全教育培訓機制,不斷提高農村黨組織書記綜合素質。通過日常教育、集中培訓、專題輔導等手段,重點加強對政策法規、農村工作規範、辦事程序和羣衆工作基本方法、實用技能等基礎知識學習;依託黨校、雙育培訓等主陣地,每年對農村黨組織書記有計劃地進行輪訓,有條件的可到發達地區甚至國外考察學習,開闊眼界,更新思維。同時還可組織部分班子強、經濟發達的農村黨組織書記進行結對幫帶,幫助那些班子弱、經濟欠發達農村黨組織書記理思路、教方法,實現共同發展。三是建立健全保障機制,切實解決農村黨支部書記的後顧之憂。要把農村黨支部書記和其他村幹部的工資納入各級財政預算,通過財政和個人分擔的辦法爲農村幹部購買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讓農村基層幹部“經濟上有保障、政治上有盼頭”。在幹部的提拔使用上向基層一線傾斜,優先提拔在基層一線工作且實績突出的優秀的黨支部書記。同時,要重視、關心、愛護農村幹部,要爲那些堅持原則、秉公辦事、敢抓敢管的幹部撐腰,對那些蓄意打擊報復農村基層幹部的人和事堅持查處。通過這些措施,解決農村黨支部書記的後顧之憂,形成人人想幹事、人人都能幹成事的良好氛圍,從而調動農村黨支部書記幹事創業的積極性。

三、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創新執政方式上求突破。黨的建設的成效,最終都要體現到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上來,體現到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上來。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關鍵在於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黨員幹部隊伍。首先,要全面提升農村基層黨員的整體素質。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加強組織紀律和黨性觀念教育,確保廣大黨員幹部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抓好技能教育。除了加強理論學習,還要注重農村黨員業務知識、適用技能、工作方法等知識的培訓,提高工作能力和做好新時期羣衆工作的水平,使其工作有見解、有思路、有方法、有措施、有效果,真正成爲工作中的骨幹,致富路上的表率。同時還要認真貫徹發展黨員“十六字方針”,積極總結新時期發展黨員工作的新經驗,探索新方法,把好“入口關”,使發展黨員工作始終體現時代要求,不斷增強黨員隊伍的生機和活力。其次,要打造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平臺。積極推行黨員聯戶制、黨員服務承諾制、重大事項公示制,將工作重心下移,變“羣衆上訪”爲“幹部下訪”,變“集中接訪”爲“入戶詢訪”,努力把羣衆的問題和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廣泛開展黨員設崗定責活動,按崗明確工作職責,確定目標任務,不搞一刀切,使每個黨員有崗有爲,有爲有位,更好地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發揮農村黨員在宣傳政策法律、傳播實用技術、調解鄰里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的積極作用,鼓勵黨員做好本職工作。使農村黨員真正成爲農村經濟建設的組織者和推動者。第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網絡創新黨建工作。當今時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網絡發展突飛猛進。一是利用互聯網擴大對黨員的教育。通過上網來參加遠程教育學習,同時網絡使黨建工作從“面對面”變爲“鍵對鍵”,使黨員之間能夠平等地進行交流,實現了密切幹羣關係、增強黨組織親和力與向心力的目的。二是通過互聯網加強對流動黨員的管理。通過開設“黨建信息網”、設立網上信箱等形式,及時瞭解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羣衆特別是外出務工等流動黨員對黨建工作的意見建議,及時幫助解決他們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使他們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展組織生活、進行學習交流,實現對流動黨員的全程管理。第四,從抓民心工程入手,維護和提升村級黨組織威信。一是關心村幹部的切身利益。一方面制定完善相關政策措施,鼓勵強化村級黨組織核心領導作用,自力更生,開拓思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挖掘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壯大集體經濟實力,增加集體收入。另一方面,從實際出發,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從經濟上直接幫助有困難的村。完善村幹部報酬制度,消除農村基層幹部後顧之憂,保障了村級工作正常開展。二是強化村級服務社會職能。要要求村黨支部、村委會積極爲村民辦幾件實事,並納入年度考覈。以“創建省級文明縣城”爲契機,積極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行動;從改善居民生活質量入手,開展面向老年人、留守兒童、殘疾人、貧困戶、優撫對象的救助服務,以及面向全體村民的便民利民服務。三是增強村級發展後勁。出臺支持村級經濟發展的措施,鼓勵各村因地制宜,招商引資,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變政府“輸血”爲村級“造血”。鼓勵青年外出打工,學習技術,增長知識,增加收入。同時,動員引導成功人士回村發展,利用其所學的技術、管理經驗和所獲的資金來爲集體發展作貢獻。鼓勵各村引導村民創業致富,開展多種經營、投資創業等,給村級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增強發展後勁。通過爲村民辦實事,維護和提升鎮村兩級組織在人民羣衆新民中的威信。

四、堅持統籌兼顧的發展思路在統籌城鄉基層黨建工作上求突破。隨着城鄉一體化進程和社會組織形式的不斷融合,新的經濟和社會組織的不斷出現,黨員的流動性不斷增大,給黨員的管理、黨員作用的發揮、黨組織活動的開展等工作都帶來很大的困難和問題,傳統單一的黨組織設置形式和管理模式已經逐漸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只有採取靈活而又豐富多彩的新形式、新方法,統籌城鄉基層黨建工作,才能“促進以城帶鄉、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調發展”。首先,要探索城鄉一體的組織設置新模式。堅持服務發展、行業相近(地域相鄰)、強弱聯合(優勢互補)的原則,逐步打破地域界限、行業界限、城鄉界限,注重組織設置的縱橫結合,不斷完善在產業鏈上、專業協會中、社會樓宇裏建立黨組織等模式,積極探索村村聯建、村企聯建、村居聯建黨組織等模式,努力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縱橫結合的網絡化、全覆蓋的設置新模式。其次,要探索城鄉聯動的組織活動新形式。要推動農村組織生活由“封閉式”向“開放式”轉變,組織生活不僅要面向黨員開展,而且要面向一般羣衆開放;提倡組織生活活動主題由黨員自定,黨員可以按興趣特長參加不同的社團和興趣小組;不斷嘗試社團活動、志願者活動等新活動載體,充分利用手機、網絡等新技術手段,廣搭組織活動平臺。第三,要建立健全城鄉一體黨員動態管理機制。加強和改進對農村流動黨員的管理和服務工作,寓管理於服務中,在服務中加強管理。完善農村流動黨員服務站點建設,建立農村流動黨員信息庫,及時爲農村流動黨員提供就業、培訓、權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務,探索跨區域、跨行業開展黨組織活動的有效途徑,建立城鄉共育的黨員動態培養模式。進一步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體現黨內關愛,增強黨員的榮譽感和向心力,切實形成黨員長期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

(周玉亮)

標籤:農村基層 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