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黨建引領 打造集體經濟全新增長點

一、盤活閒置資產創收。

黨建引領 打造集體經濟全新增長點

茶棚村是傳統農業村,土地資源比較富集。過去由於集體土地資源沒有管好用好,沒有產生應有的效益。2018年,村兩委通過清產覈資,深挖土地存量優勢,對原有資源進行了詳細摸底調查,積極盤活閒置或低效使用的耕地、老辦公場所、生產加工場地等各類集體存量資產,集思廣益、拓寬思路,施行“資源換資金,存量換增量”的方針,促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針對原有老三場使用的100餘畝耕地處於無固定承包人無集體收益的狀況,村兩委迅速行動,將集中起來的土地村以承包方式租給滄縣沐澤種植專業合作社,每年爲集體經濟增收10萬元,在獲得租金的同時,也爲我村30名村民提供就業崗位。針對村內建材公司20畝建設用地早期發包價格較低且多年未上調問題,在鄉黨委的協助下,村內多方協調、談判,最終增加集體收入5萬元。

二、挖掘經營性資產創收

我村彈簧廠佔地20餘畝,承包期長達20年,承包價格僅爲每年5400元,且幾經轉手面臨集體資產流失風險。鄉黨委瞭解情況後,迅速與村兩委制定方案,通過開展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合同審覈工作,提前5年終止合同收回老彈簧廠。通過協調,村兩委積極爭取上級資金50萬元,在彈簧廠原址投資150萬元,建設成1200平米綜合樓,現已進入裝修階段。利用近城區位優勢對外出租,每年集體增收15萬元。

三、堅持發展紅利村民共享

村集體堅持將集體經濟的80%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近兩年,村“兩委”積極籌措資金60餘萬元,修建高標準的村民服務中心,改變了黨員、羣衆活動無場所的尷尬局面,增強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號召力。新建3000餘平米活動廣場,打造徽派一條街,安裝了太陽能路燈200餘盞,硬化村內道路3000餘米,村內翻新巷道28000餘平米,修建排水溝2000餘米,繪製文化牆27000餘平米,廁所改造200餘戶,綠化樹木1000餘棵。投資40.7萬元建成休閒遊園,完善休閒步道、文化長廊等配套設施,並以“茶棚”村歷史豐富村莊內涵;成立幸福互助協會,投資18.1萬元建成互助幸福院,關心弱勢羣體。人居環境煥然一新,村規民約全覆蓋,文明之風已吹進茶棚村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