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到企業的調研報告多篇

到企業的調研報告多篇

到企業的調研報告篇1

一、我國小企業的現狀特點

(一)數量種類多樣化

我國小企業數量衆多,截止到xx年xx月底,國家工商總局登記的企業數量是1788萬戶,中小型企業佔99.7%,小微企業佔97.3%。小企業已成爲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是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堅實基礎。同時,我國小企業種類複雜多樣:按照所有權劃分,小企業性質涵蓋了國有企業、集體企業、民營企業、股份公司、外資企業等多種類型,95%以上是非公有經濟;按照行業劃分,小企業幾乎分佈於所有的行業類型,而傳統工業製造業仍是主導性的行業;按照上市與否劃分,小企業以非上市爲主,上市企業佔比不到1%。小企業數量和種類的多樣性直接導致其內控差異化程度高,也相應加大了監管難度。

(二)治理水平差異化

我國小企業所有權屬性存在諸多差異,既有所有權和經營權高度統一、所有權結構單一的非上市民營企業,也有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或所有權結構多元化的上市企業、股份企業、國有企業、外資企業,這種所有權性質的差異化直接造成我國小企業公司治理水平的兩極分化。

.非上市民營企業。調查問卷統計數據發現,作爲小企業中佔比最大的民營企業,由於其所有權、經營權和監督權高度統一,有超過78%的民營企業的重大決策是由企業所有者作出的。企業所有者親自管理企業,有利於對經營活動進行直接控制,實現快速反應和決策,有效降低經營成本。但將決策權委任於一人具有很高的風險性,企業因決策失誤而遭受損失的機率相對比較大。隨着企業的發展,科技含量提升、資本規模變大、業務多元化、地域分佈擴大,企業整體必然會超越原有企業所有者能力、經驗和知識所能掌控的範疇,客觀上就要求企業所有權與管理權適當分離,引入專業化的管理人才或團隊,但這一點往往是小企業在成長過程中容易忽視的。在所有權和經營合一的民營企業中,企業文化往往是所有者文化,所有者對內控的認識與想法至關重要。

2.上市股份企業。調查問卷統計數據顯示,有89%的中小板、創業板和新三板企業的上市股份公司中,其重大決策是由董事會和專業委員會作出的,未上市的股份公司比例雖然略低只有67%,但是仍比其他所有性質類別企業的比例要高,這說明股權多元化能明顯促進企業治理結構的完善。但是,根據《xx年以下企業38%,3-10年42%,10年以上57%)。總體來說,小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仍處於起步階段。

(一)對內部控制的需求

目前,“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成爲國家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小企業既是其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國家對小企業提供了有力的扶持政策。小企業在求生存、求創新、創效益的同時,也應注重合理合法合規,適時出臺小企業內部控制規範是在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宏觀環境背景下以協助幫扶小企業發展爲目的的政策需求。

同時,許多小企業經營混亂,職責不清,經營管理效率低下,企業資產管理、資金管理等重點領域問題頻發,甚至在財務報表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會計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等等情況,因此適時出臺相關內部控制規範將有力促進小企業查漏補缺,解決小型企業管理中的諸多困惑成爲一種必然。

此外,對未來發展預期越好的小企業,一些小型企業,在經歷了創業、發展的階段後,所面臨的管理提升問題就更爲緊迫,對內控的需求程度越高,部分企業甚至已經自行開展內部控制建設並持續實施內部控制完善。現場調研發現,企業認爲內部控制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有用工具,對企業而言是必要的。開展內部控制給企業帶來的實際效果包括:釐清了授權責任、明晰了跨部門職責、增加了其投資者對企業的信心、降低了經營成本。

(二)風險識別

小型企業的高成長性特徵常伴隨着高風險水平,尤其是較爲優秀的企業一般都是自主創新型、高科技含量的公司,在將科技成果轉換爲商品的過程中面臨着較大不確定性,使得小型企業的風險特徵、風險水平都異於大型企業。因此,風險識別能力對小型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小型企業管理者對風險的態度是趨於保守的,他們普遍很在意風險,願意花錢管理他們所識別出的風險,並持續關注成效。以園林工程爲主業的普邦園林在發展多區域經營後,管理者無法及時掌握各地項目執行狀態,企業面臨着重大的項目成本控制風險。因此,董事長作出決策,投入大額資金自主開發信息系統,實現了對每個項目從立項到施工完成的全過程成本跟蹤和監控,有效控制了項目成本超支風險。

小型企業的風險評估方法相對非正式,較少採用定期(佔14%)和系統組織(佔18%)的方式,更多地採用不定期(佔42%)和業務部門自行評估(佔47%)的方式。在實地調研中,我們發現由於缺少風險評估方法指引,小型企業對風險的識別主要依賴管理者個人的判斷,而許多時候這些基於個人知識和能力的判斷是非系統的、帶有明顯的個人經驗特徵,常常只關注與“錢”直接相關的傳統型風險,而會忽視因企業發展、外部環境變化、技術更新而產生的新風險。比如在採用新技術與新方法時,只評估成本與現時效果,而不考慮新技術的伴生風險。魚躍集團覺得微信信息溝通成本低廉、實時高效,於是就馬上在包括核心技術團隊在內的企業範圍內推廣應用,完全沒有考慮可能存在的核心研發技術泄密的問題。

(三)內控建設與推進方式

小型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設往往不是系統和全面的,許多是從局部重要業務領域開始起步,等經驗相對成熟後,再複製推廣到其他領域。比如,科瑞技術在建立了iso9000,iso1400質量管理體系幾年後,才引入美國卓越績效模式,並逐步將這一管理理念推廣到公司整體範圍內。在這種方式下,內部控制成果往往會更多以業務流程體系形式體現,而非正式的內部控制手冊或政策。這個結果在問卷調查中也得到了印證。

小型企業在不同領域開展內控時,會應用到不同的管理工具。調研問卷統計數據表明,72%的企業採用了質量管理體系,37%的企業採用了職業健康和安全管理體系,33%的企業採用了環境管理體系,21%的企業採用了社會責任管理體系。還有一些行業特有的管理體系也被相關行業普遍運用,如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汽車工業質量管理體系等。超過半數的企業在不同領域採用了2種及以上的管理工具。

(四)內控主責部門

調查問卷數據統計顯示,小型企業的內控主責部門主要設在辦公室、財務部和由多部門組成的聯合工作組。同時,62%的企業表示藉助了外部專家的力量開展內控建設。在現場調研中發現,在多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的模式下,內控建設成果推進相對容易。比如,科陸電子內控建設秉承“從業務中來,到業務中去”的理念,組建了由各業務層面骨幹人員組成的聯合工作組,共同參與內控建設,各組員會將在此過程中所學習到的內控知識以及管控要求帶回到業務層面,真正做到內控思想與管理實踐相結合。同時,這種方式也提升了公司基層人員對內控的感性認識,他們在工作中會主動思考如何提升效率、管住風險,於是內控就從意識逐漸變成了習慣。

(五)企業高管的作用

調研問卷的數據顯示,84%的被調查企業認爲內部控制體系發揮效果的關鍵在於管理層重視,這與現場調研中獲得受訪者百分之百認同“內控是一把手工程”的說法是一致的。但是,我們注意到,企業執行層以及高管層對這種說法其實仍存在認識上的差異。企業執行層認爲,如果老闆內控建設的意願強烈,那麼他們的工作就變得容易得多,否則只能做到形式上的合規。比如,冰川網絡的老闆很重視資金管理,因此公司在資金管理領域的內部控制成效很顯著。

而被調研的企業高管層認爲一把手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具體執行部門也要工作得力,否則什麼事都要讓老闆拍板,內控的效果也大打折扣。上述觀點的差異主要由於雙方立場不同。從系統的角度看內控工作,高層給予的支持力和內控部門的執行能力是內控工作的“最佳拍檔”,不能偏廢。在現場調研中,我們確實也發現了將這兩方面結合得很好的企業典型。比如,歐普照明在高度包容性的領導支持下,強有力的內控部門通過“的內控部門通工程主動創造價值,爲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增值服務,贏得了同事、上級的尊重和認同,內控工作彙報成爲公司管理會議的固定議題。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對內控的認識不準確

在本次調研問卷中預設了兩道測試題,試圖瞭解企業對內控理念的認知情況。調研結果發現,只有不到34%的企業全部答對,這說明許多問卷填報人對內控基礎概念的認識還不到位。這種情況會直接影響企業開展內部控制的效果,包括直接導致內部控制工作流於形式,造成企業資源浪費。事實上,企業受訪者們對此也有充分的認識,在問卷中,有62%的企業同意要使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發揮應有的作用,需要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通過現場調研,我們進一步瞭解到企業對內部控制存在的普遍誤解,主要包括:

1.內控等同於合規。部分企業以爲內控工作就是合規工作,不是出於企業自身管理的需要,而是爲了應對監管機構、債權人和投資者的要求。因此,在開展內控工作時,通常會採用被動應付而非主動執行的方式。

2.內控是區別於現有管理的一套新體系。許多企業以爲內控和企業管理是各自獨立的體系,因此,普遍認爲內控建設是從無到有地去形成一套新體系的過程。在對調研問卷數據進一步分析後我們發現,297家聲稱自已未曾開展內控體系建設的小企業中,實際僅有68家企業未實施過其他管理工具和標準,而其餘的企業或多或少在經營管理中應用了各種管理體系、認證標準或管理工具和方法,但是他們不認爲這些與內控有關。

衆所周知,企業不可能同時依照兩套標準來實施管理,如果在同一領域內出現一套以上的管理體系,那麼必然有一些體系是用來滿足形式要求的,並不會真正被用於管理中。因此,如果企業不能正確認識內控與管理的關係,而是將內控定位爲一個形式上的管理體系,那麼任何爲此發生的成本都將是額外負擔,關於內控體系建設的成本效益的討論都將毫無意義。

3.內控建設、評價和審計概念混淆。調研問卷結果表明,41%企業已經開展了內控建設,32%企業已經開展了內控評價,36%企業已經開展了內控審計。內控評價和內控審計數據倒掛,其根本原因是因爲許多企業不清楚內控建設、評價、審計的區別與聯繫,現場調研的結果也充分印證了這點,企業要麼將內控建設和評價割裂開展,要麼將內控評價與內控審計混爲一談。

(二)管理者的內在驅動不足

小型企業由於規模小、流程簡單、人員關係緊密,內控的效果往往不是立竿見影,再加上對內部控制的誤解,企業的管理者容易對內控形成認識上的牴觸,將內控置於經營盈利與企業增長的對立面。內控實施的成功經驗是,先驅動企業管理者啓動內控工作,然後在執行過程中讓其理解內部控制對企業管理的意義,使其能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因此,如何找到讓小型企業管理者啓動內控工作的驅動力是很重要的起點。根據調研問卷和現場調研結果分析,企業管理者開展內控建設的驅動力主要來自於以下兩方面:

1.法規紅線。包括各類強制性監管要求、上市合規要求、稅務要求、籌融資評價標準等,雖然不見得能讓他們正確理解內控,但至少可以推動企業開始啓動內控體系建設。但是,在調研中我們也發現,如果相關監管機構對這些內控監管要求缺少有效的監管和處罰措施,那麼這個因素的驅動力就會消失。

2.實質性受益。小型企業表現出對實施內部控制的顧慮。究其原因,主要是擔心效益與成本不匹配。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如果能讓企業所有者瞭解到通過內控可以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升收益、贏得市場這些這些效果,那麼其開展內控的意願會極大的提升。比如,騰邦國際的財務部門在一開始推行預算控制時,老闆並不重視和認同,只是勉強同意先對費用實施預算控制。但是,當老闆看到費用控制實施所產生的顯著效果後,就開始主動介入,要求在企業內全面推進預算控制工作。同時小企業所有者希望未來在內部控制方面要強調實質重於形式,充分考慮投入產出比。

(三)內控經驗不足

在調查問卷中,有62%的企業提到了人員經驗不足是開展內控工作遇到的主要困難。內控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了解企業實際情況的人,以及掌握內控技術的人共同參與。大型企業通常可以通過招聘專業人才或者外包的`方式,去解決內控經驗和技術能力不足的問題,但小型企業因資源有限而很難做到,並進而影響了內控在小型企業內的實施面。因此,如何幫助小型企業解決內部人員經驗不足的問題,是未來小型企業內控規範推廣的重要任務。

(四)方法不正確

在現場調研的座談會上,有些小企業表示“企業內控做了太多沒必要的內容”、“有些領域缺少政策指導”、“做出來這套東西就是擺着看的”。在進一步瞭解這些企業的做法後,我們發現這些企業往往採用的是國內流行的“對標法”來開展內部控制建設工作,即按照內控規範和指引的條款逐條對照實施,工作成果往往就是對標後的一套內控手冊。這種方法將內控工作變成了可以快速完成的任務,建設過程純粹按圖索驥、沒有對政策的融會貫通、缺少因地制宜,不能將控制要求落實於執行,加之沒有建立後續的完善更新機制,這樣的內控建設不可能對企業管理提供幫助,工作成果勢必被企業束之高閣。這些錯誤做法中,其實蘊含了對內部控制的另一些普遍性誤解,包括:將內控建設視爲一次性的項目,做完就一勞永逸;內控建設就是編一套制度或手冊,建設過程往往不考慮執行效果;內控建設就是保證對政策條款的全部符合,無偏差,等等。

(五)現有內控規範對小企業的適用性差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的制定是以大中型企業爲對象,沒有考慮小型企業的管理特點。因此,對小型企業而言,要全面遵循確實存在較大難度,比如公司治理的相關條款要求公司建立規範的治理結構和議事規則。這對治理水平相對不高的小型企業來說適用性就不高。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內控規範對大型企業的適用度較高,51%的企業認爲完全適用,3%的企業認爲成本高而不適用。但對小型企業而言,只有31%的企業認爲完全適用,11%的企業認爲成本高而不適用,3%的企業認爲完全不適用。此外,現有的內控規範體系沒有對開展內控工作的方法進行系統說明,直接導致實務中正確和錯誤內控工作方法並存,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國企業內控工作的實施效果,企業也會因錯誤的工作方法而加深對內控的誤解。根據調查問卷數據統計顯示,小企業認爲以下環節的工作方法有必要進一步規範:整體控制環境如何梳理與加強;如何將控制活動體系化;如何規範風險評估的程序;如何實現控制活動執行的持續性以及如何評價控制活動的有效性。

三、相關政策建議

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小企業的發展,國務院於xx年10月發佈了《國務院關於扶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我國促進小微型企業發展的政策方向;xx年5月8日,國務院又發佈了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製造2025》,爲小企業集聚的製造業轉型升級、實現“專精特新”,提供了戰略性的政策保障。爲了進一步提升小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防範能力,建議有關部門聚焦我國小企業實際需求,以幫助小企業提升整體管理水平、保障企業持續運營、培育企業不斷髮展壯大爲目標,儘快制定出臺一套爲中國小企業量身定製的內控規範,並指導小企業有效開展內部控制建設與實施工作。

(一)以“幫助小型企業實現管理提升”爲制定內控規範的首要目的

內控規範的制定目的決定了其內容範圍和效用性質。如果以實現小型企業合規爲目的,那麼應以財務報告控制爲主線制定規範。但合規目的下制定出來的規範,對超過99%以上沒有上市合規需求的小型企業來說,就沒有很大吸引力和實質性幫助。如果以幫助小型企業實現管理提升爲目的,那麼應以管理全過程爲主線制定規範,但爲保證規範的操作性,有可能需要根據合規要求,對合規範圍內的內控補充一些特別的說明。無論對於哪種性質、處於哪個行業的小型企業,要成長髮展、要做大做強,都會對管理提升有着迫切的需求。因此,我們建議,在充分考慮小型企業特性的基礎上,將幫助企業實現管理提升作爲規範制定的首要目標,核心內容上以全面內控爲基礎,強化“小企業”特點。

(二)以“強化實施效果和工作方法、弱化控制手段”爲構建內控規範的主旨

小企業內控規範應重點解決內控是什麼(即內控的效果)、內控要做什麼(即內控的內容)和怎麼做內控(即內控的方法)。專家調研的結果表明,93%的專家支持在規範中闡述內控效果;36%的專家認爲應在規範中涵蓋具體領域的控制內容;64%的專家認爲應考慮在規範中闡述內控工作方法。我們認爲,內控的效果可用來端正對內控的認識,內控的方法可爲企業提供有利於企業管理的工具,這兩部分是必須的。在內控效果部分可以參照coso框架(2013)的表述方式,分要素用概括化的原則來闡明內容,同時特別要補充明確內控的侷限性、內控與管理的關係、有效的內控五要素需具備的特徵;在內控的方法部分應秉承“功能達成、操作簡化”的設計原則,重點考量功能實現方法的經濟性,強調建設與執行的關係、建設與完善的關係以及長效保障機制等。而內控的具體控制手段由於存在跨行業差異較大、管理內容太過具體等問題,無法保證規範制定的完整性和普遍適用性。同時,由於管理方法日新月異,很容易造成規範內容的過時。因此,我們建議不在規範中明確內控的具體控制手段,而將其放在配套的解讀或指引中,以案例方式介紹小型企業在典型領域中的管控方法。

(三)以“賦予企業更多選擇權”爲引導內控規範實施的根本

工信部對小型企業的劃分標準,主要涉及定量指標,雖操作簡單,但缺乏靈活性,且在經濟環境不斷髮生變化的情況下缺乏穩定性。與定量指標相比,定性指標雖缺乏直觀性,但卻可從小型企業的經營和管理特點、發展趨勢等方面認定小型企業與大中型企業的界限,彌補定量指標的不足。國際上基於不同的目的(如政府監管、信息披露等)對中小企業的劃型應用不同類別的指標,這其中既包含了量化指標又兼顧了定性指標。我們建議規範應以引導爲主,賦予企業更多的自主選擇權。

在內控規範中僅明確定性標準,而在推廣實施時,根據不同的披露要求去設定不同的定量劃型標準。這樣企業可以結合行業發展特點、差異化的經營模式、業務發展階段、業務事項的複雜程度,對照定性標準自行衡量選擇其適用的規範,自主建設完善內控機制。對管理基礎好的企業,可以鼓勵其參照《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自主全面開展內控建設;而對管理基礎條件相對較差的企業,可以參照《小型企業內部控制規範》開展內控工作,實現企業戰略風險重點防範,把控重點業務事項和關鍵領域的風險,適應不同發展階段對企業內控的實際需求變化。

(四)以“實質重於形式”作爲內控信息披露模式的核心

上市公司自願披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能夠向資本市場傳遞上市公司內部控制運行有效和財務信息真實可靠的積極信號。因此,我們建議,小企業內控信息披露應強調實質重於形式,改變現有以整體有效性爲中心的披露方法,鼓勵差異化、有信息含量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同時,參考香港等地內控信息披露的做法,將有關內控信息分爲強制披露和建議披露兩部分,相應降低內控實施成本。

(五)以“全方位、多舉措”的宣傳和培訓作爲推廣和應用小型企業內控規範的手段

通過加強宣傳,普及教育推廣,強化內控建設和責任意識,爲小型企業全面建設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營造良好的環境基礎。對於企業,主要以案例方式宣傳內控與管理的關係以及對企業管理的益處,增加企業開展內控的驅動力,加強管理層對內控工作的重視程度;對於監管部門,主要宣傳內控的實質內涵,使之更好地而非教條式地對企業進行監管;對於銀行等金融機構,主要宣傳企業內控有效帶來的益處(比如降低貸款壞帳風險等),促使其主動加入到驅動企業開展內控的行列中來。小型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設和實施能否成功,關鍵因素之一是內控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

一是要充分發揮各級財政部和地方小型企業協會、內審協會等行業機構的作用,爲小型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和內控專業人員提供更多的內控業務培訓,切實提升人員的技能素質,提升企業內控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二是定期組織經驗交流研討會,請內部控制做得比較好的企業分享經驗、介紹實踐成果,並鼓勵各企業的內控專業人員互相交流心得、探討成功模式;三是將小企業內控規範培訓納入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內容,加快小企業內控規範的推廣與普及。

到企業的調研報告篇2

石油企業戰略就是石油企業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爲求得生存與發展,對企業的發展目標、達成目標的途徑和手段做出的全局性的、長遠的謀劃。石油企業發展戰略的全局性、長遠性、競爭性、綱領性等特性決定了發展戰略對石油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起着重要作用。儘管已有專家對石油企業發展戰略進行了一些研究,但是從企業的生存環境和國際先進經驗出發系統的角度研究我國石油企業發展戰略則很少涉及,而正如上文所述,形成並執行科學的發展戰略是跨國石油公司成功的基本經驗。對於中國這樣一個石油公司國際競爭力薄弱、石油安全風險係數日益增大的國家來說,制定並執行合理的發展戰略無疑有利於提高我國石油企業競爭優勢和保障國家石油安全。

一、石油公司加強戰略管理的必要性

發展戰略決定着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石油企業競爭力的大小取決於其發展戰略的制定和執行。同時,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行業主體的競爭力決定着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因此石油行業的發展決定於石油企業競爭力的大小。因此,加強我國石油企業戰略管理十分必要。

(一)加強石油企業戰略管理是石油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

我國石油企業經過改制上市後,已經由一個國家公司轉變爲自負盈虧的企業,因此它必須追求經濟利益以求得自身發展。同時,隨着經濟全球化,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後國內市場國際化、國際競爭國內化趨勢的加快,我國石油企業面臨着越來越嚴峻的國際競爭。自身的發展和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要求石油企業必須增強自身的競爭力。根據國內外經驗,加強戰略管理是企業增強自身的競爭力的一個有效途徑。中國的石油企業也必須通過加強戰略管理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二)加強石油企業戰略管理是保障國家石油安全的需要

近幾年,我國石油安全狀況日益惡化,石油安全風險係數不斷增大。石油消費量的不斷增加使得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2003年石油進口依存度達到37.5%,2007年突破70%大關,達到75.1%,2005年則達到了72.9%。據國際能源機構(iea)預測(2002),我國到2010年石油進口對外依存度將達到61%,2020年達到70%。同時,不合理的石油價格定價模式也使得國際油價的頻繁變動給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面臨極大的危險。據估算,如果每桶石油的價格上升1美元,按照目前的進口量推算,中國將多支付6億美元的外匯(1噸摺合爲7.3桶),而進口達到1.5億噸則需多支付11億美元。據中國海關總署公佈資料顯示,2006年上半年,由於國際油價高漲,中國進口原油和成品油比去年多花192億美元以上。同時據世界最大的投資銀行美林公司估計,如果每桶原油平均價格達到33美元以上,除日本以外的東亞地區的經濟增長率可能減少0.5個百分點。由於中國是東亞經濟增長率最高的國家,顯然全球石油價格上漲對中國的影響不會低於上述數字。從石油進口依存度的日益增大和石油價格的頻繁波動可以看出我國的石油安全面臨着極大的風險係數。而在中國,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作爲國內石油石化行業“三巨頭”,壟斷着國內石油市場。在2005年,全國共生產原油1.8億噸、生產天然氣799.5億立方米,其中三大公司的原油產量共爲1.7727億噸、天然氣產量共爲770.29億立方米,佔全國比例分別爲98.5%、97.2%。中國石油公司的國有性質和在國內石油市場中的壟斷地位決定了他們必須承擔保障國家石油安全責任。而這又取決於企業的總體實力。現階段,中國石油企業不論是在企業規模還是在企業經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上,與國際跨國石油公司都有很大的差距。在跨國石油公司已成爲國際石油市場競爭主體的條件下,中國的石油企業要想在國際石油市場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儘可能多地參與分享國際石油資源和市場,必然會面臨國際跨國石油公司的激烈競爭。因此中國石油企業可以以國際跨國石油公司爲標準,加快自身發展,以提升自身競爭力和保障國家石油安全。分析跨國石油公司的發展過程,我們不難發現制定、執行科學的發展戰略是跨國石油公司成功的基本經驗。因此中國石油企業必須根據自己所處的國內外環境出發,制定合理的發展戰略來促進自己的發展,實現自身經濟實力和競爭力的提高。

(三)加強石油企業戰略管理是履行石油企業社會責任的需要

隨着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企業的期望,已經不僅僅是解決就業、賺取利潤和繳納稅收等基本功能,而是更希望企業有效地履行社會責任,承擔起推動社會進步、保護環境和生態、維護市場秩序、扶助社會弱勢羣體、參與社區發展、保障員工權益等一系列社會責任和義務,公司的利益實現機制正在發生重大而深刻的變化。這就迫使企業在考慮其利潤因素的同時,必須認識到公司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實現,要以社會公衆利益的實現爲前提,不僅要在公司內部的管理和經營理念中體現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承擔,而且還要主動參與到企業社會責任的全球推廣運動之中,使公司利益與公司環境相互促進、相互協調,從而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企業社會責任運動已經成爲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要特徵,它主要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的同時,還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包括遵守商業道德、保障生產安全和職業健康、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保護環境、支持慈善事業、捐助社會公益、保護弱勢羣體等。也就是說,企業要得以可持續經營與發展,僅僅考慮對股東負責、承擔經濟責任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同時考慮環境和社會因素,承擔起相應的環境責任和社會責任。

在承擔環境責任和社會責任已經成爲企業發展必不可少的形勢下,石油企業也必須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跨國石油公司已把編制和發佈公司責任報告作爲一項舉措。通過公司責任報告,跨國石油公司與利益相關者和公衆溝通,闡釋自己的價值觀,公佈自己在經濟、社會和環境三方面的業績以及披露存在的問題。例如:英荷殼牌公司發表了《面對能源挑戰——我們爲可持續發展做貢獻所取得的進展》的報告;bp公司發表了《可持續發展回顧》報告,考察了公司在商務、環境和社會三個方面的發展情況。因此,中國石油企業要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就必須承擔起相應的環境責任和社會責任。石油企業責任內涵的改變要求石油企業對其發展戰略進行修改和完善以適應環境的變化。

二、影響我國石油企業發展戰略形成的因素

科學戰略策略的制定和修改是建立在對企業面臨的內外部因素進行科學認識基礎之上的。我國石油企業的發展不僅受到國內環境的影響,而且隨着國內市場國際化和國際競爭的國內化國際環境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一)外部因素

1.國家石油安全風險係數日益增大。由於我國石油儲量有限,產量呈逐漸遞減趨勢,加之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石油的消費量愈來愈大。自1993年成爲石油淨進口國以來,我國石油進口量不斷增多。2003年達到9112萬噸,超過日本成爲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2007年首次超過億噸。同時,伴隨着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石油淨進口量必將進一步擴大。因此,世界石油市場的供求變化、供給短缺、油價異常波動以及政治的動盪等,勢必會對我國石油供應產生巨大沖擊,進而危及石油經濟安全。

2.國際油價波動風險大。我國實行的是一種跟蹤國際油價變化的油價定價機制,這種機制只是被動的將國際油價的波動引入國內,卻不能左右國際油價。在國際油價頻繁波動的情況下,作爲石油市場的主體,石油企業不可避免的會受到衝擊。近幾年的油價高企給我國石油企業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如,2001年,原油價格的上升,使中石化煉油部門的生產成本增加55.73億元。2005年中石化儘管前三季度共加工原油1,070.73萬噸,同比增加5.77%,但受國內成品油價格從緊控制的影響,公司前三季度的煉油毛利大幅下降,僅爲1.78美元/桶,經營虧損爲79.26億元。2005年油價的劇烈波動使煉油業由2007年的盈利208億元變爲2005年的淨虧損近300億元。今年上半年我國石油加工及煉焦業淨虧277億元。

3.國內外競爭日益激烈。爲增強整體實力、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國際大石油公司紛紛進行了兼併、聯合和重組等戰略調整,形成了如埃克森莫比爾、bp科阿科、英荷殼牌、埃爾夫菲納道達爾等優勢互補、強強聯合的超大規模石油石化公司。這種發展態勢增強了這些國際大石油公司的競爭實力。通過戰略調整,跨國石油公司已經成爲國際石油市場競爭主體。它們控制着世界30%以上的石油工業產值,其貿易量和直接投資金額超過了全世界的2/3,並擁有80%以上的世界石油先進技術。同時,隨着wto對能源開放承諾的逐步實施,跨國巨頭已經開始加緊進入中國市場。近年來,中國石油行業最主要的幾家企業,如中國海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在海外市場上市,就吸引了殼牌、bp、埃克森美孚等巨頭的入股。這就使得我國石油公司面臨着巨大的國內外市場競爭壓力。

4.科技的進步。全球石油工業的增長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過去靠高投入拉動增長的經營方式已不適應新的形勢。科技創新、技術進步已成爲帶動石油勘探開發發展的主要動力。近幾年來。世界各石油公司管理理念和經營策略逐步轉變。紛紛採取加大科技投入的低成本發展戰略。在地震、鑽井、油氣開發、地面工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批舉世矚目的成果,爲石油公司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這就使得我國石油企業面臨着如何在國際石油行業中立足的壓力。如果油氣勘探開發等核心技術長期停留在原有的水平而得不到更新,我國石油行業在未來的國際市場競爭將勢必遭到淘汰。

(二)內部因素

1.產業鏈結構不合理。石油資源的獨特特徵和石油工業的自然壟斷性質,要求石油企業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以減少成本和降低風險。從目前世界最大的三家跨國石油公司的業務構成情況看,上、下游和化工業務佔用資本的構成比例平均爲51:32:17左右(單洪青、朱英,2007)。而我國石油企業的相關比例則極不合理: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別擁有石油採掘業(上游)與石油煉製和化工業(中下游),中石油主要是上游業務,中石化主要是中下游業務和東部地區,而中海油則專門經營海域石油的採掘和運輸。

2.國際化特徵不明顯。跨國石油公司從企業產業的開始就實施了國際化戰略,使產業鏈的延伸到世界各地。這樣不僅可以獲得充足的石油、豐厚的利潤,還可以減輕國際油價波動的負面影響。儘管中國石油企業早就提出來要實施“走出去”戰略,實現“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但在實際中,並沒有真正利用好兩個市場,實行的是隻注重產業鏈的上游而忽視中下游的戰略。中國石油企業在國際石油市場中過去只是充當“國際採油隊”的角色:將國際石油市場中買到的石油直接運回國內。這種戰略的實施儘管有滿足國內原油需求方面的考慮,但這種發展戰略不僅使原油運輸由於原油進口來源過於集中、進口通道過於單一和進口通道受美國等敵對勢力控制面臨着極大的危險,而且還使國內石油安全受到國際石油價格波動影響。

3.缺乏高層次人才。改革開發以來,我國石油企業人才隊伍有了長足進步,培養了一批骨幹,人力資源總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於我國教育基礎比較薄弱,人事制度正處於變革之中,我國石油企業的人才隊伍建設仍然存在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特別是缺乏兩方面的人才:一是高層次的管理人才。主要是指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通外語的高層次的複合人才;二是缺乏專業熟練的技術人才;以石油勘探開發企業爲例,專業技術人才僅佔全部從業人口的5.5%,只相當於發達國家的1/7;而國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仍舊高達68%。

4.缺乏應對國際政治等非商業性因素的能力。當前,國際油氣勘探開發受政治因素影響極大,世界油氣市場同時也是國際政治的角力場。世界上有潛力的大項目和有增長潛力的油氣區多爲西方大石油公司所壟斷。面對這些複雜的局面,中國石油公司的跨國經營行爲常被資源國、競爭對手和國際財團所排斥。複雜的石油政治、軍事衝突、恐怖主義襲擊、經濟制裁等國際環境,將對中國石油企業“走出去”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和非商業性壓力。而我國石油企業由於自身的能力,很難完全排除這些政治性和非商業性因素的干擾。

三、建立合理的石油企業發展戰略體系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埃克森莫比爾、bp阿莫科等爲代表的國外大石油公司不斷改變和完善自身的發展戰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發展戰略體系。儘管中國石油企業已經擁有自己的發展戰略,實施效果也比較明顯。但這些戰略與國外大型石油公司相比,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深化。結合我國石油企業發展面臨的內外環境、現有的發展戰略構成情況和跨國石油公司發展戰略形成發展的先進經驗,我們認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建立中國石油企業的發展戰略體系。

(一)優化一體化戰略

石油企業的一體化是指石油企業將獨立的若干部分加在一起或者結合在一起成爲一個整體。跨國石油公司通過促進油氣產業鏈縱向延伸和橫向擴展制定和調整其基本業務生存和成長空間。以埃克森公司爲例,1986年國際油價從1985年的28美元桶暴跌至17.7美元桶,1986年其上游收益由1985年的79.7億美元降到30.6億美元,但其下游的煉製、銷售收益卻由8.1億美元上升爲19.37億美元,同時化工部門收益增加22億美元,下游盈利大大緩衝了上游出現的虧損,再加上其他業務增加的3.2億美元以及房地產的收益,1986年的純利潤反而比1985年增加了79億美元,達到了創記錄的53.6億美元。

儘管中國石油企業在一體化戰略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還需要在優化煉油化工的地區佈局、產品佈局上統籌規劃:中石油應當積極調整資本和資源在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和銷售,化工及其他產業部門的配置及其比例關係,適度增加中游、下游規模,優化一體化產業結構。中石化既要努力擴大上游規模,又要注重在煉油與化工業務上進行產品結構調整,集中力量進行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中海油要繼續擴大海洋油氣的勘探開發力度,加強與國外大石油公司的技術合作,提高縱向一體化水平。在國際市場上,改變以往只注重發展上游的發展戰略,向中下游發展。中國石油企業只有通過進入世界石油工業的中下游領域,才能真正進入全球石油供應的主流系統,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獲取穩定的石油供應。

(二)完善“走出去”戰略

油氣資源的有限性和地區分佈的不平衡性決定了油氣資源的國際性。跨國石油公司從一開始就實行了全球化經濟戰略,通過實行“走出去”戰略在世界範圍內尋找石油資源。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以石油“七姊妹”爲代表的大石油公司以全球市場範圍爲目標來考慮自己的油氣生產經營業務,優化配置企業的油氣資源,提高對這些資源的利用效率,爲自己獲取最大回報。現在,跨國石油公司不僅在採油國開展業務,還通過併購等方式將自己的產業鏈延伸到石油消費國,以獲取利潤。

自1993年以來,我國石油公司就開始了走出去的步伐,並在國際石油市場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黎喻鶴,2006):2002年1月中海油以5.85億美元成功收購印度尼西亞五大油田資產、2002年7月中國石油以2.16億美元收購devonenergy公司在印度尼西亞的油氣資產擁有1.06億桶當量已探明儲量和5700萬桶當量可能儲量的權益、2005年10月中石油以71.8億美元成功收購哈薩克斯坦石油公司(pk公司)。但是中國石油公司的海外拓展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如2002年12月,中石油欲斥巨資參加俄羅斯斯拉夫石油公司77.95%股權的拍賣活動,但俄國家杜馬禁止中石油參加競拍。同時在國際石油市場風雲變幻,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對石油資源的競爭將更趨激烈的情況下,中國石油企業海外併購必然會面臨各種風險,如2005年6月份中海油對美國優尼科石油公司的收購就是因爲美國政府的干涉而失敗。可見我國石油企業“走出去”之路困難重重。因此,在“走出去”時要完善具體的策略,精心選擇併購對象、方式、時間和地點,以提高成功機率、進入國際石油市場的主流系統。

(三)強化歸核化戰略

歸核化戰略主要是指企業圍繞核心能力,將主要精力放在自己優勢環節上,在發展核心業務的同時把非核心環節讓給比自己更有競爭優勢的合作伙伴做,以提高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效率和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力。如埃尼集團1992年把核心業務定位在石油、天然氣、石油化工方面。1992-1995年通過150多項的交易,實現了對非主營業務的剝離同時集團還圍繞加強上游實力的戰略剝離了石油技術服務類公司壓縮了石化產品中的非主導型產品,加強了對上游企業阿吉普公司的直接管理,通過減少管理層次提高上游企業的效率。通過實施歸核化戰略,埃尼集團的經濟實力得到了迅速提高,很快就進入世界石油企業50強的行列中,1998、1999連續兩年進入前20名。

中國石油企業無論是在成長經歷、企業規模、經濟實力,還是在國際競爭力方面與國際跨國石油公司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在整體實力還不是很強大的情況下,中國石油企業必須實行歸核化戰略,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優勢產業方面,以發揮相對優勢,提高生產效率和效益,增強競爭力。

(四)實行戰略聯盟戰略

聯盟是指行爲主體之間爲了維護共同利益而形成的一種合作關係,具有“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特徵,是參與主體在國際化經營活動中爭取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裏,任何一個國家或企業要獲得高效發展,只有加強合作與聯合,藉助外部力量。如殼牌公司和巴斯夫公司的3家子公司:elenac、mentell和targor公司實施戰略性重組聯合,成立聚丙烯生產商的巨無霸:巴塞爾(basell)公司,其擁有聚烯烴(聚乙烯加聚丙烯)能力870萬t/a,其中聚丙烯總能力超過500萬t/a,佔全球總能力的15%。

我國石油企業“走出去”雖有10多年的歷史,但在國際石油合作中仍處於新來者的地位。要實現“走出去”的戰略目標,不僅需要通過聯合、聯盟形成內部合力,更需要積極參與國際上國家層面和企業層面的各種聯盟,充分藉助外力,以形成協同效應,提升自身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優勢。國際石油聯盟有多種類型與層次,結合我國石油“走出去”整體戰略,可以重點建立與國外石油公司聯盟(包括與東道國石油公司的聯盟和與跨國石油公司的聯盟)、與國際投融資機構聯盟、與主要消費國聯盟、與主要產油氣國聯盟、與國際能源組織聯盟。

(五)實行品牌戰略

實行品牌戰略對提升企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埃克森、殼牌、bp等世界知名的跨國石油公司普遍非常重視企業品牌建設,在強化企業品牌管理,培育強勢品牌,提升企業品牌形象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通過實行品牌戰略極大的提高了自己的國際地位,贏得了很高的國際聲譽。與之相比,國內石油、石化兩大集團,在品牌的理解、管理體系和系統、管理制度等方面與跨國石油公司還存在很大差距。根據跨國石油公司的`經驗,中國石油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好品牌經營工作:加強對各級企業管理人員,特別是最貼近市場的石油銷售企業管理人員的品牌知識培訓;儘快建立健全企業品牌管理的組織架構和相關制度;研究制訂一套適應石油、石化集團實際情況的企業品牌經營評估分析模型,構建一套品牌經營自我評價的指標體系;研究制訂適應中國石油石化市場情況的副品牌實施方案,特別要在成品油副品牌技術上多下功夫;優化企業品牌設計理念,導入以人爲本的品牌設計理念。

(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解決日益嚴重的資源環境問題的科學方法。石油企業作爲重要的資源消耗者和環境污染者,就更加有必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石油企業可持續發展不僅包括公司經濟可持續發展,而且也包括公司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環境可持續發展。國外大石油公司大都有其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他們強調清潔生產和節能降耗,生產清潔產品;開拓清潔能源、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業務(從石油供應商向能源公司轉變);強調以人爲本,鼓勵公衆參與;積極關注社會事務,積極樹立“綠色公司”和“有責任感公司”的形象,注重內在與外在的統一。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這些公司不僅實現了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還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雖然中國石油提出了“創造能源與環境和諧”的企業理念,充分體現了重視社會、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崇高理想,但和國際跨國石油公司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在國家全面、協調與可持續發展觀的指導下,中國石油應在大力發展油氣資源,保障國家石油安全的同時向着能源公司轉變。也就是說,應制訂規劃,建立機構,組織人員關注、研究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佔領世界能源發展的制高點,不斷增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這也是國家賦予中國石油的基本責任。

到企業的調研報告篇3

按照市總工會下發的2009年第一季度信息調研提綱的通知,**縣總工會黨組高度重視,積極組織人員下企業,入廠礦,進車間,與企業負責人、車間及一線工人座談,對當前經濟形勢下企業經營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企業及政府採取對策進行座談了解。

一、企業生產經營情況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縣所有企業的生產經營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部分企業面臨停產和半停產狀態。同時,在調研中發現,縣內傳統產業影響最大,外來企業,民營企業受影響也不小。因資金、原料、成本、市場等方面的差異,企業受到影響的程度不一樣,重晶石企業受重創,化工、食品加工企業受一定影響。

1、重晶石企業。

重晶石是**縣的拳頭產業,也是全國儲藏量最大的地區。前幾年主要是向外出口初級原始材料。近幾年來,由於國際市場疲軟,價格波動。特別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全面爆發,重晶石企業大都處在停產狀況。**縣重晶石公司原有職工八十多人,去年只剩經理和財會人員四人值班,企業全部停產。縣清發礦業有限公司是一傢俬營企業,十多年來,發展迅速,效率很好,2008年來也處於停產狀況。兄弟礦業、宏易礦業、林辰礦業等十來家重晶石企業已是門庭冷落,人去空空。我們調研人員到**最集中的礦區貢溪鄉、扶羅鎮、李樹鄉原來那種熱火朝天的礦區景象再也沒有了。縣重晶石總公司原來人來人往的外來客商也一去不返。粗放型生產企業面臨嚴重考驗。

2、化工企業。

**的重晶石資源豐富,近十年來,以重晶石爲原材料的化工企業應運而生,特別是外來企業接踵而來,化工企業蒸蒸日上。紅星集團、南天硅、新中化工、、秦箭爐料、晶鑫爐料等大批外來企業私營企業來到**投資建廠,他們來到**創業也吸收了大批的本地農民工,爲本地的經濟發展創造了機會。紅星集團投資上億元在**工業園區發展,安排農民工四百多人。雖然他們看準了**該項目的發展前景,對在**投資信心百倍,但去年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後,企業因爲把握不準市場,原材料波動,產品銷售不暢,如果再進入資金投入增加了他們的顧慮。全年處與開開停停,企業老闆思想壓力不斷加大,企業效率受到影響。據調查統計全縣農民工到化工企業從業的目前半失業人員達800多人。

2、食品加工。

**是湘西黃牛主產區,湘西黃牛以肉鮮味美而響亮全國。**以湘西黃牛爲原材料的肉業產業發展迅速。近幾年來,十多家牛肉加工企業在牛業上做文章。嘉信食品,老蔡牛肉走俏全國。正因爲**佔有本地資源優勢和良好的聲譽,牛業發展從原料到加工到深加工,有一個比較完善的機制以及充足的貨源供應,另外**牛肉這幾年已經走出了**,外來客商前來定貨增多,2008年上半年影響不是很明顯。下半年後,由於金融危機越來越影響到內陸地區,食品加工類企業消費市場萎縮,居民購買力下降,企業生產受到一定影響。嘉信食品下半年減少定單近三成,老蔡牛肉也減少定單近兩成。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2009年春節牛肉企業現狀有所好轉出口外調上升。

3、招商引資。

此次金融危機對**縣招商引資和企業投資影響不太明顯。教師新村,梅林新村,紫竹名城等幾家外來投資房地產企業明顯放慢的建設速度,他們加大了對風險的評估。但縣內買房的積極性沒減,2008年在建的900多套房子保持原來價格也基本售完。投資上億的柏樹林食品工業園項目順利推進,前鋒工業園建設進展步伐加快,投資兩個多億建設金橘名城的湘邵房地產有限公司12月徵地兌現已經完成。外來客商對**投資信心在增加,只是投資者放慢步伐等待發展時機。

二、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及原因

目前,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制約企業正常經營發展的瓶頸很多。主要有:一是原材料價跌過快。去年及上半年原材料價格猛漲,下半年價格猛跌,原材料價格波動大而不穩帶來連鎖效應,產品價格嚴重下降,導致企業生產成本過高,負債經營,加之很多供貨企業停產、破產,導致企業舉步維堅舉、生產困難。二是市場萎縮低迷。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用貨企業限產、停產、及至破產,造成市場萎縮,產品無法銷售。同時,不少加工類企業工藝簡單、缺乏競爭力,市場佔有額低,銷售途徑狹窄,無法在短時間內拓展國內、國際市場,很難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立足。三是資金不足。雖然國家出臺了有利於中小企業發展的有關政策,降低了銀行貸款利率,調增了商業銀行信貸規模,但是銀行對中小企業發展信心不足,特別是當前金融危機這一大背景下,銀行爲了降低風險,加緊收縮銀根,對中小企業實行限貸、惜貸、甚至停貸。。四是企業規模小,處在產業鏈的底端,抗風險能力弱。原材料價格持續下跌,帶來了產品的快速降價,很多產品賣不出去,庫存壓力加大,企業維持艱難。五是企業基礎管理缺失和弱化。不少企業實行家族式管理,管理體制比較混亂,人員比較複雜,不具備現代化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不能推行流程優化、效率明顯、節約成本的精細化管理。

三、企業採取的應對措施

金融危機對於**的發展既有挑戰,更有機遇。我們要理清工作思路,既要準確分析把握此次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又要抓住國內外經濟形勢呈現的發展機遇,趨利避害,促進**建設平穩發展。目前,針對金融危機的蔓延和加劇,爲抵禦國際經濟環境對我國的不利影響,中央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增大政府的投

資來發揮帶動作用。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擴大內需的政策,並且提出了放寬金融政策、鼓勵出口創匯、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等10項進經濟穩定增長的措施,對**企業發展又是一個良好的機遇。通過調研發現,很多企業自身也在積極採取措施,應對此次金融危機。

一是最大限度降低生產成本。加強企業管理,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二是回籠資金,抓基礎建設。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有利時機,一方面利用這個時間,企業集中精力追繳貨款,清理外債,回籠資金,爲下步發展提供資金保障。另一方面適時進行廠區的內部建設。

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金融危機大背景下,針對東南沿海地區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的企業,利用這些企業週轉資金和市場訂單,憑藉開發區的廉價土地和勞動力,實現兩者的嫁接,爭取這些企業來開發區投資發展。對一些在招商活動中已簽約項目處於觀望狀態,我們採取超常規措施,對於在談和已簽約項目,抓牢線索,緊盯不放,力爭使項目早日開工建設,達產達效。

四是抓住政府對企業扶持政策的機遇。**縣委、縣人民政府出臺了**侗族自治縣加快經濟發展四十條和補充規定十八條,對投資政策、土地政策、稅費政策,服務政策以及積極協調和鼓勵信貸支持,執行寬鬆優惠的稅費政策,實行臨時優惠電價,鼓勵投資引資實施工業項目,加大對工業企業的服務和扶持力度等應對金融危機出臺了積極支持企業的具體措施,縣內各企業充分利用政府政策支持契機,發展企業,構造抵禦金融危機的防火牆。

四、建議

一是提供政策扶持。支持中小企業多渠道融資。認真執行好**縣委縣人民政府出臺的關於當前經濟形勢下促進工業發展四十條和十八條,給企業提供一個寬鬆的投資和發展環境。幫助企業共渡難關,同時,加大對企業扶持力度,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簡化辦事流程,降低企業交易成本。

二是加強政策指導和服務。縣招商局,工業經濟局要加強與企業在出口政策、形勢預測、市場分析等方面信息的溝通、共享和互動,及時幫助企業解決遇到的問題,提高審批和服務效率,爲企業提供寬鬆和諧的發展環境。勞動部門做好企業裁員職工的勞動社保及再就業培訓工作,採取多種措施,合理解決裁員生活出路,維持社會穩定。

一、全區非公企業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我區非公經濟在30年的時空跨度裏,經歷了萌芽、起步、快速發展、蓬勃發展四個階段,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涌現出了華通集團、普析通用、裕發房地產開發公司、漁陽集團、東曉新越酒店等一大批有自主知識產權和雄厚經濟實力的非公企業成爲支撐平谷經濟快速發展的主力軍。爲平谷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截至到2008年底,我區已有非公企業7187家,全年上繳稅收20億元,佔全區稅收總額的74.8%。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非公企業安置就業達10萬人以上,爲四川地震、非典、長江水災及各項社會公益事業捐款達8000多萬元。非公有制經濟作爲我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調整產業佈局、增加區域稅收、安置就業、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金融危機對民營企業的影響

在調查企業中,有50%的企業認爲金融危機對企業生產經營造成影響的程度很大,30%的企業認爲影響程度較大,20%的企業認爲影響程度較小,企業認爲沒有影響程度的基本沒有。據調查中多數企業反映,大部分企業是從去年年底開始受影響,企業產品訂單減少、市場消費需求萎縮、市場銷售不暢、市場競爭壓力增大、產品滯銷。我區民營企業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部分企業面臨停產和半停產狀態。同時,在調查中發現,區內傳統產業影響最大,外來企業,民營企業受影響也不小。因資金、原料、成本、市場等方面的差異,企業受到影響的程度不一樣,紡織、服裝加工、提琴生產、房地產建築等行業受重創,銷售、服務、製造、酒店業等均受一定影響。

(一)經濟效益下滑,企業經營困難。從2008年年底開始,金融危機的影響波及到我區民營企業,進入2009年以來影響逐步顯現,特別是紡織行業受到較大沖擊,由於受貨幣政策從緊、生產成本和人力成本上升、能源價格上升、新勞動法實施、國內宏觀調控、利率上升帶來的財務費用增長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區內紡織企業限入關車、半停產的困境,紡織行業已經到了近年來最爲艱難的關口。企業各項指標在今年的1-3月份最低,虧損加大,企業庫存積壓。中小企業也紛紛表示,市場需求持續低迷,產品賣不出去,業務量明顯下降,訂單不足。產品銷售受阻,企業生產開始受限,經濟效益連續下滑。華夏毛織廠、華陽服裝廠、華東樂器等均是我區的知名企業,也是創稅大戶。前幾年主要是對外出口毛紡織品、服裝加工及小提琴製造。近幾年來,由於國際市場疲軟,價格波動。特別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全面爆發,企業大都處在停產狀況。華陽服裝廠2009年1-3月訂單下降34%,收入下降40%,4、5月份差不多無定單,一次性裁員500人。華東樂器,爲保證訂單數量,降低3%-5%的產品價格,僅08年11月至09年2月虧損160餘萬元,我區出口經營型企業面臨嚴重考驗。

(二)傳統產業建築企業面臨嚴峻形勢。本次金融危機雖說是金融行業百年一遇的內在危機爆發,但是卻源自於房地產行業。從2005年-2007年的流動性過剩可以看出,信貸在房地產行業的過度發放、外行業及股市融資大量進入房地產行業、外資過多資本介入房地產行業、銀行給買房人的過度放貸,都是對整個房地產行業的過度發展起到主要的推波助瀾的作用。而這恰恰是中國房地產市場化以來從來沒有經歷過的。雖然政府已經加大了住房保障的投入,旨在極大地拉動房地產投資的增長,進而保持gdp的增長,但政府的政策影響持續下降,在巨大的市場面前,政策越來越顯示出力不從心。因此整個金融危機已經影響到投資人的信心,進而影響到房地產市場。從平谷建築行業來看,房地產中長期的發展是持續健康穩定的,但是眼下短期的調整已經在所難免,由於地價上漲、房價上升,導致購買力下降,開發商無資金週轉且風險增大,大部分開發商逐漸壓縮規模,放緩進度。甚至保守呈觀望狀態。區內部分傳統建築公司,如有影響力的北京金通遠建築公司所承建工程數量缺乏,要求政府加大區屬企業扶持的呼聲很高。可以說金融危機對整個房地產、建築行業的價值觀、風險意識等影響深遠。

(三)購買力下降,銷售額度減少。08年下半年,由於金融危機越來越影響到內陸地區,消費市場萎縮,居民購買力下降,我區銷售、服務、製造、酒店業等均受一定影響。特別是汽車銷售業下降50%,配件價格上漲,維修價格未上調,利潤降低。北京市燕興隆新型檣體材料有限公司,企業生產因資金回籠慢,工作人員流動大等因素受影響,訂單直接減少20%。

(四)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依然存在。

目前,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制約企業正常經營發展的瓶頸很多。主要有:一是市場萎縮低迷。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歐洲大批用貨商限產、停產、及至破產,造成市場萎縮,產品無法銷售。同時,不少加工類企業工藝簡單、缺乏競爭力,市場佔有額低,銷售途徑狹窄,無法在短時間內拓展國內、國際市場,很難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立足。二是資金不足。主要表現在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貸款比例較低及中小企業融資成本較高。調查中,有80%的企業認爲資金非常緊張,有20%的企業認爲資金略有緊張,10%的企業認爲資金不緊張也只是持保守觀望狀態。雖然國家出臺了有利於中小企業發展的有關政策,降低了銀行貸款利率,調增了商業銀行信貸規模,但是銀行融資門檻過高,對中小企業發展信心不足,特別是當前金融危機這一大背景下,銀行爲了降低風險,加緊收縮銀根,對中小企業實行限貸、惜貸、甚至停貸。三是企業規模小,處在產業鏈的底端,抗風險能力弱。原材料價格持續下跌,帶來了產品的快速降價,很多產品賣不出去,庫存壓力加大,企業維持艱難。目前,金融危機企業正處於資金較爲困難關口,資金比較緊張,希望得到資金和相關政策支持成爲了多家企業共同的心聲。

(五)企業開工不足。金融危機帶來的生產規模縮減,部分企業受成本高,售價低的影響,經濟效益下滑,部分企業採取減少工作日、職工培訓、輪崗作業等措施降低成本支出,減輕壓力,應對當前的嚴峻形勢。如:華陽服裝廠、燕興隆新型牆體材料有限公司、華夏毛織廠、

三、企業採取的應對措施

在當前的困難環境下,多數企業堅持科學發展觀,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從技術創新、調整結構、控制費用支出、挖掘自身潛力、回籠資金等方面採取措施積極應對,儘量減少金融危機對企業產生的不利影響。大部分企業認爲,金融危機對於我區非公企業的發展既有挑戰,更有機遇。我們要理清工作思路,既要準確分析把握此次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又要抓住國內外經濟形勢呈現的發展機遇,趨利避害,促進我區非公有制經濟建設平穩發展。目前,針對金融危機的蔓延和加劇,爲抵禦國際經濟環境對我國的不利影響,中央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增大政府的投資來發揮帶動作用。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擴大內需的政策,並且提出了放寬金融政策、鼓勵出口創匯、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以及《北京市幫扶企業應對金融危機的29項措施的措施》,對我區企業發展又是一個良好的機遇。通過調研發現,很多企業自身也在積極採取措施,應對此次金融危機。

(一)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優化產品結構。在市場需求減弱的大環境下,加大產品研發力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追求產品質量的精益求精,從自身產品上尋求突破,避免價格戰帶來的惡性競爭,規避同質化產品的價格戰,有效提升產品銷售價格,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加強企業管理,最大限度降低生產成本。淘汰落後的舊工藝、舊設備、節能降耗,嚴格預算監控,加強資金管理,加強資產管理,簡化生產管理程序。加強企業管理,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降本降耗,以應對當前金融危機的挑戰。如金鷹羊絨製衣有限公司在外銷定單下降23%,價格同比下降15%的困難面前,拓寬思路,積極應對金融危機。一是保證產品質量,適當降低價格,確保訂單數量;二是採用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在保證外銷市場的同時,投資產品廣告做好宣傳,採取網上銷售的方式,擴大國內市場;三是更新設備,用機器代替人工,擴大自產,減少外發,從根本上節約成本。

(三)回籠資金,抓基礎建設。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有利時機,一方面利用這個時間,企業集中精力追繳貨款,清理外債,回籠資金,爲下步發展提供資金保障。另一方面適時進行內部建設。如北京華晨金鼎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在銷售下降50%的困難面前,知難而上,無減員、無降薪。投入50萬元進行維修車間建設。鑫座賓館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形勢下,營業收入同比穩步增長,主要原因:一是領導班子團結。二是酒店改變原粵菜的經營模式,聘盤峯賓館的廚師將家常菜系進一步改良推廣。三是投資200萬元對a座客房進行裝修改造及設施設備更新且已正式啓用。

(四)抓住政府對企業扶持政策的機遇。政府出臺、九項措施,對投資政策、土地政策、稅費政策,服務政策以及積極協調和鼓勵信貸支持,執行寬鬆優惠的稅費政策,鼓勵投資引資實施工業項目,加大對工業企業的服務和扶持力度等應對金融危機出臺了積極支持企業的具體措施,區內各企業充分利用政府政策支持契機,發展企業,構造抵禦金融危機的防火牆。

四、建議

(一)提供政策扶持。支持中小企業多渠道融資。給企業提供一個寬鬆的投資和發展環境。幫助企業共渡難關,同時,加大對企業扶持力度,對於區內具影響力的如金通遠建築工程公司等企業,確保有針對性地將政府扶持政策及時落實到位。減少行政事業辦公收費,簡化辦事流程,降低企業交易成本。

(二)優化環境。爲了使我區民營企業更早消凍回溫,各部門都要密切關注企業的發展,要非常理解民營企業目前的處境,從思想、言論和行動上,大力支持工業經濟發展,形成衆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區招商局,工業促進局等相關部門要加強與企業在出口政策、形勢預測、市場分析等方面信息的溝通、共享和互動,及時幫助企業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高審批和服務效率,爲企業提供寬鬆和諧的發展環境。勞動部門做好企業裁員職工的勞動社保及再就業培訓工作,提供企業用工供求平臺,採取多種措施,合理解決裁員生活出路,部分企業招工難的問題,維持社會穩定,促進我區非公有制經濟健康、有序地發展。同時各企業要加強合作交流,學會抱團取暖,克服不良競爭,實現互惠雙贏。

(四)加強經營管理,提高抗險能力。一是中小企業要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優化資本結構,轉換經營機制,增強企業活力。二是要加快技術改進步伐,優化產品結構,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能力。三是要規範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加強內部控制,加強財務管理,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四是建立健全人才培訓的長效機制,加強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企業員工崗位的技能培訓,不斷提高企業員工隊伍素質。五是要提高信用意識,誠信經營,真實地反映經濟狀況和經營成果,杜絕偷逃稅金、做假帳等不良行爲,爲自身發展創造良好的信用條件,提高抵抗風險的能力。

爲深入瞭解國際金融危機對企業生產經營、職工權益影響情況,準確把握我省職工隊伍動態,協助黨委政府做好力所能及的工作,今年2—4月,省總工會黨組在全省工會系統部署了應對金融危機、切實維權維穩專題大調研工作,在各地、各系統工會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省總工會組成8個調研組,分赴昆明、曲靖等11個州市和冶金、農墾等11個企業集團進行重點調研。總體上看,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衝擊是嚴重的,經濟增長明顯回落,省屬國有大中型企業虧損或預虧現象普遍;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相繼停產、關閉;職工工資收入和福利待遇明顯下降、下崗失業人員增多、困難羣體增大、職工隊伍穩定和職工權益保障形勢較爲嚴峻,對此應引起高度重視。

一、金融危機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

今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進一步突出,主要表現爲經濟增長放緩,出口嚴重下滑,部分企業因市場萎縮或資金鍊斷裂而被迫減產、停產甚至倒閉。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4月,全省16個州市共有917戶企業停產,1008戶企業半停產,部分企業已破產倒閉;省屬國有大中型企業大多出現生產不正常、銷售總額減少、企業利潤大幅下降的局面。

(一)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導致企業虧損。

(二)原材料價格與產品價格倒掛、市場銷售不暢,導致企業效益下滑。

國際金融危機前,雲天化國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進口了l70多萬噸硫磺,價格爲每噸780美元,現已跌至每噸40美元左右,公這一項就損失了12.58億美元。生產設備屬國際一流的昆鋼板帶廠,由於產品銷售價比原材料購進價還低,生產越多越虧損,因而不得不採取停產放假的方式應對危機。

(三)部分中小企業受衝擊嚴重。

中小企業大多屬於高投入、高消耗、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產業領域,自主創新能力弱、規模效益差、產業集中度和產品科技含量低等軟肋問題日益凸現,在國際金融危機面前劣勢就更加明顯,大量中小企業停產、半停產。臨滄市100多家茶廠大多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況。怒江州具有一定規模的近300戶中小企業一半以上停產、半停產。楚雄州重點監測的166戶企業,有77戶虧損。玉溪市磷化工企業基本停產。

二、金融危機對職工權益的影響

(一)下崗失業職工增多。

(二)職工收入普遍降低。

(三)職工權益難以保障。

一些中小企業藉口國際金融危機刻意規避勞動法律法規,拖欠職工工資、任意加班加點而不發或少發加班費、裁員隨意性、用工短期化等做空勞動者權益現象突出。還有不少私營企業職工和返鄉農民工,因爲沒有辦理社會保險,失業後就一無所有。大多數放假回家的職工由於未被登記爲失業,也無法從社保部門領到失業救濟金。一些困難企業無力支付職工五險一金,職工自己交納完五險一金後,家庭可支配收入銳減,生活壓力驟然增大,成爲新的社會救濟對象。

三、影響企業發展與社會穩定的主要問題

(一)中小企業融資困難。

由於需求萎縮,產品庫存增加,資金回籠受阻,不少中小企業出現資金斷流情況。雖然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放寬了中小企業貸款門檻,金融機構也加大了對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但衆多中小企業因信用等級差、有效資產抵押能力弱等原因很難及時得到貸款,從而限制了企業的生產自救。個別企業只能採取向地下錢莊借高利貸或借用企業中層幹部的房產證抵押貸款等方式,來解決資金短缺問題。

(二)農墾系統困難特殊。

(三)部分改制企業後遺症問題較突出。

由於相關政策沒有落實到位,部分改制企業仍在行使小社會職能,改制成效難以顯現,嚴重阻擋了企業輕裝上陣的步伐。改制初期的安置、補償標準過低,新、舊工傷補助標準不一,退休、退養人員待遇過低以及拖欠職工醫療費和五險一金等情況,使部分改制企業出現翻燒餅式的反覆現象,遺留問題處理難度較大,形成了新的影響社會穩定的隱患。此外,一些進入改制程序的企業由於政策銜接不到位,資產處置與重組無法正常進行,職工的合法權益無法實現,如,煤礦基本建設公司資產重組不順,導致職工多次上訪,甚至發生阻斷交通道路的羣體性事件。

(四)困難職工總數增加。

企業經濟效益大幅下滑和部分企業停產、半停產,導致職工收入下降,使新增困難職工總數已近10萬人。昆明銑牀廠停產後,800多在職職工全部待崗,企業應承擔的職工醫療保險金,只能依靠昆明市總工會擔保幫助貸款交納;問題最爲突出的昆明市建安公司,已拖欠職工醫療費100多萬元,拖欠職工工資和生活費186萬多元,拖欠職工養老保險金1100萬元,拖欠失業保險金56萬多元,有3/4的內退職工未能領到生活費。

(五)職工思想波動較大。

隨着金融危機的深度蔓延,廣大職工雖然對黨和政府戰勝金融危機有信心,但對金融危機何時結束心中無底,對企業如何走出當前困境憂慮重重。職工中普遍存在三怕(一怕金融危機影響自己、二怕下崗失業、三怕生活無保障),四難(看病就醫難、家庭住房困難、子女上學難、權益保障難),四憂(一憂個人創業籌資難、二憂相關證件辦理難、三憂再就業競爭壓力大、四憂技能培訓提升難),四盼(一盼危機影響儘快過去、二盼生活水平能切實提高、三盼企業早日恢復生產、四盼再就業能儘快落實)現象。

四、各級工會組織採取的應對措施

面對金融危機衝擊,作爲黨聯繫職工羣衆的橋樑和紐帶,各級工會組織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在大力加強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倡導職工與企業共克時艱的同時,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和職工隊伍狀況廣泛開展大調研,在此基礎上研究,提出工作對策,相繼採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二是加大送溫暖幫扶力度,增加送溫暖次數和資金,使需要幫扶的困難職工及時得到救助。今年元旦、春節期間,全省各級工會共慰問困難職工、農民工20萬人,做到了困難職工慰問全覆蓋;中秋、國慶期間,省總工會將再次組織送溫暖活動。

三是積極實施培育和扶持創業帶頭人項目。計劃在今年年內扶持1000名以上創業帶頭人,拉動更多的就業機會。

四是籌集2000萬元以上資金,創建13個省級農民工培訓基地。爲1.5萬名農民

提供職業技術培訓,併爲3萬名困難農民工提供維權服務和生活幫扶。

五、應對危機的對策與建議

(一)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切實爲中小企業減負減壓。

建議各級政府對部分困難企業和抗風險能力弱的中小企業,加大貸款擔保、結構調整、節能減排、技術創新等方面的財政扶持,幫助它們儘快擺脫金融危機困境;對存在特殊困難的中小企業,實行一定時期內的水電費、稅金減免政策或緩交政策,真正把國家有關部門下發的《關於採取積極措施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局勢有關問題的通知》等相關措施落到實處,幫助此類企業降低成本、節約開支,把有限的資金用到恢復生產上;切實用足用活用好國家爲應對金融危機而相繼出臺的一系列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明確的政策措施,從重新連接產業鏈人手,採取國家戰略儲備等有效方式,解決好原材料價格上漲和資源型產品積壓的問題,幫助企業實現自我發展。

(二)加快推進改革步伐,切實幫助農墾系統解決實際困難。

針對農墾系統的特殊困難,建議省委、省政府加大農墾系統改革力度,着力轉換體制機制,幫助農墾企業早日走出困境;對農墾系統割膠工採取特殊政策,參照化工等高危行業特殊工種待遇政策規定,解決割膠工的職業病防治和提前退休問題;採取切實措施幫助農墾職工解決因企業困難而難以進入社保的問題;妥善解決好紅河墾區存在的難民和三非人員具體問題。

(三)採取積極措施,拓寬就業渠道,穩定就業崗位。

建議各級政府積極推進稅收、資金扶持等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的實施,簡化個人創業的相關手續,降低個人創業貸款融資門檻,形成創業帶動就業的良好環境;大力開發社區公共管理、公共服務、衛生治安、環境綠化美化等公益性崗位,用於安置困難職工羣體就業;督促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盡最大努力不裁員或少裁員,穩定職工隊伍,防止失業人員過於集中;加大勞動執法監察力度,繼續’督促企業依法規範和完善勞動用工制度,及時查處侵害職工權益的不法行爲,穩定就業局勢。

(四)進一步發揮工會組織在應對危機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應對金融危機,爲黨政分憂、爲企業和職工解難,工會組織責無旁貸。建議各級黨委、政府進一步支持工會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利用困難職工幫扶中心、文化宮,俱樂部、職工之家等陣地,協助政府做好下崗職工、返鄉農民工的就業再就業與創業引導和服務工作,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技能培訓,提高職工素質,把黨政所急、職工所需、工會所能的事情更多地交給工會組織來辦,發揮工會組織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與促進社會和諧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sanwensuibi/113817/

到企業的調研報告篇4

藝術學院:

一、實習時間

二、實習單位

三、實習目的

開展企業實踐活動,提高教師實踐動手能職業教育強調的是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具有一定的實際操作能力。作爲專業課教師,首先自己必須具有過硬的實際操作技能才能教好學生,踏踏實實從生產一線做起,抓住一切機會自己動手操作,積累經驗,提高操作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下企業實踐不僅提高了實踐技能,也對以前所教理論課程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使理論教學的針對性、應用性和實踐性大大增強,提升了指導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實習內容

熟悉企業生產,瞭解行業現狀與發展方向 通過企業實踐,瞭解與自己所教專業相對應企業、行業的生產技術、工藝的現狀和發展方向,有利於在教學中及時補充反映當前生產現場的新技術、新工藝,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在課程教學中,把行業現狀和特點如實地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儘早與社會接軌,不至於讓學生走出校門,與行業實際脫離太遠,從而產生種種不適應。

通過企業實踐,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通過這次企業實踐活動,瞭解了目前行業、企業對各類人才的需求、就業狀況,通過自己親身經歷,掌握企業對本專業人才知識結構、職業能力、職業素養的要求,返校後有針對性的進行課堂教學,培養出更符合企業需求的應用性人才。同時根據企業要求與工作過程特點,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改革課程體系,整合教學內容,按知識結構分模塊,採用工學交替,教學做一體化模式進行教學,切實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根據企業對員工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溝通協調能力、隨機應變能力、服務意識、敬業精神的要求,修訂教學計劃時加大人文素養、職業素養培訓課程比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加強自身修養。

通過企業實踐,改變思想觀念,提高學習技能積極性由於教學條件所限。教師講理論難,學生學習更難。抽象的理論及講解操作,不直觀,學生難掌握。通過企業實踐能較好地把書本的理論知識和到工廠實踐所學專業技能緊密結合起來,教學內容豐富,形象生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有了這樣的目的,就有了下企業實踐的積極性。

五、實習心得

邊學習、邊思考、邊提高

教學理念的新突破 下企業實踐,像企業工作人員一樣上班下班,從事企業員工相同的工作,在實踐的過程中,不僅體驗了企業工作的艱辛,更重要的是感受到書本知識和實際工作需求存在的距離,熟悉企業相關崗位職責、操作規範、用人標準與管理制度,在教學理念上有了更深的認識。

到企業的調研報告篇5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國家和省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爲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努力構造“黨委政府統一領導,職能部門齊抓共管,村履行職責,社會單位全面負責,廣大羣衆共同防範”的安全生產網格化工作機制。通過強化監管責任和監管措施的落實,形成全鎮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確保全鎮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平穩。

二、目標任務

把全鎮安全監管網格化劃分到位。既要科學合理,更要符合本鎮實際,便於安全監管;把網格監管人員配備到位。既要保證人員數量滿足需要,更要使其人員適應監管崗位要求,能夠履職到位;把人員職責考覈建立到位。既要使監管人員明白自己的工作職責,更要通過嚴格的工作考覈,促進其自覺履職;把監管保障措施落實到位。建立網格監管經費保障機制,將其納入鎮政府每年財政預算,確保落實到位;把網格監管的制度制訂到位。以制度管理網格監管人員,以制度規範網格監管工作運行,以制度促進網格監管工作的落實。

三、實施步驟

1、調查摸底階段(7月1日-7月20日)。摸清生產經營單位底數、組織工作調研、謀劃實施方案,明確安全監管、網格員,落實片區網格辦公室。

2、組織實施階段(7月21日-8月21日)。編制《鎮網格化監管網絡圖》。培訓網格監管員、網格員、安全員,編制流程,制訂工作職責,工作制度和考覈細則。

3、總結提升階段(8月22日-8月31日)。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回顧總結,不斷完善工作機制,保障網格監管工作規範運行。

四、組織領導

成立鎮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執行組長:

副組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鎮安監辦內,兼任辦公室主任。

領導小組負責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工作組織領導,確保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工作,按照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全部推進到位。

五、工作要求

1、落實責任。

全鎮上下要充分認識開展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各村、單位負責人是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的第一責任人,要切實負起責任、親自謀劃方案、親自動員部署。網格化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抓好工作調研、方案謀劃等工作。鎮安監辦等行業監管部門要對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工作進行業務指導,確保網格化有序開展。

2、務實推進。

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工作要求高、專業性強,鎮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組織召開相關人員參加座談會,多方徵求意見;要組織專門班子深入基層、深入企業調查研究,摸清生產經營單位數量和分佈情況及監管情況,爲科學合理劃分網格提供決策依據;要精心制訂網格人員配備方案,配強網格負責人和網格監管人員;要認真研究制定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制度,確保建成後的網格監管工作規範運行。

3、通力協作。

安全生產網格化建設涉及的行業監管單位要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的要求,積極參與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工作,要主動參與工作調研和方案謀劃,要挑選能力強、業務精的人員充實網格監管,爲全鎮安全生產網格化的建成和運行作出應有的貢獻。

到企業的調研報告篇6

隨着經濟全球化的快速推進和我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產品的買方市場逐漸形成。企業爲了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除了要依靠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價格、改善售後服務等傳統的策略外,還要運用賒銷的方式來擴大銷售規模,提高市場佔有率。但是,應該看到,賒銷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可以擴大企業銷售規模,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它也產生了大量的應收賬款,如果企業應收賬款佔流動資產和總資產的比重持續居高不下,則會嚴重影響企業的資金週轉,甚至會導致無法挽回的經營風險,危害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樹立應收賬款風險意識,採取有效的風險防範和控制措施,切實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一項重要內容。本文就企業應收賬款風險的表現及其防範談一點看法。

一、企業應收賬款風險的表現

(一)形成呆壞賬,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應收賬款形成的銷售收入並未給企業帶來實際的現金流入,如果不能在一定的時間內及時收回,就會形成呆賬、壞賬。企業對發生的呆、壞賬依法處理後,作爲企業的一項費用衝減企業利潤,給企業造成直接經濟損失。

(二)虛增企業經營成果,降低了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我國的企業以權責發生製爲記賬基礎,發生的賒銷全部記入當期收入,使得企業的賬面利潤增加,但是這並不表示企業實際現金流入增加。因此,企業應收款的大量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虛增了賬面銷售收入,誇大了企業經營成果。如果企業企業無法及時將盈利轉變爲可供支配的現金流,就會因無法把握投資機會而降低資金的使用效率,限制了企業的發展,甚至會影響到企業的生存。

(三)降低了資金的週轉速度。應收賬款的增加意味着企業沉澱在非生產經營環節的流動資金在增加。大量的不合理應收賬款的存在,必然會影響資金循環,降低資金的週轉速度,還會延長企業營業週期,給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帶來不利的影響。

(四)加大企業的現金流出。賒銷可以使企業實現較多的收入,體現較多的利潤,但是並不能真正增加企業現金流入,反而會增加企業的現金流出。這是因爲,賒銷量越大,以銷售收入爲計算依據的流轉稅和以利潤爲依據的企業所得稅也就越大,企業依法清繳稅款必然會加大現金流出,加重資金壓力。

(五)擾亂市場經營秩序。當前,我國的很多企業都面臨着“銷售難、收款更難”的雙重困境。企業應收賬款形成呆賬、壞賬,產生了大量的無力清償的企業間的“三角債”和銀行的不良貸款,導致資金週轉失靈,嚴重影響了企業甚至是金融業的正常運轉,干擾了市場經濟的正常秩序。

二、企業應收賬款風險的防範

(一)明確職責、加強溝通。企業應根據自身特點和管理需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賒銷審批制度,尤其是要明確財務部門和銷售部門在應收賬款管理中的職責,必須改變應收賬款管理工作僅僅是財務部門職責的錯誤認識。要建立賒銷業務責任制,按“誰經辦、誰催收、誰負責”的原則,將實際收到貨款數作爲銷售部門和銷售人員的考覈指標,要求銷售人員對每一項銷售業務從簽訂合同到回收資金全過程負責,直至收回資金爲止。同時,要充分發揮業務、財務、審計部門在應收賬款管理中的作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信息溝通,共同參與、相互配合與牽制。只有明確職責、加強溝通,相關業務或管理部門各司其職,才能及早發現可能的壞帳,採取防範措施,有效控制風險。

(二)制定科學合理的信用政策。企業應根據不同的發展時期、不同的經營策略、不同的市場環境等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把信用標準、信用條件、現金折扣、收賬政策結合起來,考慮幾個方面綜合變化對銷售額、應收賬款機會成本、壞賬損失成本和收賬管理成本的影響,從而制定出適用於不同合作對象的信用政策,儘量縮短企業的平均收款期,努力減少企業壞賬損失。

(三)建立科學的信用評價體系和靈敏的風險預警體系。首先,要根據同行業競爭對手的情況、企業承擔違約風險的能力和客戶資信水平等因素,建立科學的客戶信用評價體系,加大對合作企業的資信調查力度,採用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的方法評估客戶的信用品質,建立客戶企業資信檔案,根據客戶的信用等級確定相應的信用政策,有效防範呆、壞賬於未然。其次要認真對待應收賬款的賬齡,建立靈敏的風險預警體系。一般而言,客戶逾期拖欠賬款時間越長,賬款催收的難度越大,成爲呆壞賬損失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企業必須要做好應收賬款的賬齡分析,對應收賬款中潛在的風險進行實時的監控,密切注意應收賬款的回收進度和出現的變化,及時採取措施,調整企業信用政策,努力提高應收賬款的收現比率。

(四)建立應收賬款準備制度。不管企業採用怎樣嚴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着商業信用行爲,壞賬損失的發生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業要依據有關財經法律法規,對壞賬損失的可能性預先進行合理估計,積極建立彌補壞賬損失的準備制度。

(五)建立和完善應收賬款內部控制制度。應收賬款內部控制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管理者對企業應收賬款及其相關業務進行組織、制約、考覈和調節的重要手段。以制度形式明確業務控制程序和管理方法,有助於企業各相關部門履行其管理職能。建立應收賬款催收責任制度,將應收賬款的回收與內部各業務部門的績效考覈及其獎懲掛鉤,切實加強對應收賬款的跟蹤管理,提高應收賬款風險防範能力。

總之,現代企業處於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必須懂得如何充分挖掘“賒銷”這一經營方式的潛能,但同時也必須充分認識到企業應收賬款的風險,把合理有效地防範與控制應收賬款的風險作爲企業的一項重要管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爲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到企業的調研報告篇7

一、項目名稱:互聯網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用人需求狀況——以xx市爲例

二、活動時間:

三、活動地點:xx市

四、團隊名稱:xx團隊

五、團隊成員:

六、活動行業:互聯網行業

七、活動對象

xx科技有限公司、xx技術軟件有限公司、x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門相關專業地大學生

八、活動背景與目的

隨着高等教育的“大衆化”,大學生畢業人數也逐年增加。但用人單位所需崗位數量與畢業人數並不匹配,“就業難”問題愈發嚴重。同時許多大學生就業觀念不正確,缺乏實踐經驗等問題也導致“用工難”現象逐漸凸顯,就業問題得到社會普遍關注。

通過此次活動可以瞭解互聯網科技公司人力資源部門的用人要求,用人現狀並獲得更多用人需求信息,以此來爲相關專業大學生提出對策建議,促進大學生提高自身能力,更好的適應市場就業需求,並從企業招聘方式,學校培養方式和人才培養側重點提出建議,爲緩解大學生“就業難”問題貢獻一份力。

九、調研成果

(一)互聯網行業發展現狀

1、互聯網行業發展勢頭良好,市場潛力較大。

2、互聯網行業處於發展升級階段,需要大量專業人才。

3、互聯網行業發展更加綜合全面。

4、民營企業佔據互聯網行業主體。

5、大多互聯網企業集中在東部沿海等發達地區大城市。

(二)互聯網行業招聘人才要求

1、對於高校學習優秀的同學會擇優錄取。

2、強調學習態度和能力。

3、並非一味看重學歷,十分注重實際能力水平和實踐經驗。

4、看重人才的道德素質。

(三)招聘時畢業生存在的普遍問題

1、實踐經歷少,社會經驗不足。

2、眼高手低,自我定位不明確。

3、部分畢業生對於薪資待遇要求過高。

4、缺乏契約精神。

5、綜合素質能力不夠全面。

(四)調研得出的建議

1、對大學生的建議

(1)大一大二:認真學習,學好專業知識打好基礎,多參加實踐活動,培養自身實踐活動能力,培養興趣愛好,進行大量閱讀,拓寬視野,多與人溝通,提升綜合能力。

(2)大三大四:保證專業知識水平,爭取提升豐富履歷,做好面試技巧,招聘要求等準備工作,制定明確未來規劃,把握實習機會,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與社會接軌。多渠道收集信息,瞭解職業方向定位。

2、對學校的建議

(1)豐富實踐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參加,提升學生實踐經驗以及綜合素質水平。

(2)開設與就業相關課程及講座,向學生傳授技巧,豐富學生對於就業及社會現狀的認識,引導學生建立清晰的自我認識與定位。學校、學院、專業、班級形成聯動,共同培養學生。

(3)建立健全的誠信機制,培養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和反思能力。

(4)利用學校企業資源構建產學研合作平臺,促進高校畢業生與企業無縫對接。

到企業的調研報告篇8

一、前言

學習發展建築業強勢企業,培育品牌企業思路和對策,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產業集聚和發展的質量和效率,加快培育我市建築業知名品牌企業。根據年度工作安排,決定近期對我市建築業和企業發展進行調研,從建築業發展、建築企業情況和建議措施三個方面進行彙報。

二、建築業的發展

(一)本地區建築業的基本情況,產業發展的優勢和制約因素及原因

隨着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己的衣食住行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建築行業,這不是簡單的擋風遮雨,而是從質量、美觀、環保等多個方面來考慮。

就山東省而言,德州是三線城市,規模小,消費水平低。人們的人均消費有時不夠溫飽,更不用說帶動建築業的發展了。而且裝修質量嚴重製約了消費者對建築業的看法,是制約建築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二)當前建築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目前建築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產業結構不合理

在建築行業中,大多數中小企業是世界各地的普遍現象,特別是在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這是由建築行業多層次、專業化分工和承包生產的需要決定的。然而,中國的建築業結構與發達國家和地區有很大的差異。

中型或中型大型企業較多,小型企業較少。雖然中國中小型建築企業的數量已經佔行業員工的87%,與美國的91%、日本的94%和德國的99%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主要是因爲中國人口多,而發達國家平均每11個人就有一個小型企業。

產業結構不合理。直接導致行業內大小企業沒有形成合理分工合作,企業規模和實力相近,導致大量企業業務領域趨同,過度集中在同一個綜合承包目標市場。一方面,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龍頭企業;另一方面,中小企業、尖端企業和專業化企業的發展不足,缺乏小巨人企業。

2、市場交易行爲需要規範

有大量不規範的市場交易。虛假招標、肢解工程、低成本承包、違法分包、轉包等問題依然突出。一些地方政府或行業主管部門出於地方保護或行業保護的目的,通過資質門檻限制本地區、本行業的建築企業參與公平競爭。

此外,由於全社會信用機制不完善,部門監管力度不夠,行業產能過剩,建設產能過剩,對特殊城市業主行爲缺乏有效約束,拖欠工程款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新開工項目拖欠現象依然存在。

建築市場的法律法規並不完善。現行法律法規定義不清,定型觀念不準確,執法效力不強,缺乏有效的制約和懲罰機制,不能滿足監督執法的需要。不規範的市場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行業的健康發展,導致壓倒性優勢、劣勢難以消除、企業利潤普遍下降。

3、員工素質有待提高

勞務質量。由於建築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從業人員的准入門檻相對較低,吸收了大量農村勞動力。據相關統計,我國從事建築業的農民工數量超過70%,數量巨大。這些人文化程度低,90%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技能培訓,無法形成真正的產業工人羣體。

複合型高端管理者素質有待提高。在建築行業的人才隊伍中,管理人員尤其是懂國際工程承包的項目經理、懂工程索賠的合同經理、懂技術、善經營的經理嚴重缺乏,不利於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