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金融的調研報告多篇

金融的調研報告多篇

金融的調研報告篇1

前言

國內經濟持續轉型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突破口和着力點。而金融端是供給側改革的關鍵。

尤其在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產融結合、脫虛向實”的背景下,更需要加強金融支持和服務。

而供應鏈金融是應“產業發展需求”而生,不管對於國際發展戰略與進程,還是國內轉型戰略與進程,供應鏈金融都生逢其時。

供應鏈金融不僅僅是一種融資服務,供應鏈運營效率的提升、供應鏈整體競爭力的提升、生態圈的建立和繁榮也是供應鏈金融的非常重要的使命。

所以,供應鏈金融是金融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抓手。

2019年供應鏈金融產業健康迭代、宏觀環境利好、產業生態穩健繁榮,除了傳統的商業銀行,行業龍頭、b2b平臺、供應鏈公司、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物流公司、金融信息服務平臺、金融科技、信息化服務商等都紛紛往供應鏈金融領域滲透,可謂是千帆競發,百舸爭流。

萬聯供應鏈金融研究院聯合華夏鄧白氏、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供應鏈戰略管理研究中心從2019年3月對供應鏈金融的各類市場主體進行了問卷調研,各類主體的競爭優勢、市場格局、服務模式、資金渠道、風控手段是什麼呢?大數據、區塊鏈等新金融科技對行業發展的影響幾何?他們的實踐是否印證了產業的健康迭代、穩健繁榮、前途光明?未來,他們又將如何前行、走向何方?希望通過本報告的發佈來記錄行進中的2019中國供應鏈金融業態。

一、供應鏈金融生態圈結構

在推行供應鏈金融活動過程中,各供應鏈金融利益相關方/參與主體的角色和結構關係,以及它們與制度和技術環境的關係構成了供應鏈金融生態。供應鏈金融生態包含四層架構:供應鏈金融源;供應鏈上的中小微企業;供應鏈金融實施主體;供應鏈金融資金提供方;供應鏈金融基礎服務。

(1)供應鏈金融源

供應鏈金融的受益主體主要是依附於供應鏈上焦點企業的上下游中小微企業,通過融入到供應鏈的產、供、銷各個環節,藉助焦點企業信用提升供應鏈上中小微企業的信用,拓展融資渠道,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2)供應鏈金融實施主體

在供應鏈金融發展初期,實施主體主要爲商業銀行。而在產業互聯網大發展的背景下,銀行不再是供應鏈金融產品與服務提供的絕對主體。掌握了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真實貿易的行業龍頭企業、b2b平臺企業、物流企業等各參與方紛紛利用自身優勢,切入供應鏈金融服務領域。

(3)供應鏈金融資金方

供應鏈金融資金方是直接提供金融資源的主體,也是最終承擔風險的組織。

(4)供應鏈金融基礎服務

供應鏈金融的發展需要配套的基礎設施服務提供方,如區塊鏈技術服務提供商、電子倉單服務提供商、供應鏈金融信息化服務商、行業組織等。這些企業可以利用自身供應鏈金融基礎服務的優勢,鏈接資金提供方,供應鏈金融服務方、融資對象等,爲整個供應鏈金融生態圈提供基礎服務。

二、供應鏈金融生態參與主體

商業銀行:商業銀行鍼對供應鏈融資需求企業的實際情況,提供多種模式的融資解決方案。商業銀行在資金成本方面具備的天然優勢,但商業銀行的傳統金融服務模式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其供應鏈金融的發展。

行業龍頭:行業龍頭企業依據自身在行業內的規模優勢、經濟效益優勢、帶動和輻射優勢、競爭優勢等,整合供應鏈上游和下游的中小微企業,鏈接資金提供方,爲行業內的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解決方案。

供應鏈管理公司:供應鏈管理公司外包焦點企業的非心業務,整合供應鏈上下游資源,鏈接資金提供方,爲供應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提供供應鏈服務和融資解決方案,提升了整個供應鏈的運作效率。

物流公司:物流企業通過物流活動參與到供應鏈運作中,通過整合供應鏈中的物流網絡,鏈接資金提供方,爲服務對象提供物流供應鏈服務和融資解決方案,有利於穩定業務網絡,提升物流企業的競爭能力。

b2b平臺:b2b在整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一直佔絕對比例,是實體經濟與互聯網結合的最佳載體。目前諸多b2b平臺也通過對接資金提供方爲平臺上下游提供融資解決方案。

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爲中小企業提供進出口環節的融資、通關、退稅、物流、保險等相關服務,平臺針對中小外貿企業發展中的資金問題,開拓了中小企業國際貿易項下的供應鏈金融。

金融信息服務平臺:金融信息服務平臺通過互聯網技術鏈接資金提供方和供應鏈上的資產端,爲供應鏈上的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解決方案和資金支持。

金融科技公司:金融科技是金融和信息技術的融合型產業,關鍵在於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手段對傳統金融行業所提供的產品、服務進行革新,提升金融效率。

信息化服務商:在供應鏈金融在線化、平臺化的趨勢下,信息系統是供應鏈金融業務運作的靈魂。

基礎設施服務商:供應鏈金融的發展需要配套的基礎設施服務提供方,這些企業可以利用自身供應鏈金融基礎服務的優勢,鏈接資金提供方,供應鏈金融服務方、融資對象等,爲整個供應鏈金融生態圈提供基礎服務。

三、供應鏈金融生態圈全景圖

(1)供應鏈金融發展的整體趨勢

受益於主流金融服務的缺席,應收賬款、融資租賃等金融業態的快速發展以及心企業轉型的迫切需求,供應鏈金融行業正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

在本次調研中,82%的業內受訪企業表示整個供應鏈金融行業在2019年的景氣程度將持續上升。該結果表明大比例的從業者對供應鏈金融行業的發展持有樂觀態度。僅7%左右的受訪企業表示可能出現下降的趨勢。表示不樂觀的供應鏈金融從業者主要來自於供應鏈公司及外貿綜合服務平臺。

從供應鏈金融機構的人員規模來看,超50%供應鏈金融服務商人員規模不到100人,屬小微企業範疇,或處於初創期。約30%的受訪機構爲中型規模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商,員工人數在100—500人。員工人數在500及以上的大型供應鏈金融服務商不到20%。

從人員擴張趨勢看,近9成供應鏈金融服務商表示在未來三個月有招聘新員工的計劃。該結果表明企業對供應鏈金融未來的發展預期表示看好,同時也意味着行業競爭正在逐步加劇。獲客和風控將成爲供應鏈金融賴以生存的競爭力。

此外從企業需求角度來看,中國非金融企業應收賬款餘額規模達到16萬億元,工業企業應收賬款規模已超過10萬億元。供應鏈金融服務商主要面對的中小型工業企業,總應收賬款規模已超過6萬億元。應收賬款融資作爲供應鏈金融重要的融資模式,應收賬款規模的不斷增長爲我國供應鏈金融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哪些公司正在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

供應鏈金融行業的參與主體囊括了銀行、行業龍頭、供應鏈公司或外貿綜合服務平臺、b2b平臺、物流公司、金融信息服務平臺、金融科技公司等各類企業。其中,供應鏈公司/外貿綜合服務平臺、b2b平臺類數量約佔45%。

b2b平臺:在本次調研結果中b2b電商平臺佔18%。b2b平臺主要體現爲兩種服務模式:一種是從交易端切入的b2b平臺,提供在線交易,鼓勵並促成客戶的在線交易,使交易數據沉澱在平臺上,可以通過數據模型爲企業提供更好的資信支持。另一種是從服務端切入的b2b,爲客戶提供從尋源,倉儲,物流,信息管理等一系列的服務。無論哪一種模式對供應鏈金融的開展都提供了良好的環境。b2b平臺通過構建生態圈將供應鏈金融的各方主體吸引過來,包括資金供應方,擔保機構,保險公司,倉儲公司,物流公司等等。通過平臺的交易,服務,物流,風控等來保障,幫助資產方客戶得到相對便宜的資金,幫助資金方更全面更精準地控制風險,相比較而言b2b平臺比較容易做出規模。國內知名的b2b平臺包括金銀島、易煤網、銅道電商、三正電商等等。

金融科技公司:在金融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數據金融公司大行其道,自有技術及研發能力使得金融科技公司能夠搭建平臺,連接前端多個融資需求平臺,後方連接多層級的資金平臺,融資需求平臺大多是心企業,b2c平臺,b2b平臺,資金端涵蓋了銀行,保理,小貸,信託等等多層次金融提供方。金融科技公司則負責內外部數據歸集、處理、傳輸、分析,協助風險識別與控制。比較典型代表企業包括京東金融、螞蟻金服等。

此外,行業龍頭企業,物流公司,銀行及非銀金融機構也是供應鏈金融領域的重要參與者。

行業龍頭:行業龍頭企業通過自有資金或依託產業聯盟打造產業互聯網與金融服務平臺,通常優先滿足心企業上下游的融資需求,再沿上下游向外延拓展。或者部分國有企業利用低成本融資渠道獲得資金,然後對接規模稍大的項目,而這部分項目保理及小貸公司無法承接,從而形成了一個細分空間。此類企業有鮮易、達實智能、準時達等。

銀行:銀行在供應鏈金融領域有天然優勢,如資金成本低、獲客容易、管控資金等,但也有體制、風控、技術等方面的制約,而其他各類市場主體正在不斷搶食供應鏈金融的蛋糕,銀行在供應鏈金融領域顯得有點“內憂外患”。但我們認爲銀行仍然是供應鏈金融領域不可或缺的主力,原因還是銀行的資金成本優勢,其他企業要想獲得更高的槓桿,還得與銀行合作;而銀行要想實現真正基於供應鏈/產業鏈運營的金融服務,也必須依託其他企業深入產業內部。

(3)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對象集中在哪些行業:

隨着各類主體的摸索實踐,供應鏈金融的垂直化趨勢愈發明顯,供應鏈金融的垂直化發展進一步提升了產融結合的深度與廣度。

我國供應鏈金融服務對象集中在計算機通信、電力設備、汽車、化工、煤炭、鋼鐵、醫藥、有色金屬業等應收賬款累計較高的行業。但從調研結果顯示,未來供應鏈金融將作爲加速企業活力的重要保障因素,在更爲廣泛的垂直領域深耕細作,在更多的商業場景得到應用。

從本次調研結果來看,涉足物流企業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公司相對數量較多,其次爲大宗商品,包括鋼鐵,有色及農產品等,第三位零售業,第四、第五是供應鏈金融的傳統優勢領域:汽車及電子電器。

從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爲部分行業的供應鏈融資潛在需求尚未被挖掘,某些垂直領域可能存在較大機會。包括:物流行業,農業,零售業,化工行業,餐飲業等等。

物流行業: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已從2019年的7.10萬億增長到2019年的10.80萬億,增速8.8%。其中,公路運輸的規模接近5萬億,有近70萬企業提供不同形式的物流服務,而專線物流服務領域的市場不低於萬億,排名前10的專線物流企業佔整體市場的份額不足1%,更大的市場份額在幾十萬家專線中小企業手中。物流運輸企業向貨主承運貨物時需要向貨主繳納保證金,而且即使是信用好的貨主,其支付結算也有60—90天賬期;而對個體承運方或者車隊,一般都要先付一部分運費,等運輸完成,憑回單完成剩餘部分的支付。鉅額的運輸費用和較長的資金缺口期使物流企業面臨運營資金短缺,這些60—90天高質量的應收賬款爲供應鏈金融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

農業:供應鏈金融正在成爲農業上市公司的發展方向,這種趨勢主要在畜禽養殖產業鏈,在飼料企業居於產業鏈的強勢地位,而養殖業資金回籠需要較長時間,資金壓力大,一些上游龍頭企業利用供應鏈金融滿足下游養殖業客戶的資金需求,同時也進一步促進了自身主業的發展。

零售業:對於零售行業,專業市場最爲受益,因爲專業市場掌握着大量商戶資源。一方面,因爲互聯網對線下零售業的衝擊以及實體經濟的疲軟,商戶的資金壓力越來越大,除了少數商戶可以通過銀行獲得貸款,大部分商戶只能通過小貸公司、民間融資來籌集資金,而供應鏈金融則立足於產融結合,爲小b類商戶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另一方面,供應鏈金融的關鍵在於風險控制,專業市場掌握商戶的經營信息,並且具有商鋪租金、承租權費等抵押手段,能更有效地控制風險。因此,專業市場發展供應鏈金融有其內在的優勢。

化工行業:塑料行業是最適合做供應鏈金融的化工品種,因爲其具有1.6—1.8萬億級的市場空間,產品具備易運輸、易儲存的特點,市場交易活躍,下游分散且多爲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利潤空間薄,融資需求大。而塑料行業b2b平臺在產業發展中充當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一些b2b平臺也已初具規模。

餐飲行業:目前國內市場有250萬家餐飲企業,420萬家餐飲門店,1100萬家食品分銷商,整個餐飲行業有3萬億營收,其中1萬億用於食材採購。餐飲行業的供應鏈金融還處於起步階段。餐飲業的供應鏈具有環節多、供應鏈運作波動大、效率低的特點。大量餐飲類中小企業/個體戶資金鍊緊張。銀行的傳統信貸業務無法滿足大部分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筷來財等一些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利用先進的風控模型和強大的數據系統對金融風險進行控制,進而滿足餐飲類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

(4)供應鏈金融企業的業務規模集中在什麼層級:

供應鏈金融服務商的信貸規模差異較大,這與供應鏈金融服務商的資源優勢的不同有很大關係,各類服務商的年信貸投放規模從千萬級到百億級不等,規模差異較大。調研結果顯示,放貸規模在1億元以下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商約佔21%,此類機構通常處於供應鏈金融業務起步或轉型階段。這類企業佔比並不小,表明供應鏈金融行業目前仍有處於起步階段。

放貸規模在1—10億之間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商數量佔比約39%。該類供應鏈金融服務商已初具規模,業務模式相對成熟,具有明確的市場定位,具有較強的客戶開發能力和資金供應能力。其中小部分專注於垂直領域和細分市場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商的放貸規模已漸趨穩定。放貸規模在10—100億之間的服務商數量佔比約26%,表明市場中已有一部分供應鏈金融服務企業具有一定規模。

(5)什麼是成熟的供應鏈金融風控體系:

成熟的供應鏈金融風控體系包含三個層次:數據層、實踐層、技術層。其中數據層包括風控主數據的獲取、風險數據的拓展、數據的維護;實踐層包括高效的在線審批、精準及時的事中風控;技術層是指利用先進的模型科學地處理和分析數據,幫助預測和決策。

完善的風險主數據管理使風控數據維度更完整全面、信息提取更高效,避免人爲因素干擾。此外,風險數據的積累與沉澱爲未來的風險建模打下堅實基礎;基於it系統的審批流程進一步減少人爲因素影響,提升審批效率,而事中風險監控體系可以確保異常情況的及時處理;基於大數據分析的量化風險模型幫助企業充分利用數據資產,預測風險,是金融風險定價的基礎。

在本次調研中,我們依照以下規則將被訪企業的風控成熟度分爲三個等級:

調研結果顯示,10%的企業已經建立了領先的風控系統和風險數據庫,並以此爲基礎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構建了風險預測模型。63%的企業正在將數據分析、it技術與傳統風控流程進行融合進而提升風控能力。仍有27%的企業依賴傳統的風控方法和工具。

(6)爲什麼要豐富風控數據來源:

在200家受訪對象中,有76%的企業主要依賴於自身數據來評估客戶逾期風險。據鄧白氏過往的項目經驗,客戶自身的交易、經營數據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風險預警,有時會出現“這家客戶一直很好,但不知道什麼原因突然信用狀況惡化”的情況。這種現象的產生往往是因爲我們對客戶的風險識別受制於有限的信息。一家公司的經營不僅受到其主要貿易伙伴的影響,同時會受到產業鏈上下游產業、周邊產業,以及各種宏觀因素的影響。產業、周邊產業,以及各種宏觀因素的影響。因此,拓展風險數據的獲取渠道從而更全面掌握和預測客戶發展,是建立成熟風控體系的基礎。

(7)目前主流的風控數據包含哪些維度:

在200家受訪對象中,有76%的企業主要依賴於自身數據來評估客戶逾期風險。據鄧白氏過往的項目經驗,客戶自身的交易、經營數據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風險預警,有時會出現“這家客戶一直很好,但不知道什麼原因突然信用狀況惡化”的情況。這種現象的產生往往是因爲我們對客戶的風險識別受制於有限的信息。一家公司的經營不僅受到其主要貿易伙伴的影響,同時會受到產業鏈上下游產業、周邊產業,以及各種宏觀因素的影響。因此,拓展風險數據的獲取渠道從而更全面掌握和預測客戶發展,是建立成熟風控體系的基礎。

(8)爲什麼需要利用數據分析技術構建風險評分卡:

基於大數據的風險預測模型正在逐步被行業內的領先企業所接納。接受調研的企業中有35%的企業仍在使用基於風控經驗的風險評分表。48%的企業已將數據分析引入到風險評估中。17%的企業已經開始使用基於大數據分析的預測模型進行風險量化。專家法模型在風險評估過程中容易受到評估人員的主觀因素影響,導致結果不夠準確。在過往風控建模項目中,鄧白氏團隊常常遇到下圖描述的情況:專家法模型中每一個橫座標分段的逾期概率相差無幾,甚至出現評分較好的客戶逾期概率反而更大。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基於大數據分析的預測模型能夠大幅提升預測的準確性,不同分段的風險概率區分度高,最好分段的未來逾期概率只有3%左右,最差分段的未來逾期概率高達45%,區分度高更有利於針對不同客戶設計不同策略。

四、小結:

通過本次調研我們發現90%的企業均認爲徵信信息缺失、數據挖掘能力弱、模型評估能力弱三方面制約了其業務的進一步發展。數據源方面,這些企業可以加強與第三方數據源合作,進一步完善風控數據體系,提升風控能力。在評估能力方面,可以通過招聘、與風險建模諮詢公司合作等方式,提升風險建模方面的能力。

供應鏈金融發展趨勢:

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gdp)總量的60%,納稅佔國家稅收總額的50%。與此同時,中小企業在促進就業方面也有着突出貢獻,是新增就業的主要吸納器。然而,融資難問題一直以來是制約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桎梏。一方面中小企業的資金鍊有進一步惡化的狀況;另一方面,我國目前存在着大量的應收賬款,2019年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淨額爲12.8萬億。因此,如何採用更爲有效的手段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成爲了當今經濟發展中的重要課題。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供應鏈金融成爲了當今推動經濟進一步持續發展,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戰略舉措。從當今中國供應鏈金融的走向看,供應鏈金融在中國的發展將會呈現出五個趨勢:

1、以互聯網平臺爲基礎的產業整合在加劇

供應鏈金融的前提是供應鏈管理,沒有健全、良好的供應鏈作爲支撐,供應鏈金融就成爲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供應鏈建設和發展的程度是供應鏈金融健康發展的關鍵。從我國供應鏈管理的發展來看,目前經歷了從傳統的業務型供應鏈向協調、整合型供應鏈的發展。供應鏈金融開展的初期階段是銀行所推動的以應收賬款、動產和預付款爲基礎的m+1+n式的融資業務,其業務開展和風險管理的基礎是心企業發生的上下游業務活動,作爲融資方的銀行並不參與到供應鏈運營中。而進入到第二個階段,供應鏈金融的推動者不再是傳統的商業銀行,而是產業中的企業或信息化服務公司,他們直接參與到供應鏈運營過程中,在把握供應鏈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基礎上,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爲供應鏈中的企業提供融資等服務。隨着第二階段供應鏈服務和運營的逐步成熟和發展,供應鏈金融得以開展的基礎會逐漸從“鏈”式進化到“網”式,即基於互聯網的虛擬電子供應鏈。基於互聯網平臺的虛擬電子供應鏈是通過運用高速通訊的網絡技術,讓虛擬產業集羣中所有的中小微企業能夠低成本、甚至無代價地加入網絡平臺,並且任何一個企業與其他參與者協同預測、同步開發和生產,並實現高效配送和精準服務,滿足分散動態化的客戶需求。因此,虛擬電子供應鏈實現了所有利益相關方的高度整合,或者說它成爲了衆多子平臺、子生態的聯結平臺。

2、產業供應鏈作爲一種生態開始與金融生態結合

供應鏈金融的本質是一種基於供應鏈優化企業融資結構與現金流的有效方式,從本上講,供應鏈金融不僅僅是融資這種資金借貸性行爲,更是通過產業與金融的有效、有序的結合,一方面實現產業現金流的加速,縮短行業的現金流週期;另一方面也能實現金融的增值和穩健發展。產業作爲一種生態需要也應該與金融生態相結合,其含義是通過產業供應鏈推動金融生態的打造和發展,反過來運用金融來進一步推進產業供應鏈生態的壯大,因此,供應鏈金融的發展,不僅需要產業端的創新,更需要金融端的創新。具體講,金融端的變革應當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金融端的主體以及業務生態建設,也就是說要能使供應鏈金融有效發展,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和協同機制的建立至關重要;二是不同規模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目前我國存在着不同規模的金融機構,以銀行體系爲例,有全國性商業銀行、省級商業銀行、外資商業銀行、區域性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以及民營金融機構和互聯網銀行,各自都有着不同的定位、渠道和優勢,如果相互之間能夠基於各自的優勢充分合作,就能爲產業優化整個供應鏈網絡的現金流,不僅是加速現金流,而且能創造現金流。

3、金融科技成爲推動供應鏈金融的主導力量

以往互聯網的作用只是作爲金融活動開展和管理的輔助手段,而今卻可能成爲推動供應鏈金融的主導力量。由於供應鏈的主體具有多性、活動具有異質性,沒有良好的標準化、電子化、可流轉、安全簽章的電子票據、電子稅票和電子倉單,就無法實現業務流程的順暢管理。同理,沒有良好的雲平臺、雲計算,虛擬電子供應鏈就無法真正實現。而要真實把握供應鏈運營規律,有效知曉每個參與主體的行爲,就需要建立和發展大數據的能力。針對於資金和資產對應匹配的唯一性和真實性,就需要運用區塊鏈技術和物聯網技術。利用區塊鏈實現分佈式記賬和資金管理,實現智能合約,同時藉助於物聯網技術做到資金和資產的唯一對應。顯然,沒有金融科技的支撐,上述這些問題都不可能真正有效解決,供應鏈金融會遭遇巨大瓶頸。

4、防範風險成爲供應鏈金融的核心能力

供應鏈金融長遠發展的另一個心要素是風險的管控,供應鏈金融作爲一種微觀金融活動,其運營的規律如同一座天平,天平的兩端是資產和資金,天平的樑是產業供應鏈信息,而支撐整個天平的是天平的底座(即風險管控)和支柱(即信用)。金融的本質是風險估值和信用,這兩點如果忽略了,就會產生巨大的金融危機,因此,風險的預警和管理是供應鏈金融的重中之重。總體上講,風險的防控需要從供應鏈結構管理、流程管理和要素管理幾個方面入手。結構管理指的是能夠有效、合理地設計、建構供應鏈運營和服務體系,使得各個主體角色清晰,責權利明確,同時又能使供應鏈運營業務實現閉合化、收入自償化。流程管理指的是整個業務和金融活動的流向、流量和流速明確,整個業務和金融活動能夠實現管理垂直化,同時能夠據流程的狀況和要求,協同各類金融機構設計和提供風險緩釋手段,實現風控結構化。要素管理則是能對金融產品和業務信息數據做到及時、迅速的獲取和分析,真正做到交易信息化,並且能夠在全面掌握各主體資信的前提下,通過聲譽資產化建立供應鏈信用體系。

5、協同專業化將成爲智慧供應鏈金融的主題

供應鏈金融成功實施需要生態中多種形態組織的充分溝通和協同,這些主體除了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和相關業務參與方外,還包括至關重要的三類組織機構,即平臺服務商,這一主體承擔蒐集、彙總和整合供應鏈運營中發生的結構性數據以及其他非結構性數據;風險管理者,這一主體據平臺服務商提供的信息和數據進行分析,定製金融產品,服務於特定的產業主體;流動性提供者,具體提供流動性或資金的主體,也是最終的風險承擔者。這三類機構各自發揮着不同的作用,共同推動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因此,這就需要這三類機構充分探索與發展各自的能力,將其提供的差別化服務發揮到極致,只有實現高度的專業化,才能產生協同化。

金融的調研報告篇2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已經波及全球,形勢持續惡化,對歐美髮達國家的經濟造成了較嚴重的影響,並進一步拖累全球經濟發展陷入衰退困境。在此全球背景下,機電產品作爲湖南對外貿易最大宗的出口產品,將不可避免地受到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和衝擊。爲了及時全面掌握國際金融危機對我省機電產品出口企業的影響,我們深入到了我省部分機電產品出口骨幹企業進行調研,並對40多個骨幹機電產品出口企業進行問卷調查,與企業一道共同探討、制定應對措施。

一、金融危機對我省機電產品出口的影響

根據最近我們對40多家重點企業的調查,結合我省今年1-9月機電產品出口情況分析,金融危機對我省機電產品出口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1、全球金融危機對我省機電產品出口額的影響已逐步顯現。從今年7月開始,出口增幅出現下滑態勢。7、8、9月出口額和增幅分別爲:7月:2.69億美元,增長75.79%;8月:2.86億美元,增長69.25%;9月:2.41億美元,增長50.57%。

2、全球金融危機使得國際市場需求減小,經營風險加大。由於外商信心不足,出現觀望現象,訂單減少,對已簽訂的合同出現違約和拖欠支付貨款現象,收匯風險大增。如科力電機發運到烏克蘭1000多萬元人民幣的貨物到港,外方因外匯管制和缺乏外匯等原因而不提貨。

3、全球金融危機對我省機電產品不同種類產品影響有所差異。影響最大的爲材料類金屬製品,價格跌幅大,預計明年出口下降30-40%,其次爲:電子類產品,如樂金飛利浦曙光電子:顯示器、顯像管1-9月出口下降12.86%,維勝科技:多層電路板出口1627萬美元,同比下降27.96%;第三是:一些消費類產品:如轎車零部件供應商長沙磐吉奧生產的拉線出口1676萬美元,下降26.21%。目前,對機械設備影響小些。

4、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已從歐美向亞洲、非洲、大洋洲蔓延。出口增幅下滑從8-9月開始,比較早的如北美,增幅由7月的69.22%下降至8月14.47%,9月爲35.02%;9月份開始,亞洲、非洲、大洋洲的增幅分別由8月的77.86%、162.20%、66.36%下降至54.90%、25.90和-13.55%,降幅分別爲23%、136%和79.91%。

5、今後幾個月至明年出口預測

對於全球金融危機,各國都在聯手積極採取措施,減少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危害,效果如何,現難以預計。所以說,對於我省明年機電產品出口的影響程度,現難以作出準確判斷。據我們調查,80%以上的企業認爲金融危機對出口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根據調查問卷,認爲今年第四季度出口增長的企業佔26.48%,其中出口增長20%及以上的企業佔17.65%,增長20%以下佔8.83%,持平的佔20.59%,認爲出口下降的佔52.94%,其中下降20%及以上的佔23.53%,下降20%以下的佔29.41%。認爲明年出口增長的企業佔46.88%,其中出口增長20%及以上的佔25%,增長20%以下佔21.88%,認爲下降的企業佔34.38%,其中下降20%及以上佔18.75%,下降20%佔15.63%,出口持平佔18.75%。由於我省機電產品出口主要是具有自主品牌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的機械設備,這類產品大約佔整個機電出口產品的50%,其中工程機械大約佔出口機電產品37%。這些產品目前受影響相對來說小些。如果按照目前國際經濟形勢不再繼續惡化,明年我省機電產品出口仍有可能保持15-20%的增幅。

二、應對措施

面對全球金融危機的來臨,各企業都已採取了相應措施。這些措施主要有:

1、苦練內功,降低成本。爲了渡過目前的難關,一些企業都加強了內部管理,提高能源、原材料利用效率,減少不必要的開支,以控制成本。在當前能源、原材料、勞動力成本大幅上漲的情況下,企業建立了更加嚴格的管理制度,在採購、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杜絕跑冒滴漏等浪費現象;同時,縮短物流鏈,降低物流環節費用。

2、防範收匯風險,把好貨款回收關。隨着金融危機來臨一些企業把工作重點放在防範和控制支付風險方面。對國外進口商進行徵信調查。由於國際金融危機,海外買家的資信狀況在發生着較大的變化,即使過去履約紀錄良好的老客戶,他們現在的信用評級也有可能下降。因此,不僅要對海外新客戶進行必要的徵信調查,對老客戶也要採取類似措施。有的企業通過購買一些國際徵信機構的服務,瞭解海外買家的信用狀況。還有的企業委託國內銀行和保險公司,通過他們的海外分支機構,瞭解買方的信用狀況。一些企業都採用更加謹慎的結算方式收匯,如要求國外買家開信用證,或者改爲跟單託收d/p方式等。避免採用直接面對海外買家商業風險的結算方式收匯。最近,由於歐元以及印度、韓國等國家貨幣大幅度貶值,極大影響了我省對這些國家或地區的出口。由於金融動盪,我省一些機電企業採取了各種靈活的外匯結算方式和金融工具,規避匯率風險,同時,企業在與外商簽訂合同時,採取付款交單或即期信用證方式儘早提前收匯結匯;通過“福費廷”方式和保理業務規避風險;充分利用外匯期權交易降低由於匯率變化造成的損失。由於收匯風險的加大,一些出口企業更加重視了出口保險,正在積極、主動地利用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的避險工具。

3、對海外市場重新佈局,積極開拓受次貸危機影響較小的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歐美今後一段時間其消費將持續低迷。一些企業根據自己產品的特點和市場分佈情況,積極開拓新的市場,如中東、南美洲、東歐、非洲市場,這些地區我省機電產品銷售較少,但實體經濟增長潛力大,經濟金融泡沫較少,而且這些地方人口也多,是值得我們開拓的新興市場。

4、加大開發新產品研發力度,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檔次和質量。一些企業認爲,在目前國際市場銷售出現困難時,更要注重研究開發新的產品,提高本企業產品的附加值和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爲下一次經濟復甦作好準備。如山河智能在繼續改進原有產品如小型挖掘機、靜力壓樁機的基礎上,又在開發中型控掘機和叉車等產品,以適應不同市場的需求。

三、對策建議

1、搞好調查研究

對各種類型有代表性的機電產品出口企業要繼續搞好調研,及時、全面掌握國際金融危機對我省企業的影響,儘早與企業一道共同探討、制定應對措施。特別是要關注金融危機對我省不同類型機電產品和不同國際市場出口的影響和變化,以便及時採取應對措施。

2、加強業務培訓,幫助和指導企業增強風險防範和應對能力。應加強對企業進行風險控制及出口保險、外匯結算方式及金融工具方面知識的培訓;加強有關外貿實務、市場開拓等方面的培訓。努力指導企業採用安全的結算收匯方式,積極爭取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等國家政策性金融機構對我省機電企業的支持,充分利用它們的政策性工具進行風險防範和規避,確保貨物和資金安全。

3、支持、組織企業有選擇、有針對性地參加境外知名的專業展覽會。要積極組織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電子電器、軌道交通設備、工業裝備、農業機械、煤礦機械、發電設備等重點行業的企業參加在中東、東歐、南美、非洲等地區舉辦的國際專業展覽會。

4、積極扶持企業開展自主創新,推動出口產品結構優化。一是建議國家加大有關扶持政策力度,增加“優化出口產品結構資金”,以支持機電出口產品的共性技術研發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支持科技興貿創新出口基地和境外銷售服務平臺建設。二是我們要通過我省區域資金和外貿發展資金,對機電企業出口產品的研發、品牌建設和開拓國際市場給予支持。

金融的調研報告篇3

近年來,隨着我國金融改革的日益深化,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我國各商業銀行都積極開展了金融產品創新業務,不斷滿足經濟發展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促進了金融市場的迅速發展,但同時也會帶來金融風險。如何加強對金融產品創新業務的審計,有效防範金融創新業務風險,筆者提出拙見,僅供商榷。

首先,金融創新產品具有表外反映性、槓桿性、風險與收益的潛在性、虛擬性等諸多特點,對傳統審計理論和審計方法提出了挑戰,有待審計界進一步探究。

其次,金融衍生交易具有較強的技術性、複雜性等特點,對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和金融知識儲備提出了挑戰,成爲深入開展金融產品創新業務審計的瓶頸。

最後,不完全信息博弈對金融審計構成了困境,主要表現爲審計人員與被審金融機構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同時還表現在審計人員與金融監管部門(一行三會)之間的信息共享不暢通。

首先,把握重點,加強對金融創新的重點風險業務產品的審計。

金融創新的風險重點主要集中於金融衍生產品,審計前必須對金融創新產品進行全面瞭解。一是瞭解創新產品的種類和業務量,看是否將金融衍生業務交易演化成主業;二是瞭解金融創新產品的研發設計、試點推廣、操作流程、風險環節及其內控制度,看是否能保證金融創新業務風險在可控範圍內。

其次,充分準備,加強與被審計金融機構的有效溝通,確保有的放矢地開展審計。

審計前,審計人員必須加強金融知識的學習,甚或是實地跟班學習,就某些關鍵性問題與被審單位的有關人員進行有效溝通與觀摩,以掌握重要的金融創新產品(如信託、理財、保理等)的業務流程和風險環節等方面情況,以便有的放矢地開展審計。

此外,還應充分利用金融、法律等專家的意見。衍生金融產品一般會涉及較深的金融、法律等專業知識,可考慮聘請金融、法律等方面的專家協助審計。

再次,多方協助,加強與金融監管部門(一行三會)的有效溝通,以求監管信息及時共享。

在實施審計項目時,及時與金融監管部門溝通,重點關注相關監管制度是否及時跟進,避免出現監管盲區,從而促進被審金融機構改進和完善金融創新產品,發揮審計“免疫系統”的功效。

最後,招賢納才,加強審計人才梯隊的培養與建設,確保審計隊伍的延續性。

高質量的審計成果來自於高素質的審計隊伍。隨着資本市場規模不斷膨脹,金融市場的不斷豐富,金融創新業務的不斷髮展,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已不適應金融審計的新要求,急需培養一批多元化、現代化、複合型的金融審計人員

金融的調研報告篇4

整體上看,互聯網金融可以量化的各細分領域均處於高速增長的風口之下,從互聯網其他行業的歷史經驗上看,處於大風和颱風風口產業下的創業公司大部分都獲得了高估值,進而吸引了大量人才和資本的進入,使行業本身的活性遠超其他行業,而互聯網金融所呈現出的行業格局也當之無愧的使之成爲互聯網產業第三次革命的主要方向。

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融合與侵?

在傳統金融領域,銀行是綜合業務能力最強的一類金融機構,而目前互聯網金融所滲透的領域均與銀行形成了業務層面的直接競爭與侵蝕,只是由於服務對象不同所以在用戶層面形成了融合與互補。

綜合化互聯網金融平臺的五維關聯模型

通過將每個互聯網金融模式的細緻拆分,可將不同類型的業務切分成五個維度:賬戶價值、數據技術、商業延展、it實力和金融能力。每個維度按照不同業務賦予不同分值,同維度下分值較高的業務,可作爲下階段業務拓展的方向。而當同屬性業務對公司成長的邊際效應逐漸降低時,則可考慮向不同維度下分值較高的業務拓展,即互補型發展。

此模型的應用方法如下:

第一,根據企業運營狀況,按照五維關聯模型對本企業各項業務能力進行打分;

第二,針對想開展的業務,按照五維關聯模型分析如果開展該業務所需的水平;

第三,將二者進行對比,如果本企業五維模型各指標的能力與欲拓展業務需求高,則可順利展開新業務,如果不夠匹配,則需要對企業內部資源進行調配,提升能力從而滿足需求。

備註:五維關聯模型是一種分析方法,其維度的選擇並不只限於以下五方面,企業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可以選擇多套指標進行業務相似度的考覈,進而向綜合型互聯網金融平臺拓展。

支付結算:鏈接世界的血脈

移動支付代表支付行業最先進生產力

2014年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達到80767億元,同比增長50.3%。同期,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到59924.7億元,較2013年增長391.3%。艾瑞分析認爲,移動支付代表着第三方支付行業最現金生產力,是將線下支付和線上支付融合一體的新型支付方式,目前移動支付的發展仍處於不穩定狀態,整體行業增速主要依靠大型支付公司的亮點業務,在內還缺少硬件環境以及支付場景的普及,但各類智能設備和信息化城市的建設必然會將移動支付所需的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當應用場景能夠深入社會正常經濟生活中時,個人乃至中小企業端的支付就全可由移動支付完成。

p2p借貸:危機與機會並存

人口紅利還將是推動p2p用戶規模增長的主要動力

時至今日,p2p在中國已經發展了7年,在這7年中,國內p2p從簡單的模仿國外模式,發展成爲當下結合本土特徵,引入線下環節和擔保措施的綜合模式。在這過程中,用戶對p2p的接受程度逐漸提高,人口紅利逐漸發酵,到2014年,用戶已具備對p2p平臺的優劣判斷的基本素養,加之各家p2p平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社會媒體的報道和市場教育,用戶對於p2p的接受程度也得到了顯著提高,導致大量註冊後未有實際行動的沉睡用戶被喚醒,2014年活躍用戶猛增至327.5萬人,同比增長高達565.6%。而無論是中國網民規模還是中國的人口數量都遠遠高於這一數值,因此未來p2p用戶規模還有很大發展潛力。

未來3-5年是p2p借貸發展的黃金時期

2014年,中國p2p借貸交易規模爲2514.7億元,同比增長157.8%。自2012年以來,媒體大範圍報道p2p借貸,雖然多數報道均偏向負面,但也使用戶迅速熟知並瞭解了p2p借貸,並在心中形成了p2p的概念,從側面縮短了市場教育的時間。而且p2p行業內一直在進行合規化自我規範,加之中央監管機構的促進,使用戶對p2p的不信任感有所降低。因此艾瑞預計未來3-5年是p2p發展的黃金時期。由於目前多數p2p均與線下從事借貸的機構擁有合作關係,部分債權由線下轉入線上,吃政策紅利,因此根據測算,我國p2p借貸行業背後所潛藏的影子銀行交易規模或比p2p交易規模大26.9倍,也就是說,2014年與p2p相關的影子銀行交易規模或達到6.76萬億。

數據風控模型的構建路徑

p2p借貸在中國蓬勃發展的核心原因在於銀行信貸服務的缺失,而銀行信貸服務之所以無法下沉,是因爲風控技術成本過高(成本包含:資金投入、技術投入和數據客觀獲取難度等)。這一切會因爲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得到有效改善,而在技術層面,銀行與p2p借貸之間並沒有明顯的起步優勢,也就是說大數據技術在風控領域的應用對於銀行和p2p具有同等的促進作用。因此在該技術成功運用之前,p2p若還未形成獨特的風控模型,則其必將被銀行取代。屆時,一旦監管機構全面禁止p2p的“渠道業務”,則中國p2p再想突圍的難度將遠高於現在。所以對於現階段的p2p行業來說,面臨一個全面去渠道化的蛻變。

衆籌融資:給夢想一個機會

權益衆籌還將保持100%以上的同比高增速

2014年,我國權益類衆籌交易規模爲4.4億,在所有互聯網金融子行業中,交易規模最少,但也正是因爲交易規模基數較低所以未來增速更高。從市場格局看,京東、淘寶等巨頭已經進入衆籌領域,而衆籌網、追夢網等獨立衆籌平臺市場知名度也越來越高,而且2014年一些新生衆籌平臺也陸續成立運營,其交易規模還需要一定時間才能爆發。

衆籌融資的本質是融資,而非銷售

目前,衆籌中最重要的股權衆籌在我國發展並不順利,一直處於被壓制狀態,即便在2014年12月18日發佈的《股權衆籌融資管理辦法(試行)》中,對於股權衆籌投資者的限制也十分嚴厲,大幅提高了用戶的進入門檻,因此我國衆籌融資以權益類衆籌發展的最好。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一方面迫於融資方的銷售壓力,另一方面也迫於大型電商網站的進入,使得我國權益類衆籌在運營過程中逐漸向電子商務傾斜,也正因如此,衆籌平臺開始注重項目成功率,在項目審查方面更傾向於實力強,並且有一定市場基礎的融資方,致使許多衆籌成功的項目並不真正需要衆籌,因此偏離了衆籌的本質。

實際上,衆籌的全產業鏈服務應按照如下步驟進行:

金融徵信:數據垃圾中掘金

單行業應用尚屬起步階段,綜合評分還未成熟

金融徵信在我國雖不是新生行業,但是發展情況卻十分初級,歷史積累較少。整體行業以中國人民銀行爲主導,其他徵信機構幾乎沒有發言權。目前,國內2000多萬家企業及9億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檔案,所有信用信息供全國700家金融機構使用,但是目前我國信用數據僅包括個人信用卡和銀行貸款記錄,以及部分企業信貸記錄。從數據收集上看高度依賴信用卡使用數據的記錄,更多的數據主要依靠線下收集,線上幾乎是空白。2015年1月5日,央行要求8家民間機構做好個人徵信業務的準備工作,作爲未來信用數據的補充。從這些機構的業務上看,信用數據向單一行業輸出的情況比較普遍,但綜合型評分還未成熟。

徵信凸顯企業數據資產的重要性

互聯網金融發展至今,越來越多的企業發現,信用等級的評估是阻礙企業擴大業務規模的最主要阻力,因此互聯網金融的實際問題給徵信行業的發展孕育了廣闊的市場。隨着我國徵信體系的逐漸放開,無論傳統金融機構還是互聯網公司,都意識到數據對於徵信的重要意義,原本以業務爲絕對發展重心的戰略,變成業務與數據雙向並行的戰略考量。在這方面,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公司所保有的數據資產並不相同,且未來在“數據垃圾”中開採掘金的方式也不盡相同。

網絡理財:活躍的金融市場

網絡理財是鏈接互聯網與金融機構的最便捷橋樑

網絡理財是普通網民瞭解互聯網金融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對中國絕大部分網民的個人財富相關性最強一類互聯網金融模式。相比之下,也是廣大互聯網公司切入互聯網金融領域最直接的方式。不僅如此,由於網絡理財的出現,使得金融機構也找到了新的產品輸出渠道,有效的促進了三者的結合。

典型餘額理財模式的不同產品

網絡渠道業務的不同模式

案例研究

用戶的金融需求是綜合多樣的,金融體系也是相互關聯、彼此支撐的,這決定了綜合型互聯網金融平臺更具優勢。綜合金融平臺最重要的基礎設施是支付業務,但是單純的依靠支付業務並不足以支持龐大的金融體系,理想的模式是存貸匯全業務鏈+風險控制工具(徵信)。拉卡拉目前擁有支付、信貸、理財、徵信等業務,包含了存貸匯和風險控制的全業務鏈條。此外,拉卡拉十年積累的數據資源和線下資源,也成爲其獨特的優勢,爲其互聯網金融生態圈提供更多入口。

截止2015年5月,拉卡拉商服業務的交易額已超過去年全年,增速十分明顯。一方面得益於拉卡拉平臺架構的立體化佈局,線下團隊全力推進商戶開拓;另一方面順勢推出移動支付領域的收單工具,進一步拓展渠道通路的覆蓋範圍;同時,結合考拉徵信的評估體系,上線商戶貸及日日貸等多款滿足商戶需求的信貸產品,月交易額已達數十億量級。

通過支付寶在支付及泛金融市場的十二年耕耘和發展之後,螞蟻金服已經成長爲涵蓋支付、理財、融資、保險及便民服務的互聯網金融超級平臺。

支付業務方面:支付寶交易規模達到8.9萬億元,在pc支付市場中佔比59.5%,移動支付市場中佔比82.3%;

理財業務方面:餘額寶(天弘增利寶)用戶數達到1.85億,基金規模爲5789.36億元;截止2015年5月底,招財寶平臺累計交易額超過1300億元;

信貸業務方面:螞蟻微貸新增信用消費產品花唄、借唄(內測階段);

徵信業務方面:芝麻信用成爲首批獲許開展徵信業務準備工作的八家企業之一。

發展優勢

☆ 集團資源優勢(場景+流量)

☆ 賬戶價值=賬戶數

☆ 數據能力=場景數量_用戶數_交易活躍度_分析能力

☆ 顛覆式的快速創新

艾瑞分析認爲:馬可波羅開展金融業務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基於中小企業大數據對客戶做風險分析、過濾和風險歸類匹配推送給金融機構,幫助中小微企業以合理的成本取得最快捷的融資通道;爲金融機構提供風險識別的工具和手段,提高放款的風控質量和精準度。是一家b2b、b2b2c的產業互聯網金融公司,馬可波羅移動及馬可波羅金融有可能在未來十年成爲全社會,傳統經濟“互聯網+”的生態型產業互聯網平臺之一。

2003年8月15日由中國移動、中國銀聯發起成立聯動優勢科技有限公司,是所有移動支付公司裏背景條件最爲優質的。經過將近12年的發展,逐漸形成圍繞以金融服務爲機身,大數據服務+信息服務爲機翼的發展戰略,聚焦行業擴大服務深度。企業以:綜合支付、在線供應鏈融資、p2p賬戶託管、互聯網理財以及基金支付爲主。其中綜合支付已與30多家金融機構合作,爲30多個行業、3000多家商戶提供綜合支付服務; p2p網貸平臺top50商戶中,70%以上商戶都使用我司資金託管服務;截止14年底,累計下載量1000萬+,覆蓋銀行422家,管理銀行短信近6000萬條。

金融的調研報告篇5

這個學期,職業發展規劃與設計的老師要求我們去一次人才市場做一次調查或寫一份心得體會。面臨畢業,就已經更加意識到了大學生就業形勢很嚴峻的問題。面對這個問題無論是聽到還是看到,反應的都是就業難的問題。所以今天上午我和幾個同學特地去參觀了上海人力資源中心舉辦的招聘會。

來到人力資源中心,本想着自己來的還算早,沒想到到人力資源中心裏早已經是門庭若市了!在這個羣英薈萃的地方,我看到了企業用人單位對人才聘請的需求是多麼的迫切,他們對人才的需求猶如狼吞虎嚥。經過幾個小時的調查問卷,我大致做出以下總結:

瞭解到人才市場面試的基本步驟:面試通常分爲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熱身:遞個人簡歷、求職信、推存表等回答問題要簡潔有禮。 第二階段是查明背景資料:應該利用這個機會突出自己的個性、興趣、志向、工作經驗等。 第三階段是進入正題:要儘量表示對申請職位的興趣和誠意,這個階段的表現對成敗非常重要。 第四階段是評論應試者是否合適:所碰到的問題會最難應付,這是決定性的時刻,要靠事前準備和臨場的談吐技巧。 第五階段是討論聘用條件:要有技巧,並預先了解行情。

面試要做出以下準備:

首先應該有一份清晰全面的簡歷,身份證,相關的證書和畢業證。突出自己的學習、工作經歷,主要的學歷和工作成績,以及特長和興趣。面試的前一天最好將當天要面臨的情況過一遍,然後早點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保證清新而穿戴整潔的衣着及髮型,讓人整體看起來顯得精神。

其次進入面試階段應該有一個自我介紹,這個基本源於簡歷而又高於簡歷,清晰簡潔的介紹自己的個人情況,並有針對性的介紹與應聘的職務相關的工作經歷成績以及一些見解。完了應該就是進入雙方的交流階段,就彼此感興趣的問題交換意見。單位招聘人員針對你個人提出問題,就招聘的職務提出問題,而你也就是再次對自己進行介紹,對對方公司規模、狀況、發展預期以及對應職務、薪酬進行提問或者瞭解。

總的來講面試過程中應該爭取做到有禮(理)有節,進退有度,商務禮儀方面的東西事先預習一下,初入職場,和有工作經驗的人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但是這塊人家肯定是有相應的期待或者要求的;再就是把自己好的一面多展現一些,對對方公司以及職務多做一些瞭解,這樣既能顯得有心,也在談的過程中可以涉及更大的信息量,對你的面試加分會有好處。

企業究竟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在收集了一些資料,對招聘會有一定的瞭解後,我根據自己的專業,分別對金融相關專業企業作了訪問,我瞭解到:

一、企業對專業的要求都不是太高,而對個人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對應

聘者的共同要求主要爲: 1.大專以上學歷,通過英語四級。 2.懂管理、會經營,具有一定市場營銷經驗。(此次招聘許多企業多招營銷員,且對經驗還收有一定要求的,但是如果確實有能力,他們覺得經驗還是次要的)。

3.有較強負責心,能吃苦耐勞。

4.性格活潑開朗,工作積極主動,立志從事該行業,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5.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具有較強的客戶服務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二、企業急需人才主要集中在(通過實際瞭解和參考報告得出) 1.一是懂管理、會經營,具有一定市場營銷經驗的管理人才,特別是那些有較高學歷,或在三資企業曾任過營銷部經理、客戶部主管的營銷專門人才。

2.是工作嚴謹負責,能吃苦耐勞,具有某一項或多項特殊技能的人才,如熟練技工、高級技術人才以及某一行業的工程師等。

3.口頭表達能力強,具有較深的文字功底,學識全面,善於溝通,會使用電腦,具有較強的交際能力,熟諳人情世故的公關、策劃人才。

4.熟悉掌握進出口貿易知識、具有外貿經驗,擅長商貿會話、商業談判和翻譯技巧的外語人才。

5.通曉法律知識和經貿知識、善於應訴和答辯,會打官司的法律人才。

6.具有較強的人力資源管理能力,能爲企業物色和選拔、培訓人才的“伯樂型”人才。

7.具有一定企業管理經驗,特別是具有企業危機管理經驗的人才。

8.具有設計才能、擅長產品設計、商標設計、廣告設計的人才,他們設計的作品能爲企業帶來巨大的財富。

9.具有市場調查、市場預測、市場分析能力的調研人才,這類人才越來越受民營企業的青睞。未來的市場競爭從一定程度上是市場信息的競爭,因此市場調研人才成爲民營老闆們不可或缺的助手是一種必然。

綜合以上信息,我發現現在大家所說的就業難,並不是因爲就業崗位少,而主要是由於需求與供給各方的要求不相配,造成招人的找不到合適的人才,應聘的找滿意的工作。而對於此,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學校利用能利用的資源不斷地擴充自己,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還需要多瞭解社會,瞭解社會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然後再相應地培養自己的能力。那麼“就業難”在我們畢業的時候將不會問題。

金融的調研報告篇6

近日,我們對具有發展畜牧業資源豐富和潛力巨大的吉林省xx市進行了專題調研。

結果顯示:區域畜牧業在市場經濟的拉動下得到了長足發展,但由於資金投入嚴重不足,金融部門信貸支持力度減弱,較大程度上制約了畜牧業發展步伐。

截至xx年末,全市金融機構畜牧業貸款餘額3億元,佔“三農”貸款比重僅爲9.2%。其中xx年前畜牧業貸款2.4億元,近4年來新增畜牧業貸款只有0.6億元,遠遠低於其他行業貸款增量。

究竟難在哪裏

畜牧貸款風險高,懼貸心理加重。

過去,xx市轄區內農業銀行和農信社曾多次承辦畜牧業貸款,對當地畜牧業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由於受市場、經營、政策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大部分畜牧業貸款出現不良,甚至形成風險。截至xx年末,全市畜牧業不良貸款餘額2.2億元,佔畜牧業貸款投放總量的73%,這一鉅額不良貸款的形成,致使承辦貸款的金融機構產生了懼貸心理,貸款積極性受到嚴重挫傷。

據對某縣農業銀行調查瞭解,xx年辦理一批奶牛貸款,貸款規模爲xx萬元,共計63戶,購買奶牛216頭,期限爲3年,於xx年到期。目前,該批貸款共計收回本金137萬元,其餘1863萬元全部形成不良,不良率高達93.15%。

戶多面廣、分散經營不利於管理。

幾年來,xx市70%以上的養殖戶還處於分散經營,庭院養殖,遍佈各村屯,給承辦貸款的金融機構增加了經營成本和管理難度。例如某縣農行xx年發放的養羊貸款,共計2380萬元,養殖戶1017戶,分佈10個鄉、97個村、225個自然屯,每名信貸員平均負責170 個養殖戶。距離該行最遠的養殖戶村屯達120公里。這樣就導致信貸員到戶率低,跟蹤管理不到位,對養殖戶和養殖情況發生變化不能得到及時瞭解和掌握。

例如,該縣包拉溫都鄉五道營子村養殖戶王志剛貸款2.5萬元,購買羊76只,僅半年時間,由於飼養能力和越冬缺少飼養,便把羊一次性全部賣掉,賣羊款用於子女辦婚事。目前,該筆貸款已全部形成風險。

缺少產業化龍頭企業,使市場與養殖戶難以形成產業鏈條。

目前,畜牧業產品市場發育並不完全成熟,全市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僅有22戶,覆蓋率低,對養殖戶經濟利益聯結不夠緊密,拉動作用小,養殖戶直接面對市場,只要市場價格或需求出現較大波動或變化,不但畜牧產品難以轉化爲商品,而且養殖業主的經營理念和信心也會產生變化,市場的不確定性和收入的不穩定性,導致對農戶經營規模,經營項目受到嚴重製約,致使畜牧業貸款存在風險隱患。

相關部門之間缺乏協調聯動機制。

無論是當地政府、牧業管理部門或金融機構,在過去項目建設中,往往表現爲重扶持、輕管理;重投入、輕回收。這種項目後期管理不足或管理不到位現象,是嚴重缺少部門之間協調聯動機制的典型表現,後果是把養殖戶風險直接轉嫁給了承貸的金融機構。

以某市農信聯社爲例,xx年奶牛貸款項目啓動後,從開始申報貸款、籌建奶牛園區,到養殖戶辦理貸款,購回奶牛。項目竣工之後,畜牧部門及推介該項目的鄉鎮政府便完成使命,後續的經營管理、經濟效益、資金償還、安全隱患等全部由該聯社承擔。這種嚴重缺乏部門之間協管理的現狀,致使畜牧業項目難以達到預期效果,不僅給金融業帶來新的風險,而且嚴重影響了牧業生產的積極性和農村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相關政策措施不配套。

畜牧業貸款具有額度大、期限長、風險難以把控等特點,如果沒有相關政策的配套實施,金融業投放信貸的顧慮短期內難以消除。據對轄內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座談反映,過去支持畜牧業發展的信貸資金由於缺少相關配套政策,以至於出現大面積不良貸款和經營風險時難以挽回,因而顧慮重重。

主要表現在:一是信貸資金出現風險時,金融內部缺少保全措施;二是地方政府推介或主導的項目,金融業貸款出現損失後缺少必要的補償政策;三是畜牧業貸款缺少保險政策的及時跟進。

對策與建議

完善配套機制,實行封閉式運行。

針對區域大多數養殖戶與市場脫節,尚未形成產業鏈條的實際問題,各級政府部門要注重培育和引進產業化龍頭企業,使當地養殖戶通過產業化龍頭企業與市場的有機對接,形成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化鏈條。即:市場—公司+農戶的運行模式。由產業化龍頭企業首先建設養殖和加工基地,要引進養殖農戶進入基地集中飼養,並由公司統一提供防疫、疾病治療等服務,提供飼料,統一收購加工,統一銷貨,統一結算,整體運作程序完全達到封閉式運行,將市場、管理、資金流程等置於可控之內,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場風險、經營風險和資金風險。

建立多方聯動的協調管理機制。

針對目前養殖戶點多面廣、分散經營、不便管理的實際,建議由政府部門牽頭協調畜牧職能部門,鄉村政府,承貸金融機構建立多方聯動協調管理機制。

鄉村政府要協助承貸銀行管住戶、看住物,防止個別養殖戶中途轉產不養、變賣等造成貸款形成風險;畜牧職能部門要對養殖戶實行檔案化管理,不但要爲養殖戶提供飼養技術、防疫等服務,還要協助承辦貸款行社管理資金使用,防止挪用;對貸款購買的大牲畜實行檔案化管理,變賣時需經畜牧業部門批准;承辦行要督促分管信貸人員做到經常到戶,及時瞭解掌握養殖戶的經營情況和思想變化情況,以便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防控信貸風險。

政府牽頭、搭建平臺、實施集約化經營。

政府部門在扶持區域畜牧業發展過程中,應改變過去按戶補貼、分別使用的做法,將政府扶持養殖戶的財政資金集中起來,按統一標準建造畜禽集中養殖園區,走牧業養殖專業合作化道路,建議由養殖大戶或養殖能手出任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法人代表,實行種畜統一購進,統一飼養,統一配購飼料,統一防病治病,統一管理,逐步提高專業化、產業化、集約化經營水平。

儘快建立並完善風險補償機制,充分調動金融機構信貸支持畜牧業發展的積極性。

首先,要對大牲畜、規模養殖的家禽等實施保險政策,由地方財政統一承擔畜牧業保險費用。其次,制定實施畜牧業貸款風險和損失的補償政策,在該項貸款完成一個週期後,由當地政府部門牽頭、畜牧、承辦行、保險公司擔保機構參加的評估小組,對被認定風險和損失的貸款及時予以補償。最後,對金融機構新增加畜牧業貸款要給予收貸稅收優惠或減免政策,充分調動金融機構信貸支持畜牧業發展的積極性。

金融部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不斷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

一是牢固樹立“發展纔是硬道理”的營銷理念,要正視區域經濟與社會環境實際,努力尋找金融助推畜牧業發展的着力點,切忌畏首畏尾,故步自封,無所作爲。

二是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與管理,力求在信貸人員配備、業務流程設計、風險管控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

三是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爲有效落實“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各涉農金融機構要積極向上級行爭取貸款權限,努力保持對牧業經濟發展必要的支持力度,儘量放大國家支農惠農政策效果,有效破解區域牧業發展難題,進而實現政、銀、企、農多贏局面。

四是基層央行要發揮協調和窗口指導的作用。主動牽頭協調政府、財政、金融機構、產業化龍頭企業等建立完善投資體系,對農信社資金投放能力不足的要給予再貸款支持,努力滿足畜牧業發展資金需求。

金融的調研報告篇7

多年來,農村信用社始終堅持服務“三農”的經營宗旨,爲我區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尤其在“三農”問題倍受關注的背景下,農村信用社認真理清發展思路,緊密結合各地實際,積極創新發展模式,牢固樹立了“以農爲本,服務城鄉”的經營理念,持續擴大服務範圍、加大信貸支農力度,成爲當地“三農”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一、支持“三農”工作總結

(一)機構網點設置基本實現全覆蓋

農村信用社是爲農業、農民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是農村金融體系的主力軍。隨着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撤併縣鄉機構,農村信用社已經成爲農村市場營業網點最多,客戶資源最廣,業務品種最齊全的農村金融服務機構。

(二)存貸款規模不斷擴大

經過多年努力,我社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存、貸款餘額逐年增加,顯示了其資金充裕、信貸規模擴張,支持我區企業、個人的生產及消費,有效保證了當地農村經濟持續、健康、平穩的發展。

(三)不斷加大支農資金,充分體現支農主力軍地位

農村信用社作爲當地支農資金的主要投入者,近年來支農力度不斷加大,農村信用社的農業貸款在全區金融機構總體農業貸款中的佔比已由年的.%提高到年的.%,真正成爲當地支農工作的“主力軍”。

二、農村金融服務面臨的問題

我社在支持“三農”發展方面做出巨大貢獻,但隨着“三農”快速發展及自身經營存在的缺陷。主要有:

(一)可用資金短缺

由於農村地區資金外流現象嚴重,造成我社支農資金供給不足。農村經濟主體一方面需要資金支持,另一方面又將大部分資金存入其他商業銀行,造成我社後續資金補給不足,且難以滿足當地“三農”發展的信貸需求。

(二)信貸服務機制不完善

近年來,我社支持“三農”信貸投入不斷加大,基本滿足了廣大農民的簡單生產信貸需求,但隨着當地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信貸服務機制跟不上,導致新時期下當地“三農”發展的新需求未能得到滿足。

三、完善服務機制的建議

(一)立足服務“三農”,積極探索服務新模式

我社市場定位爲服務“三農”、服務縣域、服務中小企業,並把支持“三農”工作作爲強社之基、固社之本,常抓不懈;積極創新服務“三農”的業務品種,探索服務“三農”新模式,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

1、通過創新服務手段、豐富業務品種等措施,有效滿足農民多樣化的金融服務需求,目前我社業務種類已達多個,如小額扶貧貸款、生源地助學貸款、抗震安居工程貸款、農村婦女自主創業和林果業、畜牧業貸款等等。並按照自治區產業結構規劃和市場需求研製開發了設施農業、個人生產經營、工資質押等貸款品種。

2、在推廣農戶小額信用、農戶聯保貸款等傳統精品業務時,在參考農戶資信狀況、種植面積及物化投入的基礎上適當提高最高貸款金額。

3、加強網絡電子化建設,網點電子化覆蓋率達%,銀行卡受理網點覆蓋面達100%,爲客戶提供24小時的服務。

4、通過爲進城務工經商農民提供結算、信貸等綜合金融服務,做好涉農企業的信貸服務等工作,針對涉農企業有效擔保資產不足的情況,量體開發了農副產品收購封閉運行貸款管理辦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管理辦法等。

(二)加大支持農業產業化、設施農業及新型農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力度

1、全力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主動採取“有保有壓、有進有退”的信貸政策,有效支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主動加大對優質、高效農業的支持力度。培植扶持農業生產基地,增強推進農業產業化的牽引機制,通過支持“公司+基地+農戶”、“農村經濟組織+農戶”、“專業協會+農戶”的模式,積極引導農戶由分散經營向規模經營、由兼業經營向專業經營轉軌,信貸優先支持優勢特色農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格局已經形成,實現了銀企農共贏。

2、支持設施農業力度進一步加大。設施農業不僅是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點,也是促進全區農民增產增收的突破口,已經成爲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徑。我社以“積極穩妥、打造基地、規模經營、注重實效”的信貸支持思路,全方位、多層次滿足當地設施農業對信貸資金的需求,支持建設了一批設施農業示範基地。

3、支持新型農業合作組織初見成效。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健康發展,不僅對挖掘農業內部潛力,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推進農業結構調整起到積極作用,同時對促進全區農民增產增收提供了有利的發展環境,已經成爲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徑。

(三)利用優勢,多渠道融資金

根據縣域存款業務的新特點,樹立創新觀念,把存款市場做強,把組織存款作爲增強經營實力和提高效益的第一要務,擴大存款總量,積極尋找客戶,對存款大戶實行立體攻關,發揮人熟、地熟、點多面廣的優勢,多渠道融資金,最大限度的開闢市場。

(四)信用工程建設推動農村金融服務業務上新臺階

農村信用工程建設是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支持新農村建設的一項戰略性工程。近年來,我社積極開展信用工程建設,大力推行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業務,積極培育農村信用環境,推動農村金融服務業務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