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關於養老機構如何滿足人們多種養老需求的幾點建議

關於養老機構如何滿足人們多種養老需求的幾點建議

關於養老機構如何滿足人們多種養老需求的幾點建議

養老機構是社會養老專有名詞,是指爲老年人提供飲食起居、清潔衛生、生活護理、健康管理和文體娛樂活動等綜合性服務的機構。建設滿足老年人經濟供養、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需要,使他們過上有質量有保障的幸福的晚年生活,使養老服務業既能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又能滿足不同層次老人的養老需求的服務保障體系,是社會事業建設範疇內的一個重要方面,尤其對於老齡化社會而言更是一個重大的社會課題。

一、**區養老機構發展現狀

我區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進入老齡化社會,比全國老齡化到來的時間提前了10年,這說明養老需求越來越迫切,越多樣化、多層次化。區內現有養老機構36家,其中有營業執照養老機構17家,公辦養老院5家(**區養老院1家,鄉鎮敬老院4家),民辦養老機構12家,共有牀位1335張,養員877人,無營業執照的養老機構19家。

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我區總人口爲314922人,60歲以上老年人口59863人,佔全區總人口19%;80歲以上老年人口7266人,佔老年人口12%,標誌着我區已進入高齡化社會。預計2020年,我區老年人口總數將達到11.5萬人,占人口總數的36.5%,人口老齡化形勢十分嚴峻。針對老年人口數量多、增長快這一人口老齡化的特點,區委、區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初步建立我區的養老體系,爲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開展居家養老工作。通過街道安排社區內的大齡下崗女職工以家庭享受居家養老服務的老人養護員的身份實現再就業,進入生活有困難的孤老家庭,照顧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以“家庭養老院”的形式幫助老人度過健康安樂的晚年生活。主要解決“三無”老人、低保困難老人的居家養老問題,將全區“三無”老人全部納入居家養老服務範圍中,開展上門服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形成居家養老服務點170個,年支出近20萬元。二是建立社區日間照料站的養老服務。建立日間照料站作爲社區老年服務網絡建設的重點,建立社區日間照料站共15個,投入資金110萬元。三是大力發展社會福利機構工作,基本上達到了“兩規範一標準”的要求,積極扶持發展民辦公助養老機構,幫助低收入老人解決養老問題。

二、**區養老機構存在的問題

1、養老機構牀位總量供給不足,難以滿足養老日益增長的需求。

隨着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長快,加之“四二一”家庭的小型化和空巢家庭增多等原因促使老年人對養老機構的需求加大,供需矛盾突出。我區現有人口爲314922人,60歲以上老年人口59863人,佔全區總人口19%,而我區養老機構僅有養老牀位1335張,佔老年人口總數的2%,養老機構牀位數量少是導致供需矛盾大的一大原因。

2、民辦養老機構配套設施不完善,居住條件、環境和服務質量較差。

民辦養老院共有牀位1015張,養員677人,部分民辦養老院居住條件、室內外環境較差。相對服務質量好的、有一定信譽的養老院房間空間小,卻住了五、六個老人非常擁擠且房屋、內飾老舊;服務質量也跟不上,自理、半自理、全護與老人的比例分別應該是1:8、1:6、1:3,但爲了節省開資和護理員缺乏,有些養老院根本達不到這一標準,每名護理員甚至服務十餘老人,所以並不能高質量的爲老人服務,滿足不了老人需求。有的養老院食堂工作人員未辦理健康證,老人的飲食安全方面等得不到保證;配套設施不完善,如有的養老院房間沒有衛生間,每層樓也只有兩個衛生間,很不方便。有的養老院樓梯十分陡峭且狹窄,正常人上下樓都很困難和危險,更何況是老人,遇到緊急情況很難避險,存在極大安全隱患。有的養老院沒有老人活動散步的地方,更談不上設立閱覽室、健身室等娛樂場所了。

3、養老機構的優惠政策難以落實,養老機構發展受到限制。

在扶持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領域方面,對福利性和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的發展出臺了一些諸如土地審批、牀位運營補貼等優惠政策,但有關職能部門由於種種原因一直不予落實。政府扶持力度小、資金投入少,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領域的積極性沒有真正調動起來,養老機構發展受到限制。

4、無營業執照的養老院較多,存在各種安全隱患。

全區無營業執照的養老院有19家,基本都是以“小作坊”形式經營,因爲收費相對較低,一些低收入家庭的老人就近居住與此。但這些養老院沒有消防行政許可、餐飲服務許可等特種行業許可證,對老人的多種安全產生極大隱患,對行業管理也產生了較大阻礙。

5、養老院護工不足,招工難,專業護理人員更是缺乏。

養老院的護工不足,而且招工難已經成爲各養老院的普遍問題,護工辛苦且工資不高,因而護工流失嚴重,導致現有護工任務重,老人得不到很好的照顧;從崗位職責和專業技能要求來看,專業技術人員更爲缺乏。全區養老機構護理員不足百人,參加過培訓的55人,而取得養老護理職業資格證的很少,根本無法滿足全區的養老服務需求。

     6、養老機構佈局不合理,養老模式單一。

從全國養老的形式來看,我國的養老服務業應該是堅持居家、社會、機構相結合。但當前,我區的養老服務事業的佈局集中在機構養老服務方面,而廣大老年人需要的社區康復、文化、娛樂、家政等福利服務則嚴重匱乏。

三、對養老機構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加大扶持力度,增加養老機構數量。

1、發揮公辦養老機構引領示範作用。一是對公辦養老院進行新建、改擴建。公辦養老院環境優美、設施完善、服務周到、收費適宜等是老年人入住養老院的優先之選,但由於公辦養老院少,牀位緊張,遠遠不能滿足老年人口快速增長的需求。可以向上級爭取配套資金,加快公辦養老院的新建、改擴建工作,以緩解牀位不足、超負荷運轉的困境。二是充分發揮閒置社會資源作用。可以把閒置的企業醫院和學校校舍等有計劃的向養老機構轉型,實現社會資源利用的最大化。三是改善、提升公辦養老院服務功能,拓展服務對象,在滿足現有集中供養對象需求的同時,重點向最低生活保障老人、生活困難老人、高齡老人以及重度殘疾老人等特殊困難老人提供養老和護理服務。完善服務功能,擴大服務範圍,可以依託養老院向居家老人提供日間託養、短期寄養、配送餐等服務。

2、大力發展民辦養老機構,制定和落實支持養老機構發展的優惠政策。在人口老齡化加快、公辦養老服務機構供不應求、“421”家庭導致居家養老受到現實挑戰的今天,大力發展民辦養老機構勢在必行。爲加快推進社會福利社會化進程,鼓勵社會各方面力量積極投入、興辦多種形式的社會福利服務機構和設施機構,要把“民辦公助”的政策落到實處。養老事業是一項公益性的社會化行業,其本身的性質就決定了不能只一味想着賺錢。民辦養老機構客觀上代替國家和家庭承擔起了養老責任,各級政府不僅要加大對養老機構發展的資源配置,還應享有政策優惠和資金資助。一是社會力量舉辦公益性社會福利機構,可享受在土地使用、審批、貸款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資金資助就是民辦福利機構同樣享受政府資金和彩票公益金資助的“民辦公助”政策。二是對現有的福利性和非營利性養老院服務機構應儘早落實牀位運營補貼等政策。三是民辦養老機構接受“五保”和“三無”的老人,應按照規定標準將其生活、醫療費等補助轉入民辦養老機構。接受最低生活保障老人、生活困難老人、高齡老人、重度殘疾老人等特殊困難老人的民辦養老服務機構,政府也可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適當補貼。優惠政策落實到位了,一些民辦養老機構纔可以減低運營成本,纔會把更大一部分的資金用到改善養老院的硬件建設方面,服務質量也會有很大提升。同時民政部門要加大對民辦養老院的監管,不定期對民辦養老院進行走訪、關心老人的生活需求、跟蹤優惠政策的落實到位等情況。

    (二)規範養老機構管理,完善各項規章制度

一是由民政部門牽頭,工商、消防、衛生、公安等部門聯合執法,明確職能職責,定期對養老機構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對養老院存在隱患的應立即查處和整改,確保老年人的人身及財產安全。二是儘早落實出臺政策,規範無照養老院的運營。有很大一部分老人供養在無營業執照的養老院裏,這些養老院也爲社會減輕了不少壓力和負擔,應培育這些民間組織,引導這類養老服務機構健康發展,以滿足老年羣體日益增長的不同需求。要將政策落到實處,相對放低辦理執照的標準,統一對這些無照養老院進行管理、查處和整改,該規範的規範,該處罰的處罰,該取締的取締,確保這些養老院能儘快規範安全運營。三是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服務標準,各項規章制度和服務標準應當張榜公佈,工作人員持證、佩證上崗,食堂工作人員必須持有健康證。要突出對入住老年人的健康檢查和保健服務,並對老年人要建立健康檔案,提供醫療護理保障;要針對不同類型的老年人進行飲食起居照料;要通過各種娛樂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養老院與入住老人要簽訂入住協議,告知老人的權利和義務。四是規範社會養老機構的服務項目、收費標準等,對養老服務機構按基礎設施、服務內容、收費標準等項目進行星級評定,促進養老服務機構加強自身建設。五是目前可以通過建立健全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管理養老院,條件成熟後有必要通過制定地方法規逐步過渡到立法,確保養老機構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三)加強專業護理人員培養,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加強對養老服務工作人員的職業培訓,逐步推行專門服務人員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持證上崗制度,不斷提高服務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嚴格按照國家護理員與養員的比例進行配備,政府可以撥出專項資金,建立“養老護理員培訓基金”。選擇有養老護理員培訓資質的培訓機構開展培訓工作。首先免費對養老機構的在職養老護理員進行輪訓,提高其綜合素質和護理技能。其次,鼓勵社會上的“ 4050”人員進行養老護理免費培訓,以實現滿足養老護理需求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雙贏”。制定一些優惠政策,如從事護理員工作可以對其家屬或親戚住養老院減免費用等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護理員隊伍,改善護理員不足、招工難的現狀。

    (四)發展社區居家養老,補充機構養老不足。

以社區養老爲重點,建設以社區爲核心的居家養老模式。社區養老模式的核心是居家養老,滿足城區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高質量的養老服務,實現“家庭溫暖”和“生活保障”兩不誤的目標。統籌居家養老、機構養老和社區養老三大體系,大力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模式,把社區建成“無圍牆的養老院”。以老年需求爲導向,把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貫穿於老年人生活的各個領域之中,根據不同老年人的物質和精神的多樣化需求,設置不同層次的個性化服務標準。如養老機構與家政公司相結合,護理人員上門給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等基本生活服務,讓老年人既得到良好照顧,又可以在閒暇之餘到社區參與其他文化娛樂生活。政府和市場相結合,建立多元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資源保障體系,完善社區居家養老運行機制,明確服務責任和服務標準,明確社會居家養老機構運行相關各方的職責要求,儘快制定統一的居家養老服務標準體系。

保障老年人養老服務需要,政府和全社會應更加重視加快養老機構建設和發展,把發展養老機構列入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將社會養老福利設施建設列入財政預算,逐年加大投入,加快養老機構建設,切實解決老年人養老問題。

標籤:養老 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