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醫養結合是滿足農村居民養老需求的有效途徑

醫養結合是滿足農村居民養老需求的有效途徑

醫養結合是滿足農村居民養老需求的有效途徑

隨着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中國社會已經逐步進入老齡化階段,2019年底,全縣總人口54.92萬,60週歲以上的老人8.66萬,佔總人口的15.8%,老年人口數量龐大,老齡化速度較快,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艱鉅,農村老年人口總量和佔比也不斷增加。空巢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失智老人、慢性病老人數量將會越來越多,家庭養老子女壓力和負擔加大。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在人口老齡化的特殊社會背景下,醫養結合型養老模式成爲滿足廣大農村居民養老需求、化解農村人口老齡化風險的有效途徑。

一、縣醫養結合現狀

目前,我縣公立醫養結合機構做的較好的爲****醫養服務中心,該中心成立於**年,建築面積平方米,設個醫養區,開放牀位張,工作人員人,醫務人員人),工勤人員人。目前,中心入住醫養人員人(其中託養人、住院患者人)。年,醫養服務中心被省衛健委確定爲第一批醫養結合機構綜合示範培訓基地;年,被國家衛健委確定爲首批老齡健康醫養結合遠程協同服務試點機構。

二、縣農村居民養老現狀

我縣目前養老的主要形式是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其中,由於農村居民對於養老問題的認知還處於起步階段,因此農村養老基本都是以居家養老(家庭)爲主,機構養老爲輔。鄉鎮設有農村幸福院、敬老院,但90%以上進駐的是農村“五保”和少部分城市“三無”老人,社會老人牀位入住率低。基層公立養老院、敬老機構普遍財政投入不足,規模小,標準化管理和專業化服務程度低,老年診療和護理服務不及時不專業,缺少專業老年病科和護理人才,服務質量區域、城鄉間差別比較大,老年人看病難,住院難問題依然突出,大部分老年人日間照料、慢性病診療養護、失能康復護理得不到保障,急需專業醫療衛生資源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但是各級養老機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分屬管理部門不一致,使得資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利用。同時,無論是醫療機構改制或養老院服務項目拓展,很多由於不能及時獲得醫療機構審批、無法納入醫保定點單位,也影響了衆多養老院轉型爲醫養機構。廣大基層養老和醫養結合機構缺乏養老事業管理、老年醫療和護理專業人才,也是各級養老機構面臨的共同難題,急需改善。傳統家庭養老模式難以有效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農村養老服務結構單一、供給質量不高等問題愈加凸顯。

三、開展醫養結合存在的問題

(一)醫養結合缺乏相關的制度和標準。醫療機構中辦理養老機構的,哪此老人符合入住沒有統一標準;對入住該院老人的護理等費用納入社保報銷範圍是否合理,對未入住該院的其他老人是否公平;對養老機構中辦醫療機構的,如何監督他們的社保報銷體系等,如此一系列問題都缺乏相應的制度和標準進行規範,這些問題如果沒有很好的解決,勢必影響醫養結合工作的開展。

(二)專業養護人員緊缺。目前雖然很多農村已完成家庭醫生簽約,但由於專業的醫護人員緊缺問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並沒有非常全面。雖然衛生醫療隊伍每年新招,但由於每年報考人數少,加上鄉鎮衛生醫院醫務人員流動性大,使得醫療養護人員更爲緊張。另外由於觀念問題,年青人去養老院從事護理專業還不被一般人所接受,所以養老院要招專業的養護人員相對醫院來說更難。有些養老機構雖然與醫療機構有簽約合作,有醫生定時上門巡診,但由於養老院缺少專業的醫護人員,如一些簡單的抽血、化驗單的開取、藥物的使用等都要這些醫生來做,醫院力量顯然不夠。目前社會上絕大部分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他們最需要的服務是日常護理,慢性病管理、健康諮詢、康復護理等,但是,由於醫護人員緊缺,再加上基層醫療機構藥品單一,設施簡單,要想實現爲居家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醫養服務還存在很大的難度。

(三)農村居民對養老認識缺失,醫療保健意識較差。在農村很多人認爲子女健在卻將老人送至敬老院是不孝的表現,會被親戚和鄰里嘲笑;大多數老人也選擇居家養老,認爲自己有兒有女,到醫養結合中心養老會給自己和子女臉上抹黑,怕子女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儘管大多數居家老人感覺自己身體狀況良好,但半數以上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而定期檢查和治療的僅有20%左右,醫療保健意識較差。

四、建議及對策

(一)拓展延伸,推動醫養縱深發展。

1.簽訂醫養互助協議,延伸醫療服務模式。縣級醫療機構與縣級養老機構,鄉鎮衛生院與對應鄉鎮敬老院、幸福院、日照中心簽訂醫養互助協議,在養老機構、幸福院、日照中心設醫療點,定期爲老人提供義診、巡檢、諮詢、健康體檢等基本服務;村衛生所每天固定時段到日照中心、幸福院坐診,拓展延伸醫療服務。

2.“居家養老+家庭醫生簽約”醫養結合模式。依託基層醫療機構,鼓勵居家老人與家庭醫生建立簽約服務關係,爲居家老人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在就醫、轉診、用藥、醫保等方面對簽約的老年人實行差異化政策。

3、打造“互聯網+醫療+養老”醫養結合模式。積極構建“1NN”智慧養老服務體系,養老服務機構對有常見慢性病的老人開展小體檢並陪伴就診、取藥等助醫服務;將優勢養老服務機構納入“110聯動”“120聯動”單位,對特定人羣,特別是獨居、孤寡老人提供助急服務,實行緊急救援。

(二)加強培訓,壯大醫養服務隊伍。加快推進養老專業護理人才培養工作並制定完善相應從業標準,改善從業人員的工作條件和薪資待遇,積極吸納農村轉移勞動力和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等,提升醫養從業人員的數量、素質和技能;依託社區醫院、鄉鎮衛生院免費爲老人及其護理人員開展實踐培訓、技能培訓,幫助解決老人醫、養、護問題。積極宣傳動員低保家庭、計生特殊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參加全市養老護理培訓學習,讓這些家庭掌握脫貧技能,探索建立志願服務組織,倡導志願者參與農村養老服務,進一步壯大醫養服務隊伍。

(三)深度融合,構建醫養髮展格局。規劃建設縣綜合養老中心,作爲全縣醫養結合、健康養老服務中心,同時積極招商引資,引進外資投資新建醫養結合中心。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醫院的特色,構建醫院康復科、國醫堂、中醫科等養老康復網絡,爲居家養老老人提供適宜的、可行的中醫療養、康復通道。

推進縣域醫養結合,可有效彌補養老機構在醫療服務上的“短板”,有效解決農村居民養老的系列問題。同時,推行醫養結合服務,也可進一步拓寬衛生院發展路徑,保障衛生院全面發展。更好的樹立“生態**”健康旅遊品牌,打造中高端健康養生養老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