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某市基層團組織建設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第一篇:某市基層團組織建設調研報告

某市基層團組織建設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某市基層團組織建設調研報告

2014年11月,我有幸成爲共青團湖南省委選派的赴縣級團委掛職的高校團幹部。本人根據中青辦發《關於從全國高等院校選派共青團幹部到縣級團委掛職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嚴格要求自己,切實配合縣級團委的領導和工作人員開展各項工作。

爲了全面瞭解**市的基層團組織基本情況,拓寬基層團組織的工作領域、創新團的工作方法,在**市團市委全體同志的共同協助下,本人制定了系統的基層團建調查方案,深入到16個鄉鎮、場、街道、5家規模以上企業、17所中國小校、部分"兩新"組織和青年自組織,通過座談會、問卷調查、訪談對話等方式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調研,同時結合有關文獻資料進行分析,爲進一步加強**市基層團組織建設提供了一些意見和建議,具體調研情況如下:

1、調研工作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研按照《**團市委基層調研方案》開展,時間從5月5日至8月5日,共3個月,召開座談會6次,訪談青年數近100人,發放問卷339份,收回有效問卷288份,回收率爲84.9%。,獲得數據2754個。其中65%的鄉鎮團委,58%的村團支部,48%的規模以上企業團支部,參加了本次問卷調查,總計被調查的團組織佔整個團組織數的81.3%,調查面較爲廣泛。

調查的基本結論如下:

1、團組織的基本情況。**市多數團的基層組織健全,活動正常,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市團市委下轄16個鄉鎮團委、35個市直機關團委、28個企業團委以及1家駐外團工委(上海)。全市共有人口75萬,其中青年團員約14萬人,團組織的覆蓋率達到80%左右,基本做到青年人數集中地都有團組織。

2、團幹部隊伍的基本情況。**市共有專兼職團幹部98人,其中專職4人,兼職94人,黨員56人,25-35歲69人。從學歷看,89%獲得大專及大專以上學歷。全市團幹部隊伍的年齡結構不斷優化、知識結構趨向合理,基本素質較好,一大批優秀的團幹部走上了各級重要的崗位。

3、活動開展情況。我市共青團開展活動通過抓住重大事件,重大節慶活動等有利契機,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教育活動。活動形式及內容主要以各種文體活動、青少年道德實踐活動及當前主題活動爲載體,深入開展以愛國主義教育爲主題的活動,開展常規性、必要性活動及抓好各行業、各級別的創優、推優和各類文明創建工作,認真完成上級團組織布置開展的各項主題活動。活動基本可做到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但市級工作相對活躍,基層缺乏互動,沒有形成轟動性的社會效應,而且與宣傳工作跟不上也有一定關係。

二、基層組織建設的特色

在**市基層團建中,除日常工作之外,還有以下特色:

1、中國小校共青團工作的規範

4月份,協助團**市委與教育局進行了溝通,對學校的共青團工作進行了規範。各中國小校團委書記或少先隊大隊輔導員的人名由各學校提名,報市教育局黨組考察任命,由市教育局團工委行文確定。中學團委書記和國小少先隊大隊輔導員作爲中國小行政班子成員,在職期間按處室主任級幹部享受相應待遇。通過努力,校共青團的工作達到了極大的促進。6月份,有2所學校申報了全國少先隊先進大隊和中隊;各個國小組織了"紅領巾心向黨"兒童節慶祝活動。

2、鄉鎮、街道、場團的組織格局創新工作的開展

各鄉鎮街道的團委書記全部由黨政班子成員(不含黨政正職)兼任,原團委書記不是黨政班子成員的,擔任團組織格局創新後的團委副書記,一、二類鄉鎮和街道、蘆葦場配備3至4名副書記,12至21名委員;三、四類鄉鎮配備2至3名副書記,9至15名委員,並在7月底前完成各單位團(工)委工作內容設計,12月底前完成各單位團(工)委運行機制的建立。**市團市委還要求在組織格局創新的跟進工作中,各個鄉、鎮、街道、場還要在本地青年的創業和就業工作中發現並推薦一名典型。

目前,此項工作正在順利開展當中。第一階段,本市16個鄉鎮街道、場全面推進,均已完成了書記、副書記和團委班子成員的配備。實現了100%年輕班子成員兼任團委書記,7個單位更換了團委第一副書記的人選,團委班子成員也均來自本地各行各業有代表性的優秀青年。

**的主要措施有:1、團市委與教育局、公安局、衛生局聯合行文,選派幹部到鄉鎮場街道團組織兼任職務,確保系統內的委員到位;2、結合"兩新組織"團建工作任務,解決團委班子非公職人員比例較低、結構不盡合理的問題,確保"兩新組織"團建和鄉鎮團的組織格局創新兩項重點中心工作的任務完成;3、結合大學生村官、農村青年小額貸款、農村青年創業就業、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等工作,各單位自主體現工作特色;4、利用網絡、電視、短信、qq羣加大宣傳力度。同時,團市委與市委辦聯繫,將團的組織格局創新後的新任團委書記名單編入即將修改發行的《**市黨政機關常用聯繫電話號碼本》,凸現團工作的創新突破口。

截止8月2日,**市1個鄉、11個鎮、2個街道、2個蘆葦場全面完成團的組織格局創新第二階段工作任務。

各單位在第一階段實現年輕班子成員兼任團委書記的工作基礎上,多方動員,實現了1、2類鄉鎮、街道、蘆葦場配備團(工)委書記1名、副書記3-4名、委員12-21名,3、4類鄉鎮配備團委書記1名、副書記2-3名、委員9-15名的工作目標。

第三階段,各鄉、鎮、場、街道團委將召開團員委員會議,設計團的工作內容,形成團的工作機制,**市委組織部和團市委將派人員全程參加。

3、分類引導青年工作的開展

**團市委結合本地各類青年羣體現狀特點,在外來務工青年、學校青年、企業青年、農村青年、社區青年等五類羣體中,確定了5傢俱有一定代表性的區域和單位開展試點工作,其中,外來務工羣體1家(**市華一眼鏡店),企業2家(沅紙集團和**市週六福珠寶),農村1家(**市三眼塘鎮楊梅山村),社區1家(**市瓊湖街道新和社區)。這些單位在做好青年思想狀況調查的基礎上,將"分類引導青年"與我市共青團的重點工作有機結合在一起,"引導"工作爲重點工作注入了精神導向,重點工作爲"引導"工作提供了載體和平臺。其中有3家單位由於該項工作開展效果突出,被評選爲2014年**市的"青年文明號"。

三、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團的組織建設正朝着好的方向迅速發展,但客觀而言,從基層組織的工作中也折射出一些並非全局性的問題。

團的組織形式和活動內容與青年需求仍有落差,團員青年遊離於組織之外,部分農村團支部常年不開會、無活動。團員流失嚴重,發展新團員困難,對流動團員管理困難,團員入團程序不規範。在組織生活不健全的情況下,基層團員數量逐年減少。

一是近年來,勞務輸出量年年增長,外流人員基本是青年。青年外流,團組織管理、服務對象越來越少,活動開展不起來。二是近年來,村幹部大幅度精簡,團支部書記多爲交叉兼職,弱化了團的工作。三是缺少活動經費。部分村經濟落後,公共積累少,團組織活動沒有經費,團支部無法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團員青年逐漸疏遠、脫離了團組織。隨着農村青年外出務工日益增多,直接導致農村團員青年流失嚴重,發展團員困難,特別是流動團員管理薄弱,多數外出流動團員遊離了團組織管理。

四、加強團組織建設的建議及對策

基層團支部、總支、團委是我們整個團組織的細胞,我們必須把住激活細胞這個關鍵,把最難的事情做好做實,通過有形化、規範化、制度化建設,充分釋放基層活力。

1、緊緊依靠黨的領導,堅持黨建帶團建,更好地把握和體現黨的要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各級黨組織只有把團的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的總體規劃,緊密結合黨的建設加強團的建設,把團建列入黨建目標管理考評,做到規劃同步定,任務同步下,活動同步搞,考覈同步做,評優同步議,不斷優化團的建設的環境和氛圍,才能使團的建設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始終充滿生命力,更加符合時代的要求。

2、以服務架設橋樑,從服務入手,通過建立示範服務基地、大搞實用技術培訓、創辦青年科技協會、領辦科技推廣項目、健全青年服務體系等手段切實爲青年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充分調動農村基層幹部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通過活動服務社會,通過友情凝聚青年,通過文化等多種平臺架設橋樑紐帶。

3、培養複合型的團幹隊伍。在團幹部隊伍建設中要針對不同層面,採取不同的方法加以培養。對村級團幹部要在發現、培養的基礎上,嚴格按照村級團幹部的任用標準,把羣衆基礎好、文化程度高、致富本領強、樂於奉獻的優秀青年農民推薦到團的崗位上來。並要把團支部書記作爲村級幹部的後備力量。要加強對村級團支部書記進行培訓,加強考覈,克服工作的隨意性。

4、加強團幹部隊伍建設,要做好團幹部的選拔工作和待遇落實工作。落實好團幹部的政治待遇,爭取村黨組織的支持,加大團幹部入黨培養力度。通過組織培訓學習,提高基層團乾的自身素質,使基層團幹部理論政策水平強於羣衆,自身形象好於羣衆,工作能力水平高於羣衆。建好團幹部的個人檔案,出臺一定的激勵措施,聯合黨組織,對不同工作基礎的團組織及團幹部實行相應的考覈管理。

第二篇:鄉鎮基層團組織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黨中央構建和諧社會目標的提出,對農村團工作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勢下進一步做好團的工作,是我們基層團組織工作者的新的課題。帶着這個問題,我們對當前我鎮農村基層團組織的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找文章到☆好範文 -一站在手,寫作無憂!]

一、當前農村基層團組織

建設現狀及存在問題

峪口鎮現有35歲以下的青年3750人,其中團員291人。共有1個團總支,19個基層團支部和1個臨時團支部。鄉鎮團委幹部平均年齡32歲,全部爲大中專以上學歷;全鎮20個行政村團支部,配備團幹部64名,配備率100,村團支部書記平均年齡28歲,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3名,佔65,村級團支部書記兼職率100。近年來,在鎮黨委、鎮政府和上級團委的正確領導下,我鎮各級團組織順應新形勢,以服務農村青年增收成才爲中心,不斷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面對社會轉型帶來的青年羣體的變化,基層團組織建設仍存在着一些突出問題。

一是農村基層團組織活動開展難。由於市場經濟的發展,大部分農村青年、團員紛紛流向企業、自謀職業或外出經商打工,一方面使團組織開展工作聯繫不便,另一方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兼職觀念取向的變化,很多團員的意識逐漸淡薄,認爲還是掙錢比較重要,忽視了自己的身份,疏遠了團的組織,脫離了團組織的管理。

二是服務農村青年實際需求不夠。在服務青年上存在一定的侷限性,對於農村團組織來講,在滿足青年的文化娛樂需求,滿足當代青年在知識、技術、信息等方面的需求上,還存在差距,這當然與當地青年的就業特點也有直接的關係。在“五四”期間,部分團組織雖能組織一些簡單的文體活動,但內容單一,加上青年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出現了青年需要的,團組織做不了,團組織要求的,團員不願做的問題。

三是團幹部的政治和經濟待遇落實較難。一是部分黨組織對團支部書記的關心培養不夠,政治上關心少、工作上指導少、方法教得少。目前,村團支部書記應享受的政治地位基本上是因人而異,因村而異,直接影響團的工作地位;二是由於絕大部分團支部書記是兼職,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團的工作和青年工作;三是在部分村,團支部書記轉崗很困難,部分團幹部兼職過多,團支部書記從事團工作都是義務性質的,無相應的報酬和補貼。

四是農村團幹部隊伍素質亟需提升。一是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我鎮團支部書記的普遍爲高中和國中文化,中專、大專的僅僅幾個。二是年齡偏大,在村級團支部書記中30歲以上的有8名,佔總數的40。

五是團員教育管理工作困難大。調查發現,農村團員流失嚴重,發展團員困難等問題突出。我鎮291名農村團員中90以上名團員在企業或鎮外工作。同時,由於團的組織生活不正常,再加上當代青年價值取向的變化,許多青年實際上又多在學校發展,使村級團的發展後勁不足,農村團員數量逐年減少。

二、原因分析

分析以上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基層黨組織對團工作的重視不夠。共青團組織是黨的助手和後備軍,但隨着經濟和形勢的發展,部分基層黨組織追求經濟效益,對團的工作重視程度不夠,精力投入不足,關心程度不夠,本着“能維持、不指望、無任務”的態度來對待基層團的工作。在評價團幹部工作時,只重視黨政統一部署,忽視團的自身工作。從各地基層團幹部兼職的情況也可以看出,基層黨組織普遍認爲團的工作是一種附帶“產業”。個別村主要領導把村團支部書記當作可有可無的角色,很不重視,對團工作的開展也帶來了難度。這種現象,會導致整個村級幹部隊伍的老化和後繼無人。

二是農村基層團組織發揮作用不夠。在當前農村基層團組織中,還沒有比較成型的符合農村發展要求、適應廣大農村團員青年需要、緊密結合農村基層黨政中心工作的團的工作體系。面對新形勢的發展要求,一些基層團組織不能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工作方式陳舊、工作手段落後,面對變化了的新情況、新問題缺乏新的措施,影響團組織的助手和後備軍作用的發揮。

三是部分團幹部工作熱情不高。由於大部分團幹部是兼職,所以主要精力集中在鄉鎮黨政佈置的中心工作上,沒有足夠精力來思考和開展團的工作,有的團幹部對團工作缺乏熱情,責任感不強,被動應付,甚至不予理睬。還有部分團幹部認爲新形勢下團的工作開展難度很大,存在一種畏難情緒,不能充分認識到“有爲纔有位”。另外部分團幹部的政治和經濟待遇難以落實,也影響了工作的積極性。

四是多數團員青年組織觀念淡薄。由於市場經濟的發展,團員青年自我價值實現方式的多元化,帶來了團員意識的淡薄,出現了“團員不愛團,青年不想團,團幹不管團”的現象。

三、加強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的對策及措施

(一)以“黨建帶團建”爲抓手,創新基層團的工作環境。“黨建帶團建”一直是我們抓好基

層團組織建設的一個成功經驗。新形勢下,基層團組織應緊密結合黨政中心工作部署,主動向同級黨組織彙報工作,使黨組織瞭解團組織,及時給團組織指路子、壓擔子,促使黨組織將團建納入議事日程,從人員、組織、經費等方面給予保障。同時將團幹部的選拔、培訓、使用以及待遇等問題納入黨的基層建設的總體規劃,使黨建和團建緊密結合。基層團組織要號召和帶領農

村團員青年圍繞本級黨組織的工作中心,努力成爲突擊隊,充分發揮助手和後備軍作用,以作爲求地位,以此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

(二)以適應發展爲目標,創新組織設置模式。創新團的基層組織設置模式,使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青年羣體結構和社會分佈變化相適應,努力做到“哪裏有團員青年,哪裏就有團組織,哪裏就有團的工作”。首先,強鎮強團,重點突破。主動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以社區、行政村、企業、學校齊頭並進的工作思路,探索組織設置科學化,工作載體職能化,陣地建設多樣化,實現對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模式的創新。其次,互聯共建、優勢互補。就是按照區域相聯原則,把人數少、活動難開展的團組織與相鄰人數多、活動開展正常的團組織聯合,共同開展團組織活動。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增強團工作的活力。實現村村聯建、村校聯建、村企聯建,加大農村非公經濟組織建團力度,進一步增強團組織的覆蓋面,從而促進農村基層團組織的整體建設。

(三)以服務青年需求爲中心,創新基層團組織的工作活動內容和方式。要改變傳統的工作方式,加強與各類協會的合作,把工作做到具體的人和事上,真正贏得青年信賴。根據農村生產實際、青年發展需求,在活動時間、活動方式、活動內容上靈活考慮,依靠活動內在的吸引力來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避免爲活動而活動。從調研情況看,農村青年的第一願望是創業致富,爲此,要重點做好青年創業致富工程的服務工作,加大青年科技培訓力度,爲他們儘可能地提供政策和市場信息,從而爲農村青年的增收成才提供切實有效的服務。

(四)以吸納優秀青年爲重點,創新團的隊伍建設。

一是優化團幹部選拔機制。在農村大力開展以選配“帶頭創業致富能力強、帶領青年創業致富能力強”的“雙強型”團幹部,對年齡偏大、工作力度不大的團支部,積極採取“競爭上崗”的方式產生新的團支部書記和團幹部,同時,大力推進鄉鎮團組織按期換屆。建立健全以工作實績爲重點、以團員青年認可度爲重要尺度的考覈評價體系。同時聯合組織部門加大對基層團幹部的協管力度,制定詳細的協管制度,從而充分調動基層團幹部從事團工作的積極性。

二是強化團幹部的培訓。要大力加強基層團幹部的業務培訓,每年至少要對村團委書記進行一次崗位培訓,不斷提高其業務工作能力。在搞好團的業務知識培訓的同時,還應適當增加理論知識、科學知識、市場經濟知識等方面的內容,使基層團幹部成爲複合型人才,從而不斷提高團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

三是創新團員隊伍的管理。根據青年流動日益加劇、工作生活變動日趨頻繁的特點,積極探索團員青年管理方式。按照證檔分離、交叉覆蓋、動態管理的原則,加強流入地和流出地的銜接,按照“流入地管理和流出地管理相結合,以流入地管理爲主,流出地管理爲輔”的原則,重點解決好流動團員的管理問題。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團員的教育管理,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來改進教育工作,採取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強化團員意識教育,充分發揮團員青年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模範作用。

四是發揮大學生服務社和村助理臨時團支部的作用。大學生村主理臨時團支部是針對大學生村主理成立的臨時性團組織。這些大學生吃住、工作在農村,文化水平高,思想活躍,要求進步,組織開展各種活動相對容易。因此,要把服務社與臨時團支部的各項工作有機結合到一起,利用他們的資源優勢積極開展各種活動,帶動其他團組織活動的開展。

2014年12月

第三篇:2014年xx街道基層團組織建設調研報告

2014年海府路街道基層團組織建設和

基層工作調研報告

2014年,海府街道團工委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和團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團的十七大精神,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全黨開展“羣衆路線”教育活動中,我街道團委積極探索加強基層共青團的工作的發展方向,使其更好地服務於街道工委、辦事處的中心工作。通過對6個社區團支部工作進行了調研,深入分析了社區共青團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任務,緊緊圍繞改革和創新城市社區管理這個中心,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積極探索社區共青團工作的新思路。經過分析和歸納,進一步掌握了轄區六個社區共青團工作的基本現狀,並在此基礎上努力探索適合我辦社區共青團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機制。

一、 街道團組織的基本情況

1、基層組織情況。海府路街道地處海口中心城區,轄區面積約

4.3平方公里,常駐人口約6.7萬人,流動人口約1.8萬人。全街道共有6個社區團支部,11個非公團支部,30個直屬團組織,團員205人。從調研的情況看,六個社區團支部組織設置健全,都明確了領導專門分管團工作,並對團組織進行換屆選舉,選好配齊團支部帶頭人,調整充實團支部骨幹力量。大部分社區居委會能按照上級團委的要求,認真配合完成各項中心工作。同時社區團組織也存在弱化、戰鬥力不強的現象。不少社區反映,目前由於受到多方面的制約,共青團組織的職能正逐步弱化。

2、團幹隊伍情況。經過組織格局創新之後,社區團幹整體素質與以往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調查的24名社區團幹部中,年齡20-35歲的佔了90%以上,黨員的佔25%,大專以上學歷佔90%,全部爲兼職幹部。大多數團幹對當前的政治經濟形勢和共青團組織的職能有着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對如何在新形勢下開拓團工作普遍存在着壓力。同時,由於工作多頭開展等原因,大多數團幹在加強理論學習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

3、團員隊伍情況。團員流動日益增強,基層組織覆蓋面萎縮。目前社區的大部分團員集中轄區所轄的中國小校,即九中、龍峯國小、二十八小,大部分團員從學校畢業後即到轄區外中學就讀或者到外地上大學。在轄區企業中務工的青年團員流動性較大,集中在轄區幾個商業集羣的青年大部分自謀職業,團員管理工作難以正常開展;社區一級入團對象減少,發展團員工作難度較大,個別社區只有在大學生畢業轉回檔案等期間纔有發展新團員,從而降低了團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團員意識逐漸淡化,共青團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難以體現,導致一些工作無法落到實處。在已統計的社區團員青年中,大多數能擁護上級黨組織的政策和決定,尤其是社區志願者在社區建設中發揮了的很大作用。

4、團的陣地建設。街道團工委積極爭取黨政領導和組織的最大支持,爲基層團組織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街道團工委由街道工委指導開展工作,街道工委副書記分管共青團,負責黨建帶團建工作,溝通青年動態,研究青年工作,將團的活動與黨的活動互相呼應。團工委利用街道建立的道德講堂以及居家養老中心形成新的工作網絡,共享街道資源,發揮作用。團工委建立了志願者服務相關的制度,將志願者登記在冊,同時6個社區也都建立了志願者服務隊伍,在重大的

活動開展及日常志願服務中都能發揮關鍵作用,表現在文明大行動、雷鋒月、禁毒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及日常的轄區清掃活動等。

二、團組織特色工作和亮點

1、街道團工委十分注重社區青年制原則和作用的發揮,鼓勵志願者利用自身優勢參與社區建設。充分利用街道居家養老中心資源優勢,按照實體化大團委建設的相關要求,設立了居家養老中心直屬的團組織,通過居家養老中心登記在冊的轄區孤寡老人,定期組織志願者開展愛心助老活動。

2、非公有制企業建團顯活力。街道工委按照區委《關於開展“五聯五促”活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做好基層黨建工作的要求與南寶商用設備有限公司結爲政企聯建促發展的示範點。同時,新南寶商用設備有限公司的團支部了充分發揮了行業優勢。街道團工委組織志願者積極參與街道工委聯合新南寶公司開展政企聯建助學捐款活動,幫助轄區困難青少年羣體解決學習和生活的實際困難。2014年,新南寶商用設備公司團支部被評爲海口市五四紅旗團支部。

三、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多數團員意識淡薄,隊伍建設難以持續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青年的價值觀、人生觀及理想信念目標追求日趨多樣化,團員的意識逐漸淡化,共青團的政治性、先進性難以體現。社區發展團員工作也遇到了相當大的困難,除了參軍、升學纔會想起團組織外,平時主動要求入團的青年很少。

2、團幹部的自身素質有待提高。兼職的團幹們沒有多餘時間研究共青團工作,青年團組織人氣甚弱。團組織大多是空架子,開展活動都是協助其它部門進行,且主題不是針對青少年活動,主體也並非共青團團員。

3、志願者活動工作載體較少,服務水平和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四、下一步的措施和建議 1、以“黨建帶團建”爲抓手,創新基層團的工作環境。新形勢下,基層團組織應緊密結合黨政中心工作,主動向同級黨組織彙報工作,使黨組織瞭解團組織,及時給團組織指路子、壓擔子,促使黨組織將團建納入議事日程,從人員、組織、經費等方面給予保障。同時將團幹部的選拔、培訓、使用以及待遇等問題納入黨的基層建設的總體規劃,使黨建和團建緊密結合。

2、要轉變團幹部作風。要通過經常性的學習教育和開展各類幫扶、獻愛心等活動,使團幹部做到心繫青年、服務青年、以充分調動和發揮青年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贏得青年的信賴和支持。

3、依託有效載體,爲街道社區青年成長成才和街道社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市場經濟條件下,社區團員需求多樣化,團組織要多層次設計載體服務青年。一是要加強培訓,提高青年綜合素質。藉助專業性的技能培訓中心爲社區青年開展各種科學知識、實用技能培訓;二是要利用團組織的網絡優勢及時向青年提供就業、市場、技術信息服務;三是要引導青年積極投身街道社區建設。從共青團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多方位拓展職能,如積極承擔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環境整治、羣衆性文化建設等方面的部分社會職能,增強團組織的影響力。

2014年9月14日

海府路街道團工委

第四篇:吳忠市基層團組織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吳忠市基層團組織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爲了全面掌握吳忠市各級共青團組織的工作現狀,不斷夯實共青團的組織基礎。近日,吳忠團市委組織深入各縣?區?、鄉鎮(街道)、村、企業、機關、學校,對全市基層團組織建設情況進行了全面調研。

一、 現狀與特點

從調研的情況來看,我市大部分基層團組織的建設和發展態勢良好,組織健全、作風紮實、活動正常、成效逐步顯現,團組織的吸引力、戰鬥力和凝聚力進一步增強。

1. 組織基礎建設不斷完善。各基層團組織在團的基礎建設方面普遍加大了工作力度,基礎工作得到加強和改善,團組織班子健全、人員到位,組織設置適應實際需要,團員數量穩中有升。農村團組織結合基層黨建帶團建的原則,按照“三位一體”模式配備村團支部書記,充實人員,健全村團支部班子,建立了團員活動室或黨(團)員活動室,有力的促進了團的基礎工作。

2. 隊伍整體素質有所提高。由於各級黨委和上級團委在團幹部的使用和配備上嚴格把關,注重德才兼備,從而使基層團幹部素質得到明顯提高。一是結構得到優化。大多數團幹部文化水平較高,工作能力較強,並且在實際工作中注重學習、注重實踐鍛鍊,綜合素質和工作水平提升較快。二是工作熱情負責。大多數團幹部幹工作有熱情、有信心、有幹勁,思想活躍、勇於開拓,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青年的責任意識普遍增強。三是學習培訓到位。充分利用團幹部例會學習、外出培訓、

互相觀摩等形式,不斷加強學習交流,開闊眼界,豐富工作手段。3. 開展活動貼近青年需求。在鄉村,團組織以“農村青年致富成才工程”爲載體,大力實施“強鄉帶村”戰略,開展各類培訓,培養青年科技星火帶頭人,帶領農村青年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作貢獻。在企業,團組織圍繞企業生產和青年需求,以創新創效活動、青年思想教育、青年志願者活動、青年文明號創建活動、青年崗位能手評選活動、青年文化活動、青工技能大賽爲載體,使企業青工素質得(來自好範 文網:)到提高,團組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在學校,團組織以素質教育爲出發點,以“五自”實踐活動、手拉手活動、雛鷹爭章活動、創建安全文明校園活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爲載體,重點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寓教於樂,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學習教育活動。在機關,團組織結合工作特點,以青年文明號活動、獻愛心活動、青年志願者活動、文體娛樂活動爲載體,使團組織作用得到發揮。

4. 工作有創新有特色。按照自治區團委提出的“五大工程”,在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工作中,吳忠團市委依據社會化運作方式建立了青年就業服務中心,鹽池、青銅峽團委依託家政服務中心、青年中心搭建了青年就業信息平臺。針對近年來青少年違法犯罪不斷增多的現狀,吳忠團市委積極和吳忠市電信局、天紀律師事務聯合開通了“12355”青少年法律維權熱線和進城務工青年法律諮詢中心。在鄉(鎮)團委書記配置上實施“兩位一體”,即由鄉黨委副書記兼任鄉團委書記,專職團幹部兼任副書記,使鄉(鎮)團委工作有了明顯起色。

5. 地位和作用逐步增強。吳忠市各級黨政領導對基層團組織建設非

常重視,四縣?市、區?均將共青團工作納入“三大文明責任書”進行考覈。許多單位,尤其是鄉鎮,以黨委的名義下發和轉發團的有關文件,把團建工作納入黨建工作的總體框架之中,一同簽定責任書、一同考覈、一同獎罰,使團組織地位和作用明顯增強。在增強共青團員意識主題教育開展期間,紅寺堡開發區由工委分管領導親自帶隊,深入基層,實地調研,按照“成熟一個建立一個”的指導思想,健全了團的組織,有力地促進了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市農牧局團委對下屬團支部進行整合,新成立7個聯合團支部。市建設局、廣播電視局、交通局、國土資源局等單位和部門對團組織重新進行了改選,使基層團組織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

二、 問題與原因

1.基層黨建帶團建工作有待進一步健全和落實。雖然黨建帶團建工作出臺了一系列的舉措和辦法,形成了一些工作機制,但更多的還是局部的,針對單項工作或應急性的,還沒有形成使基層黨建帶團建工作經常化、規範化、制度化的系統完善的工作機制,特別是還缺乏有效的工作載體和督促落實的工作舉措,常常使黨建帶團建工作僅僅停留在文件中,難以得到很好的落實。

2.團組織的有效網絡覆蓋還需進一步擴大。一是無組織覆蓋。由於新的組織和社會組織大量產生,新的羣體不斷涌現,而基層團建工作又未能及時跟上,形成了較多的團建空白點,使得相當一部分團員遊離於團組織之外。二是雖有組織覆蓋,但組織發育程序不夠,難以實現有效覆蓋。在一些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民辦高校中,雖已建立了基層團組織,

但由於其組織發育程度遠不及一些傳統領域的基層團組織,因此其作用發揮和組織覆蓋力也就大打折扣。三是團的基層組織鬆散癱瘓。伴隨着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國有企業改制的不斷深化,出現了相當數量的鬆散癱瘓團組織,甚至是“空殼”團組織,由於缺乏活力,團組織對團員青年的吸引力也就隨之減弱,有效覆蓋無從談起。

3. 團員意識還較爲淡薄,團員流失比較嚴重。有相當一部分團員意識淡化,作用發揮不明顯。有的團員把交納團費作爲一種負擔,從而造成團費收繳困難,久而久之,使團員對團組織的觀念逐漸淡化。在機關、企事業單位由於近年來進人數量減少,造成團員發展對象減少、發展源頭乏力,而在職團員到齡退團人數增多,使機關、企業團組織發展出現了入團少,離團多的“負增長”現象。在農村,由於農村青年入團積極性不高,加之返鄉學生團組織關係轉接不及時,大部分青年外出打工,導致村級團支部團員發展困難,團員流失嚴重。

4. 農村團支部工作被動。部分村團支部存在着“一大、一低、一弱、一差”的現象,即團幹部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工作能力偏弱,待遇偏差。由於受村幹部人員數量和工資報酬的影響,在確立村團組織負責人時,村團支部書記普遍交叉兼職,使他們從事共青團工作既無工作壓

第五篇: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調研報告

爲進一步掌握農村團建工作的實際情況,找準存在問題,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加強農村團的基層組織建設,我們採取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就農村共青團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對搞好農村共青團工作的意見、建議進行了調查。本次調查面向農村團幹部,共發出問卷97份,收回79份,回收率爲81.4%,調查覆蓋率佔全區農村團書記的56%,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現梳理歸納形成調查報告

一、農村共青團工作的現狀

1、基層組織情況。目前,全區共有11個鎮(街道)團委,174個村(居),174個村(居)團支部。從調查的情況看,各村(居)團支部組織設置健全,都明確了領導專門分管團工作,並結合村(居)換屆的契機,對團組織進行換屆,選好配齊團支部帶頭人,調整充實團支部骨幹力量。大部分村(居)能按照上級團委的要求,認真配合完成各項中心工作。同時我們也看到,農村團組織存在弱化、戰鬥力不強的現象。不少村(居)反映,目前由於受到多方面的制約,共青團組織的職能正逐步萎縮。個別地方團組織形同虛設,僅僅停留在組織機構的設置形式上,實際工作難以開展,這種情況在經濟較爲落後的村居表現尤爲突出。

2、團幹隊伍情況。農村團幹整體素質與以往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調查的團幹中,年齡20-35歲的佔了81%,黨員的佔86%,高中和同等學歷以上的佔86%。其中兼職團幹約佔一半的比例,進入村(居)班子的佔42%。大多數農村團幹對當前的政治經濟形勢和共青團組織的職能有着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對如何在新形勢下開拓團工作普遍存在着壓力。同時,大多數團幹在加強理論學習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有51%的團幹表示,由於工作忙、家庭負擔重等原因,沒有堅持進行學習。

3、團員隊伍情況。農村團員青年大多數能擁護上級黨組織的政策和決定,在農村的民主政治建設、經濟建設、精神建設、社會建設中發揮生力軍和先鋒隊的作用。但是,隨着經濟社會迅猛發展,團員流動性較大,流失情況嚴重,很多團員青年畢業後自謀職業,團員管理工作難以正常開展;村居一級入團對象減少,發展團員工作難度較大,個別村居只有在徵兵期間纔有發展新團員,從而降低了團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團員意識逐漸淡化,共青團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難以體現,部分團員青年入黨動機不純,認爲青年爲了撈取政治資本、有面子等原因入黨的達到49 %。不少團組織在召開會議、組織活動的時候,團員青年積極性不高,嚴重缺席的情況達到16%。

4、活動開展情況。農村團工作存在活動陣地少,經費缺乏的問題。在調查的村(居)中,有46%有陣地但設施配備不齊全,有50%則完全沒有活動陣地。同時團工作經費也嚴重缺乏,有 60%的團幹表示完全沒有活動經費,活動經費在1000元以下的佔34%。陣地和經費的缺乏,致使團工作難以開展,個別地方長期沒有組織團員開展活動。由於缺乏對農村團員的教育和約束,沒能調動起農村團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團員失去了榮譽感,團組織失去了應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制約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農村黨組織對基層團組織重視程度減弱。一是思想上重視程度不夠。省、市、區各級團委已就如何加強基層黨建帶團建制訂了綱領性的文件,但許多具體內容沒能得到有效的貫徹落實。尤其是村居一級由於政務繁多,對團建工作關心和指導力度不夠,團幹部政治經濟待遇也得不到落實。目前在農村團乾的使用、管理上缺乏應有的激勵機制,從事農村團工作沒有相應的津貼和報酬,在政治上對團幹部的培養和關心力度不夠,致使團幹部工作積極性不高,進取思想淡化。二是團的工作經費、活動陣地沒有保障。部分農村黨支部本身渙散,集體經濟較爲薄弱,村級團工作經費無從保證。同時,許多村(居)團組織沒有固定的活動場所,致使活動難以開展。

2、團幹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面對諸多制約因素,很多團幹不能準確定位,去適應新形勢的發展,主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思想認識上存在偏差。由於農村團乾的政治經濟待遇得不到落實,面對困難,一些人存在得過且過的心理,缺乏責任感和使命感,不能主動去開創團的工作。二是工作力度不夠。目前村(居)兩委縮編,很多地方都是從班子中選出最年輕的幹部作爲團組織負責人。由於這些人身兼數職,主要精力用在應付黨政佈置的工作上。即使沒有進入班子的團幹,也疲於應付各種臨時任務,不能以主要精力抓團的建設。三是服務意識和創新意識不強。經濟社會發展給農村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給共青團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不少團幹覺得老的方法不能用,新的活動又想不出來,不能準確把握共青團和農村實際的結合點,在服務青年成長成才方面辦法不多。

3、團員的教育規範缺乏有效的辦法。隨着新形勢的發展,一些管理制度、教育方式顯得呆板、滯後,出現了青年需要的,團組織做不了,團組織要求的,青年不願做的矛盾。而市場經濟發展也帶來了觀念的變革,使部分團員青年出現政治淡化傾向,即使有團的活動,他們也不願意參加,團組織失去了應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團員發展機制的不完善,導致有的基層團組織發展團員工作遇到了相當大的困難,除了參軍、升學纔會想起團組織外,平時主動要求入團的青年很少,不少村連續幾年沒有發展過新團員,造成農村團員數量逐年減少,素質下降。

4、團組織服務青年的功能比較欠缺。許多團組織在職能定位上把握不準,僅僅滿足於形式上和口頭上,沒有積極探索有效的載體和機制,不能爲農村青年致富成才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農村的實際要求團組織把握好工作重心,把幫助和帶領農村青年發家致富作爲團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將團的每項工作都化爲農村重心工作服務的具體舉措。由於團組織的工作方式單一、工作內容滯後,缺少既能與團的工作實際相結合,又能激發青年參與熱情的有效活動載體,導致團組織團結青年、教育青年、服務青年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

三、加強農村基層共青團工作的建議

1、實施“黨建帶團建”,構建黨團建設一體化的新格局。各級黨組織要增強“帶”的主動性,對團建工作做到“六帶一優化”,即:直接帶領和推動團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班子建設、隊伍建設、帶動工作發展,優化團的工作條件。 重點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把基層團組織建設納入基層黨組織總體規劃和基層黨組織工作目標,在制定目標管理、檢查指導、考覈驗收、總結工作時,要使黨建與團建一併研究、部署、檢查的總結;二是建立區、鎮(街道)二級黨建帶團建聯席工作會議制度,至少每半年召開一次會議,聽取團委關於團建工作彙報,並幫助解決有關實際工作中碰到的問題;三是按照《黨章》和上級有關文件精神,落實區、鎮(街道)二級是黨員的團委書記列席同級常委會和黨委會制度,使共青團能及時瞭解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及黨建中的重大事項;四是堅持把團幹部培訓納入全區幹部培訓規劃,至少一年組織一次團幹部的培訓;五是逐步解決鎮、村團委“缺人辦事”、“缺錢辦事”問題,增強團組織的自轉能力和服務功能,要確保鎮團委的行政編制數,對鎮、村團委書記做到隨缺隨配,在經費上,要積極爭取按照青年數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2、按照“強鎮帶村”戰略,切實加強鎮(街道)團委主體地位建設。鎮(街道)團委是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的龍頭,而鎮(街道)團委書記更是整個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的“領頭雁”,只有充分發揮鎮(街道)團委書記的作用,才能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除要落實相應的政治、經濟待遇外,鄉鎮專職團幹部要儘可能專職專用。作爲團委書記也要認真處理好“鎮街道職能部門的關係,尋找有機結合,整合各項資源,把團工作自覺納入到黨政中心工作的大局之中,使團員青年滿意,使黨委政府滿意。同時要切實加強鎮(街道)團委班子建設,大膽把轄區內的農村、企業、學校的優秀人才選入鎮(街道)團委班子,合理搭配,發揮整體優勢;要積極發揮鎮(街道)團委的示範、導向作用。可根據本鎮(街道)的實際情況,集中精力抓出幾項黨委認可、羣衆歡迎的重點(特色)工作,增強自身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帶動基層團支部,帶動農村青年;要積極扶持一批規範化團支部,以點帶面促團建。對部分團員多、開展工作條件好、凝聚力和戰鬥力較強的支部,要積極幫助他們創建規範化團支部,並以此作爲團工作的支撐點,發揮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以點帶面,促進農村團工作煥發生機和活力。

3、改革農村團組織設置,構建新型組織網絡。根據農村社會發展趨勢,針對團組織缺乏工作主體,原有的組織形式已很難發揮作用的現狀,按照“有利於加強黨的領導、有利於團結凝聚青年和團組織的作用發揮、有利於團的系統管理、有利於擴大團內民主和團員參與”的原則,採取靈活多樣、符合實際的村村聯建、村企聯建、村校聯建、行業建團等多種方式建立團組織,構建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新型的農村基層團組織網絡,實現團組織的多重覆蓋,增強團組織的影響力。

4、切實加強兩支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整體素質。要抓好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關鍵是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團幹部隊伍和一定數量的團員隊伍。在團幹部建設中要針對不同層面的的團幹部採取不同的方法加以培養。對鎮(街道)團幹部要注重加強學習培訓,以建設“學習型組織”爲總體要求,在團幹部中大興學習之風,鼓勵撰寫理論和調研文章,同時要對他們多交任務,多壓擔子,努力提高鎮(街道)團幹部的實踐經驗、能力素質和工作水平;對村級團幹部要十分注重選拔,要嚴格按照村級團幹部的任用標準,可以採取公開競選、組織物色等方法,選好選準團幹部。在發展壯大團員隊伍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好教育關、管理關,不斷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讓廣大團員青年在各種活動中感受組織的溫暖,增強團員意識,充分體現團組織的先進性。

5、依託有效載體,爲農村青年成長成才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村團員需求多樣化,團組織要多層次設計載體服務青年。一是要加強培訓,提高青年綜合素質。藉助團校、成教中心等爲農村青年開展各種科學知識、實用技能培訓;二是要利用團組織的網絡優勢及時向青年提供就業、市場、技術信息服務;三是要開展鄉村青少年文化節,活躍農村文化,通過徵文賽、書畫賽、科技文化衛生下鄉等形式,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引導青年,充實農村青年生活。四是要引導青年積極投身新農村建設。要着力培育各類青年專業合作組織和有特色的共青團實驗基地,提升農村青年組織化水平,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同時要適應形勢,從共青團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多方位拓展職能,如積極承擔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農村環境整治、羣衆性文化建設等方面的部分社會職能,增強團組織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