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教學論文

尋根覓祖研學課程與線路開發——“微電影製作”課程與尋根覓祖研學線路的關係

摘要:爲滿足2016年教育部等11部委《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指導意見》中,以基地爲中心,開發精品研學路線,打造一批研學旅行精品課程的特別要求,山西省晉中市中國小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基於自身特點和周邊教育資源開發了包括“晉商文化”“傳統古建”“太行山水”“尋根覓祖”“金色農耕”等一系列主題的“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的研學旅行線路,這些主題研學線路都是與山西省自身自然環境傳統文化特點緊密相關的。其中“尋根覓祖”研學線路因其對於自然和人文景觀的雙重展現,讓學生在研學過程中得到了更加立體和綜合的收穫,山西是中華民族的根祖之地,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有句俗話叫地上文物看山西,這裏有從遠古到近代的衆多歷史遺蹟。除卻一些耳熟能詳的古建以外,丁村遺址、堯廟、洪洞大槐樹、關帝廟等,都是學生進行“尋根覓祖”研學實踐的理想場所,而在研學過程中僅僅是“去到”這些地方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更加有利於學生接受、理解、傳播的方式,更具有時代感,更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帶領學生去進行“尋根覓祖”研學行。微電影製作正是這樣一個從基地出發能夠從不同角度契合研學線路的課程。

尋根覓祖研學課程與線路開發——“微電影製作”課程與尋根覓祖研學線路的關係

關鍵詞:微電影、研學、尋根覓祖

一、“尋根覓祖”研學線路的特點和作用

“根”在漢語詞典裏有“事物的本源”的意思,我們把它理解爲追本溯源。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人們在追求物質生活豐富、科學技術進步的同時也在努力找尋古老文化的根源。尋根問祖,是人的一種本性、一個情結、一份真情。有些人離鄉多年,有些人在外地長大,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故鄉,這時一種新的旅遊方式“尋根”遊便應運而生並且流行起來,尋根遊帶有濃重的民間色彩。可以只是通過民間習俗、節日慶典、宗族聚會、尋根旅行等多種形式開展,不具有學術研究的嚴謹規範性。但在西方,尋根很多是依據科學研究進行的,如:人類學、考古學、民族學等方式,對比之下,我們帶領學生的“尋根覓祖”研學之旅在遊的同時就應該更加註意“研究”和“學習”重要。尋根問祖的研學過程,也是尋夢之旅。它不僅僅是尋找族譜,尋找族羣,尋找先祖,尋找親人,也是尋找家族之夢、民族之夢,更是一種家國情懷。或爲過去繁盛的家族而驕傲,或爲祖先的創業而感動,或爲長途的遷徙而震撼,或爲百折不回的壯舉而崇仰,得到的是祖先創業不易、後人定當珍惜的結論,產生的是惟有勤勉才能生存、惟有奮鬥才能興業的省悟,激發的是不忘祖訓、振興民族的內生動力。

水有源,樹有根,血緣和宗族觀念,需要代代傳承。家族意識和孝悌觀念,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亙古不變的價值觀。心中有家纔有國,小到家族,大到國家,正是宗族和血緣讓人們的認同感、榮譽感凝聚在一起,不斷的發展和壯大。也正是優良傳統,讓我們又一次得到培育和傳承,既讓在外的遊子落葉歸鄉,又讓傳統文化加以薰陶,還推動了城市的發展。

二、微電影課程的含義和其與研學旅行的聯繫

微電影事實上脫胎於國外早已有的“短片”。其“微”的含義就在於:微投資、微製作、微時長,以其短小精煉靈活的形式風靡於互聯網。因微電影來自各種參差不齊的短片,各種相機、DV、手機等程度不一的設備,所以拍攝的內容稂莠不齊,但是真正能將微電影提升到電影層次的是類似於“天堂鳥影視”這樣的專業機構,漸漸微電影從個人隨性的表達上升到電影的層次。所謂微電影就是在很短的時間內詮釋個內容豐富的故事,不但濃縮了電影的細節而且考驗了演員表演功底和創作者的專業素養。所以換種說法微電影也是電影市場的另一種營銷模式。微電影與傳統電影相比,更加平民化,使草根階層得到更多的機會,在流行性、娛樂性與交互性上展現了巨大的優勢,爲受衆提供了更多參與體驗的機會與途徑。但是,由於微電影主要是在電腦、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上進行播放,受到屏幕的限制,畫面一般不採用大全景和大場面,更不會有動作空間的大幅度變換移動;這就要求微電影更注重故事本身的敘事性。微電影這樣一個具有平民草根性質的新興的工具,爲數量龐大的大衆的族羣提供了一個特別方便的機會。它本身具有的靈活的影像敘事形式,契合了現代人審美和接受的習慣,成爲最能代表普通大衆心聲的一個文化載體。

任何一種新事物的出現都是科學技術的產物,微電影也不例外。數字化時代的來臨,讓微電影走進了普通人的生活,大衆表達自己的意願和情緒由想象變成了可能,簡單化的技術是最關鍵的因素。可以說,技術的發展爲微電影的大衆化傳播提供了物質基礎,微電影的羣體都是七零後、八零後爲主,而這一代是伴隨着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方面他們非常瞭解網絡媒體技術,另一方面這種即時自主的傳播方式更吸引他們創作自己的作品,特別是年輕導演。

由於製作方式和傳播方式的侷限性和隨意性,微電影中不需要高難度的技術含量,甚至不需要影片拍攝的基礎技能,故而對於影片的故事性和創新性的要求就很高。短短几分鐘的影像表達,要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更要在不同的故事情境中融入觀衆熟知的情緒體驗,這樣才能激起觀衆心中的認同,從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姚斯接受了科學哲學家波普爾和社會學家卡爾•麥恩海姆所採用的“期待視野”的觀念,並且在接受美學中提出了“期待視野”的觀點,用來說明讀者閱讀作品的主動性。如果讀者在閱讀中的感受與自己期待的相一致,讀者便會感到缺乏新意和刺激力而索然無味。相反,作品意味如果大出意料之外,超過了期待視野,觀衆就會感到振奮,這種新體驗便豐富和拓展了新的期待視野。

如果將這樣的理論分析引入“微電影”中,則能更爲清晰地看到,觀衆對於幾分鐘之內的故事的“期待”是否滿足,對於影片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微電影的互動性讓觀衆參與微電影的創作,觀衆更想要看到自己的思路如何呈現在影像中,這樣的期待視野會讓觀衆更加投入其中。

微電影能夠提供參與、互動的平臺、提供自我展示的舞臺和娛樂的空間,衝破了電影等媒介文化的阻礙,是現如今媒介文化的新寵,主要的特徵概括爲:模糊的身份、多彩的內容以及貼心的服務。微電影興起的原因,是因爲其陌生化贏得了觀衆的認可,認爲觀衆對於傳統的媒介文化產生了審美疲勞,微電影是一種衆聲喧譁的狂歡電影,所以備受推崇。認爲微電影現在的副作用是加劇了人的同一性,使人變得浮躁了

在這種隨意的、自由化的空間和時間選擇中,應該擁有怎樣的創意才能吸引觀衆,達到這種“注意力經濟”的實現,就要求創作者更多的觀衆微電影內容情節的設置。

根據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丁亞平教授的分類方法,微電影可以被認爲是第三電影,第一電影是大銀幕電影,就是常規的影院電影,也是基礎性電影。有長度,有常規制作,發行渠道主要是院線,收入主要是票房;第二電影主要指的是電影短片,包括故事短片(動畫短片)、短紀錄片、專題片、新聞片、短資料文獻片,科教片,以及電視、影院裏播放的片花、廣告片、專題片。既有一千在影院放映故事電影前方的新聞類、政治類的短片,也包括後來盛行於網絡、手機上的各類視頻短片。第三類電影指的是微電影,融入了開放性、即時性、互動性的特點,可以理解爲相對於基礎性電影的功用性電影。

第三類電影的放映途經較爲多樣:可以通過個人電腦、電視、只能手機、移動電子顯示屏、平板電腦等諸多小屏幕鏡像觀看,這種多樣的媒體分割着觀衆的觀看視野。

微電影這種發行渠道的的多元性和特殊性,使得發行渠道的成功便成衡量微電影是否成功的標準。微電影的發行,主要是通過網絡的點擊率提高知名度,從而由微電影前面的貼片廣告獲得經濟收益。同時,影視公司的發行和營銷也變得至關重要。

草根化、個體化的影像表達,大師和草根同一個平臺的展現,使得藝術的平等化得以實現,不同文化創新表達實現了可能性。通過微電影的影像畫面,不難看出,其中的光線和鏡頭並沒有那麼細緻講究,更多的接近生活氣氛。生活場景的再現,晃動鏡頭的表達,成爲微電影大衆化的典型標籤。個體價值觀表達、情感訴求是微電影發展的人文基礎。小人物的生活體驗和生命感悟通過影像真實地進入大衆視野,吸引更多了在網絡互動中觀看、討論微電影,提升了社會對影視行業的關注。後技術時代的藝術是神奇的也是平凡的,平凡指出在於藝術已與大衆密不可分,大衆不僅“欣賞藝術”而且還創作藝術,傳播藝術。[2][2]

微電影作爲大衆文化最重要的載體,讓普羅大衆真正的開始參與感受文化,更爲重要的是,自己創造文化。每一個個體變成了文化感受者和創作者,構成了一種文化的健康的生成機制。

媒介文化把傳播和文化凝聚成一個動力學過程,將每個人裹挾其中。[3][3]微電影縮短了這個動力學過程,每個人都是文化的創造者和傳播者,是整個社會中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現代社會進步的標誌之一就是多元化的趨勢,過去觀看某一媒體而萬人空巷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微電影創作的全民性與草根性,決定了所需的外部軟性條件,如多元化的價值觀、多元化的視角和多樣化的訴求表達方式,在現代社會正噴薄而出,成爲創作微電影的藝術源泉。[4][4]多元文化的衝突和融合才能爲文化的創新提供一個更利於發展的大環境。

電影學者胡克認爲,微電影的創作、製作、放映、傳播自成一個系統,而且是一種開放的系統,其中參與者是動態的,並不固定。而千千萬萬人的參與聚合,等於創造出了一個新的電影業和電影圈。[5][5]隱私化的生活表達正式進入了大衆的視野,傳統電影中無法呈現的故事情節,都可以在微電影中得以表達。

微電影從誕生伊始就具有親民的特性,對於觀衆而言,不僅僅較易在影片中看到熟悉的生活場景和畫面,更爲重要的是,觀衆清晰地知道微電影的創作者同自己一樣,都是普通人,這種天然的親切感是觀衆喜愛微電影的重要因素。美國剛剛出現微電影的時候,是在咖啡吧或者地下室放映,創作者會隨意的出現在觀衆的周圍,可以自由的交流和暢談。

相對於傳統院線,電影人和觀衆之間的隔閡和疏離,微電影是生活化的、親切的,更容易走入觀衆心裏的。

基地“微電影”課程的內容各方面都體現着它的這一系列時代特徵,傳播特徵,同時,“微電影”課程的內容可以在我們研學的過程中進行很好的滲透,因爲“尋根覓祖”這一研學主題,更多的是在講故事,向今人講述古人的故事,通過故事把古人的生活,展現在今人眼前,然後讓今人通過一個個故事找到自己身上古人遺留下的影子,微電影正是一個非常好的故事的載體,它不同於講解員純粹文字化的敘述,而是可以以畫面、聲音、情景再現等全方位的體驗方式,讓研學的過程更加新穎,更加與基地課程相互銜接,相互促進,緊密相關。

具體實現方式有以下幾種方向,

1、探求電影藝術的發展在我們家鄉走過了怎麼樣的路程,尋找古蹟中和電影藝術有關的物品,故事,人物

2、利用微電影的方式,再現古代先輩的事蹟,親身經歷宗族經歷過的歷史變遷

3、利用微電影的拍攝方式記錄學生進行尋根覓祖研學行的全過程

4、利用微電影的傳播方式,使用互聯網,移動設備等,將尋根覓祖研學行的影響擴大至更大的範圍

微電影是新媒體出現和網生代發展的必然產物,因其特殊的文化意義和藝術內涵,受到廣泛的關注和喜愛,相信它可以擁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爲社會媒介文化的豐富增添色彩。

[1][1]聶偉、吳舒《微電影:演變、機遇與挑戰》,《上海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

[2][2]王廷信:《試析後技術時代的藝術》,《江蘇社會科學》,2011年第3期。

[3][3]【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納蒂:《通俗文化理論導論》,周憲、徐鈞主編,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第3頁。

[4][4]周凱:《微電影的發展特徵詮釋及前景探討》,載於《寧夏社會科學》2012年第5期,第140頁。

[5][5]王一川、胡克、吳冠平、沙丹、葉航、雲飛揚《名人微電影美學特徵及微電影發展之路》、《當代電影》,201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