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教學論文

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國中歷史課堂活躍起來

構建舞臺,穿越古今

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國中歷史課堂活躍起來

汕頭市豐華學校    許君娣

[摘要]本文主要就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國中歷史課堂活躍起來的問題,提出了通過精選猜謎、影視、創設情境,抓住衝突等形式,激活歷史課堂,讓歷史課堂充滿生機活力,不再是一幅平面、黑白的圖案,而是立體、多彩的畫卷。

[關鍵詞]活躍課堂氣氛   激發興趣   構建舞臺

 歷史是一門富有趣味的學科,是一幅有血有肉、豐富感人的畫卷,是一部有抑有揚、激勵人心的樂章,本應對學生產生很強的吸引力,然而卻讓學生“想說愛你不容易。”大部分學生對歷史課的印象是“枯燥乏味”、“死記硬背”,他們對學習歷史不感興趣、不愛讀歷史,甚至認爲歷史是一門“副科”、“小兒科”。由此,作爲國中歷史老師必須尋找出路,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針對國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去鑽研教學,採用新穎多樣的教學手段使歷史課堂活躍起來,爲學生構建一個豐富多彩的舞臺,讓學生有如身臨其境,穿越歷史之感,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歷史的魅力和美麗。

從事國中歷史教學工作十幾年來,筆者一直致力於大膽的嘗試、創新,怎樣才能使無味的歷史課堂變得生動起來,使一杯無色、無味的白開水變成一瓶可口的飲料,讓學生主動“拿起來、喝下去”。下面筆者就談談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藉助謎語,營造課堂氛圍

興趣是學生主動、愉快探求知識的巨大動力,是激發學生靈感的源泉。這也就強調了興趣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前蘇聯教育家列•••符•贊科夫在《教學與發展》中曾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作爲課堂教學主體的教師與學生,他們是有情感的個體,充滿生機活力的教學氛圍對於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從現代教育學角度講,學得輕鬆愉快、興致盎然,效果自然比緊張、沉重的學習來得好,而課堂氣氛對學生的情緒影響很大,課堂氣氛和諧、活躍,生氣盎然,情趣橫生,學生聽課就情緒飽滿,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發言熱烈、輕鬆愉快;而課堂氣氛過分緊張或過分鬆懈、低沉平淡或鬧哄哄一堂,學生的聽課積極性肯定大大降低了。所以說,不同的氣氛導致不同的學習效果。

    近幾年來,我於教學之中探索得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適當引用一些謎語來吸引學生注意力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想像力,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還增強了課堂的知識性、趣味性、活躍性,教學效果頗爲顯著。謎語是一項具有獨特民族風味的文字聯想遊戲,既有遊園的味道,又有練習的性質,可引起學生的高度興趣,讓學生能在享受遊園樂趣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掌握知識,培養能力。而且它可以靈活穿插於教學的任意環節中:開頭引入課題時,介紹知識點時,課堂總結時等等。比如在《辛亥革命》一課時,就可以借用二則謎語:“苦孩子出來鬧翻身(打一近代歷史名詞)”、“爲祖父代筆(打一近代人物)”,當學生猜想之後,亮出謎底:辛亥革命、孫文(孫中山),緊接着切入本課主題。再比如講授《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一課時,引用謎語:“灰塵來了”,引出“埃及”。

    每當筆者在課堂上引用謎語教學時,學生們積極參與並表現出了極大的好奇心,那些沉默寡言、不愛表達、甚至內向怪癖的學生也主動參與其中,連學校最爲“頭疼”的學生也主動地加入到猜謎的行列中來。可想而知,老師在上課時運用這一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謎語,學生又怎麼會無精打采,昏昏欲睡呢?

二、創設情境,拉近歷史時空

    歷史是發生在過去的事情,對於學生來說,感覺距離比較遙遠。很多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僅靠老師的一張嘴來說,學生是很難明白的,有時還會感到困惑,甚至摸不着頭腦,最終是無趣而放棄。而人的認知是從感性開始的,直觀形象的材料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儲存。我認爲努力創造條件,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營造引人入勝的歷史情境,設計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教學情節,打破時空界限,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於誘發學生學習、主動參與探究。如在《新航路的開闢》時,插播一段《哥倫布遠航》的錄像;講授《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播放一段《凡爾登戰役》的短片等等。在學生觀看的過程中,教師層層設疑、引導,讓學生用視覺、聽覺去感知歷史,引發情感,不僅能瞭解歷史的真實,更能發揮出“以史育人”的功能,從而培養學生的情感。

    通過這樣直觀教學手段代替老師的講讀,既可節約時間,又豐富了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教學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說,通過多媒體創設良好的歷史學習情境使歷史走近了學生,使歷史課不再是枯燥的理論和呆板的講授。

    三、抓住衝突,激發表現慾望

    瀑布之美在於它的落差,懸疑片之吸引力在於它意料之外的結局。同樣,認知的衝突可以緊緊抓住學生的思維,置疑激趣,促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漲的振奮狀態。在教學中,衝突的設計可圍繞教學主題,設計在教學的重點、難點和學生的盲點上,讓學生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覺,有效推動課堂教學進程。

   (1)教材和熱點的衝突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生活即教育”。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讓學校大門把兒童的意識跟周圍世界隔絕開來。”來自生活的問題,學生既有關注的興趣,更有探求慾望。今天的時政熱點,常常蘊含着複雜的歷史因素,或是過去歷史的延續,或是過去歷史對今天的影響,可不失時機的藉助時政熱點,追本溯源、執導因果,讓學生真正意識到歷史是一面鏡子,不知道過去就不瞭解今天。

    如《鴉片戰爭》一課時,上課時可以先問學生:“有哪位同學是6月26日出生的?”很多學生必定會有疑問:老師要送禮物嗎?爲什麼是這個日子?老師再提示“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大家又知道是什麼日子呢?”這時學生恍然大悟:“國際禁毒日”。接着可以再問:“這個毒主要是指什麼?大家是否知道吸食毒品的危害?”這樣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紛紛舉手發表自己的看法,及時切入主題:“大家知道中國歷史上有一場以鴉片命名的戰爭——鴉片戰爭嗎?”。這種引導使學生將現實生活中“毒品”這個引人注目的社會熱點問題與將學習的主題結合起來,爲學生繼續探究埋下很好的伏筆。

    通過梳理,喚起學生對歷史內容本身的親近感,並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適時向學生進行的思想教育,使教學活動充滿生動性。在這裏,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更要讓學生學會 “以史爲鑑”。通過借鑑歷史的經驗,來反省自我、認識自我和超越自我;通過借鑑歷史的經驗,來加深對現實的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質,從而科學地預見未來。因此,在歷史教學中適時適當引入一些與歷史教學內容相關的“熱點”問題,能更好地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這樣一來,既是歷史知識更加貼近現實生活,活躍了課堂氣氛。

   (2)教材和影視的衝突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是經過“好奇——求知——愛好——入迷追求”的過程之後形成的。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好奇心理,巧設懸念,以引起學生心理的內部矛盾衝突,從而引導學生去思考探索,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意識到,經過自己的努力,可以解決這種矛盾的衝突,激發學習動機,使他們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變“要我學”爲“我要學”從而產生“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決心。##

    在影、視、書媒體高度發展的今天,歷史劇層出不窮,歷史小說滿天飛。很多學生在學習歷史教材後,心中或多或少都存有一些疑惑,爲什麼歷史課本里寫的和“我”之前在影視劇裏看到的不一樣?在此,教師可以藉助學生較爲喜歡或熟悉的一些電影和小說,巧設疑問,引導學生去分析尋找它們中所存在的與歷史教材和知識體系相矛盾的細節,在這過程中學生進一步地鞏固所學的歷史知識。如在《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時,瞭解到學生喜歡看電視劇《還珠格格》、《康熙王朝》,在上課時結合了這兩部電視劇來講,學生髮現所講的內容與從電視劇裏所瞭解的並不一致時,他們有了更大的興趣,就能立刻投入到課堂中,枯燥的講述變成了更爲有趣的討論。學生對康乾幾位皇帝有了一定了解後,老師再引導學生去探索,釋疑解惑,去僞存真。很明顯,學生的眼睛一下子亮堂起來,七嘴八舌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歷史課堂從無人問津忽然變得熱鬧非凡,他們在分析和討論中深化歷史知識,意識到藝術作品與歷史的區別,學會客觀對待歷史,在愉悅中掌握歷史知識。

與之類似的還有小說、評書等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形式,只要加以合理的運用,歷史課堂完全可以以此大做文章,在分析和討論中深化所學知識。

    四、誘發參與,打造生本課堂

    青少年的特點是喜歡具體厭抽象,喜歡生動厭枯燥。南宋的朱熹也曾高唱:“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中學生的頭腦中,生動形象的東西仍佔激起其大腦興奮的主導地位,這種學習心理特點就決定了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重視趣味性、多樣性。另外他們有強烈的表現慾望,爲此要求老師改變學生在歷史課堂上單一的被動接受的授課模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比如排演歷史劇的形式就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表演的形式給學生提供了表現自我的舞臺,戲劇形式也讓學生增加了新鮮感。老師必需先引導學生提前準備,去搜集去查找恰當合適的劇本,挑選合適的扮演者,然後讓學生排練自己理解出來的歷史劇,老師適時加以指導。例如我自己的切身體會,在上《秦王掃六合》時,事先讓幾位同學自行設計精心組織一場歷史劇,讓學生模擬秦王和李斯等幾位大臣,對於這些著名的歷史人物學生都很感興趣,於是學生積極主動地找資料,模擬語言,設計動作,找道具。上課時,學生們演得惟妙惟肖,贏得了臺下同學的陣陣掌聲。

    通過創設這樣的舞臺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了他們的團結合作精神,使歷史課真正煥發活力,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完成教師的教學目標。這麼好的方法、形式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誰不何樂而不爲呢?

    總之,教師只要解放思想,大膽創新,用心去尋找、去體會,激活歷史課堂方法讓學生動起來的手段還有很多。在落實課程改革的新理念下,要求歷史教師要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好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用別出心裁、平中有奇的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共鳴,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從而喚醒沉睡的歷史課堂。讓歷史課堂教學不再是枯燥無味的說教,而是繽紛多彩、立體有趣的,讓學生說“我好愛你”的歷史課堂。

  

 

 

    參考文獻:

    1、姚煥成:《從學生的參與看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

          (載自《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8年第4期)

    2、上海師範大學歷史教學法教研室編著的《中學歷史教學法概論》)

    3、吳鋒華、黃曉芸:《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生興趣》

           (摘自《廣東基礎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

4、朱漢國、閆璟、何成剛:《國中歷史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