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中學物理論文【多篇】

中學物理論文【多篇】

國中物理教學論文 篇一

物理概念是整個物理學知識體系的基礎,如果把物理這門學科比作高樓大廈,那麼物理概念就是構成這座大廈的基石。若學生物理概念模糊不清則寸步難行。因此物理概念教學是物理教學的核心,教學中,讓學生準確牢固的建立起物理概念是物理基礎知識學習的重要環節。結合教學實踐,我認爲物理概念教學應做到三個“重視”。

一、重視物理概念的引入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充滿趣味的概念引入教學是培養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重要契機,千萬不可錯過。平時教學實踐中,我引入新概念時,曾採用多種引入方法,現總結如下:

1.演示試驗引入概念。如國中物理課,在講“浮力”概念時,先做一個演示實驗:在彈簧秤下懸掛一個重物,手向上託重物,彈簧秤示數變小;再把重物放入水中,可觀察到彈簧秤的示數也變小了,據此引入“浮力”概念,學生易於接受。

2.用類比法引入概念。如:在引入“電壓”概念之前,講水流與水壓的關係,再通過類比,引入電流與電壓的關係,從而引入“電壓”概念。這種方法,形象生動、學生易於理解。

3.通過物理現象引入概念。如:在引入“慣性”概念時,引導學生觀察乘坐汽車的過程中,當汽車剎車、加速、拐彎時所發生的現象,通過分析引入“慣性”概念,學生易於接受。

4.通過物理故事引入概念。在引入“磁場”的概念時,可講述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的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

5.比值法引人物理概念。在國中物理學中,由比值法定義的物理概念有速度、密度、壓強、功率、比熱、電流、電阻等,它們既是國中物理的重點,又是國中物理的難點。近年來,頻頻在會考試題中出現。歸納這些比值類概念的區別與聯繫,進行適當的辨析,無疑會幫助同學們領會比值法定義物理量的方法,深化對物理概念的理解。

此外還有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引入新概念,由邏輯推理引入概念等。不同的探究內容,可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引入物理概念。

二、重視物理概念的形成

物理學借“物”求“理”。物理概念的形成首先應該給學生呈現足夠的感性材料,(如生活中熟悉的實例、或觀察模型、實物、示意圖、或進行實驗等等)然後啓發誘導,讓學生觀察、思維、分析、比較“現象”的共同屬性,概括抽象出本質,得出物理概念的定義。概念的形成可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利用實驗探究形成概念。物理概念的教學要注重物理概念形成過程的教學,儘量接近科學家們在其研究過程中形成的概念,以使學生從中領會物理學家的實際創造過程和他們所運用的研究方法,在概念的形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實驗探究是一種在教師引導下由學生獨立完成的發現知識過程的活動。新課程理念下的實驗探究教學是以學生爲中心,以學生的主體實踐活動爲基礎,以學生的探究學習爲主體,以學生素質提高爲目標的教學過程。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將科學探究列入內容標準,旨在將學習的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轉化,從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物理是一個以實驗爲主的學科,實驗也是揭示物理概念和規律最直接形象的方法。國中物理適合實驗探究的內容很多,一定要注意實驗的新穎性、趣味性、準確性。

2.分析歸納形成概念。如:力的概念的教學。力的概念是物理學的一根主線、一條大動脈,然而,由於日常生活中學生受“力氣”、“勁”等生活用語的干擾,在形成力的概念時,對“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往往感到費解。在學習這一概念時,爲了促進這一概念的形成,上課時我設計了一個小實驗,讓學生搬自己的書桌,搬桌子時,人的肌肉會緊張,同學們能感覺人的手對桌子用了力。再用一繩子把一重物掛起來,比較繩子沒掛重物和掛重物時的不同之處,然後問學生繩子對物體是否施加了力。再通過多媒體出示馬拉車、人推車的圖片,通過分析這些共同的現象,引導學生歸納出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並深刻的理解作用的含義。

3.運用比較形成概念。爲了幫助學生對概念的認識,可通過概念比較的方法,例如:在國中物理中重力和質量兩個概念容易混在一起,在學習質量和重力時可列表讓學生對質量和重力加以區別,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又如學習蒸發和沸騰、壓力與重力、功率和機械效率、電功和電功率時都可以採取比較的教學方法。

三、重視物理概念的。內化

要使學生牢固、清晰地掌握概念,必須經過概念的鞏固、深化階段。這一階段可以從下三個方面入手:

1.對易混淆的概念進行辨析。將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對比、辨析,明確它們的區別與聯繫,是幫助學生糾正錯誤概念,理解、鞏固和深化概念的有力措施,也是形成清晰概念、層次清楚的認知結構的必然要求。

2.通過練習形成運用概念的技能。學習概念,是爲了能運用概念進行思維,運用概念解決問題。依據認識論的觀點,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必須經過“由感性的具體上升到抽象的規定”和“再由抽象的規定發展到思維中的具體”這樣兩個科學抽象的階段。因而概念的運用階段也是物理概念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但要注意,練習的目的在於鞏固深化概念,形成技能,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選題要典型、靈活多樣,對題目的挖掘、探討要力求深入。將做習題與概念教學分離,甚至相對立,搞題海戰術的做法,不僅浪費時間、浪費精力,還容易使學生形成呆板、機械、生搬硬套的思維習慣,不利於深化、活化概念,也不利於分析能力的提高。

3.概念和規律的整理。學生對概念和規律的掌握不能只停留在這一知識本身的運用上,對這一知識而言,應形成這一知識本身的系統並將它納入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去,這樣才能說是對概念和規律的全面掌握,所以說對概念和規律的整理是必不可少的教學階段。對概念和規律教學要求整理的內容主要有:概念規律的內容(準確精煉);概念和規律的應用條件;在練習中總結的規律;物理概念和規律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

教學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在物理教學中,只有不斷創新,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才能提高物理概念教學的水平,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培養自學能力,逐步掌握物理學科的學習方法。

國中物理教學論文 篇二

摘要:近年來國中物理教學作爲國中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迅速發展, 不但在教學理念上得到了革新, 還在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上得到了完善, 使國中物理教學質量得到了提高。案例分析方法是新課程理念下最爲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 已經在各大教學領域中得到了應用, 其中不乏國中物理教學。對此, 教師可根據自己的物理教學經驗, 深入探討新課程理念下國中物理教學的案例分析。

關鍵詞:新課程; 國中物理教學; 案例分析;

國中物理本身具有很強的思維性、邏輯性及推理性, 成爲國中各學科中最難學習的一門學科, 同時國中物理還是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 因爲學生都是在國中階段第一次接觸物理的, 所以對國中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提高國中物理教學質量及效率成爲很多國中物理教師的重要工作目標。在新課程理念下有很多適用於物理教學的教學方法, 其中案例分析方法的使用頻率最高, 可想而知案例分析對國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性。所以, 在國中物理教學中進行案例分析是必然的一種教學手段, 理應得到重視。

一、新課程理念下國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 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不高

興趣一直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最好教師, 進行物理新知識學習時興趣也同樣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能夠使學生很快喜歡上物理學習, 並從物理學習中感受到物理的樂趣, 進而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所以, 高效的國中物理教學離不開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但實際國中物理教學中, 很多教師並沒有對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給予高度重視, 只是盲目性對學生進行“滿堂式”和“灌輸式”教學, 即教師一個人進行教學, 而學生只能聽教師講, 師生之間沒有進行有效互動, 導致學生成天面對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 最終失去對物理的學習興趣, 既影響了學生物理學習效果, 又影響了教師物理教學質量。

(二) 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

第一, 站在課前準備的角度來說, 做好課前預習是學生學好國中物理的重要途徑, 也是課前準備環節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但實際調查發現很多學生並沒有對課前預習給予重視, 導致很多學生無法跟上課堂上教師的講課節奏, 給後期的物理學習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第二, 學生在課堂上的自控能力比較差。國中學生的年齡相對較小, 在課堂上開小差的情況時有發生;第三,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處於被動的狀態, 同時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 導致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 自然會影響到物理教學的效果。

(三) 教師的導向性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在中學課程中, 物理知識深具多樣與複雜的特性, 而這門學科如果讓學生自己研究是相當困難的, 因爲在中學以前學科中並沒有涉及物理方面知識, 因此, 中學生在初級學習階段時就需要教師在其中發揮導向性作用, 讓學生了解物理的基本知識, 爲以後學習做好鋪墊。同樣的, 在學習物理科目時, 也要注重鍛鍊學生思維邏輯能力, 傳統方式的死記硬背模式, 明顯不是最好的, 對學生長期發展不利。一般來說, 對物理課程理解比較深入的, 毫無疑問肯定是教師, 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 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能力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但從現實教學模式來看, 真正運用的並不多, 這也是造成學生成長限制的一大因素, 這一點是教師需要銘記於心的[1]。

二、新課程理念下國中物理教學的案例分析

(一) 教學前期案例設計

在進行案例教學模式時, 案例主題要明確。例如, 將物體沉浮條件作爲案例主題, 在展開教學時, 首先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大致瞭解, 清楚學生的基本知識與技能是否合格, 然後根據情況分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見的難題, 從多方面入手分析, 爲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打好基礎;其次, 根據案例內容爲學生計劃課時作業, 而本次案例的任務就可以是簡單剖析流體壓強與流速間存在何種關係, 讓學生帶着問題去閱讀案例, 思考問題;最後, 就是課程目標設計, 如《物體的沉浮條件與應用》這堂課的目的就是爲了讓學生對基本知識有大致瞭解, 然後在此基礎上開展實驗訓練, 分析、思考其原理[2]。

(二) 瞭解案例教學實施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 對學生基本情況的掌握非常重要, 通常教師會採用觀察法與訪談法, 對學生大致情況進行了解。案例教學實施後, 實際情況很明顯, 不光學生在課堂上的態度轉變了, 而且其學習興趣增加了, 在回答問題時, 正確率能在70%左右。這種學習模式, 再加上教師的適當引導, 能使學生更順利地掌握物理知識。課後通過對多位學生進行訪談, 總體來說, 學生掌握知識比較全面, 作業情況也比較好。

(三) 實施案例教學後的反思

第一, 在理論教學模式中, 教師可以採用誘導的方式一步步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前進, 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 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第二, 實驗教學時, 先明確實驗主題與目標, 然後再觀察學生的狀態, 在遇見問題時進行支持與鼓勵, 實驗結束後, 必要的總結很重要, 它是瞭解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最直白的方式;第三, 也是最後, 利用多媒體教學實現教學模式全面升級, 多媒體的應用不僅可以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 還能幫助學生拓展知識, 一舉多得[3]。

三、結語

總而言之, 案例分析是國中物理的重要教學方法, 在國中物理教學質量提高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不僅能夠激發學生探索物理新知識的慾望, 還能夠提高學生對物理的喜愛之情, 使學生的物理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得到提高, 同時還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及記憶, 使學生的物理實踐能力及應用能力得到提高。故此, 在國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案例分析方法, 對國中物理教學質量提高來說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作爲國中物理教師, 我們要更加重視和關注案例分析在國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陶攀屹。新課程理念下國中物理有效教學的案例研究[J]。中華少年, 20xx (7) 。

[2]楊文龍。新課程理念下國中物理有效教學的案例研究[J]。新課程 (中旬) , 20xx (1) :28。

[3]劉春雲, 李朝陽。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國中物理教學中的學情分析[J]。基礎教育課程, 20xx (22) 。

中學物理教學應用論文 篇三

中學物理教學應用論文

面向21世紀,中學物理教育要走向素質教育,這已經成爲物理教育工作者的共識。作爲物理教師,應當努力實現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不僅應該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更應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願望、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

縱觀世界教育幾千年的發展,已經經歷了知識型教育階段、智能型教育階段,現在已步入創造型教育階段。學校實施創造型教育是通過教學過程來實現的,而在創造型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是一種比較好的教學方法。本文就中學物理教學中如何應用探究式教學談點個人的做法和體會。

一、科學劃分合作探究小組

根據大班教學的實際情況和教學本身的需要,我將全班同學按兩種模式來劃分小組,第一種方式是:根據學生的座位情況,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則,前後排的四人爲一小組;第二種方式是:先將全班同學根據動手能力和學習成績分成四個層次,然後將每個層次的學生各出一人,自由組合,組成四人合作探究小組,組內各同學分工要明確,同時組內角色要週期轉換,例如,第一次甲操作乙記錄,那麼第二次就讓乙操作甲記錄,要注意發揮每個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作用,不能由少數學生包辦代替。這樣做即能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機會均等的全面練習,又能充分體現工作中的分工與協作。

兩種模式在探究的各個環節中的應用可由教師根據所探究問題的難易程度、課堂教學任務的容量大小、對學生能力培養的側重點等靈活安排,隨機控制。

二、探究式教學的程序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得多。”海森堡也說過:“提出正確的問題等於解決了問題的大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應該是逐步發展的,教師可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和物理學科的整合作用,展現給學生一個有趣的故事、物理現象或物理事實,讓學生能夠從中發現問題並把自己的發現用問題的方式表述出來,在這個基礎上,再根據學生的認知情況適當地加以指導,讓學生知道什麼樣的問題有價值,幫助學生形成一個與物理學有關的科學問題,並用口頭或書面語言表述出來。學生經過一定案例的積累,並隨着他們物理知識的豐富,能夠逐步地提高自己提出探究問題的能力並養成愛提問題的習慣。

2、猜想與假設

科學探究不是盲人摸象,爲了使探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指向性,我們往往在探究之前對研究的問題進行初步的猜想和假設。猜想與假設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作用就在於它是科學結論的先導,爲收集信息、分析和解釋信息提供了一個大致的框架,對解決問題的方案作了一定的預見性思考,爲制定探究計劃、設計實驗方案奠定了必要的基礎。因而猜想與假設無論是被證實還是被證實,都具有推動認識發展的作用。

儘管所提出的猜想不一定是最科學的結論,但對問題成因的猜想仍需要有一定的依據,這依據就是科學事實或者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因此爲了防止學生猜想的隨意性,鍛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師要讓學生說出猜想的理由,並用口頭或書面語言表達出來。

3、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是科學探究過程中重要的環節,就是從操作的角度把探究的猜想與假設具體化、程序化。

一般的做法是先分析該探究要解決哪幾個問題,每個問題有哪幾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根據現有的條件和探究的要求,各應該選擇哪種方法爲好,然後根據這些被選中的方法確定需要什麼實驗器材、按這些方法的。邏輯關係構思出探究步驟。

探究計劃使探究步驟更加有序,探究過程更加科學,如果沒有探究計劃,沒有實驗方案,科學探究的操作也就失去了根據。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小組內相互交流探究計劃,尋找計劃中的不當之處,並推測它在探究中所產生的不良後果,從而體驗制訂計劃和設計實驗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4、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孔子說:“我聽到的我忘了;我看到的我記得;我動手做,我理解了。”陶行知先生也說過:“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動手,勤與實踐,同時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即首先要確定觀察的目的、對象和具體內容;其次要靈活選擇、調整觀察方法,如整體觀察法或者局部觀察法等,然後還要進行觀察記錄。

除了通過實驗收集證據外,根據需要,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通過公共信息資源如圖書館、閱覽室、科技館、廣播、電視和互聯網等收集資料。

教師要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探究,在交流討論中各抒己見,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在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中,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學生的情感、意志也得到了培養,教學中教師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又要注意對學生的探究及時恰如其分地啓發,因勢利導地調動探究過程。

5、分析論證

應該讓學生認識到,實驗數據並不等於探究的結論,實驗數據是對實驗事實的客觀記錄,探究的結論是在數據的基礎上通過分析論證所得出的具有普遍意義的規律。在國中物理,數據之間的關係通常表現爲相等、之和、之差、乘積、比值等數學關係,教師要組織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實驗數據或收集的事實進行分析論證,探討結論,使學生像科學家一樣自覺主動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指導學生不要帶着對實驗結果的預期來影響對實驗數據的描述。啓發學生自己發現這些數據之間規律的過程,是一個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過程。此時,教師的作用是學生意義構建的幫助者、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

6、評估

學生在完成某項工作或工作達到某一階段時,應該進行反思,檢查思想和具體措施,發現錯誤和疏漏,如探究結果是否會和日常的經驗和現象相沖突?是否會和探究者原有的知識相矛盾?探究結果中各因素之間的關係是否符合邏輯?是否能自圓其說等等。這是責任心的表現,也是科學探究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強化對探究過程和探究結果進行評估的意識,對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具有積極的意義。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養成評估的習慣。

7、交流與合作

現代社會與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面臨的問題越來越複雜,而社會分工的細化則又限制了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範圍。因此,通過探究教學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也體現了時代和社會的要求。教師要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各種想法、各種觀點進行充分的交流和討論,讓學生通過交流學會修正自我、尊重他人、服從真理、改正謬誤。不但要重視書面表達,也要重視口頭表達,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充分的機會作口頭稱述。在編寫科學探究報告、設計表格、描述圖象等工作中,要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儘可能用準確的語言描述自己的探究過程、所得的證據以及自己的觀點。

三、探究式教學的評價措施

學生學習評價的目的是爲了促進學生的發展,發現學生多方面的潛能,瞭解發展中的需求,使每一個學生通過評價都能看到自己在發展中的長處,增強學習的信心,換言之,評價是爲學生的發展服務的。

我在教學中採取的措施是,讓學生每天堅持寫學後反思,讓學生對自己在探究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觀察能力、提出問題的能力、做出猜想和假設的能力、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交流的能力進行反思、體驗,進行自評和小組內的互評,教師爲每一位學生建立一個成長檔案袋,不僅要記錄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學會了什麼,更要記錄學生參加了那些活動、投入的程度、在活動中有什麼表現和進步等情況,同時將學生自認爲得意的作品(如小論文、小製作、探究報告、反思日記等)也放入其中,從而將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實現評價重心的轉移,也只有這樣,纔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科學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價值觀的形成,實現三維目標的全面發展。

總之,探究式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學過程中還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個體差異,要充分體現“以人爲本”的教育思想。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需首先要更新觀念、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做好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良師益友,把學生培養成新世紀的高素質人才。

中學物理教學論文 篇四

有關中學物理教學論文

【摘要】實踐中學物理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基本理念,提高物理教學質量,教學中離不開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並最終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是物理教學應特別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物理教學興趣培養培養策略

一、心理暗示與學習興趣的培養

1.培養學生良好學習心態

物理教學實踐表明,物理教學中有意識地在課堂內外對學生進行良好學習心態的培養,對於學習程度不同,甚至相差很多的學生都能產生積極的心理暗示效應。爲此,在物理教學中,應注意學生學習心態的培養。物理教學,學生良好學習心態的培養重在培養學生物理學習的自覺性、果斷性與自信心這些優秀學習品質上。要使這一目的得以實現,首先要引導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使之對物理學習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慾。我們知道,興趣來源於生產生活中所需的物理知識,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善於暗示,善於把周圍的事物及活動與物理知識聯繫起來。並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把學生注意聽課的最優時間指向物理教學的重點環節,把注意的指向性比較長久地保持在教師的講述上,集中於教師的講述中,從而抑制與聽課無關的活動,使授課活動能有清晰的反映和體現。

2.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

任何學科教學想要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少不了教學中師生的情感交流,這種交流既不是反映在學生表面對教師教學的頻頻點頭,更不是教學中教師居高臨下的情感賞賜,而是教學中師生互動效果的真實情感流露。物理教學中,我們同樣要特別注重在課重教學中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情感因素與智力因素結合的好,可以使學生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把智力活動由最初的好奇引向深入的思考,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學習的主動性。根據物理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物理學習的一般特徵,物理教學要善於以生產,生活中的實例來構成概念、規律,並把它們以生動有趣的語言來表達出來,有趣的生活語言用到課堂不僅有助於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的理解,更能能給課堂教學注入活力,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潑。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因爲其它學科的差生不見得是物理課的差生,如果把握的好,可以使其它課的差生對物理學習感興趣,我們完全可以設想,如果物理這門課學習的好,無疑對其它功課的學習是會有幫助的。

三、美育因素與學習興趣的培養

1.合理挖掘教材德育美育素材

新課程背景下的物理教材作爲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工具,它不僅注重傳授本學科知識的功能,而且在編寫的思想、體系、內容上融知識性、科學性、思想性與一體,蘊含着大量美育素材。我們知道所提倡的教育改革,將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的,而爲了實現這一目標,不能僅靠思想政治課教師的一方面努力,而要靠各門教師的共同努力。物理教科書不乏進行德育教育的素材,我們應該利用物理教學影響學生思想品德,結合教材編寫的實際,通過介紹學生熟悉的科學家刻苦鑽研的精神,啓迪學生樹立積極探索,追求進步的信念。畫面有直感美。物理課本有許多優美的插圖,教學中我們要善於引導學生觀賞圖像畫面,這樣不僅可以有利於學生了解物理知識,而且可以使學生直接感受物理現象和規律的真實美,培養學生的美的意識,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

2.大膽創設愉悅的學習情境

課堂教學強調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於教師充分發揮教材的教育功能爲學生掌握知識創造條件,設置愉悅的學習環境。物理課堂教學愉悅的學習環境的創設需要設置看、做、想、用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學物理知識學得有趣有用,從而喜愛物理學科。設置愉悅學習情景可操作方法有多種,如鼓勵自編習題。學生自編習題可根據人類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物理實驗的數據自行編制,就我們教學的情況看,學生非常樂於參加這項活動。通過自編習題,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展開想象,進行創造。通過活動的開展,同學們對物理這門課加深了認識,他們懂得了物理習題課不是簡單的分式加數字的演算,而是圍繞題目給定的條件瞭解具體事物和其變化規律。自編習題,教師可指導學生明確習題考察的知識點,挖掘習題中隱含條件和等量關係,學會用公式解題,思索習題解法可行性,聯想習題的可變性,延伸性,使學生從不同方面學會一題多解,達到觸類旁通,提高應變能力。

四、問題意識與學習興趣的培養

1.保護學生的好奇心使之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

問題意識是基於好奇心而又高於好奇心的心理品質,它需要教師對學習者好奇心的精心保護。爲此,教育者必須悉心保護學生創新求異的本能和慾望,不能機械地用同一標準去衡量他們,而應當從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入手,積極培養和保護他們的好奇心。學生在物理學習中表現出來的好奇心是由於看到前所未聞或無法解釋的物理事實所產生的'本能的情緒反映。但是,相當數量學生的好奇心在教學中並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和開發,並沒有轉化爲問題意識,而是許多好奇慢慢地被老師解惑掉了,這個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

物理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來源是建立在學生紮實的物理知識基礎上的,我們常說知識是能力的基礎,無知便無問就是這個道理。物理知識是由一系列物理概念和規律構成的,而規律又總是反映着一些概念間的一定聯繫,解物理題時必須選用適當的規律和方法,只有方法得當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以說,物理概念是物理學習的基礎,掌握正確的概念是形成正確解題思路的基礎,概念不清,規律不熟或掌握不牢不可能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

2.讓學生掌握解題思路中的探索問題意識

教學不是單純傳授知識,要教方法,教能力,教會學生自己學。事實上,由中學物理的學科特點和解題的需要,已經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大大小小的解題思路,讓學生掌握這些解題思路中探索問題的意識是至關重要的。比如,對大量的物理題,一般應有如下的思路,首先,審題和讀題,初步明確題意,什麼是已知的,什麼是未知的,應用什麼樣的物理知識,才能作出正確答案,這些都要求學生作出正確思考。其次,確定研究對象,進一步分析題意,弄清物理狀態和物理過程,確定使用那些物理規律。同時根據物理規律,建立物理方程,用文字和數學符號表示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關係。最後,通過數學運算和討論,分析討論使所求結果符合物理實際,具有物理意義,驗證思考的方向性和解題的正確性。無庸質疑,解題思路中所體現出來的科學問題意識對於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極爲重要的。

五、結束語

學生對事物感興趣的程度及方向是不同的,物理教學中,我們教師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應視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儘管學生的情況不同,但要搞好教學的基本道理卻是大家公認的,這個基本道理就是應給學生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創造有利於學習的課堂氛圍,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能充分發揮自已的潛能。

中學物理教學論文 篇五

中學物理教學論文

摘要:學生在國中階段,如果在注重思維、推理能力的物理學科上的成績一直不理想,久而久之,在後續的學習中,就會對物理學科產生厭倦、恐懼感,使得物理有效的教學之路困境重重,更談不上將學生的能力提高。

關鍵詞:思維培養;物理教學;提升成績

閱讀是學好物理的一個重要基礎,也是培養自學能力的有效途徑。我認爲,閱讀物理課本可以分爲兩步。第一步叫“通讀”,就是一字不差地將書中涉及的物理知識全部認真地去閱讀一遍,不丟不落,不能“一目十行”地去閱讀,將知識的來龍去脈搞清楚,在通讀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又如,在複習到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規律時,不妨在頭腦中思考以下幾個問題:這個概念或規律是怎樣生成的;這個概念規律與其他概念規律之間有什麼聯繫。第二步是精讀。物理語言特點是言簡意賅、含義明確、準確精練、具有嚴密的科學性。精讀時要做到仔細琢磨,反覆推敲,消化吸收,即“咬文嚼字”。

一、抓住課堂複習,提高複習質量

要重視學校內開設的複習課,提高複習的質量。複習以提高課堂效率爲關鍵。一切競爭都是時間的競爭。學生主要靠45分鐘來獲取知識,搞好有效課堂複習教學是提高質量的'關鍵。有不少考生對學校課堂複習不重視,認爲該學的知識已經學過了,聽不聽無所謂,其實本校教師對學生的情況最瞭解,教師的複習針對性很強,他們對重點難點的複習和學生中存在的問題把握更準確。

二、聯繫生活實際,形成知識體系

中學階段的教學思想,越來越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和考查。能力的考查主要是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對某一具體問題要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因此,在學習中要打破章節內容,建立知識網絡。在中國教育改革日益加劇的時期,一些改革新題將不斷涌現,如“創新題”“探究題”“物理情景題”等。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實驗對學生有強大的吸引力。教師可以實驗爲突破口,除了書本上的實驗外,還想方設法地補充一些實驗,佈置一些可行的家庭小實驗,引導學生去探究身邊的物理,使學生認識到物理知識體系。

三、抓住題目訓練,培養良好的解題習慣

在做題的過程中摸清思路,尋找方法,總結規律,才能切實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做到解題規範、做題完整,這是通往成功的必要橋樑。沒有一定量題型的練習保證,就很難確保難題不丟分。對於做借的題,不放過,認真找錯誤原因,犯過的錯誤不能再犯,錯誤就會變成財富。

參考文獻:

葉瀾。新基礎教育研究。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

王蘋。創造教育中的個性教育。教育現代化,(2)。

國中物理教學論文 篇六

實驗是物理學科的基礎,同時也是提升學生動手能力的有效途徑。雖然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中十分重要,但是在長期的教學中卻一直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雖然目前教師與學生對實驗的重要性認識進一步加強,但是實驗教學中依然存在各種各樣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因素。本文首先分析存在於國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問題,據此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

一、國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分析

爲了使國中物理教師對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引起重視,我們首先來分析國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

(一)學生打好實驗基礎的關鍵時期

學生在國中階段開始接觸到物理學科學習,也正是在國中階段開始進行物理實驗,因此,學生在國中階段學習的實驗內容十分基礎,包括對最基本的實驗器材用法的學習,最基本的實驗知識的學習,最基本的實驗方法的學習等,只有掌握了這些最基本的知識,才能爲進行較爲複雜的實驗活動打下基礎。

(二)幫助學生有效理解知識點的小幫手

做好國中階段的實驗教學工作,不僅是爲了學生打好實驗基礎,還是爲了更好的幫助學生學習物理知識點。很多物理現象及理論都是通過實驗得出來的,自然,教師要藉助於實驗才能更好地呈現給學生。如果僅僅依靠教師的口頭描述,既枯燥又不利於學生理解。國中物理教師一定要發揮實驗這個“小幫手”在學生物理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二、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國中階段的物理教學,教師要建立在實驗教學的基礎之上,在引導學生的大腦積極進行思維的基礎上,使學生的手也動起來,手腦並用,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及創新能力的提升。而本人在實際的教學中發現,由於實驗沒有列入升學考試的範圍,因此,教師在思想上與行爲上都對實驗教學產生了懈怠心理,存在於國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實驗教學時間沒有充分的保障

較之於進行物理理論知識點的學習,學生進行實驗探究活動,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而目前每節課只有40多分鐘,並且物理課時的安排較之於語文、數學、外語又相對較少,可想而知,教師安排學生進行實驗探究的時間就更少了。由於實驗沒有列入考試的範圍,因此,部分教師就直接省略實驗課的安排,所有的物理課堂都用來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這就更影響了學生的實驗學習。

(二)實驗器材沒有充分的保障

實驗器材得不到保障,也是目前影響國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一個突出問題。實驗器材難以滿足學生實驗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一方面,實驗器材較爲陳舊,難以適應現代實驗的要求;另一方面,實驗器材的數量較少,導致學生失去了進行親自操作的機會。在實驗器材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不管是教師還是學校方面,在採取有效措施解決實驗器材不足方面顯得較爲消極,使學生失去了國中階段這個提升實驗能力的大好機會,爲學生以後順利的進行實驗學習埋下了隱患。

(三)教師的實驗水平難以滿足現代教學的要求

物理實驗板塊的教學與其他知識板塊的教學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教師不僅要能夠從理論上就實驗對學生進行指導,更要能夠對學生的實際操作進行指導。而受我國長期教育界對實驗教學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的影響,教師的實驗水平也受到了限制,因此,目前存在部分國中物理教師的實驗水平難以很好的適應現代教學要求的情況,而一些教師進行自我充電的意識又較爲薄弱,自然對學生實驗水平的提升產生了不良影響。

(四)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沒有引起重視

國中階段既是學生學習與實驗相關的知識的關鍵時期,也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的關鍵時期。而很多教師都非常注重對學生與實驗相關的知識點的講解,而在培養學生良好實驗習慣方面就顯得十分不足。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會使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出現各種狀況,即使學生能夠大體上把握實驗步驟,也很難準確的得出最終的實驗結果。

三、化解國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有效方法

物理實驗教學本就是物理教學的薄弱環節,而存在於國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諸多問題,無疑又進一步加深了實驗教學的困境,爲了化解問題,本人提出如下幾種有效的應對方法:

(一)時間的保障是關鍵

針對目前國中物理實驗教學在時間保障方面存在問題的情況,教師要對物理課堂教學時間進行合理分配。教師要做好授課計劃,在做授課計劃的過程中,安排多少課時對學生講解理論,安排多少課時讓學生進行實驗操作,都應該進行科學合理分配。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要嚴格執行授課計劃的標準,確保實驗教學時間。

(二)爲學生提供充足的實驗器材

實驗器材是學生實驗能力提升的硬件基礎,因此,一定要有充足的實驗器材保障。針對實驗器材較爲陳舊的情況,相關方面應該積極的購置新的實驗器材,確保實驗器材能夠滿足現代教學的要求。針對實驗器材短缺的情況,也需要積極的購置實驗器材,加強實驗室建設。總之,要確保實驗器材能夠滿足學生的需要,學生只有親手做實驗,實驗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三)教師注重提升自身的實驗水平

針對物理教師的實驗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的情況,教師要從提升自身實驗水平的角度出發來更好地爲學生提供指導。進行自主學習是國中物理教師提升自身實驗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物理教師可以通過學習一些網絡課程等,掌握最新的實驗思想與技巧,並且學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要積極的爲教師開展一些與實驗相關的專業培訓活動。

(四)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

良好習慣是需要培養的,同時也是在潛移默化中養成的,良好的實驗習慣對學生有效進行物理實驗十分關鍵。國中物理教師在新時期教學中要有培養學生良好實驗習慣的意識,並能夠將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滲透到點點滴滴的教學中去。良好的實驗習慣使學生的實驗能力更好的提升,使實驗活動更加有效的開展。

國中物理教師要深刻認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並以此爲出發點,對實驗教學引起重視,認真審視目前存在於國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問題,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克服困難、解決問題,使實驗教學順暢、高效的開展。

信息技術與中學物理教學研究論文 篇七

信息技術與中學物理教學研究論文

一、信息技術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1.信息技術彌補物理教學不足

中學物理知識很多內容都是抽象的,如運動與靜止、力、慣性、壓強、電阻等現象,學生無法通過具體的物理感知認知這些物理知識,從而會影響到學生的理解、學習和認知。因此,通過信息技術能過形象生動的展現或模擬物理現象,將漫長的物理演變過程可控的有序的演示,使學生對抽象的物理知識有一個清晰而完整地認識,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例如講《物質的狀態及其變化》一課時,物質的變化在固有的自然條件下不好演示實驗效果,可以同過多媒體,將物質的變化過程形象生動的展示出來,讓學生對物質變化有一個詳細的瞭解過程。因此,在中學物理教學中,輔以多媒體,改變了單一枯燥的板書式教學,讓圖片、音樂、動畫等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既讓學生對新的知識有着強烈的新鮮感,也能加深學生對課堂的印象,真正的做到學生理解、吸收、消化。信息技術不但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還能改變物理教學的方式。

2.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黑板板書、教師講述的單一模式。信息技術不但可以彌足傳統的教學中的不足,甚至是可以改變中學的物理教學模式。信息技術可以合理的運用圖像、視頻、聲像,讓教學內容豐富多彩。信息技術還可以創造有趣生動的情景教學;可以提供更加的豐富的。物理知識;也可以及時的反饋學生的作業情況等。在講《聲現象》一課時,在課堂上播放各種各樣的聲音,比如挖掘機聲、鳥叫聲、蟬鳴聲、樂器、歌曲、車輛聲、喇叭聲等,讓學生去認識聲音、辨別聲音,掌握課堂知識。課下佈置一定的作業,讓學生去完成。在課堂上會抽選幾位完成優秀的學生和不合格的學生在多媒體上播放,對完成優秀的進行表揚和鼓勵,對完成不合格的進行分析,找出原因,鞏固課堂知識。在中學物理教學中,信息技術的使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教學內容,讓教師和學生可以分享到更多的知識與學習方法。

3.信息技術有效結合課堂實驗

物理知識的學習,實驗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不能只簡單的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因此,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以大大的改善實驗教學效果,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教師一定要用信息技術,給學生營造一種實驗氛圍,讓學生成爲實驗課堂的主人,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實驗方法和知識。有些物理實驗,受於教室大、學生多等客觀因素,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是無法滿足所有學生。這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一步一步詳細的講解實驗的過程,結合實際老師一步一步的演示。這樣可以顧及全部的學生。另外,在學生的實驗中,由於學生人數多,一個教師不可能兼顧所有學生的實驗過程,這時候學生之間可以組成小組,完成實驗,拍成短片,交給教師。教師可以選擇覺有代表的實驗(優秀或者不合格),對學生實驗的過程進行認真的分析講解,這樣既教師既可以掌握整個的實驗效果,也能夠解決學生實驗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驗效果。

二、結語

隨着日益發達的科學技術,傳統物理教學模式越來越不能滿足學生需求了。在未來中學物理教學中,信息技術將更加廣泛的運用到教學實踐中,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讓學生在玩中學物理論文 篇八

讓學生在玩中學物理論文

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伴隨孩子快樂成長,同時玩也給孩子帶來無窮的樂趣。如果我們把“玩”引入課堂,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習效率都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就時常讓學生在“玩”的氛圍中學習物理,給學生充分的活動空間,切實保障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使學生能愉快地學,教師輕鬆地教,而且還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下面談談筆者在這方面所做的一些嘗試。

一、在魔術和遊戲中學物理

物理課上,爲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經常改進演示實驗,儘量讓學生參與實驗操作。爲了增加樂趣,有時還把實驗變成魔術或遊戲來做,這樣一來,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的積極性。

我在講《大氣壓》時,我首先拿出一對事先抽成真空的馬德堡半球說:“同學們,現在我們來個大力士冠軍賽,看哪位同學能把這兩個半球分開?”同學們一聽,立刻情緒高漲起來,不少同學躍躍欲試。於是,我先找一位身單力薄的男生來拉球,,可他用勁全力也不能把球拉開,這時,一位身強力壯的男生跑上講臺說:“老師,他沒勁,讓我來吧!”我同意了他的請求。於是大家大喊爲他加油,可這位同學最後也無可奈何地敗下陣來。於是有同學提出讓兩位同學來拉,還有有些同學說,這球本來就是一體的,根本拉不開,我笑而不答,只是輕輕擰開抽氣閥們,然後讓一位弱小女生來拉,只見她輕輕一拉,球便一分爲二。頓時,大家唏噓不已。於是我引入“大氣壓”這個課題,同時讓同學們當場用抽氣機抽氣,重做拉球實驗,到此學生對大氣壓的作用深信不疑,同學們在這種玩的氛圍中認識到了大氣壓的威力。

魔術,它具有神奇的魅力,給人帶來濃厚的興趣,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無窮的回味;遊戲,由於衆人的參與,而使大家其樂融融。物理課本中有許多演示實驗,如果老師直接去做,可能遠沒有把它變成魔術和遊戲去做,對學生更具有吸引力,興趣更大,記憶更深刻,效果更好。

二、把玩具拿到課堂來學習物理

實驗器材是我們理化生教師的法寶,可是對於我們這些偏遠且經濟條件落後的農村中學來說,學校配備完備的實驗器材是不現實的。教師親自動手製作實驗器材,畢竟時間和精力有限。於是我經常發動學生利用身邊的物品自制器材,對此學生了此不疲:有的學生孤軍奮戰,有的合夥製作,有的請家長幫忙,有的甚至把小時侯的玩具也拿到課堂上來做實驗。你還別說,有的玩具在實驗中效果還真好。我們在研究“滾動摩擦和滑動摩擦的對比實驗”時,爲更好地應用“控制變量”來研究這個問題,有學生用玩具小車來做實驗,需要小車滾動時可自由滾動,需要小車滑動時只要用東西固定小車車輪就可輕鬆實現,操作起來方便可行,而且效果明顯。比教材中安排的器材更能體現“變量控制”。

如果我們充分利用身邊的豐富資源如:廢舊飲料瓶、氣球、乒乓球、玩具等,再發動學生動手製作一些簡單器材,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增進他們的學習興趣、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同時又可在我們的課堂上發揮它們的用武之地,我們何樂而不爲呢?

三、把動畫拿到課堂來學物理

我們物理學中有許多物理過程或現象若製成動畫課件,不僅使學生在愉悅環境中學到知識,還可以把抽象的問題直觀化,枯燥的問題趣味化,微觀的問題宏觀化,更重要是一些變化迅速的物理現象或過程,我們根本無法用肉眼觀察清晰,但運用動畫的“慢鏡頭”的方式,可以清晰、形象、直觀地展現出來,這樣對學生理解物理過程、分析物理現象、總結物理規律都可起到很大幫助。例如:我們在學習“彈性勢能和動能之間的轉化”時,需分析從高空下落的皮球着地和離地時,球發生的形變,可我們用肉眼根本無法觀察到這個形變現象,只能憑想象來分析,這就給不少學生理解球的能量轉化帶來障礙,若藉助於多媒體課件,應用動畫方式可以很方便地展現這個形變過程。當然學生理解起來也就容易得多了。

在高科技發展的今天,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以前許多繁雜的問題,課堂上恰當運用教學課件再配上合適的動畫,會給我們的課堂增添不少亮色。

四、運用“順口溜”來學物理

“順口溜”,讀起來朗朗上口,趣味橫生。一些物理知識或物理規律若把它編成順口溜,不僅使學生興趣盎然,同時也便於他們記憶和加深印象。我時常收集一些物理學中的順口溜,適當的時候教給學生,同時也讓學生自編順口溜。這樣不僅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又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積極性。下面是一位學生學習《安全用電》安裝電燈的知識後,自編的一則順口溜:

火線零線並排走,火線下來進開關

開關出來進燈頭,燈頭分爲螺掛口

掛口火零無尾首,螺口外套零線走

我們教師平時可留意報紙雜誌上的有關內容,注意收集一些巧記方法,或者發動學生自己動腦編一些諸如上面的順口溜,對學生學習和記憶會有很大幫助。

五、在“吵吵鬧鬧”中學物理

靜悄悄的課堂可能是許多教師期望長期所擁有的,但我的課堂經常是人聲鼎沸、吵吵嚷嚷,外人看來一定會認爲教室內沒有老師,學生在鬧着玩呢,其實是學生在激烈地討論問題呢。可能您不習慣這種課堂教學,甚至還會對此很反感呢,但我卻認爲:有目的、有計劃對學生“放任自由”,對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時常對學生這樣講:“智慧來源於學生,教師教給學生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事實就是這樣,許多時候我們教給學生的方法還不如學生想的方法妙。讓學生在交流和討論中學習,不僅可以激發靈感、活躍課堂氣氛、減少學生課堂睡覺機會,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吵吵鬧鬧中,學會與人交流、學會傾聽他人意見、學會寬容和理解,同時還能密切同學關係、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和組織能力,我們何樂而不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