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論文【精品多篇】

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論文【精品多篇】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篇一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常用方法

1、拿起表揚的武器,對處在萌芽狀態的良好學習習慣進行助長。

對那些出現良好學習習慣苗頭的同學進行表揚,例如對那些還沒有講解就已經學會知識的同學,上課敢於進行爭論的同學,作業書寫特別認真的同學進行表揚鼓勵,介紹他們是怎麼做的,並分析這樣做的好處。那麼到再一節課的時候,就會發現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同學越來越多。再通過引導這些良好習慣就會成爲學生的自覺行動。

2、“先學後教,先練後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

不少老師說,你班的學生好,能一直堅持自學,俺班的學生不行。其實不是哪個班行,哪個班不行,而是教師教學方法上有問題。從九十年代末開始,小編一直堅持採用“先學後教,先練後講”的教學方法。在老師教之前先佈置學生自學,要講的習題在講之前先讓學生試做。學生不能獨立學會的知識就上課討論,合作解決。老師只對疑難問題進行點撥,然後再讓學生或自主完成,或合作完成。這樣學生每天都在教師講前接觸新知識,不是自學,就是討論。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能力不斷得到提高,久而久之就轉化成了學習習慣。

3、“有佈置有檢查有措施”。

無論是課堂作業,還是課後作業,只要佈置了就必然進行檢查,對完成好的給予表揚鼓勵,對不認真的提出整改意見,但不能生硬的批評,而要給他一次改正的機會。課堂上口頭提問的作業,學生無論說的對錯都不進行批評,並且對大膽發言的同學進行表揚鼓勵,表揚他們敢於大膽表達自己意見的精神。這樣學生錯題不再有顧慮,對其表達出錯誤的意見不但不批評還表揚,學生髮言能不積極嗎?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徹底避免了機械、重複的作業。

4、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要有一個“教-扶-放”的過程。

學生的習慣很多,未教之前就有若干,但不一定是我們需要的。我們要的是那些能改變學習方式,能提高教學質量的學習習慣。這樣的習慣學生原來沒有。要對其進行指導,有一個“教-扶-放”的過程。“教”就是教着學生怎樣預習,怎樣合作學習,遇到不會的問題怎麼解決,怎樣纔算認真完成作業。“扶”就是在前一個環節的基礎上,讓學生嘗試着怎樣做。老師觀察學生的活動,對出現的偏差進行指導。“放”就是學生已經掌握了學習方法,已經形成習慣,就可以大膽地讓學生獨立活動。這時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爲學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5、通過建立班內機構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我所任教的班級裏,設有學科課代表。每一排桌設一個大組長。每一個大組設若干學習小組,小組內設組長。每一張桌子上設桌長。其它同學爲組員。爲了提高學習效率,凡是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就由自己獨立解決,同桌能解決的問題就由同桌解決,學習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就在大組內或全班共同討論解決。層層有人把關,每一種習慣有示範,有學習榜樣,有追趕目標。同時把全班同學分爲三層,科代表、大組長、和學習特別優秀的小組長等同學爲一層,稱爲大組長級的同學。小組長、桌長等同學爲一層,稱爲小組長級的同學。其他同學爲一層。這樣每一個學生或學習小組有問題都有具體人員負責,什麼級別的同學完成什麼樣的作業也一目瞭然。學生的學習習慣相互影響,最終使全體同學都具備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6、從心理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每逢第一節是我的課,學生老早就到教室裏去學習了。有的老師看到這種情況就說:“他老師在家一發動摩托車學生就進教室學習了”。這種主動學習的習慣是怎樣培養起來的呢?有時上課時故意晚進教室,對在認真學習的同學進行表揚,並告訴他們老師就喜歡“自覺”學習的同學,學習不用老師管着,就應該象那些自覺學習的同學那樣,自覺地學習,主動地學習。對學習自覺的同學經常進行表揚。這種思想灌輸多了,受表揚的同學越來越多,自覺學習的同學也越來越多。自覺學習、主動學習的場面也就出現了。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篇二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成功的一半,只有擁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才能得到很好地提高。那麼如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1.認真預習的習慣

很多同學只重視課堂上認真聽講,課後完成作業,而忽視課前預習,有的同學根本沒有預習,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爲沒有時間,而是因爲沒有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那麼預習有什麼樣好處呢?課前預習也是學習的重要環節,預習可以掃除課堂學習的知識障礙,提高聽課效果;還能夠複習、鞏固已學的知識,最重要的是能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減少對老師的依賴,增強獨立性;預習可以改變學習的被動局面。

2.專心聽課的習慣

每位同學都要有“必須當堂掌握”的決心。但有相當多的學生認爲,上課聽不懂沒有關係,反正有書,課後可以看書。抱有這種想法的學生,聽課時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聽課障礙,就不想聽了,結果浪費了上課的寶貴時間,增加了課下的學習負擔,這大概正是一部分學生學習困難的重要原因。集中注意力聽課是非常重要的,上課聽講一定要理清思路。分心是注意的反面,心不在焉,必定“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3.及時複習的習慣

我們爲什麼要複習呢?因爲我們記憶效果沒有那麼好,不可能過目不忘,所以需要重複,增強記憶。及時複習的優點在於可加深和鞏固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學習後發生的急速遺忘。俗話說“溫故而知新”,就是說,複習過去的知識能得到很多新的收穫。

4.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明確做作業是爲了及時檢查學習的效果,經過預習、上課、課後複習,知識究竟有沒有領會,有沒有記住,記到什麼程度,知識能否應用,應用的能力有多強,這些學習效果問題,單憑自我感受是不準確的。真正懂沒懂,記住沒記住,會不會應用,要在做作業時通過對知識的應用才能得到及時的檢驗。做作業可以爲複習積累資料;作業題一般都是經過精選的,有很強的代表性、典型性。因此就是做過的習題也不應一扔了事,而應當定期進行分類整理,作爲複習時的參考資料。

5.練後反思的習慣

在讀書和學習過程中,尤其是複習備考過程中,每個同學都進行過強度較大的練習,但做完題目並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於將知識引申、擴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題之後的重要環節。當然,如果發生錯解,更應進行反思:錯解根源是什麼?解答同類試題應注意哪些事項?如何克服常犯錯誤?“吃一塹,長一智”,不斷完善自己。

6.積極應考的習慣

從學生的角度講,考試的結果直接關係到對自己的評價,也關係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從學校的角度講,老師爲了檢查教和學的近期效果,以便對教學進行及時的調整。爲什麼有的同學在考試時考不出應有的水平呢?這涉及到考前準備、考試發揮、考後分析等一系列問題。應該如何應考呢?首先,對參加考試要有一種積極的態度,不要給自己施加過分的壓力。對自己的期望要實事求是;正確對待外來的壓力。其次,考試前要休息好。臨考前要保證充分的睡眠,要適當進行體育活動,要保證身體鍵康。再次,在考試過程中,注意答卷順序,按先易後難的答卷法,審題要認真,想不起來,先放一放,做好後要仔細檢查, 更正錯誤。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篇三

本冊要求學生在仔細觀察課本圖畫或教學掛圖的基礎上,結合平時的教學實際,瞭解讀書做筆記的意義和作用,初步掌握讀書做筆記的方法,逐步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和使用工具書的良好習慣。

讀書做筆記。我先和孩子們交流了讀書做筆記的好處,有的說能提高寫作水平,有的說能提供寫作的機會,能將記憶長期保留,積累珍貴的見聞或資料,等等。我給他們介紹了名人堅持讀書做筆記的事蹟,並告訴他們,我們已經是五年級的學生了,今後的道路還很長,如果養成讀書做筆記的習慣,對於今後的成長是大有幫助的。就像老師堅持天天備課、寫反思一樣,長期堅持,你會發現做筆記這件事會變得越來越輕鬆了。

事實上,我們五(X)班的孩子在兩年前就已經養成了讀書寫批註的良好習慣,而且有一部分孩子,能寫出大段的感想。但是語文學習的名目是很多的,由於語文時間的缺失,能堅持每天都讀書寫筆記的孩子是很少的。

隨時使用工具書。首先我和孩子們一起交流了身邊有哪些工具書,這些工具書在我們平時的學習中起到了什麼作用。一交流,我才發現,農村孩子身邊的工具書是少之又少的,基本上就添了新華字典,個別的也就多了成語詞典。我給孩子們介紹了《漢語拼音詞彙》、《學生辭海》等平時經常能用到的工具書,發動他們利用雙休時間去新華書店走走看看,見識一下各種工具書。農村教學資源的缺乏導致學生的接觸面狹窄,這學期,我一定要多利用多媒體,來讓這些孩子多接觸新鮮事物,多增長知識。

學生應有的良好學習習慣 篇四

1、主動學習的習慣

別人不督促能主動學習,一學習就要求自己立刻進入狀態,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鐘學習時間。要有意識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於學習,並能堅持始終。

2、及時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習慣

要在規定的時間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把每個規定的學習時間分成若干時間段,根據學習內容,爲每個時間段規定具體的學習任務,並要求自己必須在一個時間段內完成一個具體的學習任務。這樣做,可以減少乃至避免學習時走神或注意力渙散的情況,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在完成每個具體學習任務後,產生一種成功的喜悅,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時間段的學習中去。

3、各學科全面發展,不偏科的習慣

現代社會迫切需要的是發展全面的複合型人才,所以要求中學生要全面發展,不能偏科。這就中學生對自己不喜歡的學科更要努力學習,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興趣。對不喜歡的學科或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科,可以適當降低標準,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立經過努力完全可以實現的初期目標、中期目標、遠期目標,然後要求自己去完成。這是克服偏科現象的有效方法。

4、預習的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篇五

一、指導思想

播種行爲,可以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穫性格。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根本保證。在新的學年裏,注重學生的養成教育,從小事抓起,從細節抓起,從現在做起。紮實有效地進行學生文明習慣養成教育。根據本班情況,制定養成教育計劃。

二、工作目標

在以往抓養成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從環境衛生、文明禮儀,學習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行爲習慣的養成教育,以培養學生良好習慣,樹立良好校風。使班級在衛生習慣、文明禮儀、學習習慣的養成等方面有更大的進展。

三、實施計劃

(一)、衛生習慣養成教育。

1、勤洗澡洗頭,勤剪指甲,勤換衣服,睡前刷牙、洗臉,指甲內無污垢,身體無異味。飯前便後洗手。

2、清潔區和教室每天要清掃乾淨。

3、保持桌椅的乾淨整潔,定期整理課桌和清理書包。

4、不在牆壁上亂貼、亂寫、亂畫。

5、愛護環境,不在校園及公共場所亂扔亂拋果皮、紙屑、垃圾。

(二)、文明禮儀養成教育

1、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自覺使用“請、謝謝、您好、再見、對不起” 等禮貌用語。

2、在接受別人的幫助時,要微笑着向別人致謝。

3、向別人請教,態度要誠懇。

4、不打架、不罵人。公共場所不得喧譁。不追逐、打鬥、玩有危險的遊戲。

5、不給同學起綽號,不歧視身體殘疾的同學。當同學答錯問題時不起鬨、不嘲笑。

6、集合出入按指定路線和順序?不插隊、不推搡?不爭先恐後,上下樓梯腳步要輕,右行禮讓。

7、認真做好課間操、眼保健操,姿勢正確。

8、積極參加課外活動,能自覺鍛鍊身體

(三)、學習習慣養成教育

1、課前要預習,預習有記錄,學會帶着問題聽課,提倡記課堂筆記。

2、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待老師上課。

3、上課坐姿端正,書寫時握筆姿勢正確。手離筆尖一寸、眼離書本一尺、身體離桌一拳?。

4、上課專心聽講,不亂說亂動,勇於提問,積極回答,抓重點,積極思考。

5、作業要字體端正,紙面清潔,格式正確,認真完成。

6、按時完成作業,做到獨立、耐心、細緻。

7、考試答題要細心、準確、書寫規範

四、工作措施

1、學生成立文明“稽查小組”,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爲。

2、將“學生行爲規範養成教育”納入班級月考覈。

3、積極開展相關活動,促進“學生行爲規範養成教育”活動的有效實施。

4、家校聯手。。指導和督促家長從自身做起,配合學校共同抓好對孩子的教育,行成家校合力,齊抓共管的局面。

學生行爲習慣的養成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因此要重視學生日常行爲規範的養成教育工作,把養成教育擺在首要位置,長期進行下去。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篇六

人們常說:播種行爲,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學好知識的前提。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習慣。”好的習慣一旦養成,不但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而且可以受益終身。習慣不是生來就有的,它是在人的生活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它可以養成,也可以改變,但是培養起來容易,改變起來困難。一年級學生剛剛入學,模仿性強,可塑性大。在這期間教師要引導他們,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課堂教學的內容安排和呈現要多樣化,盡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年級學生剛剛入學就要面對枯燥的漢語拼音和數字加減等,那種單調的反覆呈現、機械背誦缺乏新異性、刺激性,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要求教師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無意注意的積極性方面認真鑽研,創設高效、有趣的教學過程。就拼音教學來說我們可以運用相關的圖畫開展“找字母朋友”、“編兒歌”等變換不一的教法,學生就會始終充滿新鮮、好奇感。數學上可以開展課堂小比賽、講數學小童話等。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感到快樂與輕鬆,教學效果自然是有效的。

二、教會學生學會傾聽與觀察,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聽講習慣。

課堂上我們經常強調同學們用“耳朵仔細聽、眼睛仔細看”就是培養學生有意識的傾聽和觀察。當接手一個新的班級時,我就利用學生喜歡聽故事、做遊戲的特點,因地制宜進行一些“有回答任務”的聽故事活動,要求學生仔細聽和回答老師故事中有趣的問題,學生逐漸把注意力集中在聽講的內容上來。這樣,學生會很快形成較強的有意注意,爲以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學習基礎。

三、培養學生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昇華,作業可以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鞏固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要求學生做到“今日事今日畢”,獨立地按老師要求完成當天的全部作業。這樣做既能鞏固當天所學的內容,又可防止養成拖拉作業的壞毛病。

四、多利用激勵性評價,引領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

課堂上老師一個滿意的微笑、欣賞的撫摸會讓參與的同學滿足和自信。作業本子上的一顆小小五角星會讓所有同學嚮往那種成功的感覺。讓剛剛入學的“小不點”在老師的誇獎鼓勵中逐漸喜歡國小裏緊張有序的學習生活。但是,老師的激勵要注重差別,向自治力差的同學傾斜,注意利用“榜樣”的力量,對於自治力差的同學要像“沙裏淘金”那樣去發現他的優點,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進步。

一年級是國小階段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形成的最關鍵時期,是對學校生活適應的有利時期,如果教師能把握住這個關鍵時期進行細緻的教育對學生來說將影響他的一生和諧發展,學校教育管理也會擁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學生學習習慣養成教育心得體會 篇七

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我認爲有以下幾點要做好。

一、興趣的培養要體現於每個教育環節

首先,新頒佈的課程標準識字量要求下降,有利於各種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方法的養成。教師要認真地落實課標要求,精心設計教學,讓學生在入學不久就喜歡漢字,做到自主識字。

二是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心理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爲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例如,可以引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識字。比如,學生入學不久可以佈置這樣的家庭作業:做一個可以有圖畫等裝飾的姓名卡片。上學後,在課間或課下鼓勵同學之間互相交換,互相認識。學生會很容易、愉快地認識許多字,並激發一定的認字興趣。語文學習和社會生活是緊密相關的,學校的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都可以作爲識字的途徑,作爲學生識字的課堂。如,指導學生把平時閱讀、生活中認識的字剪下來或寫,粘貼製成自己的識字樂園。比如說,每天上學經過的商店、路牌、廣告、書店都有自己的名稱;人民幣上面的漢字,這些都是學生識字的好機會,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能讓學生喜歡識字。

三是在課堂識字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情境培養學生識字的願望。還可以利用遊戲、競賽、表演等形式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比如,在進行識字單元教學的時候,爲學生創設比賽情境,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競爭的慾望。在識字教學過程還要關注學生個性化的識字策略。

四是不同的識字方法都有各自的優勢,要選擇合適的識字方法來教學。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識字方法。教科書所要求會認、會寫的字,是最基本的要求。每個學生都要儘可能完成。但是應該給那些已達到基本要求的學生提供一些空間和機會,體現差異性。當學生掌握識字方法,樂於識字、善於識字後,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讓語文因生活而精彩,讓識字因閱讀而豐富,讓我們的學生更加喜歡我們的語文課。

二、保持好寫字的姿勢,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首先,語文老師要寫一筆好字,要具備這種指導學生寫字的基本技能。然後把寫字教育和書法教育融入到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去。

二是不僅僅是語文老師,其他學科的老師,如果在課堂上展示出來寫得非常精彩的字的話,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引領、引導和影響。因此,所有學科的老師都要練字,我們大家來享受書法藝術的薰陶,享受它給我們帶來的樂趣。

三是通過教師的感染與示範幫助學生在課堂上認認真真寫好字。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能夠做到在黑板上板演、範寫,注重筆順,注重間架結構,同時讓學生在老師範寫的時候認真看,用心記,模仿寫,這樣做的話,寫字教學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文化。學生寫字的姿勢和良好的書寫習慣,非常重要,這不僅僅關係到寫字的質量,還關係到學生的身心健康。

四是在寫字的評價方面,一定要以鼓勵學生爲主,形式要活潑。在佈置寫作業時,作業量要適中,作業形式要多樣化,可以讓學生把同偏旁的字寫在卡片上,把卡片剪成水果狀在全班交流,在黑板上畫一棵大樹,把卡片貼上去等。識字評價要激勵學生識字的興趣,展示學生識字的成果,不要讓寫字成爲學生的負擔。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篇八

首先,我們應該從段落開始,並堅持下去。在課程改革的日子裏,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從細節入手。在教學中,有很多“細節”,如坐姿、閱讀姿勢、大聲回答問題等,教師在這些細節中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在老子的《桃青》中,有這樣一句話:“抱木”是在最後誕生的;九層梯田從基土開始,千里之行從腳下開始。老師必須注意小事。習慣是由重複或練習所構成的一種自動動作。它不是一夜之間形成的,而是必須有一個過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必要的,需要不斷加強和滲透。隨着時間的推移,學生的習慣自然形成。

其次,我們應該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尋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習將是有意而主動的,學習簡單而有效。然而,對學習的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主要在於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意圖和主動性,進而創造性地學習,最終達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在課程改革之日,應從多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學習興趣的潛在因素。對學生進行關注,激發他們的興趣,使他們迅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學生對學習越感興趣,他們對自學的興趣就越大。激發興趣就是充分調動學生潛在的學習意願。

第三,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自信是企業精神的支柱,是自主工作潛力的心理基礎。自信對兒童的健康成長和各種潛能的發展大有好處。關注和保護兒童的自尊。多表揚少責備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因爲自尊心高的孩子對自己的活動有充分的信心,而自尊心低的孩子則不願意參加羣衆活動,認爲沒有人愛他們,缺乏自信。通常,我們應該創造一個環境來培養孩子的自信,這樣孩子才能以一種微妙的方式變得“自信”。通常,當事情發生的時候,他們會對他們的孩子說一些鼓勵的話:“你必須能夠做到。”你必須把它做好。因爲兒童的自我評價往往取決於成人的評價。大人們用肯定和堅定的態度對待他們的孩子,他們會在他們年輕的時候就意識到我可以做別人能做的事。Liu Yongsheng教授總結道:“相信自己,我就能做到。”詞彙和歌曲食譜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學的自信心。性格對有學習困難的學生有很多原因,如智力發育不足、家庭先天營養不良、校園教育知識崩潰等。作爲教師,有必要對學生進行調查研究,瞭解情況,利用學習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等知識,開展有針對性的個案研究;找出提高學生學習行爲的有效途徑。這種個案研究不僅對學生的終身發展負有重要責任,而且可以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

第四,幫助學生養成認真作業的習慣。據統計,89.6%的學生認爲他們的家庭作業錯誤的主要原因是粗心。28.05%的學生在做作業時開始回答問題。另外3.2%的學生經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這些不良習慣極大地影響着學生思維的發展,進一步探索的潛力和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培養學生認真作業的習慣,既是教育和培養學生良好品德的需要,也是幫助學生通過自己的工作獲得知識和把握潛能的關鍵措施。它對學生人格的形成和自身潛能的形成有很大的幫助。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篇九

一、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

研究表明,出色的孩子都來自有着濃厚學習氛圍的家庭。正如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說:“不讀書的家庭,就是精神上殘缺的家庭。”

在日常生活中,我非常注重對兒子閱讀習慣的培養。自兒子一歲多開始,就開始買《嬰兒畫報》、《幼兒畫報》、《東方娃娃》等兒童期刊讀物,每天睡前讀給他聽,到兒子兩三歲的時候,由於男孩天性使然,兒子逐漸表現出對西遊記、哪吒鬧海、葫蘆七兄弟等神話故事的喜愛之情,每天都要纏着讀給他聽,對其中的故事情節和內容總是津津樂道,看到兒子興趣濃厚,我開始慢慢引導他說給媽媽聽,沒想到他拿着書一邊翻一邊講給我聽,竟然把一本故事書的內容從頭到尾全都複述出來了。

不知不覺,兒子逐漸愛上了看書和聽媽媽講故事,出門的時候看到與聽過的故事情節相關聯的情景都會興奮不已,隨口就能說出某些曾經讀過的詞彙和成語,到書店看書、買書更是經常的事了。這種習慣現在已經發展成了一種穩定的生活方式,兒子主動和我約定,每天睡前半小時都是和媽媽共同閱讀的“親子時光”,儘管兒子現在還不能自主閱讀,但既然兒子喜歡,我也就樂於接受了,對於他喜歡的故事讀的更是不計其數,兒子有時戲稱我說:“媽媽是我的免費復讀機,”偶爾我有偷懶不想讀的時候兒子還會說:“好書要讀一百遍,你懂嗎?”

爲了讓兒子在上國小之前儘快熟悉和適應國小的學習和生活節奏,我買來了《直映識字》教材,和兒子一起商定了學習計劃,大約用了半年的時間,兒子的識字量達到了1000字左右,識字量增加了以後,我有意給兒子借閱了一些介於繪本書和純文字書之間的“橋樑書”,每天讀給他聽,有時他也能自己看。看到兒子樂於接受這種方式,我又下載了諸如《一年級的小蜜瓜》、《窗邊的小豆豆》等音頻故事,每天睡前放給兒子聽,聽了故事內容,兒子對國小生活充滿了嚮往和憧憬,時常和我就故事中某些國小生學習生活的故事情節進行討論;與此同時還買來了《弟子規》、《三字經》等國學經典讀給他聽,雖然這類書籍沒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沒能激發起兒子濃厚的閱讀興趣,但也對這些經典圖書多少增加了些許瞭解。

閱讀習慣的培養是一個持續堅持的過程,需要家長積極的引導和支持,在我們家裏,牀頭、沙發、窗臺上到處都有書,兒子想看的時候,隨手拿來就看,有一次,在兒子自己看書的時候,我不合時宜的問了他一個問題,兒子生氣的說:“你不要干擾我好嗎?”我趁機說了一句:“你小孩知道什麼叫干擾嗎?”兒子氣呼呼的說:“干擾就像是天上飄着的兩個風箏,飄着飄着線攪到了一起,你明白吧。”聽到孩子的解釋,我心中暗喜,看來這些年給兒子讀書讀到嗓子啞也值了啊,兒子能把“深奧”的道理融合到身邊簡單的生活中來解讀,這就是所謂的“理解能力”吧。

二、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獨立完成家庭作業的好習慣國小階段正是確立自主學習意識、激發自主學習願望、養成自主學習習慣的關鍵階段

自從一年級入學後,每天都有家庭作業,剛開始,兒子對於老師佈置的書寫拼音和數字的作業都能很快獨立完成,但在做三維同步訓練的時候,有時不能按照題目要求獨立完成,主要表現在:不願讀題、讀“破”題、或者是沒讀懂題意就下筆做題,其結果可想而知,看到這種情況我心急如焚,忍不住對兒子發了幾次脾氣。一直到開學三週後,到學校開家長會的時候,聽仇老師講要對孩子心平氣和的說話,才悔悟自己方法不當,過於急躁。回家後,我慢慢嘗試,委婉地告訴孩子在讀題的時候要耐心一點,一遍讀不懂再多讀幾遍,幾天下來,效果就呈現出來了,做對了題,兒子也漸漸找到了成就感,有時還自言自語的說道:“哦,我明白了,應該照着這個例題做。”

對於拼音和“畫眉鳥”這類讀的家庭作業,兒子一般都能順利完成,但在對待老師要求背誦的內容時,有些操之過急,讀了兩三遍就着急讓媽媽聽他背,結果背的很不流暢,有點挫敗感。遇到這種情況,我總是耐心解釋,讓兒子先按照老師要求熟練念上六遍以後,再試着背,結果當然是顯而易見的,兒子毫不費力很快就能熟背了,試了幾次,兒子像是嚐到了某種“甜頭”一樣,慢慢這種習慣也就養成了。

在整理書包和準備學習用具的問題上,我一直是堅持放手讓兒子自己做,晚飯後,每天提醒他自己對照課程表整理書包、削鉛筆、帶好家庭作業和老師要求準備的各種材料等,時間長了,兒子自己慢慢總結出了一條規律,每晚整理書包的時候,總是說:“不用看課程表,我也知道,語文和數學每天都得帶到學校去。”

通過這一個月的國小學習,兒子確實有了可喜的變化,國慶假期逛超市的時候,無意中看到貨架上“學生日記”樣式的筆記本,兒子非要買一本說要記日記,回家後我就把這事給忘了,沒想到晚飯後,兒子真就像模像樣的做到學習桌前寫起了日記,還不時的問我今天是幾月幾日、什麼天氣、某某字如何寫等等問題,寫了雖然只有那麼三四行字,而且整篇下來沒有一個標點符號,但在兒子的耐心“翻譯”下,我還是勉強讀懂了全部內容。

綜上所述,以上觀點僅是我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點點體會和感悟,一路走來,我也時常感到擔憂、困惑、自責、惆悵,有時感覺措手不及,有時感覺沒有方向。但一直堅信孩子的心靈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種一種行爲,就會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就會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就會收穫一種命運。

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將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工作,在家切實做好對孩子的引導和培養,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並虛心向各位家長請教,相互加強交流學習。“儲蓄”好習慣,摒棄壞習慣,繼續陪伴兒子學習、改變、成長。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的良好習慣 篇十

贊可夫有句名言:教會學生思考,對學生來說,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那麼有哪些方法可以讓我們具備這些習慣呢?

一、傳統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

葉聖陶先生說:教育是什麼,往單方面講,只需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根據學科本身的特點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這一層面,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課前預習的習慣

有效的預習,能提高學習新知識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可以提高學習的質量。數學學科的學習,要十分重視學生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在教學實際操作中,一開始可以通過佈置預習提綱的方法來進行,以後逐步過渡到只佈置預習內容,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去發現問題,讓學生課前對新知識有所瞭解。有些課上沒有條件、沒有時間做的活動,也可以讓學生課前去做。如講統計表時,就可以讓學生課前調查好同組同學的身高、體重等數據。

2、認真聽講的習慣

這裏的聽講,應包括兩方面的意思:一是說課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與學習無關的動作,要認真傾聽老師的點撥、指導,要抓住新知識的生長點,新舊知識的聯繫,弄清公式、法則的來龍去脈。二是說要認真地聽其他同學的發言,對他人的觀點、回答能做出評價和必要的補充。

3、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完成作業,是學生最基本、最經常的學習實踐活動。要求學生從小就養成:

(1)規範書寫,保持書寫清潔的習慣。作業的格式、數字的書寫、數學符號的書寫都要規範。

(2)良好的行爲習慣。要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不要跟別人對算式和結果,更不要抄襲別人的作業。

(3)認真審題,仔細運算的習慣。

(4)驗算的習慣。

二、創造性學習習慣的培養

進入新世紀,時代的發展對國小數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計算技術和解決常規問題爲重點的數學教育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國小數學教育必須關注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養成創造性學習的習慣,比獲得了多少知識更重要。這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培養學生善於質疑的習慣

在參與、經歷數學知識發現、形成的探究活動中,善於發現,提出有針對性、有價值的數學問題,質疑問難,是學生創造性學習習慣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要逐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積極思考、主動質疑的學習習慣,讓他們想問、敢問、好問、會問。

學生質疑習慣的培養,也可從模仿開始,教師要注意質疑的言傳身教,教給學生可以在哪兒找疑點。一般來說,質疑可以發生在新舊知識的銜接處、學習過程的困惑處、法則規律的結論處、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及關鍵點處,概念的形成過程中、解題思路的分析過程中、動手操作的實踐中;還要讓學生學會變換角度,提出問題。

2、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習慣

在教學活動中,要特別注重爲學生創設創新的。實踐活動,如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猜想、聯想、發散思維、推理、操作、實驗、觀察、討論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他們思維的多向性和靈活性。通過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嗎?你還能想到什麼?你有獨特的見解嗎?你能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嗎?等言語,啓發和誘導,鼓勵學生敢想、敢說,不怕出錯、敢於發表不同的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習慣。如:一位老師在講分數的初步認識時,要求學生把一張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請大家折一折,試一試,你能找到哪些方法?學生很快找到了下面三種方法:老師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鼓勵學生繼續努力,看看還能否找到其它的分法,學生經過努力,又找到了下面的分法: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使學生掌握了知識,還發展了學生的求異思維習慣。

3、培養學生手腦結合,注重實踐的習慣

皮亞傑認爲: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和思維之間的聯繫,思維就得不到發展。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國小生的思維正處在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發展的過渡階段,特別是低年級兒童,他們的思維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要形式,他們的抽象思維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進行,因此國小數學教育必須重視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良好習慣,使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擺一擺、講一講來獲取新知。例如在學習角的初步認識時,角的大小與兩邊的長短有沒有聯繫?這個問題就可以通過操作自制的活動角,邊操作、邊觀察、邊討論,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開展類似的教學活動,就能使學生養成手腦結合,勤於實踐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