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企業管理模式(企業管理模式)

目錄

企業管理模式(企業管理模式)
第一篇:中國企業管理模式第二篇:企業管理模式第三篇:淺談企業管理模式第四篇: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第五篇:現代企業管理模式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中國企業管理模式

中國企業管理模式

隨着我國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知識經濟的到來,建立一種適合中國國情的管理模式日益迫切和重要。建立管理模式應考慮的因素:(一)企業管理的內容和範疇。(二)文化基礎。(三)國情基礎。(四)先進性和前瞻性。雙頭鷹式管理的特點:1、一頭看政府,一頭看市場。2、一頭看國內管理文化,一頭看國外先進管理方式。雙頭鷹管理模式綜合中西管理思想的優點和長處。一頭盯着較理性的西方先進管理思想及手段,一頭盯着較天性的中國古代管理思想、文化傳統。理性的管理包括科學的管理手段方法及制衡約束的組織制度,天性的管理包括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及中國儒家的統御思想觀念。當前是多變的年代,變是永恆的不變,任何已有的和常規的管理模式都將被創新的管理模式所取代,管理創新是管理的主旋律。

管理理論的發展是和生產力的發展以及生產組織方式的變化緊密相聯的。可以說是這些因素決定着管理理論的發展變化。截止目前的管理理論還不是從假設出發的。經驗性的實證分析是管理理論的重要特徵,儘管管理理論千差萬別,但研究的主題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研究管理與被管理之間關係以求最優化實現其目標。管理涵蓋着人的思想、觀念、行爲、方法和方式,通過這些基礎性的研究,人們往往傾向於尋找一套固定適用的管理模式來指導管理實踐。另外,良好的管理模式直接影響到管理效率的提高和質量的提高。隨着我國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知識經濟的到來,建立一種適合中國國情的管理模式日益迫切和重要。

一、建立管理模式應考慮的因素

(一)企業管理的內容和範疇。管理涉及到生產力、生產關係、上層建築三個層面的內容。具體講,生產力包括自然界與人類之間的相互關係,技術與技術之間的相互關係;生產關係亦稱經濟關係,包括產權關係,人與人之間的勞動協作關係,產品的終了分配關係;上層建築方面包括企業的價值取向;企業文化層面和企業制度層面的具體內容。從以上可以看出企業管理包含內容十分豐富和廣泛。

(二)文化基礎。管理是一門科學、一門藝術,更是一種文化現象。一個國家的管理是與該國傳統文化緊密相聯的。管理的文化基礎具體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任何管理都植根於一種文化之上,社會文化背景是管理賴以生存的土壤、環境,有什麼樣的社會文化環境,就要求有什麼樣的管理行爲和方式與之相適應,因爲社會文化環境是客觀的,相對穩定的,是不以入的意志爲轉移的客觀存在。管理植根於文化之上如果能適應它,符合它的特徵及要求,則管理效果就好,管理效率就會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就會提高;如果管理不適應文化,則管理效果基,甚至導致管理失敗。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發展利用文化,把文化背景、文化特點、文化內容借用來作爲具體的管理手比利用文化本身的系列內涵建立相應的管理方式。現代管理學研究的興趣越來越集中於管理文化研究,認爲借用文化作爲管理不失爲最有效的管理辦法之一。

(三)國情基礎。由於管理的主要內容是生產力、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具體地表現爲社會制度、文化資源、思維方式、價值觀念、歷史、地理、民族、科學技術、生產狀況等方面,而這些內容各國都不盡相同。特別是前面談及傳統文化對企業管理的這擔具體內容影響更爲巨大。因此,任何一個國家的企業管理都建立在本國國情基礎之上,被本國人民理解、接受。由生產關係和傳統文化決定了不同國家企業管理的特殊性,這也正是企業管理生命力的重要表現。

(四)先進性和前瞻性。建立管理模式一方面要以現階段生產力條件爲基礎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利用管理科學理論的現有發展成果,特別是較前沿的一些理論和思想觀念,比如創新管理理念、知識是最爲重要的資源理念、企業再造理論、學習型企業組織理論、快速反應

理念、組織結構倒置理論、跨文化管理理念、管理終極目標理念、戰略彈性管理理念等一系列理論和理念。通過對它們的貫通運用能大大提高管理操作模式的先進性和前瞻性,使其有較長時期的生命力。

二、雙頭鷹管理的描述及特點

(一)雙頭鷹管理的基本描述

衆所周知,鷹具有敏銳的眼光,豐富的智慧,遠大的理想抱負和超凡的膽識,而雙頭鷹更有周全觀察事物特徵,相機而動的獨特本領。雙頭壓式管理是一種較爲完美的管理。它奉行更加符合中國文化特質的管理哲學,是彈性的、人格化的,剛柔相濟、多方權衡,隨機應變的管理模式,它用腦和心來領導,用敏銳的眼光來管理,以自信、權變來運作,它的核心特徵集中於“二權”上:“權變”和“權衡”。

(二)雙頭鷹式管理的特點

1。一頭看政府,一頭看市場。企業是以盈利爲目的的經濟組織,它的具體生存環境是市場經濟,因此企業必須首先雙眼緊盯市場,跟着市場走,在市場中發掘自己的生存空間。但是,中國的具體國情是國家政府對市場干涉較多,政府行爲對宏觀經濟影響很大。因此,我們不能只緊盯着市場,還須拿出眼光緊盯政府政策變化,只有這樣,企業行爲才能與政府行爲隨時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從政府的宏觀調控中受益,使本企業在經濟風浪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2. 一頭看國內管理文化,一頭看國外先進管理方式。中國是世界幾大文明古國之一,管理文化源遠流長,中國古代管理思想寶庫中,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鑑的東西,而西方管理理論裏面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精髓。因此,我們應該一頭看中華管理文化,一頭看國外先進管理理論,取長補短,古爲今用,洋爲中用。中西管理思想與理論特點比較如下:

1)中國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特點

中國以農耕文化爲基點,流動性小,易產生宗族關係,形成強烈的地理依賴性,靠宗法規範。在管理制度上,以獨裁式、集權式管理爲主;以人治爲特點,強調集體主義,絕對服從,有“三綱五常”;注重教化,強調統治,不太強調社會物質文明發展。中國由於佛教文化、儒家文化和統治者思想互相作用,而產生了強烈的所謂封建思想。從本質上看,中國管理文化強調人性,其優點在於統御人心,有利於集衆人之力,發揮組織集體優勢,提高組織管理效率。管理的本質在於借力。但許多封建管理思想又阻礙人們的創新精神,使被管理者產生強烈的奴役性格和服從感。這又不利於組織、管理的進步。

(2)西方管理思想特點

以遊牧文化爲基點,遷徙性、流動性大,難以形成宗教宗法關係,因此舉法制來規範人們的行爲。在制度上,採用分權,有助於防止腐敗,防止產生金字塔式官僚低效管理。西方管理制度中法律較健全,強調個人主義,民主自由,有利於創新思想的發揮,但不利於集中個人主義,效忠於組織,有時較難形成組織整合力。管理方式上採用制度化、法制化的管理,強調管理理性化,注重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注重社會物質文明的發展。

雙頭鷹管理模式綜合中西管理思想的優點和長處。一頭盯着較理性的西方先進管理思想及手段,一頭盯着較天性的中國古代管理思想、文化傳統。理性的管理包括科學的管理手段方法及制衡約束的組織制度,天性的管理包括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及中國儒家的統御思想觀念。

日本企業管理的成功正好說明了這一點。前面已經論及一個國家的管理總是與這個國家、民族的傳統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當代日本的管理儘管來自於美國等西方國家,但與日本的民族歷史、傳統文化融合在一體,形成了獨特的日本式現代管理模式,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以說,日本管理模式是典型的 “天性+理性”式管理,是兩者的完美結合,從而也產生了極高的管理效率。日本的經驗說明,民族管理文化對現代管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

影響和作用。同時也說明,一個國家要實現管理現代化,不能只依靠引進外來的經驗,還必須繼承本國的文化遺產,走與民族歷史、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道路,日本人曾自豪地說“我們的管理是把美國的管理科學和東方的儒家思想結合起來了”。

三、建立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的新理念

當前是多變的年代,變是永恆的不變,任何已有的和常規的管理模式都將被創新的管理模式所取代,管理創新是管理的主旋律,“今天不同於昨天,而明天又將組織管理效率。管理的本質在於借力。但許多封建管理思想又阻礙人們的創新精神,使被管理者產生強烈的奴役性格和服從感。這又不利於組織、管理的進步。

(2)西方管理思想特點

以遊牧文化爲基點,遷徙性、流動性大,難以形成宗教宗法關係,因此舉法制來規範人們的行爲。在制度上,採用分權,有助於防止腐敗,防止產生金字塔式官僚低效管理。西方管理制度中法律較健全,強調個人主義,民主自由,有利於創新思想的發揮,但不利於集中個人主義,效忠於組織,有時較難形成組織整合力。管理方式上採用制度化、法制化的管理,強調管理理性化,注重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注重社會物質文明的發展。

雙頭鷹管理模式綜合中西管理思想的優點和長處。一頭盯着較理性的西方先進管理思想及手段,一頭盯着較天性的中國古代管理思想、文化傳統。理性的管理包括科學的管理手段方法及制衡約束的組織制度,天性的管理包括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及中國儒家的統御思想觀念。

日本企業管理的成功正好說明了這一點。前面已經論及一個國家的管理總是與這個國家、民族的傳統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當代日本的管理儘管來自於美國等西方國家,但與日本的民族歷史、傳統文化融合在一體,形成了獨特的日本式現代管理模式,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以說,日本管理模式是典型的 “天性+理性”式管理,是兩者的完美結合,從而也產生了極高的管理效率。日本的經驗說明,民族管理文化對現代管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同時也說明,一個國家要實現管理現代化,不能只依靠引進外來的經驗,還必須繼承本國的文化遺產,走與民族歷史、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道路,日本人曾自豪地說“我們的管理是把美國的管理科學和東方的儒家思想結合起來了”。

三、建立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的新理念

當前是多變的年代,變是永恆的不變,任何已有的和常規的管理模式都將被創新的管理模式所取代,管理創新是管理的主旋律,“今天不同於昨天,而明天又將不同於今天,但今天是我們全部過去的一種協力的結果,明天也將是這樣”---雷恩《管理思想的演變》。我們應該在不斷的發展中完善,改進管理模式,不能固守陳規,應緊緊關注當前管理髮展的動態與趨勢,修正我們的管理模式。

(一)知識已經成爲最爲重要的資源

世界經濟已從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發展到了知識經濟時代,由於社會的發展使得知識已成爲最爲重要的資源,知識在創造社會財富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知識已成了創造物質的重要工具。

(二)企業再造是一場管理的革命

90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興起了一場企業再造革命,被喻爲是從“毛毛蟲”變“蝴蝶”的革命,也被認爲是繼全面質天管理的第二次管理革命,企業再造有兩個方面和傳統的管理模式不同:一是從傳統的從上至下的管理模式變成信息過程的增值管理模式;二是企業再造不是在傳統的管理模式基礎上的漸進式改造,而強調從根本上着手。

(三)學習型組織是未來企業的模式

學習型企業組織是彼得•聖吉在《第五項修煉》中首先提出的,他認爲要達到學習型組織需要有這幾個方面紮實的基礎:系統思維、自我超越、改變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

望和團隊學習。

(四)組織結構的倒置--將來組織中權力的大規模轉移

傳統的組織結構是金字塔式的,最上面的是企業的總裁,然後是中間層,最後是基層。指揮鍵從上到下,決策來自最上層,下面是執行層。但是,接觸市場最多的是基層。在多變的時代,顧客的個性化日益突出,就要求將上述金字塔式結構倒置,應爲:顧客--一線工作人員--管理人員。現在決策由一線工作人員決定,而上層領導變爲支持服務。

(五)跨文化管理--處理好異文化之間的交融與衝突

企業競爭的全球化必然帶來管理活動的國際化,管理活動受人們的價值觀、倫理道德、行爲準隊社會習俗的全面影響,當其與不同的文化相結合,就形成了不同的管理文化和管理風格,中國應該如何建立既具有中國文化特色,又吸納人類一切先進又化成果的管理文化模式,是一個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

第二篇:企業管理模式

關於******************運作管理意見

根據我公司2014年公司的發展和長遠規劃、企業經營戰略、經營目標、組織與文化、製造資源、資金與成本、控制等方面,結合現市場規律和當前我地的具體情況,對企業合理、有效地經營與生產,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設備、資源、人、技術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產生企業經濟效益。

企業現代管理模式

企業爲實現其經營目標組織其資源、經營生產活動的基本框架和方式,公司以高層年輕化、人性化、專業化、節能化、執行化走向正軌。

五種企業管理模式

未來的企業管理的目標模式是以制度化管理模式爲基礎,適當地吸收和利用其他幾種管理模式的某些有用的因素。適當地引進一點親情關係、友情關係、溫情關係確實有好處。讓幾者的關係有利於對管理中的矛盾及利益關係做一點隨機性的處理,“淡化”一下規則,因爲制度化太呆板了。

1.親情化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

利用家族血緣關係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即內聚功能,也就是試圖通過家族血緣關係的內聚功能來實現對企業的管理,據當地和老闆的性格這種親情化的企業管理模式,在過去的三年確實起到過良好的作用。我國親情化的企業管理模式在企業創業時期對企業的正面影響幾乎是99%,但是當企業躍過創業期以後,它對企業的負面作用也幾乎是99%。這種管理模式的存在只是因爲我們國家的信用體制及法律體制還非常不完善,使得人們不敢把自己的資產交給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使用,因而不得不採取這種親情化管理模式。

2.友情化管理模式

目前公司的運作屬於企業初創階段。在錢少的時候,也就是在哥們兒爲朋友可以而且也願意兩肋插刀的時候,這種模式是很有內聚力量的。但是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尤其是企業利潤增長到一定程度之後,親情就會淡化,因而企業如果不隨着發展而儘快調整這種管理模式,那麼就必然會導致企業的發展步伐。因爲親情代表不了發展的需要,相應會因親情而阻擾發展。

3.溫情化管理模式

這種管理模式強調管理應該是更多地調動人性的內在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很快地發展。在企業中強調人情味的一面是對的,但是不能把強調人情味作爲企業管理制度的最主要原則。人情味原則與企業管理原則是不同範疇的原則,那麼被管理者就必然會有很好的回報,即努力工作,這樣企業就會更好地發展。如果籠統地講什麼良心,講什麼人性,不觸及利益關係,不談利益的互利,實際上是很難讓被管理者好好幹的,最終企業都是搞不好的。管理並不只是講溫情,而首先是利益關係的界定。有些人天生就是溫情式的,對利益關係的界定往往是心慈手軟,然而在企業管理中利益關係的界定是“冷酷無情”的,是對利益關係的界定

4.隨機化管理模式專業化管理模式

現實中具體表現爲兩種形式:一種是企業中的獨裁式管理。之所以把獨裁式管理作爲一種隨機化管理,就是因爲有些企業的創業者很獨裁。他說了算,他隨時可以任意改變任何規章制度,他的話就是原則和規則,因而這種管理屬於隨機性的管理。另外一種形式,專業化制度化管,一切都是公司的制度來約束。分級管理、分級約束

5.制度化管理模式

所謂制度化管理模式,就是指按照一定的已經確定的規則來推動企業管理。當然,這種

規則必須是大家所認可的帶有契約性的規則,同時這種規則也是責權利對稱的。因此,未來的企業管理的目標模式是以制度化管理模式爲基礎,適當地吸收和利用其他幾種管理模式,適當地引進一點親情關係、友情關係、溫情關係確實有好處。甚至有時也可以適當地對管理中的矛盾及利益關係做一點隨機性的處理,“淡化”一下規則,因爲制度化太呆板了。如果不適當地“軟化”一下也不好辦,終究被管理的主要對象還是人,而人不是一般的物品,人是有各種各樣的思維的,是具有能動性的,所以完全講制度化管理也不行。適當地吸收一點其他管理模式的那些優點,綜合成一種帶有混合性的企業管理模式。這樣做可能會更好一點。企業初創時期,事務相對簡單、管理層次和管理幅度也還沒有十分寬泛,因此可以採取直接管理的方法,採用直接管理是十分有效的。但當企業發展壯大以後,管理方法就需要隨之創新和優化。一般意義上來說,我們可以將企業的“管理”方法分成這樣幾種類型,並在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合理科學地、單一或複合地加以運用,可以發揮更有效的作用。 以人爲本的企業管理模式。

1.管理

管理是一種的直接指揮、協調、檢查的職能。如在一些公司內部,總裁與部門之間就可以是管理。管理也是最原始、最直接和最簡單的一種形式。我公司根據目前高層管理人員可設置爲除法人外最多四人。 據現在情況建議綠化隊定兩個管理人員,其要有獨立的領導能力、說服能力、影響能力、工作執行能力。其他均爲工作人員。工資報酬有區分。辛勞和報酬要成正比,才能激發士氣。崗位實行能力上崗制。

2.監督

監督是基於對經營管理過程中的管理者行爲是否盡職盡責自律守法,完全按照公司的運作職能、老闆的意圖進行。分別對現有項目進行逗硬勞動紀律考覈,納入和工資接軌。項目負責人合理安排人員、機械,認真其職,反對老闆“老闆”作法,過去管理人員比做事的多,說話的人又不責任,相互扯皮,

3.公司管理機構

總經理一人,協助董事長工作,對公司的日常工作具體安排、財經工作的監管、深入實際,逗硬考覈,施工安全。

辦公室行政主管一人,協助總經理工作,對行政事務日報月清,協調公司和相關單位事宜,同時收集各類信息,及時報送董事長、總經理,制定決策。

項目主管一人,具體負責項目建設施工、進度、質量、安全、資料。

綠化主管一人,具體負責綠化項目的規劃、施工、質量、安全、材料管理,合理安排組織相關人員集中、專業學習。

生產管理負責人一人。配合綠化主管工作,加強現場管理,人員分工作業安排,機械設備管理。

第三篇:淺談企業管理模式

淺談企業管理模式

21世紀進入了科技、信息和知識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市場競爭全球化與經營戰略創新化,使得管理對象、管理目標 和管理方式出現了新變化。伴隨這些變化的出現,現代企業管理也出現了新的管理理念:強調企業管理的精細化;強 調企業對“人”管理的人性化;強調企業競爭的協作化;強調企業管理的創新化。把握這些新理念將有助於企業的發展 和進步。企業是現代社會經濟最基本的載體。企業要想在複雜的生存環境中保持長久的生命力,企業管理是一個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因素。企業的管理科學從1900年開始,直到今天已經發展到第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保障系統的時代,頻繁救火是經營企業的主要模式,檢驗是那個時候通常的管理手段。第二個階段的管理模式是從防禦型慢慢演進成了小步伐進攻型。到第三個階段,管理被當作利潤中心驅動,這是第三個階段顯著的特點。這個模式是戰略性的進攻,以獲取客戶超額滿意度爲核心構建企業的管理模式。

企業管理理念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最近20年來,中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緊緊抓住國際管理理論與實踐發展的新趨勢,更新觀念,結合本企業的特點,勇於創新,取得了極大的收益與進步。對現代企業管理的新理念進行歸納和總結,可以爲我國企業更好更健康地發展提供借鑑。

一、強調企業管理的精細化——管理成爲利潤中心

面對越來越多、越來越強的競爭對手,企業做強做大是一個必然的發展方向。雖然影響企業贏利的因素很多,但內部管理依然是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原來我們的企業內部管理一直是成本中心,爲了減少企業管理在成本中的費用,企業管理只是簡單地控制企業按部就班地進行生產。現在則把企業加強內部管理作爲獲取利潤的重要手段。洞察市場的變化、採取相應的策略、擴大自己的利潤源、減少企業的成本等都可以通過到位的管理來加強。精耕細作成爲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在保持企業的競爭力方面將越來越重要。通過精細化管理,降低企業的生產、運作、銷售成本,實際也爲企業創造了利潤。精細化管理是一個全面化的管理模式,需要通過從規劃、操作、控制、覈算、再到分析的一系列步驟來完成。首先,需要精細化的企業規劃。所謂精細化規劃是指企業所制定的目標和計劃都是有依據的、可操作的、合理的和可檢查的。企業的規劃包含2個方面:一方面是企業高層根據市場預測和企業的經營情況而制定的中遠期目標,這個目標包括了企業的規模、業態、文化、管理模式和利潤、權益等等;另一方面是企業的經營者根據企業目標而制定的實現計劃。企業活動中的每一個行爲都有一定的規範和要求。企業的規劃決策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所在,企業的規劃必須圍繞企業的經營目的來進行,離開了企業的經營目的,就會導致企業經營的盲目性,造成企業的經濟效益低下。現代企業的規劃,都應在進行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採用民主的方式來進行,要儘量避免個人盲目決策現象的發生。一旦企業規劃得到確定,企業員工自上而下都應該堅決執行,共同維護企業規劃的權威性。每一企業的員工都應遵守這種規範,讓企業的基礎運作更加正規化、規範化和標準化,爲企業的拓展提供可推廣性、可複製性。

其次,要求精細化的程序監控。企業業務的運作要有一個流程,要有計劃、審覈、執行和回顧的過程。控制好了這個過程,就可以大大減少企業的業務運作失誤,杜絕部分管理漏洞,增強流程參與人員的責任感。管理者要清楚認識本企業經營的必要條件和最主要的手段,與財務有關的企業經營活動都要記賬、覈算。還要通過覈算去發現經營管理中的漏洞和污點,減少企業利潤的流失。通過現代化的手段,將經營中的問題從多個角度去展現,從多個層次去跟蹤。在一個功能複雜的管理體系中,如果缺乏一個有效的控制程序,後果將是十分可怕的。有了一個全面的監控體系,企業的管理者就能夠及時發現、糾正實際經營行爲和活動中的各種偏差,從而調整企業的規劃和管理方案,儘可能使企業的運轉呈現良性化。

最後,需要精細化的分析。這是研究提高企業生產力和利潤的方法,但也是容易被管理者忽視的一個問題。精細化分析是推動企業發展、幫助企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一個關鍵點。優秀的現代企業之所以能夠不斷進步,與企業善於揚長避短有着密切的聯繫。企業管理者爲了企業的發展和進步,爲了使企業適應組織內外變化,通過科學的方法而主動地去發現企業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然後對其進行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最後以改善提案的方式向企業的管理者和經營者提出,從而爲企業的管理和企業的決策提供依據及可行性方案,促進企業的發展和進步。精細化分析是企業經營管理職能中承上啓下的一項重要職能,它既屬於前一個經營過程的最後一個環節,又屬於後一個經營過程的最七年級個環節,通過精細化分析,可以促使企業的管理在不斷循環的運行中得到提高。

精細化管理的深化是一個長久的工作,企業不僅要不斷地進行精細化管理的推進工作,還要不斷地利用精細化優勢來將自己做強做大,不斷地運用精細化的分析和規劃來修正自己的經營方略,以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和競爭。企業只有進行精細化管理,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規劃好每一分錢、用好每一分錢、賺到可以賺到的每一分錢,才能健康穩定地發展,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二、強調企業對“人”管理的人性化——管理以人爲本

現代企業管理,是以人爲本,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實現企業發展戰略的活動過程。企業對人的管理分爲內部“人”的管理和外部“人”的管理。傳統的管理科學認爲,管理就是控制,企業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控制員工,導致企業缺乏應有的生氣和活力。而從當今企業市場化運作的要求來看,這種單純的控制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了。在對企業內部“人”的管理上,貫徹以人爲本的方針已經是大多數企業的共識。以人爲本的企業管理是指在管理中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圍繞激發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展開的,以實現企業和人的共同發展爲目的的管理過程。以人爲本應提倡全員管理並創造全員管理的氛圍,樹立人人都是人才的理念。如在企業內部建立局域網,每一個員工都可以通過郵箱與自己想聯繫的人進行溝通,可以發表對企業管理的看法,可以提出相關的管理建議,也可以在郵箱裏就相關的技術問題與企業的各類專家進行探討。這些措施能夠極大地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同時也爲每一位有創意的員工提供了平臺。以人爲本應當在招才納賢的同時,注意人才的合理使用和流動。對企業而言,人才管理的重點不在於要不要流動,而在於盡最大的努力做到人盡其才,並在做到人盡其才的同時,通過工作、薪資、福利等“硬”措施和增強歸屬感、提供業務培訓機會等“軟”措施來培養人、留住人,滿足員工物質、心理與感情的需求。以人爲本應強調團隊精神。員工從進入企業時起,就應該接受企業對團隊精神的教育,強調團隊精神乃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企業在尊重每一個員工的個性和特長並提供發展空間的同時,更應強調與同事的合作和企業整體的團隊精神。以人爲本應鼓勵和提倡員工自己學習與提高,併爲員工提供相應的學習環境。比如企業購買相關的書籍提供給員工借閱,使員工下班後能有條件繼續學習,這樣能夠使許多新員工迅速地成長起來並儘快成爲企業的技術骨幹。同時,應爲員工提供進一步發展的相應培訓。以人爲本還應把關心員工的生活放在重要的位置。對那些長期住在集體宿舍的單身員工,企業應提供相應的生活設施,使他們在下班後能有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此外,企業還應積極開展各種業餘活動,以豐富員工的業餘生活。管理的首要目標是出人才,管理者從控制員工轉爲指導、激勵員工,注重提供服務、規劃總體、確定戰略和創造員工必要的工作條件與環境,通過人性化的管理,發揮企業員工的創造性,使得企業員工能夠上下一心,團結一致,形成強大的創造力和凝聚力,不斷去發展企業,開拓市場。對企業外部“人”的管理主要是指對客戶的管理。對客戶的管理現在愈來愈成爲企業管理的核心構成,現代成功企業對客戶管理十分注重以人爲本的方針。客戶主要是指消費者、社會公衆、企業供應商、相關產品生產商等,是融爲一體組成的“客戶關係管理系統”。企業對消費者所採取的策略,可以反映一個企業的發展和未來。對消費者,一是要敢於承擔責任,保障顧客

利益;二是要真誠地面對消費者,不能有躲避、隱瞞、欺騙的行爲發生。對社會公衆,要尊重他們的知情權,及時進行情況通報。要傾聽公衆的聲音,保持與公衆良好的互動。對企業供應商、相關產品生產商,要把他們的利益看作是自己的利益,互相幫助、互相協調,這會爲企業形成一個和諧、良好的合作環境。還有一個特殊的客戶,那就是企業的競爭者,在一定意義上說,他既是對手又是合作伙伴,爲了同樣的市場和能源、資源,雙方會展開激烈競爭,但是,企業和競爭者也有相同的社會責任、使命,如果能夠公平、正直、理性地處理與競爭對手的關係,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聲譽,而且,可能會“化干戈爲玉帛”。任何企業都不能獨佔市場,市場因競爭而變得完善,消費者因競爭而受益。如果一個企業在競爭對手出現危機時,落井下石,推波助瀾,那麼這個企業必定會遭到同行或消費者、社會公衆的指責,企業的形象將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

無論是對企業內部“人”還是對外部“人”的管理,尊重“人”的尊嚴,實施人性化管理已經成爲企業發展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管理得好,企業就會迅猛發展;管理得不好,企業將會遭受致命打擊。

三、強調企業競爭的協作化——由對手轉向同盟

在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的今天,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強化競爭管理。過去企業競爭管理的主要內容就是採用各種有效方法,力求做到在競爭中擊敗對手,實現規模擴張,以贏得更爲廣闊的市場。一般而言,實現擴張,有三種基本途徑:一是不借助於外力的獨資擴張。在當前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這條路已越走越窄。二是兼併或收購。這種方法雖盛行至今,但缺陷是所涉及各方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承擔較大的風險。對兼併或收購方來說,一旦成交,則意味着要負擔起被兼併或收購方的全責,在許多情況下,這已經成爲一種包袱;而對被兼併或收購方來說,則需要適應新的經營管理模式,特別是大企業兼併者的組織文化使得被兼併的小企業難以適應。第三種就是建立戰略合作同盟。美國劍橋戰略諮詢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詹姆斯·穆爾提出了建立與發展商業生態系統的最新競爭管理理論,認爲當今的企業領導者都不應再把自己的企業視爲等級分明的組織結構,而應視爲在市場複雜系統中的一個參與者,企業無論是要擴大市場佔有能力,還是要開發新的市場,都必須與其他公司攜手,培育以發展爲導向的協作經濟羣體,其共同目標就是集中有效資源,創造出消費者可以實際使用的新價值。

企業之間開展市場競爭,採取擊敗對方之策,會導致產品價格失常,企業競爭成本上升,外部競爭環境不斷惡化,而通過企業協作化,既能夠通過促進彼此之間的合作來節約交易成本和中間費用,減少生產投入,提高經濟效益,改變單個企業因自身規模原因而處於競爭劣勢的不利地位,又可以利用集羣內企業生產經營同一產品的特點,形成具有產業特色的“地區規模經濟”,從而有力地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企業由競爭轉向協作並不是偶然的,它的根源在於通過專業化分工,發揮各自的相對優勢,以求達到最佳的經濟效益。一個企業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還必須利用企業其他的優勢,這樣才能更好地爲自身的經濟利益服務。社會化大生產,需要有專業化分工,同時也需要廣泛的社會協作。協作的要求在於利用其它企業的相對優勢,彌補自己的相對劣勢,更好地爲企業發展服務。從協作的內容上看,有技術上的協作、管理上的協作、產品上的協作、組織上的協作等。近幾年,我國企業發展協作化趨勢比較強勁,例如,在外界印象中以中小企業爲主導的浙江經濟發展,它的一個重要背景就是立足於一鄉一品、一縣一品乃至一市一品,將許多同類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集中在某一地區進行,因而使這些企業的生產成本、交易成本隨着整個地區產業規模的擴大而不斷降低,經濟效益大大提高,有效地構成了其在國內和國外市場的競爭能力。

當然,產業的協作化也不是一定安全無風險的,比如由產業協作集羣外部的力量所引致的風險,和由產業協作集羣內部產生出來的風險。有風險並不可怕,關鍵是有足夠的智慧和準備來提高風險防範能力,建立風險預警系統,構造開放性協作集羣網絡結構,正確處理產

業協作集羣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

四、強調企業管理的創新化——揚棄傳統吸收先進

管理理念是企業在長期經營管理實踐中形成的,對企業行爲起規範作用的指導思想。不斷創新的管理理念可以鼓勵企業成員不斷地試驗或革新、冒險,從而使得企業有機會在新的基礎上嘗試新的管理方法,一旦這種嘗試取得成效,便可以促進企業在更高的基礎上進步。將傳統的、有效的管理方式及具體內容,通過繼承與維繫的途徑,在企業中組織實施,這是人們一貫的管理思路和長期以來的做法。隨着改革開放和知識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價值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企業的管理理念層出不窮,企業要想獲得新的發展,即必須在管理理念上除舊佈新,對傳統理念進行揚棄,對外來先進經驗進行吸收,在實踐中不斷創新。近年來,管理理念的創新帶動了管理方法和方式的更新,出現新的管理結合點:一是理性管理與非理性管理相結合。理性管理即以複雜的結構、周密的計劃和定量分析等手段進行管理。但這已不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還必須靈活把握市場的非理性管理並將其與理性管理結合起來。二是務實管理與務虛管理相結合。企業的務實管理主要是有形管理,注重企業發展與經營戰略、企業體制、技術構成、成本效益等硬件方面。但僅注重硬件方面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務虛的管理,即注重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企業人才培養等軟件方面。三是正式管理與非正式管理相結合。在通過召開企業正式會議、訂立規章制度、進行程序管理的同時,大力開展非正式交流、會面,甚至進行單個拜訪、生日慶賀等,這更具有疏導與激勵作用。四是層次管理與現場管理相結合。傳統的分層等級管理與現場管理相結合已經顯現出管理鏈長、管理者意圖難以及時下達以及限制中間層次的創造性等弊端,應被現場管理取代。國內外不少知名企業已提出並實施“零管理層”。由企業最高管理者直接管理到位。五是集權管理與分權管理相結合。除關鍵性管理權限相對集中外,更傾向於下放更多的權限,以利分散組織結構,更靈活地運作市場。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管理創新是企業的靈魂。只有不斷更新觀念,對傳統管理理念進行揚棄,對先進管理理念進行吸收,企業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使得企業不斷做大做強。

21世紀是一個經濟發展“變化快”、“變化大”、“變化多”的時代,對於現代企業而言,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一個殘酷而又真實的生存法則。企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使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理念符合外界客觀發展的規律性,一方面要善於利用外界客觀環境條件的支持,時刻把握良好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要注重企業自身的管理,運用新的管理理念、思路推動企業的發展。

第四篇:現代企業管理模式

現代企業管理模式

現代涉及企業經營戰略、經營目標、組織與文化、製造資源、資金與成本、技術與產品開發、與控制等方面,且分爲戰略層、戰術層和執行層等多個層次的模式。現代企業管理技術是通過現代管理模式與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支持企業合理、有效地經營與生產,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設備、資源、人、技術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產生企業經濟效益。 企業現代管理模式

企業爲實現其經營目標組織其資源、經營生產活動的基本框架和方式,典型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與方法有:企業資源計劃(erp)、製造資源計劃(mrpii)、準時生產(jit)、精良生產(lean production)、按類個別生產(okp)、優化生產技術(opt)、(scm)、企業過程重組(bpr)、敏捷虛擬企業(ave)等等。先進企業管理模式是實現集成化管理與決策信息系統的理論基礎。

五種企業管理模式

未來的企業管理的目標模式是以制度化管理模式爲基礎,適當地吸收和利用其他幾種管理模式的某些有用的因素。爲什麼這樣講呢牽因爲制度化管理比較“殘酷”,適當地引進一點親情關係、友情關係、溫情關係確實有好處。甚至有時也可以適當地對管理中的矛盾及利益關係做一點隨機性的處理,“淡化”一下規則,因爲制度化太呆板了。

1.親情化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

利用家族血緣關係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即內聚功能,也就是試圖通過家族血緣關係的內聚功能來實現對企業的管理。從歷史上看,雖然一個企業在其創業的時期,這種親情化的企業管理模式確實起到過良好的作用。但是,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尤其是當企業發展成爲大企業以後,這種親情化的企業管理模式就很快會出現問題。因爲這種管理模式中所使用的家族血緣關係中的內聚性功能,會由其內聚性功能而轉化成爲內耗功能,因而這種管理模式也就應該被其他的管理模式所替代了。我國親情化的企業管理模式在企業創業時期對企業的正面影響幾乎是99%,但是當企業躍過創業期以後,它對企業的負面作用也幾乎是99%。這種管理模式的存在只是因爲我們國家的信用體制及法律體制還非常不完善,使得人們不敢把自己的資產交給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使用,因而不得不採取這種親情化管理模式。

2.友情化管理模式

這種管理模式也是在企業初創階段有積極意義。在錢少的時候,也就是在哥們兒爲朋友可以而且也願意兩肋插刀的時候,這種模式是很有內聚力量的。但是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尤其是企業利潤增長到一定程度之後,哥們兒的友情就淡化了,因而企業如果不隨着發展而儘快調整這種管理模式,那麼就必然會導致企業很快衰落甚至破產。我國有一個民營企業叫“萬通”,一開始就是五個情投意合的人創辦的一個友情化企業,當時大家都可以臥薪嚐膽,創業者之間完全可以不計較金錢。但是,當萬通拿到第一筆大的利潤的時候,五個人就開始有所摩擦。當時萬通的比較大的股東叫馮侖,他還想繼續堅持這種管理模式而使企業發展,他組織企業的創辦者讀《水滸》,讓大家記取散夥與分裂的教訓,但結果最後沒有解決問題,只好幾個人解散了這個企業,放棄了這種友情化管理模式。後來萬通由於創業者各自另起爐竈而孵化了好幾個企業。

3.溫情化管理模式

這種管理模式強調管理應該是更多地調動人性的內在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很快地發展。在企業中強調人情味的一面是對的,但是不能把強調人情味作爲企業管理制度的最主要原則。人情味原則與企業管理原則是不同範疇的原則,因此,過度強調人情味,不僅不

利於企業發展,而且企業最後往往都會失控,甚至還會破產。有人老是喜歡在企業管理中講什麼溫情和講什麼良心,認爲一個人作爲企業管理者如果爲被管理者想得很周到,那麼被管理者就必然會有很好的回報,即努力工作,這樣企業就會更好地發展。可見,溫情化管理模式實際上是想用情義中的良心原則來處理企業中的管理關係。在經濟利益關係中,所謂的良心是很難談得清楚的。良心用經濟學的理論來講,實際上就是一種倫理化的並以人情味爲形式的經濟利益的規範化回報方式。因此,如果籠統地講什麼良心,講什麼人性,不觸及利益關係,不談利益的互利,實際上是很難讓被管理者好好幹的,最終企業都是搞不好的。管理並不只是講溫情,而首先是利益關係的界定。有些人天生就是溫情式的,對利益關係的界定往往是心慈手軟,然而在企業管理中利益關係的界定是“冷酷無情”的,對利益關係的界定,到一定時候“手不辣”、“心不狠”是不行的。只有那種在各種利益關係面前“毫不手軟”的人,尤其對利益關係的界定能“拉下臉”的人,才能成爲職業經理人。例如,如果有人下崗的時候哭哭啼啼,一個人作爲管理者心軟了,無原則地可憐下崗者而讓他上崗了,那這個人就完全有可能成不了職業經理人。

4.隨機化管理模式隨機化管理模式

在現實中具體表現爲兩種形式:一種是民營企業中的獨裁式管理。之所以把獨裁式管理作爲一種隨機化管理,就是因爲有些民營企業的創業者很獨裁。他說了算,他隨時可以任意改變任何規章制度,他的話就是原則和規則,因而這種管理屬於隨機性的管理。另外一種形式,就是發生在國有企業中的行政干預,即政府機構可以任意干預一個國有企業的經營活動,最後導致企業的管理非常的隨意化。可見,這種管理模式要麼是表現爲民營企業中的獨裁管理,要麼是表現爲國有企業體制中政府對企業的過度性行政干預。現在好多民營企業的垮臺,就是因爲這種隨機化管理模式的推行而造成的必然結果。因爲創業者的話說錯了,別人也無法發言矯正,甚至創業者的決策做錯了,別人也無法更改,最後只能是企業完蛋。

5.制度化管理模式

所謂制度化管理模式,就是指按照一定的已經確定的規則來推動企業管理。當然,這種規則必須是大家所認可的帶有契約性的規則,同時這種規則也是責權利對稱的。因此,未來的企業管理的目標模式是以制度化管理模式爲基礎,適當地吸收和利用其他幾種管理模式的某些有用的因素。爲什麼這樣講呢牽因爲制度化管理比較“殘酷”,適當地引進一點親情關係、友情關係、溫情關係確實有好處。甚至有時也可以適當地對管理中的矛盾及利益關係做一點隨機性的處理,“淡化”一下規則,因爲制度化太呆板了。如果不適當地“軟化”一下也不好辦,終究被管理的主要對象還是人,而人不是一般的物品,人是有各種各樣的思維的,是具有能動性的,所以完全講制度化管理也不行。適當地吸收一點其他管理模式的那些優點,綜合成一種帶有混合性的企業管理模式。這樣做可能會更好一點。這恐怕是中國這十幾年來在企業管理模式的選擇方面,大家所得出的共識性的結論。

企業初創時期,事務相對簡單、管理層次和管理幅度也還沒有十分寬泛,因此可以採取直接管理的方法,比如一些家族企業在規模和領域還不大的時期,採用直接管理是十分有效的。但當企業發展壯大以後,管理方法就需要隨之創新和優化。一般意義上來說,我們可以將企業的“管理”方法分成這樣幾種類型,並在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合理科學地、單一或複合地加以運用,可以發揮更有效的作用。

以人爲本的企業管理模式

一、人本管理的內涵

無論何種管理學派,它都首先對企業中的人作爲一個基本的價值傾向性判定,然後再確定管理途徑和手段。人的因素當作了管理中的事實的首要因素和本質因素。人本管理,首先確立人在管理過程中的主導地位,繼而圍繞着調動企業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去展開的企業的一切管理活動。通過以人爲本的企業管理活動和以儘可能少的消耗獲取儘可能多的

產出的實踐,來鍛鍊人的意志、腦力、智力和體力,通過競爭性的生產經營活動,達到完善人的意志和品格,提高人的智力,增強人的體力,使人獲得超越受縛於生存需要的更爲全面的自由發展。

二、人本管理的方式

主客體目標協調(組織目標和個人需要) | | 激勵 | | 權變領導 | | 管理即培訓(管理過程中進行員工的職能培訓) | | 塑造有助於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和人的自有全面發展的環境氛圍。 | | 企業文化對職員的整合 | | 企業利益、社會利益和個人利益的有益組合 | | 企業人完成社會角色

三、人本管理中的個人和組織

分析並創造企業人的心智模式、創造能力、行爲模式和自我管理,發揮其在個人自由全面發展中的作用。在人本管理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塑造環境,從而主導個人的思想、心理和行爲。心智模式是個人在相關的外部事物變化時,爲謀求生存和發展,利用已有的信息和經驗,作出第一反應,或採取積極步驟進一步攫取外部信息,把握客觀事物的變化規律,應對外部世界的挑戰,以主動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把握自己的命運的思維定勢決定的思想、心理、行爲的轉換方式。

創造能力的訓練,實質上是個人潛能的開發和對職能的開發。行爲模式是行爲動因與行爲表現之間的關係。自我管理則是企業人對自己本身、對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爲表現進行的管理。企業人通過自我管理,可以主動而積極地參與到企業的人本管理的一切工作中去並在工作中發揮其聰明才智和創造性,進而使自己得到全面的發展。

人本管理對組織結構、組織形態、組織體系營運的最本質要求就是要充分發揮組織中所有成員的聰明才智,以保障組織整體的高效能。通過果斷、足夠、合理的授權,使組織趨於扁平化,達到集權和分權的平衡和適宜,有助於獲得組織的理想的權力結構。組織修煉的重要一環是優化組織政策的設計與營運,這是組織發展和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從組織發展的內容看,組織往往通過塑造組織文化、錘鍊工作團隊、確立集權與分權的平衡與適宜以及溝通與交互作用的營運機制來實現組織發展的。

四、人本管理的環境

人本管理的實施是在一個現實的企業環境乃至社會環境中進行的。文化氛圍的塑造、工作環境的改善和生活環境的修正,是我們研究人本管理環境的目的和實施人本管理的途徑與手段。

重視文化氛圍的塑造以取得人本管理的預期成效,是由文化所特有的功能、力量、作用所使然。企業文化氛圍的塑造,目的在於強調成員在企業組織的一切活動中的中心地位。它有別於其他的管理措施和方法的地方,就在於它用“軟”的,無形的方式去影響和管理企業和企業人。文化氛圍的塑造反映了對人本管理理想、境界的追求。

z文化之所以幫助日本企業取得巨大成就,關鍵在於企業領導着充分理解並運用了企業文化這個“軟性的”威力巨大的管理手段。中國企業文化氛圍的塑造應在考慮、調動成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文化的激勵、規範、整合、導向和輻射等作用。菲德勒的權變領導模型認爲,重視人本主義和人際關係溝通的領導方式,可以在中等有利的工作環境下取得很好的績效。豪斯則認爲,領導者的作用就是掃除部屬目標道路上的障礙,以幫助部屬實現目標並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五、人本管理的原則

將人本管理的理念和管理對策滲透到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去,使企業的一切工作在人本管理的理論體系和基本架構框架內進行,即讓人本管理統領企業的一切工作。爲了使企業的一切工作取得預期績效,我們認爲,人本管理必須遵循一些基本原則。第一、 堅持企業組織首要的管理是對人的管理的原則

從管理的內容看,人本管理強調的是瞭解和滿足人的需要,注重工作中的人際關係溝通和交互作用,着眼於企業人的集體意識的培育和對企業及團隊重大決策的參與,以及根據企業人的工作績效和企業內外環境,對企業人進行激勵和實行權變領導。

從管理的關係來看,企業人在管理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而企業人分爲管理主體人和管理客體人,但是,這種不同的角色都以對方的活動作爲自己活動的存在前提。

從人本管理的本質來看,人本管理就是以人爲本的管理哲學和管理制度。

第二、重視人的需要,以激勵爲主的原則,將側重於使企業成員受到尊敬、獲得自我實現的滿足,即保障員工參與企業的重大問題的決策,在團隊中與領導協商制定團隊目標和個人目標,實施目標管理。

第三、堅持創造更好的培訓、教育的條件和手段,優化和完善企業人心智模式的原則。設立這一原則是基於“管理即培訓”的基本理念,企業組織爲員工提供的培訓不僅是着眼於員工對高崗位的適應性,而且更着眼於員工對企業外部環境的適應性。

第四、人本管理組織的設計與構造應遵循統一有效、幅度合理、職權和知識相對應、直線主管和幕僚相結合、集權和分權的平衡與適宜、組織和地位彈性的原則。

第五、人與組織共同發展的原則。設定這一原則是基於人本管理不是企業管理的額外工作而是讓人本管理統領企業一切工作,使企業組織在推動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同時取得預期發展績效的考慮。

企業管理模式的五種演進

1.管理

這裏的管理是一種狹義的直接指揮、協調、檢查的職能。如在一些公司內部,總裁與部門之間就可以是管理。管理也是最原始、最直接和最簡單的一種形式。

2.監督

監督是基於對經營管理過程中的管理者行爲是否盡職盡責自律守法,以及經營管理結果和效果的一種分析評價機制,在各類企業中用的也很經常。

3.監控

監控有點象探照燈,時刻關注着。是對子公司管理的一種方法,但是既不是參與經營管理過程,也不是隻管結果。爲了既達到對被投資企業的監控,又符合公司法及上市公司監管機構的規則,現在不少企業用一些實施信息化的手段在做經營管理活動的監控,效果也很不錯。

4.管控

管控是基於母公司作爲子公司的投資身份而衍生出來的管理方法,體現的是在一些關鍵要素上大股東實施以“控制”爲特徵的管控行爲。比如一些集團對子公司的戰略規劃、投資進退、高級人事、資金擔保等重大要素實施終極審定機制。具體實施中其含義是雙重的:即意圖是管理這些核心要素的過程,但是採用的方法是通過專業線上的逐級意圖造傳遞來控制的手法。母公司自己本身並沒有置身其中。管理意圖通過一種方法和手段達到了控制它的過程。

5.治理

這裏的治理定義爲一家公司的法定的三會四權的法人治理結構。現在每家公司成立時都會設立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管理層。這種運作機制包括具體到董事會、監事會如何配置,以及怎樣讓他們發揮價值,履行他的職責;還包括股東層面、董事會如何通過科學合理的激勵與約束策略來促使管理層的利益與公司利益、股東利益實現有效的捆綁,最大限度地發揮經營管理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企業的即期業績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都得到提升。這是大集團面對衆多的子公司、孫公司實現有效管理的最重要的方法和機制,也是最需要思考的課題。

當然,這種對企業管理方法的分析只是一種人爲的研究和分類,在實際的企業經營管理實踐中,上述5種方法往往是實行復合運用的,效果好壞取決於我們的高層管理者對企業發展態勢、階段以及法律法規和政策環境的理解,如何搭配並融匯貫通,是有效與否的關鍵。就這一點來說,這其中是有“祕碼”的。

不同文化對企業管理模式選擇的具體影響

西方管理模式的本質是個人本位下的“制度管理”

西方文化認爲人性本惡,形成了以法律保護個人權利的個人本位價值觀。在人力資源管理中,表現爲與個人本位取向相一致的“工作分析”、與薪酬系統掛鉤的“崗位評價”,明確界定各個崗位的崗位職責與職位價值,這是組織分工的價值觀依據,也是科學管理在西方的本意。

個人本位下如何實現合作?個人在羣體、組織中形成合作的條件,體現爲外在規章制度明文要求下形成的“他律”。即使表現在道德上也是如此,儘管康德說過:“使他敬畏的是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令”,但是西方道德經過宗教改革後的含義,是指超越於個人之上的、只對上帝與法律負責的義務;激勵力量主要來自個體成就感。

東方管理模式的本質是羣體本位下的“文化管理”

東方文化認爲人性善,形成了羣體本位價值觀。在企業管理中的成功經驗是,集體獎勵的激勵制度、重視團隊合作、更易出現員工公民行爲等。

個人在羣體、組織生活中的合作,是以人們信仰的強勢企業文化爲核心,根據各自所處位置與身份“自律”爲主的控制方式。中國文化下的道德自律與西方的道德自律不同,是對羣體中的他人負責,而不是對神(或者規章制度)負責;激勵力量主要來自以個體在所屬羣體中的相對位置爲標誌的公平感和榮譽感。

美國管理學家敏銳地認識到造成管理模式差異的文化差異,是造就日本經濟奇蹟與日本企業競爭力背後的原因,提出了管理學中的“企業文化”理論。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東方文化下的企業管理模式,在主要的約束與激勵力量上,與西方企業存在明顯差異。日本企業管理經驗的文化實質

同爲受儒家學說影響的文化,雖然中日之間在覈心文化價值觀上存在差異,中國文化以仁爲本,日本文化以和爲本,但都屬於羣體本位的文化模式。日本在發展市場經濟過程中,形成了很多不同於西方企業管理原則要求的做法,這些做法值得我們仔細分析、思考與借鑑。在日本企業管理內部,有質量圈活動、工作小組、全面質量管理、集體獎勵制度等;在市場上,有大企業與小企業、企業與銀行之間結盟與共好。以上現象都是與日本的羣體主義文化價值觀相一致的管理活動與組織形態,形成以羣體爲形式的競爭主體。在最爲知名的日本豐田生產模式中,無論是領導自上而下的強力推行,還是培養員工自下而上追求精益生產的自覺主動精神,沒有凝聚在強勢企業文化之中的羣體本位價值觀支撐,難以實現持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這也是豐田生產模式在我國企業學習借鑑過程中效果不佳的原因----只學流程,沒有文化支撐。

這種以羣體、集羣爲單位的市場競爭主體及其相應的企業生產管理模式,要比單個企業的競爭實力大得多。後來出現的供應鏈管理理論,其實質是爲了解決豐田生產方式在企業內部推行所受到的外部制約,以拉式生產、訂單生產、柔性生產爲核心,將準時生產、訂單生產思想擴張到整個供應鏈條,以縱向企業聯盟形式參與市場競爭,體現出很強的東方文化色彩。在我國成功的經驗是浙江溫州地區民營企業形成的產業集羣,既與溫州商業文化中重視、相信地緣合作有密切關係,也推動了溫州企業的整體競爭實力。

中國企業管理模式創新的出路是堅持羣體本位

中國企業管理模式屬於羣體主義文化下的文化管理。單個企業成功的例子是海爾管理模式,支持了海爾20幾年的高速成長壯大,對海爾管理成功經驗的具體分析,在《海爾企業

文化的結構、功能分析與啓示》一文中有所總結;溫州企業之間自發形成的產業集羣是供應鏈上企業聯盟成功的例子;這些成功的例子,都是以羣體主義價值觀爲文化支撐而形成的。日本企業將工業工程理論與日本文化相結合,創造出了豐田生產模式。中國企業也需要在學習外國成功的企業管理經驗中,結合自己的文化特質進行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的創新。在學習借鑑歐美與日本的企業管理經驗過程中,應注重以企業文化建設促進對日本管理經驗的吸收;重視以文化管理思路促進企業管理科學化的重要性,將羣體本位價值觀與西方現有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結合在一起。(關於羣體本位價值觀對學習西方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影響,曾在《廣義文化觀視角下的中國企業績效管理癥結》一文中有過粗淺的分析)。

十一五期間,國家通過實行創新戰略推動中國企業國際化的進程。在中國企業管理模式創新的過程中,無論是在企業內部管理中學習外國管理經驗進行管理制度創新,還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嘗試通過橫向或縱向的企業間聯合進行研發投資實現技術創新,以羣體爲本位的制度設計思路,是中國企業做大作強的必然選擇與創新方向。

編輯/發表時間:2014-03-16 05:05

第五篇:現代企業管理模式

現代企業管理模式

在現代社會中,管理日益成爲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無論在行政機關或工商企業以及各個組織中,管理都顯示出勃勃生機,特別是目前我國進入wto中國企業面臨着前所未有的衝擊和挑戰,中國企業要想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步,嶄露頭腳,就必須紮紮實實地從管理上下功夫。只有這樣才能不被別人兼併,纔會求得生存和發展。

現代企業管理五種模式

1.親情化管理模式

這種管理模式[1]利用家族血緣關係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即內聚功能,也就是試圖通過家族血緣關係的內聚功能來實現對企業的管理。從歷史上看,雖然一個企業在其創業的時期,這種親情化的企業管理模式確實起到過良好的作用。但是,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尤其是當企業發展成爲大企業以後,這種親情化的企業管理模式就很快會出現問題。因爲這種管理模式中所使用的家族血緣關係中的內聚性功能,會由其內聚性功能而轉化成爲內耗功能,因而這種管理模式也就應該被其他的管理模式所替代了。我國親情化的企業管理模式在企業創業時期對企業的正面影響幾乎是99%,但是當企業躍過創業期以後,它對企業的負面作用也幾乎是99%。這種管理模式的存在只是因爲我們國家的信用體制及法律體制還非常不完善,使得人們不敢把自己的資產交給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使用,因而不得不採取這種親情化管理模式。

2.友情化管理模式

這種管理模式也是在企業初創階段有積極意義。在錢少的時候,也就是在哥們兒爲朋友可以而且也願意兩肋插刀的時候,這種模式是很有內聚力量的。但是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尤其是企業利潤增長到一定程度之後,哥們兒的友情就淡化了,因而企業如果不隨着發展而儘快調整這種管理模式,那麼就必然會導致企業很快衰落甚至破產。我國有一個民營企業叫“萬通”,一開始就是五個情投意合的人創辦的一個友情化企業,當時大家都可以臥薪嚐膽,創業者之間完全可以不計較金錢。但是,當萬通拿到第一筆大的利潤的時候,五個人就開始有所摩擦。當時萬通的比較大的股東叫馮侖,他還想繼續堅持這種管理模式而使企業發展,他組織企業的創辦者讀《水滸》,讓大家記取散夥與分裂的教訓,但結果最後沒有解決問題,只好幾個人解散了這個企業,放棄了這種友情化管理模式。後來萬通由於創業者各自另起爐竈而孵化了好幾個企業。

3.溫情化管理模式

這種管理模式強調管理應該是更多地調動人性的內在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很快地發展。在企業中強調人情味的一面是對的,但是不能把強調人情味作爲企業管理制度的最主要原則。人情味原則與企業管理原則是不同範疇的原則,因此,過度強調人情味,不僅不利於企業發展,而且企業最後往往都會失控,甚至還會破產。有人老是喜歡在企業管理中講什麼溫情和講什麼良心,認爲一個人作爲企業管理者如果爲被管理者想得很周到,那麼被管理者就必然會有很好的回報,即努力工作,這樣企業就會更好地發展。可見,溫情化管理模式實際上是想用情義中的良心原則

來處理企業中的管理關係。在經濟利益關係中,所謂的良心是很難談得清楚的。良心用經濟學的理論來講,實際上就是一種倫理化的並以人情味爲形式的經濟利益的規範化回報方式。因此,如果籠統地講什麼良心,講什麼人性,不觸及利益關係,不談利益的互利,實際上是很難讓被管理者好好幹的,最終企業都是搞不好的。管理並不只是講溫情,而首先是利益關係的界定。有些人天生就是溫情式的,對利益關係的界定往往是心慈手軟,然而在企業管理中利益關係的界定是“冷酷無情”的,對利益關係的界定,到一定時候“手不辣”、“心不狠”是不行的。只有那種在各種利益關係面前“毫不手軟”的人,尤其對利益關係的界定能“拉下臉”的人,才能成爲職業經理人。例如,如果有人下崗的時候哭哭啼啼,一個人作爲管理者心軟了,無原則地可憐下崗者而讓他上崗了,那這個人就完全有可能成不了職業經理人。

4.隨機化管理模式

在現實中具體表現爲兩種形式:一種是民營企業中的獨裁式管理。之所以把獨裁式管理作爲一種隨機化管理,就是因爲有些民營企業的創業者很獨裁。他說了算,他隨時可以任意改變任何規章制度,他的話就是原則和規則,因而這種管理屬於隨機性的管理。另外一種形式,就是發生在國有企業中的行政干預,即政府機構可以任意干預一個國有企業的經營活動,最後導致企業的管理非常的隨意化。可見,這種管理模式要麼是表現爲民營企業中的獨裁管理,要麼是表現爲國有企業體制中政府對企業的過度性行政干預。現在好多民營企業的垮臺,就是因爲這種隨機化管理模式的推行而造成的必然結果。因爲創業者的話說錯了,別人也無法發言矯正,甚至創業者的決策做錯了,別人也無法更改,最後只能是企業完蛋。

5.制度化管理模式

所謂制度化管理模式,就是指按照一定的已經確定的規則來推動企業管理。當然,這種規則必須是大家所認可的帶有契約性的規則,同時這種規則也是責權利對稱的。因此,未來的企業管理的目標模式是以制度化管理模式爲基礎,適當地吸收和利用其他幾種管理模式的某些有用的因素。爲什麼這樣講呢牽因爲制度化管理比較“殘酷”,適當地引進一點親情關係、友情關係、溫情關係確實有好處。甚至有時也可以適當地對管理中的矛盾及利益關係做一點隨機性的處理,“淡化”一下規則,因爲制度化太呆板了。如果不適當地“軟化”一下也不好辦,終究被管理的主要對象還是人,而人不是一般的物品,人是有各種各樣的思維的,是具有能動性的,所以完全講制度化管理也不行。適當地吸收一點其他管理模式的那些優點,綜合成一種帶有混合性的企業管理模式。這樣做可能會更好一點。這恐怕是中國這十幾年來在企業管理模式的選擇方面,大家所得出的共識性的結論。

企業管理模式的五種演進 1.管理

這裏的管理是一種狹義的直接指揮、協調、檢查的職能。如在一些公司內部,總裁與部門之間就可以是管理。管理也是最原始、最直接和最簡單的一種形式。

2.監督

監督是基於對經營管理過程中的管理者行爲是否盡職盡責自律守法,以及經營管理結果和效果的一種分析評價機制,在各類企業中用的也很經常。

3.監控

監控有點象探照燈,時刻關注着。是對子公司管理的一種方法,但是既不是參與經營管理過程,也不是隻管結果。爲了既達到對被投資企業的監控,又符合公司法及上市公司監管機構的規則,現在不少企業用一些實施信息化的手段在做經營管理活動的監控,效果也很不錯。

4.管控

管控是基於母公司作爲子公司的投資身份而衍生出來的管理方法,體現的是在一些關鍵要素上大股東實施以“控制”爲特徵的管控行爲。比如一些集團對子公司的戰略規劃、投資進退、高級人事、資金擔保等重大要素實施終極審定機制。具體實施中其含義是雙重的:即意圖是管理這些核心要素的過程,但是採用的方法是通過專業線上的逐級意圖造傳遞來控制的手法。母公司自己本身並沒有臵身其中。管理意圖通過一種方法和手段達到了控制它的過程。

5.治理

這裏的治理定義爲一家公司的法定的三會四權的法人治理結構。現在每家公司成立時都會設立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管理層。這種運作機制包括具體到董事會、監事會如何配臵,以及怎樣讓他們發揮價值,履行他的職責;還包括股東層面、董事會如何通過科學合理的激勵與約束策略來促使管理層的利益與公司利益、股東利益實現有效的捆綁,最大限度地發揮經營管理者的積

極性和創造性,使企業的即期業績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都得到提升。這是大集團面對衆多的子公司、孫公司實現有效管理的最重要的方法和機制,也是最需要思考的課題。

(在好範 文 網搜索更多的文章:)

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①有利於把社會上閒散的貨幣和分散的資本集中起來投資經濟實體。通過建立股份公司完成資本聯合,實現集資的功能。

②有利於資本在社會範圍內得到優化配臵。通過市場交易,使資源向經濟效益好的企業流動,達到資本的優化配臵。

③有利於形成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新型企業內部管理體制,並有利於促進企業家階層的形成。兩權分立和公司內部法人治理結構將促進企業明確職責分工,形成科學有效的內部管理機制,也有利於經營者施展自己的才能,促進企業家階層的形成。

④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和投資主題明確,有利於吸引和利用社會資金。投資主題將由國家單一投資向國家、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聯合投資發展,誰投資,誰收益。

本網推薦更多範文:

企業管理模式

日本企業的管理模式

地鐵企業管理模式

企業管理模式

淺談民營企業管理模式

標籤:管理模式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