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由本站的會員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以下6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第1篇: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給你一篇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的寫作範例,你可以參考它的格式與寫法,進行適當修改。

教學目標

1 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文章的內容,明確什麼是物候學以及相關知識。

2 體會本文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和清晰的條理說明抽象事物的寫作方法。

3 感受科學研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和巨大的魅力。.

教學重難點

1 重點:物候現象和物候學的說明;物候現象決定因素的說明。

2 說明順序的條理性,語言的生動準確,說明方法的恰當。

教學時數 2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多媒體顯示春、夏、秋、冬四幅美麗的圖畫。)

春柳的飄逸,夏荷的嫋娜,秋楓的爛漫,冬梅的傲岸,真實“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涼風東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春夏秋冬,斗轉星移;草木榮枯,候鳥去來,大自然豐富多彩。那麼,這些豐富多彩的物候現象與人類有何關係呢?爲什麼保護大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呢?今天,我們將一起去破譯大自然的語言,探詢大自然的奧祕。

二、瞭解作者和積累字詞。

《大自然的語言》是一篇介紹物候學知識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國著名的氣象和地理學家竺可楨。

1.我國現代物候學發展的推動者——竺可楨(張福春)

竺可楨(1890~1974),是我國現代卓越的科學家。他一生在氣象學、氣候學、地理學、自然科學史等方面的造詣都很高,而物候學也是他嘔心瀝血做出了重要貢獻的領域之一,我國現代物候學的每一項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開的。

他是我國現代物候觀測網的倡導者和組織者。組織起統一的、嚴格的物候觀測網,是現代物候學發展的重要標誌。

2.關於標題

以“大自然的語言”爲題,顯得新穎別緻,引人入勝。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傳遞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麼會有語言?我們讀了文章才恍然大悟,原來大自然的物候現象,如草木榮枯、候鳥來去等,實際上起着預報農時的作用,從這一點上說,物候現象彷彿就是傳遞信息的“大自然的語言”。

3.給下列生字正確注音。

連翹( ) 落( )葉 落( )枕 觀( )測

翹起() 丟三落( )四 玄妙觀( )

差( )異 差( )遣 差( )勁 參差( )

衰( )草連天 翩然( ) 孕育( ) 農諺( )

萌發( ) 銷聲匿跡( )

次第 草長鶯飛 周而復始 風雪載途

三、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課文朗讀。合作朗讀,初步感知文意。

(1-3)齊讀,(4-5)女生讀(6-10)男生讀(11-12)老師讀

2.學生讀(學生根據個人喜好朗讀、默讀、略讀、精讀、跳讀、連讀)課文兩遍,然後根據要求,快速準確地篩選信息,整體把握文意。

① 簡要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文章通俗生動地介紹了物候學研究的對象,物候學現象來臨的有關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學的意義與知識,提倡進一步加強物候觀測和研究促進農業生產的大豐收。

②這篇文章介紹的僅僅是“大自然的語言”嗎?文章前面生動形象地介紹“大自然的語言”,又有什麼作用?

不是。文章介紹的是物候學。

前面生動形象地介紹“大自然的語言”,描寫了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情況,既生動形象,又高度概括,使讀者對物候學有了直觀的認識。然後自然地引出什麼是物候,什麼是物候學。

③快速準確地篩選信息。

多媒體顯示閱讀要求如下:

(1)什麼叫物候?什麼叫物候學?

(2)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麼重要意義?

(3)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學有什麼意義?

學生分頭篩選信息,然後用課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概括。請最先完成的同學舉手示意,教師爲學生計時。歷時最短的十位同學決出之後,教師按照先後次序要求學生展示閱讀成果,最後選出歷時最短,成果最好的同學,授予他“閱讀小標兵”的稱號。

(1)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古代勞動人民稱之爲物候;利用物候來研究農業生產的科學,叫物候學。(1-3)

(2)物候反映氣候條件對生物的影響,比較簡便,容易掌握,可以廣泛應用在農業生產上。(4-5)

(3)緯度、經度、高下的差異和古今的差異。(6-10)

(4)預報農時,安排播種日期;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採集種子的日期;引種植物到氣候條件相同的地區;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便利山區的農業發展。(11-12)

學生閱讀有困難的大概是第(4)題。教師可提示學生注意一些標誌性詞語,如“首先是爲了……”“此外還有……”“對於……”“還可以……”“也可以……”“爲了……”。這些標誌性詞語對信息的篩選、概括很有參考價值。

四、劃分段落層次,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選兩位同學劃分段落層次,理清全文思路,並板示,其餘同學評價。

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麼叫物候和物候學。

第二部分(4~5段)說明物候觀測對農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五、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

1.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概括介紹本文的說明順序。

學生討論:

文章首先介紹物候學研究的對象,然後以具體事例說明物候學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接着談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最後說明物候學對於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

2.讀6-10段,思考: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能否調換?爲什麼?

不能調整。這四個因素是按照影響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緯度影響最大,經度次之,高下差異又次之,古今差異最次。另外,緯度和經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個因素是同一個地點的高下差異,這三者都是空間因素,最後一個則是時間因素,從空間方面到時間方面又是一種排列順序。對四個因素的解說由一個設問句引出,接下來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連接詞,使這一部分層次井然,條理清晰,易於接受。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瞭解了本文的主要內容和先後順序:知道了什麼是物候和物候學以及物候學研究的對象,瞭解了物候學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和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最後還了解了物候學對於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我們還了解到寫說明文應該按照一定的順序,使文章有條理性。

第2篇: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希望你能喜歡這篇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範文。

【教學目標】

品味本文簡潔,準確,生動,科學的語言。

瞭解物候的相關知識。(重點)

掌握說明文的幾種說明順序和舉例子的說明方法。(重點)

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並體會說明的條理性。(難點)

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趣。

【教學課時】

兩課時

【課前準備】

蒐集一些農諺。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方式一:(提問式)在生活中,我們人類用語言來交流,那麼大自然呢?它也有語言嗎?

方式二:從圖片導入,從圖片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像這些草木榮枯,春華秋實的現象,古代的勞動人們稱爲“物候現象”。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去聆聽她們的語言。

〖新課講授〗

一、察言觀色:學生介紹竺可楨,教師補充

竺可楨(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紀卓有成就的科學家、教育家,氣象學家,地理學家,被譽爲“品格和學問的偉人”。1910年赴美國留學,1918年獲哈佛大學地學系博士學位。回國後先任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教員、東南大學地學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成爲我國近代氣象學和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1936年起,出任浙江大學校長,在抗日戰爭的烽火硝煙中,在貴州的窮鄉僻壤,他將浙大從一所地方性大學辦成了全國著名的綜合性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寫下了耀眼的篇章。1949年10月,他被任命爲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時代與地點》、《我國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物候學》等。

二、狼吞虎嚥

快速朗讀課文:1、標出難讀,難記的字,詞。2、整體感知課文。

學生上講臺板書。

三、暢所欲言

你從課文中獲得哪些信息?在文中找出,並概括。

自由交流:(補充)

1、什麼叫物候和物候學?(第1、2、3段)

2、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麼重要意義?(第4、5段)

3、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第6、7、8、9、10)

4、研究物候學有什麼意義?(第11、12段)

四、細嚼慢嚥

朗讀1段,品味語言。

找出這一個自然段,你最喜歡哪些好詞,好句,說說理由。(參考)

五、摩拳檫掌

欣賞四季圖片(春,夏,秋,冬)選任一季節,用生動,美麗的文字把眼前的美景描繪出來。

六、作業

曲不離口,朗讀並背誦第一自然段。

第3篇: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猜你正在找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的怎麼寫?那麼就給你這篇範文參考。

目的要求

1.瞭解物候學的內容、意義、規律和發展前景等有關知識,培養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2.學習按照人們認識事物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的一般規律來安排文章順序的方法。

3.掌握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4.讀準翹衰落觀差等多音字。

5.學習說明語言的準確、生動和恰當地運用對偶、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要點難點

要點:

1.說明要抓住事物的特徵。

2.說明要富有條理性。

3.掌握運用事例說明問題的方法。

4.說明的語言準確、鮮明、生動。

5.恰當地運用對偶、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

難點:

本文的邏輯順序及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繫。

寫作背景

編者根據《一門豐產的科學物候學》改寫,不介紹時代背景。

作者簡介

編者根據《一門豐產的科學物候學》改寫,不介紹作者。

另見資料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3段)

什麼叫物候和物候學?

第二部分(45段)

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麼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

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

第四部分(11段12段)

研究物候學有什麼意義?

另見資料

主題思想

文章把無比豐富的物候現象比作大自然的語言。從具體、生動的物候景象說起,條理分明的說明了物候現象的特徵、成因和意義。

另見資料

寫作特點

新穎別緻,引人入勝的標題。

把大自然擬人化,用大自然的語言比喻無比豐富的物候現象,形象地說明了認識物候現象、研究物候現象的重要性。

眉目清晰,自然精巧的結構。

文章從描繪大自然的現象開始,自然而不雕琢地提出了什麼是物候,什麼是物候學,緊接着介紹物候學的用途。說明它對農業生產的重要作用。再深入一步分析物候現象來臨的複雜的情況和原因。最後進一步闡述了物候學研究的多方面的意義,展示了這門新興學科的光輝前景。

從一年四季的自然現象說起,對介紹物候知識起了很好作用。

1.從人們熟悉的自然現象說起,可以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的介紹物候知識,將物候知識說得親切通俗易懂。

2.以生動的豐富的自然現象說起,有如展示一幅四季風景圖,精采動人,使人對物候知識發生興趣。

3.以四季爲序寫自然現象,顯示了物候現象同氣候的關係,顯示物候現象是有期規律性的。

另見資料

作業練習

理解·分析

一指出下邊幾個問題的答案應該從哪些段中尋找,把段的序號填到括號裏。

1.什麼叫物候和物候學?()

2.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麼重要性?()

3.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現象有什麼意義?()

二課文從一年四季的自然現象說起,並採用大自然的語言的說法,這對介紹物候知識有什麼作用?

三決定物候現象來臨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是怎樣安排的?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

揣摩·運用

四舉例的多少要按需要而定,可以舉一個,也可以舉兩個甚至更多些。本文在多數情況下只舉一個例子,而說明經度差異對物候的影響卻舉兩個例子。舉兩個必要嗎?爲什麼?

五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回答問題。

1.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穀子。布穀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麼:阿公阿婆,割麥插禾。

(能將趕快種穀子後面的句號改成分號嗎?爲什麼?)

2.此外,物候現象來臨的遲早還有古今的差異。根據英國南部物候的一種長期記錄,拿1741年到1750年10年平均同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種喬木抽青和開花日期相比較,可以看出後者比前者早9天。就是說,春天提前9天。

(前者和後者各指什麼?)

六運用下邊的詞語,複述課文中關於四季的描述。

甦醒次第萌發孕育

差異推移靈敏銷聲匿跡

衰草連天風雪載途周而復始

積累·聯想

七閱讀下邊一段文字,然後說明本地的氣候有哪些特徵。要舉出實際例子,分作幾個方面說明。

八、詞彙·多義詞、同義詞、反義詞

語言中每個詞都有一定的意義。有的詞只表示一個意義,叫單義詞。有的詞表示幾個互相聯繫的意義,叫多義詞。語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多義詞。例如寬就有以下幾種意義:

1.馬路很寬:橫的距離大(跟窄相對)。

2.聽了他的一席話,心就寬了一半:放寬,使鬆緩。

3.對他要從寬處理:不嚴厲,不苛求。

4.生活水平提高了,手頭比過去寬多了:寬裕、寬綽。

一個多義詞的幾個意義中,有一個是最初的常用的基本義。通過基本義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來的新義,是比喻義。例如帽子的基本義是戴在頭上保暖、防雨,遮日光或做裝飾的用品,後來用它比喻罪名和壞的名義,例如說對同志亂扣帽子是不對的,這裏的帽子就是它的比喻義。

語言中還有許多同義詞或反義詞。同義詞是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例如母親和媽媽,曉得和知道,誕辰和生日等,詞的意義完全相同。有些詞的意義是相近的。例如:

有些詞表示的意義或者相反,或者相對,這樣的詞叫做反義詞。例如:

大地漸漸從沉睡中甦醒過來

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係

物候現象南北差異的日數因季節的差別而不同

大陸性氣候顯著,冬冷夏熱

早春跟晚春也不同

經度的所以發生影響,是離海洋遠近的關係

冬天溫和,春天反而寒冷

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是高下的差異

物候現象來臨的遲早還有古今的差異

對於多義詞,要了解它有哪些意義,閱讀的時候,可以根據上下文來推斷用的是哪個意義;寫作的時候,要注意所用的多義詞表示的意義是不是正確的表達了要說的意思。對於同義詞和反義詞,閱讀的時候,他仔細辨析它們的確切含義,就能準確的認識事物的細微差別或矛盾對立的特點;寫作的時候,審慎的運用它們,就能準確、鮮明的表情達意。

(一)將下列各組語句中黑體的詞所表示的意義寫在句後的括號裏。

1.到了秋天,果實成熟()

他顯得很成熟()

2.冬天溫和,春天反而寒冷()

他目光溫和,話語親切()

3.杏花開了()

北風吹,雪花飄()

評彈這朵花()

戳穿他的花招()

他掛了兩次花()

(二)給下邊每個詞配上一個同義詞。

炎熱漸漸豐富養育靈敏侵害

(三)指出下邊物候諺語中的.反義詞。

1.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

2.乾淨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乾淨年。

3.冷得早,暖得早。

4.早蚯聞蟬叫,晚蚯迎雨場。

(四)給下邊每個詞填上一個反義詞。

開放容易歸來綜合複雜短促

答案

一、這一題意在引導學生理解說明文的條理性。要使學生懂得,即使是並列的幾個方面,也不能任意堆砌,也要以一定的標準理清條理,依一定的順序一一說下去。

難點在於概括由空間到時間的順序,可以這樣啓發一下,第四個因素說的是古今,是時間因素,前三個因素都是哪一方面的因素?

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是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由空間到時間的條理性來安排說明順序的。

這樣安排言之有序,很有條理,表明四個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不同,有主有次,不能等量齊觀。

二、例子舉多舉少是有講究的。這一題引導學生揣摩一下什麼地方要多舉例子,什麼地方可以少舉例子,懂得容易明白的地方舉一個例子就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就要多舉兩個例子。閱讀時很可能忽略了這一點,本題也可以啓發學生閱讀要仔細。

舉兩例是必要的。近海地方比同緯度的內陸冬天溫和,如果依次類推想當然,就會誤以爲春天也一定來得早,一定溫暖,但是事實上春天反而寒冷,舉兩個例子加以說明,才能使人確信無疑。

三、第1題揣摩一個分號和一個句號的用法,有助於區分這兩種標點的用法,有助於對句子的理解,有助於培養仔細閱讀的習慣。

第2題要求明瞭者的指代作用,閱讀時要弄清楚這類代詞指代上文什麼內容,寫作時要學習使用這類代詞,使行文簡潔一些。

1.不能。因爲杏花、桃花二者是植物,而布穀鳥是動物,兩種不同類型的物候現象不宜合在一個句子裏說。再則,前一句說的是春季的物候,後一句說的是夏季的物候。第三,前後兩句句型也不相同。

2.前者指1741到1750年10年平均的春初七種喬木抽青和開花日期,後者指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七種喬木抽青和開花日期。

四、這一題實質上就是給出段落大意後要求劃分段落,理清層次,學習本文的條理性。

只要抓住各部分關鍵性語句,答題並不困難。如第一部分這樣兩句: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爲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爲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第二部分這樣一句:物候對於農業的重要性就在這裏。第三部分開頭一句:物候現象的來臨決定於哪些因素呢?第四部分這樣一句:此外還有多方面的意義。

可以啓發學生,推而廣之,分析結構,劃分段落,可以看看每一部分回答了一個什麼問題,從哪一段到哪一段是圍繞這一問題說的。自己作文則可以根據一箇中心,將一個大問題分析成爲幾個小問題,依一定的條理給幾個小問題安排個次序,每一部分圍繞一個小問題來寫,就容易做到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1.什麼叫物候和物候學?(13)

2.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麼重要性?(4、5)

3.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610)

4.研究物候學有什麼意義?(1112)

五、這篇說明文的標題和開頭很有文學性,形象生動。本題引導學生領會怎樣把說明文寫得生動有趣些,怎樣把標題和開頭寫得更能吸引人。

思考這個題目,對於提高理解分析能力,是一次鍛鍊。要理解得確切,分析得細緻並不容易。解題指導可與講讀第一、二段結合起來,要設計一些低難度的小問題循循善誘,例如:

你看了標題大自然的語言是怎麼想的?

你讀了第一、二兩段,感覺怎樣?

第一段對於物候現象的介紹有什麼特點?

大自然的語言這個說法是什麼意思?

物候現象的變化同什麼有關?

課文從一年四季的自然現象說起,對介紹物候知識有如下作用:

1.從人們熟悉的自然現象說起,可以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的介紹物候知識,將物候知識說得親切通俗易懂;

2.從生動的豐富的自然現象說起,有如展示一幅四季風景圖,精彩動人,使人對物候知識發生興趣;

3.以四季爲序寫自然現象,顯示了物候現象同氣候的關係,顯示物候現象是有其規律性的。

採用大自然的語言這個說法,將大自然擬人化了,將物候現象說得生動而有情趣,也含蓄的說明了物候對於農事安排的重要意義。

六、口頭複述是用自己的話重複出讀物內容的一種口頭表達形式,一種說話訓練方式。根據複述要求的不同,可分爲詳細複述、概要複述、創造性複述。這一題屬於詳細複述,是一種接近原材料的最基本的複述形式,必須用自己的語言嚴格按照原材料的內容和順序,原原本本的述說。

複述不是背誦,要用自己的話來說,這一題又要求用進11個詞語,這就要重新組織語言,在句式上,對原文進行某些調整,把書面語化爲口語,使之適合口語表達的需要。這種複述練習,既具有模仿性,又要求創造性,對於積累語彙,培養語感,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都很有益處。

指導這次複述宜與精講精讀第一段結合起來,有關詞語的含義和用法要理解透徹,先要熟讀,再行復述。

七、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有兩個。

(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我國是世界上著名的季風氣候區,多數地方受季風影響,季節變化明顯,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溫暖溫潤,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一個地方一年內最熱月份與最冷月份平均氣溫之差,叫做氣溫年較差。與世界上同緯度地區的平均氣溫相比,夏季我國許多地區氣溫偏高,冬季我國氣溫普遍偏低,大部分地區氣溫年較差比較大。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量的年際變化較大,而且氣溫年較差也比較大,這些都是大陸性季風氣候的顯著特徵。

(二)氣候複雜多樣。我國有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乾溼地區,這是氣候複雜多樣的標誌。又因爲有許多海拔很高的山嶺和高原,更增加了氣候的多樣性。例如,在熱帶、亞熱帶的山地,隨着海拔的升高,氣溫降低、呈現中溫帶、寒溫帶的景色。乾旱荒漠地區的高山上,草木茂盛,呈現溼潤、半溼潤地區的景色。高大的青藏高原,則是非常特殊的高原氣候。

這一題訓練學生有條理的說明事物和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要說得有條理,就要根據閱讀材料列好提綱;要舉出實際例子,就要事前收集一些資料。

這裏提供一個參考提綱

(三)氣溫

1溫度帶

2氣溫年較差

冬季氣溫

夏季氣溫

(四)雨量

1全年雨量

2降水量的季節變化

3降水量的年際變化八、

八(一)

1.植物的果實等完全長成

這裏是身心發展到相當完善程度的意思。

2.(氣候)不冷不熱

不嚴厲、不粗暴,使人感到親切

3.種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

形狀象花朵的東西

比喻事業的精華

虛僞的、用來迷惑人的

作戰時受的外傷

(二)

炎熱(暑熱或酷熱)漸漸(慢慢)

豐富(豐碩)養育(撫養)

靈敏(靈活或靈巧)侵害(危害)

(三)

1.熱涼

2.乾淨邋遢

3.冷暖

4.早晚

(四)

開放(封閉)容易(困難)

歸來(出去)綜合(分析)

複雜(簡單)短促(漫長)

第4篇: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在本站可以搜索到更多關於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的精選範文。

【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1.理解本文從具體生動的物候現象說起,條理分明地說明事物的特點。(難點)

2.學會從課文中提取信息,訓練概括能力。(重點)

2.學習準確、生動、典雅的說明語言。(重點)

【課時安排】 2課時

【預習導學】

1.知識儲備。

(1)作者簡介:竺可楨,中國卓越的科學家和教育家,中國近代氣象學、地理學的奠基人,被譽爲“品格和學問的偉人”。

(2)文體知識:科學小品文也稱知識小品文或文藝性說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筆調,即藉助某些文學寫作手法,將科學內容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科學小品文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語言豐富多彩,形式生動活潑。

2.初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

(1)給加點字注音

孕育( yùn ) 簌簌( sù ) 載途( zài ) 銷聲匿跡( nì )

連翹( qiáo ) 農諺( yàn ) 差異( chā ) 翩然( piān )

(2)按照意思寫出詞語

①指一個挨一個地。( 次第 ) ②動作輕快的樣子。( 翩然 )

③懷胎生育,用來比喻醞釀着新事物。( 孕育 ) ④紛紛落下的樣子。( 簌簌 )

⑤滿路、遍地。載,充滿。( 載途 ) ⑥每一年都像這樣。是,此,這。( 年年如是 )

⑦銷:通“消”,消失;匿:隱藏;跡:蹤跡。不公開講話,不出頭露面。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出現,沒有了音訊。( 銷聲匿跡 ) ⑧草木盛衰。榮,草木茂盛。( 草木枯榮 )

⑨一個週期結束又重新開始。指循環往復進行。( 周而復始 )

3.整體感知。

閱讀課文,填寫下表,體會本文思路清晰,層次分明的結構特點。

層次

段意

從文中提取的信息

第一部分

(第1~3段)

引出什麼叫物候和物候學

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爲物候;利用物候來研究農業生產的科學,就是物候學。

第二部分

(第4~5段)

說明物候觀測對農業的重要性

物候反映氣候條件對生物的影響,比較簡便,容易掌握,可以廣泛應用在農業生產上。

第三部分

(第6~10段)

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

①緯度 ②經度 ③高下的差異 ④古今的差異。

第四部分

(第11~12段)

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預報農時,安排播種日期;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採集種子的日期;引種植物到氣候條件相同的地區;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便利山區的農業發展。

【預習檢測】展示課前預習效果:檢測預習導學的內容(小測本聽寫)。小組評分( )

【課堂探究】

1. 重點閱讀6-10段,理解物候現象的各個因素,回答以下問題:爲什麼作者把緯度差異這個因素放在第一個來講? 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能否調整? 這四個因素運用了什麼說明順序?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

不能調整。這四個因素是按照影響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緯度影響最大,經度次之,高下差異又次之,古今差異最次。從主要到次要(邏輯順序)。

緯度和經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個因素是同一個地點的高下差異,這三者都是空間因素,最後一個則是時間因素,從空間方面到時間方面又是一種排列順序。

對四個因素的解說由第六自然段一個設問句“物候現象的來臨決定於哪些因素呢?”引出,接下來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連接詞,使這一部分層次井然,條理清晰,易於接受。

2.本文語言準確、生動、典雅。請同學們精讀1、2自然段,以四人小組爲單位展開討論,具體說說這兩段文字寫得好,好在哪裏?

第一自然段中描寫四季的詞語不僅準確、生動、形象,而且配合十分恰當。如“大地”——“甦醒”,“草木”——“萌發”,“花”——“次第開放”(寫春天);“植物”——“孕育果實”(寫夏天);“昆蟲”——“銷聲匿跡”(寫秋天);“衰草連天”,“風雪載途”(寫冬天)。雖然還沒有接觸到“物候”的概念,卻讓讀者知道了物候的種種現象。爲進一步說明物候作了鋪墊。

第二自然段寫出了杏花“傳語”、桃花“暗示”和布穀鳥“唱歌”與農事的關係,用擬人的筆調寫來,十分生動,情趣盎然。寫人們常見的自然現象,語言準確,描寫生動,自然而然地過渡到“物候”這一說明中心上來,寫得甚有情趣。

【隨堂檢測】本文以“大自然的語言”爲標題,有什麼好處?

“大自然的語言”是物候現象形象化的說法,以此爲題,顯得新穎別緻.引人人勝,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或答:採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物候現象比喻爲“大自然的語言”,顯得新穎別緻,引人人勝,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課堂小結】

本文把無比豐富的物候現象比作大自然的語言,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運用邏輯順序、空間順序、時間順序等說明順序把一門複雜的學科介紹得清清楚楚。

【拓展延伸】請課外收集一些農諺,進一步瞭解物候知識。

例: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 螞蟻壘窩要落雨。

魚跳水,有雨來。 燕子低飛要落雨。

蚯蚓爬上路,雨水亂如麻。 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到。

【佈置作業】獨立完成本課校本作業,查缺補漏,鞏固本課學習要點。

第5篇: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下面由本站的作者爲你提供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的寫法。

教學目標:

1、 理解文章內容,學習作者準確的語言和清晰的條理。

2、 培養學生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 學習作者準確運用語言和清晰的條理性說明。

2、 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環保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文章的前半部分,這部分以優美的筆調,描繪了一年四季的物候現象,形象地說明了什麼是物候,什麼是物候學和物候對於農業的重要性。下面我們再來學習作者是如何深入地說明物候現象來臨的決定因素?

二、 深入學習

1、 快速閱讀課文後半部分,明確下面問題:

(1) 物候現象的來臨決定於哪些因素?

討論並歸納:

A、緯度的差異。

B、經度的差異。

C、高下的差異。

D、古今的差異。

(2) 這四個因素按什麼順序來說明?用了哪些詞語來說明?

明確:這四個因素的影響程度大小不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很有條理。前三者都是空間順序;後一因素則是時間因素。由空間到時間因素,又是一種條理。

詞語:“首先”、“對於”、“還可以利用來”、“也可以利用來”。

(3) 在說明這四個因素中,文章舉了哪些例子?

緯度:南京桃花和南京刺槐開花的早晚。

經度:大連的連翹和榆葉梅和濟南蘋果的花開早晚。

高下:秋冬之交山地與山腳,還有山腰的溫差。

古今:英國南部物候記錄。

(4) 文章是如何結尾的?研究物候學有什麼意義?

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並提出希望。

首先是爲了預報農時,選擇播種日期。此外,對於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採集樹木種子的日期,很有參考價值,也可以利用來引種植物到物候條件相同的地區,也可以利用來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等。

三、 知識拓展

1、 小組討論:說一說你所知道的“大自然的語言”。

2、 小組派代表反饋信息。

例:下雨前螞蟻搬家,蚯蚓鑽出地面,烏雲密佈等現象;楓葉變紅、大多樹木的落葉等預示秋天的來臨……

四、 課外延伸

1、 小組討論:聯繫課文中的物候知識,談談你對下面這首詩的理解。你有過與詩人類似的觀察和體驗嗎?說給大家聽聽。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詩意:人間四月花已開盡,春去夏來。山寺中的桃花四月才盛開,春意盎然。經常責怪春去無處覓春影,不曉得春開轉入到高山中。)注:大林寺,廬山寺名,廬山海拔1474米)

(1)、影響物候的高下差異:植物抽青、開花等物候現象在夏秋兩季越往高處越遲。

(2)、春季爬山,山上的樹木比平地的樹木發芽晚。

2、回顧課文,物候來臨的決定性因素當中有說到古今的差異,同學們思考一下,爲什麼會出現古今的差異呢?(可提示學生從環境方面去考慮)

A、 小組討論

B、 信息反饋(各抒己見、重點在“關注”這個話題上,勿過於強調正確與否)

C、 教師介紹相關的世界環境現狀,以引起學生的注意。

五、小結

說明文除了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徵外,還要注意說明事物的條理性,運用語言的準確、生動性。大自然時時刻刻都在向人們暗示着,認識大自然就是更好地認識我們人類本身。希望大家今後在學習生活中多多去留意、去觀察身邊的自然現象。同時更需要同學們去關注我們這個美麗的家園——地球,去愛護、保護我們生活的環境。

六、作業佈置

1、 收集的一些農事諺語,並簡單解說一下它們包含的物候知識。

2、 設計一到兩條環保的標語。

附板書:

16、大自然的語言

A、緯度的差異。

B、經度的差異。 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順序說明

C、高下的差異。 (條理性)

D、古今的差異。

愛護環境、保護環境

第6篇: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本文是本站網友推薦,並由本站編輯整理的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範文精選,僅供參考。

知識目標

1.積累“萌發、次第、翩然、孕育”四個雙音節詞,掌握它們的詞義;積累“銷聲匿跡、衰草連天、風雪載途、周而復始、草長鶯飛”五個短語,並學會運用。

2.瞭解物候知識,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

能力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能按照要求篩選相關信息並練習概括要點,逐步提高學生閱讀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事理說明文的寫作技巧,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說明事理。

3.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特點,增強語言感悟力,並學習運用生動的語言說明事物。

德育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祕的志趣,培養他們注重觀察、講究實證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1.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體會說明的條理性,訓練學生快速篩選信息,初步概括內容┮點。

2.學習本文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語言,體會說明的生動性。

●教學難點

1.理清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並探究這樣安排的好處。

2.概括物候學對於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篩選提示性詞語,進行全面概括。

●教學方法

1.朗讀法。生動的說明易於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基於這一點,教師宜引導學生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在朗讀中感悟事理。

2.討論法、點撥法。

3.競賽激勵法。國中生有好勝心理,在訓練學生快速篩選信息時,宜用此法,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和學習興趣。

4.涵泳品味法。對語言的理解運用尤須如此。

5.延伸拓展法。擴展運用從課文中學到的物候知識,採集幾則農諺,說說它們包含的物候知識,便於把課堂學到的知識轉化爲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篩選主要信息,整體把握文意;劃分段落層次,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局部說明順序,學習作者說明的技巧。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第三單元我們學習了五篇說明文,它們都屬於事物說明文。這個單元我們開始學習說明文的另一種類型,即事理說明文。今天我們學習《大自然的語言》。

設計(二)

語言,“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列寧語)。我們人類通過語言輸出信息,獲取信息,服務於學習、工作、生活,人類社會才得以生存和發展。同時,人類在生產、生活中不能沒有一個信息來源“大自然的語言”。大自然也有“語言”嗎?它告訴我們人類什麼?有什麼意義?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介紹“大自然的語言”的說明文《大自然的語言》。

設計(三)

多媒體顯示春、夏、秋、冬四幅美麗的圖畫。

春柳的飄逸,夏荷的嫋娜,秋楓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詩如畫,各具風韻,這就是物候現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物候學知識的文章——《大自然的語言》。作者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竺可楨先生。(板書文題、作者)

二、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多媒體顯示一年四季從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風景。聲屏顯示課文朗讀。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2.教師提示需要積累的詞語。

多媒體顯示:

3.學生讀課文兩遍,然後根據要求,快速準確地篩選信息,整體把握文意。

多媒體顯示閱讀要求如下:

(1)什麼叫物候?什麼叫物候學?

(2)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麼重要意義?

(3)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學有什麼意義?

學生分頭篩選信息,然後用課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概括。請最先完成的同學舉手示意,教師爲學生計時。歷時最短的十位同學決出之後,教師按照先後次序要求學生展示閱讀成果,最後選出歷時最短,成果最好的同學,授予他“閱讀小標兵”的稱號。

學生明確:

(1)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古代勞動人民稱之爲物候;利用物候來研究農業生產的科學,叫物候學。

(2)物候反映氣候條件對生物的影響,比較簡便,容易掌握,可以廣泛應用在農業生產上。

(3)緯度、經度、高下的差異和古今的差異。

(4)預報農時,安排播種日期;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採集種子的日期;引種植物到氣候條件相同的地區;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便利山區的農業發展。

學生閱讀有困難的大概是第(4)題。教師可提示學生注意一些標誌性詞語,如“首先是爲了……”“此外還有……”“對於……”“還可以……”“也可以……”“爲了……”。這些標誌性詞語對信息的篩選、概括很有參考價值。

三、劃分段落層次,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1.選兩位同學劃分段落層次,理清全文思路,並板示,其餘同學評價。

明確: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麼叫物候和物候學。

第二部分(4~5段)說明物候觀測對農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2.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

選兩位同學用自己的話概括介紹本文的說明順序。

如有不同見解,其餘同學可自由質疑或說出自己的理解。

明確:文章首先介紹物候學研究的對象,然後以具體事例說明物候學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接着談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最後說明物候學對於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作總結髮言:通常採用的說明順序有三種,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邏輯順序也就是事理順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現象到本質、由簡單到複雜。文章四部分內容有着密切的內在聯繫;第一部分引出說明對象,第二部分對此作具體闡釋,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進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說明的基礎。全文采用邏輯順序,條理分明,介紹的物候學知識通俗易懂,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精讀課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說明順序

1.學生齊讀6~10段

2.提問: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能否調整(或互換)?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

學生思考,同桌之間交流。

明確:不能調整。這四個因素是按照影響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緯度影響最大,經度次之,高下差異又次之,古今差異最次。另外,緯度和經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個因素是同一個地點的高下差異,這三者都是空間因素,最後一個則是時間因素,從空間方面到時間方面又是一種排列順序。對四個因素的解說由一個設問句引出,接下來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連接詞,使這一部分層次井然,條理清晰,易於接受。

五、佈置作業

1.收集幾則農諺,說說它們包含的物候知識。

2.閱讀下文,回答文後的問題。(教師以文字資料的形式提供給學生閱讀)

什麼是智力

什麼是智力?有人說,智力涵義包括聰穎、預見、速度,能同時應付很多事件。有人把智力定義爲學習、作判斷的能力和想像力。在現代文獻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維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還有人把智力表達得更簡潔,說智力是作猜測,是發現一些新的內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測”。對許多人來說,就是你不知怎麼辦時,無計可施時,慣常的做法不奏效時,所需要的創新能力。

那麼人的智力是否高於其他動物呢?這取決於腦的發達程度。腦只有外面那一層——大腦皮層——明顯地與形成“新的聯想”有關。而人的大腦皮層甚至比甜橙皮還薄,大約只有2毫米,僅相當於一枚一角硬幣的厚度。人的大腦皮層佈滿了縐褶,但是如果把它剝離下來並將它展開,它的面積大約相當於4張打印紙。黑猩猩的大腦皮層只有1張打印紙那麼大;猴子的像明信片那麼大;老鼠的只有郵票那麼大。因此,人的智力比動物的智力高很多。

1.本文的說明對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采用了什麼樣的說明順序?

3.第二段運用的說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中兩次用到“大約”一詞,這體現了選文語言的什麼特點?

本站的小編希望以上6篇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範文能夠幫到你,當然,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看更多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