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課題敬業與樂業課型新授課課時安排2課時

課題敬業與樂業課型新授課課時安排2課時

課題敬業與樂業課型新授課課時安排2課時

課時分配建議本課依據學情分課時。第一課時進行自主學習反饋及整體感知、結構梳理。第二課時進行課文具體感知的交流展示及當堂檢測。可適當調節。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瞭解這篇演講詞的結構,體會其層次分明、條理清晰的特點。(重點)

2.引導學生掌握舉例論證與道理論證的方法。(難點)

3.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中心論點,瞭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以及怎樣才能做到“敬業”與“樂業”。(重點)

課前預習

作者簡介梁啓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學者,啓蒙思想家、文學家。與康有爲一起領導了著名的“戊戌變法”,世稱二人爲“康梁”。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開闢了近代文學理論探索和文學創作的新局面。其著作合編爲《飲冰室合集》。

寫作背景本文選自《飲冰室合集》第五冊(中華書局1989年版)。本文是作者1922年8月14日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的演講。

文體知識演講詞在大會上或其他公開場合發表個人的觀點、見解和主張的文稿。演講詞像議論文一樣論點鮮明、邏輯性強、富有特點,但它又不是一般的議論文。它是一種帶有宣傳性和鼓動性的應用文體,經常使用各種修辭手法和藝術手法,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演講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認清對象,確立主旨;2.思維清晰,節奏明快;3.感情充沛,例證動人;4.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讀準字音承蜩(tiáo)佝僂(ɡōu lóu)褻瀆(xiè dú)

駢進(pián)層累(lěi)勞累(lèi)

討伐(fá)赦免(shè)解剖(pōu)

教誨(huì) 罪孽(niè)揀擇(jiǎn)

羨慕(xiàn)果實累累(léi)強聒不捨(ɡuō)

忠心耿耿(ɡěnɡ) 百丈禪師(chán)

斷章取義(zhānɡ)心無旁騖(wù)

辨清字形

理解詞語敬業樂羣:對自己的事業很盡職,和朋友相處很融洽。

安居樂業: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斷章取義:不顧全篇文章的內容,而只根據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不二法門:常用來指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法門,指修行者入道的門徑。

理至易明:道理極容易明白。

言行相顧:指言行一致。

徵引:引用。

直捷:直截了當。

精微:精深、微妙。

旁騖:在正業以外有所追求。騖,追求。

褻瀆:輕慢,不敬。

層累:重重疊疊的層次。

駢進:並排前進。

強聒不捨:嘮嘮叨叨說個沒完。聒,聲音嘈雜,使人厭煩。

新課導入同學們,人生基於事業纔有價值,事業的成功與否取決於人們對於事業的態度。“業精於勤而荒於嬉”,唐代文學家韓愈如是說。在學習過程中你是否能做到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呢?怎樣才能把學習當成一件樂事呢?爲此,梁啓超先生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生活原則。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他的文章《敬業與樂業》。

新課展開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

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作者圍繞中心論點,先後談了哪幾個問題?

①有業;②敬業;③樂業。

3.你認爲這幾個問題的關係是怎樣的?

有業是前提;敬業是基礎;樂業纔是最高境界。

【再讀課文,梳理結構】

分析文章的結構,劃分並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

本文開頭交代題目來源後就提示了全篇論述的中心:“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主體部分分別論述了“有業”“敬業”和“樂業”的重要性。末段總結全文,簡而言之,敬業就是“責任心”,樂業就是“趣味”,這纔是人類合理的生活,再次強調中心論點。可見全文的總體結構是“總—分—總”式。

第一部(1):揭示全篇論述的中心。

第二部分(2~8):論述“有業”“敬業”“樂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9):總結全篇,勉勵人們敬業樂業。

【品味亮點詞語】

1.閱讀課文,說說作者是怎樣論述“有業”的必要性的。

作者引用孔子的話和百丈禪師的故事(舉例論證),得出“百行業爲先,萬惡懶爲首”的結論,強調“有業”是做人之本。

2.用原文回答,什麼叫敬業?爲什麼要敬業?怎樣才能做到敬業?

敬業:“主一無適便是敬。”即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所以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唯一的祕訣就是忠實,忠實從心理上發出來的便是敬。

3.文章是怎樣論述“樂業”的?

①(身入其中)在工作中尋找快樂。②(奮鬥前去)在奮鬥中感受快樂。③(比較駢進)在競爭中體味快樂。④(省卻煩惱)在投入中享受快樂。

【感悟精彩句子】

1.如何理解“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這句話。

表明了作者不論從事什麼職業,都應全身心投入的觀點。做到這樣的人,“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2.“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同一價值;我信得過我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乾淨,和你們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同一價值。”這句話表明了作者怎樣的觀點?

作者認爲凡是職業都是神聖的、可敬的。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都又是社會所需要的,不可缺少的,“大家同是替社會做事”,勞動價值相同,“並沒有高下”。說明“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3.請分析文中“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裏……難道又不苦?”這段話的好處。

活用口語,拉近了與聽衆的距離,更好地與聽衆進行心靈的溝通。兩個“難道”領起的反問句增強了辯駁的氣勢,道出了“樂業”的重要性。

4.“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我盼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這句話中的“人類合理的生活”應怎樣理解?

第一,應該有一份正當的職業,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第二,對於所做的事情應該心生敬意,要全神貫注,心無旁騖,積極投入地去做好它;第三,學會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不能只是一味地叫苦,要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把握文章主旨】

如何理解這篇演講詞的主旨?作者是如何表現它的?

這篇演講詞針對聽衆的實際情況,深入地論述了“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以及怎樣才能做到“敬業”與“樂業”,並殷切地希望大家發揚“敬業”“樂業”的精神。

作者先後談論了“有業”“敬業”和“樂業”三個問題。文章最後說“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合理的生活”,首先是做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於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不是皺着眉頭、滿腹牢騷地叫苦,而是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寫作方法運用【深入研讀,探究方法】

1.條理清晰,思路嚴密。

文章結構嚴格按引論——本論——結論的順序排列,在“本論”中,又分別論述了有業、敬業、樂業,而一些標誌性詞語的運用使文章更顯條理分明,像“先要說說”“第一”“第二”就分別領起“有業”“敬業”“樂業”。全文有條有理,思路嚴密。

2.引經據典,有理有據。

演講一開始就引用周圍人熟悉的儒家經典《禮記》和道家經典《老子》中的格言,提出了“敬業樂業”的中心。在論述“有業”時,孔子所說的“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羣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的名言及百丈禪師的“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的格言有力地證明了“有業”之必要。在論述“敬業”時,朱子“主一無適便是敬”便是作者認同並提出的觀點。此外,又引用了曾國藩“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莊子“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及孔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爲作者“敬業”的論點作結。在論述“樂業”時,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也穿插於論證過程中,格言的引用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文章論說過程中所舉的例子也相當豐富,如:唐朝的百丈禪師每天都必須做事,否則他那一天就不肯吃飯的故事。又如佝僂丈人承蜩的故事等。

3.情境協調,緊貼實際。

這是一篇演講詞,作者非常注意結合演講時的情境和聽衆交流。例如:“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裏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有些人看着我們好苦;翻過來,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吃酒,還不是一樣在淘神費力?”演講最後,“盼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對聽衆直接的心靈訴求。這些都把自己要表達的意思與現場實際緊密聯繫了起來,有利於引起聽衆的注意和思考。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請爲“有業之必要”列舉幾個例子,或者爲“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列舉幾個例子。

教學板書

佈置作業:教師引導學生課後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並預習下一課時內容。

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展開辯論,調動學生積極動腦思考的興趣,激發逆向思維及其質疑能力,探討文章的實際教育意義。並能結合身邊敬業樂業的事例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感悟。對於怎樣在學生較好地感受了作者活躍的思維、豐富的情感的基礎上,探索文章的語言特色這一問題,我處理得不是很好,希望以後教學能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方法指導:

道理論證、舉例論證的作用。

道理論證可以科學準確地論證論點,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和權威性。答題格式:使用了道理論證的論證方法,引用……(論據),論證了……(觀點),使文章更有權威性或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舉例論證指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舉例論證可以具體有力地證明中心論點,增強說服力。

素材積累:

梁啓超的趣味教育

梁啓超生平信仰的是趣味主義。有人問他,你的人生觀拿什麼做根底?他回答:“拿趣味做根底。我生平對於自己所做的事,總是做得津津有味,什麼‘悲觀,厭世’,這種字眼,我所用的字典裏頭,可以說完全沒有。我所做的事常常失敗,但我不僅從成功裏感到趣味,就是在失敗裏也感到趣味。”

有一次,梁啓超被邀請到南京東南大學做學術報告,他做了題爲《學問之趣味》的演講。他一開頭就說:“我是個主張趣味主義的人,倘若用化學化分‘梁啓超’這件東西,把裏頭所含一種元素名叫‘趣味’的抽出來,只怕所剩下僅有個零了。”這句關於趣味的開場白,一下子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