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和動手操作,讓學生感知有餘數除法的意義,掌握表內除法的橫式、豎式寫法和試商的方法。

2)使學生能夠正確地口算和筆算表內除法和有餘數除法。

3)會用有餘數除法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4)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經歷發現知識的過程,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並從中體會到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弄懂有餘數除法的意義。

2)讓學生學會筆算表內除法和有餘數除法。

教學準備:

準備小棒卡片火車頭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發小棒,用小棒擺喜歡的圖形。

2、引導用小棒擺一個一個獨立的三角形。

二、探討新知

1、小組交流擺的情況:最多擺幾個,怎樣列式,爲什麼?

2、彙報:用12根小棒擺4個,123=4。用11根小棒擺,113

3、講解豎式寫法。思考:餘數表示什麼?

4、觀察比較:觀察這兩題,你發現了什麼?

5、小結:有餘數的的除法(板書課題)

三、鞏固新知

1、用13、47根小棒擺三角形,怎麼擺?列式計算(做一做)

2、坐車去旅遊。看你桌上的題卡,請你認真做對題,可別上錯車。(貼火車圖)

3、咱班共有多少人?下火車需要租車,如果一輛車可以坐8人,需要租幾輛車?剩下幾個人怎麼辦?(列式計算)

4、老師還要再考考你們,看誰最快,最先到達目的地。(卡片)這個大紅蘋果就送給你。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上有哪些收穫?

《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59~60有關餘數的除法。

學習目標:

1、通過情境感知有餘數除法的含義。

2、認識餘數,理解有餘數的除數算式。

教學重點:

感知有餘數的除法的意義,認識除數。

教學難點:

理解有餘數的除法算式。

教學準備:

草莓圖、小棒

一、激趣定標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第59頁情境圖,觀察引出活動:同學在做什麼?想不想參加這個活動?

2、讓學生拿出11根小棒自己擺一擺。

3、揭示課題:認識有餘數的除法

二、自學互動(適時點撥)

學習活動(一):感知有餘數除法的含義

學習方式:師生互動

學習內容:課本第59~60頁的例1。

1、(出示6顆草莓圖)這是什麼?一共有幾個?每2個擺一盤,你能擺幾盤?用小棒擺一擺。(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2、引導學生說出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

3、一共可以擺幾盤?有剩餘嗎?學生自由回答。

4、這是平均分的問題,你能把剛纔擺的過程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

5、學生彙報,教師板書:6÷2=3(盤)。

引導學生說出各個數字在除法算式裏的名稱及讀法。

學習活動(二):理解有餘數的除法的含義:

學習方式:動手操作感受平均分出現有剩餘的情況。

學習內容:出示7顆草莓圖。

1、每2個擺一盤,看看能擺幾盤?(學生動手擺一擺)

說一說,你們發現了什麼問題?

師:剩下的還能再平均分嗎?(學生自由回答)

2、你能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

出示算式:7÷2=3(盤)……1(個)

說說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讓學生回答

3、師:每道題中的商和餘數分別表示什麼,強調商和餘數的單位名稱及讀法。

4、比較歸納。

今天我們分了兩次草莓,這兩次分草莓的過程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又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觀察比較6÷2=3(盤)和7÷2=3(盤)……1(個)這兩道算式,引導學生再次認識到:在生活中分東西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全部分完沒有剩餘,另一種是分後有剩餘,但不夠再分的部分那就是餘數。

三、測評訓練

1、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1。

(1)、讓學生在書上圈一圈,填一填。

(2)、根據圈的結果填空,完成練習。

四、課堂小結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有哪些收穫?

《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內容: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

設計主要理論依據:

《有餘數的除法》這部分主要內容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表內除法主要研究“正好分完”的情況。而有餘數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後有剩餘”的情況,它也是今後學習一位數除多位數除法的重要基礎,具有承上啓下的作用,必須切實學好。這個單元中共有4個例題,例1的教學是爲了讓學生回憶起以前學過的表內除法的相關知識,學會用豎式計算除法,這也是進一步學習有餘數除法的基礎。例2是對有餘數除法進行教學,讓學生體會有餘數除法的意義,並讓學生着重理解餘數的含義,學會用豎式計算有餘數除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生動有趣的適合學生的學數學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我根據中年級學生的直觀動作思維和具體形象思維佔主導的思維規律,充分運用直觀手段分爲四個層次進行教學。

學情分析:我們知道教材是知識的載體,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識點前提下,靈活處理教材內容,設計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過程,是新課標所倡導的。而表內除法應是學生們已熟練掌握的,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着重抓住除法豎式計算和“餘數的認識及其含義”這個知識點來進行教學,這對學生們來說是不會有太大的困難的。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和動手操作,讓學生感知有餘數除法的意義,掌握表內除法的橫式、豎式寫法和試商的方法。

2)使學生能夠正確地口算和筆算表內除法和有餘數除法。

3)會用有餘數除法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4)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經歷發現知識的過程,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並從中體會到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弄懂有餘數除法的意義。

2)讓學生學會筆算表內除法和有餘數除法。

教學準備:

準備小棒卡片火車頭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發小棒,用小棒擺喜歡的圖形。

2、引導用小棒擺一個一個獨立的三角形。

二、探討新知

1、小組交流擺的情況:最多擺幾個,怎樣列式,爲什麼?

2、彙報:用12根小棒擺4個,123=4,用11根小棒擺113。

3、講解豎式寫法。思考:餘數表示什麼?

4、觀察比較:觀察這兩題,你發現了什麼?

5、小結:有餘數的的`除法(板書課題)

三、鞏固新知

1、用13、47根小棒擺三角形,怎麼擺?列式計算(做一做)

2、坐車去旅遊。看你桌上的題卡,請你認真做對題,可別上錯車。(貼火車圖)

生做題按餘數多少上前站好。

3、咱班共有多少人?下火車需要租車,如果一輛車可以坐8人,需要租幾輛車?剩下幾個人怎麼辦?(列式計算)

4、老師還要再考考你們,看誰最快,最先到達目的地。(卡片)這個大紅蘋果就送給你。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上有哪些收穫?

《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組分蘋果和觀察、分類的實際操作,使學生認識餘數,瞭解帶餘除法的意義;知道“餘數比除數小”。

2、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帶餘除法。

3、在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和探索問題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實際操作,引入新知

小朋友已經學過除法了。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有餘數除法。小朋友聽說過有餘數的除法嗎?你覺得什麼是有餘數的除法?(生介紹)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研究!

開門見山,請小朋友自己介紹對有餘數除法的認識,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揭示課題

1、分糖果

師:有一天,媽媽買來一些糖,想分給到家裏來做客的小朋友們。她想分給每個人3塊,能分給幾個人呢?結果會怎麼樣呢?如果讓你分,你會嗎?看看你能有什麼新發現。(每個人都準備了一些糖,但糖果數量可能不同。)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創設生活的情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有效地激活學生的思維。從實踐活動入手,讓每一個小朋友動手分分寫寫,使他們都有自己的體驗過程,初步感知分後有剩餘的情況

2、反饋結果,討論分類

(1)學生上臺彙報,逐一補充。師:小朋友很會動腦筋,你能根據分的結果分分類嗎?

讓學生根據分的結果分分類,正好分完和還有剩餘。這樣在學生原有認知基礎上,形成正遷移,從而能夠開展有效學習。

(2)結果分類,並用算式表示

師:正好分完是以前學的。我們一起用算式來表示。

那麼這些分後有剩餘的,怎麼用算式表示呢?試一試。

自己想辦法寫一寫如果分後有剩餘該怎樣用算式表示,可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鼓勵他們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示具體情境中的數量關係,從而初步培養學生的符號感

在數學中,我們習慣上這樣表示:14÷3=4…2(舉例)用三個小圓點來幫助,讀作14除以3商4餘2。(齊讀)下面幾種情況你能照樣子寫寫算式嗎?請你選一種寫算式,再讀給同桌聽。(師板書反饋情況)你知道3、4、2分別表示什麼?(個別說)說得真好!象2這樣分後還有剩餘的數,我們給它取個名字---餘數。

把概念當作學生學習的生成點,讓學生在探索中自然習得,讓學生從模仿、識記水平達到理解和領悟的水平。

二、學習實踐,探索新知

1、學會用豎式計算有餘數的除法

師:剛纔小朋友通過分一分,寫一寫,認識了餘數,那麼有餘數的除法怎麼計算呢?7÷3,你能列豎式嗎?試一試(生板演)

學生已經學過了怎樣列豎式解沒有餘數的除法算式。因此老師可根據他們已有的認知結構,讓學生通過自己嘗試地去解決這一新問題,發揮學習主動性。

(1)列豎式計算

(2)互相議一議計算方法

(3)教師點撥

(4)練一練:17÷320÷6(師:先請小朋友自己做一做,然後四人小組交流一下,你是怎麼做的。)

試商對有些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困難的。因此安排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發揮小組合作精神,讓有困難的小朋友能在小夥伴的幫助下,共同探索計算方法。

(4)反饋情況:你們是怎麼做的?(展示,評價)

通過學生的討論與評價,學生進一步明確計算方法,在互相評價和自我評價的過程中,使學生在及時發現自己的問題的同時對自己下一階段的學習更充滿信心

2、知道餘數與除數之間的關係

(1)師:小朋友非常能幹,那麼我們算了這麼多題,你能發現餘數和除數之間有什麼關係?(餘數要比除數小)真的是這樣的嗎?你能舉個例子嗎?來老師這裏也有幾道題,我們一起算一算。(板書:11÷214÷324÷618÷5)

(2)說一說餘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師:如果餘數比除數大,可以嗎?

用多媒體實物演示,使爲什麼“餘數一定要比除數”這一較難理解的道理變得形象、清晰,幫助孩子獲取信息、明確道理。

3、判斷下面各題計算正確嗎?用手勢表示,並指出錯在哪裏?

19÷6=2…725÷5=4…520÷3=7…117÷5=3…0

三、學習反思,自我體驗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又學會了什麼本領?

四、綜合練習,鞏固提高

1、口算(搶答)

10÷511÷57÷523÷519÷5

這些算式裏藏着一個小祕密,你發現沒有?如果除數是6,餘數可能是哪幾個?爲什麼?

2、找一找,小房子裏可能住的是誰?

師:聽說我們在學帶餘除法,很多小動物都趕來了,請你根據他們身上的號碼及剛纔學的知識,猜一猜,藍房子可能是哪些小動物的家?綠房子可能是哪些小動物的家?你是怎麼猜出來的?找你的小夥伴商量商量!

讓學生置身與喜聞樂見的情境中,採用遊戲的方式,讓學生再次體驗餘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並讓學生自由充分地交流、探索,興趣盎然,主動參與到了數學學習之中。

教學反思:

今天我執教的內容是《有餘數的除法》。從內容來看有餘數的除法,無論在算理上,還是在求商上,橫式、豎式的書寫格式都比表內除法複雜,並且有部分學生在理解“餘數要比除數小”時也會一定的困難。但由於學生先前已經初步理解表內除法的含義以及除法的橫式、豎式書寫方法,因此我考慮在這節課中主要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自我嘗試及同學間的合作交流等形式完成學習任務。

因此在課堂中我首先開門見山,請孩子自己說說對帶餘除法的認識。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揭示課題。然後安排分蘋果的實踐活動。一般老師都會讓學生四人小組合作完成,的確當學生有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或需資源共享時,要小組合作,但我認爲在這一分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有個體體驗的深刻感受,並通過自己的活動將動作、語言、符號相對應。因此我安排每位學生自己圈圈寫寫,初步感知分後有剩餘的情況。

接着,讓學生根據分的結果分分類,正好分完和還有剩餘。這樣在學生原有認知基礎上,形成正遷移,從而能夠開展有效學習。考慮到學生年齡偏小,在理解“餘數比除數小”時,還是有較大困難的。因此在通過觀察板書的習題,發現這一規律後,我在啓發學生自己舉例進行進一步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