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黃鶴樓崔顥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黃鶴樓崔顥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黃鶴樓崔顥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學會並掌握“昔、鶴、萋”等生字;

2、讀悟結合,理解詩歌大意,感悟作者的思鄉之愁。

3、品味感受詩歌所體現的物是人非、歸思難禁的思想感情,背誦並默寫這首詩。

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大意,感悟作者思鄉之愁。

教學過程:

一、講述故事,導入新課:

課前播放《煙花三月》這首歌,學生欣賞。師問:這首歌讓你想起哪位詩人的哪首詩?(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學生背誦李白的其他詩歌或者別人寫李白的詩歌,說說對李白的印象。師:是啊,後人都稱李白爲“詩仙”,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就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狂放不羈的李白,卻有一個人讓他欽佩不已。想知道這個人是誰嗎?聽老師給大家講個故事。(出示課件)

聽了故事,知道是誰讓他佩服不已了嗎?(崔顥)對了,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讓李白自愧不如的詩——《黃鶴樓》。(學生讀題。指導寫好“鶴”字)誰來說說你對黃鶴樓的瞭解?學生暢談,課件出示黃鶴樓的資料及圖片。“黃鶴樓,巍峨聳立於武昌蛇山的黃鶴樓,享有“天下絕景”的盛譽,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爲“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瀕臨萬里長江,雄踞蛇山之巔,挺拔獨秀,輝煌瑰麗,很自然就成了名傳四海的遊覽勝地。歷代名士都先後到這裏遊樂,吟詩作賦。”

二、初讀古詩,感知大意。

1、(出示古詩)學生自由讀,注意讀準字音,把古詩讀熟。

2、指名學生讀,注意“昔、載”的讀音。

3、高明的朗讀者不僅能夠讀出詩歌的節奏,還能帶上一定的感情,誰再來讀讀?並相機評點學生的朗讀;如這是深沉的崔顥、這是憂愁的崔顥……

4、學生結合註釋,默讀弄懂詩歌大意,並同桌互相說說。

三、讀悟結合,感受憂愁。

1:在一個晴好的日子裏,詩人崔顥來到了黃鶴樓。望着巍峨瑰麗的黃鶴樓,他有什麼感受呢?(課件出示:“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學生讀。

(課件出示關於黃鶴樓來歷的傳說。)

古代武昌蛇山上有一座酒樓,老闆姓辛。此人很慷慨。某日有道士來飲酒,辛老闆不收其酒錢。道士爲了感謝辛老闆的盛情,臨別時,用橘子皮在牆上畫了一隻仙鶴,誰知這仙鶴在客人來飲酒時,會跳舞勸酒。從此酒店生意紅火,辛老闆也因此發了財。十年後道士重來,歌笛一曲,只見白雲朵朵空中來,仙鶴隨之起舞,道士也騎鶴而走了。辛老闆爲紀念此事,在蛇山上興工動土,建高樓一幢,取名黃鶴樓。

學生讀後,指名說說這幾句的意思。

2:仔細看看,這幾句有什麼特點?生:有三個“黃鶴”和兩個“空”

說說這三個黃鶴各指的是什麼?“空”是什麼意思?生答。

(師生對讀。生讀一三句,師讀二、四句的前半截“此地”“白雲千載”,生讀後半截。感受那種空茫的感覺。)

3:是啊,昔日的黃鶴和仙人都已飛昇而去,這裏只餘下了——生接“黃鶴樓、白雲悠悠、動人的傳說……”其實,千百年來,飛逝的何止是仙人和黃鶴呢?朝代更迭,王侯將相,功名利祿、恩怨是非又何嘗不是“一去不復返”呢?出示:“-------------一朝去,白雲千載空悠悠。”教師示範說前半句,學生讀後半句。再由學生補充,然後再讀。

(古人說“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一切都終將一去不復返,帶着這種感慨,這種空茫,再讀這四句詩)

4:詩人感慨之餘,登上了這“天下絕景”的黃鶴樓,極目遠望,他又看到了什麼呢?

相機出示“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理解“晴川”。學生閉目吟哦,想象自己就是崔顥,看到了什麼?

指名學生說,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崔顥詩中的情景。

5:除了這樹、這川、這芳草,詩人應該還看到了什麼?學生想象補充。

想象着畫面,再指名學生讀好這兩句。

6:如此美景,詩人站在樓上,不覺癡了,醉了……悄悄地,夕陽已斜,暮色漸合,詩人又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出示:“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生讀,回答。(看到了“煙波江上”,想到了“鄉關”)理解“鄉關”和“煙波江上”。

7:“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愁是沉重的,請讀“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愁是悠長的,請讀“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愁是綿密的,請讀“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學生感受“日暮”帶來的愁緒。

8:夜幕降臨,寂寞就會隨着暮色籠罩過來,尤其是四處漂泊的遊子,那種愁緒更是深入骨髓。再讀:“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9:崔顥站在黃鶴樓上,極目遠眺,看到了家鄉嗎?(沒有)家鄉汴梁,遙遙無蹤,難怪詩人才會朝着煙波浩渺的長江追問:“日暮鄉關何處是?”難怪詩人才會朝着鸚鵡洲的萋萋芳草追問:“日暮鄉關何處是?”難怪詩人才會朝着西斜的紅日追問:“日暮鄉關何處是?”難怪詩人才會朝着東昇的圓月追問:“日暮鄉關何處是?”

但是晴川之後更是晴川,家鄉汴梁卻在茫茫崇山之後,不見絲毫的影蹤,真是“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武昌望汴梁,遊子望斷腸”啊!再讀“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10:這可真是“日暮鄉關無處覓,煙波江上使人愁”(課件出示,生讀)

詩人這憂愁又僅僅只是鄉愁嗎?出示崔顥的資料。

崔顥(約公元704——754年)唐朝汴梁人,公元723年進士。他才思敏捷,善於寫詩。但他宦海浮沉,終不得志,極爲失意。

唐朝開科取士,每年也不過一二十人,當年白居易二十七歲的時候中了進士,他寫了這樣一句詩:“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得意之情,溢於言表,而崔顥呢,還不到二十歲就中了進士,本以爲是前程錦繡了,但是卻是宦海浮沉,終不得志。你覺得此刻的崔顥,他還有什麼愁?生:人生失意之愁。再讀“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三、配樂誦讀,拓展昇華。

(播放音樂《寒春風曲》)崔顥站在黃鶴樓上,暮色漸濃,看着眼前滔滔東去的長江,看着煙靄籠罩的鸚鵡洲,他不由地輕輕吟哦起來:(生讀整首詩)

雖然說一切都如天上那悠悠的浮雲必將逝去,但是“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想着自己少年登第的得意,回首自己這些年四處奔波的艱辛,想着自己多年未歸的故鄉,崔顥的滿懷愁緒頓時化作五十六個字從嘴裏噴涌而出:(生再讀全詩)

崔顥的這首詩雖然只有五十六個字,卻將黃鶴樓的來歷、登臨黃鶴樓所見的美景和自己的感慨緊緊地融合在了一起,被稱爲唐朝七言律師的第一作品。這也難怪當年李白見了之後會擱筆而去呢!當然,李白雖然這次沒有留下什麼詩作,但是不是白白走了一遭呢?

出示李白的詩作《鸚鵡洲》

鸚鵡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

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

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

遷客此時徒縱目,長洲孤月向誰明。

學生讀,試與《黃鶴樓》比較,說說發現了什麼?

生談:有點相似,是仿照着寫的。

師:由此可見,《黃鶴樓》這首詩對李白的影響有多深啊!

四、總結談話,佈置作業。

(出示黃鶴樓的圖片)巍峨的黃鶴樓成就了崔顥的這首千古絕唱,崔顥的這首詩在揚名天下的同時,也讓世人知道了這座千古名樓。崔顥之前之後,歷朝歷代還有許許多多的文人墨客來到了黃鶴樓,他們也紛紛寫下了自己的感受。

課後反思 篇二

黃鶴樓

崔顥

敘事 昔人乘鶴而去 (誠信、感恩)

寫景 黃鶴樓遙望 (熱愛祖國、建設家鄉)

抒情 思鄉之情 (爲實現理想而艱苦奮鬥)

《黃鶴樓》教案設計 篇三

教材簡析

《黃鶴樓的傳說》是一篇說明文,文章把精美的建築和美妙的傳說有機結合,向我們介紹了中國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的地理位置、歷史地位、屢毀屢修的經歷、現今建築格局規模以及黃鶴樓名字的由來、歷代詩人對它的題詩。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在第2學段閱讀教學目標中提出了學習略讀的要求:“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在教學中力求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讀書,自我感悟,自我構建,培養學生整體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和較快地獲取主要信息的能力。

2、拓展閱讀,擴大閱讀量,創設愉悅輕鬆的讀書氛圍,引導學生享受讀書的樂趣,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學目標

1、瞭解黃鶴樓的建築特點及名字由來的傳說,培養學生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

2、認識課後10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黃鶴樓》。

3、通過了解祖國名勝古蹟,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黃鶴樓名字的由來及歷代文人對黃鶴樓的讚美。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黃鶴樓的風景圖片或多媒體課件,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的風景圖片、文字資料。同時也佈置學生課前查找、蒐集有關黃鶴樓的資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激趣。

同學們,在本單元的閱讀中,我們隨着課文,領略了萬里長城的雄偉氣魄,走進了敦煌莫高窟燦爛的藝術殿堂,足不出戶,遍訪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蹟,這是讀書給我們帶來的樂趣。今天我們再做一次“不走路的旅行”,到湖北省武昌的蛇山之巔去看雄偉輝煌的黃鶴樓,去聽黃鶴樓美麗神奇的傳說!讓我們一起走進“快樂讀書屋六”《黃鶴樓的傳說》。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粗知大意

1、自由讀課文。

藉助注音把課文讀通順,不理解的詞語查閱工具書。

2、默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提示:課文哪些段落具體介紹了黃鶴樓,哪些段落寫關於黃鶴樓的傳說?

課文6個自然段,可分爲兩部分。

第1部分(第1、2自然段),介紹黃鶴樓的地理位置、歷史地位和經歷,現今建築規模。

第2部分(第3~6自然段),介紹黃鶴樓名字由來的傳說以及歷代詩人對它的題詩。

3、簡要概括文章大意。

三、精略交互,自讀自悟

1、自由讀第1部分。

讀書提示:

(1)畫出數字說明的句子,體會數字說明的作用;

(2)畫出描寫黃鶴樓建築結構精美、氣勢雄偉的詞語和句子,仔細品讀;

(3)同桌交流讀後收穫:通過讀第1部分內容,你知道了黃鶴樓哪些方面的情況?

2、小組內學習第2部分。

讀書提示:

(1)快速自讀3~6自然段;

(2)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黃鶴樓名字由來的傳說;

(3)誦讀古詩《黃鶴樓》。

四、彙報交流,內化積累

1、指名讀“黃鶴樓由主樓、配亭、廊院組成……是一處觀賞長江勝景的極好場所。”

2、大屏幕出示黃鶴樓風景圖:把課文中描寫的黃鶴樓和風景圖中的黃鶴樓結合對照,你覺得黃鶴樓怎樣?你想用哪個詞形容?

(氣勢雄偉 倍顯輝煌)

板書:雄偉輝煌的名樓

3、教師引讀:黃鶴樓歷史悠久、景色美妙、風光無限,不愧千古名勝、江南名樓!同學們齊聲朗讀——“黃鶴樓由主樓、配亭、廊院組成……是一處觀賞長江勝景的極好場所。”

4、指名講講黃鶴樓名字由來的傳說。

5、道士牆上畫鶴及騎鶴飛去的傳說多麼神奇。從這個故事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引導學生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熱情好客和知恩思報的良好風尚。

板書:知恩思報的美德

6、積累詞彙,寫在摘抄本上。如:流丹滴翠、疊角高挑、翩翩起舞、膾炙人口等→←。

7、背誦古詩《黃鶴樓》。

五、檢查落實識字

六、拓展延伸,補充積累

1、通過閱讀,我們感受到了黃鶴樓的雄偉輝煌,知道了它名字由來的神奇傳說以及大詩人爲它的題詩,這次黃鶴樓之行收穫可真大!關於黃鶴樓還有許多對聯呢,我們一起來看。

大屏幕出示:吹笛聞梅落

登樓待鶴歸

白雲黃鶴傳千古

漢水長江會一樓

美盡東南 懷江抱水三分地

名傳今古 戀鶴迷雲一座樓

這3副對聯太精彩了,課後摘抄下來,背下來。

2、簡單交流查找的岳陽樓和滕王閣的資料。

《黃鶴樓》教案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學會並掌握“昔、鶴、萋”等生字;

2、讀悟結合,理解詩歌大意,感悟作者的思鄉之愁。

3、背誦並默寫這首詩。

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大意,感悟作者思鄉之愁。

教學過程:

一、講述故事,導入新課

課前播放《煙花三月》這首歌,學生欣賞。師問:這首歌讓你想起哪位詩人的哪首詩?(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學生背誦李白的其他詩歌或者別人寫李白的詩歌,說說對李白的印象。師:是啊,後人都稱李白爲“詩仙”,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就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狂放不羈的李白,卻有一個人讓他欽佩不已。想知道這個人是誰嗎?聽老師給大家講個故事。

話說李白離開京城,準備遊遍祖國的名山大川。有一天,他來到了武昌的黃鶴樓。他登上了黃鶴樓,只見浩浩蕩蕩的長江水,從天邊奔來,又向天邊流去,江上白帆點點,空中沙鷗成羣,遠山林木蔥蘢,岸邊繁花似錦……此情此景,不由詩興大發,於是拿起毛筆準備在牆上題詩一首。(這點古人和我們現代人一樣,就是愛在牆上畫。不過,現代人畫的都是“某某到此一遊”,古人更詩情畫意,人家畫的是詩。所以你將來想畫的時候,先想想自己是不是能畫出一首詩來再說。)李白他正想寫的時候,旁邊的一首詩吸引住了他。他仔細看了一下,還捻着鬍子吟誦了一遍。李白唸完這一遍後,頓時,滿腔的詩情彷彿被兜頭一盆冷水給澆滅了。他扔下筆,大喊一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鬱郁地轉身走了……

聽了故事,知道是誰讓他佩服不已了嗎?(崔顥)對了,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讓李白自愧不如的詩——《黃鶴樓》。(學生讀題。指導寫好“鶴”字)誰來說說你對黃鶴樓的瞭解?學生暢談,課件出示黃鶴樓的資料及圖片。“黃鶴樓,巍峨聳立於武昌蛇山的黃鶴樓,享有“天下絕景”的盛譽,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爲“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瀕臨萬里長江,雄踞蛇山之巔,挺拔獨秀,輝煌瑰麗,很自然就成了名傳四海的遊覽勝地。歷代名士都先後到這裏遊樂,吟詩作賦。”

二、初讀古詩,感知大意。

1、(出示古詩)學生自由讀,注意讀準字音,把古詩讀熟。

2、指名學生讀,注意“昔、載”的讀音。

3、師:高明的朗讀者不僅能夠讀出詩歌的節奏,還能帶上一定的感情,誰再來讀讀?並相機評點學生的朗讀;如這是深沉的崔顥、這是憂愁的崔顥……

4、學生結合註釋,默讀弄懂詩歌大意,並同桌互相說說。

三、讀悟結合,感受憂愁。

師:在一個晴好的日子裏,詩人崔顥來到了黃鶴樓。望着巍峨瑰麗的黃鶴樓,他有什麼感受呢?(課件出示:“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學生讀。師:出示關於黃鶴樓來歷的傳說。

古代武昌蛇山上有一座酒樓,老闆姓辛。此人很慷慨。某日有道士來飲酒,辛老闆不收其酒錢。道士爲了感謝辛老闆的盛情,臨別時,用橘子皮在牆上畫了一隻仙鶴,誰知這仙鶴在客人來飲酒時,會跳舞勸酒。從此酒店生意紅火,辛老闆也因此發了財。十年後道士重來,歌笛一曲,只見白雲朵朵空中來,仙鶴隨之起舞,道士也騎鶴而走了。辛老闆爲紀念此事,在蛇山上興工動土,建高樓一幢,取名黃鶴樓。

學生讀後,指名說說這幾句的意思。

師:仔細看看,這幾句有什麼特點?生:有三個“黃鶴”和兩個“空”

說說這三個黃鶴各指的是什麼?“空”是什麼意思?生答。

師:師生對讀。生讀一三句,師讀二、四句的前半截“此地”“白雲千載”,生讀後半截。感受那種空茫的感覺。

師:是啊,昔日的黃鶴和仙人都已飛昇而去,這裏只餘下了——生接“黃鶴樓、白雲悠悠、動人的傳說……”其實,千百年來,飛逝的何止是仙人和黃鶴呢?朝代更迭,王侯將相,功名利祿、恩怨是非又何嘗不是“一去不復返”呢?出示:“-------------一朝去,白雲千載空悠悠。”教師示範說前半句,學生讀後半句。再由學生補充,然後再讀。

師:古人說“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一切都終將一去不復返,帶着這種感慨,這種空茫,再讀這四句詩。

師:詩人感慨之餘,登上了這“天下絕景”的黃鶴樓,極目遠望,他又看到了什麼呢?

相機出示“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理解“晴川”。學生閉目吟哦,想象自己就是崔顥,看到了什麼?

指名學生說,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崔顥詩中的情景。

師:除了這樹、這川、這芳草,詩人應該還看到了什麼?學生想象補充。

想象着畫面,再指名學生讀好這兩句。

師:如此美景,詩人站在樓上,不覺癡了,醉了……悄悄地,夕陽已斜,暮色漸合,詩人又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出示:“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生讀,回答。(看到了“煙波江上”,想到了“鄉關”) 理解“鄉關”和“煙波江上”。

師:“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愁是沉重的,請讀“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愁是悠長的,請讀“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愁是綿密的,請讀“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師:讀讀這兩句詩,看到“日暮”,你想起了誰的什麼詩句嗎?

課件出示: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學生讀,感受“日暮”帶來的愁緒。

教學重點 篇五

(一)知識與能力

1、瞭解這首詩的的內容,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背誦默寫這首詩,積累表達思鄉之情的名句——煙波江上使人愁。

3、學習詩歌賞析的基本方法,掌握“意象”“意境”等專業術語,學會欣賞寫景抒情的詩歌。

(二)過程與方法

1、展示交流。

學生就古詩詞相關的常識進行交流,爲接下來的賞析做鋪墊。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補充。

2、朗讀感知

(1)學生反覆朗讀全詩,要求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

(2)學生談談自己初步的閱讀體驗。

3、精讀賞析

(1)教師組織學生結合詩中景物描寫的語句,組織學生對詩中的意境進行描述。

(2)教師組織學生結合“煙波江上使人愁。”兩句,引導學生體會情景交融的寫法,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延伸拓展

複習學過的思鄉思親的名句。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樹立熱愛祖國、建設家鄉的觀念。

2、學習作者爲實現理想而艱苦奮鬥的精神。

3、養成文明出遊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