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蹲踞式起跑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蹲踞式起跑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蹲踞式起跑教案 篇一

學習階段:水平三

學習目標:在遊戲比賽中發展跑的能力。

學習內容:蹲踞式起跑、快速跑

學習步驟:

一、快樂遊戲,活躍情緒

教師活動:1、組織學生常規訓練

2、組織學生遊戲:搶位子

3、組織學生複習基本體操。

學生活動:1、體育委員整隊,檢查出席人數。

2、在體育委員的指揮下進行常規和隊列訓練。

3、在教師的提示下進行奔跑遊戲:搶位子

4、兩人一組,隨意選擇三到四節基本體操進行復習,動作到位、有力。

組 織:四列橫隊、小組分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積極遊戲,你追我趕

重 點:蹲踞式起跑動作和輕鬆自然的快速跑動作。

難 點:蹲踞式起跑時的蹬地有力,起動快速;快速跑時動作輕

鬆協調。

教師活動:1、提示學生複習蹲踞式起跑動作。

2、組織學生起跑遊戲:看誰反應快

3、採用多種遊戲、比賽方式組織學生進行快速跑練習。

4、及時鼓勵和小結各項遊戲。

5、組織學生歡慶勝利。

學生活動:1、兩人一組藉助教師的提示和報紙進行蹲踞式起跑練習,着重體驗起跑時的蹬地動作。

2、積極參與遊戲,和夥伴比一比誰的反應快

3、遊戲:龜兔賽跑(同一起跑線)

4、遊戲:你追我趕(追逐跑)

5、團結力量大:分成六小組,每組六人,小組商量,根據每人的體力分配不同的`距離,接力賽跑,進行集體力量的展示。

6、手舞足蹈歡慶勝利。

組 織:

場地器材:操場、錄音機、每人一張報紙

《蹲踞式起跑》優秀教案 篇二

一、教材分析

主教材蹲踞式起跑是在水平二國小生掌握站立式起跑的基礎上,對起跑動作的深入學習。爲水平四、五的快速跑學習打基礎。主要是通過蹲踞式起跑姿勢的反覆練習,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動作方法。訓練學生的反應時,並能把起跑與起跑後的快速跑結合起來。

輔教材上肢遊戲《推小車》,發展學生上肢力量,上下肢結合最終使學生身體健康,身心愉快。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學習蹲踞式起跑的動作要領,能按口令做出蹲踞式起跑的動作。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模仿動作的能力。

(3)情感目標:樂於接受教師的指導和教育,能積極參與到各種學習活動中。具有體育競技意識與拼搏向上的精神。

三、教學重點

蹲踞式起跑的聯貫性

四、教學難點

臀高於肩、重心前移,肩超過起跑線

五、教學過程

爲了完成教學目標,我確立了一個宗旨,四種方法,四個階段

(1)教學宗旨:本節課從始至終要貫徹面向全體學生,人人蔘與體育,人人享有體育,人人都有進步,人人擁有健康的體育精神。

(2)教學方法:語言誘導法,自主探究法,示範講解法,激勵評價法

(3)教學環節:準備階段,探究學習階段,遊戲階段,放鬆結束階段

1、準備階段

★進行2分鐘左右的隊列練習,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性,改善身體形態。

★教師引領熱身活動:選取中式街舞的一些基本動作作爲準備活動。激發學生參與興趣,在音樂伴奏下能夠做到反應敏捷,動作放得開。教師有針對性的給予表揚。

★複習站立式起跑姿勢。學生按隊分組,發揮小組長做用,這樣有利於學生的分組訓練。

2、探究學習階段

★引出問題:問題設計:劉翔在110米欄比賽中是不是採用站立式起跑?他採用的是什麼起跑方式?還有那些比賽是用這種起跑方式?三個問題完成注意力的轉移。點明本課學習任務:蹲踞式起跑

教師用富有激情的語言來感染、引導學生,從站立式起跑過渡到學習蹲踞式起跑的方法。調動了學生求知慾望。

★探究問題:把教學內容轉化爲幾句短語,藏於錦囊。將錦囊分發給各組小組長,並說明,在心中有疑問的時刻,打開錦囊。通過錦囊讓每個學生清楚知道每個環節的技術要點,通過自主探究對教學內容進行大膽研究、嘗試。

★教師示範: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基礎上,教師要給學生進行簡明易懂的講解及正確的示範。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個更加清晰的概念。這樣80%以上的學生能夠很好地解決並掌握教學重、難點。

★學生練習:教師完整示範之後以組爲單位展示,及時對錯誤動作進行指導與糾正,體現師生互動。然後由各小組推薦3人以上參加比賽。利用蹲踞式起跑跑完30米。對能夠準確做出蹲踞式起跑動作的同學及重難點掌握牢固的同學進行評價。

3、遊戲階段

輔教材上肢遊戲,《推小車》

本遊戲體現合作精神,通過角色互換體驗對方感受,同時發展學生上肢力量。遊戲開始前教師及時提示、引導學生學會相互關心,培養自我保護意識。

4、結束部分

選取祖國道教吐納法,配合輕音樂達到調整呼吸,放鬆緊張肌肉的目的。

總之,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力求使每個孩子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在快樂中學到知識。

教學效果:本課練習密度預計:35%;平均心律預計:125次/分;學生能夠較好完成本課教師制定的教學任務和要求。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不妥之處,懇請各位專家評委給予批評指正。

蹲踞式起跑教案 篇三

學材分析

教學重難點:會計算跑道的彎道(半圓)長,能解決有關起跑線的設置問題。

學情分析

學生在開運動會時,在上體育課時,經常會接觸到200米、400米賽跑的起跑問題,起跑時每條跑道上運動員的位置有前後之分,而不是在同一條水平線上。所以學生理解起來不是很難,具體的計算可能會比較難。

學習目標

1、會利用已有知識和技能解決圓弧長的相關計算問題。

2、通過起跑線問題的解決,體會數學知識在體育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的應用數學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導學策略

啓發、引導、討論、練習

教學準備

情景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情景引入

出示教材第44頁起跑線圖。

問一:爲什麼每條起跑線都不在同一條水平線上呢?(因爲跑道的彎道部分,外圈比內圈長一些)

問二:半徑爲10米的半圓有多長,你會計算嗎?

11米呢?

二、講解實例

6名運動員進行200米賽跑,怎麼設置每條跑道的起跑線?(每條跑道寬約1.2米,彎道部分爲半圓)

⑴最內圈的彎道半徑爲31.7米,這個彎道的全長爲(米)。

⑵靠內第二圈的彎道半徑爲(米),這個彎道的全長爲(米)。

⑶相鄰兩條跑道的彎道部分相差(米)。

總結:相鄰兩條彎道部分的差等於每條跑道的寬與圓周率的積。

(想法:此塊內容教材不作要求,但我想通過對相鄰彎道長的計算、比較,得出起跑線設置的規律,給學生一種收穫感。)

三、練一練

進行200米賽跑,如果最內圈跑道的起跑線已經畫好,那麼以後每條跑道的起跑線應依次提前多少呢?

四、實踐活動

量一量,學校操場跑道最內圈的彎道半徑,計算出最內圈跑道的總長度約爲多少米。

五、思考題

國際標準田徑運動場跑道全長400米,最內圈彎道半徑爲36.5米,每條跑道寬爲1.2米。

⑴最內圈彎道長爲多少米?

⑵若最內圈跑道的起跑線已畫好,那麼400米賽跑的以後每條跑道的起跑線應依次提前多少米?

學生解決書本笑笑和陶氣所走過的路程問題。

解:⑴圓的周長C=2

半徑爲31.7米的圓的周長爲231.7米

半徑爲31.7米的半圓的長爲231.7/2米,即31.7米,所以這個彎道的全長爲31.7米。

⑵因爲每條跑道寬約1.2米,所以靠內第二圈的彎道半徑爲(31.7+1.2)米,這個彎道的全長爲(31.7+1.2)米。

⑶(31.7+1.2)-31.7

=31.7+1.2-31.7

=1.2

3.770米

學生嘗試着進行計算。

板書:

起跑線

教學反思

學生在開運動會時,在上體育課時,經常會接觸到200米、400米賽跑的起跑問題,起跑時每條跑道上運動員的位置有前後之分,而不是在同一條水平線上。這到底是爲什麼呢?每條跑道的起跑線的位置到底是怎樣設置出來的呢?學生通過學習解決了這個問題,並從中進一步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繫,學以致用,學習起來更有興趣、更有動力,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更深刻地體會到數學的現實。

《蹲踞式起跑》優秀教案 篇四

一、設計理念

本課積極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依據國中一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培養學生健康的意識和良好的體魄。尊重學生的基礎能力,結合蹲踞式起跑教材特點,採用趣味化、遊戲化的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體驗,激發學習興趣和參與鍛鍊的主動性。設置多種練習手段、輔助措施,強調同伴之間的合作與競爭,力求提高蹲踞式起跑學習的趣味性。同時,設計活潑的練習形式與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運動情感,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鍛鍊習慣。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二、教材、學情分析

蹲踞式起跑是發展學生基本活動能力(跑類)教材之一,是學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是徑賽類短跑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該內容比較重要。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國中一年級學生,他們大多數素質較好、活潑好動,參與的積極性高,但動作技術又不能準確的完成;少數學生因體質單薄,基本活動能力較差,靈活性、協調性也不好,在做技術動作時顯得沒精神。國中一年級學生在國小階段,對站立式起跑的技術有了一定的基礎,由於他們對新事物的瞭解很快,對起跑的方法不再侷限於站立式起跑,不會再滿足於簡單的起跑和活動形式。所以,本課將從激發學生興趣入手,引出傳統遊戲與起跑練習相結合的活動方式,積極促進學生初步瞭解蹲踞式起跑的技術。

三、學習目標

1.感知蹲踞式起跑短距離跑中最快的起動動作方法。

2.體會起動時身體協調用力過程,發展身體反應速度和動作協調性。

3.參與“頭上胯下傳接球”遊戲競賽活動,獲取同伴間協同互助的經驗,具有勇於競爭的品質和合作進取的意識。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初步學會蹲踞式起跑的動作。 2.教學難點:協調用力,快速起動。

五.主要教學環節

爲了解決課堂的重難點,教學中採用循序漸進多種誘導手段和層層遞進的練習步驟,促進學生逐層深入的學練動作技術。其主要教學環節與步驟有:學生體驗,教師評析,教師示範,學生練習,教學競賽,比一比、評一評。在每一個教學環節和練習過程中,注重技術動作規範的示範與講解,着重反覆練習“起動”這一關鍵動作,讓學生在趣味性活動中,真正做到多學多練、實實在在的提高技能水平。教學過程中強調採取自主學練、相互提示、相互糾正、合作學習、共同進步的方式,積極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習慣和互幫互學的良好風氣,有效地增強自我及小組的學練實效。

爲進一步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熱情,本課還組織了小組間的“頭上胯下傳接球”競賽活動,讓同學們的歡快活潑的氣氛中參與競爭、享受快樂,建立了良好的人際交往環境,培養了互信互賴、合作進取的精神。

六、教學主要特色

1、讓學生體驗出蹲踞式起跑短距離跑中最快的起動動作方法,從“要他學變爲我要學”學生很樂意去參與蹲踞式起跑的技能學習。

2、靈活運用遊戲化的教學方法,將枯燥的蹲踞式起跑學習和傳統的遊戲相結合變得生動而有趣味,努力激發學生思維與參與技能練習的興趣,培養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蹲踞式起跑體育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通過該活動讓學生了解橢圓式田徑跑道的結構,學會確定跑道起跑線的方法。

2、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數學在體育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

如何確定每一條跑道的起跑點。

教學難點:

確定每一條跑道的起跑點。

教學過程:

一、提出研究問題。(出示運動場運動員圖片)

1、小組討論:田徑場400m跑道,爲什麼運動員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線上?(終點相同,但每條跑道的長度不同,如果在同一條跑道上,外圈的同學跑的距離長,所以外圈跑道的起跑線位置應該往前移。)

2、各條跑道的起跑線應該向差多少米?

二、收集數據

1、看課本75頁瞭解400m跑道的結果以及各部分的數據。

2、出示圖片、投影片讓學生明確數據是通過測量獲取的。

直跑道的長度是85.96m,第一條半圓形跑道的直徑爲72.6m,每一條跑道寬1.25m。(半圓形跑道的直徑是如何規定的,以及跑道的寬在這裏可以忽略不計)

三、分析數據

學生對於獲取的數據進行,通過討論明確一下信息:

1、兩個半圓形跑道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圓。

2、各條跑道直道長度相同。

3、每圈跑道的長度等於兩個半圓形跑道合成的圓的'周長加上兩個直道的長度。

四、得出結論

1、看書P76頁最後一圖:

2、學生分別計算各條跑道的半圓形跑道的直徑、兩個半圓形跑道的周長以及跑道的全長。從而計算出相鄰跑道長度之差,確定每一條跑道的起跑線。(由於每一條跑道寬1.25m,所以相鄰兩條跑道,外圈跑道的直徑等於裏圈跑道的直徑加2.5m)

3、怎樣不用計算出每條跑道的長度,就知道它們相差多少米?(兩條相鄰跑道之間的差是2.5π)

五、課外延伸

m跑道如何確定起跑線?

《蹲踞式起跑》優秀教案 篇六

一、指導思想:

本課本課以新課標的教育理念——堅持“健康快樂第一”爲依據,以最終使學生終身受益爲宗旨。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愛好和興趣,讓學生掌握從事終身體育運動所需要的體育知識和技能,提高自我鍛鍊的能力,養成終身體育態度和習慣。以學生髮展爲中心,通過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體質,發展學生個性。

二、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田徑運動的基礎項目,對田徑運動水平的提高,對其他運動項目的發展都有着重要的意義。它的特點是強度大,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通過較短距離的跑,來發展快速跑的能力。而在快速跑的起跑姿勢中,以蹲距式起跑更能使身體迅速擺脫靜止狀態。起跑後的加速跑是儘快加速達到自己的最高速度。通過這兩種技術的的學習發展學生速度,力量、靈敏等身體素質。使學生掌握從事終身體育運動所需要的體育知識和技能。根據學生接收能力的情況,本次課只學習蹲踞式起跑中的“各就位”技術動作。

同時,根據課改後的新課標要求,在課的準備部分結束後組織學生做一個運動遊戲。運動遊戲,也稱爲體育遊戲,是由基本活動的動作組成的、具有情節的體育手段。是一項古老的、至今仍充滿活力的活動。運動遊戲具有基礎性、簡易性、情節性、趣味性、教育性、適應性、開放性、娛樂性等。本課導入的遊戲是“快速出擊”,遊戲本身也是爲後面的主要課程服務,通過遊戲的開展,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同時,本次課運用的遊戲起主要作用也是培養學生的反映能力,正好爲後面要學的蹲踞式起跑做鋪墊。

三、學情分析:

本次可的。教學對象是國小三年級的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生正處於比較平穩發育期。可塑性強、模仿能力好。在這一階段應該加強有利於提高力量、速度等身體素質的練習掌握通俗易懂的體育與健康的基礎知識。

四、教學目標的確定:

1、認知目標:使90%的學生初步理解蹲距式起跑動作方法。

2、技能目標:使85~90%的學生初步學會蹲距式起跑。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積極上進的優良品質。

五、本課的重、難點:

重點:學好蹲距式起跑的技術要領。

難點:蹲距式起跑雙腳位置的確定、身體重心怎樣向上移動和雙腳膝關節之間的角度大小。

六、教法的應用:

根據人體動作技能的形成規律和本課教材的實際,結合國小生形象思維能力較強,善於模仿的特點,遵循其直觀性和自覺性原則,本課採用下列教學法:

1、講解法:語言精煉、講解適度。

①通過揭題,說明教學目標,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

②精講,幫助學生掌握動作要領,啓發學生積極思維,學練結合。

2、示範法:完整示範,建立概念,動作正確優美,利於模仿。

①教師的完整示範,讓學生在頭腦中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激發學習願望。

②通過示範,培養學生觀察思維的能力,使之明確要領,學會練習方法

3、練習法:

①通過嘗試練和模仿學習,教會學、練方法,領會動作要領。

②學、練結合,開展互學、互幫、互糾、互評,開創一個和諧、平等、高效的學、練平臺,掌握動作技術環節,從而產生運動慾望,開拓進取,達到目標。

七、教學程序:

遵循人體生理機能活動的變化規律,依據本課的目標,教學程序分爲:開始部分(課堂常規)、準備部分、基本部分(課的主要內容)、結束部分。

1、準備部分

(1)、熱身慢跑

(2)、熱身操

2、基本部分

(1)、遊戲——“快速出擊”

(2)、蹲踞式起跑“各就位”動作技術教學

A、教師講解、示範蹲距式起跑的動作方法:

起跑技術包括“各就位”“預備”“鳴槍”(或“跑”)三個階段。聽到“各就位”口令後,兩手撐地,雙腳前後距離1.5個腳掌前腳距離起跑線1.5個腳掌,後膝跪地,兩手放在緊靠起跑線後沿處,兩臂伸直,肩與起跑線平行,兩手間隔比肩稍寬,四指併攏和拇指成八字形支撐,兩腳左右間距大約15c(或一腳長)。頸部自然放鬆,兩眼視前下方約40~50釐米處,注意聽“預備”口令。

B、分解教學教師指導,帶領動作練習。

C、分組練習:

全班分成四排做練習,前三排同學聽口令做動作,當聽見哨音後第一排迅速跑出去(距離30),二,三排原地不動,第四排同學仔細觀察前面同學的動作是否正確。教師指導,自訂目標,開展互學、互幫、互糾、互評的教、學、練相長活動。

D、展示與評價:

自我展示和集體展示,提倡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

3、結束部分

(1)、整理隊伍,散開。

(2)、放鬆跳練習,調整呼吸。

(3)、小結佈置課後作業和下次課的內容。

(4)、下課,師生再見。組織學生收拾體育器材,如數歸還。

4、整堂課練習密度約爲:28——31%,練習強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