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平均數說課稿(集錦23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23篇《平均數說課稿》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平均數說課稿》相關的範文。

平均數說課稿(集錦23篇)

篇1:《平均數》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本節內容在全書及章節的地位

本節課是《數據的分析》中第一節內容,主要讓學生認識數據統計中基本統計量,是一堂概念性較強的課,也是學生學會分析數據,作出決策的基礎。本節課的內容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能直接指導學生的生活實踐。

(二)教學的目標和要求

知識目標:理解算術平均數、加權平均數的含義,掌握算術平均數、加權平均數的計算方法,明確算術平均數、加權平均數在數據分析中的作用。

能力目標:會計算一組數據的平均數,培養獨立思考,勇於創新,小組協作的能力。

情感目標:體驗事物的多面性與學會全面分析問題的必要性,滲透誠實、進取觀念,培養吃苦創新精神。

(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本着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覺得本節課的重點是:

教學重點:算術平均數、加權平均數的概念以及其計算和確定方法。

教學難點:平均數的計算,加權平均數的理解和運算。

二、說學生

1、學生與教材

(1)國小已學過平均數。

(2)生活接觸過平均數。

2、學生的特點(心理正處於一個重要的轉折時期)

(1)他們一方面好奇心強,愛說愛動、爭強好勝、學習的動力多來自興趣激情,收穫多來自“無意注意”。

(2)另一方面,他們的自覺性差、自控能力弱、情緒起伏較大,動力和效果都不穩定。

下面,爲了講清重點、難點,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徵,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三、說教法

爲了體現以學生髮展爲本,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體現循序漸進與啓發式的教學原則,我主要是以問題的方式啓發學生,以生動有趣的實例吸引與激勵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採用情境教學法。同時,注重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與小組協作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主要以學生“探究思考~小組討論~相互學習”的學習方式而進行。採用了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整個探究式學習過程充滿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體現了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學生纔是學習的主體。

四、說學法

數學作爲基礎教育學科之一,轉變學生數學學習方式,不僅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而且有利於促進學生整體學習方式的轉變。我採用着重於學生探索研究的啓發式教學方法,結合師生共同討論、歸納。在課堂結構上,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設計了以下6個成次的學法:

①引入概念;

②形成概念;

③例―深化概念;

④鞏固新知;

⑤總結反思;

⑥自主探究,它們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從而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接下來,我再具體談一談這堂課的教學過程:

五、說教學程序及設想

(一)引入概念

長期以來,很多學生爲什麼對數學不感興趣,甚至害怕數學,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數學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太遠。事實上,數學學習應該與學生的生活融合起來,從學生的生活經驗 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讓他們在生活中去發現數學、探究數學、認識並掌握數學。

首先由學生的平均成績、平均年齡引入,複習算術平均數的求法,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形成概念

在學生計算出以上問題的平均數後,小組討論研究,看誰做的對,學生得出自己的見解後,老師提問,然後引導對比分析以上兩個問題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從而討論歸納出加權平均數的概念。

(三)深化概念

接着以所學知識解決一個實際問題,一個很貼近實際的應聘問題,第一問設計很簡單,用算術平均數易求,接着出示第二問,給每個數賦上“權”,讓學生探討用剛剛學到的知識解決,學生都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這樣學生就很容易深化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四)鞏固新知

使學生達到對知識的深化理解,從而達到鞏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設計了一組即時訓練題,通過學生的討論研究,真正掌握算術平均數、加權平均數的計算方法,在教師的引導下加深了對新知識的鞏固和提高。

(五)總結反思

由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習的主要內容:

(1)算術平均數、加權平均數的概念。

(2)算術平均數、加權平均數的計算和確定方法。

讓學生通過知識性內容的小結,把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儘快化爲學生的素質;通過數學思想方法的小結,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思想方法在解題中的地位和應用,並且逐漸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個性品質。

(六)自主探究

學生經過以上五個環節的學習,已經初步掌握了算術平均數、加權平均數的計算和確定方法,有待進一步提高認知水平,因此我針對學生素質的差異設計了有層次的訓練題,其中包括了必做題和選做題,留給學生課後自主探究,這樣既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使學有餘力的學生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和餘地,這樣也充分反映了新課改的精神,就是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以上是我教學的設計過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努力讓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把這些生活中的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能加以解釋和應用它,真正體會數學的實際作用。

篇2:《平均數》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教課程標準教科書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平均數》。下面我談談本節課的教學設想,不妥之處,懇請各位教師指正。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這節課是平均數是人教版義教課程標準教科書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一節的內容,是“統計與概率”中的基礎部分。統計中反映一組數據的一般情況與集中趨勢的統計量,也常用於不同組數據的比較與分析,解決相關實際問題。這裏的平均數是指算術平均數。平均數是在學生已學習理解了平均分與除法運算等知識的基礎上開展教學的。認識掌握平均平均數能爲以後進一步學習統計相關知識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理解和學情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方面:理解平均數意義,掌握平均數的計算方法,能計算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過程與方法方面:引導學生經歷認知平均的探索過程,培養增強學生觀察分析數據,解決相關實際問題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使學生在認識平均數的過程中,體會平均數的意義作用,感悟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增強數學興趣與學習自信。

三.教學重難點

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與理解,本課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掌握平均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作用,運用平均數相關知識進行簡單數據分析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有關平均數的數據統計表。

四、說教法與學法

數學課程教學的基本核心理念是讓“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教學活動是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下的師生共同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同時教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因此,依據教材與現代建構主義學習論,結合學生學情,我擬將選擇情景教學、直觀演示、談話啓發、激疑,引導學生自主觀察、思考、合作交流、歸納構建新知,實踐應用,理解掌握平均數意義與計算方法,發展思維,訓練能力。

五、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感知引新

1、課件出示情景問題:在我家的書櫥上、中、下兩層書架上的圖書本數如下表所示:怎樣整理才能使每層書架上的圖書本數一樣多?

2.引導思考彙報整理方法

3.教師談話引題:像這樣把幾個不同的數通過“移多補少”,先合併再平均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的數,就稱作這幾個數的平均數。今天就來進一步認識平均數。板書課題:平均數。

(二)引導探索,認知平均數

1.教學例1

(1)課件出示情景,提出問題

通過課件展示呈現:在學校開展的“節能減排、保護環境”活動中,四年級環保分隊4名隊員收集的飲料瓶數量如下圖(例1主題圖)所示,環保分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個?

(2)引導觀察思考,探究方法

①引導觀察,思考討論(課件呈現思考問題)

隊員收集瓶子數量的條形統計圖中,橫軸表示什麼?縱軸表示什麼?

名隊員收集的個數分別是多少?誰最多誰最少?

題目中要求的問題是什麼?

有什麼方法能使他們收集的數量變成一樣多呢?

(學生交流討論中,教師指出:思考討論交流中,可看圖說方法,也可以動手算一算)

②交流彙報,總結方法――移多補少(結合課件展示)

彙報中,教師:

一是結合課件直觀展示隊員收集的數量,強調指出他們收集的個數“不一樣多”並板書:“不一樣多”;

二是學生彙報將多的移給少的時,結合課件展示移動方法,啓發學生說這種方法可簡單概括爲幾個字?(“移多補少”,同時板書)。

三是質疑:移多補少後,他們平均收集的個數一樣多嗎?是多少?這個數叫什麼數?,學生認識明白後在板書“移多補少”後面板書:“一樣多”,再在“一樣多”下面補上“平均數”。

③深入探究,拓展方法――先求和再平均分

質疑:還有別的方法嗎?學生彙報方法算式與計算過程,說想法,教師通過課件展示算式:(14+12+11+15)÷4=52÷4=13。

平均數算法質疑理解(14+12+11+15)表示什麼?(隊員收集個數的和――總數量);爲什麼要除以4?(14+12+11+15)÷4表示(把總數量平均分爲4份,4表示總份數,結果13就是4名隊員收集瓶子個數的平均數,也就是環保小分隊平均每人收集的個數)?也印證了移多補少法的結果。

板書:總數量÷總份數=平均數

強化平均數意義

質疑:13這個平均數是每人收集到的飲料瓶的實際數量嗎?同學們發現了什麼?13是怎麼得來的?平均數的大小範圍怎樣?

(不是,每人收集的實際數量比13多或比13少;平均數13是通過移多補少和先求和再平分得到的四個數據的平均值;平均數大於四人收集的四個數組中的最小數並小於其中的最大數)

2.教學例2

(1)教師質疑談話引入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平均數,誰能說說平均數的意義?

生:平均數表示一組數據的'平均值。

師:學習了平均數,有什麼作用呢?人們常常通過計算一組數據的平均數來進行數據分析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問題觀察思考分析討論(課件出示)

從主題圖和數據統計表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男、女生隊人數相等嗎?

成績比較哪個好?怎麼判定?

(3)彙報交流,解決問題(結合課件展示思考討論問題和問題解答)

教師重點質疑:你是怎麼判定的?可否根據兩隊各自的總人數來比較判定?爲什麼?怎樣計算各隊的平均成績?

問題解答後質疑強調:如果男、女生兩隊人數相等,還用計算每隊的平均成績來比較嗎?但在兩隊人數不等的情況下,用平均數來表示和比較各隊的成績更爲公平。

(三)應用拓展,強化鞏固新知

依據教學重難點知識,結合教材後“做一做”與習題進行變式拓展應用鞏固練習,實踐應用,學生獨立操作,深化理解,鞏固新知,形成技能。

(四)總結歸納,引導學生談收穫

通過質疑彙報:“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哪些收穫?”回顧、反饋本課所學知識。教師小結。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教學知識點的濃縮再現,梳理整合。本節課我擬通過以下簡潔的板書突出重點,促進增強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識記

七.教學反思

本節教學設想主要依據“學習者的知識是在一定情境下,藉助於他人的幫助,如人與人之間的協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過意義的建構而獲得的。”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意義建構的引導者、幫助者、促進者。”即“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及“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等現代建構主義學習論,教學設計中注重“學生爲中心及其能動作用”、“情境”與“協作學習”對意義建構的重要關鍵作用。

以上說課,定有諸多不妥之處,懇請各位評委教師批評指正。

篇3:平均數說課稿

平均數說課稿

同學們,歡迎你進入微課堂,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平均數再認識》,我們都讀過《小馬過河》這個故事,今天,小馬又來到一條小河邊,想要過河,小馬身高1.4米,小河平均水深1米?小馬過河有危險嗎 ?(小馬過河有危險,因爲平均水深1米,並不是說河裏每一處水深都是1米。可能有的地方比較淺,只有幾十釐米,而有的地方比較深,可能超過1.4米。所以,下馬過河可能會有危險。看來平均數還真是奇妙,可以幫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看屏幕,(點課件)老師從網上查到一組數據,(1)根據有關規定,我國對學齡前兒童實行免票乘車,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攜帶一名身高不足1.2m的兒童免費乘車。1.2m這個數據可能是如何得到的呢?我們首先就要調查一下0- 6歲兒童的身高數據,但是我們無法確定一個準確數值,這就需要計算出數據的平均數來解決問題。1.2米表示學齡前兒童身高的平均數。 接着看,⑵據統計,目前北京市6歲男童身高的平均值爲119.3cm,女童身高平均值爲118.7cm.請根據上面信息來判斷,你認爲這個規定合理嗎?因爲1.2米是6歲兒童的身高數據的平均數,說明全國6歲的兒童的身高可能在1.2米左右。所以這個規定是合理的。老師還了解到這麼一份資料,學校籃球隊的同學正在進行籃球比賽。李強所在的快樂籃球隊,隊員的平均身高是160釐米。那麼,李強的身高可能是155釐米嗎?平均身高160釐米,表示的是籃球隊員身高的一般水平,並不代表隊裏每個人的身高。李強有可能比平均身高矮,比如155釐米,當然也可能比平均身高高,比如170釐米。通過調查,李強的身高是166釐米。超過了平均身高。接着往下看,

下表是“新苗杯”少兒歌手大獎賽的成績統計表。

評委1

評委2

評委3

評委4

評委5

平均分

選手1

92

98

94

96

100

選手2

97

99

100

84

95

選手3

90

98

87

85

90

從統計表中,你認爲誰成績比較好?看來,要比較出選手的水平高低,用平均數來表示,選手的'成績比較公平。那麼怎樣求一組數據的平均數呢?在實際比賽中,通常採取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然後再計算出平均數的記分方法。你能說出其中的道理嗎?由於每個評委的欣賞角度不同,每人給同一位選手打出的分數也就不同,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可以使最後的得分更加公平合理,更能代表選手的實際水平。按照上述的方法計算出三位選手的成績。(1)號選手:(98+94+96)=96分(2)99+97+95=97分(3)號選手98+90+90=94分。第一號通過剛纔的學習,說一說你對平均數有了哪些新的認識?說得真好!願大家能帶上今天所學的內容,去解決生活中與平均數有關的各種問題吧。

篇4:平均數說課稿

平均數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平均數》蘇教版第六冊第十單元的內容。在傳統教材中側重於從算法的水平理解平均數,這容易將平均數的學習演變爲一種簡單的技能學習,忽略平均數的統計學意義,也就是隻會算,不理解。而新教材在理解平均數的意義上明顯加重分量,其實平均數是描述數據集中程度的一個統計量,可以反映一組數據的一般情況,也可以用它進行不同組數據的比較,以看出整體之間的差別,可見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表示統計對象的一般水平。從整個國小階段的數學學習來看,平均數是一個持續的學習內容,到五年級學生還要學習稍複雜的平均數,六年級還要學習衆數、中位數並進行比較。因此,我覺得這節課的重點不僅僅是會求簡單的平均數,還要體會平均數的含義和意義。難點是平均數在統計意義上的理解和認識,感受平均的應用價值。

基於我對教材這樣的認識,結合學生的實際,我擬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問題的需要,使學生能結合實例理解平均數的意義,並學會計算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2、能力目標: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並根據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會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的生活現象,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能力,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二.學情分析:

根據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他們已經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新舊知識遷移的能力。同時,在學生已經認識了可能性的大小,條形統計圖,並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分析的基礎上教學平均數,這些都對本課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三、教學設計理念

由於平均數只是一個虛擬的數,意義比較抽象。因此根據新課程的理念,在教學中力圖體現以生爲本、“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少教多學”的教學理念。在設計中我力求體現以內容定教法,教法爲內容與學生服務的宗旨。同時,力求體現師生平等、啓發式的教學方法,爲學生創造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情境,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並通過師生互動式的討論,使學生充滿求知的慾望。爲了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中創設情境,引入探究式的教法,以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並通過分析、討論等方法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學會探究問題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首先是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爲了使教學活動有效開展,我創設了學生熟悉的套圈遊戲,出示男、女生套圈成績統計圖,分別說說從中可以得到哪些數學信息,爲下面的兩隊比賽做好鋪墊。

(二)接着就利用遊戲的進程,解決問題,探求新知。

這裏我設計三個比賽環節:讓學生感受平均數的產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

第一次比賽,人數相同,男女各3個人,比較兩組水平可以直接比“總數”,但這個時候還顯示不出計算平均數的的迫切性。

第二次比賽,人數不同,男生3人,女生4人,男生3人每人套中4個,女生4人每人套中3個,讓學生交流哪個對贏,從圖上看,男生每人都比女生多套中1個,男生準一些,所以男生對贏了。明確人數不同時,比每人套中的個數,同時討論爲什麼比總個數就不公平了。

第三次比賽,先交流看哪隊贏,比什麼,明確人數不同比每人套中的個數;接着和第二次比賽進行比較,第二次比賽每人套中多少個一下子可以看出來,而現在每人套中的有多有少,讓學生探索有什麼方法可以從圖上一下子看出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探索並總結出移多補少的方法,並初步認識平均數。

我成功引入了平均數,並介紹了移多補少的方法後,接着完成兩道用移多補少方法求平均數的練習,鞏固求解方法。

剛纔只有三盤蘋果,學生一下子就看出怎麼移了,接下來還有幾盤蘋果,你能一下子就移好它嗎,有信心嗎?出示之後學生驚訝了,蘋果多了,盤子也多了,用移多補少的方法有點困難了。這時馬上追問:那麼現在該怎麼辦?探究先合後分的.方法。

在學生掌握了兩種求平均數的方法後,讓學生口答幾組數據的平均數,並探究平均數的範圍。這裏鼓勵學生大膽的說,用自己的語言說,讓模糊的概念越說越清晰,可能學生會說的不科學,但在表述中,逐漸走進抽象的理解,逐漸理解概念。

(三)練習設計:

新授離不開聯繫實際,拓展應用。所以練習的設計我始終遵循科學性原則、層次性原則和針對性原則來進行,而且素材全部取材於學生的生活,主要突出平均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因此我設計了

1.三(3)班第二小組的身高情況統計表,要求學生不計算,直接估計他們的平均身高,讓學生再次領悟平均數應該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

2. 一條河的平均水深爲110釐米,小明的身高是135釐米,小明會出現危險嗎?這一生活的現實情境,爲孩子們思維碰撞搭建了新的平臺,爭論中,通過對“平均水深”的深刻理解,得出結論“可能會有危險”,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平均數代表是一個整體水平,而不是每個地方都是110釐米。

3、辯一辯,說一說。

目的:通過學生辨析,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化對平均數的認識。

4. 想一想,選一選。

目的:鞏固新知,不僅要掌握平均數的計算方法,更是對平均數的深入練習。

5、最後還介紹了演唱比賽中,選手的平均得分是怎樣產生的。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同時也豐富了他們的課外知識。

(四)總結評價。

總結評價中,我設計下面問題: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讓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穫,能有效地刺激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既讓學生加深了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又可鞏固求平均數的方法。同時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能力的發展以及興趣的培養。

篇5:《平均數》說課稿

《平均數》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平均數”。

2、教材分析:

隨着科學技術和數學本身的發展,統計學已成爲現代數學方法的一個重要部分和應用數學的重要領域。大到科學研究,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統計無處不在。新《數學課程標準》中也將“統計與概率”安排爲一個重要的學習領域,強調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本單元正是在此基礎上,向學生介紹統計的初步知識的。本課則是在學生初步認識統計後進行教學的,它包含兩部分,即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和求平均的方法。

3、教學重難點:

平均數是統計工作中常用的一種特徵數,它能反映統計對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廣泛。所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計算方法是教學的重點。而“平均數”又和過去學過的“平均分”的意義不同,正確理解平均數的實際意義和應用就是教學的難點。

4、教學目標:

基於這樣的認識,教學中我們就不能只停留在“簡單地給出若干數據,要求學生計算出它們的平均數”上,而應充分引導學生理解“平均數”概念所蘊含的豐富、深刻的統計與概率的背景,幫助他們認識到平均數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意義與廣泛應用,並能在新的情境中運用它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獲得必要的發展。爲此,我制定了以下三條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會解釋平均數的實際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

能力目標: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並根據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養學生的策略意識和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小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品質,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展。

二、說教法:

由於“平均數”意義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容易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求平均數”作爲一類應用題,而現行教材中應用題往往脫離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我根據學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認識規律和教學的啓發性、直觀性和麪向全體因材施教等教學原則,積極創設真實的、源於生活的問題情境,以“學生髮展爲本,以活動爲主線,以創新爲主旨”,採用多媒體教學等有效手段,以引導法爲主,輔之以直觀演示法、設疑激趣法、討論法,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扮演好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角色。

三、說學法:

在學法指導上,我努力營造平等、民主、和諧、安全的教學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觀察、操作、比較、分析等活動,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主動探究,去發現、構建數學知識。通過小組合作中的互相討論交流,讓學生從中學會與他人交往,分享同伴的成功,解釋自己的想法,傾聽別人的意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師還要讓學生進行自己我反思,自主評價,以提高解決問題和綜合概括的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課一開始,我用多媒體出示這樣的情景:“星期天,三個好夥伴一起去釣魚。他們分別釣了6條、11條、4條。請你想個辦法,使他們的魚同樣多。”[由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從而對數學知識產生親切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愛數學、學數學的興趣。]

接着讓學生動手操作火柴棒,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擺出結果,然後讓學生閉上眼睛反思剛纔的操作過程,概括出“移多補少”的方法。再用多媒體繼續演示“又來了一個同學,他釣了11條”,讓學生在頭腦中想象“移”的過程並交流。[我們知道“平均數”與“平均分”是不同的概念。因爲平均分得的結果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量,而平均數卻只是一個表示中間狀態的抽象數量。因而在教學時,我並未讓學生進行操作,而是通過讓學生在交流與想象中感受“平均數”的實際意義,爲隨後的深化作好預設。]

學生的認識剛剛獲得平衡,我又用多媒體巧妙設置衝突:“又來了四個同學,分別釣了10條、7條、9條、8條”,仍舊讓學生在頭腦中想象,學生覺得用“移多補少”的方法太麻煩了,該怎麼辦呢?[迫使他們自覺突破思維定勢,換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從而獲得求平均數的一般方法,]即“先合併再平分”,並要求列式計算,[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數學化”的過程,它對於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思考問題有着實際的意義。]

最後,讓學生爲操作後得到的結果“7”起個名字,從而引出“平均數”及其含義。

(二)聯繫生活,提出問題

在學生初步理解了“平均數”的含義後,我又聯繫學生熟悉的“買半票”引出身高的話題,讓學生介紹一下自己的身高,隨意抽取幾位作比較。接着,我又請第一排和最後一排同學起立,比較身高並說說你是怎麼比的。學生會覺得這個問題太容易了,因爲坐在最後的同學往往個子比較高。我又請第3小組和第4小組同學起立,再進行比較,學生髮現高矮不一,不好比,想到把每人的身高加起來再比,又發現兩組人數不一樣,還是無法比較。

學生懸念頓生,思維處於欲罷不能的憤悱狀態,我抓住時機設疑:“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能準確地比較出這兩組同學哪組更高一些?”鼓勵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引導總結出最佳方法是通過求他們的平均身高來比較。[“學起于思,思源於疑。”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爲探索活動提供了動力,明確了方向,使學生進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激發了他們的探究慾望。]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明確了探究方向即求每一個小組的平均身高後,我便組織學生開展討論:“要求每一小組的平均身高,要作哪些方面的準備工作?”讓學生懂得要先收集每個同學的身高才能計算。[源於學生身邊真實的數學問題,正好激發了學生開展研究的興趣,促使他們主動進行合作,以取得小組競賽的勝利。]

在音樂聲中,以學生小組爲單位開始了活動。允許學生離開座位,獨立收集小組內每個同學的身高填入統計表中,計算出平均身高,然後在組內交流計算方法,統一結果,由組長填入彙總表中。[這兒,教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放手讓他們在開放的活動空間裏自主探索,解決問題。教師只是以參與者、合作者的身份融入他們的活動中,和他們平等相處,熱心幫助他們處理突發事件,並及時獲取反饋信息,]在投影儀上展示交流各種計算方法,一一加以肯定,鼓勵簡便算法,並總結基本方法:總數/份數=平均數。緊接着激發學生思考:“第1小組的平均身高爲138釐米,所以他們組每個同學的身高一定是138釐米。對嗎?”[通過辨析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最後引導學生觀察表格,比較第3小組和第4小組哪組更高,使學生體驗用自己的探索解決問題的成功。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繼續挖掘表格中隱藏的信息,交流體會,提出新的問題“全班同學的平均身高是多少?”,讓學生估算,再通過筆算驗證,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知道全班同學的平均身高後,我又順勢出示全國四年級國小生10年前和現在的平均身高統計表,讓學生聯繫自身實際進行比較,教育學生要積極鍛鍊,並且珍惜幸福的生活!

(四)實踐運用,體驗生活

數學於生活,又要應用於生活,才能體現其價值及魅力。在學生理解了“平均數”的含義,學會了求“平均數”的方法後,我又引入了以下現實情境:

1、小明班同學的平均身高是140釐米,所以他的身高一定是140釐米。對嗎?

2、上明班同學的平均身高是140釐米,小強班同學的平均身高是137釐米,可以說小明一定比小強高嗎?

3、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30釐米,小明身高140釐米,他在游泳池中學游泳,會不會有危險?爲什麼?

4、老師發現我們家第二季度用電情況是這樣的(投影電費單),你能用剛纔學到的本領,幫我預測一下我家這個月的用電情況,好嗎?你爲什麼這麼認爲?

[通過情境的辨析,問題的解決,既深化了學生對“平均數”概念的認識,體會到“求平均數”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意義,同時也爲學生創造了自由表達、廣泛交流的機會,提升了他們“數學交流”的能力。]

爲了讓學生感受平均數的用途廣泛,我又讓學生自由交流生活中所見到過的平均數,再通過報刊新聞開擴學生的視野,體會平均數在各行各業中的廣泛用途。

(五)評價總結,拓展延伸

課末,我讓學生當評委給這節課打分,當學生爲最後得分爭論不休時,及時設疑:“以誰的分數爲標準呢?什麼分數是最公正的?”引導學生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看似隨意一筆,卻足見教師的匠心。通過“給教師打分”及平均分的計算,既強化了本課的新知,再現了“求平均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又使老師得到真實的信息反饋,同時還爲隨後的課堂小結作了巧妙的預設,可謂“一舉三得”。]

最後,讓學生談談這節課的收穫,打算如何運用。[讓學生自我評價,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對課堂的拓展延伸,進一步激發學生繼續探究的興趣。]

篇6:《平均數》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教課程標準教科書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平均數》。下面我談談本節課的教學設想,不妥之處,懇請各位教師指正。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這節課是平均數是人教版義教課程標準教科書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一節的內容,是“統計與概率”中的基礎部分。統計中反映一組數據的一般情況與集中趨勢的統計量,也常用於不同組數據的比較與分析,解決相關實際問題。這裏的平均數是指算術平均數。平均數是在學生已學習理解了平均分與除法運算等知識的基礎上開展教學的。認識掌握平均平均數能爲以後進一步學習統計相關知識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理解和學情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方面:理解平均數意義,掌握平均數的計算方法,能計算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過程與方法方面:引導學生經歷認知平均的探索過程,培養增強學生觀察分析數據,解決相關實際問題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使學生在認識平均數的過程中,體會平均數的意義作用,感悟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增強數學興趣與學習自信

三.教學重難點

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與理解,本課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掌握平均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作用,運用平均數相關知識進行簡單數據分析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有關平均數的數據統計表。

四、說教法與學法

數學課程教學的基本核心理念是讓“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教學活動是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下的師生共同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同時教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因此,依據教材與現代建構主義學習論,結合學生學情,我擬將選擇情景教學、直觀演示、談話啓發、激疑,引導學生自主觀察、思考、合作交流、歸納構建新知,實踐應用,理解掌握平均數意義與計算方法,發展思維,訓練能力。

五、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感知引新

1、課件出示情景問題:在我家的書櫥上、中、下兩層書架上的圖書本數如下表所示:怎樣整理才能使每層書架上的圖書本數一樣多?

2.引導思考彙報整理方法

3.教師談話引題:像這樣把幾個不同的數通過“移多補少”,先合併再平均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的'數,就稱作這幾個數的平均數。今天就來進一步認識平均數。板書課題:平均數。

(二)引導探索,認知平均數

1.教學例1

(1)課件出示情景,提出問題

通過課件展示呈現:在學校開展的“節能減排、保護環境”活動中,四年級環保分隊4名隊員收集的飲料瓶數量如下圖(例1主題圖)所示,環保分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個?

(2)引導觀察思考,探究方法

①引導觀察,思考討論(課件呈現思考問題)

隊員收集瓶子數量的條形統計圖中,橫軸表示什麼?縱軸表示什麼?

名隊員收集的個數分別是多少?誰最多誰最少?

題目中要求的問題是什麼?

有什麼方法能使他們收集的數量變成一樣多呢?

(學生交流討論中,教師指出:思考討論交流中,可看圖說方法,也可以動手算一算)

②交流彙報,總結方法——移多補少(結合課件展示)

彙報中,教師:

一是結合課件直觀展示隊員收集的數量,強調指出他們收集的個數“不一樣多”並板書:“不一樣多”;

二是學生彙報將多的移給少的時,結合課件展示移動方法,啓發學生說這種方法可簡單概括爲幾個字?(“移多補少”,同時板書)。

三是質疑:移多補少後,他們平均收集的個數一樣多嗎?是多少?這個數叫什麼數?,學生認識明白後在板書“移多補少”後面板書:“一樣多”,再在“一樣多”下面補上“平均數”。

③深入探究,拓展方法——先求和再平均分

質疑:還有別的方法嗎?學生彙報方法算式與計算過程,說想法,教師通過課件展示算式: (14+12+11+15)÷4=52÷4=13

平均數算法質疑理解(14+12+11+15)表示什麼?(隊員收集個數的和——總數量);爲什麼要除以4?(14+12+11+15)÷4表示(把總數量平均分爲4份,4表示總份數,結果13就是4名隊員收集瓶子個數的平均數,也就是環保小分隊平均每人收集的個數)? 也印證了移多補少法的結果。

板書:總數量÷總份數=平均數

強化平均數意義

質疑:13這個平均數是每人收集到的飲料瓶的實際數量嗎?同學們發現了什麼?13是怎麼得來的?平均數的大小範圍怎樣?

(不是,每人收集的實際數量比13多或比13少;平均數13是通過移多補少和先求和再平分得到的四個數據的平均值;平均數大於四人收集的四個數組中的最小數並小於其中的最大數)

2.教學例2

(1)教師質疑談話引入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平均數,誰能說說平均數的意義?

生:平均數表示一組數據的平均值

師:學習了平均數,有什麼作用呢?人們常常通過計算一組數據的平均數來進行數據分析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課件出示例2及主題圖)

(2)問題觀察思考分析討論(課件出示)

從主題圖和數據統計表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男、女生隊人數相等嗎?

成績比較哪個好?怎麼判定?

(3)彙報交流,解決問題(結合課件展示思考討論問題和問題解答)

教師重點質疑:你是怎麼判定的?可否根據兩隊各自的總人數來比較判定?爲什麼?怎樣計算各隊的平均成績?

問題解答後質疑強調:如果男、女生兩隊人數相等,還用計算每隊的平均成績來比較嗎?但在兩隊人數不等的情況下,用平均數來表示和比較各隊的成績更爲公平。

(三)應用拓展,強化鞏固新知

依據教學重難點知識,結合教材後“做一做”與習題進行變式拓展應用鞏固練習,實踐應用,學生獨立操作,深化理解,鞏固新知,形成技能。

(四)總結歸納,引導學生談收穫

通過質疑彙報:“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哪些收穫?”回顧、反饋本課所學知識。教師小結。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教學知識點的濃縮再現,梳理整合。本節課我擬通過以下簡潔的板書突出重點,促進增強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識記

七.教學反思

本節教學設想主要依據“學習者的知識是在一定情境下,藉助於他人的幫助,如人與人之間的協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過意義的建構而獲得的。”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意義建構的引導者、幫助者、促進者。”即“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及“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等現代建構主義學習論,教學設計中注重“學生爲中心及其能動作用”、“情境”與“協作學習”對意義建構的重要關鍵作用。

以上說課,定有諸多不妥之處,懇請各位評委教師批評指正。

篇7:《平均數》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和目標確定

教材在“簡單的數據整理”之後編排了“平均數”這一課,可以看出平均數與統計知識間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繫。可以說,平均數是統計知識中的一個信息數,讓學生通過實驗、猜測、探究等活動理解“平均數”的意義,這對學生應用平均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爲今後學習複雜的統計知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課標明確指出“估算能力、統計概率的思想和方法已成爲未來公民必備的常識。”依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本課的知識特點和學生認知能力情況,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如下: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合作探索中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感知平均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2、培養學生參與、體驗、應探究意識,提高學生構建和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3、 滲透“移多補少”“估算”等數學思想動態的分析和解決問題,體驗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

數學重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平均數的應用。

二、教法、學法

教法和學法是體現在教學過程中的。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拫據這一基本理念和本課知識學生可操作性強的特點,因此我採用嘗試教學法爲主。激勵、演示、遷移爲輔的教學方法。學生採用觀察分析、實驗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這節課中,老師準備了實物投影片、大小一樣的4個水杯等教具;學生4人一組準備大小一樣的4個水杯等學具。

三、教學流程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環節如下:

設疑激趣→實驗探究→應用拓展→回顧小結

下面我從這四個環節談談我的教學設計

第一環節:設疑激趣

採用淡話導入,問學生從國小一年級到現在,學過哪些帶有“數”(板書:數)這個字的數學知識,學生通過說發現數學真和“數”這個字聯繫緊密,於是設疑: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和“數”這個字有聯繫的數學知識,它是什麼呢?老師想,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自己發現這個祕密。你們有信心嗎?本環節學生談的過程,就是整理原有生活經驗的過程,激活初步形成的數學思想,爲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做知識上、方法上、情感上的準備。

第二環節:實驗探究(分二步進行)

第一步、動手實踐,感知均等。

採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把桌上4個不同高度的水杯的水倒勻,鼓勵學生用最少的次數,最快的速度完成。

學生充分活動後,小組彙報實驗過程時,請完成最快的一組到前面邊演示邊談談怎樣快又準的分均,從而滲透移多補少、巧合均分的思想,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步:估計預測,探究解疑。

讓學生估計一下現在水面的高度,並把這個數記下來。那準確的高度是多少呢?讓學生探究解決。預計學生會用尺子量,或先求總高度,再求每杯水的平均高度。學生得出結論後,最好選擇有差異的兩個小組彙報並板書,在討論中達成共識。在肯定學生的方法後,讓學生看板書說想的過程。教師再讓學生說4釐米怎樣得來的?通過這樣的強化,學生明確4釐米就是把4杯水的總高度平均分成4份,就求出每杯水的平均高度,我們可以叫它什麼數呢?(板書:平均)讓學生再談談對平均數的理解?由此揭示課題,突破重點。

本環節讓學生在實踐、猜測、探究中親歷親爲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構建數學知識的能力。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究,目的是降低個人學習的難度,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在學生討論時,老師參與其中,及時幫助有困難的學生,使課堂教學在着眼發展,凸顯主體中進行。

第三環節:應用擴展(分四個層次進行)

1)、列舉實例:生活中什麼地方你遇到過平均數?學生談完,教師出示一組平均數的資料。此題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感知平均數與生活的聯繫。老師出示的資料,既開拓學生的視野,又對學生緊張的學習情緒起到緩解的作用。也對學生進行保護環境等方面的教育。

1、未來1000年,人類的平均壽命將達180歲。

2、一年裏,有1032萬頃的森林從地球上消失。森林正已平均每分鐘20公頃的速度減少着。

3、一天平均笑15次。

4、通過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學生的身高明顯上升。7~12歲男生平均身高增長2.1釐米,女生增長1.7釐米;13~15歲男生平均身高增長1.9釐米,女生增長0.8釐米。

2)、嘗試練習:出示例3,讓學生嘗試計算,然後對照課本我檢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和自己的身高對比,以及猜測全縣四年級學生的身高爲一組,推廣對全省以至於全國四年級學生的平均身高。

3)、明辨真僞:深化學生對平均數的理解,關注學生應用能力的提升。通過課前瞭解自己家每月平均電費的支出,對學生進行節約能源教育。

篇8:《平均數》說課稿

隨着科學技術和數學本身的發展,統計學已成爲現代數學方法的一個重要部分和應用數學的重要領域。大到科學研究,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統計無處不在。《數學課程標準》中也將“統計與概率”安排爲一個重要的學習領域,強調要培養學生從統計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意識,重要途徑就是要在教學中着力展示統計的廣泛應用。

有關平均數的知識,以前是把它當作一種典型應用題來教學的,即所謂的求平均數應用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比較重視於給出若干個數據,要求學生計算出它們的平均數,並且把數據的複雜程度和學生的計算速度及正確率作爲教學的重點。但是,從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數學對於解決實際問題的作用來看,教學中更應該強調學生對平均數的意義、特徵的把握,注重其統計含義的理解,讓學生在新的問題情境中,正確地運用它去解決問題。

基於這樣的認識,教學中我沒有隻停留在“簡單地給出若干數據,要求學生計算出它們的平均數”上,而是把理解平均數的意義作爲教學的重點,緊密聯繫實際,使學生體會到爲什麼要學習習近平均數,充分引導學生理解“平均數”概念所蘊涵的豐富、深刻的統計與概率的背景,讓學生再實踐應用中,去把握平均數的特徵,理解平均數的意義。並能在新的情境中運用它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獲得必要的發展。

怎樣才能使三年級的國小生感受到學習習近平均數是一種需要呢?課標上指出:國小中年級——高年級的學生開始對“有用”的數學更感興趣。此時,學習素材的選取與呈現以及學習活動的安排更應當關注數學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的應用應該是現實的、具體的問題解決。使他們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而且學數學是有用的、必要的,從而願意並且想學數學。

於是,課的引入部分我設計了和執教班級的數學陳老師比身高,引出一個結論:“因爲史家國小的陳老師比府學國小的王老師高,所以史家國小的老師比府學國小的老師高。”讓學生判斷這個結論對嗎?從而引發學生的思考。學生認爲兩校老師比身高是跟每個老師都有關係,要看整體,不能只看王老師和劉老師兩個人。我又追問你們有什麼辦法嗎?有的學生回答把兩個學校所有老師的身高相加再進行比較。後又發現兩校教師人數不同,這樣比整體不合理。學生懸念頓生,思維處於欲罷不能的憤悱狀態,我抓住時機設疑:光看王老師和陳老師兩個人或比兩校老師的身高總數都不能比出哪所學校的老師高一些,怎麼辦呢?看來要找一個新的標準,再進行比較。這個新標準就是 “平均數”,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有關“平均數”的問題。

從富有現實意義的數學問題“比身高”導入,自然的引出“平均數”概念,並巧妙地使學生直觀感知平均數是表示一組數據的一般情況,並不表示一個實際存在的數量,爲後面深化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預設。

在課的結尾部分,爲了加深學生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及特徵的把握,我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和開頭相互呼應,設計了“府學國小教師平均身高是164釐米,史家國小教師的平均身高是162釐米,史家國小的數學陳老師一定比府學的數學王老師矮,你認爲對嗎”的討論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從對“平均身高”的理解中找到正確的答案。之後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在學生已有些疲勞的時候設計了一個幽默動畫“小陳應聘”,結合裏面提出的一些問題,引發學生進行思考,一方面,結合題目進一步體會平均數所表示的具體含義;另一方面,體會到極端值對平均數的影響。

總之,我力求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樹立應用意識,能夠初步形成解決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數學問題的能力,並通過這一應用過程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社會,從而獲得必要的發展。

篇9:《平均數》優秀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一)本節內容在全書及章節的地位

本節課是《數據的分析》中第一節內容,主要讓學生認識數據統計中基本統計量,是一堂概念性較強的課,也是學生學會分析數據,作出決策的基礎。本節課的內容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能直接指導學生的生活實踐。

(二)教學的目標和要求

知識目標:理解算術平均數、加權平均數的含義,掌握算術平均數、加權平均數的計算方法,明確算術平均數、加權平均數在數據分析中的作用。

能力目標:會計算一組數據的平均數,培養獨立思考,勇於創新,小組協作的能力。

情感目標:體驗事物的多面性與學會全面分析問題的必要性,滲透誠實、進取觀念,培養吃苦創新精神。

(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本着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覺得本節課的重點是:

教學重點:算術平均數、加權平均數的概念以及其計算和確定方法。

教學難點:平均數的計算,加權平均數的理解和運算。

二、學生分析

1、學生與教材

(1)國小已學過平均數。

(2)生活接觸過平均數。

2、學生的特點(心理正處於一個重要的轉折時期)

(1)他們一方面好奇心強,愛說愛動、爭強好勝、學習的動力多來自興趣激情,收穫多來自“無意注意”。

(2)另一方面,他們的自覺性差、自控能力弱、情緒起伏較大,動力和效果都不穩定。

下面,爲了講清重點、難點,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徵,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三、教法

爲了體現以學生髮展爲本,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體現循序漸進與啓發式的教學原則,我主要是以問題的方式啓發學生,以生動有趣的實例吸引與激勵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採用情境教學法。同時,注重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與小組協作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主要以學生“探究思考~小組討論~相互學習”的學習方式而進行。採用了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整個探究式學習過程充滿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體現了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學生纔是學習的主體。

四、學法

數學作爲基礎教育學科之一,轉變學生數學學習方式,不僅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而且有利於促進學生整體學習方式的轉變。我採用着重於學生探索研究的啓發式教學方法,結合師生共同討論、歸納。在課堂結構上,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設計了以下6個成次的學法,①引入概念、②形成概念、③例—深化概念、④鞏固新知、⑤總結反思、⑥自主探究,它們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從而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接下來,我再具體談一談這堂課的教學過程:

五、教學程序及設想

(一)引入概念

長期以來,很多學生爲什麼對數學不感興趣,甚至害怕數學,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數學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太遠。事實上,數學學習應該與學生的生活融合起來,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讓他們在生活中去發現數學、探究數學、認識並掌握數學。

首先由學生的平均成績、平均年齡引入,複習算術平均數的求法,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形成概念

在學生計算出以上問題的平均數後,小組討論研究,看誰做的對,學生得出自己的見解後,老師提問,然後引導對比分析以上兩個問題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從而討論歸納出加權平均數的概念。

(三)深化概念

接着以所學知識解決一個實際問題,一個很貼近實際的應聘問題,第一問設計很簡單,用算術平均數易求,接着出示第二問,給每個數賦上“權”,讓學生探討用剛剛學到的知識解決,學生都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這樣學生就很容易深化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四)鞏固新知

使學生達到對知識的深化理解,從而達到鞏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設計了一組即時訓練題,通過學生的討論研究,真正掌握算術平均數、加權平均數的計算方法,在教師的引導下加深了對新知識的鞏固和提高。

(五)總結反思

由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習的主要內容:

⑴算術平均數、加權平均數的概念。

⑵算術平均數、加權平均數的計算和確定方法。

讓學生通過知識性內容的小結,把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儘快化爲學生的素質;通過數學思想方法的小結,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思想方法在解題中的地位和應用,並且逐漸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個性品質。

(六)自主探究

學生經過以上五個環節的學習,已經初步掌握了算術平均數、加權平均數的計算和確定方法,有待進一步提高認知水平,因此我針對學生素質的差異設計了有層次的訓練題,其中包括了必做題和選做題,留給學生課後自主探究,這樣既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使學有餘力的學生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和餘地,這樣也充分反映了新課改的精神,就是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以上是我教學的設計過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努力讓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把這些生活中的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能加以解釋和應用它,真正體會數學的實際作用。

篇10:《平均數》優秀說課稿

《平均數》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數學第八冊第一單元“簡單的數據整理和求平均數”的內容。現在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和目標確定

教材在“簡單的數據整理”之後編排了“平均數”這一課,可以看出平均數與統計知識間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繫。可以說,平均數是統計知識中的一個信息數,讓學生通過實驗、猜測、探究等活動理解“平均數”的意義,這對學生應用平均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爲今後學習複雜的統計知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課標明確指出“估算能力、統計概率的思想和方法已成爲未來公民必備的常識。”依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本課的知識特點和學生認知能力情況,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如下:

教學目標:

1、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瞭解平均數的意義。

2、能結合簡單的統計表,解決一些與平均數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

二、教法、學法

教法和學法是體現在教學過程中的。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拫據這一基本理念和本課知識學生可操作性強的特點,因此我採用嘗試教學法爲主。激勵、演示、遷移爲輔的教學方法。學生採用觀察分析、實驗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三、教學流程設計

第一環節:設疑激趣

採用淡話導入,問學生從國小一年級到現在,學過哪些帶有“數”這個字的數學知識,學生通過說發現數學真和“數”這個字聯繫緊密,於是設疑: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和“數”這個字有聯繫的數學知識,它是什麼呢?老師想,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自己發現這個祕密。你們有信心嗎?本環節學生談的過程,就是整理原有生活經驗的過程,激活初步形成的數學思想,爲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做知識上、方法上、情感上的準備。

第二環節:實驗探究(分二步進行)

第一步、動手實踐,感知均等。採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30個圓片通過“移多補少”的方法得到數字6。學生充分活動後,小組彙報實驗過程時,請完成最快的一組到前面邊演示邊談談怎樣快又準的分均,從而滲透移多補少、巧合均分的思想,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步:估計預測,探究解疑。問學生爲什麼小明記住的數字個數不是最多9個,也不是最少的4個。到底數字幾比較合理呢?學生得出結論後,最好選擇有差異的兩個小組彙報並板書,在討論中達成共識。在肯定學生的方法後,讓學生看板書說想的過程。就求小明記住數字的個數,我們可以叫它什麼數呢?(板書:平均)讓學生再談談對平均數的理解?由此揭示課題,突破重點。本環節讓學生在實踐、猜測、探究中親歷親爲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構建數學知識的能力。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究,目的是降低個人學習的難度,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在學生討論時,老師參與其中,及時幫助有困難的學生,使課堂教學在着眼發展,凸顯主體中進行。

第三環節:應用擴展(分四個層次進行)

1、列舉實例:生活中什麼地方你遇到過平均數?學生談完,教師出示一組平均數的資料。此題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感知平均數與生活的聯繫。老師出示的資料,既開拓學生的視野,又對學生緊張的學習情緒起到緩解的作用。

2、嘗試練習:出示例3,讓學生嘗試計算,然後對照課本我檢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和自己的身高對比,以及猜測全縣四年級學生的身高爲一組,推廣對全省以至於全國四年級學生的平均身高。

3、明辨真僞:深化學生對平均數的理解,關注學生應用能力的提升。通過課前瞭解自己家每月平均電費的支出,對學生進行節約能源教育。再結合第1題,唐山開展大課間活動,對學生進行多參加體育鍛煉的教育。

篇11:《求平均數》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十冊第一單元的第4課時。

2、教材分析:

隨着科學技術和數學本身的發展,統計學已成爲現代數學方法的一個重要部分和應用數學的重要領域。大到科學研究,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統計無處不在。新《數學課程標準》中也將統計與概率安排爲一個重要的學習領域,強調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本單元正是在此基礎上,向學生介紹統計的初步知識的。本課則是在學生初步認識統計後進行教學的,它包含兩部分,即算術平均數和加權平均數(較複雜的平均數問題)。

3、教學重、難點:

平均數是統計工作中常用的一種特徵數,它能反映統計對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廣泛。所以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計算方法是教學的重點。而本課的平均數又和過去學過的平均數的方法不同,弄清全部數據的總和與全部數據的個數之間的對應關係就是教學的難點。

4、教學目標

在學生計算出平均數的基礎上應充分引導學生理解平均數概念所蘊含的豐富、深刻的統計與概率的背景,幫助他們認識到平均數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意義與廣泛應用,並能在新的情境中運用它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獲得必要的發展。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定爲:

知識目標: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掌握求算術平均數的方法。

能力目標: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並根據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養學生的策略意識和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小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品質,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展。

二、說教法:

求平均數作爲一類應用題,若教學內容脫離生活實際,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要積極創設真實的、源於生活的問題情境,以學生髮展爲本,以活動爲主線,以創新爲主旨,採用多媒體教學等有效手段,以引導法爲主,輔之以直觀演示法、設疑激趣法、討論法,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扮演好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角色。

三、說學法:

在學法指導上,努力營造平等、民主、和諧、安全的教學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觀察、操作、比較、分析等活動,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主動探究,去發現、構建數學知識。通過小組合作中的互相討論交流,讓學生從中學會與他人交往,分享同伴的成功,解釋自己的想法,傾聽別人的意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師還要讓學生進行自己我反思,自主評價,以提高解決問題和綜合概括的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老師從各組的假期作業調查報告學會理財中得知以下一些數據:

第一組11人,在春節共收到利是11000元,

第二組12人,在春節共收到利是9960元,

第三組10人,在春節共收到利是7990元。

從這組數據,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學生提出如下問題:

(1)第一組(第二組、第二組)平均每人在春節收到利是多少元?

(2)平均每組在春節收到利是多少元?

(3)平均每人在春節收到利是多少元?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數學化的過程,它對於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思考問題有着實際的意義。由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從而對數學知識產生親切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愛數學、學數學的興趣。]

(二)解決問題,思維衝突。

學生提出了他們感興趣的問題,讓他們逐解答:

(1)1100011=1000(元)

996012=830(元)

799010=799(元)

學生的認識剛剛獲得平衡,老師又用某一學生的解答引出衝突,第二個問題有以下三種不同的答案:

(2)法1、(11000+9960+7990)3=9650(元)

法2、(1000+830+799)3=876(元)

法3、1000+830+799=2629(元)

誰的對呢?

學生懸念頓生,思維處於欲罷不能的憤悱狀態,迫使他們自覺產生思維碰撞,多角度思考問題,鼓勵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從而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一般方法。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爲探索活動提供了動力,明確了方向,使學生進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激發了他們的探究慾望。]

篇12:數學《平均數》說課稿

蘇教版數學《平均數》說課稿

一、說教材分析

首先我從教材分析說起,“平均數”作爲統計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從屬於“統計與概率”的範疇。它是在學生學會了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會用條形統計圖(一個表示一個或多個單位)來表示統計的結果,以及平均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平均數是一個“虛擬”的數,是藉助先總後平均分的意義通過計算得到的。但平均數的概念與學過的平均分的意義是不完全一樣的。它既可以描述一組數據本身的總體情況,也可以作爲不同數據比較的一個指標,它是描述數據集中程度的一個統計量。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不僅僅讓學生達成求平均數的方法,那麼理解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及在生活的作用。

二、說學情分析

(1)學生的認知起點分析:學習本節課的知識儲備要求,一是統計的初步知識,二是平均分的知識。這些知識是學生原來的知識中學過。

(2)學生的能力結構分析:通過統計圖表和統計初步知識的學習,學生已初步具有調查、統計的意識;而且,學生已初步具有“移多補少”使兩數相等的能力。

學習目標:

1、學生能結合實例理解平均數的意義,通過“移多補少”,使學生經歷在總數不變的情況下,數據從不相等到相等的過程,掌握平均數的計算方法。

2、學生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培養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體會到求平均數的作用以及求平均數在生活中的應用,並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在練習題中點題達成目標。

教學重點:

是讓學生理解平均數在統計學上以及在生活中(比較用)的意義,感受平均數產生的必要性和價值,掌握求平均數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

是正確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怎樣求平均數。

三、說教法學法

根據新課程新理念,我充分用老師引導-學生自出探究-形成知識鞏固與提高的教學主線,爲學生的知識生產提供足夠的時空和適當的指導。我力求體現以內容定教法,教法爲內容與學生服務的宗旨,力求體現教師引導、啓發式的教學方法,爲學生創造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情境,並採用課件和說教同步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直觀明瞭的理解什麼是平均數和平均數的意義。通過鞏固與練習,加深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同時藉機滲透法制教育。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步:與學生對話,引出一項同學們喜歡的比賽活動,並用多媒體簡要介紹此項活動,然後提出問題引發認知衝突-怎樣比較男生和女生套的,使學生產生對平均數的需求。營造學習新知識的氛圍,引入平均數。四名男生和五名女生進行套圈比賽,每人投中的個數表示在條形統計圖上,要比較男生投得準一些還是女生投得準一些。由於男生人數與女生人數不等,所以比男、女生投中的總個數顯然不合理,比較最大數和最小數也不合理,因爲一個人的水平不代表總體水平。在學生處於認知衝突的時候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自己提出應該求出男生與女生每人平均投中的個數才能比較。

第二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新課程提倡學生的主導地位,老師的引導地位,使學生主動得探究知識,這樣學生獲得的新知會是有意義的,而不是機械的。在學生產生了對平均數的需求之後,就讓學生獨立地想一想,該如何求兩個隊的.平均套中的個數,在學生討論後課件展示用“移多補少”方法。這裏要先讓學生多想,讓後多動手,老師在最後在採用課件演示“移多補少”這種方法,來求平均數。接下來在移蘋題目中,由於數據多,移動起來很不方便,因此要採用一種簡潔的辦法-引出平均數的算術算法。這時倒回去算原來的男生和女生套圈比賽,結果和原來“移多補少”是一樣的,讓學生明白平均數的實質和算法。通過這樣的教學,並反覆強調求平均數可以先總後分,就是先算總數後平均分(這裏強調爲平均分成幾份,用除法),最終使學生學會怎麼求平均數。

第三步:談話交流明晰平均數的概念。老師啓發學生平均每人套中7個數是每個人都實際套中7個嗎?在這裏通過用平均數與最大數和最小數比較,瞭解平均數是一個統計量,是用來表示一組數據集中程度的量,從而使學生一次感悟到平均數所代表的涵義。在此基礎上,教師順時引出這個平均數就是這幾個同學套中的平均個數,即平均數的概念。在小結了求平均數的兩種方法之後,讓同學對兩個隊的平均數進行比較,從而得出其中一個班級的總體水平高一些,使學生意識到平均數可以比較好地反映一組數據的總體水平。

第四步:平均數與生活的聯繫。數學來源於生活,目的還是爲了應用於生活。教師出示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感覺平均數和我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並會用已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在練習題中,我由淺入深的設計了幾道練習題,鞏固學生求平均數的方法,並在練習題中巧妙設置練習題引入我國森林的現狀,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激發學生愛護環境,保護森林的意識;此外設計的水深這個題目,是生活與理論的一次運用,既讓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又是學生通過知識瞭解生活,增強安全意識的一次運用。

平均數並不只是一個數學問題,應用於生活之後,它還能反映很多社會問題,向我們傳遞很多信息。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有關平均數的例子,讓學生體會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從而對數學知識產生親切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愛數學、學數學的興趣。

第五步:全課總結。讓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穫,再次強調平均數的意義和求法。

作業設計:

自已歸納進幾次的測驗成績,算出平均成績。

這個作業的設計,意在鞏固新學知識,掌握平均數的計算方法,學會計算簡單的平均數,且簡單容易操作,同時讓學生再次感悟平均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篇13:《平均數》的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一課時——《平均數》,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這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首先來談談我對教材的解讀。平均數是一個重要的刻畫數據集中趨勢的統計量。國小數學裏所講的平均數一般是指算術平均數,也就是一組數據的和除以這組數據的個數所得的商。我們既可以用它來反映一組數據的一般情況,也可以用它來進行不同組數據的比較,從而看出組與組之間的差別。用平均數表示一組數據的情況,有直觀、簡明的特點,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如平均身高、平均成績等等。

平均數是在第一學段已經理解了平均分以及除法運算含義的基礎上教學的。與實驗教材相比,修訂教材對平均數的處理,更加突出其統計意義。通過“兩隊人數不同不能用總數比較”這一思維的矛盾,促進學生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進而發現運用平均數作比較的必要性。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根據學生實際,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1、體會平均數的作用,掌握計算平均數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數的實際意義。

2、經歷求平均數的過程,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其實際意義。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課程標準對這一部分內容有着明確的要求:體會平均數的作用,能計算平均數,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平均數的實際意義,因此教學重點確立爲:體會平均數的作用,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

平均數的概念與過去學過的平均分的意義是不完全一樣的,平均數是藉助平均分的意義通過計算得到的,但不表示每一個數據本身就是完全相同的,平均數是一個虛擬的數,這樣一個虛擬的數能夠反映一組數據的一般情況,四年級的學生正處於以形象思維爲主,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對於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理解起來還是有困難的,因此教學難點確立爲:初步理解平均數的實際意義。

教學目標的達成,需要有恰當的學法、教法,需要一定的教學手段。新課標指出: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基於這一理念,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思維特點,我準備採用以下方法引導學生學習:

1、教學中,我將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引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動機,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

2、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數學問題的提出和解決的過程。

3、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慾,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通過靈活多樣的練習,鞏固方法,提高技能。

4、聯繫生活實際解決身邊的問題,讓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數學的價值,促進學生的發展。

教學方法要依託教學資源支撐,通過教學活動去實現,教學活動又需要一定的程序來推進。接下來我向評委老師介紹我的教學流程。課標指出:教師應該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面向全體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啓發式和因材施教。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處理好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係,充分提供給學生從是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體會和運用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於是,我把本節課設計成以下四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提煉問題

通過創設猴媽媽分桃子的情境,引導學生了解平均數和平均分的聯繫與區別,掌握移多補少、先和後分的求平均數的方法,初步感知平均數是一個虛擬的數。

二、引導探究構建新知

本環節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包括兩個層次的教學,第一個層次是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即教學重點;第二層次是通過兩個組比賽成績的比較來理解平均數的實際意義,即教學難點。

第一個層次的教學放手讓學生自學,在前面的導入部分已經初步掌握了求平均數的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學正好是個練習鞏固的過程。

第二層次的教學是本節課難點所在,處理時分兩步走:人數相同和人數不同成績比較的方法。

1、人數相同。先出示一個情景,男生和女生人數相同的情況下比較哪個隊的成績更好,引導學生可以用比總數方法,也可以用平均數的方法,爲下個一個環節男生和女生人數不同的情況做一個鋪墊。這個過程,學生通過互相交流比較的方法,向他人展示自己想法,爲下個環節制造一個認知衝突,同時瞭解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靈活性。

2、人數不同

在此基礎上,出示男女生兩個隊人數不同,不能用總數比較,製造這樣一個認知衝突,促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平均數的作用,理解平均數的意義,進而發現用平均數比較的必要性,突破難點。

三、鞏固練習反饋提高

課堂練習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必要途徑,教師採用不同層次的練習的方法,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既鞏固複習所學知識,深化學生的認知體驗,拓展提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能夠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鞏固了所學知識,又覺得數學充滿趣味性,同時能夠學有所用,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

四、總結反思深化認知

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的個性是客觀存在的,課堂活動的收益是各不相同的,課堂小結使學生學習的內容有發散到聚合,知識點由點穿成線,由線織成網。通過學生的自我總結、互動交流,使本節課的重難點得到進一步的深華和提升,構建更加完整的數學模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鍛鍊口頭表達能力和總結概括能力。

最後來說說我的板書設計,好的板書設計是微型教案,便於學生紀錄和思考,我本節課板書力求重點突出,簡單明瞭。

以上是我對這節課的粗淺的設計,由於時間短暫,不當之處在所難免,我將根據課堂實際地生成,適時調控。我的說課到此結束,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

我的說課完畢,感謝各位評委!

篇14:平均數的說課稿

最新平均數的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平均數》是數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六冊第十單元統計的教學內容。

2、求平均數是分析數據的一種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工農業生產中經常要用到平均數是在學生已具有一定的收集和整理數據能力的基礎上教學比較簡單的求平均數問題的。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並通過進一步的操作和思考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數據的平均數,是進一步學習較複雜的平均數應用題的基礎。

3、教材的知識結構

例題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教材先放手讓學生從多種角度用數據描述各組套中的情況,在嘗試中促使學生產生求平均數的心理需求。再倡導讓學生自主探索平均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有利於突出平均數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到統計對解決問題的價值。

4、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在豐富的具體情景中,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並通過進一步的操作和思考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2.經歷研究的具體過程,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據的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

體驗運用已學的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激發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發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與能力。

5、基於以上的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教學難點是: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並通過進一步的操作和思考體會平均數的意義。

二、說教學程序

本課的教學我是這樣設想的: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談話:同學們,你玩過套圈的遊戲嗎?如果每次限套15次,你能套中幾個?

他們誰套的準些?學生任意猜一猜。出示場景,發現問題。

觀察三年級第一小組男、女同學套圈的統計圖。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學生觀察後提出一些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起學生探究慾望,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提問:怎樣才能說明男生套得準些還是女生套得準些?學生小組內說說自己的想法,及理由。故意設疑:如果把男生和女生套中的個數分別加起來比總數可以嗎?學生各抒己見,自由發言。怎樣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想法。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個?現在你能回答男生套得準些還是女生套得準些?學生根據平均數判斷。

討論:爲什麼要求平均數?平均數表示什麼意思?怎樣計算平均數?求出的平均數說明了什麼?學生先在小組內說說,再集體交流。

設計意圖是在豐富的具體情景中,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並通過進一步的操作和思考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經歷研究的具體過程,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據的方法,發展統計觀念培養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意識,激發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進一步發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與能力。三、鞏固深化,實踐應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學生明確活動要求。獨立計算後彙報。“想做做做”第2題。獨立解答後集體交流。“想做做做”第3題。小組討論後交流想法,說說理由。完成“想做做做”第4題。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再“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設計意圖是:通過活動進一步加深對平均數的認識,能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驗運用已學的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激發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四、總結概括,拓展延伸。

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知識?有什麼收穫?

設計意圖是:既完善了學生的知識體系,又培養了學生對自己所經歷的事情進行總結回顧的習慣和能力。

總之,本節課我努力遵照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新理念,充分利用教材上提供的素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發揮教材的導向功能,創設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數學探究和合作學習的無窮樂趣。

以上說課僅僅是我對本課的一種教學欲設,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將努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及時調控學習過程,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動態生成。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國小數學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十一單元《認識小數》。

二、說教材

(一)、分析教材

本單元是在學生掌握了萬一內數的認識和加、減運算,以及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小數,教材首先初步認識小數的含義,僅限於一位小數(小數點的右邊只有一個數位),而且和買東西、量長度等具體事件聯繫起來,便於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習其中的數學內容。教學內容包括一位小數的意義、讀寫方法;比較兩個或幾個一位小數的大小;一位小數加法和減法。在這些內容中,小數的意義是重點,它是比較大小和加減計算的思考基礎。教材編排比較小數的大小與小數加減計算,也是爲了加強小數的意義。初步認識小數,不給小數下定義,不揭示比較大小和加減計算的法則,都是聯繫實際情境和現實問題的體驗積累。

全單元內容分四部分編排。第100~101頁教學小數的意義,第102~103頁比較小數的大小,第104~105頁小數加法和減法,第106~107頁單元練習。

(二)、確定教學目標

我根據教材的內容、學生特點,以及基礎教育課程提出的三維目標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結合具體內容認識小數,知道以元爲單位,以米爲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能認、讀寫小數部分是一位的小數,認識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小數作出解釋,學會運用小數來描述有關的現象。

2.

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3、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

瞭解可以用小數來描述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三)、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我們班學生的特點,結合教學目標我將教學重、難點制定如下:

教學重點:認識小數。

教學難點: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三、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教學方式多樣,才能使學生主動學習,個性得到發揚)

本節課採用開放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受到玩中學,學中玩。教師引導學生髮現生活中的數學知識,與同學交流比較,對生活中有用的信息有用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主動進行探索,獲得知識。在本節課中要爲學生創設一個生動活潑,適合學生情感體驗、主動探索、合作交流的環境。本節課上,教師一定要把握和發揮評價的作用,尤其是在學生智慧火花閃現之時,教師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儘可能使師生、生生間的評價“目標多元、方法多樣”。

(2)、說學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有效的學習形式使學生感受獲取知識的.快樂)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組織形式就是小組合作。合作交流成爲了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從圖中找信息”、“提問”,學生的互相提問,增強了學生的互動交流。《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是一節和學生生活實際有聯繫的新授課,例如買東西,找零錢,測量等生活,因此在教學中採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拓展學習的形式,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言語去與學生交流,在交流中比較和選擇,去收集對學習有用的信息。在探索知識時用心去感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去體驗小數在生活中的應用,最終用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

四、說教學程序

我分爲四步驟來教學:激趣導入新知,探究新知,練習鞏固,課堂小結。:

(一)、聯繫生活,引入新課

談話:你們喜歡遊公園、逛超市嗎?那你們喜歡買什麼物品呢?今天老師陪你們一起逛超市,好嗎?(播放課件)

面對琳琅滿目的商品,請選出你最喜歡的,並說說它的價格。

揭示課題:剛纔同學們說的這些數都是小數,今天我們就來和小數交個朋友,一起來學習、認識小數。板書課題:小數的初步認識。

通過生活情景,讓學生對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感興趣,並且爲今天學習新的知識打好基礎。

(二)探究新知:

這部分內容,我又分爲三步驟來教學:教學例1;教學例2;區別分類、揭示概念。

1、教學例1

這部分我主要運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首先通過提問,把學生注意力集中到思考“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做單位分別是幾分之幾米”上,然後告訴學生呢感,這兩個分數可以寫成另外的形式,並指導學生練習這兩個小數的讀寫方法。

2、教學例2

這部分我主要運用自主探索、教師引導的教學方法,我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探索。如“能不能想剛纔那樣,把幾元幾角寫成以元作單位的數?”同時可以啓發學生先想2角是多少元,再想1元2角是多少元。在學生認識這個基礎上再想3元5角是多少元。

3、區別分類、揭示概念

這部分我主要運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我先讓比較例1的這些分數和小數的區別,說說他們的不同,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並回報交流結果。接着讓學生在比較小數的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注意區別哪些是整數,哪些是小數,最後總結揭示小數的概念。

(三)練習鞏固

這部分內容我主要運用練習法,讓學生鞏固小數的認識,以及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1、完成“練一練”第1題。

讓學生獨立在書上完成,然後再彙報自己的想法,交流時教師應強調平均分

2、完成“練一練”第2題。

先讓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可以引導學生想分數來過度,最後在全班校對,

3、完成“練一練”第3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說一說思考過程,要說清楚,強調每組的分數和小數是相對應的。

四、評價總結,激勵進步

在今天這節課中,你有什麼收穫?如果100分表示滿分,你會給自己打多少分?

小數在我們的生活、生產中處處可見,同學們要學會用數學的眼睛觀察生活,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五、說板書設計

小數的意義和讀寫

3

.

5

篇15:《平均數》的說課稿

一、說教材分析

首先我從教材分析說起,“平均數”作爲統計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從屬於“統計與概率”的範疇。它是在學生學會了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會用條形統計圖(一個表示一個或多個單位)來表示統計的結果,以及平均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平均數是一個“虛擬”的數,是藉助先總後平均分的意義通過計算得到的。但平均數的概念與學過的平均分的意義是不完全一樣的。它既可以描述一組數據本身的總體情況,也可以作爲不同數據比較的一個指標,它是描述數據集中程度的一個統計量。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不僅僅讓學生達成求平均數的方法,那麼理解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及在生活的作用。

二、說學情分析

(1)學生的認知起點分析:學習本節課的知識儲備要求,一是統計的初步知識,二是平均分的知識。這些知識是學生原來的知識中學過。

(2)學生的能力結構分析:通過統計圖表和統計初步知識的學習,學生已初步具有調查、統計的意識;而且,學生已初步具有“移多補少”使兩數相等的能力。

學習目標:

1、學生能結合實例理解平均數的意義,通過“移多補少”,使學生經歷在總數不變的情況下,數據從不相等到相等的過程,掌握平均數的計算方法。

2、學生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培養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體會到求平均數的作用以及求平均數在生活中的應用,並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在練習題中點題達成目標。

教學重點:

是讓學生理解平均數在統計學上以及在生活中(比較用)的意義,感受平均數產生的必要性和價值,掌握求平均數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

是正確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怎樣求平均數。

三、說教法學法

根據新課程新理念,我充分用老師引導—學生自出探究—形成知識鞏固與提高的教學主線,爲學生的知識生產提供足夠的時空和適當的指導。我力求體現以內容定教法,教法爲內容與學生服務的宗旨,力求體現教師引導、啓發式的教學方法,爲學生創造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情境,並採用課件和說教同步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直觀明瞭的理解什麼是平均數和平均數的意義。通過鞏固與練習,加深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同時藉機滲透法制教育。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步:與學生對話,引出一項同學們喜歡的比賽活動,並用多媒體簡要介紹此項活動,然後提出問題引發認知衝突—怎樣比較男生和女生套的,使學生產生對平均數的需求。營造學習新知識的氛圍,引入平均數。四名男生和五名女生進行套圈比賽,每人投中的個數表示在條形統計圖上,要比較男生投得準一些還是女生投得準一些。由於男生人數與女生人數不等,所以比男、女生投中的總個數顯然不合理,比較最大數和最小數也不合理,因爲一個人的水平不代表總體水平。在學生處於認知衝突的`時候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自己提出應該求出男生與女生每人平均投中的個數才能比較。

第二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新課程提倡學生的主導地位,老師的引導地位,使學生主動得探究知識,這樣學生獲得的新知會是有意義的,而不是機械的。在學生產生了對平均數的需求之後,就讓學生獨立地想一想,該如何求兩個隊的平均套中的個數,在學生討論後課件展示用“移多補少”方法。這裏要先讓學生多想,讓後多動手,老師在最後在採用課件演示“移多補少”這種方法,來求平均數。接下來在移蘋題目中,由於數據多,移動起來很不方便,因此要採用一種簡潔的辦法—引出平均數的算術算法。這時倒回去算原來的男生和女生套圈比賽,結果和原來“移多補少”是一樣的,讓學生明白平均數的實質和算法。通過這樣的教學,並反覆強調求平均數可以先總後分,就是先算總數後平均分(這裏強調爲平均分成幾份,用除法),最終使學生學會怎麼求平均數。

第三步:談話交流明晰平均數的概念。老師啓發學生平均每人套中7個數是每個人都實際套中7個嗎?在這裏通過用平均數與最大數和最小數比較,瞭解平均數是一個統計量,是用來表示一組數據集中程度的量,從而使學生一次感悟到平均數所代表的涵義。在此基礎上,教師順時引出這個平均數就是這幾個同學套中的平均個數,即平均數的概念。在小結了求平均數的兩種方法之後,讓同學對兩個隊的平均數進行比較,從而得出其中一個班級的總體水平高一些,使學生意識到平均數可以比較好地反映一組數據的總體水平。

第四步:平均數與生活的聯繫。數學來源於生活,目的還是爲了應用於生活。教師出示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感覺平均數和我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並會用已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在練習題中,我由淺入深的設計了幾道練習題,鞏固學生求平均數的方法,並在練習題中巧妙設置練習題引入我國森林的現狀,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激發學生愛護環境,保護森林的意識;此外設計的水深這個題目,是生活與理論的一次運用,既讓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又是學生通過知識瞭解生活,增強安全意識的一次運用。

平均數並不只是一個數學問題,應用於生活之後,它還能反映很多社會問題,向我們傳遞很多信息。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有關平均數的例子,讓學生體會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從而對數學知識產生親切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愛數學、學數學的興趣。

第五步:全課總結。讓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穫,再次強調平均數的意義和求法。

五、作業設計:

自已歸納進幾次的測驗成績,算出平均成績。

這個作業的設計,意在鞏固新學知識,掌握平均數的計算方法,學會計算簡單的平均數,且簡單容易操作,同時讓學生再次感悟平均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篇16:《平均數》的說課稿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這節課是平均數是人教版義教課程標準教科書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一節的內容,是“統計與概率”中的基礎部分。統計中反映一組數據的一般情況與集中趨勢的統計量,也常用於不同組數據的比較與分析,解決相關實際問題。這裏的平均數是指算術平均數。平均數是在學生已學習理解了平均分與除法運算等知識的基礎上開展教學的。認識掌握平均平均數能爲以後進一步學習統計相關知識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理解和學情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方面:理解平均數意義,掌握平均數的計算方法,能計算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過程與方法方面:引導學生經歷認知平均的探索過程,培養增強學生觀察分析數據,解決相關實際問題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使學生在認識平均數的過程中,體會平均數的意義作用,感悟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增強數學興趣與學習自信。

三.教學重難點

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與理解,本課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掌握平均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作用,運用平均數相關知識進行簡單數據分析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有關平均數的數據統計表。

四、說教法與學法

數學課程教學的基本核心理念是讓“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教學活動是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下的師生共同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同時教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因此,依據教材與現代建構主義學習論,結合學生學情,我擬將選擇情景教學、直觀演示、談話啓發、激疑,引導學生自主觀察、思考、合作交流、歸納構建新知,實踐應用,理解掌握平均數意義與計算方法,發展思維,訓練能力。

五、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感知引新

1、課件出示情景問題:在我家的書櫥上、中、下兩層書架上的圖書本數如下表所示:怎樣整理才能使每層書架上的圖書本數一樣多?

2、引導思考彙報整理方法

3、教師談話引題:像這樣把幾個不同的數通過“移多補少”,先合併再平均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的數,就稱作這幾個數的平均數。今天就來進一步認識平均數。板書課題:平均數。

(二)引導探索,認知平均數

1、教學例1

(1)課件出示情景,提出問題

通過課件展示呈現:在學校開展的“節能減排、保護環境”活動中,四年級環保分隊4名隊員收集的飲料瓶數量如下圖(課件出示例1主題圖)所示,環保分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個?

(2)引導觀察思考,探究方法

引導觀察,思考討論(課件呈現思考問題)

隊員收集瓶子數量的條形統計圖中,橫軸表示什麼?縱軸表示什麼?

名隊員收集的個數分別是多少?誰最多誰最少?

題目中要求的問題是什麼?

有什麼方法能使他們收集的數量變成一樣多呢?

(學生交流討論中,教師指出:思考討論交流中,可看圖說方法,也可以動手算一算)

交流彙報,總結方法——移多補少(結合課件展示)

一是結合課件直觀展示隊員收集的數量,強調指出他們收集的個數“不一樣多”並板書:“不一樣多”。

二是學生彙報將多的移給少的時,結合課件展示移動方法,啓發學生說這種方法可簡單概括爲幾個字?(“移多補少”,同時板書)。

三是質疑:移多補少後,他們平均收集的個數一樣多嗎?是多少?這個數叫什麼數?,學生認識明白後在板書“移多補少”後面板書:“一樣多”,再在“一樣多”下面補上“平均數”。

深入探究,拓展方法——先求和再平均分。

質疑:還有別的方法嗎?學生彙報方法算式與計算過程,說想法,教師通過課件展示算式:(14+12+11+15)÷4=52÷4=13

平均數算法質疑理解(14+12+11+15)表示什麼?(隊員收集個數的和——總數量);爲什麼要除以4?(14+12+11+15)÷4表示(把總數量平均分爲4份,4表示總份數,結果13就是4名隊員收集瓶子個數的平均數,也就是環保小分隊平均每人收集的個數) 也印證了移多補少法的結果。

板書:總數量÷總份數=平均數

強化平均數意義

質疑:13這個平均數是每人收集到的飲料瓶的實際數量嗎?同學們發現了什麼?13是怎麼得來的?平均數的大小範圍怎樣?

(不是,每人收集的實際數量比13多或比13少;平均數13是通過移多補少和先求和再平分得到的四個數據的平均值;平均數大於四人收集的四個數組中的最小數並小於其中的最大數)

2、教學例2

(1)教師質疑談話引入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平均數,誰能說說平均數的意義?

生:平均數表示一組數據的平均值

師:學習了平均數,有什麼作用呢?人們常常通過計算一組數據的平均數來進行數據分析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課件出示例2及主題圖)

(2)問題觀察思考分析討論(課件出示)

從主題圖和數據統計表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男、女生隊人數相等嗎?

成績比較哪個好?怎麼判定?

(3)彙報交流,解決問題(結合課件展示思考討論問題和問題解答)

教師重點質疑:你是怎麼判定的?可否根據兩隊各自的總人數來比較判定?爲什麼?怎樣計算各隊的平均成績?

問題解答後質疑強調:如果男、女生兩隊人數相等,還用計算每隊的平均成績來比較嗎?但在兩隊人數不等的情況下,用平均數來表示和比較各隊的成績更爲公平。

(三)應用拓展,強化鞏固新知

依據教學重難點知識,結合教材後“做一做”與習題進行變式拓展應用鞏固練習,實踐應用,學生獨立操作,深化理解,鞏固新知,形成技能。

(四)總結歸納,引導學生談收穫

通過質疑彙報:“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哪些收穫?”回顧、反饋本課所學知識。教師小結。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教學知識點的濃縮再現,梳理整合。本節課我擬通過以下簡潔的板書突出重點,促進增強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識記。

篇17:四年級《平均數》說課稿

四年級《平均數》說課稿

我是xx縣城關第二國小周玲,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平均數一課,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這幾個方面進行闡述,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首先來談談我對教材的解讀。平均數是一個重要的刻畫數據集中趨勢的統計量。國小數學裏所講的平均數一般是指算術平均數,也就是一組數據的和除以這組數據的個數所得的商。我們既可以用它來反映一組數據的一般情況,也可以用它來進行不同數據組的比較,從而看出組與組之間的差別。用平均數表示一組數據的情況,有直觀、簡明的特點,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如平均身高、平均成績等等。

平均數是在第一學段已經理解了平均分以及除法運算的意義基礎上教學的。與實驗教材相比,修訂教材對平均數的處理,更加突出其統計意義。通過“兩隊人數不同不能用總數比較”這一思維的矛盾,促進學生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進而發現運用平均數作比較的必要性。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根據學生實際,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1.體會平均數的作用,掌握計算平均數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數的實際意義。

2.經歷求平均數的過程,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其實際意義。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課程標準對這一部分內容有着明確的要求:體會平均數的作用,能計算平均數,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平均數的實際意義,因此教學重點確立爲:體會平均數的作用,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

平均數的概念與過去學過得平均分的意義是不完全一樣的,平均數是藉助平均分的意義通過計算得到的,但不表示每一個數據本身就是完全相同的,平均數是一個虛擬的數,這樣一個虛擬的數能夠反映一組數據的一般情況,四年級的學生對於正處於形象思維爲主,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對於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理解起來還是有困難的,因此教學難點確立爲:初步理解平均數的實際意義。

教學目標的達成,需要有恰當的學法、教法,需要一定的教學手段。新課標指出: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基於這一理念;本節課將採用以下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觀察分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抽象概括,交流展示等。

學法確定,教法必須與學法對應。葉聖陶說過:教師之爲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所以在這節課,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創設法。通過分蘋果的情境,學生解決分一樣多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2.引導發現法。通過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層次的'啓發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學習地內在動機,進一步發展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的理解和鞏固知識。

3.觀察比較法。通過圖表演示,出示男女生兩個隊人數不同,不能用總數比較,製造這樣一個認知衝突,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進而發現用平均數比較的必要性,突破重難點。

教學方法要依託教學資源支撐,通過教學活動去實現,教學活動又需要一定的程序來推進。接下來我向評委老師介紹我的教學流程。課標指出:教師應該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面向全體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啓發式和因材施教。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處理好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係,充分提供給學生從是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體會和運用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於是,我把本節課設計成以下四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 提煉問題

通過創設猴媽媽分蘋果的情境,引導學生了解平均數和平均分的聯繫的區別,掌握移多補少、先和後分的求平均數的方法,初步感知平均數是一個虛擬的數。

二、引導探究 構建新知

本環節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包括兩個層次的教學,第一個層次是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即教學重點;第二層次是通過兩個組比賽成績的比較來理解平均數的實際意義,即教學難點。

第一個層次的教學放手讓學生自學,在前面的導入部分已經初步掌握了求平均數的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學正好是個練習鞏固的過程。

第二層次的教學是本節課難點所在,處理時分兩步走:人數相同和人數不同成績比較的方法。

1.人數相同。先出示一個情景,男生和女生人數相同的情況下比較哪個隊的成績更好,引導學生可以用比總數方法,也可以用平均數的方法,爲下個一個環節男生和女生人數不同的情況做一個鋪墊。這個過程,學生通過互相交流比較的方法,向他人展示自己想法,爲下個環節制造一個認知衝突,同時瞭解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靈活性。

2.人數不同。在此基礎上,出示男女生兩個隊人數不同,不能用總數比較,製造這樣一個認知衝突,促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平均數的作用,理解平均數的意義,進而發現用平均數比較的必要性,突破難點。

三、反饋提高 鞏固計算

課堂練習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必要途徑,教師採用不同層次的練習的方法,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既鞏固複習所學知識,深化學生的認知體驗,拓展提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能夠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鞏固了所學知識,又覺得數學充滿趣味性,同時能夠學有所用,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

四、總結反思,深化認知

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的個性是客觀存在的,課堂活動的收益是各不相同的,課堂小結使學生學習的內容有發散到聚合,知識點由點穿成線,由線織成網。通過學生的自我總結、互動交流,使本節課的重難點得到進一步的深華和提升,構建更加完整的數學模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鍛鍊口頭表達能力和總結概括能力。

以上是我對這節課的粗淺的設計,由於時間短暫,不當之處在所難免,我將根據課堂實際地生成,適時調控。最後來說說我的板書設計,好的板書設計是微型教案,便於學生紀錄和思考,我本節課板書力求重點突出,簡單明瞭。

篇18:數學三年級平均數說課稿

一、說教材

“統計和平均數”是國標本第六冊的內容。求平均數是分析數據的一種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工農業生產中常要用到,如平均成績、平均身高、平均產量等等。它既可以反映一組數量的一般情況,也可以用來進行不同組數量的比較。

在傳統的國小數學教學中,平均數是作爲一種典型應用題加以教學的。而新教材與傳統教材相比,新教材明顯在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概念上加重了份量。因此,設計本課時希望通過具體問題情境的呈現,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中,讓學生在認知衝突中逐步感受到求平均數的實際意義和價值,並啓發學生探索求平均數的基本方法。

二、教學目標

1、在豐富的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並通過進一步的操作和思考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2、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專用,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據的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在活動中,進一步增強與他人交流的意識與能力,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

4、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能體驗運用已學的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三、重難點和教學策略

重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學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難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對策:創設豐富的問題情境,提供學生自主探索的平臺,讓學生通過觀察、交流,形成求平均數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①出示男女生人數相同,進行套圈比賽的情境,引導學生探索出比哪個隊贏,只要比總個數就可以了。

②出示第二次比賽,人數不同,男生三人每人都套中4個;女生四人,每人都套中3個。讓學生交流看哪個隊贏,比什麼?從圖上看,男生每人都比女生多套中1個,男生準一些,所以男生贏了。明確人數不同時,應該比每人套中的個數;同時討論爲什麼比總個數就不公平了。

③出示第三次比賽圖,先交流看哪隊贏,比什麼,明確人數不同比每人套中的個數;接着對比第二次比賽的統計圖,發現第二次每人套中的相同一下子就可以比出來,而現在每人套中有多有少,讓學生探索有什麼辦法可以一下子看出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探索並總結出移多補少的方法,並初步認識平均數。

④完成兩道簡單的用移多補少求平均數的練習,鞏固求解方法。

⑤接下來也會有幾盤蘋果,你能一下子就移好它嗎?有信心嗎?

追問:那麼現在該怎麼辦?

探究先合後分的方法。

⑥在學生掌握了求平均數的兩種方法後,讓學生口答5組數據的平均數,並探究平均數的範圍。

⑦最後安排了幾道練習題。

分散難點,逐層深入

――對書本原教材改動的設想

我們每個班中,學生的差異很大,智力、基礎、習慣的不同都是都擺在我們眼前,而有效教學肯定需要面對全體學生,我覺得我們要讓學生面對一個問題一個臺階,優等生輕鬆一躍過去了,中等生稍加努力翻過去了,後進生咬咬牙也能爬過去,給每一個學生成功的機會,讓他們都能享受到通過努力後取得成功的喜悅。

所以結合本班學困生比較多的實際情況,我並沒有一下子就出示書本所提供的例題,就是兩組同學人數也不同,每一個同學套中的個數也不同,有多有少。我個人覺得對於我們很大一部分同學來說,直接在這個例題中比哪個隊贏,可能會無從下手,比人數不對、比總個數不對、比男生套中最多的和女生套中最多的也不對。可以說找準應該比較哪個量,既是認識平均數的切入點,也是這節課的一個難點。

所以我把這一例題中找合適的比較量分散在三個比賽情境中,讓學生在不同的情況下分清在什麼情況下該比較哪個量,然後再去認識平均數。

第一次,人數相同,只要比總個數。

第二次,人數不同,但男生每人都套中4個,女生每人都套中3個,很明顯每個男生都比女生多套中1個,男生贏了。明確當人數不同時,要比每人套中的個數;人數相同時只要比總個數。

第三次,出示書本例題,人數不同,應該要找每人套中的個數,(當然這裏所說的每人套中的個數在沒認識平均數前還不夠規範)但目的就是讓學生去找一下子就可以比的那個每人套中個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

當然,本來是希望通過第一第二次比賽的探索,讓學生在第三次比賽中順利找準比較量,但在實際過程中,那個學生還是去找了總個數去比輸贏,這說明教學設計或者教學實施還有很多不合理不有效的地方,希望大家能提出來探討。

篇19:數學三年級平均數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統計》的第二課時。

2、教材分析:

隨着科學技術和數學本身的發展,統計學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大到科學研究,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統計幾乎無處不在。本課是在學生認識兩種新的條形統計圖,並能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之後進行教學的。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可以反映一組數據的總體情況,也可以進行不同組數據的比較。讓學生學平均數的知識,並不僅僅是爲了達成求平均數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理解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及對生活的作用。

3、教學目標:

基於這樣的認識,教學中我們就不能只停留在“簡單地給出若干數據,要求學生計算出它們的平均數”上,而應充分引導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幫助他們認識到平均數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意義與廣泛應用,並能在新的情境中運用它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獲得必要的發展。爲此,我制定了以下三條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

能力目標:使學生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培養學生的策略意識和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小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品質,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

4、教學重、難點:

平均數是統計工作中常用的一種特徵數,它能反映統計對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廣泛。所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計算方法是教學的重點。而“平均數”又和過去學過的“平均分”的意義不同,正確理解平均數的實際意義和應用就是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

由於“平均數”意義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容易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我根據學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認識規律和教學的啓發性、直觀性及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等教學原則,積極創設真實的、源於生活的問題情境,以“學生髮展爲本,以活動爲主線,以創新爲主旨”,採用多媒體教學等有效手段,以引導法爲主,輔之以直觀演示法、設疑激趣法、討論法,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扮演好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角色。

三、說學法:

在學法指導上,我努力營造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觀察、操作、比較、分析等活動,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主動探究,去發現、構建數學知識。通過小組合作中的互相討論交流,讓學生從中學會與他人交往,分享同伴的成功,解釋自己的想法,傾聽別人的意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還讓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自主評價,以提高解決問題和綜合概括的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一開始上課,我就用多媒體圖片把學生帶入曾經經歷的情景:投球比賽。並出示兩個小組進行投球比賽結果的統計表。接着,讓學生說說從統計表中獲得了哪些信息,再請學生比較一下哪一組投球準一些。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明白在人數不相等的情況下,總數和最多的數都不能比較出哪組投球更準一些。從而激起學生探索的慾望,便於後面學習的開展。

(二)、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1、初步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

(1)、小組內的四名同學結成裁判組,用自己的方法來判定哪一組是獲勝者。(學生討論,教師巡視)

(2)、師生分享討論結果,從中引出只有分別求出兩組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才能正確判斷出哪組投球更準一些。

設計意圖: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現實世界的一切知識是始於經驗並終於經驗的`。課上的統計表爲學生提供了一定的感性材料,調動起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做小裁判參與討論判定勝負,更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平均數”對學生來說雖然是一個新的概念,但在此之前學生已經接觸過“平均”的概念,當人數不相同,比總數不合理的情況下,引出平均數的概念成了學生的一種迫切需要,學生的思維被激活起來。

2、初次探索求平均數的方法。

(1)、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尋求兩個小組投中球數的平均數。

(2)、各小組彙報自己尋求答案的方法。

a、移多補少法。數量較少時使用方便。

b、計算法。

第一小組:8+5+6+9=28(個)28÷4=7(個)

第二小組:6+7+11=24(個)24÷3=8(個)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教學,旨在讓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索的過程中,找出求平均數的不同方法,使學生擁有了學習的自主權和選擇權,將他們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他們合作學習的能力。

3、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1)、學生看算式回答:28表示什麼?4表示什麼?爲什麼要除以4?7表示什麼?

8+5+6+9=28(個)28÷4=7(個)

6+7+11=24(個)24÷3=8(個)

(28表示第一小組學生投中球的總個數,4表示第一小組投球的人數,除以4是因爲有4個人投球,要平均分成四份,7表示第一小組學生投中球的平均數。)

(2)、總結:平均數=總個數÷份數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教學,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突出了教學的重點。讓學生試着總結計算平均數的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

4、感受平均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請學生聯繫實際,說一說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均數?

學生舉例:班級考試的平均分;全班學生的平均身高、平均體重;家庭每月的平均收入、平均支出;城市平均年用水量、用電量等。

設計意圖: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出具有開放性的、探索性的數學問題,充分保障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與空間,使數學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學生學得更加生動、活潑。

(三)、自主探究,歸納方法。

1、教學例題:

學校開展環保小衛士拾礦泉水瓶的活動,小紅她們組同學拾得的瓶子數分別爲13個、12個、11個、16個。求她們小組拾得的礦泉水瓶的平均數。

(1)、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獨立計算,尋求答案。教師巡視指導,並指名板演。評價板演時,再次歸納總結:平均數=總個數÷份數

(2)、議一議:

①求出的“13個”是每人實際拾到的礦泉水瓶子的個數嗎?

②求出的“13個”與其中一個學生拾了瓶子13個一樣嗎?(不一樣,求出的“13個”只是一個平均數,而其中一個學生拾了瓶子13個是一個實際的數,是實際拾了13個。)

(3)、藉機對學生進行保護環境的教育。

設計意圖:讓學生熟練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加深對平均數含義的認識,在教學中進行環保意識的滲透,教育學生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爭做保護環境的小衛士。

(四)、學以致用,體驗生活。

1、小明班同學的平均身高是140釐米,所以他的身高一定是140釐米。對嗎?

2、小明班同學的平均身高是140釐米,小強班同學的平均身高是137釐米,可以說小明一定比小強高嗎?

3、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30釐米,小明身高140釐米,他在游泳池中學游泳,會不會有危險?爲什麼?

4、學校舉行獻愛心活動,我們班52名同學分成4組,第1組捐款192元,第2組捐款212元,第3組捐款205元,第4組捐款198元,平均每組捐款多少元?A:(195+212+205+198)÷52=16(元)B:(195+212+205+198)÷4=208(元)說說你選擇哪一個答案,理由是什麼。

5、以小組爲單位,統計本組成員的身高,並計算出平均身高。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於生活,又要應用於生活,才能體現其價值及魅力。在學生理解了“平均數”的含義,學會了求“平均數”的方法後,我引入了幾個現實情境。通過情境的辨析,問題的解決,既深化了學生對“平均數”概念的認識,體會到“求平均數”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意義,同時也爲學生創造了自由表達、廣泛交流的機會,提升了他們“數學交流”的能力。

(五)、評價總結,拓展延伸。

1、請學生當評委給這節課的整體上課效果打分,並選取幾個學生代表的分數,計算平均分。

當學生爲最後得分爭論不休時,及時設疑:“以誰的分數爲標準呢?什麼分數是最公正的?”引導學生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2、請學生談談這節課的收穫,以及打算如何運用所學知識。

設計意圖:“給這節課打分”這一環節既強化了本課的新知,再現了“求平均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又使老師得到真實的信息反饋,併爲課堂小結作了巧妙的預設。讓學生自我評價,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對於課堂的拓展延伸,和進一步激發學生繼續探究的興趣,十分有利。

五、說板書設計:

平均數

平均數能較好地反映一組數據的總體情況。

平均數=總個數÷份數

設計意圖:簡潔明瞭,重點突出。

篇20:四年級下冊數學《平均數》說課稿

四年級下冊數學《平均數》說課稿

對於本節課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及教學過程等多個方面進行闡述。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

《平均數》是選自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的內容,它是在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並能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之後進行教學的。在統計中,平均數常用於表示統計對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數據集中程度的一個統計量,可以反映一組數據的一般情況,也可以用它進行不同組數據的比較,以看出整體之間的差別,可見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讓學生學習習近平均數的知識,不僅是爲了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理解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及平均數在生活當中的作用。

二、學情

本節課所面對的是四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具備平均分的基礎知識,並且有初步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但是平均數對於學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所以應着重讓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並在此基礎上掌握計算平均數的方法。這就要求作爲老師的我需要結合學生特點採用合適的教學手段及充分利用教具學具等資源在上課過程中給學生多加引導。

《課程標準》對這部分提出的要求是“通過豐富的實例,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爲整數)”。爲此,教學中我們不能只停留在“簡單地給出若干數據,讓學生計算出它們的平均數”上,而應充分引導學生理解“平均數”概念所蘊含的豐富、深刻的統計與概率的背景,幫助他們認識到平均數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意義與廣泛應用,並能在生活情境中運用它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獲得必要的發展。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經歷用平均數知識解決簡單生活問題的過程,積累分析和處理數據方法,發展統計觀念。初步感知“移多補少”“對應”等數學思想。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平均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體驗學習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

基於以上分析,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就顯而易見了,重點是XX,難點是XX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

難點:藉助“移多補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數的意義,並能用平均數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五、說教學方法

由於平均數意義比較抽象、難以理解,我儘量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法,創造有利於學生主動求知的學習環境。

在學法指導上,我重視觀察法、比較法、發現法和討論法等應用,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培養學生善於思考,並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獲取新知的途徑。

接下來重點說說我的教學過程設計,我把教學過程分爲四環節,首先是創設情境,激趣導入環節

六、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課程開始我會創設一個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這樣一個情境:

出示兩個粉筆盒甲和乙,甲盒中有9根粉筆,乙盒有5跟粉筆,我想請同學們幫忙,怎麼樣才能讓兩個粉筆盒中的粉筆一樣多?

由於這個問題本身並不難,學生進過簡單思考後能很快得出只需要把甲盒中的粉筆拿一根到乙盒中。這是我會請學生代表來體會移動粉筆的這一過程。

當操作完成後我會提問:現在每個盒子中都有7根粉筆,這個7是什麼數呢?

像這樣把幾個不同的數,通過“移多補少”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數,這個數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平均數,讓我們來一起認識它吧。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移動粉筆的過程中初步感知平均數,在把多的分給少的過程中滲透“移多補少”的思想爲後面教學打下基礎,並順利引入課題】

這樣就過渡到了我的下一個教學環節

2、理解含義,探求方法

在這一環節中我首先會說,同學們,保護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課外時間同學們可以留心收集礦泉水瓶,這不僅可以保護環境,還可以讓廢物得到再利用,爲我們生活節約資源。並出示例1,小紅、小蘭、小亮、小明收集礦水泉瓶的統計圖。

給一定時間讓仔細觀察統計圖,你能從圖中獲取哪些信息?他們四個人收集的礦泉水瓶的個數一樣多嗎?同學們想一想,如果要求他們平均每個人收集多少個,是什麼意思呢?你怎樣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個瓶子?”你怎樣才能讓他們的瓶子數量一樣多呢?對於這些問題我會組織學生在小組內討論,相互說一說,然後指名彙報。並用課件展示統計圖的變化過程。

在學生理解這一動態過程後我會總結:我們通過把多的礦泉水一出來,補給少的,使得每個人的礦水泉瓶的數量一樣多,這種方法叫做移多補少。利用這種方法能夠求出他們四個人平均每個人收集的礦泉水瓶的個數。

爲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移多補少這一方法的理解,我會再次舉例:我們要求6、7、8三個數的平均數,就可以把8移1給6,這一三個數就變成了7,它們的平均數就是7。

之後我會再次提問,要求他們每人平均收集了多少個礦泉水瓶,還可以怎麼想呢?把他們收集的礦泉水瓶平均分成4份,必須先求什麼?預設學生能夠回答要求他們一共收集了多少個礦泉水瓶,那麼怎麼求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並引導分成四份其實就是總數除以4,這時我會趁熱打鐵,順勢總結出要求平均每個人收集了多少個礦泉水瓶可以用總數量/總分數=平均數來計算。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注重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過解決平均每人收集多少個礦泉水瓶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並理解求平均數的方法,掌握“移多補少”以及“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數學方法。體現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這一教學理念,也讓學生在有趣的教學情境中獲得知識極大挑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生初步掌握求平均數的兩種方法後,爲了加深學生對平均數概念的理解我會再次呈現這樣一個問題,我們通過移多補少和計算,求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個礦泉水瓶,看這個平均數13,它是不是每個人真正收集的礦泉水瓶數量?

引導學生體會13不是每個人真正收集的礦泉水瓶數量,而是4個人的總體水平。

平均收集13個礦泉水瓶,不是每個人真正收集的數量,是一個“虛擬”的數,反映了這組收集礦泉水瓶數的情況。

【設計意圖:以上環節的設計很好的實現了對平均數計算方法的講解,也讓學生理解了平均數的內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同時也實現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在此基礎上問學生在生活中你還在哪些地方或什麼事情中遇到或用到過平均數嗎?舉例說一說。

【設計意圖:這樣讓同學們在現實生活中尋找實例,感受數學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並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和成就感】

3、鞏固提高,隨堂練習

下面是四年級的4個班的學生回收廢紙的情況:第一個星期回收了56千克,第二個星期回收了48千克,第三個星期回收了40千克。

(1)平均每個星期回收多少千克廢紙?

(2)平均每個班回收了多少千克廢紙?

【設計意圖:這個習題的設計主要是爲了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點,並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形成技能發展創新思維】

4、拓展延伸,小結作業

小結環節我會這樣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你們覺得自己學的怎麼樣,學懂了沒有?在課後讓同學們調查家人的身高及體重,算出平均身高和平均體重。

【設計意圖:這個作業的設計,既可以鞏固新學知識,掌握平均數的計算方法,學會計算簡單的平均數,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及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時讓學生再次感悟平均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七、說板書設計

篇21:四年級下冊數學《平均數》說課稿

A、說教材

一、說課內容:

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P42《平均數》

二、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平均數》這個內容被安排在《統計》這個單元之內,教材強調的是平均數的計算方法,而在本冊教材中,它是在學生認識兩種新的條形統計圖(分別是橫向條形統計圖以及起始格和其他格所表示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計圖)並能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之後進行教學的。在統計中,國小數學裏所講的平均數一般是指算術平均數,也就是一組數據的和除以這組數據的個數所得的商,平均數常用於表示統計對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數據集中程度的一個統計量,可以反映一組數據的一般情況,也可以用它進行不同組數據的比較,以看出組與組之間的差別,可見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讓學生學習數的知識,並不僅僅是爲了達成求平均數的技能,理解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及對生活的作用更加重要。

三、教學的重、難點:

與老教材只強調平均數的計算方法相比,新教材更注重平均數產生的意義,它的功能與生活的聯繫,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掌握平均數的計算方法,學會計算簡單的平均數。難點是平均數在統計意義上的理解和認識。

B、說目標

教學目標:

1、在具體問題情景中,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平均數的特點,豐富對平均數統計意義的理解和認識。

2、能運用平均數解釋簡單生活現象,掌握平均數的計算方法,學會計算簡單的平均數。

3、培養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據的方法,發展學生的統計觀點。

c、說學情

用平均數表示一組數據的情況,又直觀、簡明的特點,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體重、平均成績等。對於這些名詞術語,學生經常聽到,並不陌生,但其真正含義、在統計中的作用以及計算方法,學生卻並不明白。由於學生已經具備平均分的基礎知識,所以應着重讓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在此基礎上學生能容易列出算式進行計算。

D說教法

本堂課,我倡導師生平等、啓發式的教學方法,教師爲學生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通過師生互動式的討論,使學生充滿學習新知的慾望。爲學生提供直觀、形象、易於操作的學具,使學生樂於探究,並從中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應即時的引導學生,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使他們在合作與討論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並能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E、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對平均數的需求。在上課小貓釣魚的故事得到平均數,進而介紹“移多補少法”。從學生喜愛的童話故事,創設這樣的情境不僅吸引了學生的興趣,貼近了學生的生活,也能達到引出平均數的效果。

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新課程提倡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的主導地位,使學生主動得探究知識,這樣學生獲得的新知會是有意義的,而不是機械的。在學習內容瞭解之後,我便出示男生和女生的投球情況統計圖,進而由教師引導理解平均數的現實意義——進行不同組數據的比較。

以上過程我覺得應該是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有機相結合,清晰地過程使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真正理解求平均數的方法以及平均數的比較功能。

三、練習

在學生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之後,教師出示一些與生活有關的平均數的練習,使學生感受到平均數在生活中的常見性。

1、通過二道判斷題,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平均數

的意義。

2、出示游泳圖,讓學生知道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3、通過2組圖片的對比,讓學生知道在生活中藥節約用水。

通過以上這些信息的出示,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原來平均數就在我們身邊。

課後反思

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它也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以往在教學平均數的概念時,教師往往把教學重點放在平均數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視讓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基於這一認識,我在設計中突出了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爲什麼要學習關於平均數,注重引導學生在統計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在比較、觀察中把握平均數的特徵,進而運用平均數解決問題,瞭解它的價值。這節課我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現實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結合實際問題排隊問題,引導學生展開交流、思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深刻認識到數學的價值與魅力。在學生的討論中,在認知衝突下,認識到比較其中的一人不合理,一人不能代表男女生的整體水平;在人數不同的情況下,比總數顯然也不公平;而平均數能代表他們的整體情況,因此產生了“平均數”,感受平均數是實際生活的需要,也產生了學習“平均數”的需求。教學只有組織了這個過程,學生對平均數的統計意義以及作用纔有比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臨相類似問題時,能自主地想到用平均數作爲一組數據的代表,去進行比較和分析。

二、創造有效的數學學習方式,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學會平均數的算法

教師應從多方面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每一位學生主動從事數學活動,讓學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數的方法。由於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學生中有一部分已經知道用移多補少的方法找出平均數,其實這種方法也能夠利用教材上的統計圖很好地進行過程的演示。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自主探索,小組討論找到求平均數的方法,再小組合作學習,互相將自己探索的方法交流,達到共識。學生雖然求出了平均數,但概念也是非常模糊的,平均數”的概念比較抽象,很多人對平均數的含義不理解。移多補少對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很有幫助,讓學生在移多補少中建立平均數的表象,通過學生移一移、說一說,從感官上理解平均數的由來。後面教師製造矛盾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計算方法,加深總數÷份數=平均數的印象,使學生理解逐層深入,達到掌握方法的目的

三、練習具有坡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

練習在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是必須的,但新課程的背景下,練習也要注入新的內涵,在進行基本訓練的同時,努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判斷題是說明了平均數的含義,游泳池的平均水深問題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平均數的意義。第3道題是計算題,幫助學生熟練平均數的算法。

篇22:四年級下冊數學《平均數》說課稿

【課前設想】

平均數是描述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統計特徵量,是一種常用的統計量。三年級(下冊)《平均數》的教學,主要引導學生通過豐富的事例,瞭解平均數的意義,學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教材例題提供了一個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4名男生和5名女生進行套圈比賽,用條形統計圖表示了每人套中的個數,要比較男生套得準一些還是女生套得準一些。多次的教學實踐表明:僅按教材例題的設計,力圖一步到位地讓學生認識到“由於男、女生人數不同,比較男、女生套中的總個數是不合理的,要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進行比較”是非常困難的。學生往往在否定比較男、女生套中的總個數的方法後,想到的是諸如去掉一名女生或增加一名男生後再比較,或者是將套中個數最多的學生進行比較等等。

那麼,怎樣讓學生主動想到可以比較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呢?我們設想在例題前加一個情境:男女生兩隊人數相同,每人套中的個數不完全相同,這時要比較哪個隊套得準一些,可以直接比較每隊套中的總數,當然也可比較他們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接着當出現人數不同時又該如何來比,讓學生產生認知上的衝突,從而引出必須要求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然後再來比較,這樣更公平合理。在解決例題教學時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動腦思考先比出結果,讓學生在不自覺中運用平均數,再通過師生對話逐步揭示、理解平均數。利用多媒體課件巧妙地揭示求平均數的兩種基本方法,並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某種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整堂課的設計以“平均數”的概念引入、理解,求平均數方法的探索及應用爲主線,練習也一改過去單純運用公式求平均數的做法,着力讓學生在思辨中加深對平均數的理解,並對書中原有的練習進行深度挖掘,賦予了習題更深層次的含義,同時也增加了課堂的知識含量,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課後反思】

1合理運用數學教學情境。

課前,我和學生一起玩了套圈遊戲,學生情緒激動、興趣盎然,爲新課的導入做好了鋪墊,同時引出輔助題和例題教學,由於學生有了剛纔的親身體驗,他們的注意力特別集中,然後我拋出一個實質性的問題:是男生套得準一些還是女生套得準一些?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各抒己見。然後進行全班交流:有的學生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有的用總數進行比較,還有的用求平均數的方法進行比較。在解決好人數相同時的比較方法後,我設計了“增加一位女生”這一新的情境,這時候鼓勵他們將心中的矛盾展示出來,讓他們充分地爭論,使學生切實感受到用求平均數的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的合理性。當學生感受到要比較誰套得更準一些必須先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後,我並沒有急着讓學生討論或者講解“平均每人套中個數”的含義,而是讓學生用移一移,或者用計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數。

2概念認知的有效建構。

本節課的知識能力層次爲:認識平均數的意義——求平均數——應用平均數。我在設計教學時首先通過條形統計圖呈現數據,並利用條形圖中塗色方塊的移動揭示求平均數的方法(移多補少),爲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提供了感性支撐,然後,在學生已經學過“總數÷份數=每份數”的基礎上得出求平均數的另一種方法是“先合後分”。整節課由具體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多緯度構建主體化的平均數概念。並在講解方法的同時,不失時機地滲透:平均數能反映一組數據的整體水平,但不能代表每個個體的情況。這樣一來,學生對平均數這一概念的認識顯得更爲深刻和全面。我還特意在這一教學環節裏滲透了“多於平均數的數值之和與少於平均數的數值之和相等”這一規律,爲後面知識的解決打好了基礎。

3數學教學與生活有機結合。

在教學中,我還結合教材內容,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把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融進課堂,引導學生領悟數學與生活的聯繫,發掘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利用身邊有效的數學資源學習數學知識。在我所選取的幾個練習,由淺入深,層層深入,所選的內容都與學生生活非常貼近,如:第一題是裝鉛筆的筆筒;第二題是學生籃球隊,第三題是下河游泳。這三道鞏固練習都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繫,使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數學,生活之中處處用數學,從而對數學產生極大的興趣,主動地去學數學,用數學。此外,在平均水深110釐米的河水中,鼕鼕下河游泳有沒有危險?在這個討論過程中,還讓學生受到了安全教育。這樣的教學實現了數學教育的多重價值,有效地整合其他的相關學科。

4尊重教材並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本節課的例題教學提供給學生的是一個人數較多的統計圖。爲了能讓學生有效理解和運用平均數的意義,我特意在例題教學前加了一道輔助題:人數相等的男、女生進行比較,學生能夠運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好這道題目。繼而再增加一位女生和男生比,這時人數不相同,剛纔比較的方法都不行,從而引出要比較他們平均套中的個數,爲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設計的習題中,特別注重習題的二次開發,不僅僅達成書中習題所要求的目標,還賦予了習題的另一層含義。例如:書桌上的筆筒,不單單只是運用今天所學習的兩種求平均數的方法。我設計時追加了一個問題:鼕鼕在第三個筆筒裏又放了一些鉛筆,這樣一來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平均數的“敏感性”。最後一道習題的第二個問題設計,主要是要體現學生在完全理解平均數意義的基礎上對平均數的靈活運用,訓練了學生的逆向思維。這種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出的練習既面向全體學生,也充分考慮了班級裏的優秀生,讓學生在不同層次上都得到了發展。

篇23:四年級下冊數學《平均數》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統計》認識平均數的第二課時,完成課本第43頁例2及練習十一3、4、5題。本例通過求兩支籃球隊的平均身高,比較這兩支球隊的身高情況,使學生理解:一組數據中的個別數據不能反映其總體情況,應該用一個統計量來描述這組數據的總體情況,並和其他組數據進行對比,平均數就是這樣的一個統計量。要比較兩支籃球隊的身高情況,一個一個地比非常麻煩,而且不容易比清楚。所以要先求出兩個球隊各自的平均身高,再用兩個平均身高進行比較。通過此例,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的概念,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會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這部分內容是在已經認識了簡單的數據整理方法和簡單的統計圖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初次學習簡單的平均數,爲以後學習較複雜的平均數打下基礎。本節課是學習關於平均數的第二課時,是在學生已經初步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及求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立:

從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來看,教學中更應該強調學生對平均數的意義的理解,體會平均數在統計中的作用,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充分感受到平均數的作用,從而產生學習關於平均數的需求。

基於這樣的認識,教學中我沒有隻停留在“簡單地給出若干數據,要求學生計算出它們的平均數”上,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爲:

1、在豐富的具體問題情景中感受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並通過進一步的操作和思考體會平均數可以反映一組數據的總體情況和區別不同組數據的總體情況這一統計學上的意義,鞏固求平均數的計算方法。

2、在應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的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認識統計與生活的聯繫,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據的方法,發展統計觀念和實踐能力。

3、進一步增強與他人交流的意識和能力,體驗運用已學的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建立起學習數學的信心。

平均數是統計中常用的一種特徵數,它能反映統計對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廣泛。所以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體會平均數可以反映一組數據的總體情況和區別不同組數據的總體情況是教學的重、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由於平均數數意義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容易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我根據學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認知原理,積極創設真實的,源於生活的問題情景,採用多媒體教學等有效手段,以自學、引導爲主,輔以直觀演示法,設疑激趣法,討論法。向學生充分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的全過程。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扮演好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

在學法指導上,我努力營造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觀察、猜測、操作、比較、分析等活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發現、建構數學知識。通過小組合作中的互相討論交流,讓學生從中學會與人交往,傾聽同伴的意見,解釋自己的想法,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並還讓學生自我反思,自主評價,以提高解決問題和綜合概括的能力。

五、教學過程預設:

(一)、情景導入:

1、師:孩子們,今天早上我一進辦公室,小組長就拎着各組的“戰利品”來邀功,都說自已小組收集的瓶子最多,爲了公平評出優秀小組,我把

每組收集的瓶子統計一下:大家來看統計表:

2、提問:

(1)、從這個統計表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2)、第四組最多,能說第四組最優秀嗎?爲什麼?你認爲該怎樣比?

3、教師小結:

大家說的對,我們用總數來比是不公平的。我們要用平均數來比每組的實力,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平均數。

(從學生生活入手,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一開始就進入興奮的學習狀態。通過解決問題,學生自己引出平均數,既複習了上節課的求平均數的方法,也讓學生感受到平均數在生活中的意義,產生了學習的迫切需求。)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2:

(1)出示例2情境圖:我校舉行籃球比賽,我們來看些隊參加了比賽?從哪兒可以看出開心隊的實力更強一些?

(2)、在一場籃球比賽中除了技術因素以外,還有什麼因素也比較重要?(場上哪一個隊的身高佔優勢)我們能根據隊員的身高來作出判斷嗎?

出示統計表及自學提示:

①根據統計表,瞭解相關信息。說一說從統計表中你看到了哪些信息?

②猜一猜:哪隊的平均身高高一些。

③想一想:怎樣比較兩支球隊的平均身高情況?

④算一算:兩支球隊的平均身高分別是多少?

提示:要先算出每支球隊的總身高。

自主完成計算過程。

交流計算結果。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多關注學困生的理解程度,做到心中有數,必要時做以輔導。

3、交流反饋。

找個別學生彙報從統計表中瞭解到的信息?

猜一猜:哪一隊的平均身高高一些。

請幾名學生說出自己的猜想結果,並說出自己的理由。

師點撥:我們在猜想的時候,要遵循一定的原則,要切合實際,不能漫無目的的亂猜,要注意猜想的正確性。

想一想:怎樣比較兩支球隊的整體身高情況?

求出兩個球隊的各自的平均身高,用兩個平均身高進行比較。

算一算:兩支球隊的平均身高分別是多少?

找兩名學生上臺板演,並向大家做以講解。

4、教師點撥:

A、講評算式。

B、根據學生列出的算式,總結出:總身高÷人數=平均身高。

教師總結:

同學們,我們在求平均數的時候,要根據具體情況,先求出總數,再根據人數的不同,求出平均數,平均數能較好地反映一組數據的總體情況。

(教學時,先出示兩支籃球隊的身高統計表,讓學生根據統計表說一說誰最高,誰最矮,怎樣比較兩支球隊的整體身高情況,引導學生利用平均數這一統計量進行比較。學生在例1已經學會了求平均數的方法,可以讓學生自

己進行計算。通過計算使學生看到:雖然歡樂隊中的王強是兩個隊中最高的,但歡樂隊的總體身高情況不如開心隊,由此體會平均數是反映一組數據的總體情況的一個很好的統計量。)

(三)、鞏固練習。(10分鐘)

1、基礎練習。

練習十一3、4、5題

第3題,也是一道實踐活動題,通過收集、整理數據、計算平均數等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統計能力。

第4題,讓學生根據甲乙兩種餅乾第一季度的銷量統計圖,先比較它們第一季度月平均銷量的多少,然後分析一下乙種餅乾銷量越來越大的原因,讓學生初步體會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挖掘數據背後隱藏的現實原因。第三小題是開放題,讓學生根據統計圖進一步發現信息,如學生會發現兩種餅乾二月份的銷量是相同的,但甲種餅乾的銷量逐月下降,乙種餅乾的銷量逐月上升,也可以預測一下兩種餅乾下個季度的銷售情況。

第5題,要使學生明確,王叔叔走的路程分爲4段,一共騎了3天,而所求的是平均每天騎的路程,所以除數應是3而不是4。

2、下面是便民超市全年某種餅乾的銷售情況統計圖,請你算出平均每個季度的銷售量是多少。

數量/箱

(2)看到這個統計圖,你想對超市的`經理說些什麼?

3、拓展練習:小紅語文、數學的平均分爲97分,語文、數學、英語的平均分爲95分。小紅英語是多少分?

(四)、課堂總結(1分鐘)

同桌相互談談本節課的收穫。

(五)、課堂檢測:(5分鐘)

1、填空:

某校學生在希望工程獻愛心的活動中,省下零用錢爲貧困山區失學兒童捐款,各班捐款數額如下(單位:元):99、101、103、97、98、102、96、104、95、105則該校平均每班捐款爲()元。

2、小方用計算機打一份稿件,上午3小時打了14405個字,下午2小時打了9840個字。他平均每小時打多少個字?

3、下面是某地上半月平均氣溫統計表

(1)、從上面的統計表中你得到了什麼信息?

(2)、請你計算一下,上半年平均每月氣溫大約是多少攝氏度?

(3)、預計一下7月份的平均氣溫大約會是多少度?

六、教學建議:

1、加強學生對平均數在統計學意義上的理解。

2、應充分發揮教學用具的作用。

3、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進行教學。

4、應創設具體的情境,使學生體會平均數的作用。

5、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