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二年級數學《角的初步認識》的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二年級數學《角的初步認識》的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一

1、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平面圖形——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

2、指導學生學會用直尺畫角。

3、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感受到角是有大小的。

4、引導學生注意從數學的角度去關注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重點:

初步建立角的正確表象。

教學難點:

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感受到角是有大有小的。

教學準備:

課件、小棒、直尺、活動角等。

教學過程:

一、憶形,引角。

1、回憶再現學過的幾何圖形

小朋友們,我們已經學過了很多圖形,你會辯證嗎?(課件依次出現: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

2、試擺小棒引入新課

你會用小棒擺三角形嗎?桌上有3根小棒,看誰能最快地擺出一個三角形。

請大家在擺好的圖形裏任意地拿走一根小棒,然後看看桌上的這個圖形,有誰認識它?

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個新的平面圖形——角。

二、找角

1、學生尋找身邊物體表面上的角。

請同學們仔細地找一找,看看身邊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先說給同桌聽聽,再舉手說給全班同學聽。(讓學生說)

2、教師示範指角方法,讓學生初步感知角的幾何形狀。

大家剛纔找到的角究竟是物體表面上的哪一部分呢?這就需要我們注意指角的方法。

老師也找到一個角(出示一塊三角板),它有許多的角,老師指的其中的一個,請認真看老師是怎麼指的(教師示範,學生模仿)。

在我們數學中的角,它又會是什麼樣子的,大家想知道嗎?

三、描角,想角

1、描角想角,體驗角的抽象過程。

剛纔我們在三角板上找到了角,現在老師就把這部分在黑板上描了出來。(教師描出三角板其中一個角)

現在老師把三角板移開以後,留在黑板上的會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圖形呢?(移開三角板)像這樣的圖形,就是我們數學中的角。

2、課件演示,形成角的正確表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許多物體表面上某一部分形狀是一個角。比如:房子的頂部,五星紅旗,剪刀張開的這部分形狀是一個角,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組成的圖形也是一個角。(課件演示實物的角到數學的角的抽象過程)。

四、學角,畫角

1、觀察對比,知道角的特徵。

通過大家的想象和仔細觀察,我們得到了許多的角,下面,老師請大家再仔細地觀察課件的演示,看看這些角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我們把這一點叫做角的頂點,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

想想,每個角都有幾個頂點和幾條邊?(一個頂點,兩條邊)

誰來指指黑板上這個角的頂點和邊?

我們指角的時候一定要把角的頂點和邊準確的指出來。

完成練習:(1)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下面的圖形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

2、學習畫角,強化角的特性。

我們已經知道角是個怎樣的圖形,爲了更好地認識它,我們還需要學會把它畫出來。

想想,畫角的時候,要畫什麼?

請大家翻開書第39頁看看例題2是怎麼說的,想想例2那句話的意思是讓我們畫角的時候要先畫什麼?再畫什麼?想好的,可以自己試着畫一個角。

剛纔同學們都畫好了,現在老師也想畫個角,但老師想請全班的同學一起來幫老師畫好這個角,願意嗎?

(1)先畫什麼?再畫什麼?

(2)用什麼工具才能畫好角的邊?從哪裏開始畫?

(3)另一邊怎麼畫?誰來幫老師擺尺子?

(先畫頂點,再從頂點出發,畫出角的兩條邊)

看完老師和大家畫的這個角,如果覺得剛纔自己在畫角的過程中有什麼不滿意的同學,現在可以再畫一個。

五、演示,擺角

1、演示角從小到大,感受角的大小。

教師演示滑動角,做一個銳角,請同學們看老師這裏的這個角,請同學擺一個跟老師這個角差不多的,你會擺嗎?(點擊課件)

再演示滑動角,做一個直角,再讓學生擺直角。(點擊課件,出示直角)。

再演示滑動角,做一個鈍角,讓學生擺。(點擊課件)。

剛纔我們造出了三個角,它們都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誰發現這三個角有什麼不同呢?(有大有小)

你們覺得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說說你們的理由。

總結:一號角最小,說明角的兩條邊張開得小;三號角最大,說明角的兩條邊張開得大。原來角是有大有小的。

2、師生操作活動角,進一步感受角的大小。

學生用活動角造角:

(1)任意造出一個角。

(2)按要求造角:老師造出一個這麼大的角,你們要造一個比老師這個角要小的角。

(3)同桌互相玩玩。

3、擺角指角,深化角的認識。

請每個同學都拿出兩根小棒,擺出一個有角的圖形,然後在圖形中找到角,並指出每個角的頂點和邊。

六、議角,總結

現在請大家回想一下,我們都學習有關角的哪些知識?

今天這節課大家表現都非常好,老師想用一個“√”來評價大家的表現,這個符號裏有角嗎?其實角就在我們身邊。

二年級數學上冊《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會初步比較角的大小;會用尺子畫角。

2、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分析、比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創造意識。並對學生進行事物的運動發展變化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啓蒙教育。

3、創設平等和諧、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互相協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教學重點 難點

重點是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難點是引導學生畫角的方法,使學生通過直觀感知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學設計

〖活動一 〗 引入

從複習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老師這有四根一樣長的小棒,你們可以用這四根小棒擺一個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嗎?

生:可以擺一個正方形。

【請學生上臺演示】

師:做的很好,如果去掉一根小棒,又可以擺成一個什麼圖形?

生:可以擺一個三角行

【學生繼續演示】

師:如果從三角形中拿走一根小棒,又是一個什麼圖形呢? 【師邊說邊拿走一根小棒】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圖形---角

【設計意圖 對於正方形 三角形,學生們在一年級就有了初步的認識,這裏設計意在喚起對已有知識的回顧,爲認識新的幾何圖形做遷移鋪墊。同時,由學生自己動手上臺演示,激發了興趣,調動了情緒,有活躍了學習氣氛】

〖活動二 〗感知

從實物中抽象出角

課件出示實物

鐘面 紅領巾 剪刀 吸管

師: 這些物體中都隱含着我們今天要認識的角,讓我們給這些角脫去漂亮的外衣,就變成這樣, 【課件演示 從實物抽象出角來,聲光提示】

師: 你能在自己身邊找出角嗎?找到角後摸一摸,角是什麼樣的 ?

生1: 角尖尖的

生2: 角兩邊直直的

【設計意圖 角與實際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周圍許多物體上都有角 ,這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物中引出角,並從中抽象出所學的角,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抽象的過程,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分析現實問題,從而激發起探索數學的興趣。】

〖活動三〗 創造

師: 同學們,我們要做一個角的模型,要選擇哪些學具,試着做一下。 【生從學具袋中選兩根帶孔的小棒做成一個角】 通過剛纔做活動角,你發現,一個角由幾部分組成?

生1: 我覺得有兩部分組成 , 兩根小棒就行了。

生2: 我也覺得是兩部分。

師: 如果沒有帶孔的點連接,會是一個什麼樣子呢?

生1: 不能把兩根小棒連起來。

生2: 不能組成一個角。

生3: 組成一個角,這個孔不能少。

師: 是的,通過剛纔做活動角,發現角是有三個部分組成的,我們把兩根小棒叫做角的“邊”,這兩根小棒相交的地方就是有孔的位置叫做角的“頂點”。說一說 ,你們做的活動角的頂點和邊在哪?

【設計意圖 教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國小生往往缺乏感性經驗,只有通過親自操作,獲得直接經驗,而這節教學通過學生動手做活動角,讓學生自主去發現角的三部分。】

〖活動四〗探索

師: 同學們,你們能讓自己做的角變大嗎? 怎麼變?

生1: 我把兩根小棒往外一拉,角就變大了。

生2: 我拿住一邊,把另一邊一拉就變大了。

師: 你們能讓角變小嗎?

生1: 把兩條邊合攏一下,就變小了。

生2: 剛纔,我們既能把角變大,又能把角變小,那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生: 與角的邊有關。

師追問 : 與邊的什麼有關,長短嗎?

生1: 不是 剛纔邊沒有變長。

生2: 不是 兩條邊張開的大 ,角就變大,張開的小,角就變。

師小結

【設計意圖 這段教學,通過拔動活動角,去體驗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係,在具體的操作中,學生才能得以充分的感知,增強了認識效果,可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活動五〗 畫角

深化角的認識

師: 我們認識了角, 現在在自己的練習本上任意畫一個角。【學生畫 師巡視】 說一說 , 你是怎樣畫的。

生1: 我是照着三角板畫的

生2: 我是先畫兩條邊,再畫頂點。

生3: 我是先畫頂點,再畫的邊。

師: 很好,通常我們常用生3的方法畫角,請同學們看看【課件畫角】,請同學們在自己的本子上按這樣的方法再畫一個角,看誰畫的好。 【指名學生黑板上演示。】

【設計意圖 畫角是這次課的教學重點,在教學是把學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和相互交流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

數學《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三

主要教學環節:

遊戲導入、初步感知;觀察實踐、探究新知;鞏固練習、加深認識;歸納總結、課外延伸。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 、初步學會用尺子畫角,體會角是有大小的,感悟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程度有關。

3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體會身邊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知道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而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教具準備:

教師:一把三角尺;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的硬紙板;畫有圖形的卡片;四根長度相同的硬紙條(能粘在黑板上的);活動角(一個兩邊長的、還有與學生數相同的兩邊短的);與學生數相同的圓形紙片。

學生:一把尺子、一張白紙、一個三角板、四根長度相同的小棒。

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初步感知。

1 、同學們,你們喜歡做遊戲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做一個擺小棒的遊戲,請一位同學到前面來擺,其他同學在下面擺,注意聽老師的要求。先用四根小棒擺出一個我們學過的圖形。(生擺,教師巡視)

2 、你們擺出什麼圖形?(正方形)

3 、現在拿走一根小棒,再擺一擺,又會是什麼圖形?(生擺,交流是三角形。)

4 、你們真能幹!接着再拿走一根,這是什麼圖形呢?(像這樣的圖形就叫做角),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這位新朋友。(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二、觀察實踐,探究新知。

1 、聯繫生活找身邊的角

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角的足跡,誰能來說說,你在那些物體的表面見過角?(學生觀察,交流)

2 、觸摸感知角的特點

這角可真多呀!可見,角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瞧,就連我們學習用的三角板裏也藏着不少角呢!現在,請同學們拿出你的三角板,觀察上面的角,找出其中的一個角,像這樣(教師示範摸角的頂點)摸一摸,有什麼感覺?(生交流)再摸摸這兩條線(教師示範摸角的兩條邊),感覺怎麼樣?(生交流)

同學們做的可真帶勁!可見,每個角都有一個尖尖的地方和兩條直直的線。數學家們給角的每部分都起了名字,這個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頂點,這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邊說邊板書)所以我們說,一個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3 、找校園中的角進一步明確對角的認知

同學們觀察的可真認真!不僅如此,在龍龍美麗的校園裏也有許多角。現在就請同學們看書38頁,在小組內說一說都哪裏有角。 ( 學生小組交流,要求:一人說的時候,小組內的其他成員負責當小法官,來判斷他說的對嗎。 )

4 、動手摺加深對角的認識

在你們的努力中,老師看到了你們的成績。所以,老師獎勵給每個小朋友一個小小的禮物。(發圓形紙片)看看老師送給你的禮物裏面有角嗎?(生搖頭)那現在就請你們給老師折出一個角,好嗎?如果不會可以和同桌討論討論。(生折角,教師巡視。)

願意把你摺好的角給同學們看看嗎?現在就請你們到小組裏展示一下你的傑作吧!(小組交流自己折的角)

5 、動手畫掌握畫角的方法

同學們的小手可真巧!那你願不願意用你那雙巧手把這美麗的角畫下來呢?請同學們先同桌互相商量一下該怎麼畫角,然後再動手畫。(生嘗試畫角,教師巡視。)

誰願意說一說你是怎麼畫的?(生交流)

教師小結:先畫一個點,然後從這個點起,用尺子向兩個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作爲角的兩條邊,這樣就畫成了一個角。

現在就請同學們用老師的方法畫一個角,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行!(學生同桌監督畫角)

6 、遊戲互動發現角的大小

同學們可真聰明! 連 老師的學生都羨慕你們了,所以,他們把自己做的角託我帶給你們。(教師發活動角)你們喜歡嗎?那我們就來做一個遊戲,聽老師的要求:你能用活動角擺出一個較大的角嗎?怎麼使它變小呢?(生隨教師要求活動變換角的大小)

同桌遊戲:偷偷擺出一個角,然後拿出來比較,誰大誰就贏。

老師這裏也有一個角,它的邊很長,你們誰敢來和我比? ( 師生互動遊戲 )

教師小結(也可以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說):通過剛纔的比較,我們發現,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而是和兩條邊叉開的程度有關。叉開的口大,角就大,叉開的口小,角就小。

三、鞏固練習,加深認識。

1 、判斷角。(數學書 42 頁 1 題)

2 、找圖形中有幾個角。(簡單的——書中 42 頁 2 題;較難的——教師卡片中的圖形。)

3 、拓展練習。

三角形有三個角,剪去其中的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小組討論後,指名動手操作。)

四邊形有四個角,剪去其中的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小組討論後,指名動手操作。)

五邊形有五個角,剪去其中的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小組討論後,指名動手操作。)……你發現了什麼?

四、歸納總結,課外延伸。

1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知識?(學生談收穫,教師及時予以肯定。)

2 、同學們的收穫可真不少!今天就請同學們回家也考考自己的爸爸媽媽,讓他們找一找家裏的角,你來當小法官,好不好?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四

課題名稱: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國小數學第三冊第38-39頁《角的初步認識》,第42頁的第1—2題。

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認識"一課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三冊"角和直角"的第一課時。這節課是在學生在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教材從學生熟悉的校園生活情景引出角,從觀察實物中逐步抽象出所學的角,教材中不要求學生掌握角的定義,只要求學生認識角的形狀,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直尺畫角,教材中還特別注意讓學生動手操作,摺紙、制角、畫角等,以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學生熟練掌握這部分內容就爲以後進一步學習三角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等幾何圖形奠定了基礎,起着承前啓後的作用。

學情分析:

角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較爲困難,因此爲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角,整個課時將觀察、操作、演示、自學討論等方法有機地貫穿於教學各環節中,引導學生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讓他們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喜歡做小動作,感覺數學枯燥無味,因此我充分發揮現代教學多媒體組合的優勢,通過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靜態的課本材料變成動態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動手中思維、在觀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見和內在不可見的角印在大腦裏。從而進一步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努力做到教法、學法的最優結合,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探索新知的過程。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初步比較角的大小;學會用尺子畫角。

2、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分析、比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創造意識。並對學生進行事物的運動發展變化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啓蒙教育。

3、創設平等和諧、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互相協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教學準備:多媒體;直尺;大頭針,兩根硬紙條,圓形紙片、長方形紙片、剪刀。

教學重點:

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畫角的方法,使學生通過直觀感知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媒體應用)屏幕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的實物圖。引導學生回顧複習,依次回答出各個圖形的名稱。最後出示角的圖形,教師邊出示邊提問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你們認識嗎?”同學們回答:“認識,角。”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角。教師邊說邊出示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兒童在的注意集中的時間較短,所以導入這個環節我儘量簡化,開門見山,但又明確了學習目標,直入課題。教學時間大約用2分鐘。

二、新課講授

1、電腦出示一幅校園情景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中有什麼?學生回答:“圖中有正在做操的學生”,“正踢足球的學生,還有拿三角板的老師和修剪花木的老爺爺。”……這些情景中有角嗎?同桌學生討論找角。

學生彙報,

生1:老師手上的三角板上有角、老爺爺修剪樹木用的剪刀上有角。

生2:球門上有角、角球線有角。

生3:表的兩根針形成一個角,正在做操的小朋友伸開兩臂形成一個角。

……

(媒體應用)在學生找到實物圖中的角後,屏幕上出現閃動角。

教學過程說明:教學伊始,藉助情景圖創設情境,這樣使學生在一種愉悅的氛圍內迫切想知道新知,同時也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初步感知角。教學大約用了5分鐘。

2、舉例

其實在你身邊就有很多角,仔細觀察,你發現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現在,咱們就伴隨着輕鬆優美的音樂以小組爲單位找一找角。

師:誰願意把你找的角指給大家看看。在日常生活中,角實在太多了,只要我們仔細觀察都能找到角。

學生彙報,

生1:黑板上有角。邊說邊上去指角。

生2:數學書上有角,邊說邊指角。

生3:課桌上有角。用手比劃。

……

師:我們來看看大屏幕上的圖形有角嗎?(多媒體出示例1的3幅圖),大家找一找,學生指出後多媒體演示抽象出角的圖形。

通過找日常生活中的角以及通過例1,從三種實物(剪刀、吸管、水龍頭)中抽取出角,讓學生從熟悉的生活實例中來認識角,讓學生感受到角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教學大約用了4分鐘。

3、折角

師:同學們通過剛纔的學習認識了角,大家觀察得都很認真。接下來,老師想請你們以小組爲單位比賽折角(出示一張圓形紙),看哪一組折角的方法最多。

學生動手摺角,教師將部分學生的作品貼在黑板上。讓學生用剛纔所折角的頂點扎手心,感知角的頂點是什麼感覺;摸一摸角的兩條邊,感知角的兩條邊是怎樣的?教師示範。指名學生回答。

生1:這兒是尖尖的,這兩邊滑滑的、平平的。 生2:這兒有些刺手,這兩邊直直的。 師:噢,原來角給我們的感覺是這樣的:尖尖的,直直的。

師:大家看!這尖尖的一點叫作角的頂點,這兩條直直的線叫作角的邊。邊說邊標出角各部分名稱

教師請一名學生上黑板標出角的頂點和角的兩條邊。

師: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生:一個頂點,兩條邊。

師:我們來看看大屏幕上折出的角(多媒體出示3幅圖),大家看一看這幾個角的大小一樣大嗎?

生:不一樣大。

師:這能夠說明什麼?

生:這說明角是有大有小的。

填出自己折出的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過程說明:通過折角讓學生比較得出:角是有大有小的,使學生在操作中積累了豐富的感性材料,並對角的大小這一特點進行了初步認識。同時角的不同折法這一教學中也充分體現了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教學大約用了6分鐘。

4、做和演示活動角

(1)師:通過剛纔折角的活動,同學們知道角是有大有小的。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硬紙條,小朋友們已經會折角和畫角了,老師這有一個比較特別的角,你們看。(師電腦展示出活動角)你們想知道這個活動角是怎樣做出來的嗎?

(2)師展示活動角的製作過程。大家想不想自己做一個活動角呢?請兩個同學爲一組,互相幫助,小心圖釘,注意安全。

(3)請小朋友們拿出做好的活動角,跟老師一起做動作。(慢慢張開)這時這個角變得怎樣了?(叉開得越來越大,角也越來越大。)(慢慢縮小)這時這個角又變得怎樣了?(叉開得越來越小,角也越來越小。)看來,一個角的大小與它叉開的大小有關,叉開得越大,這個角就越大,叉開得越小,這個角就越小。

師:像這種角我們就把它叫做活動角。屏幕上有兩根硬紙條和圖釘做成的活動角,我們來看看這個活動角(屏幕演示)。兩根硬紙條做成的邊張開的比原來大了還是小了(大了),角比原來大了還是小了?

生:角比原來大了。

師:這兩條邊又怎樣了?角又怎樣了?

生:兩條邊又張大了,角比原來大了。

師:這能夠說明什麼?(四人一組討論)

生:角的大小跟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兩條邊張開得越大,角就越大,張開得越小,角就越小。

教學過程說明:通過這一環節的教學使學生從認識靜態中的角過渡到了認識動態中的角,同時也向學生滲透了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的關係。

師:我們已經知道比較角的大小的關鍵了,可是紅角和藍角卻不知道,你看它們正在吵架呢?

課件出示:紅角和藍角爭吵的對話。你能想辦法幫他們比大小嗎?課件演示比較大小的過程。教師解說。

課件演示大小一樣,邊長不同的兩個角比大小。

師:你從剛纔的錄像中能發現什麼?

生: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沒有關係。

教學過程說明:讓學生在生動的故事情境中,通過觀察,自己得出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沒有關係這一結論,同時也爲了培養學生學會全面的看問題。教學大約用了8分鐘。

5、畫角

師:通過剛纔的多種活動,我們進一步認識了角,如果要把角畫下來,該怎樣畫呢?讓我們打開課本第39頁,看看下面的例2,請根據書上的提示畫一個角。

學生先自學,然後再畫角。

師:有不少小朋友已經學會畫角了,誰能教教老師。

教師根據學生的提示畫一個角。

媒體演示,教師講解:這個小老師到底教得對不對呢,咱們一起看看大屏幕。先畫一點作爲角的頂點,用尺子從這個點向一個方向畫一條線,再向另一個方向畫一條線,就組成了一個角。

教學過程說明:在教學畫角時,我採用了讓學生自學這一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解決問題的情境中來,當學生通過自學初步掌握畫角的步驟和方法後,教師再利用多媒體適時的演示畫角的過程。這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手段,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留下的表象也非常深刻,角的畫法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學大約用了5分鐘。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八的第1題。

師:看來同學們對角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可是動物園裏的四隻小動物卻不太清楚,它們每人畫了一個角,我們一起看看它們畫的是角嗎?

媒體出示小動物畫的角,教師請學生判斷它們畫得是不是角,再說出理由。

2、做練習八的第2題。

3、剪一剪、猜一猜。

師:你們的表現都很好,教師獎勵你們做遊戲。這個遊戲的名字叫做剪一剪,猜一猜,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張正方形的紙,現在請小朋友猜一猜用剪子剪一刀,剪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先在小組裏說一說,然後再剪一剪、試一試,看看會有幾種不同的結果。

反饋後,媒體演示。

師:由於剪的方法不同就會得出不同的結果,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就會想出不同的方法。

教學過程說明:這種開放題的設計讓學生動腦動手,加深對角的認識,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激發探究興趣。教學大約用了8分鐘。

四、全課總結大約用了2分鐘。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遊覽了角的樂園,我們在角的樂園裏學習了哪些知識?

五、板書設計

課題

角的大小跟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

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沒有關係;

一個頂點,兩條邊。先畫一點用尺子從這個點向一個方向畫一條線,

再向另一個方向畫一條線,

就組成了一個角。

六、教學反思:

七、教學設計理念與思路:

這節課的教學設計充分體現新課標中的教學理念,其中有以下幾個方面:

1、創造有效的數學學習方式。從多方面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每一位學生主動從事數學活動,積極探索自己未知領域的知識,自己去發現、去創新。我設計讓學生動手比賽折角,看哪一組折角的方法多,還設計讓學生自學畫角的方法等。通過這些數學活動的設計,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

2、創設有趣的數學情境。數學情境的設計對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很大的幫助,在主題圖導入時,設計讓學生伴隨着音樂觀察、尋找校園裏角,還有在演示活動角的時候設計變魔術的情境以及讓學生伴隨輕鬆優美的音樂找角等等。通過這樣的設計,使學生真正學會“生活即數學,數學即生活”。

3、引入現代信息技術,解決教學重難點。而本節課課件的使用很好的解決了本課的難點──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兩邊的長短無關。課件演示形象、直觀,從學生學習的效果能夠充分體現出來。

教學時,爲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我將觀察、操作、自學討論等方法有機地貫穿於教學各環節中,引導學生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通過找一找、指一指、折一折、想一想、畫一畫、說一說、剪一剪等教學形式,讓學生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此外,在教學中,我還充分應用了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通過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化,使學生的眼腦手口協調活動,爲學生創設愉快、和諧的學習環境和氣氛,力求使課堂教學成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實踐能力的廣闊天地。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內容:

《角的初步認識》

課本P38、39、例1、例2及練習八中相應的練習。

教學對象;

二年級(上學期)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2、結合生活情景能辨認角。

3、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教學重點:

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教學難點:

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教學準備:

情景圖,課件。

教學過程:

一、動畫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1、出示主題圖: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個新的知識,先讓我們看一段動畫。

(播放課件,引導學生髮現思考問題。)

2、課件情景圖中閃動的是什麼呀?再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觀察後全班交流。

3、這些都是角,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角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對主題圖的觀察,讓學生感受到角在我們的生活中,引發學生認識的興趣。

二、觀察實踐,探究新知

1、認識角。

(1)、課件出示剪刀、拉罐、水龍頭等物品。請同學們找找這些物品上的角,

說說這些角有什麼共同的特徵?

學生觀察物品尋找角,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

(2)、同桌交流。

(3)、全班彙報。教師出示角。問:你能給角的各部分取個名稱嗎?

在學生給角取的名稱中歸納得出角的名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4)、你能從我們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並指出這些角的頂點與邊。

學生尋找生活中的角,並指出角的頂點與邊。

2、製作角。

(1)、教師:剛纔我們認識了角,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製作一個角?

思考一下,你可以通過哪些方法制作出一個角?

學生獨立思考製作角。

(2)、把你製作的角在小組內展示,並說說你是怎樣做的。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小組內展示角,交流製作過程。

(3)、全班交流。誰來向全班小朋友展示你製作的角,並指出角的頂點和邊。

(4)、教師演示將角的兩條邊叉開、收攏。問:你發現了什麼?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與什麼無關?

3、畫角。

(1)、我們已經認識了角,也製作了角,現在我們來畫角。你認爲角該怎麼畫?

(2)、教師示範畫角,並說明:先畫一個頂點,再從這個頂點向不同的2畫兩條線,就畫成了一個角。

(3)、學生練習畫角。

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畫角,畫好後與同桌說說你是怎麼畫的,畫角的時候要注意什麼?教師巡視、指導

總結畫角的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尋找生活中的物品抽取出數學中所要研究的角;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通過製作角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叉開程度有關係,而與角的邊的長短無關;並且學會如何去畫角。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找出課堂中的角,出示課件(教師和同學們在教室上課的圖畫),引導學生獨立發現生活中的角。

2、在圖形中找出角的個數,出示課件(黑板拉近出現教師講的內容)。

[設計意圖]:練習融趣味性、創造性於一體。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豐富了對角的認識,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活動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四、回顧全課,總結提高

1、今天的這堂課你知道了什麼?學會了什麼?

學生總結回答,教師補充。

以後我們要仔細觀察,希望同學們能在生活中發現更多有趣的數學知識。

2、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