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語文大學聯考試卷啓示隨想

今年的語文大學聯考試卷給了我很多啓示,我談的是自己的感受,一家之言,貽笑大方了!每種感受我試舉幾例。

語文大學聯考試卷啓示隨想

第一、我覺得試題植根於厚重的歷史文化的土壤,簡而言之就是看過去。

全國Ⅰ我卷作文題“歷史人物評說”,材料有齊桓公、管仲、鮑叔君臣合作、共成霸業的歷史性陳述。在創作的過程中先要知道“管鮑之交”的歷史典故,也要知道“一箭之仇”這個成語的來歷,才能通透的理解材料,進行友誼入手,識人,知人,讓人等入手,見微知著,進行創作。我們做老師的可以先問問我們自己,這些典故和材料背後對人物的評述,我們自己是否清晰。

第二、我覺得試題着眼於當下,以古視今,設置情境。今年勞動課加入高中,蔣子龍《記憶裏的光》、白居易《觀刈麥》等素材,都蘊含着中華民族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優秀傳統。通過精心設計,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以浸潤的方式在語文試題中得以體現。

全國Ⅲ卷實用類閱讀材料《對話〈鍾南山:蒼生在上〉作者》、全國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宋史•蘇軾傳》等都體現出可貴的擔當精神和家國情懷。前提是這些事件你知道,且有感悟。

第三:我覺得試題望向未來,望向世界。

全國Ⅱ卷作文題“攜手世界,共創未來”將學生帶入全球抗疫的進程之中,引導學生從相互支持、團結合作入手,思考人類的危機應對之道,進而思考人類的發展未來,體會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前瞻性,感受青年在危機情境下的責任與擔當,要求學生展現出當代中國青年的精神風采,發出中國聲音。北京卷作文“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以北斗三號最後一顆衛星成功發射爲切入口,引導學生思考個人在集體、社會、國家、世界發展中的責任和使命。

以上是我對試題的感受,再回到語文教學中,每個人都意識到語文教學的弊端,都提倡語文教學促進學生思維方式的該革。可是我們該怎麼做呢?

第一、我們做讀書的老師,教讀書的學生。

用個故事做一個設喻吧,有是一個機修工,在學習的過程中,知道機器某一處輪軸卡殼是因爲中間進入異物,在實踐中每次修理的時候果真都是這個原因。可是有一次修理的時候它沒有異物,但它任然不動,請專家,也是未果,最後多方查找只是總閘電線燒了。沒電了,僅此而已,這就是思維方式的固化,我想這個工人以後再遇到此類問題的時候一定會思索另外的方式。

我也看過旮旯老師演講的視頻,和她的課。天文歷史,縱橫捭闔,因爲見過,所以知道,所以感悟。這也是我要說的第一點。我們語文教學要想改革,就得讓語文老師不被雜務所煩擾,真正去閱讀,做一個好的引導者,如果我們自己不理解,不明白,思維固化,又何談引導。

讀書,讀那些書呢?讀《詩經》,《尚書》《春秋》《逍遙遊》《道德經》《離騷》等等先對中華特有的精神素養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再讀史書《二十四史》《古文觀止》等等,知其所以然,接着讀《蘇軾傳》《杜甫傳》各類名人傳記(積極健康向上之人),你會明白各派哲學思想在中國文人身上的凝聚和探索,有趣且帶給您思索。知其何以此?最後我們讀家書,家訓,古今亦可,知其何以做?

第二、自身+環境,多采用情境教學法,增強代入感,用語文解決實際生活問題,這正好與任務驅動題目的增加不謀而合。

考題貼近生活,更要求我們在套路模式中,加入孩子自己的思考與感悟,畢竟也是要學會表達,爲生活服務的。九年級一道考題,《送東陽馬生序》,其中“同舍生皆被綺繡”,與“餘則蘊袍敝衣處期間”形成對比的作用,如果以往知識點背誦只是說突出讀書帶給他樂趣,使他忘了條件的艱苦。可是經過情境代入之後,學生更明白,自己吃穿不如別人而毫不在意,必須內心強大。

第三、教學中穿插進時政評說,增強民族自信心,也學會兼容幷蓄,合作共贏。

不忽略時政,我們生活在當下,既要識漢源本義,也要與國際接軌。關注當下,也是引領孩子知道這世界上更好的,開闊其眼界,纔有更高之 。

以上是我對語文教學操作過程中的一些做法的探討,俗氣點講是爲了考試,往大處着眼,希望語文能是我們在匱乏困頓引領我們走出困境的希望之燈,是我們心靈棲息的最美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