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聽課教師參與的課堂教學——把問題拋給聽課的老師,實現真正的口語交際

上過很多節公開課,更聽過許多公開課,公開課上老師們選擇上課文的多一些。我常常願意挑戰自己,所以在後來的公開課內容的選擇上,我上過“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文言文”、“語文園地”等。這次的公開課,我挑戰一下“口語交際”吧。於是我選擇了部編本二年級語文上冊的第六單元的口語交際——看圖講故事。

聽課教師參與的課堂教學——把問題拋給聽課的老師,實現真正的口語交際

今天,國小部語文教研組的老師來到二(3)班的教室聽我的公開課。

此次口語交際的要求是說清圖意,能聽懂別人說的是哪一幅圖,能合理想象故事結尾。課前的精心準備在課堂上一步一步實施着,希沃5的蒙層功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交際的興趣,甚至到了不讓說不願意的程度。之前利用“班級優化大師”把全班分爲六個小組:春風吹小組、夏雨落小組、秋葉黃小組、冬雪飄小組、晨星亮、朝霞紅小組,讓孩子們在小組裏交流,是不是就滿足了他們要說的慾望呢?果不其然,孩子們在小組裏滔滔不絕,可說痛快了! 每個小組選出了說得好的同學在全班進行交流。六個孩子說的真清楚,哪個小組說得好呢?何不找個孩子去和聽課的老師“口語交際”一下,讓聽課的老師來評判呢!我向學生說了我的意圖,講臺下立刻小手如林,我選中了孫琳(其他舉手的同學都有些失望)。只見孫啓源不慌不忙地向教室後面聽課的老師走去。他會選誰呢?孫啓源繞過一個個老師,最後在趙儉老師面前停了下來。

孫琳:“趙老師,您好!您能不能給剛纔講故事的六個同學評價評價?”

趙老師:謝謝孫啓源給我這個機會。這六位同學觀圖細緻,把圖的意思表達得清楚流暢。我認爲最值得肯定的是楊昊翔,他把圖中人物的心思都揣摩出來了!大家同意不?

學生:同意!(想起熱烈的掌聲)

趙老師:孫琳,你滿意不?

孫琳:滿意!謝謝趙老師!

……

趙老師對孩子們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的鼓勵,孩子們肯定會終生難忘的。

這堂課上的“節外生枝”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雖然不是人人蔘與,但給了學生們一個很“現場”的範例。

這節課的這部分教學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衆說周知,教材、教師用書、音像資料、網絡……是可以利用的課堂教學資源,那麼,聽課教師是課堂教學資源嗎?

公開課上聽課的教師也應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要使自己的思維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

因此,課堂教學資源不僅僅侷限在教科書、教師指導用書、音像材料等,課堂教學資源是寬泛的,也是開放的;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在這一開放的課堂裏,教師不是將教材當做經典來解讀,也不是將教材作爲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唯一渠道,而是讓學生與聽課教師的交流,讓學生在原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得到提升和發展。

在交流的過程中,聽課教師不再是一個陌生人,而是學生交流的對象、適合執教教師共同來完成教學目標的“第三者”。在這裏,教者、學生與聽者形成了互動,師生的生活和經驗融入教學過程,讓教學“活”起來,形成了一種新的課堂文化,是一種超越。這種思想無疑體現了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理念,達到了有教無痕、潤物無聲的道德教育境界。

目前,我們發掘的課堂評價方式主要有師評、互評和自評。這些評價侷限於學習小課堂,而疏遠了社會大課堂。而且,這幾種評價方式有其缺陷。師評,這種一言堂的形式缺乏公正性;互評,學生之間容易先入爲主,帶有主觀性;自評,學生對自己容易產生盲點,缺乏有效性。三種評價的結合又缺乏可行性。今天的這堂課上,採用聽課教師來評價這種方式,拓寬了評價的渠道,既能體現一定的信度,又能體現一定的效度。

作爲課堂的動態因素之一,我們用行動告訴學生我們也是課堂的參與者,我們的積極參與不僅能給課堂創設一個更加良好的氛圍,而且能在潛移默化之中促進學生的人生成長和發展。所以,我覺得,聽課時我們應該把自己放到一個參與者的位置上,在適可的範圍內參與課堂,用我們羣體的行動去爲學生的人生成長創造一個更加有利的軟環境,而不是用我們的“穩坐”和“旁觀”讓學生學會冷漠。

我想,在今後的公開課上,是不是給我們的聽課老師提出這樣的要求:聽課的過程中,也參與到授課教師和學生們的互動中。如果有小組活動,聽課教師就參與到小組討論中,這樣可以使各小組成員認真起來,按照討論的要求去做,還可以瞭解學生的討論情況,他們是真討論還是假討論,各成員有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如果遇到孩子書寫生字時,聽課教師可以走近學生,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檢查學生的書寫質量;課結束時,聽課老師也給上課的學生提提問題,考考我們的學生,看看學生掌握得怎樣,看看授課教師的教學效果怎樣……

把聽課教師利用起來,使聽課老師“活”起來,這樣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完成這堂課,還可以調動起聽課老師的興趣,使聽課老師不知不覺中完成聽課任務。這樣的課堂纔是開放的課堂、民主的課堂、學生喜歡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