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數學六年級的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數學六年級的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數學六年級的教案 篇一

〔欣賞〕

片段一(序幕部分)

師:〔出示一個圓柱體(用一個圓柱體外殼套住一個圓錐體)〕這是一個圓柱體,誰能說說它有什麼特徵?

生:(生邊說師邊板書)

師:現在老師用一塊布把這個圓柱體遮住(邊說邊演示),同學們想一想如果這個圓柱體的上底面慢慢的縮到圓心時,那麼這個圓柱體將變成怎樣的一個物體呢?你能試着描述一下?

生1:下面大大的,上面尖尖的。

生2:下面是圓形,上面是一個頂點。

生3:下面是圓形的,上面是尖尖的,旁邊是一個曲面,從上到下慢慢變大。

師:你們能在本子上把這個物體的形狀試着畫下來?(叫一生到黑板上畫)

生:(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圓錐體)

師:現在看一看,老師能不能把這個圓柱體變成你們說的或畫的那樣?

(師喊一、二、三,揭開遮在圓柱體上面的布,露出一個圓錐體)

生(驚奇):哇!(然後一起鼓掌)

師:像你們說的或畫的那樣嗎?

生:像。

師:這個物體叫圓錐體。這節課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研究圓錐體的有關知識。(師邊說邊板書:圓錐的認識)

片段二(終曲部分)

在學完圓錐體的特徵後,臨近下課前7分鐘,教師模仿《幸運52》設計一個搶答遊戲環節。

師:到現在爲止,我們巳學過哪些立體圖形?

生: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圓錐體。

師:下面我們做一個搶答遊戲,遊戲規則是:在老師描述的過程中,你們就可以進行搶答,看看是我們學習過的哪種立體圖形?不一定要等老師題目全部敘述完,看哪組同學回答的又對又快。

師:請從我的描述中回答,這是什麼形狀?這是一種立體圖形,它有三個面,其中一個面是曲面,沿着它的高將它的側面展開,可以得到一個長方形。

生:圓柱體。(在老師還沒說完學生就馬上回答出)

師:這也是一種立體圖形,它有六個面,八個頂點,十二條棱,

生1:長方體。(生沒等教師說完搶着舉手說)

生2:也有可能是正方體。

師:爲什麼也有可能是正方體呢?

生:正方體也有六個面,八個頂點,十二條棱。

師:那麼是正方體還是長方體呢?請接着聽每個面都是正方形。

生:正方體。(搶着說,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師:這還是一種立體圖形,它有兩個面,將側面展開後是一個扇形。

生:圓錐體。

師:這還是一種立體圖形,它有十二條棱,八個頂點,六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有時也有兩個面是正方形。

生:長方體。(生幾乎搶着舉手說)

師:這是一種立體圖形,沿着它的高切開,可以得到兩個完全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切面。有時也可能是兩個完全相等的等邊三角形。

生:圓錐體。(等學生說完,教師拿出事先準備的圓錐體蘿蔔演示給學生看)

(每道題出後,下面的學生都搶着舉手回答,高潮迭起)

〔反思〕

一、序幕扣人心絃。

一個好的開頭,往往蘊育着成功。一堂課好的序幕如同吸鐵石,可以一下子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使學生迅速進入角色,爲後面成功進行教學奠定心理、認知、情感等方面的良好基礎。

課始,教師用一塊布遮住圓柱體,讓學生想像,當圓柱體的上底面慢慢的縮小到圓心時,這個圓柱體將變成一個怎樣的物體?在學生說出或畫出這個物體的形狀時,無形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更難能可貴的是,教師獨闢蹊徑,巧妙地將學生喜聞樂見的魔術引入課堂,激發學生的興趣,扣住了學生的心絃,學生在驚訝中不知不覺步入這節課所學習的圓錐體,主動參與到研究圓錐體特徵的狀態之中。教者這一別出心裁的設計,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產生學習數學的慾望與內在的動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終曲高潮迭起。

只有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生才能積極地參與教學中的思維活動。因此,一堂課精彩的終曲如同壓軸戲,可以把課堂氣氛再度推向高潮,讓學生保持繼續探索的興趣和積極的情感,並在其情感的驅使下進行新的認知活動。

課尾是學生注意力最容易分散、學習效率比較低的時候。在此時,教師巧妙的將練習內容蘊含於搶答遊戲中,使原先枯燥、單調的練習過程轉化成學生非常感興趣的遊戲內容,學生個個躍躍欲試。通過這個搶答遊戲,不僅複習過去所學的知識,也將本節課的內容得以昇華,特別是最後一道搶答,極大的考驗了學生的想像力;通過這個搶答遊戲,也將學生的參與熱情推到極點,學生的知識被激活,思維被激發,情感被激勵,取得課雖終,趣未盡、思不止的效果。這樣的課堂又何愁不高潮迭起、精彩紛呈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纔有渴求,有渴求才會主動積極。這兩個片段,教者能在趣字上下功夫,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這節課的一大亮點。隨着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如果我們的教師都能在教學的趣味上做些文章,使我們的學生在玩中學、趣中練,這樣,纔會是課伊始、趣已生,課結束、趣猶存。從而做到:書山有路趣爲徑,學海無涯樂作舟。

國小數學六年級的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經歷正比例意義的建構過程,通過具體問題認識成正比例的量,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量的實例,能正確判斷成正比例的量。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發現正比例量的特徵,並嘗試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義。提高分析比較、歸納概括、判斷推理能力,同時滲透初步的函數思想。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並樂於與人交流。

教學重、難點:

能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相關聯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引導回顧。

師:什麼是相關聯的量?請舉例說明。

2、導入新。

師:兩個相關聯的量之間肯定存在着某種關係,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正比例就是表示兩個相關聯的量之間的關係的,這種關係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學習。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舊知,進一步理解相關聯的量,爲在新情境中探究兩個相關聯的量之間的變化規律作鋪墊。)

二、探究新知

1、藉助圖表,進一步感知相關聯的量。

出示教材41頁例題。

小組合作探究,交流下面的問題:

上面是正方形周長與邊長、面積與邊長之間的變化情況,把表格填寫完整,並說說你分別發現了什麼。

同桌合作填表。

仔細觀察表格,討論:正方形的周長是怎樣隨着邊長的變化而變化的?正方形的面積是怎樣隨着邊長的變化而變化的?

比較: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的變化規律和正方形的面積與邊長的變化規律有什麼異同?

2、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出示教材41頁下面例題。

一輛汽車以90千米/時的速度行駛,行駛的路程與時間如下。把下表填寫完整,你從表中發現了什麼?

把表格填寫完整。

彙報填表的結果及依據。

觀察表格,彙報發現。

師:觀察路程與時間這兩個量,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小結。像這樣,路程和時間兩個量,時間變化,所行駛的路程也隨着變化,而且路程與時間的比值一定,我們就說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它們的關係叫作正比例關係。

如果用x和表示相關聯的量,用表示它們的比值,正比例關係可以表示爲=。

3、判斷成正比例的量的關鍵。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師:成正比例的量必須具備哪些條?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關鍵是什麼?

三、鞏固提高

1、解決教材41頁的問題。

引導討論: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面積與邊長成正比例嗎?學生自由交流後彙報,教師引導學生說明原因。

2、判斷。

圓的周長和圓的半徑成〖〗正比例。

圓的面積和圓半徑的平方成正比例。

一輛卡車每次運貨的噸數一定,運的總噸數與運的次數成正比例。總路程一定,已行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成正比例。

出勤率一定,出勤人數與應出勤人數成正比例。

三角形的底一定,它的面積和高成正比例。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面積與邊長是否成正比例,加深學生對正比例意義的理解。同時,使學生在比較中思考成正比例的量的顯著特徵:一個量變化,另一個量也隨着變化,在變化過程中這兩個量的比值相同。再輔以大量的判斷題檢驗學習效果。)

四、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成正比例的量有什麼特徵?你還有哪些疑問?

五、佈置作業

教材43頁“練一練”第1-3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