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精品多篇】

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精品多篇】

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簡述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

2、能力與過程:學會資料分析、數據處理的能力;

嘗試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探討細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種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同生命的物質性;養成良好的膳食習慣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2、教學難點

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三、課時安排:1—2課時

四、教學過程

〔引入〕以“問題探討”引入,讓學生思考,提出問題

提示:1、組成生物體的所有元素中,有沒有哪一些元素是生物體所特有的?這說明什麼?沒有,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

2、生物體中的元素含量和無機環境中的含量有區別嗎?這又說明什麼?

有,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還具有差異性。

強調分析數據的比較方法:“求同存異”

(一)組成細胞的元素:

閱讀課本P16頁,結合P17頁的“組成人體細胞的主要的元素鮮乾重細胞比較圖”,思考:

1:鮮重細胞中最多的元素:O;乾重細胞中最多的元素:C

2: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是哪幾種元素?C、H、O、N

3:細胞的最基本元素?C

4:大量元素C、H、O、N、P、S、K、Ca、Mg

5:微量元素Fe、Mn、Zn、Cu、B、Mo

強調:爲什麼說C元素是構成細胞的最基本的元素,學完本章,答案將會揭曉

(二)組成細胞的化合物

這些元素在細胞中是以什麼形式存在的呢?化合物

閱讀P17相關圖表,瞭解組成細胞的主要化合物及其相對含量,完成思考與討論

舉出一些日常飲食中的食物都富含哪些化合物?

強調養成良好的膳食習慣,平衡搭配,不挑食

(三)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課前預習,上交實驗報告

1、實驗原理:

某些化學試劑能夠使生物組織中的有關有機化合物產生特定的顏色反應。如:

還原糖+斐林試劑→磚紅色沉澱

脂肪+蘇丹Ⅲ→橘黃色

蛋白質+雙縮脲→紫色

澱粉+碘→藍色

2、試劑:

強調:(1)斐林試劑甲液質量濃度爲0.1g/mL的NaOH溶液

乙液質量濃度爲0.05g/ mL的CuSO4溶液

水浴加熱50—65℃

(2)雙縮脲試劑A液質量濃度0.1g/mL的NaOH溶液

B液質量濃度0.01g/mL的CuSO4溶液

3、樣品

澱粉、葡萄糖、植物油、豆漿、梨、馬鈴薯、雞蛋清、豬肝研磨液

4、檢測與報告

分小組,每個小組從所提供的實驗材料中選擇一到兩種,預測實驗結果,作好記錄

完成課後討論,實驗冊練習

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2章組成細胞的分子

第1節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細胞中常見的化學元素有________多種,其中大量元素有______________等,微量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含量最多的四種元素是_______________,基本元素是_______________。構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在___________________中都能夠找到,但各種元素的相對含量又____________________。

2.組成細胞的各種大多以的形式存在,其中無機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機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佔細胞鮮重最高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佔細胞乾重最高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

3.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實驗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還原性糖類與___________作用,生成________________;澱粉遇_______變______________;脂肪可以被____________染液染成_____________;蛋白質與___________________試劑發生作用,產生_______________反應。

例1.組成人肝臟細胞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和含量最多的有機物分別是()

A.水、蛋白質B.水、糖類C.蛋白質、核酸D.核酸、水

例2.下列關於檢測“生物組織中糖類、脂肪、蛋白質”實驗操作步驟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用於鑑定還原糖的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於蛋白質的鑑定

B.若要鑑定花生種子細胞中是否含有脂肪,一定需要用顯微鏡觀察

C.鑑定可溶性還原糖時,要加入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勻再加入)

D.用於雙縮脲試劑鑑定蛋白質時,需水浴加熱2min才能看到紫色

例3.下表中各元素的數據代表該元素佔原子總量的百分比。請據表回答問題。

岩石的

成分%氧硅鋁鐵鈣鈉鉀鎂鈦氫碳所有他

成分0.1

47287.94.53、5252、52、

人體的

成分%氫氧碳氮鈣磷氯鋅硫鈉鎂所有他

成分0.1

6325.59.51、

(1)組成人體的化學元素在元素週期表上都有,它普遍存在於非生物界,生物體內不包含特殊的“生命元素”,這個事實說明。

(2)生物從非生物環境中獲得的那些元素與環境中的這些元素的比例相差甚遠。如岩石圈中,氫、碳、氮加在一起佔總原子數不到1%,而在生物體中佔總原子數的74%左右。這個事實說明。

(3)構成人體的化學元素中H、0、C含量最多的原因是氮含量較多的原因是。

(4)人體中的鈣在骨和牙齒中以的形式存在,兒童人缺少會患病。

(5)從此表看,人體成分中沒有鐵的含量,是否人體不含鐵?。

爲什麼?。

(6)人體內的鎂可以從蔬菜中的什麼器官獲得?。爲什?

一.選擇題

1.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是()

2.在組成生物體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有()

A.C、H、O、NB.H、O、K、P、Mg

C.C、P、O、S、H、ND.N、Ca、P、K、S、Zn

3.在構成玉米的下列元素中,屬於微量元素的一組是()

A.C、H、N、P、MnB.Cl、Fe、S、N、Mg

C.B、Cu、Zn、Mn、MoD.N、P、K、Cu、Fe、I

4、在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中,佔細胞鮮重最多的元素和佔細胞乾重最多的元素是()

A.C、OB.O、CC.C、ND.O、N

5.人體的肌肉細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質()

A.脂肪B.水C.蛋白質D.鹽類

6.無機自然界中含量最最豐富的元素是O、Si、Al、Fe,而生物體的細胞中含量最多的4種元素

是C、H、O、N,這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

A.多樣性B.分割性C.隔絕性D.差異性

7.將麪糰包在紗布中放在清水中搓洗,鑑定粘留在紗布上的黏稠物質和洗出的白漿分別用的試劑是()

A.碘液、蘇丹III染液B.雙縮脲試劑、碘液

C.雙縮脲試劑、蘇丹IIID.碘液、斐林試劑

8.檢測蘋果中是否有還原性糖,可以選用的試劑是()

A.碘液B.蘇丹III染液C.雙縮脲試劑D.斐林試劑

9.下列有關組成生物體化學元素的論述,正確的是()

A.組成生物體和組成無機自然界的化學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

B.人、動物與植物所含的化學元素的種類差異很大

C.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不同生物體內各種化學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10.在“檢測生物組織中糖類、脂肪、蛋白質”的實驗中,對實驗材料的選擇敘述中,錯誤的是()

A.甘蔗莖、甜菜的塊根等都含有較多的糖,且近於白色,因此可以用於進行還原性糖的鑑定

B.花生種子含脂肪多,且子葉肥厚,是用於脂肪鑑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種子蛋白質含量高,是進行蛋白質鑑定的理想植物組織材料

D.馬鈴薯塊莖中澱粉含量較高,是進行澱粉鑑定的理想材料

11.(多選)同一元素在不同細胞中含量不同,甚至存在極大差異。下列解釋不合理的是()

A.組成細胞的元素不完全來自於自然界

B.有些化學元素是細胞本身合成的

C.細胞中某種元素的含量是由細胞的生命活動形式決定的

D.沒有哪一種元素是細胞沒有的

12.(多選)人體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的功能是()

A.爲在細胞中進行化學反應提供場所

B.運輸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如血液

C.爲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D.參與細胞內某些化學反應

二.非選擇題

13.下表用於無土載培的一種培養液配方。

Ca(NO3)2MgSO4KH2PO4KClFeCl3H2O

1、0g0.25g0.25g1、2g0.005g1000ml

該配方中屬於組成細胞的大量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量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表所列爲玉米植株和人體內含量較多的元素的種類以及各類元素的含量(佔細胞乾重的質量分數%)據表回答:

元素OCHNKCaPMgS

玉米44.4343、756.241、

人、094.673、110.160.78

(1)據此表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種類基本相同

B.同種元素在不同生物體內含量不同

C.不同元素在同一生物體內含量也有差異

D.C是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它是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

(2)人和玉米體內H、O元素存在於____________等化合物中,人體內的Ca、P主要存在於

_____________等部位。

(3)組成玉米和人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由此可以說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據“檢測生物組織中糖類、脂肪、蛋白質的鑑定”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鑑定成熟蘋果肉中存在還原性糖所用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__,該試劑與細胞內還原性糖發生作用,形成_______________沉澱,因此,可用該試劑檢驗糖尿病病人尿液中是否存在____________。

(2)鑑定花生子葉細胞中脂肪的實驗中,能將脂肪染成橘黃色的染液是____________,用其染色時,要用酒精來沖洗浮色,這是因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鑑定黃豆組織中存在蛋白質時,向組織液中加入雙縮脲試劑A搖勻,再向樣液中加入雙縮脲試劑B搖勻。其中雙縮脲試劑B的量只有4滴,而不能過量,爲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實驗注意事項:

①斐林試劑極不穩定,其甲液和乙液需_______________,使用時再臨時混合均勻用於實驗。

②雙縮脲試劑的使用,應先加試劑______________,造成鹼性環境,再加試劑______。

③在還原糖的鑑定中,對試管中溶液加熱時,試管底部不要觸及_____________,試管口不要朝向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免溶液沸騰時衝出試管造成燙傷。

④蛋白質的鑑定樣品液濃度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以免實驗後粘住試管壁,洗不淨。

16.根據已學的知識,設計一個實驗,證明組成生物體的主要元素中含有C、H、O3種元素,請寫出實驗原理和過程。

實驗原理:

實驗過程:

參考答案

第2章

第1節

1.20C、H、O、N、P、S、K、Ca、MgFe、Mn、Zn、Cu、B、MoC、H、O、NC無機自然界大不相同2.化合物水無機鹽糖類脂質蛋白質核酸水蛋白質3.某些化學試劑能夠使生物組織中的有關有機化合物產生特定的顏色反應斐林試劑磚紅色沉澱碘藍色蘇丹Ⅲ染液橘黃色雙縮脲試劑紫色

1.A2.C3.(1)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2)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存在着本質的區別,兩者還具有差異性。(3)①構成細胞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H20,它占人體體重的60%以上,②構成細胞的四大有機物——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共有的化學元素也是C、H、O。構成人體細胞原生質的物質基礎主要是蛋白質和核酸,這兩類化合物中都含氮,有些脂類也含氮;特別是蛋白質在細胞乾重中含量在50%以上,是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故含氮元素較多。

(4)碳酸鈣佝僂病(5)人體內含鐵,它是構成血紅蛋白的成分表中沒有是因爲鐵是半微量元素,含量少(6)葉因爲鎂是合成葉綠素的主要元素,葉片中含鎂豐富

1.C2.A3.C4.B5.B6.D7.B8.D9.C10.A

11.ABD12.ABD

13.H、O、N、P、S、K、Ca、MgFe、Cl

14.⑴ABC⑵水、糖(蛋白質、脂質、核酸)牙齒和骨胳⑶生物界與無機自然界具有統一性

15.⑴斐林試劑磚紅色葡萄糖⑵蘇丹Ⅲ染液蘇丹Ⅲ能溶解在酒精中⑶過量的雙縮脲試劑B會與試劑A發應,使溶液呈藍色,而掩蓋生成的紫色⑷①分別配製、儲存②0.1g/mlNaOH0.01g/mlCuSO4③燒杯底部實驗者④太大

16.實驗原理:C、H、O3種元素可組成的無機物有水、二氧化碳等,因此在實驗過程中,主要能檢測到水、二氧化碳等即可證明。實驗過程:將生物體組織或器官放在試管中隔絕空氣加熱,發現試管壁上有水珠出現,說明有水;過一段時間逐漸炭化,即有碳元素的存在

高一生物期末複習要點(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高一生物期末複習要點(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組成生物體的主要化學元素的重要作用是:C是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Fe構成血紅蛋白,Mg是合成葉綠素的必需元素。

2、還原性糖:斐林試劑(甲乙溶液先混合再與還原性糖溶液反應,需加熱)生成磚紅色沉澱。(還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注:蔗糖是典型的非還原性糖,不能用於該實驗。

蛋白質:雙縮脲試劑成紫色反應。

脂肪:蘇丹三(橘黃色)蘇丹四(紅色)需要顯微鏡觀察

3、水在細胞中的存在形式與作用:

含量:水在細胞中的含量最多。存在形式:自由水:多,結合水:少。

功能:結合水是細胞的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劑、能運輸營養和廢物、參與反應

4、自由水/結合水與代謝的關係:自由水/結合水比值高代謝旺盛、自由水/結合水比值低代謝降低

5、無機鹽在細胞中的存在形式與作用:

存在形式:離子

功能:

①組成細胞中的化合物:如血紅蛋白中含Fe、葉綠素中含Mg。

②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生命活動:如哺乳動物血液中鈣離子含量太低,會出現抽搐。

③維持細胞的酸鹼平衡。

第一節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

一、滲透作用

(1)滲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的擴散。

(2)發生滲透作用的條件:

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兩側具有濃度差。

二、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滲透作用)

1、動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質濃度時,細胞吸水膨脹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質濃度時,細胞失水皺縮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質濃度時,水分進出細胞處於動態平衡

2、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細胞內的液體環境主要指的是液泡裏面的細胞液。

原生質層:細胞膜和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時,細胞質壁分離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時,細胞質壁分離復原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時就,水分進出細胞處於動態平衡

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質層位置細胞大小

蔗糖溶液變小脫離細胞壁基本不變

清水逐漸恢復原來大小恢復原位基本不變

3、質壁分離產生的條件:

(1)具有大液泡(2)具有細胞壁

4、質壁分離產生的原因:

內因:原生質層伸縮性大於細胞壁伸縮性

外因: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

5、植物吸水方式有兩種:

(1)吸帳作用(未形成液泡)如:幹種子、根尖分生區

(2)滲透作用(形成液泡)

二、物質跨膜運輸的其他實例

1、對礦質元素的吸收

(1)逆相對含量梯度——主動運輸

(2)對物質是否吸收以及吸收多少,都是由細胞膜上載體的種類和數量決定。

2、細胞膜是一層選擇透過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過,一些離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過,而其他的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則不能通過。

2、1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生物4

第2章組成細胞的分子

第1節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知識結構

二、教學目標

1、簡述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說出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嘗試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探討細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種類。

3、認同生命的物質性。

三、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1、教學重點及解決方法

[教學重點]

⑴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⑵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解決方法]

⑴讓學生比較組成地殼和組成細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觀察人體細胞的主要元素圖,書中的表解和思考與討論獲得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識。

⑵教師先演示實驗,再指導學生選擇實驗材料,進行實驗研究。

2、教學難點及解決方法

[教學難點]

⑴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⑵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解決方法]

⑴教師引導學生回憶碳原子核外電子分佈特點,以及碳的性質,理解C元素對生命的重要作用。

⑵教師演示實驗,學生明確實驗原理,開展實驗研究。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方法

直觀教學法、講解法、實驗法。

六、教具準備

掛圖,實驗用品

七、學生活動

1、創設問題情境,組織學生觀察、討論、交流學習新知識。

2、通過實驗讓學生掌握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方法。

八、教學程序

(一)明確目標

見教學目標

(二)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問題探討]投影教材P16《組成地殼和組成細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提問:組成生命的細胞和組成地殼的元素有沒有什麼不同?

一、組成細胞的元素

投影教材P17圖21和圖22,提問:1、哪些元素含量較多,哪些元素含量較少?2、在鮮重和乾重中含量都最多的元素是什麼?3、在乾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麼?

教師總結:1、細胞中最常見的化學元素有20多種,各種元素的歸屬範圍可歸納如下:

2、C爲什麼是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碳原子最外層有4個電子,這樣碳原子就具有了4個能夠成鍵的價電子。正是這4個價電子,能夠使碳原子之間,碳原子與其他原子之間結合形成更多的化學鍵。由於每個碳原子可以形成4個化學鍵,所以就有可能形成含有成千上萬個甚至更多個碳原子的物質。

二、組成細胞的化合物

組成細胞的各種元素大多以什麼形式存在於細胞中呢?(學生看教材P17表格)

[思考與討論]引導學生討論分析教材P17相關問題。

讓我們通過實驗來檢測細胞中的一些有機物吧!

[實驗]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教師根據教材P18內容講清實驗原理、化學試劑的使用方法及實驗步驟,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的比較:在配製時,都用到NaOH和CuSO4,但配製時濃度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

⑵使用時,向樣液中先加入1mL雙縮脲試劑A液,再加入4滴雙縮脲試劑B液。

學生將實驗結果填入教材中的表格內,並完成P19討論題。

三、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統一性和差異性

1、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統一性和差異性

⑴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是由化學元素組成的;

⑵生命起源於非生物界。

2、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差異性

⑴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⑵無機自然界中的各種化學元素不能表現出生命現象,只有在生活的機體中,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表現出生命現象。

(三)總結

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組成細胞的重要化合物,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方法等。

(四)作業佈置

P19練習

(五)板書設計

第2章組成細胞的分子

第1節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組成細胞的元素

2、基本元素:C

二、組成細胞的化合物

三、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 篇二

一、教材分析

《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這一節,首先在節的引言中,明確指出自然界的生物體中的元素是生物有選擇地從無機自然界中獲得的,沒有一種元素是細胞特有的。但細胞與非生物相比,各元素的含量又大不相同。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統一性和差異性內容。這部分內容較爲淺顯,但是結論非常重要,對於學生了解生物的物質性具有重要意義。

關於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的內容,一開始就指出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主要有20多種,緊接着以人體細胞爲例,將含量較多的化學元素以及各種元素的含量製成圖形。通過對圖形內容的分析,概括出兩點:一是組成人體的基本元素是C、O、H、N;二是組成生物體的各種化學元素,在不同的生物體內,含量相差很大,由此進一步說明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和種類。並且強調指出在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

關於組成細胞的化合物,首先說明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進一步組成多種多樣的化合物,接着指出組成細胞化合物的種類及各種化合物的質量分數,從而說明它是生物體結構和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知道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知道爲什麼碳元素是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

(2)學會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方法。

2、能力目標

(1)通過對C元素的分析,說明有機化合物形成的可能性及必然性,初步培養學生跨學科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對組成細胞中的元素的百分比的分析,通過對不同化合物的`質量分數的學習,培養學生理解、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同生命的物質性。

(2)認同生物界在物質組成上的統一性。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難點:

1、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四、學情分析

對於構成細胞的有機化合物的種類的認識,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都已有這方面的知識,比如知道瘦肉含有蛋白質較多,水果含有較多的糖類等。如何定性地區分這些常見的有機物,可通過實驗教學來進行。該實驗最主要是要規範實驗過程,可通過分組分別來完成一個實驗,然後每一組選出一人來介紹該實驗的過程以及要注意的事項,學會展示成果及共享成果。

五、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講解法、實驗法。

2.學案導學:見後面的學案。

3.新授課教學基本環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導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導學案、佈置預習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預習學案: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初步把握基本內容。

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製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後延伸拓展學案。

3.教學環境的設計和佈置:六人一組,教室內教學。課前準備好實驗所用材料用具。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教師收集關於地球及生物體細胞中各元素組成的資料,玉米和人體的化學元素組成的材料並製成課件;準備實驗材料。學生預習實驗,初步瞭解實驗的原理以及實驗步驟。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並瞭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教師:地球上的環境千變萬化,但都是有一定的物質組成,比如地殼表面的水、岩石以及空氣,那麼這些物質由哪些元素組成呢?生物是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這些生物從環境中獲取物質,那麼這些生物又由哪些元素組成?

然後展示探究的第一個問題,生物異與非生物存在着統一性和差異性?已經佈置學生們課前預習了這部分,檢查學生預習情況並讓學生把預習過程中的疑惑說出來。

設計意圖:步步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明確學習目標。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探究一:生物異與非生物存在着統一性和差異性?

元素

地殼

細胞

O

48.60

65.0

Si

26.30

極少

C

0.087

18.0

N

0.03

3、0

H

0.76

10.0

設疑:比較組成地殼和組成細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通過比較,你能發現什麼問題?

結論: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在自然界的無機環境中都能找到,沒有一種元素是生命特有的。但是元素在細胞中和無機環境中的含量卻有區別,說明生命和非生命的無機環境既有統一性又有差異性。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表格中的問題,歸納總結,形成結論。

探究二:組成細胞的元素?

作爲生命的基本組成單位——細胞,它可以構成不同的生物體。那麼元素在各種細胞中的含量是怎樣的?

材料一:組成人體細胞的主要元素(佔細胞鮮重的百分比),教材p17圖2—1、

組成人體細胞的主要元素(佔細胞乾重的百分比),教材p17圖2—2、

材料二:玉米和人體化學元素對比表: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磅Normal0

元素

玉米

O

44.43

14.62

C

43.57

55.99

H

6.24

7.6

N

1.46

9.33

Si

1.17

0.005

K

0.92

1.09

Ca

0.23

4.67

P

0.20

3、11

Mg

0.18

0.16

S

0.17

0.78

Cl

0.14

0.47

Zn

0.01

Fe

0.08

0.012

學生對上述材料的進行分析討論後教師總結:

組成細胞的元素種類有許多,它們的含量各不相同,乾重狀態下和鮮重狀態元素下元素含量最大的分別是C元素和O元素。C、O、N、H這4種元素在組成生物體的元素中含量最多,所以,C、O、N、H是組成生物體的基本元素。

據統計,在生物體的細胞內至少可以找到62種元素,其中常見的約有29種,重要的有24種。所以,一般情況下可以說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主要有20多種。生物體內各種元素含量差別較大,所以可以按照含量的多少把它們分爲兩大類:一類是大量元素,一類是微量元素。大量元素是指含量佔生物體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H、O、N、P、S、K、Ca、Mg。微量元素是指生物體內含量很少的一些元素,如Fe、Mn、Zn、Cu、B、Mo等。微量元素對於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碘是甲狀腺激素的成分,鐵是血紅蛋白的成分,鋅、硒、鉬、鐵等是很多酶的成分。

在組成生物體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從國中所學元素週期表中,知道C位於第14族位置,它的原子序數是6,說明一個碳原子核中含有6個質子,核外有6個電子,由於電子排布的不同,在最外層有4個電子,這樣,碳原子就具有了4個能夠成鍵的價電子。正是這4個價電子,能夠使碳原子之間、碳原子與其他元素的原子之間結合形成更多的化學鍵。由於每個碳原子可以形成4個化學鍵,所以就有可能形成含有成千上萬個甚至更多個碳原子的物質。C是構成生命有機物中最重要的元素。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比較,使學生明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並正確理解碳是最基本元素。

探究三:組成細胞的化合物

討論:作爲生命的細胞是由元素組成的,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是以什麼形式存在的?比如花生和大豆的應用中有很大的不同,花生可用來榨油,大豆常用來做豆腐說明了什麼問題?

引導學生分析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體內以什麼形式存在(單質還是化合態),參考課本P17提供的表來分析,總結歸納出構成細胞的化合物。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自主完成本部分內容,鍛鍊學生的自學能力。

探究四: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可溶性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鑑定的實驗原理、方法、步驟和現象:

知識點

可溶性還原糖

脂肪

蛋白質

實驗原理

與斐林試劑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澱

被蘇丹Ⅲ染液染成橘黃色(或被蘇丹Ⅳ染成紅色)

與雙縮脲試劑反應產生紫色物質

實驗步驟

樣液製備

選材

含糖較高、顏色爲白色或近於白色的植物組織,蘋果、梨最好富含脂肪的種子,以花生最好浸泡1~2d的黃豆種子(或用豆漿)或用雞蛋蛋白

方法

蘋果切塊→研磨→過濾→濾液

製作花生種子的切片

黃豆浸泡切片→研磨→過濾→濾液

鑑定步驟

樣液→加斐林試劑→振盪→水浴加熱煮沸

切片→染色→漂洗→鏡檢

組織樣液→加雙縮脲試劑A→再加雙縮脲試劑B→觀察顏色變化

實驗現象

藍色→棕色→磚紅色沉澱

脂肪被蘇丹Ⅲ染液染成橘黃色(或被蘇丹Ⅳ染成紅色)

加雙縮脲試劑A無明顯變化,加雙縮脲試劑B後溶液變成紫色

注意事項

1、選材要用含糖較高、顏色爲白色或近於白色的植物組織

2、斐林試劑不穩定,一般配成甲液(NaOH:0.1g/mL)乙液(CuSO4:0.05g/mL)來保存,用時必須將甲、乙兩液混合均勻後使用,切勿分別加入組織樣液中進行檢測

1、切片要儘可能的薄

2、染色後一定要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3、觀察時找最薄處,最好只有1~2層細胞

1、用雞蛋蛋白時,一定要加以稀釋,如果稀釋不夠,與雙縮脲試劑發生反應後會粘固在試管內壁上,使反應不徹底,且試管不易洗乾淨

2、雙縮脲使用時,應先加A造成鹼環境,再加B

每組學生從教師提供的材料中選取兩種進行鑑定,並記錄(如下表):

還原糖脂肪蛋白質

預測實測

原因預測

實測原因

預測實測原因

蘋果汁

梨汁

馬鈴薯勻漿

花生

種子

花生種子勻漿

豆漿

鮮肝提取液

交流實驗結果:每一組實驗選取一個人介紹實驗情況,然後分析實驗成敗的得失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進行實驗,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意識。

(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

教師組織學生反思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並進行當堂檢測。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並對所學內容進行簡單的反饋糾正。(課堂實錄)

(五)發導學案、佈置預習。

我們已經學習了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那麼,細胞中的各種有機物又是怎麼樣的,有什麼特點?在下一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生命活動的承擔者—蛋白質。這節課後大家可以先預習這一部分,着重分析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氨基酸。並完成本節的課後練習及課後延伸拓展作業。

設計意圖:佈置下節課的預習作業,並對本節課鞏固提高。教師課後及時批閱本節的延伸拓展訓練。

九、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