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三峽教案(教案)

目錄

三峽教案(教案)
第一篇:三峽教案第二篇:三峽教案第三篇:三峽教案第四篇:《三峽》的教案第五篇:三峽教案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三峽教案

《三峽》教案設計

海河初級中學劉建峯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疏通字詞,理解文意,熟讀成誦。

2、品析課文,引導學生領略三峽景色之美。

3、欣賞課文,引導學生揣摩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筆法之妙。

教學設想:

1、重視課前預習,要求通過預習達到能通譯全文,掌握一些重點的詞語的意思。

2、課堂教學中以閱讀貫穿全文,主要分“讀一讀,品一品,評一評,背一背,寫一寫”等幾個環節。

教學重點:教學目標1、2

教學難點:教學目標3

教學準備:學生蒐集有關三峽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是《三峽》,請同學們展示自己收集到的相關資料。 是啊,美麗的三峽吸引了古今中外的很多遊客,他們無不爲她的秀麗和雄偉所傾倒!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就曾來過此地,用自己的親見經歷撩開了三峽的神祕面紗,讓世人真正認識了這一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觀。這節課讓我們隨着他的描繪一起來領略三峽的無限風光吧!

二、明確目標(文字投影)

三、學習新課

(一)、讀一讀

教師範讀課文後,要求學生朗讀,並強調朗讀的要領。

1、請同學們自由誦讀課文,藉助工具書把語音讀準。

2、再請學生大聲朗讀課文,結合書下註解把語句讀順。

3、讀完課文,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自由討論交流一下。

出示練習,檢測閱讀效果。

練習1

讀準下列加粗字詞

略無闕處重巖疊嶂不見曦月屬引悽異

沿溯阻絕素湍綠潭飛漱其間哀轉久絕

練習2

解釋下列文言詞語

自(從)三峽七百里中自(如果)非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不見曦(太陽)月至於夏水襄(漫上)陵

(更多請搜索)

沿(順流)溯(逆流)阻絕或(有時)王命急宣

良(實在)多趣味屬(連續)引(延長)悽異

練習3

朗讀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3、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4、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二)、品一品

品析課文,領略美景.

1、請同學們邊讀課文邊透過文字領略三峽的美,要求學生用“三峽的??美”,說一句簡單的話,並加上一句描寫的話。

如:三峽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峽,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幾乎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遮蔽天空,擋住陽光。

學生自由品析三峽的美,四人小組討論,然後回答。

2、老師總結:(板書設計)

三峽的山:延綿高峻壯美

三峽的夏水:迅疾壯美

三峽的春冬:清榮峻茂秀美

三峽的秋:淒涼悽美

3、老師把話題引向課外:三峽的美哪裏是文字能窮盡的?它還存在於我們的想象之中,你還能再說一句想象的話嗎?

如:三峽的雲美。你看,那漂浮在山峯上的白霧,似煙非煙,似雲非雲,多麼婀娜多情,多麼幽深秀麗。

4、學生展示一組圖片,師生一起欣賞三峽的美景。

(三)、評一評

1、如此雄偉壯麗的奇景,散文家酈道元卻僅用了一百五十餘字來描繪,且盡傳奇神,其筆法令人不能不稱奇。現在我們用欣賞的眼光來審視評說課文的美。

(文字投影):我們欣賞文章,可從語言、結構、描寫(動靜、虛實、正側)等多個角度着手。

例如:課文的描寫手法美,正面落筆的“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形象地描寫出三峽的地貌特點是山高嶺連,峽窄水長;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一句則從側面烘托了三峽峯巒延綿、隱天蔽日的山勢。

2、請同學們欣賞課文,說出課文中的妙處來。

(學生合作學習,自由評說)

3、爲了幫助學生掌握文章的寫法之妙,通過練習來提示。(文字投影)

①、“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一句從__面體現了山巒的__,山勢的__;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則是__描寫,以“不見曦月”襯托山的__。

②、“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一句,用了__手法,突出水勢的__。

③、本文描寫生動,寫“湍”用__,寫“潭”用__,寫“柏”用__,寫 “泉”用__。

④、最後一句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

4、學生討論本文的寫作特點,教師作小結:本文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了精準的描寫來表現三峽的美。

5、教師進一步點撥:酈道元真不愧爲北魏的地理學家和散文家,他用地理學家的豐富遊歷和散文家的豐厚的文學功底,把《水經》裏的一條註釋作得如此優美,真是慧眼獨具、匠心獨運。難怪餘秋雨先生說酈道元《水經注》中的三峽,使後人再難調動描述的辭章了。這樣的美文,我們理應先睹爲快,先背爲幸啊!同學們,讓我們轟轟烈烈的讀起來,背起來。

(四)、背一背

我們先請4位同學試背一遍,每人一小段,其他的同學可以小聲地和背、齊背、吟誦。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同學們可以在背的同時,在筆記本上作點詞句賞析積累

四、課堂總結

酈道元筆下的山水畫卷已成爲三峽歷史的美好回憶,今朝的三峽正放射着世人矚目的光輝,看:宏偉的葛洲壩工程,紅火的三峽工地,正在成就着一個又一個的世界奇觀。三峽是我們心中永遠的三峽!三峽承載着我們永遠的愛。

五、課後練筆:(寫一寫)

1、歷代文人對三峽有過很多的讚美,老師蒐集了一些描寫三峽的詩歌(投影展示),請同學們課後去欣賞,並用楷書抄寫下來。

2、三峽是美麗的。其實我們身邊到處都有美麗的風景。只要我們去探索,去發現,美麗的風景就在我們的眼前。同學們,走進大自然,用手中的筆去它神奇的魅力吧!

第二篇:三峽教案

《三峽》 教學目標

節奏分明地朗讀課文,疏通文章大意,學習積累重點詞語。

品味文章語言,展開想象,體味作品意境。把握本文景物描寫的特點 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疏通文意,分析文中景物的特點。 教學難點

把握文章描寫景物生動、傳神,語言精美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5、重點詞語

重巖疊嶂(像屏障一樣的高山) .

沿溯阻絕(沿:順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乘奔御風(奔:奔馬,襯托夏水順流行舟之快) .

素湍綠潭(素:白色的;湍:急湍;急流濺起的雪白浪花) ..迴清倒影(回清:迴旋着清波;倒影:倒映着影子。一動一靜) ....清榮峻茂(清:指水;榮:指樹;峻:指山;茂:指草) ....哀轉久絕(轉:婉轉;絕:消失) ..

飛漱﹙急流衝蕩﹚

們偉大的祖國,山河壯美,無數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輝的瑰寶,妝扮着中華大地,

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爲之傾倒,爲之歌唱。我國北魏時期著名的地理學家,面對祖國的大好河山,爲我們寫下了一篇篇膾炙人口的遊記散文,《三峽》就是其中的一篇。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檢查預習

學生交流查找的有關作者的資料,明確:酈道元,字善長,北魏著名地理學家、

散文家。道元好學,歷覽奇書,撰注《水經》四十卷,《本志》十三卷。(大屏幕展示)闕(quē) 嶂(zhàng) 曦(xī) 巘(yǎn) 屬(zhǔ)引哀轉(zhuǎn)

三、教師泛讀課文後,再讓學生齊聲朗讀課文一遍。熟悉課文。 四、學生自主學習。

根據課文註釋,疏通文意,並將不理解的句子畫出來。

1、通假字

略無闕.處通“缺”,空缺,這裏指中斷 哀轉.久絕通“囀”,聲音婉轉 2、詞類活用

①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奔:動作名,奔馳的駿馬

②良多趣味。

良:形作副,實在;真的

③空谷傳響。

空谷:名作狀,在空蕩的山谷裏 3、古今異義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古:到了;今:表示另提一事)或王命急宣﹙古:有時;今:連詞﹚雖乘奔御風﹙古:即使;今:雖然﹚不以疾也﹙古:快;今:疾病﹚ 4、一詞多義

自.(介詞,在)自.(連詞,如果)

﹙動詞,斷絕﹚﹙副詞,極,最﹚﹙動詞,消失﹚

﹙形作名,清波﹚﹙形容詞,清澈﹚

五、在對文章有了大致瞭解後,再讀課文,思考《三峽》以凝練生動的筆墨,

寫出了三峽雄奇險峻、清幽秀麗的景色,體會其寫景的妙處。

1、 作者寫了三峽的哪些自然景物?

2、 作者分別抓住了這些自然景物的什麼特點來寫的? 3、 課文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 先寫山後寫水。(佈局自然,路清晰)

2、

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則描繪了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 山——奇險

水——

3 對照着用最美的語言描述a、

——寫出了兩岸連山、羣峯對峙的雄姿。

b、

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江水漫上丘陵,來往的船隻都被阻絕了。

c、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山獻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泉水,迴旋的清波,美麗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讚歎“良多趣味”。

d、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漳肅,常有高猿長嘯。——那悽異的叫聲持續不斷,在空曠的山谷裏“哀轉久絕”。(在賞析的民睦要背熟這些句子)

六、小結:

本文一共只有155個字,卻概括千餘里,包容四季景色,羅列山水草木,清猿怪相,有動有靜,三峽的奇異景象,被描繪得淋漓盡致;其語言之美,其筆法之妙,實在不能不令人稱奇。

七、作業 1、背誦課文

2、寫一篇作文描繪黃河(或自己熟悉的河流)古今風光,注意用上本文的寫法,並儘量使文章自然、流暢、生動。

第三篇:三峽教案

三峽

[教學構想]

《三峽》是酈道元爲《水經注》一書做的註釋,它雖屬地理著作,但描寫委婉曲折,文字峻潔明麗,展現了三峽的無限風光,也可堪稱一篇美妙絕倫的描景散文。 針對本文的特點,結合本單元教學重點,筆者有以下思考:

1、本課宜以“美”爲情感主線展開教學活動,並利用電教多媒體,引導學生去感受三峽的景色美,揣摩描寫的生動美,分析結構的層次美,品味語言的簡約美,體會情感的變化美。若學生能感知這些美,其興趣一定會高漲,從而主動地去探究“美”。

2、本文是一篇文言文,須注重積累與歸納。對於八年級的學生而言,已積累了一定的文言詞語,且還能利用課下注釋來讀懂文章大意,因此,可採取學生自譯、互譯等方式讓學生自主、合作疏通文意,有問題的詞句可由各小組代表提出,並在全班交流解決,這樣可培養學生自主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3、重視對課文的誦讀。“教學千法讀爲本”,這是學好文言文的一把金鑰匙。課堂教學中可利用多種誦讀形式交錯進行,在反覆的誦讀中,感知課文內容,品味語言,體會情感,從而激發學生自發地去發現美、感受美、表現美。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三峽的相關知識。理解文章內容,把握三峽的景物特徵。

2、體會作者總分結合的層次美和變化多姿的寫景方法。

3、學習掌握文中的多義詞語、特殊句式和修辭手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節奏分明地朗讀課文,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疏通文章大意,力爭當堂背誦。

2、品味文章語言,藉助畫面及文字展開想象,體味作品意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作者對三峽獨特美的欣賞之情,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文章結構及描寫方法。

難點:通過展開想象來體味作品意境。

[教學安排]一課時

[課前準備]

1、教師要求學生認真朗讀課文,利用工具書和課下注釋讀準字音,把握節奏。

2、自己試着翻譯課文,疏通文意,記下有疑問的地方。

3、教師錄製以《高山流水》爲背景音樂的配音朗讀。

4、作者酈道元簡介及《水經注》的背景資料。

5、教師利用網絡下載三峽不同風光的畫面。

[教學步驟]

一、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播放背景音樂《高山流水》,同時多媒體展現“三峽”不同風光的畫面。

2、導言:

聽着如此優美的樂曲,欣賞着如此多姿的畫面,讓我們乘上白雲,飛越高山流水,來到三峽這個秀美的名勝風景區盡情地遊一遊吧!

(音樂是最有穿透力的無聲語言,而畫面易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再加上教師優美生動的語言,極容易調動學生的興趣。)

二、 介紹作者,瞭解背景

1、有關作者──酈道元的簡介

2、有關《水經注》的背景資料

【關於作者】

酈道元(466或469或472~527),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字善長。范陽涿縣(今河北涿縣)人。出身於官宦世家,他也先後在平城(北魏都城,今山西大同市)和洛陽擔任過御史中尉等中央官吏,並且多次出任地方官。自幼好學,博覽羣書,並且愛好遊覽,足跡遍及河南、山東、山西、河北、安徽、江蘇、內蒙古等地,每到一地,都留心勘察水流地勢,探溯源頭,並且閱讀了大量地理著作,積累了豐富的地理知識。他認爲,地理現象是不斷髮展變化的。經過歷代的更迭,城邑的興衰,河道的變遷和山川名稱的更易,地理著作必須不斷充實完善。他參閱了437種書籍,通過自己的實際考察,終於完成了《水經注》這一地理鉅著。酈道元以飽滿的熱情,深厚的文筆,形象、生動地描述了祖國的壯麗山川。

【關於《水經注》】

我國古代記載河流的專著叫《水經》,《水經注))則是以註釋《水經》而得名。

《水經注》本書共四十卷,以《水經》所記水道爲綱,記述了1252條河流的發源地點、流經地區、支渠分佈、古河道變遷等情況,同時還記載了大量農田水利建設工程資料,以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山川勝景、歷史沿革、風俗習慣、人物掌故、神話故事等內容,註文達30萬字,涉及的地域範圍之廣,時間跨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可謂我國6世紀的一部地理百科全書。

(本環節的相關資料以幻燈片投影形式呈現,介紹作者和背景資料,對學生理解文本內容有幫助,同時還可拓展學生的視野 。)

三、 美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讀課文,初步感知

1、教師播放配樂朗讀,要求學生聽準字音,分清節奏、把握語調。

2、生在背景音樂中試讀課文,要求字音準確,句讀恰當。

3、教師請四名學生輪讀文章的四個段落,比比看,誰讀得好,師生共同評議。

(讀,是文言文教學的基本環節。教師的配樂朗讀能充分調動學生、感染學生,更是不着痕跡地給學生進行了朗讀指導。學生的試讀和輪讀是對其朗讀能力的訓練和檢測,在輪讀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歸納文言文的誦讀要點。)

二讀課文,疏通文意

1、四五人爲一小組,學生結合自我預習情況, 在小組討論時提出有疑問的地方,並將有爭議的問題或感到困惑的問題提交全班合作探究。

2、教師引導全班學生互相質疑、互相釋疑,儘量由學生自行解決,教師只伺機適當地點撥引導。

3、播放背景音樂,師生齊讀課文。

(本環節的讀的目的是爲了疏通文意,把握內容。淺顯文言的翻譯應避免教師從頭到尾的串講,預習時先自主探究,再通過小組互助、合作解決問題,仍有解決不了的,全班共同探究。)

四、 想象意境,體會寫法

三讀課文,想象意境

1、這篇文章充滿了“美”,酈道元用凝練的筆墨,用高超的具有音樂美感的語言,濃縮了三峽的萬千氣象,展現了三峽的無限風光。多媒體展現三峽不同風光的畫面(山勢圖、夏水圖、春冬圖、秋景圖),學生選取課文中最喜歡的一處景,設計一段導遊詞,可藉助畫面展開豐富的想象作形象的描述。

(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來感悟文章的意境美,有助於理解課文內容,也爲下一教學環節作鋪墊。)

2、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讓老師飽覽了三峽的風光。請同學們瀏覽課文,用“三峽

美在,我從文中的

讀出來的”這樣的句式說話。

師示範說話:三峽美在山的連綿不斷、高聳入雲,我從文中的“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中讀出來的。

(想象的過程就是把握文章景色特徵的過程,學生在想象的過程中能體會出作者的寫作技巧,爲突破本文重點作準備。)

四讀課文,體會寫法

3、《三峽》美在那宏觀勾勒的一筆,描寫角度多變,生動形象,那麼作者是如何多角度地細緻描繪呢?請你從文章結構、動靜描寫、正側描寫、感觀描寫等方面體會本文的寫作技巧。

教師示範說話:文章第一自然段總寫三峽的峯巒重疊、高聳入雲的山勢。“兩岸連山”是正面寫山的連綿不斷,“略無闕處”則是從側面寫山的“連”。“重巖疊嶂,隱天蔽日”運用誇張手法正面寫山的“高聳入雲”;“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則是從側面烘托山的“高峻”。

3、學生配樂齊讀,再次體會三峽的美。

(學生以前已學過一些寫景的文章,具備初步感知寫景的方法的能力,教師的示範說話能給學生體會寫作技巧提供一個導向,無形中引導學生從哪幾個方面進行體會與評議,固鞏學生已初步掌握的學習方法。)

五、 拓展延伸,積累思考

1、多媒體展示現今三峽開發建設後的一些圖片,感受三峽的巨大變化,促使學生樹立爲國家建設做貢獻的理想。

2、有人說:三峽的開發建設可能會破壞自然美,課後利用網絡或圖書館蒐集有關三峽的文章、詩句及現今開發現狀等,爲三峽的日後發展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建議。

(此設計着重於讓學生積累,開拓視野,也激發學生樹立責任意識與憂患意識。)

第四篇:《三峽》的教案

教學目標:

1、朗讀並嘗試背誦課文

2、積累文言詞彙

3、學習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

4、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壯美山河的激情

教學重點:

1、 深入解讀文章內容,學習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

2、 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壯美山河的激情

教學難點:

1、 理解和掌握大量的文言語彙

2、 圍繞課文內容展開想象直至當堂成誦

教學構思:

充分突出主體性教學,通過讓學生主動去探究、討論、辨析,發表自己的見解,來挖掘學生的潛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求知慾;同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教師的點評與小結,使學生完成由掌握知識到發展能力,從而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的過渡。通過朗讀品味 ,培養學生賞析文章的方法以及良好的審美趣味,力求把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研究性學習及素質教育的思想融入課堂教學中。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由李白詩《早發白帝城》導入。簡單瞭解三峽知識。

作者介紹:酈道元,字善長,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水經注》不僅是一部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的地理著作,而且也是一部頗具特色的山水遊記。

三峽: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總稱,在長江上游重慶奉節和湖北宜昌之間。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懂得重點字詞意思,讀通讀順文章。

1、學生自由通讀,選一名同學試讀,其他幫助正音。黑板上補充:

闕(quē)疊嶂(zhàng)襄(xiāng)陵

2、選出一名同學,說一說文章意思,其他幫助糾正。黑板上補充:

自非:如果阻絕:斷或:有時雖:即使良:實在肅:寂靜絕:極久絕:消失

2、學生再次自由通讀,讀通讀順課文,選一名同學試讀,老師和同學一起對關鍵句劃出節奏。

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

沿/溯/阻絕

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

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絕/多生怪柏

清/榮/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學生自由讀,加以鞏固,然後齊讀。

三、再讀課文------體會文章情感

教師伴音樂範讀。同學嘗試朗讀,請一名同學伴音樂讀,學生評點。教師指點:在朗讀中學習處理語速、語調、重音的方法,達到讀準字音,讀順節奏,讀出感情的要求。如第二節略快,讀出氣勢;第三節讀慢,讀出清幽之氣;第四節略慢,讀出悽美之氣。

四、析讀課文------瞭解文章內容

1、問:文章主要寫了三峽的哪些景色?山、水

2、請男生找出三峽山的特點,以三峽的山是說句子。

三峽的山是高峻的、連綿的、怪異的、幽寂的……

3、請女生找出三峽水的特點,以三峽的水是說句子。

三峽的水是盛大的、清澈的、激盪的、淒寒的……

五、探究閱讀------瞭解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

1、 這篇文章雖然既寫了山又寫了水,但從文章寫作目的和內容來說,側重於寫什麼?水

2、 有一個順序嗎?

寫山是爲了寫水蓄勢,寫水是從最主要的特徵寫起:三個時間:夏天:奔放;春冬:清幽;晴初霜旦:悽婉。

3、請學生說一說家鄉橫山和姑溪河不同季節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特徵,課後編一本集子——《家鄉美》

六、背讀——嘗試單堂背誦(可採用小組競賽的形式)

七、延伸閱讀——培養熱愛祖國的激情

請同學說說三峽大壩竣工後景色會有什麼變化?如:

大壩建成以後,在一定流域內水位會有所升高,“兩岸連山,略無闋處”這一景觀會有所變化,三峽上游會出現又一個秀麗的千島湖。

大壩建成以後,“夏水襄陵,沿溯阻絕”的情況就不會出現了,有大壩來控制水量,就可以保證水道的暢通,無論是豐水還是枯水的季節,航運都不受影響。

大壩建成以後,“迴清倒影”的美景就看不到了,因爲大壩蓄水會導致污染。

大壩建成之後,遊客可以到達以前難以到達的山林深處,會嚇走猿猴,“高猿常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的景象就會消失了。

問:三峽即將發生許多變化,那麼,這個新的三峽和酈道元筆下的三峽相比較,是不是就不美了呢?。

結語:其實,它們各有各的美。遠去了的,是一個古老而神祕的巨人;走近了的,是一個現代而又更加壯美的三峽。雖然,美麗不會永遠,但文明總要進步,當眷戀之手告別千年的風彩,留下的依然是永恆的讚美。但願同學們能多學一些知識,能有機會直接參與到對三峽的建設和管理中去,將三峽打扮得更美麗。

板書設計:

三峽

酈道元

夏天:奔放

三峽

水春冬:清幽

晴初霜旦:悽婉

第五篇:三峽教案

材料:紅糖,大棗

做法:

1)鍋內放清水加入洗淨的大棗一起煮開,繼續煮8分鐘

2)放入姜蓋蓋煮3分鐘

3)調入紅糖飲用

番茄酸辣湯

材料: 中等大小西紅柿三個, 土豆一個, 火腿, 木耳適量做法:

1.西紅柿洗淨,去皮,切小丁

2.土豆,火腿切片

3.木耳泡發後,洗淨, 撕成小塊

4. 起油鍋, 下土豆片和木耳翻炒均勻盛出備用

5. 同一鍋, 繼續加熱, 倒入西紅柿丁, 中火不斷翻炒, 加入適量白醋,糖,鹽, 繼

續炒至呈糊狀, 加入足量雞湯(或水), 大火燒沸轉中小火煮20分鐘左右

6. 加入土豆片和木耳, 大火燒開, 轉小火至土豆熟

7. 調入胡椒粉, 鹽, 雞精, 香油, 撒入香菜, 出鍋

白菜雞蛋濃湯主料:白菜葉三四片 雞蛋兩個

配料:雞精 鹽 香蔥

做法:

1、白菜葉洗淨,切大段;

2、雞蛋打散,加少許香蔥末;

3、坐油鍋,炒雞蛋,注意不要加鹽;

4、雞蛋炒好後,加入熱水;

5、水沒過雞蛋就可以,然後煮開,旁邊可另起煮鍋,坐開水;

6、炒鍋內的水開後,把水連同雞蛋一起倒到旁邊的煮鍋中;

7、水開後,持續大火煮十分鐘左右,直至湯色變白;

8、湯色變白後,加入白菜葉,出鍋前調味。

默認推薦其他精彩文章:

巴東三峽教案

餘秋雨三峽教案

長江三峽教案設計

《三峽》教案設計一

國學三峽教案

標籤:教案 三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