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說“屏”》教案(多篇)

《說“屏”》教案(多篇)

八年級語文上冊《說屏》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查字典,看註釋,掌握重點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屏”的有關知識。

體味本文生動的語言,弄明白文中古詩句的含義。

以屏風爲媒介,激發學生審美情趣,

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屏”的有關知識,體味語言,弄清文中古詩句的含義。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佈置學生查找有關屏的圖片,或上網查找。如果學生家中有屏的小藝術品,也可借來一用,以增強學生的直觀感。

教學設計

整體感知

導人新課。

學生拿着自己找的圖片或小屏風,向同學作介紹,語言可能不生動,教師可以就此導人,看做者是怎樣介紹的。也可以用古詩詞中有描寫屏風的詩句導人。

檢查預習“讀一讀,寫一寫”,教師正音。

教師配古箏樂曲朗讀課文。學生聽讀並思考:

a、請用原文給屏下一個定義。

b、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介紹了有關屏的知識?

聽讀完後,四人小組討論明確:

a、屏者,障也,可以緩衝一下視線。

b、作者從下列三個方面介紹了屏的知識:

屏風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風,避免從門外直接望見廳室;屏,上面有書有畫,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藝術點綴;可以擋風,空間還是流通的;室內安置屏風與帷幕相同。

屏風的。分類:按屏風的建造材料及其華麗程度來分。

屏的設置:需因地制宜,在與整體的相稱、安放的位置與作用、曲屏的折度、視線的遠近諸方面,均要做到得體纔是。

一言以蔽之,屏風的功用與設置全在一個“巧”字。

研讀與賞析。

過渡:屏風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不多見了,可是讀了文章,或許你也喜歡上屏風了,這是爲什麼呢?因爲作者引用了不少古詩,使說明語言生動有趣,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出你最喜歡的句子,說說爲什麼喜歡?然後有感情地讀一讀。全班討論明確:

a、引用《秋夕》詩句,表達了作者幼時對屏風無限地嚮往與喜愛之情,放在開篇,易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牡丹亭》中“銀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放在屏風的定義後既補充了屏風的含義,又使語言生動有趣。結尾兩處引用古詩佳句,點出“屏”這種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內涵,表達了作者希望人們更好地開發和使用屏風的願望。

b、“…必置一屏,上面有書有畫,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藝術點綴,而且可以擋風。而空間上還是流通的,如今稱爲‘流動空間’”。這一句中的“置”是佈置之意,是用心安放,若換上“放”字,則無此表達效果;“點綴”是加以襯托和裝飾,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準確地說明了屏風在居室中的作用。(學生還可以再舉出一些。)

小結:作者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屏風的使用功能和裝飾功能,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抒發了對屏風的熱愛之情。希望藉此喚起建築師、傢俱師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風所具有的文化內涵永遠散發着不朽的藝術魅力。我們也期待着,屏風在今天的裝飾藝術 中煥發出青春,重新大放異彩。

拓展延伸

在古詩詞中,你還知道哪些詩句說到屏,你還找到了哪些圖畫描繪了屏,全班交流,請你引詩配畫作解說。

比如:李商隱的《嫦娥》: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宋代詞人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煙斂寒林簇,畫屏展。

想像一下,屏風將會有怎樣的用途?

學生可以暢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說屏》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屏的相關知識。

3、瞭解文中引用的古詩詞的意思。

4、整體感知課文,把握說明對象及特徵,進一步提高說明文的閱讀能力。

5、揣摩語言,感受濃濃的詩意和韻味,進一步提高語言感悟力。

6、以屏爲媒介,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審美情趣,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裝點更加美好的生活。

[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屏的相關知識。

2、瞭解文中引用的古詩詞的意思。

3、整體感知課文,把握說明對象及特徵,進一步提高說明文的閱讀能力。

一、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屏風,一個富有詩意的名詞,它有着神祕的作用,集實用與裝飾功能於一身。雖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多見,但它獨有的魅力仍能牽動我們的情思。今天,讓我們與陳從周先生一道說“屏”。

(二)回憶學過的課文中提到的“屏”,並說明其作用。

明確:《口技》:“口技人坐屏障中”“撤屏視之”

屏的作用:遮擋視線。

(三)學生列舉生活中見到的屏,猜想它們的用途。也可以展示蒐集到的關於屏的圖片,並輔以簡單介紹。

(四)作者簡介

陳從周:(1918—20xx),浙江杭州人,古建築園林專家,並擅長文、史,兼工詩詞、繪畫。

(五)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正音釋義,積累詞語。

2、配樂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3、精讀課文,回答問題。

自主回答:

(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麼是屏?調動自己的知識積累,給屏作一解釋。

明確:“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風,用作遮擋、阻隔的東西。

解釋緊扣屏的用途。

(2)作者介紹了關於屏的那些知識?

明確:屏的作用,屏的種類,屏在設置上應注意的問題。

作用:遮擋視線;起分隔作用;藝術點綴;擋風。

種類: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裝飾的華麗程度,分爲金屏、銀屏、錦屏、畫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多媒體展示不同種類的屏的圖片,讓學生獲得直觀印象,加深對屏的瞭解。)

設置上應注意的問題:屏的設置,在與整體的相稱、安放的位置與作用、曲屏的折度、視線的遠近諸方面,均要做到得體。

合作討論回答

(3)文中作者對屏的感情是怎樣的?

抓住以下關鍵語句把握:“富有詩意”、“心生嚮往之情”、“更覺得它實在微妙”

明確:受古詩詞及古畫的影響,小時侯就對屏風產生喜愛、嚮往之情;後來在實際接觸和研究工作中,對屏風的認識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處流露出作者對屏風的讚賞之情。

(六)探究理解文中古詩詞的意思,感受濃濃的詩意。

1、理解詩意

(1)“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出自唐詩人杜牧《秋夕》詩。全詩如下:“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這是一首描寫封建帝王后宮宮女生活圖景的詩。整首詩描繪出寂靜悽清的環境氣氛,烘托出人物內心世界的痛苦。

(2)“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

出自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牡丹亭》的“遊園”一出。杜麗娘爲自己沒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熱望。

“錦屏人”指閨中女郎。“韶光”指美麗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讀“tuī”“太”的意思。這句話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無限哀怨。

(3)“抱膝看屏山”

出於張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臨江仙”的詞牌。寫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樓參佛誦經,頓悟一生得失。

2、課文多處引用古詩詞,有什麼好處?

多處引用古詩詞,使全文具有濃濃的詩意和韻味,這和本文的說明對象——屏風——這種中國傳統器具是相稱的。

(七)研讀賞析

1、文中運用哪些說明方法?並分析其作用。

明確:舉例子、分類別、引用等

2、體味語言,把握寫作特色。

明確:本文是一篇輕鬆、隨意的小品式的說明文。

(1)作者從欣賞者的角度介紹相關知識,使讀者在欣賞文章的同時瞭解屏風,不覺文章枯燥。

(2)多處引用古詩詞,文白相雜,不僅很好地爲說明對象服務,且使說明語言更生動。

二、總結拓展

(一)課堂小結

本文作者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屏風的使用功能和裝飾功能,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抒發了對屏風的熱愛之情。希望藉此喚起建築師和傢俱師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風所具有的文化內涵永遠散發着不朽的

藝術魅力。我們也期待着,屏風在今天的裝飾藝術中重新大放異彩。

(二)拓展延伸

查找積累與屏風有關的詩句。

例:南朝《閨怨篇》“屏風有意障明月,燈火無情照獨眠。”

李商隱《嫦娥》“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煙斂寒林簇,畫屏展。”

李賀《洛妹真珠》“金鵝屏風蜀山夢,鸞裾鳳帶行煙重。”

《屏風》“月風吹露屏外寒,城上烏啼楚女眠。”

《說屏》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瞭解中國古代“屏”的實用功能和藝術裝飾功能,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徵、條理清晰地說明事物的寫法。

2、理解作者對屏風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3、瞭解文中古詩詞的意思,揣摩語言,感受濃濃的詩意和韻味,進一步提高語言感悟力。

課型設計:賞析探究課

學情分析:

1、很多學生對屏這一具體事物缺少直觀性的瞭解,因此,教學開始,教師可通過出示小屏風並用多媒體展示屏風的圖片,增進學生直觀性的認識,同時激發學生對於屏的學習和探究興趣。

2、文中幾處關於屏的古詩詞,學生不易理解,可在課前佈置學生查工具書理解詩詞大意。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分三步

1、展示一件屏風:同學們,這是一件什麼東西?

明確:這是一件貝雕的屏風。

2、你還見過什麼樣的屏風,在哪裏見過的?然後投影屏風畫片。

學生自由討論,然後簡單評述。

3、導入:屏風,一個富有詩意的名稱,自古以來它就有着神祕的作用,集實用與裝飾於一體,雖然在我們的生活中已不多見,但它獨有的魅力仍能牽動着我們的情思。今天,讓我們與陳從周先生一起來說“屏”。

作者簡介:陳從周(1918—20xx),浙江杭州人,古建築園林專家,並擅長文史,兼工詩詞、繪畫。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分四步驟

1、正音釋義,積累詞語

令人銷魂齊聲稱道帷幕因地制宜傖俗得體

休憩擅長忒駐足雅俗之分

2、體會作者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師生點評:

3、用一句話歸結本文大意?

討論後明確,本文介紹了屏的作用、種類和設置,流露出對屏的喜愛之情。

4、用文中語句回答什麼是“屏”?用自己的話作一解釋。

討論後明確:第三段中“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風是用作遮擋、阻隔的東西。

(三)理清思路,體會感情:分五步驟

1、本文在結構上有何特點?梳理一下作者的思路。

討論後明確:總寫—分說—總寫

第一部分(1)充滿深情引出“屏”

第二部分(2—4)介紹“屏”的作用、種類和設置

第三部分(5)再說“屏”的作用,點明寫作意圖

教師就勢完成板書設計

2、對屏的感情怎樣?用文中語句說。

討論後明確:富有詩意,令人銷魂,心生嚮往之情,實在微妙,齊聲稱道

3、根據課文,說一說屏風有何作用?

討論後明確:①分隔作用②藝術點綴③可以擋風

4、屏風可以怎樣分類?

討論後明確:按其建造材料和裝飾的華麗程度,屏風可以分爲金屏、銀屏、錦屏、畫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5、作者認爲屏風的設置應注意些什麼?

討論後明確:因場合不同,因地制宜,在與整體的相稱,安放的位置與作用,曲屏風的折度、視線的遠近諸方面都要做到得體。

(四)賞析語言,感受詩意:分爲兩步驟

1、本文是一篇介紹屏風的說明性小品文,但文中也有些記敘和旁引穿插於其中,從文中找出來,說說其作用。

如:①記得童年與家人……②後來每次……

③小時侯……④近來我也注意到了……

⑤古代的畫中……⑥舊社會男女有別……

⑦從前女子的房中……

作用:①作者與屏相關的親身經歷穿插其中,給讀者真切的實感。

②有意無意的旁引,向讀者展現了舊時人們獨有的文化現象和生活情景,有一種動人的溫馨的情韻。

2、藉助詩詞賞析工具書,瞭解文中引用古詩詞的意思,說一說引用這些古詩詞有何作用?

討論後明確:

①“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描寫封建帝王后宮宮女們寂寞悽清的生活圖景,烘托人物內心的孤寂。

②“錦屏人忒看得這韻光賤”。

“錦屏人”指閨中女郎杜麗娘,她爲自己沒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

③“抱膝看屏山”。

寫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樓參佛誦經,頓悟一生。

好處:1、使全文具有濃濃的詩意和韻味,

2、和展示屏風之美是相稱的。

(五)總結積累,拓展延伸:分三步驟

1、課堂小結:

本文作者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屏風的使用功能和裝飾功能,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抒發了對屏風的喜愛之情。希望引起建築師和傢俱師們的注意,以期屏風在今後的裝飾藝術中重新大放異彩。

2、拓展延伸:

你還知道哪些寫“屏”的古詩詞,寫出來交流。

如:南朝《閨怨篇》:“屏風有意障明月,燈火無情照獨眠。”

李商隱《嫦娥》:“方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賀《洛妹真珠》:“金鵝屏風蜀山夢,鸞裾鳳帶行煙重。”

《屏風》:“月風吹露屏外寒,城上鳥啼楚女眠。”

3、想象一下,屏風將來會有怎樣的用途?

板書設計:

說“屏”

一(1)深情總引屏

作用

二(2—4)分說:種類

設置

三(5)寫作意圖

《說“屏”》教案 篇四

說“屏”

臨澤縣平川中學 杜 豔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課文都是說明文,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基本的說明文的常識,本文的說明方法已不在是難點,所以在教學設計上,以培養學生能力爲主,尤其是口頭表達的能力、語言組織的能力,並結合課內教學與課堂活動,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充分預習了課文(能夠較流利地複述課文),即學生已經獨立地完成了個性化解讀(在他們心中已經擁有自己的尚未訴諸文字的讀後感受),所以課堂可以直接進入到“文本解讀”的對話層面——這個對話將是在多個文本之間、師生之間等多個維度要展開的。因爲我力求進行一種生成性的、通過對話展開的教學,形成對主題的“臨時性共識”,所以在上此課前沒有進行過試教,課堂對話帶有相當多的不確定因素。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屏”的有關知識。

2、瞭解中國古代的屏風,進一步瞭解中國古代傳統文化。

(二)能力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把握說明的對象及特徵,進一步提高說明文的閱讀能力。

2、讓學生掌握說明文的基本寫法,提高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

3、結合課內教學與課堂活動,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

4、在活動中提高口頭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表演能力等。

5、初步學習推銷的方法,增強競爭意識。

(三)情感目標

以屏爲媒介,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審美情趣,體會作者的感情,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裝點更加美好的生活。

教學實錄

一、導入新課

(教師先出示金漆雕龍寶座的圖片)

師:同學們,在《故宮博物院》一文中我們都被安放在朱漆方臺上的金漆雕龍寶座所吸引,不知道你是否注意過安置在其背後的雕龍屏呢?屏面紋飾巧奪天工,更增添了御座的莊重肅穆。今天,我們就跟隨陳從周先生走進屏風的世界,感受我國屏風文化的博大精深。

(出示課題)

二、整體感知課文

師:下面請同學們聽老師範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中介紹了關於“屏”的哪些知識?

(教師配樂朗讀,學生思考後回答)

:聽完了朗讀,哪位同學能說一說?

:課文中介紹了屏的特點、屏的作用、屏的種類、屏在設置上應注意的問題。

:有沒有補充的?

生:還寫了作者對屏風裝飾的期盼。

:概括的真好。

師:誰能再具體地說一說?

生:在介紹屏的特點時,作者引用了詩句“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的詩句,寫出了自己對屏風的嚮往之情,並概括說屏的特點關鍵在一個“巧”字上。

生:屏可以分隔室內室外,又是藝術點綴,而且可以擋風,還可以緩衝視線,這些都是屏的作用。在說明這一點時,作者還列舉了兩個事例。

生:“屏者,障也。”這一句是在給屏下定義,然後寫了屏的分類,按照建造材料及其裝飾的華麗程度,分爲金屏、銀屏、錦屏、畫屏、石屏、木屏、竹屏等,語言清楚明瞭。

師:同學們說的都非常好。

師:實際上屏風離我們非常的遙遠,在生活中見的也很少,下面就請大家欣賞一些屏風圖片,可以看看,這些屏風是用什麼材料建造的,屬於哪一類屏風。

(教師出示一些屏風圖片,師生共同欣賞)

三、活動----“屏風推銷會”

師:屏風的世界的確讓人留戀忘返,接下來我們開一個屏風推銷會,讓大家初次嘗試做一名推銷員。

(教師準備了錦屏、石屏和竹屏的圖片,分發給各組。分組準備,小組是提前分好的,全班共分6組,三組推銷員,另外三組是相對應的顧客)

四、詩詞欣賞

師:古代有許多文人墨客寫了有關屏風的詩句,老師摘錄了一些,供大家欣賞。(出示課件)

南 朝 《閨怨篇》“屏風有意障明月,燈火無情照獨眠。”

李商隱 《嫦娥》“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柳 永 《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煙斂寒林簇,畫屏展。”

李 賀 《洛妹真珠》“金鵝屏風蜀山夢,鸞裾鳳帶行煙重。”

師:請大家隨着音樂輕聲朗讀。

《說“屏”》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屏的相關知識。

2. 瞭解文中引用的古詩詞的意思。

3. 把握說明對象及特徵,進一步提高說明文的閱讀能力。

4. 揣摩語言,感受濃濃的詩意和韻味,進一步提高語言感悟力。

教學過程

一、走入“屏世界”

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導語設計

屏風,一個富有詩意的名詞,它有着神祕的作用,集實用與裝飾功能於一身。雖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多見,但它獨有的魅力仍能牽動我們的情思。今天,讓我們與古建築園林專家陳從周先生一道說“屏”。

二、自由誦讀了解“屏”

積累詞語、感知文意

三、深情美讀說說屏

自主回答

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麼是屏?調動自己的知識積累,給屏作一解釋。

2、作者介紹了關於屏的那些知識?

明確:“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風,用作遮擋、阻隔的東西。

解釋緊扣屏的用途。

明確:屏的作用,屏的種類,屏在設置上應注意的問題。

作用:遮擋視線;起分隔作用;藝術點綴;擋風。

種類: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裝飾的華麗程度,分爲金屏、銀屏、錦屏、畫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設置上應注意的問題:屏的設置,在與整體的相稱、安放的位置與作用、曲屏的折度、視線的遠近諸方面,均要做到得體。

(多媒體展示不同種類的屏的圖片,讓學生獲得直觀印象,加深對屏的瞭解。)

合作討論回答

1、文中作者對屏的感情是怎樣的?

抓住以下關鍵語句把握:“富有詩意”、“心生嚮往之情”、“更覺得它實在微妙”

明確:受古詩詞及古畫的影響,小時侯就對屏風產生喜愛、嚮往之情;後來在實際接觸和研究工作中,對屏風的認識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處流露出作者對屏風的讚賞之情。

2、探究理解文中古詩詞的意思,感受濃濃的詩意。

理解詩意

(1)“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出自唐詩人杜牧《秋夕》詩。全詩如下:“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這是一首描寫封建帝王后宮宮女生活圖景的詩。整首詩描繪出寂靜悽清的環境氣氛,烘托出人物內心世界的痛苦。

(2)“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

出自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牡丹亭》的“遊園”一出。杜麗娘爲自己沒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熱望。

“錦屏人”指閨中女郎。“韶光”指美麗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讀“tuī”“太”的意思。這句話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無限哀怨。

(3)“抱膝看屏山”

出於張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臨江仙”的詞牌。寫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樓參佛誦經,頓悟一生得失。

3、文中運用哪些說明方法?並分析其作用。

明確:舉例子、分類別、引用等

4、體味語言,把握寫作特色。

明確:本文是一篇輕鬆、隨意的小品式的說明文。

(1)作者從欣賞者的角度介紹相關知識,使讀者在欣賞文章的同時瞭解屏風,不覺文章枯燥。

(2)多處引用古詩詞,文白相雜,不僅很好地爲說明對象服務,且使說明語言更生動

5、課文多處引用古詩詞,有什麼好處?

多處引用古詩詞,使全文具有濃濃的詩意和韻味,這和本文的說明對象——屏風——這種中國傳統器具是相稱的。

四、發揮想象設計屏

請發揮你的想象,自己動手設計一道屏,併爲它寫一段說明文字。

五、拓展延伸尋找屏

拋磚引玉

例:南朝 《閨怨篇》“屏風有意障明月,燈火無情照獨眠。”

李商隱 《嫦娥》“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柳永 《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煙斂寒林簇,畫屏展。”

李賀 《洛妹真珠》“金鵝屏風蜀山夢,鸞裾鳳帶行煙重。”

《屏風》“月風吹露屏外寒,城上烏啼楚女眠。”

課堂小結

本文作者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屏風的使用功能和裝飾功能,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抒發了對屏風的熱愛之情。希望藉此喚起建築師和傢俱師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風所具有的文化內涵永遠散發着不朽的 藝術魅力。我們也期待着,屏風在今天的裝飾藝術中重新大放異彩。

《說屏》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屏的相關知識。

2、瞭解文中引用的古詩詞的意思。

3、把握說明對象及特徵,進一步提高說明文的閱讀能力。

4、揣摩語言,感受濃濃的詩意和韻味,進一步提高語言感悟力。

教學過程

一、走入“屏世界”

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屏風,一個富有詩意的名詞,它有着神祕的作用,集實用與裝飾功能於一身。雖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多見,但它獨有的魅力仍能牽動我們的情思。今天,讓我們與古建築園林專家陳從周先生一道說“屏”。

二、自由誦讀了解“屏”

積累詞語、感知文意

三、深情美讀說說屏

自主回答

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麼是屏?調動自己的知識積累,給屏作一解釋。

2、作者介紹了關於屏的那些知識?

明確:“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風,用作遮擋、阻隔的東西。

解釋緊扣屏的用途。

明確:屏的作用,屏的種類,屏在設置上應注意的問題。

作用:遮擋視線;起分隔作用;藝術點綴;擋風。

種類: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裝飾的華麗程度,分爲金屏、銀屏、錦屏、畫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設置上應注意的問題:屏的設置,在與整體的相稱、安放的位置與作用、曲屏的折度、視線的遠近諸方面,均要做到得體。

(多媒體展示不同種類的屏的圖片,讓學生獲得直觀印象,加深對屏的瞭解。)

合作討論回答

1、文中作者對屏的感情是怎樣的?

抓住以下關鍵語句把握:“富有詩意”、“心生嚮往之情”、“更覺得它實在微妙”

明確:受古詩詞及古畫的影響,小時侯就對屏風產生喜愛、嚮往之情;後來在實際接觸和研究工作中,對屏風的認識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處流露出作者對屏風的讚賞之情。

2、探究理解文中古詩詞的意思,感受濃濃的詩意。

理解詩意

(1)“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出自唐詩人杜牧《秋夕》詩。全詩如下:“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這是一首描寫封建帝王后宮宮女生活圖景的詩。整首詩描繪出寂靜悽清的環境氣氛,烘托出人物內心世界的痛苦。

(2)“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

出自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牡丹亭》的“遊園”一出。杜麗娘爲自己沒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熱望。

“錦屏人”指閨中女郎。“韶光”指美麗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讀“tuī”“太”的意思。這句話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無限哀怨。

(3)“抱膝看屏山”

出於張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臨江仙”的詞牌。寫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樓參佛誦經,頓悟一生得失。

3、文中運用哪些說明方法?並分析其作用。

明確:舉例子、分類別、引用等

4、體味語言,把握寫作特色。

明確:本文是一篇輕鬆、隨意的小品式的說明文。

(1)作者從欣賞者的角度介紹相關知識,使讀者在欣賞文章的同時瞭解屏風,不覺文章枯燥。

(2)多處引用古詩詞,文白相雜,不僅很好地爲說明對象服務,且使說明語言更生動

5、課文多處引用古詩詞,有什麼好處?

多處引用古詩詞,使全文具有濃濃的詩意和韻味,這和本文的說明對象——屏風——這種中國傳統器具是相稱的。

四、發揮想象設計屏

請發揮你的想象,自己動手設計一道屏,併爲它寫一段說明文字。

五、拓展延伸尋找屏

拋磚引玉

例:南朝 《閨怨篇》“屏風有意障明月,燈火無情照獨眠。”

李商隱 《嫦娥》“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柳永 《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煙斂寒林簇,畫屏展。”

李賀 《洛妹真珠》“金鵝屏風蜀山夢,鸞裾鳳帶行煙重。”

《屏風》“月風吹露屏外寒,城上烏啼楚女眠。”

課堂小結

本文作者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屏風的使用功能和裝飾功能,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抒發了對屏風的熱愛之情。希望藉此喚起建築師和傢俱師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風所具有的文化內涵永遠散發着不朽的 藝術魅力。我們也期待着,屏風在今天的裝飾藝術中重新大放異彩。

《說屏》教學設計 篇七

《說“屏”》教學反思《說“屏”》是一篇科學小品文,而且可以說是散文化的說明文。'屏風'這種事物,在我們現代日常生活中已經不常見了,但是在古代,屏風卻是一個既具有實用功能,又具有審美藝術性的一種事物,想通過學習此文,讓學生了解古代的傳統文化,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爲了達到以上幾點要求,首先,在備課環節,我明確了兩個目的:

第一,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有關'屏'的知識;

第二,明確說明文的相關知識,提高閱讀說明文的能力。

因此,在開課,就創設了很好的情境,我出示了故宮博物院太和殿(金鑾殿)朱漆方臺上雕龍御座及其背後雕龍屏的圖片,接着又出示了一組屏的圖片,並讓他們談感受。這一環節,不僅讓學生對屏有了一個直觀的印象,激起了他們的好奇心和興趣,同時也鍛鍊了他們語言組織、運用和表達的能力。

其次,在教學中爲學生創造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以強來帶弱。例如,在探討文章的說明方法這一環節,我以學習小組爲單位組織討論,互相交流研究,並輔以一定的鼓勵措施(小組加分),這樣,憑着集體的力量,不僅可以節省去指點每個不懂的學生的時間,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在學習中的團結合作精神,自主探究的意識。最後,在教學中,能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在課堂上,儘量表現得和藹親切,語言上儘量做得柔中有剛,給學生營造一種輕鬆、活躍的語文課堂氣氛,同時,這樣一種氛圍也是給學生的很好的鼓勵和動力。本節課也有很多的不足,比如屏風的圖片貼在黑板上後面的同學看不太清楚,不如拿到學生中間給他們看。同時在這一環節上花的時間也稍多了一點。

在朗讀這個環節上,我採取的是教師配樂朗讀全文而沒有給學生機會去鍛鍊自己的朗讀www.本站baihuawen本站,正因爲學生沒能充分的讀,在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上也受到了影響。在這個環節,如果能教師範讀一段或兩段,剩下的部分讓學生自己來完成,我想,這種效果會更好,課堂氣氛也會更熱烈。在學生質疑、解疑過程中,教師干涉得過多,如果能放手讓學生自己糾正錯誤,那樣彼此的印象會更深刻。

語文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教好語文,學生更要學好語文,“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願在以後的自我改善中取得進步。

《說“屏”》教案 篇八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屏”的有關知識,體會作者對屏的感情

2、體會本文生動富有文采的說明語言。

3、以屏風爲媒介,激發大家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培養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文章詩情畫意的說明語言。

2、通過本文的學習,使學生能對傳統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學工具】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師提問:“同學們,你們聽說過我國有一種名叫屏風的傢俱嗎?”學生作出肯定的回答之後,展示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屏風的圖片,請同學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欣賞之後的感受。

師:大家剛纔說的都很好,屏風在我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它古樸典雅給人無限的遐想。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陳從周先生是怎樣《說“屏”》的。導入課文。

二、感知課文

1、檢查預習情況,弄清重點詞語的讀音。(多媒體展示)

2、學生分組讀課文,根據學生的朗讀,佈置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1)用文中的話來回答“什麼是‘屏’”?

(2)在第一段中找出屏風的特點。

(3)課文介紹了屏風的哪些知識?

根據學生的回答,多媒體出示答案。

3、接着梳理文章,同桌一起尋找文章怎樣具體介紹屏的知識的。

作用—屏的作用——遮擋視線;起分隔作用;藝術點綴;擋風。

分類—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裝飾的華麗程度,分爲金屏、銀屏、錦屏、畫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設置注意事項—需因地制宜,在與整體的相稱、安放的位置與作用、曲屏的折度、視線的遠近諸方面,均要做到得體纔是。

過渡:一言以蔽之,屏風的功用與設置全在一個“巧”字。

三、研讀賞析

過渡:“作者給我們介紹的這種造型精巧,用途廣泛,歷史悠久且有深刻的文化底蘊的工藝品,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它的感情如何?”

1、男女生分別讀第一段,說說作者對“屏”的感情是怎樣的?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2、請找出文中引用的古詩詞,並體會引用這些古詩詞的作用以及好處。

四、拓展延伸

想一想,說一說,我們生活中哪些器物能反射出傳統文化的影子,折射出中國人民的智慧?

中國的茶文化:1、茶的發展。

2、茶的文化—漢族的茶文化;少數民族的茶文化。

3、茶與詩詞。

五、總結

希望同學們喜愛並癡迷中國文化,將中國文化發揚光大。

六、板書設計

15、說“屏”

陳從周

避免直視

屏的作用:藝術點綴

可以擋風

屏的分類:按屏風建造材料及其華麗程度來分

屏的設置:需因地制宜

【教學反思】

這節課,學生的活動佔到了百分之六十。課堂是生活的組成部分,是師生生命成長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一羣鮮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對話、喚醒、碰撞、交融、分享,盡情享受生命成長的快樂。整個課堂精彩不斷,高潮迭起。我認爲自讀課只要設計合理,學生就會喜歡上,而且總是期待着表現自己的才華的機會,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愛動是國中學生的天性。課前的精心預設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課堂機智靈活的駕馭課堂,利用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生命的涌動,那麼語文自讀課教學必定會事半功倍。

《說“屏”》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1、瞭解屏的相關知識。

2、體會作者對屏的感情。

教學重點:瞭解屏的相關知識。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對屏的感情。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交流法 合作研討法等。

教學時數:一課時

(一) 說文解字導入

古意:

“屏”:大門內或大門外對着大門起遮擋作用的牆

詞義的發展:

屏風:室內外用來隔斷視線或擋風的用具

屏:形狀像屏風一樣的東西如:孔雀開屏,熒光屏,屏幕 屏,遮擋,像屏風一樣起着遮蔽作用的東西如:屏障

咱們中國的文字就是這樣含義豐富,而且不斷髮展。今天我們主要和大家探討屏風這種用具,聽聽著名古建築園林專家陳從周爲我們帶來的文藝小品文《說 “ 屏 ”》

(板書課題:《說“屏”》

(二)精選

幻燈片:“本節課的主要活動:精選”

精選:佳詞

說明內容

說明文的語言

1、這麼好的課文,這麼美的語言,請同學們速讀課文,圈出你認爲在這一課裏面你要學到的好詞語,開始吧!

學們已經找出來一些了,老師建議你們,要注意這些詞語

傖俗:粗俗鄙陋

微妙:深奧玄妙,很難捉摸

擅長:在某方面有專長

點綴:襯托,裝飾,使更好看

帷幕:舞臺上起遮擋作用的幕布

韶光:美好的春光,喻指美好的青春年華

造型:塑造人或物體的形象

得體:恰當,恰如其分

休憩:休息

生齊聲朗讀詞語解釋

2、如果你是古園林建築專家,你要向讀者介紹屏風這種傢俱,你會介紹那些內容?

生:發展史作用 分類擺放注意事項等

師:陳從周老先生爲我們介紹了哪些內容呢?

生:屏風的作用。

屏風的種類和安放位置

師:什麼是屏?

生:第118頁的第三段的第一句:“從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緩衝一下視線”主要是這個“屏者,障也”一句 師:嗯,這是一個什麼特殊句式?

生:判斷句,是對屏下定義。

師:那麼屏風的有什麼作用呢?用文章原話來說明。

生: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風,避免從門外直接望見廳室;屏,上面有書有畫,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藝術點綴;可以擋風,空間還是流通的;室內安置屏風與帷幕相同。 師:哪位同學能把這些內容概括說明一下嗎?

生:屏風起到了阻隔視線和裝飾的作用。(板書:功用) 師:屏風可分爲哪幾類?

生:屏風的分類:按屏風的建造材料及其華麗程度來分,分爲金屏、銀屏、錦屏、畫屏、石屏、木屏、竹屏等。(板書:種類)

師:它的分類使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

生:分類別。這樣使內容更清晰,有條理。

師:屏在設置方面要注意哪些問題?原文中找。

生:需因地制宜,在與整體的相稱、安放的位置與作用、曲屏的折度、視線的遠近諸方面,均要做到得體纔是。(板書:設置)

師:作者對屏懷有怎樣的感情?

生:喜歡。

生:嚮往,讚美

師:能不能把體現這些感情的句子找出來?

生:“屏,這是很富有詩意的名詞。”還有“心生嚮往之情” 抓住以生:“更覺得它實在微妙”。

生:“受古詩詞及古畫的影響,小時侯就對屏風產生喜愛、嚮往之情;後來在實際接觸和研究工作中,對屏風的認識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處流露出作者對屏風的讚賞之情。”

(板書)喜愛 ,嚮往,讚賞

3、語言

師:我們一起領會了文章的內容,在語言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

生:語言生動。

師:你能舉例說明一下嗎?

生:“屏,這是很富有詩意的名詞。”

生2:“一言以蔽之,屏風的功用與設置全在一個‘巧’字。” 生3: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生4:“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

師:回答的好極了,請看大屏幕,把詩詞齊聲讀一遍。 師:課文多處引用古詩詞,有什麼好處?

生: 引用古詩詞,具有濃濃的詩意和韻味。

生:使語言生動有趣。易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師:多處引用古詩詞,增添了文章的濃濃詩意,這和本文的說明對象——屏風——這種中國傳統器具是相稱的。表達了作者幼時對屏風無限地嚮往與喜愛之情。

《說屏》教學設計 篇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把握課文內容,瞭解有關屏風的知識。

2、再次比較小品式說明文與規範說明文的異同。

3、體會本文語言輕鬆自如、古香古色的風格。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種方式的閱讀,瞭解課文內容,品味文章的語言風格。

2、通過查閱書籍、交流、討論等方式,爭取對我國傳統文化藝術有更廣泛的認識和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屏風知識的瞭解,激發對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興趣和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內容,瞭解有關屏風的知識。

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生動的語言,弄懂文中引用詩句的含義。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屏風在現代生活中已經不常見了,但在古代,它在人們生活中佔據着重要的地位。古人爲什麼對屏風情有獨鍾呢?且看《說“屏”》一文是怎樣爲我們介紹的。

二、整體感知

1、播放古箏音樂磁帶,學生輕聲朗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分四人小組討論,思考下列問題。

(1)請用原文給屏下一個定義。

(2)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介紹了有關屏的知識?採用什麼順序進行說明的?

(3)作者對屏風的感情如何?作者寫作此篇的用意何在?

(4)文中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點撥:

(1)屏者,障也,可以緩衝一下視線。

(2)作者採用邏輯順序,從下列三個方面介紹了屏的知識:

①屏風的作用:室外安置屏風,避免從門外直接望見廳室;屏,上面有書有畫,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藝術點綴;可以擋風,空間還是流通的;室內安置屏風與帷幕相同。

②屏風的分類:按屏風的建造材料及其華麗程度來分。

③屏的設置,需因地制宜,在與整體的相稱、安放的位置與作用、曲屏的折度、視線的遠近諸方面,均要做到得體纔是。

(3)作者喜愛屏風,對屏風充滿讚美之情。作者寫作此篇是希望今天的人們能很好地吸收古代文化藝術的精華,並使之在新社會有更好的發展。

(4)文中用了引用、作詮釋、舉例子、分類別等說明方法。

例如:

引用:“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作詮釋:“屏者,障也,可以緩衝一下視線。”

舉例子:“在古時皇家的宮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分類別:“按屏的建築材料及其裝飾的華麗程度,分爲金屏、銀屏、畫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3、理解文中詩句,體會語言的生動、古樸

學生活動:學生朗讀課文,找出最喜歡的句子,說說爲什麼喜歡?然後有感情地讀一讀。

教後反思

作者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屏風的使用功能和裝飾功能,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抒發了對屏風的熱愛之情。希望藉此喚起建築師、傢俱師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風所具有的文化內涵永遠散發着不朽的藝術魅力。使我們瞭解了有關屏風的知識,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無窮魅力。我們也期待着,屏風在今天的裝飾藝術中煥發出青春,重新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