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高一年級歷史教案【精品多篇】

高一年級歷史教案【精品多篇】

高一歷史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過程。掌握諸子百家的思想特徵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張;認識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義。

2、過程與方法:學生可以根據教科書與教師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觀察所得,進行推理分析,主動探究問題的答案,並學會用觀察法、比較法等方法學習有關問題。能對所學內容進行較爲全面的比較,概括和闡釋。

教師應該注重啓發式教學,設計具有針對性、啓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並對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的表現予以及時而恰當的評價。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春秋戰國時期思想活躍而繁榮的文化盛況的學習,使學生對祖國文化有深入的認識,從而更加熱愛祖國曆史與文化,有志於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發對祖國曆史與文化的自豪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難點: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內容較多而且新知識、新內容多,不易掌握。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並瞭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二)情景導入、學案展示。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高一歷史教案設計人教版 篇二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鄧小平理論的形成、主要內容、發展過程,認識鄧小平理論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重要指導思想。

(2)瞭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產生的背景、內容;分析其對黨的建設、對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意義。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瞭解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產生、發展及主要內容。

(2)通過課堂討論,瞭解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內容及對中國社會的歷史貢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知道這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我們黨在新時期的重要指導思想。我們要堅持鄧小平的正確理論,指導我國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

(2)通過小組分工協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通過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的瞭解,看到思想的力量。

教學重難點

重點

鄧小平理論的形成與發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難點

如何瞭解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一脈相承的馬克思主義實質?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蹟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和“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中的兩個“春天”分別指對中國有重大影響的什麼歷史事件?兩個“春天”具有什麼重大歷史意義?

新課學習

一、偉大的轉折

“-”結束後,人們在歡慶之時,又心存疑慮。因爲,十年浩劫所留下的後果十分嚴重,要在短時期內消除這場內亂所造成的政治上、思想上的混亂是十分艱難的。

展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1977年2月7日《人民日報》、《紅旗》雜誌、《解放軍報》聯合社論鄧小平題詞: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以上材料說明了什麼問題?

“-’’結束後,百廢待興,中國人民急切地期待着中國迅速擺脫困境,邁開大步前進。但是,由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以來,特別是“-”中“左”傾錯誤的長期影響,個人崇拜仍在束縛着一些人的頭腦,國家前進的腳步十分艱難。

-結束,中國將向何處去?1978年鄧小平的一次重要講話和黨的一次會議給迷茫中的全黨和全國人民指明瞭方向。

1、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1978年底,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鄧小平發表講話,着重闡述-實事求是的觀點,號召大家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這個講話,在中國面臨何去何從的重大歷史關頭,衝破“兩個凡是’’的禁錮,成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理論的宣言書。

2、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78年底,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會議確立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我國的改革開放從此揭開序幕,中國人民開始走上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二、鄧小平理論的形成

展示: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鄧小平“南方談話”、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五大圖片

以上事件對於鄧小平理論形成的過程各起了什麼作用?

1、形成過程

(1)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確提出,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i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2)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統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確定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會議第一次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作了系統概括。

(3)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他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就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判斷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標準應是“三個有利於”。

(4)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開:提出必須用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明確改革的下一步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5)1997年中共十五大:決定把鄧小平理論作爲黨的指導思想寫入《中國共產黨章程》。

合作探究

鄧小平南方談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爲什麼說南方談話是把改革開放推向新階段的宣言書?

2、鄧小平理論的內容

鄧小平理論內容十分豐富,除了新時期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論述外,還包括很多方面。如:(1)社會主義建設的外部條件問題上,鄧小平指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主題,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在祖國統一問題上,他提出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創造性構想,推動了香港、澳門

的迴歸,促進了海峽兩岸的交流等等。

3、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鄧小平爲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總結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借鑑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建設的經驗和教訓,集中全黨全國人民的智慧,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鄧小平理論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是引導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旗幟。

如何理解鄧小平理論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一脈相承的統一的科學體系?

第一,鄧小平理論繼承了毛澤東思想的把人民利益作爲政策出發點。第二,鄧小平理論繼承了毛澤東思想的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第三,鄧小平理論繼承了毛澤東思想的調查研究等方法。第四,鄧小平理論繼承了毛澤東思想的關於真理標準的理論。

20世紀末21世紀初,國內國際形勢發生了許多變化。在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面臨怎樣完善自身、與時俱進的新問題。以-爲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又一個完整的科學的思想體系,引導中國在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道

路上不斷開創新局面。

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在什麼背景下提出來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容包括哪幾個方面?其地位和意義是什麼?

1、提出

20世紀末21世紀初,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許多新變化。在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面臨怎樣完善自身、與時俱進的新問題。以-爲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2、主要內容

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並進行了系統的闡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涵蓋了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是一個完整的科學的思想體系,是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開創新局面的強大思想武器。

3、地位和作用

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被確立爲全黨的指導思想,寫進了《中國共產黨章程》。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課後小結

課堂小結

鄧小平理論解決了“-”結束後中國向何處發展的關鍵問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適應了當代世界和中國變化的新形勢,是進入21世紀以後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指導思想。

課後習題

大學聯考真題:第18課新時期的理論探索

一、選擇題

1、(2012o山東基本能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就是包括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將①“三個代表”重要思想②科學發展觀

③鄧小平理論按照形成的先後順序填入空格,正確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2、(2010o天津文綜)20世紀50年代,-爲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發表的主要著作有()

①《論十大關係》

②《論人民民主專政》

③《新民主主義論》

④《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解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以-爲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是以胡-爲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鄧小平理論是以鄧小平爲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提出的。

答案:D

2、解析:《論十大關係》發表於1956年,《論人民民主專政》發表於1949年,《新民主主義論》發表於1940年,《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發表於1957年。故本題選B項。

答案:B

板書

板書設計

一、偉大的轉折

1、背景

2、過程

(1)中共中央工作會議

(2)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①內容②意義

二、鄧小平理論的形成

1、創立-20世紀80年代

(1)明確提出

(2)系統概括

2、逐漸成熟

(1)南方視察

(2)中共十四大

(3)中共十五大

3、內容

(1)新時期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論述

(2)“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3)闡述了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

4、評價

(1)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

(2)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旗幟

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1、背景

(1)國際國內形勢發生新變化

(2)中共面臨新問題

2、內容

(1)代表發展要求

(2)代表發展方向

(3)代表根本利益

3、地位:中共十六大確立爲黨的指導思想

4、意義

高一年級歷史優秀教案 篇三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農業生產的發展

難點: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

【教學過程】

【講授新課】

一、早期農業生產的出現——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

閱讀教材第一部分,思考:

①中國古代農業是怎樣完成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的演變的?

②推動整個發展過程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一)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

1、中國原始農業

(1)起源:中國是世界農業起源地之一,農業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萬年左右。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國家。距今七八千年時,中國原始農業已相當發達。

(2)耕作方式:原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種。一種非常落後而久遠的耕作方式

刀耕:用石斧、石錛除草

火種:焚燒雜草,形成木灰肥,再進行播種

人們發現被火燒過的地方,莊稼長勢好,於是砍去樹木,剷除雜草,曬乾後放火焚燒,灰燼成了天然的肥料,即可播種

(3)人們生活:爲了尋找肥沃的土地,人們不得不經常遷徙。耕種一兩年後,隨着肥料耗盡,地力明顯下降,只能把它撂荒,另尋新的耕地,人們不得不經常遷徙,生活十分艱苦;這種方式也嚴重破壞環境

2、商周時期的農業

(1)農業工具:出現了青銅農具,但木製的耒耜和石鋤、石犁,仍是人們進行農業生產的重要工具。那時候的農具,都比較粗笨簡單。

最早的鬆土和挖土的耕作農具:

耒:是削尖的木棒,後發展爲雙尖的木叉。

耜:形狀像現在的鏟和鍬。有木耜、骨耜和石耜

(2)耕作技術提高:已經懂得開溝排水,除草培土,用雜草漚制肥料,治蟲滅害。

這樣,土地可以連續耕種,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3)農作物種類:西周時期,農作物種類更加豐富,有粟、稻、黍、稷、麥、桑、麻等,後世的主要農作物多已具備。(五穀豐登)

(4)人們生活:隨着農業生產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從頻繁遷徙開始走向定居。中國農業獨立發展,自成體系,奠定了中國古代農業社會的基礎。

(二)農業生產的根本原因

中國古代農業耕作方式的發展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發展。突出表現爲生產工具的改進和施肥、灌溉技術的掌握和提高等。

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是我們評價歷史現象的根本辬準。

二、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

1、耕作工具的進步:鐵犁牛耕的發展

春秋戰國時:開始使用鐵農具與牛耕並逐漸推廣

西漢時:耦犁(西漢趙過)與犁壁,東漢時已推廣到珠江流域

隋唐時:江東出現曲轅犁,我國耕犁已相當完善,爲後世所沿用。

2、耕作技術的進步:

春秋時期:壟作法

西漢時:代田法

西漢趙過推行的一種適應北方旱作地區的耕作方法。在同一地塊上的田壟隔年代換﹐所以稱作代田法。

魏晉南北朝時:北方的耕耙耱技術形成,南方水田也採用耕耙技術。

3、耕作制度的發展:

兩漢:以一年一熟爲主

宋朝以後:江南形成了穩定的一年兩熟制(稻麥輪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4、水利工程與灌溉工具的應用

(1)水利工程:

戰國的都江堰

漢朝的漕渠白渠龍首渠

(2)灌溉工具:

曹魏時的翻車

唐朝時的筒車

宋朝出現的高轉筒車

明清時的風力水車

試從農具進步的角度來說明生產力的進步。

1、從材質方面看,從最初的

石、骨、木、蚌器等到後來的青銅、鐵等金屬農具;

2、從製造工藝方面看,從打製到磨製再到冶煉、鑄造;

3、從牽引動力方面看,從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牽引。

4、犁耕、播種、灌溉技術的進步

生產工具的進步反映了精耕細作農業技術的提高,反映了我國人民適應改造自然的勇氣和智慧。

三、小農經濟的艱難成長

設問:我國農業耕作方式經歷了怎樣的變化?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1、耕作方式的發展進步

商周時期:大規模簡單協作

春秋時期:以家庭爲單位的個體農耕(主要耕作方式)

2、形成的條件:

①鐵犁牛耕技術的出現和普及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確立

3、特點:

①以家庭爲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具有分散性

②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自給自足,少有交換,具有封閉性

③注重精耕細作,相對簡單的生產工具、長期不變的生產技術和容易滿足的社會心理狀態,具有落後性

小農經濟是我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是兩千多年中國封建社會生存和發展的經濟基礎。

4、發展的條件:

①鐵犁牛耕的普及,生產技術的提高,促進了小農經濟的發展。

②小農經濟之下,農民不同程度地擁有一定數量的生產資料,擁有一定的生產自主權,能支配一部分勞動產品,具有生產積極性。

③小農經濟規模小,促使農民努力提高耕作技術,儘可能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促進精耕細作的農業的發展。

④封建政府爲保證財源,明智的統治者大都採取重農政策。

5、影響小農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

①小農經濟規模小、條件簡陋,缺乏必要的積累和儲備能力,抗禦天災人禍的能力十分薄弱。

②由於小農經濟規模小和條件簡陋,加之封建剝削的沉重,農業始終維持着簡單再生產,頑固地保持着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形態。

③封建政府統治的腐朽、剝削的沉重及社會的動盪。歷代封建王朝的後期,隨着統治的腐朽,每遇災荒疾疫,多數農民家庭就會陷於破產,大規模的農民戰爭醞釀、爆發。隨着封建王朝的更替,部分田地回到農民手中,封建王朝吸取教訓,調整政策,小農經濟又開始了一個新的輪迴。

在整個中國古代社會,自然經濟始終在中國封建經濟中占主導地位。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

5、小農經濟的弊端有哪些?

①自耕農經濟脆弱,抵禦天災人禍的能力非常有限;以自給自足爲生產目的,生產規模很難擴大。

②隨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併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③土地的過度開墾,導致人類生存環境的惡化。

高一歷史教案設計人教版 篇四

課標要求:瞭解美蘇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認識美蘇冷戰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關係發展的影響。

複習內容:從盟友到對手、美蘇冷戰和兩極格局的形成、冷戰影響下的國際關係

複習重點:冷戰格局形成的背景和內容

複習難點:冷戰影響下的國際關係

自主學習

一、美國的冷戰政策

1、背景:①二戰後期,美、英、蘇三大國首腦在雅爾塔等國際會議上達成協議,確立了以美蘇爲主導的國際關係新體系,即____________,奠定了戰後世界____格局的框架。

②戰後______實力、影響日益增大,引起西方國家、美國的敵視。

2、目的:_____________

3、定義:以美國爲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採取了除武裝進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敵對行動,以______共產主義。這就是所謂的“冷戰”。

4、表現:①政治上:1947年3月,___________的出臺標誌着美蘇“冷戰”的開始。

②經濟上:實施___________,以扶持和控制__________,把西歐納入美國對蘇聯“冷戰”的戰略軌道。

③軍事上:1949年,成立___________組織,這是美國遏制蘇聯、稱霸世界的重要軍事行動。

5、影響:①導致____分裂; ②爆發局部“熱戰”:____ 、_____戰爭;③使世界處於核戰爭威脅下(古巴導彈危機);總之,使世界分裂爲兩大對立陣營,使世界動盪不安。

二、社會主義力量的壯大

1、歐亞人民民主國家的建立:

東歐八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亞洲四國:蒙古、_____、_____、中國。

2、蘇東合作:政治上:蘇聯幫助各國建立無產階級政權。

經濟上:1949年初,在莫斯科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軍事上:1955年5月在華沙簽署《友好合作互助條約》,6月正式成立____________組織。

三、兩極格局的演變

兩極格局是二戰後形成的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爲中心的對峙局面,它形成於__________結束後,初期變現爲以美國爲首的__________陣營予以蘇聯爲主的__________陣營之間的對抗;20世紀60年代以後逐漸被__________局面所代替;20世紀90年代隨着__________的解體而告結束。

合作探究

兩極格局形成的原因、表現及其影響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二戰後初期,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關係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情況呈現出一種迥然不同的格局。此種格局使資本主義國家的關係出現了新傾向,美國拋棄了孤立主義,全面干預歐洲國家及國際事務,充當世界憲兵的角色,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外政策基本上被納入美國的外交戰略之中。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固有矛盾雖未消除,但也沒有發展到軍事對抗的程度,因而資本主義國家之間沒有戰爭,相互之間的關係也比較平衡。 ——《當代國家關係》

材料2 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華沙、柏林、布拉格、維也納、布達佩斯、貝爾格萊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亞——所有這些名城及其居民無一不在蘇聯的勢力範圍之內。 ——丘吉爾1946年3月5日《富爾頓演說》材料1反映了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關係出現了什麼新特點?依據材料1、2分析其原因。

材料2中丘吉爾的演說表明了西方國家對蘇聯的態度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材料3 今日世界已面臨嚴重局勢……幾乎所有國家必在兩種生活方式中選一種……集權政權之種子……在貧窮與爭鬥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長。……重大責任及任務落到我們頭上。

——杜魯門1947年3月12日《在美國國會特別聯席會議上的演說》

比較材料3和材料2,杜魯門和丘吉爾的演說在觀點上有何相同點?

材料4 我相信美國之政策旨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數武裝分子或外來壓力之徵服企圖。 ——摘自杜魯門致國會的諮文

材料4中美國的“支持”意味着什麼?爲實現該目標,美國採取了什麼具體措施?

材料5 美國應該盡全力協助世界回覆至經濟健全的常態……美國政府能夠盡力緩和局勢,協助歐洲走上覆興道路。 ——摘自馬歇爾在哈佛大學的演說

根據材料5級所學知識,說明“馬歇爾計劃”是否只是一項經濟援助計劃?

材料6 本公約各締約國……決定聯合一切力量,進行集體防禦。

——摘自《北大西洋公約》

針對材料6所反映的行動,蘇聯採取了什麼措施?它意味着什麼?

有學者指出:“二戰後以美蘇偉兩級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續,代表二戰後力量均勢的出現和保持。在這種力量均勢被打破之前,兩極格局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但是它又因國際力量對比的不斷變化而受到撼動,並日益受到進步壯大起來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戰。”

請簡要概括二戰後兩極格局的基本特徵及其對國際關係的影響。

知識檢測:

1、二戰後初期,兩極格局關係的突出特徵是( )

a.美蘇抗衡,爭奪世界霸權

b.意識形態分歧,兩大陣營對立

c.美蘇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勢均力敵

d.美國居霸主地位,蘇聯在政治、軍事上與之抗衡

2、美國策動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目的是( )

a.防止法西斯勢力東山再起 b.鎮壓各締約國人民革命

c.遏制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 d.統一指揮西方國家的武裝力量

3、“馬歇爾計劃不止是一項經濟援助計劃”)本站●(,這是因爲它( )

a.蓄意將世界分裂爲兩大陣營 b.赤裸裸地公開干涉他國內政

c.意圖在於穩定資本主義制度 d.極力遏制世界民族解放運動

4、杜魯門曾經說過: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是“一個胡桃的兩半”,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

a.都是美國“冷戰”政策的組成部分 b.都以經濟和軍事援助爲主要形式

c.都是爲了美國的政治和經濟利益 d.其目的都是反蘇-

5、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以經濟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歐的表現是( )

a.建立佈雷頓森林體系 b.提出杜魯門主義

c.實施馬歇爾計劃 d.推行金元外交

6、在美蘇的“冷戰”中,可喻之爲蘇聯的“馬歇爾計劃”的行動是( )

a.幫助東歐解放 b.成立“經互會”

c.組織“華約” d.進駐朝鮮半島

7、北約組織和華約組織的共同之處是( )

a.都是大國控制的軍事、政治集團 b.帝國主義性質的大國軍事集團

c.世界政治經濟一體化統一集團 d.代表不同意識形態的政治集團

8、二戰後,美國推行“冷戰”政策的主要表現有:( )

①向西歐提供經濟援助 ②支持聯邦德國崛起 ③出兵朝鮮 ④成立北約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針對美國的“冷戰”政策,蘇聯和東歐國家採取的重大舉措有( )

①組織經濟互助委員會 ②組織華約 ③接受馬歇爾計劃 ④在古巴建立導彈基地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與雅爾塔體系形成無關的是( )

a.西歐各國普遍衰弱 b.冷戰局面的出現

c.美國成爲資本主義世界的頭號強國 d.蘇聯成爲能與美國抗衡的大國

11、閱讀下列材料,並回答問題

[材料一] 從 1946 年秋開始,美國發生了生產過剩的危機,而且西歐經濟狀況又極爲嚴重。… …同時,嚴重的經濟狀況又引起社會**,法、意、英等國工人運動蓬勃發展。法、意共產黨威信空前提高。 … … 於是在經過幾個月緊張活動後,(美國政府)拋出了馬歇爾計劃。

[材料二]他(馬歇爾)宣稱:“我們的政策的目的是恢復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經濟制度,從而使自由制度賴以存在的政治和社會條件能夠出現。”[材料三]“馬歇爾計劃”提出後,立刻得到西歐各國特別是英法的響應。他們還秉承美國意旨,決定邀請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前來參加討論,這是一個有意的安排。這樣既可以避免遭致像杜香門主義那樣的公開號召意識形態戰爭的批評,又可以將參加與否的責任拋給蘇聯。 …… 由於英法建議歐洲各國就各自經濟資源提出報告,然後擬出歐洲國家統一的經濟復興大綱,蘇聯代表認爲,這將會要各國泄露本國的經濟情報。 7 月 2 日,蘇聯退出巴黎會議。這樣,歐洲復興計劃成了“西歐復興計劃”。

——以上材料均摘自段炳麟主編的 《 世界當代史 》

[材料四] 但是,從東、西方間的關係這一角度看,馬歇爾計劃是走向冷戰的最後一步。援助是不分意識形態,向所有國家提供的。然而,莫斯科卻把這種提供說成是-產黨的策略,命令曾有意接受援助的捷克人和波蘭人予以拒絕。

——摘自斯塔夫裏阿諾斯 《 全球通史 》

(1)概述美國實施馬歇爾計劃的原因。

(2)評價材料四“援助是不分意識形態,向所有國家提供的”的觀點。

雅爾塔體系

是對1945年--1991年間國際政治格局的稱呼,得名於1945年初美、英、蘇三國政府首腦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在蘇聯雅爾塔(今屬烏克蘭)舉行的國際會議。其特點是:以美國和蘇聯兩極爲中心,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爭奪霸權的冷戰,但不排除局部地區由兩個超級大國直接或間接參與的戰爭(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等)。以1989年東歐劇變和1991年蘇聯解體爲標誌,雅爾塔體系最終瓦解。

體系的合作

1、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的反法西斯戰爭中,美、蘇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進行了成功的合作,兩國分別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2.1945年10月,美、蘇等50個國家共建聯合國,維護了戰後世界的和平。

3、戰後對德國法西斯的紐倫堡審判和對日本法西斯的東京審判,也是美、蘇合作的重要體現。

體系的對抗

1.1949年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1955年成立的華沙條約組織標誌着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對抗格局的形成。

2.1946年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提出和馬歇爾計劃的制定。

“鐵幕演說”標誌着冷戰的開始;杜魯門主義是美國對抗蘇聯的“冷戰”政策的總構想;馬歇爾計劃是杜魯門主義關於援助西歐的實施和應用,它不僅是一項經濟援助計劃,更重要的是通過經濟援助達到政治控制的目的,因此它根本上講是控制西歐的政治計劃。

3、美蘇爭霸 20世紀50年代,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上臺,提出一套平起平坐,實現美蘇合作,共主世界的基本戰略,形成了美蘇爭霸的格局。第一階段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其特徵是美、蘇互有攻守。緩和局勢的三個標誌性事件是蘇聯簽訂對奧和約,結束對奧地利的佔領、蘇聯承認聯邦德國和1959年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訪美。緊張局勢的標誌性事件有“柏林牆”的修築和“古巴導彈軍事危機”。第二階段是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蘇聯處於攻勢,美國則是轉攻爲守的時期。蘇聯於1979年出兵阿富汗表明二戰後蘇聯對外擴張政策達到頂點。美國軍隊從越南撤出和中美關係正常化是美國對外政策的重要調整。第三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美國對蘇聯採取強硬態度,蘇聯從對外擴張轉向全面收縮。代表性事件是美國提出星球大戰計劃。

體系的評價

正面評價

1、雅爾塔體系的形成實現了世界由戰爭到和平的轉變,對抗雙方彼此勢均力敵,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

2、雅爾塔體系促進了民族解放事業的發展,有利於第三世界的崛起。

3、雅爾塔體系推動了戰後科學技術的發展。

負面評價

1、在世界兩極格局下,局部戰爭不斷,世界長期不得安寧。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和阿富汗戰爭。

2、雅爾塔體系體現了大國強權政治,如外蒙古的獨立。

3、重劃國界、分裂國家,造成了人口大遷移,世界局勢的穩定性減弱。

4、雅爾塔體系形成了不平等的國際關係和經濟秩序,給許多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高一歷史公開課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衙門的設立(設立的原因、時間、主要職權範圍、性質及評價);辛酉政變;"借師助剿";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漢族官僚勢力的擴大。

2、通過分析衙門設立的原因、主要職權範圍、性質,使學生認識到衙門的設立,加強了清朝與外國的聯繫,但也便利了外國侵略者控制清政府,干涉中國內政。衙門的設立,加速了中國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化。通過學習辛酉政變和"借師助剿",使學生認識到 辛酉政變是中外反動勢力正式勾結的開始,清朝統治日益腐敗。

3、通過對清廷政策調整的講述,讓學生認識到:清政府的政策調整帶有屈於列強侵略,力圖剿殺農民革命的時代特點,清政府正逐漸淪爲外國人侵華的統治工具。

教學建議

教材地位分析

在太平天國運動和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雙重打擊下,清政府搖搖欲墜,已無力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同時,抵禦列強的軍事侵略。在這種情況下,清朝政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清政府被迫調整了對內對外政策,以鞏固統治。清政府的階級本質決定了其向列強妥協求和,以得到列強幫助,鎮壓人民革命。對內對外政策的調整導致了此後清政府處理對外事物時的軟弱無力、卑躬屈膝以及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的簽訂。政策的調整也使得主張對外妥協和好的洋務派當政,爲以後的洋務運動的興起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準備了條件。此外,在鎮壓人民革命和抵禦列強入侵時,滿族的腐朽被徹底的暴露出來,清廷不得不開始倚重漢族地主,這樣漢族官僚在清政府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主要,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等人成爲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漢族官僚勢力擴大是19世紀60年代以後清朝政治的一大特徵。

重點分析

衙門、辛酉政變及其影響是本課的重點。清朝設立的衙門與前朝設立的對外機構在地位、設置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它是中國在遭受外國侵略、主權喪失、淪爲半殖民地社會的背景下成立的中央機構,這就註定了它將成爲列強控制中國中央政府的工具。他的建立標誌着清朝中央機構開始半殖民地化,對晚清政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也加速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進程。

辛酉政變及其影響之所以是本課重點,是因爲辛酉政變後清政府對外政策發生了根本性轉變,由抵抗外來侵略變爲妥協和好,並開始走上公開勾結的道路。清政府對外政策的改變,導致此後清政府在處理對外事物時,不惜以割地賠款、出賣主權來求得與列強和解,這使中國不可逆轉的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淵,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慈禧的掌權與戀權也使中國失去了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機會。

重點突破

通過學生閱讀課文,回答“衙門何時設立?”“衙門的管轄範圍是什麼?”“爲什麼要設立衙門?”等問題,使學生掌握有關“衙門”的基本問題。通過引導學生對比宋朝市舶司與衙門設立的背景、管轄範圍等,使學生理解衙門有利於列強控制清朝的內政和外交,是清朝中央機構開始半殖民地化的標誌。

通過學生閱讀課文,回答“在辛酉政變之前,在清朝統治集團內部出現了怎樣的變化?”“何時發生的辛酉政變?”“何人發動的辛酉政變?他們爲什麼要發動辛酉政變?”“爲什麼列強對辛酉政變採取“無異議”的態度?”等問題,使學生掌握有關“辛酉政變和‘借師助剿’的基本問題。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辛酉政變後清政府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使學生理解辛酉政變產生的影響。

難點分析

中外反動勢力"合作"新格局爲什麼會出現。中外反動勢力"合作"新格局的形成有着較爲複雜的原因:一方面,太平天國運動使列強認識到只能通過扶植清政府,才能保護其業已取得的侵略權益,並獲得更多的權益;另一方面,清政府在列強入侵和太平天國運動的雙重打擊下,以搖搖欲墜,由於階級本性所決定,它必然選擇依靠侵略者,鎮壓革命,維護自己的反動統治。由於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進行綜合分析能力有限,因此在理解這一問題時會有些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