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生三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

國小生三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

學生三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1

教學目的:

1、感受自己創設的遊戲樂趣,關用畫表現出來。

2、綜合練習表現不同角度的人物形象。

3、通過趣味性繪畫,培養繪畫興趣。

教學重點:

感受、記憶、表現創作不同角度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創作出歡樂的場面,畫出美的、有情趣的'畫面。

作業要求:

畫出孩子們吹泡泡的場面,畫面要富有情趣、色彩鮮豔明快。

教具準備:

幻燈機錄音機磁性黑板動物人體模型範畫圖紙肥皂液或洗滌劑吹管油畫棒。

學具準備:

鉛筆橡皮彩筆油畫棒肥皂液或洗滌劑吹管(草杆筆桿塑料管)

教學步驟:

一、組織教學:(1分鐘)

師生問好,安穩紀律,有秩序地擺放用具。

二、導入新課程:(遊戲導入3分鐘)

教師向空中吹出皁液泡,引起同學極大興趣,然後組織同學做“吹泡泡”遊戲(配歡快音樂),同學隔行輪流吹泡泡,一行吹,相對一行扇動泡泡。然後全班同學相對吹泡泡,看誰吹的泡泡大,吹得多。錢班同學在盡情遊戲中,體會到肥皂液(洗滌劑)吹扇等人的動態,看到了大小不同的泡泡在空中呈現出來的如彩虹般園長七色光。

出示課題吹泡泡

三、講授新課:(10分鐘)

1、體現與觀察

引導學生的回憶剛纔吹泡泡的形態,色彩以及同學們的不同動態。然後看書20頁圖:(剛纔我們有些同學在吹泡泡時,就是這樣的表情,億們多高興,炊泡泡時多努力。)

2、擺動態

根據學生的回憶,老師用活動人體模型先在磁性黑板上擺,其餘同學在下面擺。

3、幻燈燈出示範畫

教師引導學生欣賞範畫,並分析畫面的構圖,色彩及人物動態。

4、構思

引導學生思考要畫幾個小朋友在吹泡泡?這幾個小朋友動態怎麼樣?

5、作畫步驟(邊講邊示範)

(1)定位構思:

先按自己的構思擺出人物動態,再根據所擺動態用鉛筆輕輕勾出人物動態骨式。無論全身人的都要充滿畫面。

(2)用鉛筆勾畫人物:

仍用鉛筆勾畫人物動態骨式上畫出頭部、五官、髮式、頸部、衣服、四肢。

(3)用彩筆勾線刻畫:

用一顏色較深的彩筆細緻描畫人物形象,並添加手中拿着的小杯子,吹管和大小高底各異的泡泡。

(4)塗色:

由學生任意選用豐富的顏色染人的。選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中的二、三染色在一個泡炮裏,每個泡泡的顏色都不同。染色時手要輕,顏色要淡、乾淨。最後用與人物顏色有差異的顏色塗塗背景,以人物,完成畫面。

四、學生作畫,教師巡迴輔導:(25分鐘)

1、放輕音樂。

2、提出作業要求,要評出“課堂能手”並授予獎牌。

3、教師巡迴輔導,解決學生作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並及時展出優秀學生作業。

五、小結:(1分鐘)

1、展示學生優秀作業。

2、講評:用提問的形式啓發學生自學參與欣賞評定,評出8—9名“課堂繪畫能手”,並授予每人一枚自制獎牌,鼓勵大家繼續努力。

國小生三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讀課文,瞭解灰雀失而復回的故事,學習小男孩用送回灰雀的實際行動改正錯誤的誠實品質,感受列寧對孩子、對鳥類的愛。

2、能結合課文內容展開想象。

【教學重點】

理解“列寧爲什麼認爲那個男孩是誠實的?”

【教學難點】

小男孩第一天離開列寧後是怎樣想的?

【課前準備】

電腦課件,演示文稿。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一邊演示課件一邊講:同學們,你們看正向我們走來的這位老人就是列寧,他不但善良,和藹可親,而且他還非常喜愛小動物,今天我們就學習《灰雀》(板書課題)。

2、開門見山:

今天我們學《灰雀》,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麼想法?

教學意圖:導入激趣。老師們可根據實際情況來定,看看用哪種方法更好。

二、預習課文

1、出示學習方法:

⑴初讀課文,標出自然段,邊讀邊看哪些詞不會。

⑵帶着問題讀,想一想公園裏丟失的一隻灰雀又回來了,這是怎麼回事?

教學意圖: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

2、學生按照學習方法自學課文:

⑴自己學。

⑵分小組學。

教學意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檢查學習情況:

⑴同學們,你想找幾個人來讀這篇課文呀?爲什麼?

學生如果答出三個人分角色朗讀就達到學生明白這篇課文的人物是列寧和小男孩。

教學意圖:通過自主學習使學生了解課文內容。

⑵通過讀課文,你有那些詞不會可以提出來,同學之間相互解答。

自言自語

可惜

堅定

果然

誠實

歡蹦亂跳

仰望

微笑

如果有一些詞答不出來,教師可結合課文中的句子或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理解。

⑶公園裏丟失的一隻灰雀又飛回來了,這是怎麼回事?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學生可能回答:

①小男孩特別喜歡這隻灰雀,所以把它抓走了,想自己養着。當他看到列寧是那麼喜愛關心這隻灰雀,爲再也看不到它傷感時,小男孩被感動了,所以又悄悄地把灰雀拿回來了。

②小男孩被列寧說的話深深打動了,他爲自己想獨自養灰雀的事感到不安,於是沒跟列寧說出事情真相,但他已經覺得自己這樣做太自私了,於是第二天他又把灰雀放回來了。

如果學生回答不出來,播放電腦課件,幫助學生理解。

三、學習課文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3~10自然段,把列寧和小男孩對話的句子畫下來,想一想你應該怎樣讀列寧與小男孩的對話。

2、要求:

兩人爲一組,讀一讀列寧和小男孩的對話。(出示表格)

⑴你是怎樣讀列寧和小男孩的。對話的?給大家讀一讀,爲什麼要這樣讀?

⑵找2個同學用不同語氣來讀,通過對比讀、抓重點詞,體會出列寧和小男孩此時此刻的心情。

老師們可根據班內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方法。

3、請同學們分角色朗讀課文3~10自然段。大家邊聽邊體會此時此刻列寧和小男孩是什麼心情。

教學意圖:培養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同時體現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

4、那麼,第一天小男孩離開列寧後會怎麼想,怎麼說,怎麼做呢?

學生可能回答:

①都怪我一時糊塗,把小灰雀抓回家來。

②由於我的過錯,讓時刻惦記灰雀的人們擔憂。

③我太喜歡灰雀了,真不想把它送回去,可是我已經答應人家了,男子漢說到做到。

學生可能說出很多種情況,至於小男孩怎麼說的,又是怎麼做的,同樣也不限定答案,只要合理即可。

教學意圖:鼓勵學生,積極思維,大膽感想,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5、那結果怎樣呢?請同學們自由讀11~13自然段。

提問:

⑴想一想列寧爲什麼認爲那個小男孩是誠實的?

⑵同學們學完課文,你認爲那個小男孩是誠實的孩子嗎?爲什麼?

老師們可根據班內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方法。

學生可能回答:

①小男孩把灰雀送回來了,所以列寧認爲他是一個誠實的孩子。

②小男孩一開始沒說真話不誠實,可是後來他被列寧說的話感動了,用實際行動改正錯誤,所以列寧仍然認爲他是一個誠實的孩子。

③小男孩一開始不誠實,後來他又把灰雀送回來了,我認爲他還是個誠實的孩子。

④那個男孩是一個誠實的孩子,因爲他最終把灰雀送回來了。

教學意圖:讓學生自己動腦筋思考問題,解答問題。

6、回讀課文:

方法:

⑴小組同學用你們小組喜歡的方式有語氣朗讀課文。

⑵把課文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第二部分:對話;第三部分:結果。你喜歡那部分,起立讀。

教學意圖:給學生創造一種寬鬆的環境,回讀全文,整合內容。

老師們可根據班內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方法。

四、說話、寫話訓練

方法:

1、用上“列寧”“灰雀”“小男孩”這三個詞說一句話。

學生可能會說出:

①列寧愛灰雀。

②列寧和小男孩都愛灰雀。

③列寧愛小男孩。

2、你想對列寧、灰雀、小男孩說出什麼?寫下來。

學生可能寫出:

①列寧是一個非常有愛心的善良老人。

②多可愛的灰雀呀!我喜歡你。

③我希望小男孩也像列寧那樣做一個愛護鳥類,愛護小動物的人。

教學意圖:發散思維,訓練學生口頭表達和寫話能力。

老師們可根據班內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方法。

五、佈置作業

1、自己給自己留作業。

2、回家後有語氣的朗讀課文,把你喜歡的好詞好句摘抄下來。

老師可根據班內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方法。

六、教師小結

國小生三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目、耳、頭、米”4個字。認識新偏旁點橫頭、反文旁。

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古詩意思,感受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

3、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引導學生觀察夜空,閱讀有關課外書籍。

教學重點:

1、認讀生字,寫生字。

2、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1、在誦讀古詩過程中體會古詩意思,感受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

2、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興趣,落實觀察夜空、閱讀有關課外讀物的實踐活動。

教學時間:1課時

課前準備:

1、每位學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麼。

2、收集並閱讀了解有關李白的事蹟、其它詩作等。

教學過程:

一、觀圖導入。

說說自己看到的。

二、揭題、釋題。

1、“思”:思念,想念。

2、誰在什麼地方,思念什麼?

3、課前準備情況(有關李白的)交流。

三、初讀古詩。

1、藉助拼音自由讀,要求把每個字音都讀準。

2、把詩中的生字單獨拿出讀兩遍,認一認。

3、檢查讀的情況。(主要是字音)

4、讀後交流:你知道了什麼,想知道什麼。

四、細讀古詩。

1、朗讀古詩。你喜歡怎樣讀?(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讀,多肯定,多鼓勵)

2、配樂朗誦。

3、當堂背誦。

五、認記生字。

1、說說你認記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認讀。

3、“摘蘋果”遊戲:把認到的生字摘下,組成詞大聲說出來。

六、練習寫字。

七、課外作業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發現說給同學聽。

2、課外繼續收集和閱讀:有關李白及他寫的其他詩,還有描寫夜空或介紹有關星體的科學知識的一些課外讀物。把收集到的和讀過的帶到班裏,向同學介紹或互相借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