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精品多篇)

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精品多篇)

健康心理學論文 篇一

關鍵詞: 心理諮詢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馬克思主義認爲:“人的思想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實踐中來的,是通過人的矛盾運動起作用的。”[1]這種內在的矛盾運動是人的能動性對自然世界的客觀反映,是將客觀世界的某種屬性內化爲自身的概念結構、思維模式,並提升爲人的思想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無論是人的能動反映,還是人的內化行爲,都要受制於人的現有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2]。因此,只有充分掌握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瞭解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機制,才能更科學、更有效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3]。研究心理諮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價值。

一、主動進行心理諮詢的學生比例偏低

浙江大學的一項調查發現:在平均年齡21歲(17-23歲)的875名大學生中,大部分學生沒有諮詢經歷,接受過心理諮詢的男女生比例僅有7.1%,其中參與心理諮詢的師範類學生(15.9%)比例高於非師範類學生(6.6%)、文科學生(9.2%)高於理工科學生(4.9%),以及來自單親家庭的學生(17.4%)比例高於來自雙親家庭的學生(6.5%)[4]。另外,據張華等人對蘭州市三所文、理、工科三個不同學科性質的531位同學的調查表明,當被問及有心理困惑採取何種手段解決問題時,僅有9.0%的學生希望通過在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下排除困惑,當被問到是否曾經參與過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49.4%的同學從未參加過,35.5%的學生偶爾參加,僅有5.3%的學生經常參加,還有9.7%的學生不瞭解學校是否組織過此種活動[5]。經鄭安雲對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西安外事學院、西北工業大學、長安大學、西安建築科大六所大學的1200名大學生抽樣調查表明:當遇到心理問題時,希望尋求心理醫生幫助的比例爲西安交通大學(2.6%)、西北大學(8.9%)、西安外事學院(7.3%)、西北工業大學(0.6%)、長安大學(9.0%)、西安建築科大(10.3%)。從來沒有看過心理醫生的比例爲西安交通大學(97.4%)、西北大學(879%)、西安外事學院(2.7%)、西北工業大學(99.3%)、長安大學(91.0%)、西安建築科大(89.7%)。對西安這幾所高校的調查數據表明:該地區尋求心理諮詢的比例也普遍較低,而選擇其他方式的同學佔了一定數量。

二、地區及校際發展不平衡

根據劉蓉潔等人調查發現,各地高校心理諮詢機構發展不平衡。各個高校的心理諮詢室硬件設施差別很大,經濟實力較強的心理諮詢機構除了專門的辦公室外,還設有功能較爲齊全的個別諮詢室與活動監控室,只有不足30%的心理諮詢機構是按照學生人數比例劃撥的用於諮詢與測評的專項費用,專項費用金額從1.5元至10元不等。在調查中進一步瞭解到,各學校對心理諮詢機構的經費投入相差懸殊,最低的每年投資2000元的專項經費,而最高投入經費已超過20萬元。其中10所高校的心理諮詢機構有專用個體的諮詢室,8所心理諮詢機構有專用的團體諮詢室,還有個別諮詢室與其他辦公室合用。其辦公設備的配置也差距甚遠,規模較大的機構除了常用的辦公設備之外,還有腦電誘導儀、生物反饋儀等較爲專業的心理治療儀器[6]。據馬忠範調查發現,部分高校的心理諮詢機構掛靠在團委、學生處、醫院等機構[7]。而劉蓉潔等調查發現,被測的高校中有84%的心理諮詢機構掛靠在學工部(處)等部門;掛靠在相關院系的有11%;掛靠在思政教研室有5%[8]。由此可見,高校心理諮詢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普遍存在。

三、科學化與規範化水平不高

心理諮詢是一個專業性較強的職業,在美國,從事心理諮詢的工作人員包括認定諮詢員(含學校諮詢員)p臨牀心理士和精神科醫生,心理諮詢行業對臨牀心理士專業和精神科醫生的要求很高。美國心理學會在1983年對從事健康心理學工作的人員基本要求是:首先,博士學位是健康心理學的入門水平學位,其次,對他們的培養目標是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共同發展,也就是說,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的人員除具有心理學專業博士學位外,還應具備相關的實習經歷[9]。對認定諮詢員的要求相關寬鬆,但必須是心理學專業碩士及以上學歷且經過3000小時以上的臨牀實習後方能從業[10]。而日本對心理諮詢人員的資格認證也相當規範,據日本《臨牀心理士資格審查規定》,被審查者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方可申請從業:第一,依據《學校教育法》,在大學期間修完心理學專業博士階段的前期主要課程或修士課程且具備兩年以上的臨牀工作經驗者。第二,依據《學校教育法》,在大學期間修完博士階段與心理學專業邊緣諸多學科的主要課程或修士①課程且須具有兩年以上的臨牀工作經驗者。第三,在外國取得上述第一條或第二條中同等以上學歷且具備兩年以上臨牀工作經驗者。第四,醫師免許執照獲得者且具備兩年以上心理臨牀工作經驗。第五,在四年制本科階段修完心理學或心理學邊緣的諸多課程,畢業後有五年臨牀工作經驗者[11]。我國《心理諮詢師國家職業標準》規定:任何一級心理諮詢員,應具備相應的基本的文化條件,並接受由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指定的培訓機構所進行的培訓,要求從業者掌握的專業知識包括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諮詢心理學,心理健康與障礙心理學及與心理諮詢相關的道德與法律常識等[12]。通過比較不難發現,國外從事心理諮詢業較爲發達的國家除了對心理諮詢工作者的學歷背景做硬性規定外,還要求一定的臨牀經驗,相比之下,我國的心理諮詢人員還遠遠不能滿足這種要求,僅從制度規定中就能發現端倪。

四、大學生對心理諮詢期望值與實際效果有一定的差距

據胡偉國調查發現,有7.9%的學生曾在學校的心理諮詢中心進行過諮詢。對於被問及諮詢效果如何時,回答收效甚微和無效的學生佔79.0%。這表明站在學生的立場看,學校心理諮詢的效率是很低的。而當被問用及對諮詢師的信任程度時,有81.0%的學生表示有所保留和不信任,可見來訪的學生對心理諮詢師的業務水平諮詢效果的評價不高。他們滿載期望而來,卻失望而歸,這充分反映出部分高校心理諮詢宣傳工作不到位,學校心理諮詢師隊伍專業素質不高,大學生個性化的諮詢要求得不到滿足等諸多的問題[13]。當被問及是否會聽從諮詢師的意見時,選擇“肯定會”的佔7.1%,“有可能會”的佔58.1%,“肯定不會”的佔5.1%,視具體情況而定的佔29.7%。女生比男生更多地抱着折中(91%)和不確定(85.5%)的態度,關於高校心理諮詢的收費標準,對於諮詢後的效果如何,選擇“知道了解決問題的思路,以後可以自己慢慢解決”爲78.4%,選擇“當場解決問題”爲18.2%,沒有解決任何問題的爲16.1%,以上數據充分說明了大學生對心理諮詢的實際效果與其期望值均有明顯的差距。

關於中國人與西方人的對比研究表明,中國人更傾向於自我約束和內向性[14]。我們的情緒不輕易外露,透露心聲的時候一般也不針對陌生人,有問題很難主動尋找擺脫或解決的途徑,但一旦鼓足勇氣跨進心理諮詢機構的大門,一方面希望通過宣泄鬱悶,另一方面又依賴諮詢員,希望諮詢員參與其個人行爲的決策或提供具體的處理方法[15]。如果諮詢員一味借鑑西方主流的諮詢模式(在西方廣泛使用的來訪者中心療法,該療充分相信來訪者的個人潛能),該諮詢模式的目的就是讓來訪者進行自我探索以便了解與自我相一致的情感,以此來指導自己的行爲,最終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所存在的問題。而當我國高校的心理諮詢師也採取“非指導性”原則的諮詢方法時,如果來訪的大學生得不到具體的指導,就會覺得認爲諮詢員“沒水平”,當然諮詢也沒有效果可言。這是大學生從主觀認識層面所造成的心理諮詢的期望值與實際效果的差距。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使大學生認真聽從教育者的說教,不是簡單聽取受教育者的彙報和坦白,還要運用心理學的各種知識、理論和方法,通過交談協商,幫助和指導受教育者的認知、情感和態度發生變化,從而提高他們的心理自主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關於如何改善上述現象,我將在後續文章中做詳細論述。

註釋:

①日本的碩士研究生被稱爲修士。

參考文獻:

[1]張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規律論[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高凡茜。心理學理論指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8(5):45-47.

[3]王麗榮。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D].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年4月。

[4]楊宏飛,劉佳。875名大學生對心理諮詢的認知調查[J].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05(9):618.

[5]張華,祁暢,李發展。大學生心理諮詢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研究[J].社科縱橫,2009(1):157.

[6]劉蓉潔,石磊。高校心理諮詢發展現狀調查研究[J].北京社會科學,2010(3):17.

[7]馬鍾範。大學生心理諮詢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民族教育研究,2007(4):95.

[8]劉蓉潔,石磊。高校心理諮詢發展現狀調查研究[J].北京社會科學,2010(3):18.

[9]胡佩成,等譯。[美]:健康心理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

[10]張日N.諮詢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1]張日N.諮詢心理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心理諮詢師國家職業標準(試行)[S].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0:3.

[13]胡偉國。地方高校心理諮詢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10(3):75.

[14][英]邁克,彭,等著。鄒海燕,等譯。《中國人的心理》.新華出版社,1990(155,137,20).

健康心理學論文 篇二

【關鍵詞】 公辦高校;民辦高校;職業成熟;擇業焦慮水平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4-00-02

職業成熟度(carrer Maturity)是個體職業發展中的一個評估性指標,由著名的職業指導專家Super在1953年首次提出,用於反映個體完成的與其職業發展階段相適應的職業發展任務的程度。職業成熟度越高,個體就越容易做出適合的職業選擇,相應地也越有利於個體獲得職業成功與職業滿意。反之,職業成熟度越低,個體就越難以做出適合的職業選擇,進而遲滯個人職業生涯的發展,因此探討職業成熟度的影響因素,提高大學生的職業成熟度對大學畢業生更好就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已有研究認爲:大學生的情商水平[1]、對父母的依戀[2]、人格[3]、職業價值觀與情緒智力[4]、職業決策與自我效能感[5]、職業情感[6]、性別角色[7]、心理控制源[8]、自我同一性[9]、工作價值觀以及工作適應狀況[10]等因素與職業成熟度都有顯著相關。北京大學的張智勇教授等人更是修訂了韓國版的大學生職業成熟度量表,根據中國的本土特色,編制了適合中國大學生的職業成熟度量表[11],該量表共有六個不同的因素——職業目標、職業自信、職業價值、職業自主、親友依賴以及職業參照,爲我國大學生職業成熟度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工具。

擇業焦慮是個體在面臨職業選擇時產生的一種緊張、不安、強烈、持久的情緒體驗。隨着大學生就業制度改革的推進和高校擴招帶來的畢業生人數的大幅度增加,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畢業生擇業期間的焦慮情緒嚴重,它不僅影響畢業生的心理健康,也影響其順利就業[12]。

以往研究探討了擇業焦慮的性別[13]、學歷[14]以及入學有無工作經驗[16]等特點,對擇業焦慮的影響因素研究較少,主要探討了大學生適應性[15]、心理控制源和應對效能[16]、大學生自我同一性[17]、大學生人格特質[18]以及職業成熟度[12]等對擇業焦慮的影響,其研究對象也主要是公辦院校大學畢業生。本研究把大學畢業生職業成熟度作爲自變量,以公辦高校和民辦高校的大學畢業生爲被試,一方面進一步探討職業成熟度對擇業焦慮的影響,另一方面通過公辦高校與民辦高校畢業生在職業成熟度和擇業焦慮兩方面的比較,以期爲民辦高校的更好發展以及大學畢業生就業工作提供些許建議。

1.研究被試與方法

1.1被試

本研究從河南省兩類高校大四學生中隨機抽取學生348名,其中,有效被試300名,有效率爲86.2%。年齡範圍爲20-24歲,平均年齡是22.5歲。具體被試分佈狀況如下(見表一)。

1.2研究工具

1.2.1職業成熟度量表

大學生職業成熟度量表採用張智勇等人修訂的韓國版的職業成熟度量表,共34個項目,分爲職業目標、職業自信、職業價值、職業自主、親友依賴和職業參照六個維度,採用五點計分,分數越高表示職業成熟度越高。

1.2.2擇業焦慮水平問卷

1965年,美國杜克大學Zung等人編制了焦慮自評量表(SAS)。本研究所採取的擇業焦慮自評量表就是在SAS的基礎上改編而成的。國內外現有的研究均已證明該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都比較高。本量表共有26個問題,採用1-4級計分,要求被試根據擇業過程中最近一週的實際感受作答。計算分數時,把每個題目的分數相加得到一個粗分,再將粗分*1.25,對所得分數進行四捨五入,把得到的整數作爲標準分。在本研究中,得分在50分以上爲焦慮明顯,50分以下爲焦慮不明顯。

1.3數據處理方法

所有數據採用spss12.0進行分析處理。數據分析方法有描述性統計分析、方差分析和相關分析等。

2.不同羣體大學畢業生職業成熟度與擇業焦慮水平的差異性研究

2.1大學畢業生職業成熟度的特點

大學畢業生職業成熟度的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大學畢業生職業成熟度水平爲3.11±0.25;其中,95.4%的大學畢業生職業成熟度及其各成分的平均得分都處在中等程度範圍。

公辦高校與民辦高校大學畢業生,其職業目標(F(1,297)=19.273)、職業自信(F(1,298)=14.157)、職業價值(F(1,300)=12.157)、職業自主(F(1,298)=18.157)以及職業成熟度總分上存在顯著差異,公辦院校大學畢業生在職業目標、職業價值、職業自主、親友依賴和職業成熟度方面的得分顯著高於民辦高校大學畢業生,而職業自信和職業參照兩個維度上民辦高校大學畢業生要稍高於公辦公辦高校大學畢業生,但差異不顯著。(見表二)

2.2大學畢業生擇業焦慮水平的特點

大學畢業生擇業焦慮水平的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大學畢業生擇業焦慮水平得分在29~98分之間,均值爲51.088,總體焦慮水平的標準差爲43.126±7.036;其中,存在明顯焦慮水平的大學畢業生達到40.3%。

公辦高校與民辦高校大學畢業生,其擇業焦慮水平存在顯著差異(t=4.157,p

2.3大學畢業生職業成熟度與擇業焦慮水平的關係

通過對大學畢業生職業成熟度與擇業焦慮水平的相關分析發現,職業成熟度與擇業焦慮水平之間呈顯著的負相關(r=-.474,p

3.討論

3.1公辦高校與民辦高校大學畢業生在職業成熟度和擇業焦慮水平上的差異比較

3.1.1公辦高校與民辦高校大學畢業生的職業成熟度狀況及差異比較情況

研究結果證明我國大學畢業生的職業成熟度整體水平不高,職業成熟度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均處於平均水平。其中,公辦院校大學畢業生在職業目標、職業價值、職業自主、親友依賴和職業成熟度方面的平均得分高於民辦高校大學畢業生,且達到了顯著性水平,而職業自信和職業參照兩個維度並不存在顯著差異;

仔細分析,導致這兩類學校大學畢業生職業成熟度以及其中五個維度存在顯著差異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原因:(1)民辦高校的學生中家庭條件優越的比例較高,不少人是在相對優越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父母對學生的未來的考慮的比較多,安排比較多,這導致民辦高校的相當一部分同學對自己的未來考慮的比較少,在校期間勤奮程度相對也比較低點,再加上他們相對於公辦高校的同學入學時起點就低很多,他們在未來職業目標、職業價值以及職業自主以及親友依賴等四個方面的成熟度相對公辦高校的學生要稍差點。但是通過對我校學生的觀察,民辦高校的大學生表現欲強烈,新奇感強,敢於操作,他們不虛榮,能放下身價,參加實踐鍛鍊較多,人際關係較廣,所以在職業自信以及職業參照方面的狀況和公辦高校的學生沒有顯著差異,甚至稍好一些。(2)由於民辦高校大學生相對於高職或技工類學校的學生,在求職中缺乏獨當一面的實際經驗,相對於公辦高校的學生,在系統的理論學習方面可能也比較薄弱些,在目前的嚴峻的就業壓力下,他們在未來職業目標、職業價值以及職業自主方面更可能出現手足無措的狀況,對親友的依賴也相對更大一些。

綜合以上分析,加大大學生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力度,尤其是民辦高校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力度,勢在必行。

3.1.2公辦高校與民辦高校大學畢業生的擇業焦慮水平狀況及差異比較情況

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畢業生的總體擇業焦慮處於中等水平。一定程度的焦慮水平具有動機作用,可以激發個體的積極性,有利於個體目標的實現;但過度的焦慮則會破壞個體的心理平衡,影響個體行爲的發揮。從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大學畢業生總體焦慮水平偏高,均值爲51.088,其中,存在明顯焦慮水平的大學畢業生達到了40.3%。因此,高校應高度重視對畢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要指導畢業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方法和技術,增強畢業生承受挫折和困難的心理素質以及自我心理調節能力。

另外,對這兩類院校的大學畢業生擇業焦慮水平進行差異性比較發現,公辦高校擇業焦慮水平顯著低於民辦高校大學畢業生,其原因可能是師範類院校的大學畢業生都已係統接受過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學習,且都經歷了專業實習,臨近畢業的他們擇業焦慮水平就顯得相對較小些。因此,家庭和學校各方面對大學畢業生進行就業方面的指導和支持是很必要的。

3.2職業成熟度與職業焦慮水平的關係

本研究結果表明,職業成熟度總分與擇業焦慮總分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即職業成熟度越高,擇業焦慮水平就越低。這與國內張玉柱[19]、謝文靜等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在大學生未來的擇業時,如果已經達到了較高的職業準備狀態,則在處理職業問題時就會表現的更加從容,對他人的依賴程度較低,從而也會表現出較少的焦慮。

參考文獻

[1]孫萍,楊建平。大學生情商水平與職業成熟度相關分析[J]重慶醫學,2011(9)

[2]程利娜,井軍弟。高中生父母依戀與職業成熟度的相關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2011(1)

[3]劉姍汝,趙燕等。應屆畢業生的職業成熟與大五人格的相關研究[J]黑河學刊,2011(2)

[4]樑曉燕,安宏玉。大學生職業價值觀、情緒智力與職業成熟度的關係[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2010(12)

[5]廖美玲,朱溢毅。大學畢業生職業成熟度與職業決策、自我效能感的關係研究[J]寧德師專學報,2010(3)

[6]李麗萍,丁禾。實習護生職業情感與職業成熟度的關係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誌,2010(16)

[7]宋家龍,尚龍洋。大學生性別角色與職業成熟度的關係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2010(8)

[8]趙倩。心理控制源對大專生職業成熟度的影響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2010(8)

[9]趙倩。大專生自我同一性與職業成熟度的關係研究[J]校園心理,2010(3)

[10]海小娣、馬俊。職業成熟度、工作價值觀與工作適應狀況之間的關係[J]中國臨牀心理學雜誌,2009(5)

[11]張智勇,榮煜,管延軍。中國大學生職業成熟度量表的信度與效度[J]西南師大學報,2006(9)

[12]張玉柱,陳中永。高校畢業生擇業焦慮的心理教育實驗研究[J]心理髮展與教育,2006(3):99—102

[13]劉紅霞。大學生職業成熟度的性別差異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09(7)

[14]邢穎。高校畢業生擇業焦慮水平與應對方式的相關研究[J]出國與就業,2010(2)

[15]任文芳,李嬙。大學生適應性與擇業焦慮的關係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雜誌,2009(10)

[16]林潔。福州市碩士畢業生擇業焦慮及其相關因素研究[J]碩士論文,2010(5)

[17]李雨。大學生自我同一性與擇業焦慮的相關研究[J]碩士論文,2009(3)

[18]康釗。334名大學生擇業焦慮與人格特徵的相關研究[J]中國校醫,2009(4)

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三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思考

目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已經引起了全國高校的廣泛關注。作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認真研究探討新形勢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點,構建適應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教育模式已顯得極爲重要。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1.大學生心理問題廣泛存在

近年來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表明,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應和適應障礙,心理問題發生率高達20%以上,並有日益嚴重的趨勢。從在大學校園裏出現的諸如劉海洋潑熊事件、馬家爵殺人事件,以及不時出現的大學生自殺、自殘、傷人、毀物等事件可以看出,心理問題已成爲大學生休學、退學、犯罪和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據我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筆者認爲,當代大學生心理異常現象主要表現在心理障礙、心理疾病等方面。其中,心理衝突和心理障礙在大學生中普遍存在,如對生活環境不適應、人際關係不協調、職業選擇、擇偶問題以及經不住負面生活事件的衝擊等。其症狀比較多見的是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恐懼症、神經衰弱、疑病症等。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滯後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尚未步入正規

大學生的身心發展趨於成熟,但還沒有形成完善健康的人格。高校學生人格的形成在學生髮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滯後是不爭的事實。有的高校至今還沒有建立心理健康諮詢機構,多數高校雖然設立了心理諮詢機構,但沒有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機構設置不合理,沒有科學規範的心理諮詢工作條例;沒有專職工作人員,也沒有把心理諮詢工作所需的經費納入預算。許多院校僅限於一塊牌子、一張桌子、兩把椅子的狀態,數據收集和檔案整理難以做到完整化、有序化和專業化。

(2)心理諮詢人員嚴重不足,專業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對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較高。目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院校,大都建立了以專職教師、輔導員、班主任爲主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但人員不足,且大多數教師沒有接受過正規的、系統的心理科學知識和技能的培訓;相當一部分教師對現代心理諮詢技術懂的較少,在教育和諮詢的實踐中很難保證取得良好的效果,無法滿足學生的需要。

3.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設不到位

通過課堂教學向學生傳授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調適方法,幫助學生提高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是高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實際上很多高校沒有設置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有的學校只作爲選修課開設,但都沒有列入教學計劃;有的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納入思想品德課中,只作爲其中的一個章節,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

鑑於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現狀,2005,年教育部、衛生部、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中指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不只是爲了減少和避免心理障礙的發生,更重要的是爲了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更好地調整自己的心態,調適與他人、社會的關係,開發潛能,完善人格,促進全面發展。”要實現這一目標,構建適應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就顯得尤爲必要。筆者認爲,以健康的校園文化環境爲平臺、以健全的制度和經費爲保證、以課堂普及教育爲主導、以師資隊伍建設爲重點、以學生自我體驗和自我調節爲基礎,是當前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主要內容。

1.創建良好的校園環境,營造和諧健康的校園氛圍

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外在條件。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諮詢工作納入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要讓人們逐步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過程的基礎性工作,是培養學生成才的必要保證。充分利用課外活動以及學報、校刊、網絡等手段,營造積極、健康、高雅的氛圍,形成良好的校風,加強校園文化的導向作用和凝聚作用,提倡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團結友愛、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人間真情,形成健康向上、寬鬆和諧的環境,使大學生從中得到薰陶和感染,進而促進個體的和諧發展。同時,大力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有益於大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健康愉悅的情緒,幫助他們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他們去發現自己多方面的價值,改善人際關係,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充分發展個性。通過“心理健康宣傳週活動”,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解除學生對心理諮詢的誤解,願意去諮詢,自覺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健全組織機構與經費管理制度,保證心理健康教育順利實施

建立穩定的組織機構及完善的組織制度,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高校應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諮詢中心,由一名主管學生工作的副校長負責。對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師,實行資格認定製度。建立定期心理普查與測定的工作制度,通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評,建立大學生心理檔案。形成心理問題篩查、干預、跟蹤、控制一體化的工作機制,及時發現和排除學生的心理問題,對個別嚴重者應及時採取心理干預措施,做到防患於未然。

3.建設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針對當代大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應在大學生中進行自我意識與心理健康,健全人格與心理健康,人際交往與心理健康,學習、擇業與心理健康,性、戀愛與心理健康,網絡與心理健康,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等方面內容的教育。爲此,必須有針對性地、多層次地開設系列課程,舉辦專題講座和報告,開設“大學生心理衛生”、“大學生心理健康”等關於一般心理保健及提高心理素質的課程,並將其列爲必修課程,同時開設一組選修課,針對不同年級學生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舉辦各種形式的心理健康講座和報告,使學生系統地瞭解自身心理髮展變化規律,瞭解和掌握心理衛生的一般知識以及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徑、方法,認識與識別心理異常現象,優化個性中的良好品質,以塑造健全的個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建設一支相對穩定的高素質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諮詢是一項複雜細緻、專業性很強的工作,要求從業人員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建設一支以專職教師爲骨幹,專兼結合、專業互補、相對穩定、素質較高的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已成爲現階段緊迫的任務,也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所在。

加強專兼職教師隊伍的建設。目前,高校多以從事教育學、心理學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爲主體、以專兼職心理諮詢教師爲骨幹,構成了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主體,這支隊伍的素質如何,直接制約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爲此,要把對專兼職教師的培訓工作列入學校師資培訓計劃,通過短期或長期培訓,使他們具備從事心理諮詢工作所必備的職業道德素質和專業理論、技術水平。

加強對輔導員、班主任、各科任教師等人員的培訓。政治輔導員、班主任、各科任教師、管理人員等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隊伍。他們對學生的情況非常瞭解,因此,學校心理諮詢中心應採取多種形式定期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培訓,使他們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在日常思想教育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心理問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同時,要倡導高校每一位教師都要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並肩負起教育的責任。

培養學生骨幹隊伍。在大學生中挑選那些對心理科學感興趣、熱愛心理諮詢事業、責任心強、樂於助人的學生作爲心理諮詢員,組建大學生自心理健康教育組織。通過心理課、講座、報告、團體輔導、自學等形式,使他們學習和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識,提高自我調節能力和助人能力。

充分利用校內校外其他教育資源。調動學校醫院(衛生所)、校外醫院心理門診、校外專家、學者等部門和人員的積極性,共同做好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5.積極引導大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提高其自我調適能力

大學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應注重引導大學生從正面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指導,主動正視現實,正確認識自我、積極悅納自我、有效控制自我,促使學生自知、自覺、自尊、自愛、自立、自強。良好的校風、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有助於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健康愉快的情緒。學校可通過開展各種文體活動、競賽、社會實踐、社團活動等,使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進行自我體驗,在心智和才智上得到充分的鍛鍊。

6.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系統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學校教育這支主力應與家庭、社會聯手,取得它們的支持和幫助。因爲,許多學生的心理問題是“植根於家庭,顯現於學校,加重於社會”的。如父母離異、家庭教育方式不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等因素,都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衝擊,極易引起心理問題。作爲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環境,學校應主動做到關心學生成長,積極創造條件及時與家長溝通,全面反饋學生狀態,共同商討學生成長計劃,特別是對有心理問題學生應加大關注力度,及時與家庭共同採取有效干預措施,這是減少不良事件、科學育人的有效途徑。

社會各種傳媒要向學生宣傳心理衛生知識,有關部門要整治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娛樂場所,防止各種不良書籍和音像資料對學生的侵害。社區要普遍成立委員會,舉辦短期培訓班,向家長普及心理學、教育學知識,提高家長

對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從而使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有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

參考文獻:

[1]王慶芳.關於高師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2(5):85.

[2]華利平.心理健康教育與大學生素質培養[J].中國健康教育雜誌,1999(11):77.

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四

論文摘要:該文分析了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完善21世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

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研究探析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越發受到重視。隨着經濟現代化、教育現代化的推進,發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對於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二十一世紀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必將出現新的趨勢。

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現狀

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於20世紀80年代歷經初期的調查、呼籲和宣傳階段。廣大有識之士和專家、學者、研究機構就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問題做了大量調查,呼籲學校各級機構重視並開展健康心理教育,使國家、學校、家庭意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選擇的在少數學校嘗試開展起步心理健康的輔導講座,在國家教育部的關注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國各地學校紛紛建立健康心理教育組織或機構,出版教育讀物,進行系統的科研試驗。心理健康教育雖有20多年的歷史,涌現了大量科研成果和有了一定經驗積累。但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發展迅速而不平衡,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技術基本上是西方的,流派西方化,判斷標準西方化,不可否認西方的這些基本理論和技術有其共性和普遍性,而判斷標準必須考慮歷史的、文化的、社會的、民族的因素,完全套用西方的難免會做出錯誤的判斷。而目前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方興未艾,主要以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術爲主要依託,結合學校教育規模、城鄉各類學校的辦學條件,學生心理髮展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培養良好心理素質,開展心理潛能,進行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和全面素質提高的教育教學活動。理論研究的薄弱,科學化、專業化水平不高,形式缺乏規範。進入21世紀之後,隨着知識經濟的到來,素質教育的全面深入開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發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由之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將會出現新的特點和趨勢,探求一種新的健康教育成爲心理研究的重要課題。

二、存在的問題

1984年8月《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學校需通過各種方式對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1997年4月,原國家教委印發了《9年義務教育國小思想品德和國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試行),第一次以課程的標準形式規定了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和要求;1998年8月教育部下發了《關於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意見》;心理教育正式進入中國小教材,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也指出要“解決新形勢下青少年的成長特點,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3月教育部頒發了《教育部關於加強普通高校、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見》。各省市相應頒佈了相關規定,明確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和要求。

不難看出,政府、學校、社會、家庭等教育主體的全面參與,國家也以行政手段鼓勵規範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畢竟是一個新生的事物,在規範、標準、內容、方法、途徑、師資隊伍、業務評估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問題。表現在:

政策法規不完善:

(1)各級心理教育指導中心缺乏相應的辦公經費政策。

(2)人員編制只有原則上的意見,缺乏政策性規定和落實。

(3)衆多地區的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僅憑教育行政領導和教師主觀認識和意識支配等等。

在目標教育內容銜接和方法上,經常出現教材的重複、教育程度雷同。

在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和教育評估上,筆者認爲,除了要有專職的教師和輔導員外,其他領導和教師都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在專注本學科的同時,在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學校行政部門不應只重視德育方面的評優,一味追求升學率和成績,更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評估工作的內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問題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爲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搞好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筆者認爲對以上問題和原因及現狀的瞭解和探討,有助於21世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據此有針對性的提出以下建議,在於拋磚引玉。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儘快制訂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積極創造條件解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逐步完善教育規範,學校應根據學生的特點,根據教學規律,有針對性的制定各個階段教育的目標、內容,使之和其他文化課有效的銜接,方法上避免簡單說教,而應採取多種形式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來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養,而不是爲考試要成績。在教育途徑上應多樣化、種類多、增強時效性。例如:開展通訊、電話心理諮詢,而不應固守課堂教學,配合網絡輔導,開展課外體驗的實踐活動。經常性地開展校園廣播、講座、聘請社會各行各業正反面人物,在各學課科教學習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內容。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培訓,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待遇和業務評定。

通過總結、評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檢驗教學效果,對好的學校、個人給予精神和物質的獎勵。

健康心理學論文 篇五

關鍵詞:社會適應 青少年 心理

青少年處於人生階段心理變化和身體變化最劇烈的時期。這是個體身體、心理逐漸成熟,邁向獨立生活、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時期。青少年最善於抓住時代的潮流而適應變化的社會,但是由於年齡特徵和多種原因,他們也容易在社會適應過程中出現各種心理和行爲問題。目前,我國的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社會適應問題往往無能爲力,僅僅限於養而忽於教;而學校教育則把主要的精力用於發展青少年的智力,提高學習成績以應付升學考試上,相對忽略了對學生社會適應行爲和良好人格的培養和教育,以致青少年中出現了許多的適應不良和問題行爲。

從社會適應的角度來說,影響青少年適應狀況的環境因素青少年是無能爲力的。但是如果他們獲得更多社會適應的心理技巧,比如提高情緒智力,改善個人因素中的保護性,那麼這對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和預防青少年的偏差行爲十分有意義。

一、社會適應的定義

1953年,美國心理學家Doll提出“社會適應能力是人類有機體保持個人獨立和承擔社會責任的機能。”Heber(1961)代表美國智力缺陷者協會給適應行爲定義爲“適應行爲主要指個體適應生活環境中的各種自然要求和社會要求的效能”。Grossmanz(1973)則把適應行爲定義爲“個人承擔起他所在文化羣體中對他這個年齡期望承擔的個人及社會責任的程度”。Greenspan於1997年提出的“社會性能力模型”理論,認爲適應行爲包括了社會性能力和實踐性能力,而社會性能力包含了個人情感能力中的氣質和性格,以及日常能力中的社會性智力。綜合以上觀點,本研究中將社會適應定義界定爲:是個體在與社會環境的交互作用中,主動地順應環境,調控和改變環境,最終達到與社會環境保持和諧關係和平衡的狀態。而研究社會適應則必須從研究社會適應行爲着手,社會適應行爲是指個體在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爲了與社會環境保持協調平衡的狀態,個體滿足與其年齡相符的所處社會的期望和要求的行爲。

二、社會適應的內容、特點和影響機制

在早期研究中學者們就發現社會適應具有非常豐富的內容。Doll在編制文蘭社會成熟量表時就指出,適應行爲有一個多維的結構,它包括多種行爲,他的量表中就涉及了八個方面。Nihra(1969;1974)在編制和修訂“適應行爲量表”時將題目分爲“適應行爲”與“不適應行爲”兩個部分。Meyers(1979)的研究發現適應行爲由兩個基本成分組成――自我滿足和社會責任。

聶衍剛(2005)提出可根據青少年社會適應的任務劃分適應行爲,包括內在適應行爲和外在適應行爲。內在適應包括:(1)自我心理適應:是指個體對自己的認知、情感、人格等的變化自我調節和行爲反應,如人格發展適應、情緒調節、行爲控制、自我反思、自我激勵的行爲等。(2)青春期適應行爲是指青少年隨着進入青春期而對自己性生理成熟而表現出來的性心理和性行爲反應,是對自己身體的瞭解、對性知識的瞭解、對性行爲的態度、對戀愛的態度及異性交往的方式等方面的行爲特點。(3)身體變化的適應是指青少年對自己身體機能、生理狀況、體貌特徵變化的適應行爲。外在適應行爲包括:獨立生活適應、學習適應與學校適應、社會交往適應、社會規範適應、就業與職業適應、科技文化適應等。

聶衍剛同時提出,從青少年社會適應行爲的性質可以分爲良好適應行爲與適應不良行爲。良好適應行爲包括獨立生活、社會生活、學習適應、經濟活動、社交適應、自我定向、社會認知、身體與性、計算機與網絡等。適應不良行爲包括三個方面七個領域。三個方面是社會不良行爲簡稱社會行爲、品德問題行爲簡稱品行行爲、心理問題行爲也稱神經症行爲。七個領域包括社會性行爲、服從行爲、可信賴性行爲、刻板行爲和活動過度、自虐行爲、社交活動行爲、令人煩惱的人際行爲以及補充題精神藥物使用行爲。

我國學者陳建文(2001;2003;2004)通過對中國青少年的研究提出,社會適應性本質上是一種心理適應,即個體在特定的社會情景中具體的心理操作和行爲表現的過程。根據心理操作和行爲表達的差異,個體的適應分爲“掌握”、“應對”和“防禦”三個層次。掌握層次實際上就是個體學習行爲的獲得機制。應對層次的適應就注重於探討在應激源背景下構成的適應問題,以及人們所採取的應對風格和應對策略。防禦是個人調節和管理消極情緒(諸如焦慮、沮喪、自尊受挫)的過程。

李冬梅等(2007)認爲社會適應行爲具有以下的特點:差異性:社會適應行爲的差異性是指個體的社會適應行爲之間存在差異;發展性:社會適應行爲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無論是正常個體還是非正常個體,其社會適應行爲都有所發展;併發性:許多社會適應問題是共同存在的;期望性:與個體所在家庭和社會的期望密切相關,又隨文化而異。陳建文(2001;2003;2004)通過對大量有關文獻分析,發現在研究影響社會適應機制的因素中,學者們較多地集中於對個體因素(樂觀、好脾氣、敏捷等)和環境因素(良好家庭氣氛、親密的同伴友誼、和諧的社會環境等)的研究。近來危險性因素和保護性因素也被引入社會適應的研究當中。

三、社會適應的測量工具

心理測驗是研究社會適應行爲、瞭解個體適應水平的主要途徑和方法。國外常用的社會適應行爲測量工具有:AAMR適應行爲量表、文蘭社會成熟量表、獨立行爲量表、兒童適應行爲測量表、兒童行爲量表、異常行爲項目、社會表現調查表等。國內對社會適應行爲的測量工具有:兒童適應行爲評定量表(姚樹橋1995)、青少年適應行爲量表(聶衍剛2005)、中學生行爲自評問卷(崔麗霞2005)及國內學者對一些國外量表進行修訂和使用。

由於對社會適應行爲的理解不同,導致對社會適應行爲的評價標準和維度的劃分有很大差異。但不同測量工具也有共同之處:測量主要關注的不是積極適應而是消極適應;大多數社會適應行爲量表主要的適用對象是非正常羣體,因此使用這些工具對正常羣體的社會適應行爲進行測量,其結果可能也存在偏差。

四、社會適應的研究範式

陳建文(2001)根據大量有關社會適應文獻的分析,提出社會適應性結構的研究有兩種研究範式,它們各自有着不同的研究取向和研究策略。一個是“功能-結構研究範式”,該研究範式通過確定社會適應評價標準去選擇和確定適應良好和適應不良的兩種人格類型,然後再通過考察兩種人格類型的行爲傾向和人格特徵就可以得到社會適應性的內涵和結構。第二種研究範式是“過程―結構研究範式”,該範式將社會適應過程看做是可以被解剖成連續性的、但又具有質性差異的幾個環節,即:(1)心理髮動環節,(2)起始比較環節,(3)內容操作環節,(4)適應持續環節;這樣通過考察社會適應過程的幾個環節中人們所表現的心理和行爲方面的個別差異,就可以揭示社會適應性的內涵和結構。

五、青少年社會適應的研究現狀

國內有關兒童和青少年社會適應行爲的研究文獻不少,主要集中在對兒童的適應行爲特點及影響因素的研究、兒童和青少年各種行爲問題的調查分析,以及對各類特殊羣體如獨生子女、離異家庭兒童、弱智兒童等的研究,以及對學生的學習適應行爲的研究等領域。

基礎性的研究包括各類量表的設計,代表性的研究包括姚樹橋、龔耀先(1984)編制的“兒童適應行爲評定量表”;陳建文(2004)編制的“中學生社會適應性量表”等12篇有關量表研究(王光,2002;陳慧萍等,2002;鍾佑泉等,1997;戴育紅,1998;張鳳等,2002;長鳳等,2002;範希文等,1997;易歡瓊等,1999;袁水平等,2000;閏瑰娟等,2001;羅昭遜等,2002)。

由於社會適應在內容上的多元性、結構上的複雜性,以及研究範式上的分野,使得青少年社會適應的研究呈現出紛雜的狀況。例如從青少年社會適應行爲的性質可以分爲良好適應行爲研究(孫春暉等,2001;王惠萍等,1998;李政雲,2001;鞠紅霞,2002;韓啓放,1994;馮廷勇等,2002)與適應不良行爲研究(鄧世英等,2001;霍金芝等,1995;韓萄等,1995);從青少年社會適應的任務劃分可以分爲內在適應研究(鞠紅霞,2000;李政雲,2001)與外在適應研究(張鳳,2002;王惠萍1998;潘昊,2002);從社會適應因素的研究又分爲家庭因素研究、學校因素研究和生活經歷因素研究等。

六、青少年社會適應研究的侷限

雖然目前國內青少年社會適應研究工作較爲充分,但是在這個領域存在着一些不足與缺陷,主要爲以下兩個方面:

(1) 在研究對象上,對社會不適應的研究對象還沒有擴展到偏差行爲青少年,即工讀學校學生;

(2) 在研究方法上和研究工具的使用上,對適應良好與適應不良青少年的量表往往使用不同的量表,使得這兩類青少年的社會適應研究往往不具有可比性。

參考文獻:

[1]聶衍剛。青少年社會適應行爲及影響因素的研究。華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5.

[2]陳建文。青少年社會適應的理論與實證研究:結構、機制與功能。西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1.

[3]李冬梅。青少年社會適應行爲的特徵及影響因素。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

[4]崔麗霞。中學生問題行爲的問卷編制和聚類分析。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05/05.

[5]王光等。學齡前期兒童適應行爲發展狀況分析。健康心理學雜誌,2002.

[6]呂陳慧萍等。浙江省城鄉國小一年級新生適應行爲發展比較研究。浙江預防醫學,2002.

[7]鍾佑泉等。兒童適應行爲評定量表在例兒童中試測報告。中國心理衛生雜誌,1997.

[8]戴育紅。兒童社會適應行爲發展與教育對策研究。教育導刊・幼兒教育版,1998.

[9]張鳳等。中日學齡前兒童社會適應能力的跨文化研究。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02.

[10]長鳳等。中日學齡前兒童社會適應能力的跨文化研究。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02.

[11]範希文等。名兒童美國社會適應行爲量表測定結果分析。中國行爲醫學科學,1997.

[12]易歡瓊等。廣州市一歲兒童適應行爲分析。中國學校衛生,1999.

[13]袁水平等。城鄉兒童適應行爲特點比較。健康心理學雜誌,2000.

[14]閏瑰娟等。適應行爲量表鄭州市與全國常模比較研究。2001.

[15]羅昭遜等。寄宿制國小與普通國小兒童社會適應能力調查分析。貴州醫藥,2002.

[16]孫春暉,鄭日呂。《學習適應性量表》的驗證性因素分析。心理學探新,2001.

[17]王惠萍等。農村國中生學習適應性發展的研究。應用心理學,1998.

[18]李政雲。七年級新生學習適應水平特點調查。株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

[19]鞠紅霞。關於中學生人格特質、學習適應性的研究。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

[20]韓啓放。人學新生社會適應狀況評估。健康心理學,1994.

[21]馮廷勇等。當代大學生學習適應的初步研究。心理學探新,2002.

[22]鄧世英等。西方有關父母教養方式與青少年問題行爲關係的理論及其研究綜述。心理與發展教育,2001.

[23]霍金芝等。中學生早期問題行爲與個性特徵關係的研究。中國公共衛生,1995.

[24]韓萄等。青少年問題行爲的因素結構和羣體差異。中國心理衛生雜誌,1995.

[25]李政雲。七年級新生學習適應水平特點調查。株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

[26]鞠紅霞。關於中學生人格特質、學習適應性的研究。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

健康心理學論文 篇六

(College of Education,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91,China)

摘要: 感戴是積極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也是自20世紀60年代日益受到心理學家們的重視。是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新領域。本文對感戴的概念及理論做了簡單介紹,並總結了當今感戴研究的幾個重要領域,對其研究成果做了介紹。我國國內感戴研究處於初級階段,應予以重要關注。並對其未來研究做出展望。

Abstract: Gratitude is a significant research domain ofPositive Psychology,and psychologists hav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it from 20th century. Itis a new domain of psychology. The article indroduced the concept of gratitude and theories,and summed up the research domain and achievement of gratitude. The science of gratitude is still in its infancy,and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in the field of domestic research.

關鍵詞: 感戴;綜述;心理健康

Key words: gratitude;overview;health of psychology

中圖分類號:B84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05-0226-02

0引言

感戴(gratitude)即“感恩戴德”,該詞來源於拉丁根gratia,譯爲優雅、高尚、感謝[1]。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筆者認爲,感戴是一種積極情緒,是一個人在得到別人的幫助之後,體驗到的那種感激的心情,並且試圖做出回報。個體人格特徵、性別、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的差別會造成個體感戴傾向的不同。

1現當代的感戴理論[2]

當代的關於感戴的理論主要有認知情緒理論、情感體驗理論、道德情感理論等。

1.1 認知情緒理論最早提出這個看法的是亞當・斯密。他認爲,感戴是一種積極情感,這種情感可以推動我們去爲曾經給我們提供幫助的人給予回報。20世紀中期海德、韋納等人完善了該理論。海德同意亞當・斯密提出的個體對幫助自己的人做出回報的觀點,同時還提出,個體從有意幫助他們的人那裏得到幫助時,就會體驗到感激心情。但是如果施惠者要求回報,會產生相反結果。

1.2 情感體驗理論該理論認爲像所有其他情感一樣,感戴也可以用幾種不同的心理特徵形式表現自己。羅森伯格提出,根據具體性、暫時穩定性、意識普遍性和情緒對其他心理系統的影響,可以把情感體驗的一般形式描述爲一種層次結構。

1.3 道德情感理論把感戴說成是一種道德情感,不是說感戴的情緒和表達本身是道德的,而是說,感戴來自於並且能夠激發人的道德行爲。感戴是對他人道德行爲的情緒反應。即對於所受到的恩惠,在受惠者內心中形成的對施惠者的感激之情,就是感戴。

麥卡洛等認爲感戴有三種特殊的道德功能:道德晴雨表功能;道德動機功能道德強化物功能(當人們用言語或者行動來表達他們的感激心情的時候)。

2當代感戴的研究領域

當代對於感戴的研究主要是以下幾方面:感戴與人格、感戴與心理健康、感戴與親社會行爲、感戴與幸福感。

2.1 感戴與人格McCrae和Costa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對五因素模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們根據對16P的因素分析和自己的理論構想編制了測驗五人格因素的測量表,後又進行修訂,並已成爲當前所公認的大五人格特質的標準化測驗量表(NEO一PI一R),測量表總共有240個題目。人格的這五個因素(宜人性、開放性、公正性、外傾性和情緒性)被稱爲大五因素模型,稱爲“大五人格”。

Saucier和Goldberg(1998)的研究發現,感戴與宜人性存在高相關,與開放性低相關。但與公正性、外傾性、情緒性相關係數極低,幾乎爲零。McCullough等(2002)的研究表明,感戴與宜人性、外傾性正性相關,與情緒性負性相關。

國內對感戴與人格與父母教養方式的關係進行了研究。他把人格作爲中介變量,即教養方式通過人格間接作用於感戴。研究結果表明,在相關分析中宜人性與感戴的相關係數最高,與公正性、外傾性相關較低。情緒性呈負相關與國外的研究結果一致。迴歸分析的結果也同樣說明了這個結果。

2.2 感戴與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個體更易體會到感戴,也更容易體會到快樂,從而表現出親社會行爲。

Laird等(2004)的研究發現,在風溼性關節炎患者中,習慣於感戴的個體較少的體驗到抑鬱、焦慮情緒,疾病的康復抱有更大的希望[3]。Emmons,Kneeze(2005)將感戴視爲情緒和精神功能健康的表徵。

國內在感戴與心理健康的關係的研究中,研究結果表明感戴與心理健康是積極相關的。感戴與精神病性存在極顯著負相關。即高感戴者的精神病性症狀較少,而低感戴者的精神病性症狀多。

2.3 感戴與親社會行爲感戴是一種積極的正性情緒。當前公認的看法是認爲感戴是一種人際間情緒,是在兩個人或兩個人以上發生的。現有的國外研究結果都支持感戴能促使個體作出親社會行爲。如raham(1988)的研究表明,被幫助後產生感戴情緒的個體,在以後的人際互動中,更有可能對施惠者或他人表現出親社會行爲。而Baron(1984)的研究發現,感戴可以阻止個體進行破壞各種人際關係的行爲。目前國內尚沒有關於感戴與親社會行爲的研究。有待於國內的學者們致力於這方面的研究。

2.4 感戴與主觀幸福感感戴與幸福感研究是研究熱點,但是研究仍然處於初級階段,初步的研究結果表明感戴傾向是產生幸福感的重要基礎。

當前國外研究有Emmons和McCullough(2003)曾進行過一些自我指導式的感戴訓練,發現感戴可以促使個體更加積極、樂觀的評價自己的生活;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個體對生活的滿意感;感戴的個體更易快樂,有較高水平的正性情感和較低水平的負性情感。

國內在對感戴與主觀幸福感的研究中,結果提出,現階段感戴學者們提出這樣兩種看法:①感戴影響個體的幸福感;②感戴與幸福感交互作用。她的研究結果表明感戴與主觀幸福感存在顯著正相關。與國外的研究結果一致。

3感戴研究的意義與趨勢

3.1 感戴研究的意義理論意義是對人類感戴方面的研究,有利於後期研究的廣泛開展,爲進行新的研究奠定基礎。有利於擴展積極心理學的研究領域。

實踐意義是有助於提高人們的感戴傾向,提高人們的主觀幸福感和生活質量等。尤其是對中國小生感戴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我國注重對中國小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理解當今關於感戴研究的現狀及其影響因素有利於更廣泛深入的開展對學生的社會、學校、家庭各方面的教育,而且研究表明感戴與心理健康存在積極正相關,二者可以相互促進。

3.2 研究趨勢目前感戴研究是學界的研究熱點。目前國內的研究主要包含兩部分,一部分是關於中國人感戴概念的研究,另一部分是中國人感戴量表的編制,包括大學生感戴量表的編制[3](當前國內主要使用的是馬雲獻、扈巖編制的大學生感戴量表)和國中生感戴維度研究。當前國內的研究剛剛起步,主要研究對象是大學生,能夠借鑑的研究成果有限。要想發展國內的感戴研究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3.2.1 要借鑑國外相關方面的研究,對當前感戴的研究也應該細化,發展自己的感戴研究工具。比如感戴與親子關係的研究、感戴與價值取向的關係等方面的研究值得關注。

3.2.2 同時還應該豐富感戴的研究對象,比如對兒童感戴傾向的研究以及相關的測量工具。

3.2.3 注重不同羣體、不同文化生活背景裏的人對感戴的不同理解。

參考文獻:

[1]董霞,張寧,姜婷娜。感戴的研究現狀及展望[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2008,16(8):953-955.

[2]劉建嶺。感戴: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新領域[D].河南大學碩士論文,2005:6-9.

[3]馬雲獻,扈巖。大學生感戴量表的初步編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2004,12(5):387-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