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師應如何參與或進行教育研究

教師如何進行教學研究

教師應如何參與或進行教育研究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必須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教學行爲,做“學者型”、“研究型”、“創新型”教師。教師的工作是充滿智慧的工作,每一位教師都是教育的實踐者,在教育教學中,要堅持“以人爲本”,走“全面協調可持續”的育人之道,教師必須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專業水平、教育教學能力和藝術,走教師專業化發展之路。所以進行教育研究是每一位教育者必須面對的事。面對教育教學中的問題,能幫助我們的只有去研究。那麼,教師應如何參與或進行教育研究呢?

一、教師對進行教育研究要有正確的認識

1、當前,大部分教師對自身的發展和提高缺乏正確的認識,尤其是部分高級教師基本上處於安於現狀,吃老本,不求上進的狀態。

2、部分教師教育教學觀念落後,不符合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形勢和要求;部分教師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教學效果不佳;部分教師教育教學方法陳舊,與新課改理念差距較大;部分中年教師教研意識不強,不研究教學方法和學生;有些教師不注意教育管理理論的學習和實踐,憑經驗和感覺行事,方法簡單,缺乏藝術等等。

3、部分教師認爲,自己教育教學工作忙,沒時間搞研究,將教育研究看作額外的負擔,長期處於應付狀態。

4、部分教師自主學習,主動提高自己素養的動機不強,把學校的各種培訓、學習、聽課、教研等要求看做是一種負擔,更多的情況下處於應付狀態。

5、教師的師德修養、職業素養和價值觀、教育方法和教育藝術以及和家長、學生溝通的能力等方面還相當欠缺。

6、教師的觀念需進一步更新,相當一部分教師把學校的教育教研任務當做一種負擔,長期處於倦怠狀態,沒有上進心,缺乏職業幸福感,不能把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作爲自己增強職業幸福感的需求。

實際上,教師對教育規律的每一點認識,教育實踐水平的每一次提高,往往先來自教育研究,所有優秀的教育教學過程總是和教育研究交織在一起。只要我們心中有問題,有探索教育的熱情,並在教學中嘗試解決問題的辦法,研究就和教學是一致的,只能幫助我們更好的教育學生,而不會增加額外負擔。有時候靜下心來想一想,會給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效益,可惜好多老師就是一點也不想。認識影響態度,態度決定成敗。

二、教師進行教育研究需明確研究的目的

教育科學研究是以拓展教育科學知識和解決教育中的問題爲目的,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於創新。什麼是創新?教育創新不是把以前的東西推翻掉,自己再搞一個新的東西出來,而是在日常工作學習中遇到問題時,做出的點點滴滴地嘗試,教師如此,學生亦如此。所以,對於廣大教師來說,從事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爲了解決實踐中的問題,進一步指導教育教學,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

三、教師進行教育研究要採取結合實際的方式

1、教師的研究不能脫離教學實際

提起研究,很多人立即想到課題立項、論文寫作、方法追求等等,就頭疼的要命。把教學研究看的過於神祕、高大,使得大多數老師望而生畏,很多教師總認爲教育研究是專家學者們的事,和自己離得很遠。其實,教師的研究不同於專門研究人員的研究,我們每天都在搞研究,只是無意識罷了,沒把日常工作中對教學問題的點點滴滴的嘗試與研究掛上鉤。只是一味的用他人的理論來代替自己的理論,用他人的實踐來代替自己的實踐,教育研究變的有問題沒實踐,有論文沒成果,忽視了學校教學研究的實質。教育研究不能好高騖遠,脫離學校教育教學實踐的研究是空洞的、無效的。

教師研究與專門研究者的研究是有區別的:我們的研究目的是解決實際問題,研究的課題就是教育教學中困擾我們的問題,研究的對象就是學生、自己和課堂,研究的過程是整個教學過程,研究的成果就是學生的發展,自己的成長,質量的提高,把整個過程用文字表述出來就是成果。

2、教師研究的主要方式應是校本研究

校本行動研究從基本理念來看,與校本培訓、校本課程、校本管理等完全一致,都充分體現了“基於學校、在學校中、爲了學校”的主要思想,它的基本特徵爲:它使學校生活中每日每時發生的平凡事件,教師和學生的生存狀態、生活情景,常態中的教學行爲,教學現象和教學細節成爲研究的主體內容。“解決問題”的教學過程就是行動研究的過程,教師的教育研究不能脫離學校。

四、教師進行教育研究要有可行的過程

行動研究的價值追求主要是解決實踐問題,並使教師在研究中獲得發展,因此,教師搞研究要從身邊的問題入手,極力體現:“教師即專家,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效果即成果。”

1、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

研究的開始先要找問題。選擇一個我們在教育學生當中感到非常困惑的問題,如:如何開展合作學習,如何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如何指導學生探究性學習,如何加強班級管理,如何與家長聯繫和溝通,如何照顧學生的差異實現全面發展,怎樣提高小組討論的有效性等等,這些問題沒有現成的答案,需要教師去探索、去研究。

教育實踐中的問題有大有小,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恰當選擇,在選題上總的要求是宜小不宜大,宜實不宜虛,宜活不宜死。就是說應儘量選擇小課題,以小見大,做深做透,而不要大題小做,浮光掠影,要選擇實實在在的具體問題,不選擇抽象空泛的問題,要隨着改革的發展靈活選題,也可以根據實際研究需要對原課題的內涵做適當調整,而不要固步自封,一成不變。

2、分析和表達問題

問題分析越清晰,表述越具體,越有操作性。選中問題就是選中了課題,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對比較籠統、模糊的問題做進一步分析,抓住最關鍵的因素,對症下藥,確定要研究的對象(學生、自己、課堂),進行研究,不能好高騖遠。

3、擬訂解決問題的可能策略

針對具體化的問題,基於對原因的分析,進行思考:有哪些可能的辦法能解決它?在已有經驗中尋求,也可以學習相關理論,逐一列出可能解決的辦法,選出最佳方案,確定實施計劃。

4、實踐嘗試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師的研究方式是行動研究,即在教學實踐中嘗試解決問題的策略。這種實踐可以是對個案:一個問題、一個學生、一堂課的研究,也可以是整體的研究,時間可長可短,直到問題解決。

針對教師研究工作的特點和當前課程改革工作的需要,我們特別倡導進行個案研究,此種研究可以對對象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這種研究範圍小,時間也相對短一些,操作性強。在新的課改中,由於教學理念的轉化,課堂教學要進行全面深入的變革,許多教師對此感到困惑,以一節課作爲一個研究的個案,組織教師進行深入研究,對教師如何改革課堂教學會有很大的幫助。個案研究對於教師來說看得見摸得着,貼近教師的實際工作,也有助於教師通過個案將教育理論和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個案研究最大的好處是能幫助教師解決自己身邊的問題。

另外,在行動研究中要注意觀察、收集資料。作教育的有心人,時刻保持一顆對問題敏感的心;對問題的經常思考,我們眼裏有問題,就會有解決問題的智慧。對上課的例子、感受立刻記下來,“勤”會讓我們受益無窮。不要等到寫總結的時候,那些在研究過程中曾經使我們感動的事例、真切的感受都成了昨日的記憶,早沒了鮮活的味道了。

 5、教師進行教育研究的結果呈現

在解決問題之後,教師需要將問題的提出和解決的整個過程敘述出來,如何表達研究結果?它決不是論文寫作這一種形式。像調查報告、教學案例、教學反思、教學總結;教學日記,教學隨筆等,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研究特點自由選用。表達結果要從最細微出着手,細心思考,把自己的課堂智慧,案例、教學感想切實的表達出來,這就是自己研究的足跡,成長的梯子。

有些教師寫作論文時,往往喜歡宏大、神祕,層層包含,一味追求對“大道理”的談論,使研究結果的表述變的空泛,出現“假、大、空”,缺乏生命力。校本研究的方式決定了結果的表述方式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理論寫作,所以“教育敘事”成爲行動研究結果表述採用最多的方式。教育敘事,即敘述教育教學中的真實情境、過程。教育敘事研究是研究者以敘事、講故事的方式表達對教育的理解和解釋。教師敘述教育故事不是爲了炫耀某種研究成果,它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通過自我敘述來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並在反思中改進自己的教育實踐,重建自己的教學思維。一部好的教育敘事研究,不僅是教師自身心路歷程的真實反映,同時也是其他教師藉以反思自身的基礎和對照學習的鏡子。

五、教師進行教育研究需不斷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1、必須學習。一名研究型教師必須有濃厚的理論支撐,這就要求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學習經典理論,學習便於操作的方法學習閃亮之處,讓自己少走彎路,在教育教學的路上快樂進步。

2、必須實踐。世上所有的思想理論都是爲了給人們在生活實踐工作上指明方向,作爲教師,學習了大量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就應該把這些思想與方法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去,既能幫助我們解決工作中的難題,也能檢驗我們所用理論是否真的適合實際工作。

3、必須反思。葉瀾教授認爲: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爲名師,若寫三年教學反思即可能成爲名師。要動筆寫教育反思、教育隨筆、教學案例等。在我們整個的研究過程中,我們都要動筆記錄下理論中的精華,實踐中的閃光點,哪怕是一次失敗,這都會成爲我們工作中寶貴的經驗。在不知不覺中,我們會形成一套最適合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與策略。

竇桂梅老師曾經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出教師專業成長的模式:讀書——實踐——反思。一個研究型的教師,首先必須是一個勤於讀書、勇於實踐、善於反思的教師。專業閱讀是研究的起點,在教師專業成長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就像人的一日三餐,是補充學校、教師精神生命元氣所必不可少的。

4、當我們真正地在思想上樹立了終身學習、親自實踐、動筆積累的觀念後,我們就應該行動起來,在工作中培養自己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善於總結、善於反思的能力。作爲一名想成爲研究型教師的教育工作者,在平時的工作中要細心觀察,纔會發現需要我們研究的教育教學問題,如果沒有一雙善於觀察和發現的眼睛,所有的研究又從何做起?我們的工作又怎會充滿生命力呢?但只會觀察還不行,我們還要思考,思考問題出現的原因,思考解決的策略是否可行。這樣,我們纔有動力研究下去。當我們思考明白了,就要到工作實踐中印證,不斷完善我們的教育教學方法。這時,我們要總結、反思。對好的方法與策略,好的想法與觀點進行總結概括,上升成適合自己的理論。對於工作中出現的失敗、缺憾,我們可以進行反思,在失敗與缺憾中,找到根源,更好地提高自己,在反思中成長。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工作能給教師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致變成單調乏味的義務,那麼就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一些研究的這條道路上來。”教師不能僅僅用知識,更要用自己的思想、智慧、情感、精神去工作,教師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研究。因爲研究,所面對的問題才能不斷解決,才能成爲名副其實的專家型教師。作爲一名普通教師,我們不一定能成爲名師,但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持之以恆的專業研究,使自己成爲一名更加稱職的教師,成爲一名比昨天更加優秀的教師,成爲一名有強烈職業幸福感的教師。

標籤:教師應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