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基於核心素養提升國小生數學閱讀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2版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不僅是運算和推理的工具,還是表達和交流的語言[1]。作爲一種語言的學習,自然就離不開數學閱讀。擁有良好閱讀能力的人能更快速高效地學習到知識。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需要進行數學閱讀教學,因爲教育部提出的要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教育研究者們對數學閱讀教學的進行深入的探索與研究,通過數學閱讀實踐來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

基於核心素養提升國小生數學閱讀能力的策略研究

伴隨着社會數字化的不斷深入發展,人們在學習生活中不僅要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堅實的基本技能,還更要具有紮實的自學能力,能根據外界環境的變化不斷改善自己的學習行爲,閱讀便可以大大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生通過數學閱讀來獲取相應的信息與知識,數學思維得到飛速的發展,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學會以數學的眼光透過文字找到背後的數學思想,提升數學素養。

國小生數學閱讀障礙分析

要切實有效地提升國小生的數學閱讀能力,不僅要查閱大量已有的優秀著作、期刊,瞭解國內外對數學閱讀教學的理論基礎和研究現狀,更要立足於當下的教育環境,去了解國小生在現階段的數學閱讀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方法,分析學生在數學閱讀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礙,以及在“雙減”教育改革政策之下,教師們爲了提升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實施相應的數學閱讀教學策略。

經過大量的文獻研究,以及多年教育教學經驗的積累發現,影響國小生數學閱讀能力的障礙因素大體可以分爲兩大類。一是客觀因素,主要體現爲數學語言方面的障礙;二是主觀因素,主要體現爲智力因素的障礙和非智力因素的障礙。

(1)智力因素的影響

因智力因素造成國小生數學閱讀能力薄弱。主要體現在:國小生基礎知識薄弱、理解力低下、缺乏閱讀元認知和一定的閱讀策略。

(2)非智力因素的影響

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缺乏閱讀意志品質、缺乏閱讀興趣、缺乏閱讀習慣、對老師和同學依賴性太強等。

上述的結果與分析表明,學生數學閱讀的興趣、態度以及閱讀習慣都存在着很大的問題,情況不容樂觀,應該引起廣大教師的重視。

(3)數學語言對閱讀的影響

數學語言對數學閱讀的影響主要表現:文字太多,會產生歧義;數學符號太抽象,難以理解;圖形圖表太複雜,看不懂看不透,難以理解等。

對於以上閱讀障礙的成因進行分析,我們發現主要是由於數學語言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概括性和簡約性等特點造成的。

數學閱讀教學策略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與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只是提出了要注重學習方式的改變,倡導閱讀教學,但缺少詳細、具體的操作指導,導致一線教師難以進行具體操作。因此,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的基礎上,結合前期所做的學生在數學閱讀中存在的障礙分析嘗試給出數學閱讀教學的策略,以期指導數學閱讀教學實踐,切實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

1課前預習策略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閱讀水平,以及需要閱讀的內容,對中高年級的學生進行課前閱讀指導,提出具體的閱讀要求。在預習時給學生一些預習提示,讓學生在預習時能夠有章法可循。隨着學生閱讀訓練的增多、閱讀經驗的積累,逐步掌握閱讀方法的同時,逐漸由依賴老師的閱讀提示轉爲掌握自我提問的方法。

在預習關於數學概念閱讀或解決問題等閱讀類的練習時,可以採用自我提問的方式進行。

(1)進行數學概念閱讀時,可以圍繞以下問題進行自我提問。

這個概念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它裏面有哪些要素條件或限定條件?

我們爲什麼要學它?它有哪些應用?

它和之前學習的哪些內容有聯繫?

如何用自己的語言來解釋這個概念?

根據這個概念能不能由此推導出一些其他的數學結論?

如:在四年級第二學期,教學《小數的認識》一課,先讓學生自主閱讀數學課本,邊讀邊想,可以提出哪些問題?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

1、什麼是小數?

2、小數是怎麼算出來的?

3、小數和整數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

4、人們什麼原因要用小數?

當學生們帶着問題進行閱讀,他便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小數的意義,瞭解小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瞭解小數的發展史。學生在親歷閱讀之後,不僅對小數的來龍去脈感受頗深,從而加深了對小數的深入瞭解。通過帶着問題閱讀也提高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2)進行解決問題閱讀中,可以圍繞以下問題進行自我提問。

已知信息是什麼?所求問題是什麼?

條件與問題之間的數量關係是什麼?

它屬於哪一類問題?可以利用的數學模型是什麼?

之前見過類似的題嗎?

可不可以進行轉化?

帶着問題進行閱讀時,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檢測自己閱讀理解題目的情況,會下意識地對閱讀材料進行重組、加工,有條理的思考問題的答案,嘗試找出答案或者解決問題。這是一種積極主動的、有創見性的思維活動,能有效提高學生數學閱讀的自我監控能力。

2課中閱讀策略

(1)情景激趣,以“疑”導讀。

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所以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最重要的就是要創設有趣的學習探究情境,通過這些適合學生探索、思考的現實生活化情境,來引發學生認知上的衝突,進而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要給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讓學生結合已有的認知經驗和生活經驗,從情境中觀察、發現、收集數學信息,嘗試提出數學問題。要讓學生仔細的觀察、充分的交流,要引導學生把對話、圖畫、表格中的數學信息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要指導學生把收集到的數學信息條理清楚的說明白、說準確、說完整。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利用猜測、遷移、類推、轉化、數形結合等思想方法嘗試解決問題。

學生交流時可以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通過閱讀材料,我瞭解(找到)的數學信息有……

根據以上數學信息,可以提出數學問題……

經過這長此以往的訓練之後,學生們就能養成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能夠慢在閱讀時自主的形成帶着問題閱讀,並且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思考,而不是漫無目的的、機械地、沒有章法的死記硬讀。

(2)手腦並用, 以“動”領讀。

知識獲得的過程往往是學生經過觀察、比較、分析、優化、綜合、抽象的過程。當學生產生了探究慾望,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之後,組織學生小組互動、合作交流,引導學生根據數學語言把含蓄、抽象的文字轉化成形象直觀的、清晰明瞭的圖形來表示,通過圖形的表達,更能明確的展現問題各個部分之間的關係,這就使得學生更容易辨識其所屬數學模型、搜索相關信息和展開數學推導。通過手腦並用,合作交流,促進生生之間的相互補充,使得數學思維得到深度發展。

(3)多樣表達,以“思”促讀。

在閱讀時要善於質疑釋疑,在閱讀時要多思、多想、多問。交流中,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不是一次能完成的,要經過一個反覆的過程,經過多層次的對比、分析、綜合,才能理解知識的內涵,整個交流過程也是真正發展學生思維的過程,真正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思維認知結構。因此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通過小組間的交流、爭辯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錯誤的知識不斷得到糾正,正確的理解就會變得更加深刻,從而進一步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瞭解,促進學生基本技能的形成。本環節可以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小組是這樣想的……

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可以採用這種方法……

同學們是否有其他的補充?

同學們有沒有其他的辦法?

同學們還有其他困惑的地方嗎?

……

(4)咬文嚼字,以“辨”明讀。

在解決問題的教學中,審題就顯得尤爲重要。有時僅僅是一字之差,題意就大相徑庭。在閱讀教學時,教師對關鍵字詞的講解必須做到準確又透徹。在中低年級的教學中,教師要特別引導國小生讀題時注意將“總共”、“各”等關鍵字的圈畫出來,讓孩子們在閱讀的同時想象問題描述的畫面,再進行列式計算。而高年級的解決問題中佔比較大的就是分數應用題,在讀題時引導學生先找到體現兩個量關係的關鍵句,再根據“的”前“比”後的原則圈畫出單位“1”,還要注意問題問的是什麼,比如給的信息是籃球數量已知,足球比籃球多四分之一,根據關鍵句可以寫出兩個等量關係式,這時一定要在審題時要特別注意題目讓我們求的是足球比籃球多的數量,還是足球的數量。讓學生對比分析兩個問題所求的等量關係式是否相同,在對比分析中強調出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學分數的基本的性質時,對於概念的學習: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引導學生通過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這幾個關鍵詞的圈畫,然後分別帶領孩子分析如果少了這些關鍵詞,分數的基本性質是否還成立,幫助孩子辯證的思考問題,加深對概念的深入理解。

3課後拓展閱讀策略

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兒童是在周圍環境的影響下,通過主客體的交互作用,獲得心理髮展的。”通過營造適宜的物質環境和閱讀環境,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數學閱讀中,體會抽象與形象的自然融合,感悟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激發學生閱讀的慾望,並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

(1)以數學繪本爲抓手,豐富閱讀文本,提升閱讀興趣。

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要從剛入校的小朋友抓起,對於這些識字很少,且注意力與理解力都比較差的小朋友來說,數學繪本閱讀無疑會幫助學生解決數學閱讀難的問題。比如《我是數學迷》、《奇妙的數王國》等繪本讀物,把晦澀難懂的數學表述形象化,非常適合低年級孩子的認知水平,數學繪本的閱讀不斷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不斷推進數學教學的深入發展。再者教師還可根據數學故事安排孩子們用話劇形式演出來,檢測他們閱讀數學故事的能力。因此想要讓國小生在今後解決數學問題的正確率不斷提升,就必須先找出其數學閱讀能力的薄弱點,再找準方法,對症下藥。

(2)以數學文化爲引領,在閱讀中感悟人文價值。

數學文化的博大精深,緊靠老師在課堂上傳授的書本知識是遠遠不夠,因此要讓學生認識到數學文化的博大精深,領悟數學的內在魅力,一定要爲學生廣闊的閱讀時間與空間。例如從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到盧浮宮的蒙娜麗莎,從埃及的金字塔,到雅典的帕特農神廟,從斷臂維納斯到大衛雕像,無一不體現出黃金比的神奇與美妙。通過數學閱讀,學生可以感受到美輪美奐的數學文化,看到數學再不會覺得枯燥乏味,對數學提不起任何興趣。一場數學文化的閱讀拯救了學生厭惡數學的情緒。

(3)開展數學閱讀活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通過開展各式各樣的數學閱讀活動,在級部內或者全校範圍內進行展評,能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①每個學期結合班級讀書特色舉行一次“數學閱讀故事會”演講活動。評選出一、二、三等獎,並予以校園幣獎勵。②每個季度舉辦一次數學手抄報展評比賽。讓學生收集有關數學家小故事,妙題妙解,數學趣味故事等,出一期有關數學閱讀手抄報,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效益。③堅持讓學生寫數學週記,用數學的語言把生活中的數學知識記錄下來,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加深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提高數學閱讀和數學學習的能力。

數學閱讀教學評價

數學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重視對學生閱讀過程做出相應的評價,要注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表現以及在合作交流分享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要給出及時準確的評價,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

1注重評價內容的全面性

(1)知識評價。教師應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準》,領會其中意圖,仔細分析教學目標的內容;構建知識評價的目標體系。

(2)能力評價。針對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發現問題的能力、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思維表達的能力、以及動手操作等能力進行評價。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評價。針對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對數學閱讀的興趣、態度、動機、習慣等各種因素的評價。要關注學生是否能積極主動的進行數學閱讀,遇到困難能否積極的動腦思考,能夠與同學主動的交流想法或收穫。通過數學閱讀使每個學生都能主動、積極地表現自己,從而使他們主動、全面地發展。在重視考察學生數學思維過程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參與程度、合作交流意識與情感、態度等的發展。

2強調評價主體的多樣性

綜合運用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家長評價等方式,對學生的閱讀學習情況進行一個綜合的全方位的評價。通過自評總結反思,通過互評取長補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強調評價方式的豐富性

(1)從評價時間上看,做到即時評價和延時評價相結合。①即時評價——對於學生數學課堂上的表現給予口頭評價、體態語言評價、藉助載體等形式評價。②延時評價——利用學生的期待心理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或作出的回答不予以及時的評價。這是一種將來自學生的“繡球”拋還給學生的一種評價策略。

(2)從評價形式看,可以單項評價和綜合評價相結合,筆試、口試相結合。並與過程性評價、表現性評價等多樣化的評價方式相結合。

雖然對國小生數學閱讀的障礙、成因及相應的策略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但由於其在數學教育教學實踐中的重要作用,對於提升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仍要繼續深入的進行課題的研究。通過反覆的摸索與嘗試,爭取得到更加精確的有針對性的數學閱讀教學教學策略,能切實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