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新課標下的高中英語學生自主學習模式探討

隨着我國社會經濟與教育的快速發展,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提高素質,更新觀念,轉變角色。英語教學的現狀是:雖然課程標準變了,教材變了,但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是換湯不換藥,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其原因是廣大教師受考試指揮棒的影響,受傳統觀念的束縛,一直以教師爲中心,以知識爲中心,以教材爲中心,以“填鴨式”教法爲主,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維,阻礙了學生創造力的發展。

新課標下的高中英語學生自主學習模式探討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往往站在主人的地位上,循規蹈矩給學生教授知識和技法,學生對教師的傳授往往心不在焉,或者是被動地接受,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不敢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全然處在一種被迫學習的狀態,失去了學習主動性。常此以往學生會慢慢養成一種依賴老師、不敢有自己想法的學習習慣。

作爲教師,必須積極改變原有教學觀念,提供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環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不僅僅使他們能掌握知識,關鍵還要培養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意識、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及對學習主動探求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這纔是重中之重。

那如何做才能改變這種現狀?使學生由“被動學習”和“他主學習”到自主學習呢?我就結合自己在美術教育教學中的一些心得,從以下幾方面闡述:如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一、瞭解學生的需要、培養學習興趣

作爲教師要積極地去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徵,瞭解他們的需要,使他們從心底裏由衷地喜歡美術,他們就會產生一種要上美術課的需要,就會對美術有強烈的興趣,從而會促使他們去主動學習。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爲:“對學生學習內因的最好激發,乃是激起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的興趣。即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這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滿足了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學生在沒有心理壓力的情況下,許多學生常常會在各場合自發地旁若無人地作畫,並會長時間陶醉於這種樂趣之中。

心理學、教育學認爲:一切人的生存和發展都不能離開環境,兒童自出生後就會在社會生活、周圍環境及家庭中生活成長。

對於學生來講,他們的知識與技能是由經驗中來的,特別繪畫活動更離不開兒童的直接經驗,他們的繪畫內容來源於自然,貼近於他們的真實生活。由此可知,要了解學生的需要,要讓學生產生美術學習的需要,就必須深入地瞭解學生的生長環境及生活。因此,我上課時,注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聯繫學生的實際生活,感受它們的內心體驗,把美術和學生的生活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感受到美術和他們的密切聯繫,美術就在他們的生活中,能表達他們對於生活的感受和理解,讓學生髮現生活中的美,不斷提高對美術的興趣。

二、精心設計教案,改變重教法輕學法的狀況

根據教材內容,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來制定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難點。時刻想到備課不僅要注重備教材,備知識點,也要備“人”,從學生的視角出發去備課,以學生爲中心,着眼於學生的主動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各種能力。着眼與學生綜合學力的培養,建立具有“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合作”爲特徵的學習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以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發展學生個性爲宗旨,以更好的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一定的環境中,使學生按自己的意願主動地學習,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不同的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環節和方法來教授,不同的班級採用不同的方法去教授。課業設計注重各個環節的連接,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聯繫新舊知識,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解決難重點。例:我上《活潑的小猴》這一課,結合學生的實際備課,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出發,始終圍繞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這一根本設計了很多問題和環節讓學生自己去分析、總結、歸納、和解決問題。上課伊始我拿出一支香蕉,引出愛吃香蕉的動物:猴子。再讓學生說一說他們印象中的猴子形象是怎樣的?這樣把學生原有的知識聯繫了起來,活躍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中,開了一個好頭。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學生的感官,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用看一看、念一念、想一想、議一議等方法始終把學生放在一個主人的位置去引導學生學習新知。改變重教法輕學法的狀況。首先,教師要改變自己,不僅僅是教法的改變,更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進一步傳承傳統教育中優秀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更應明確新課程的理念、課程目標、課程標準,需仔細地分析學生的具體實際。

三、給學生以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去創新

自主學習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反之創新能促進學生的自主能力。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成爲一個有自主意識,創新意識的獨立個體。在教學中教師激勵性的語言能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並能讓這種慾望保持長久。我們知道,任何一種有效的教學都必須有學生的參與才能取得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設生動和諧的氛圍,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發揮創新的潛能,做到敢想、敢說、敢做,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學激勵的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營造一個開放、民主、和諧、輕鬆的氛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自己選擇,獨立思考,主動學習。在《活潑的小猴》這一課中,目的是讓學生畫出小猴的不同動作,小猴活潑的動態是一個難點,我通過念兒歌,邊示範,把小猴的特徵勾勒了出來,再通過學生自己想象小猴的動作,並說一說想擺什麼樣的動作,上臺用小猴紙板擺一擺,擺出動作之後再畫,這樣雖然麻煩了一點,但給了學生一個思考的空間和過程,使學生畫出的小猴形象各不相同的,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畫的小猴在跳舞、有的小猴在吃桃子、有的小猴在翻跟頭……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處於一種積極主動的狀態,思維活躍,盡情的發揮着自己的主動能動性,利於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創新思維的培養。

四、通過討論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

討論的目的在於使學生產生對美術形式語言的感受,對作品主體的理解,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學生創造性的培養。

很隨便地提一些問題表面上是熱熱鬧鬧的,但是其實是在白白浪費時間,還不如不討論。因此,上課之前要精心分析教材,提出有益於學生思考的問題,對學生思考有用的問題,學生一定會更有興趣學習並樂於思考。通過置疑、思索、解答、這本身就是一個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在上《美麗的紙蝴蝶》這一課時,我讓學生討論除了老師示範的一種裝飾方法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學生經過討論,講出了其他的裝飾方法:有撕紙法、團紙法、剪紙法、等等,體現了學生的智慧,更是他們自主學習的結果。

五、用讚賞的態度促成學生自主學習

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所謂賞識就是充分肯定學生,通過心理暗示,不斷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使其不僅有勇於進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斷進取的動力。因而,賞識從本質上說就是一種激勵。詹姆斯還發現,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過激勵後,其能力是激勵前的3-4倍,因而在學習過程中,激勵的存在,至關重要,任何學生都需要不斷的激勵。

經常對學生說你真棒!相信你會進步的!努力一把你會畫得更好!你怎麼會想出這麼好的辦法!對學生多一點讚賞,多一點鼓勵,學生會多一分自信,對美術多一份熱情,學習上就會更主動,更自覺。小歌是一個調皮的孩子,上課時象一隻小猴子,怎麼也坐不住,胡亂畫上兩筆就開始講話,影響別人,說他幾回都沒有用,有一次他畫得很認真,我走過去,高興地對他說:“你看,你是個聰明的孩子,認真起來,畫得多好呀!”那天,我在全班面前表揚了他,讓全班同學都爲他喝彩。教師的“賞識”給了他精神上的滋潤,使他產生了自信,擁有了積極爭取成功的心態,此後,他每次畫畫都絞盡腦汁,爭取畫出更好的畫面讓老師賞識,畫畫得越來越好。

評價語言不止侷限於有聲語,多樣的無聲語言更具魅力。也許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下撫摸都會使學生在舉手投足間感到親切,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當學生拿來畫得整潔美觀的作業讓我批閱時,我會爲他蓋上“你真棒”的印章,讓全班傳閱;當聽到學生精彩的發言,我會快步上前握手祝賀;當學生沒思考周全,還不知如何回答時,我會送上期待、信任的眼神……學生們從老師這親切多樣的體態語言中感受到了關愛,感受到了讚賞,更感受到了那無聲的動力,這一切會推動學生永遠向前,並從而轉化成爲自主學習的動力。

陶行知先生說:“讓我們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鏡,要看事實,看未來;解放頭腦,撕掉精神的裹頭巾,要想得通,想得遠;解放嘴巴,享受言論自由,談天,談地,談出真理來;解放雙手,甩去無形的手套,大膽操作,向前開闢;解放空間,把學生從文化的鳥籠裏解放出來,飛向大自然,大社會去尋覓,去捕捉。”我想教育學生也是一樣,我們要放開手腳,大膽創新,給與學生一份自由和空間,給與學生自主的權利,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盡情地體現自己,表現自己,展現自己。讓他們形成自主意識,去發現,去想象,去創造,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他們的身心才能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

高中英語新課標有別於舊課標的教育理念:高英新課標突出以人爲本的教育精神,更好地體現了教育的人文性新課標有別於舊課標的一個重大改革,是突破了原來的過分強調學科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完整性的以學科爲本的觀點,強調了學生的身心特點尤其是認知特點,以及社會需要,強調教學中要注意人的因素,以人爲中心,以學生爲教學活動中心的教學理念含五個方面:

   1.重視基礎性。要爲所有的學生考慮,讓學生打好語言基礎,爲升學、就業和再學習創造條件,根據中學生認知特點和發展需要,應發展基本語言運用能力,還應提高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英語思維和表達能力。

   2.重視選擇性。課程多樣化是選擇性的基礎,實現滿足社會和學生的需求,適應個性需求,培養自主發展,讓學生在選擇中提高規劃人生和自主發展的能力。

   3.重視時代性。時代在發展,學習方式也要優化。要讓學生學會主動觀察、體驗、探究、發揮學習潛能、形成學習策略。要變被動學習爲主動自主學習。要學會使用多媒體和各種信息資源,拓寬渠道,形成個性化的學習方法和風格。

   4. 重視情感與素養。要關注學生情感,提高其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發展其溝通和合作能力,增強其跨文化理解和交際的能力,讓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充分發揮非智力因素在學習的作用。要增強社會責任感,提高人文素養。

   5.重視評估體系。改變過去一元化評估體系爲多元化評估體系。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重點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以及表現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新的評估體系要有助於學生監控、調整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並增強學習信心。

當前我國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對公民的外語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階段的外語教育是培養公民外語素質的重要過程,它既要滿足學生心智和情感態度的發展需求以及高中畢業生就業、升學和未來生存發展的需要,同時還要滿足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因此,高中階段的外語教育具有多重的人文和社會意義。 

英語是高中階段外語教育的主要語種。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外語教育教學理念,使課程設置和課程內容具有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建立靈活的課程目標體系,使之對不同階段和不同地區的英語教學更具有指導意義;建立多元、開放的英語課程評價體系,使評價真正成爲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建立規範的英語教材體系以及豐富的課程資源體系,以保障英語課程的順利實施。 

當前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率的需要

語言,根本上說是學習者自己學會的,而不是教師或其他人教會的。母語學習是這樣,外語學習也是如此。因此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顯得更爲重要。新課改理念是要求逐步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要求學生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地採取富有創新的思維方式去獲得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從而提高學習效果。自主學習正是這樣的一種應時代要求而產生的新的學習方法。它是學生管理自己的學習能力,要求在學習英語中如何學習、學會思考、學會研究的能力。十幾年來,我經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深刻地體會到在國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有步驟地、有計劃地引導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切實可行的,而且對學生養成終身學習能力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而且教學效果顯著。下面我談談培養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  
   一、自主學習能力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效果,養成學生實際的學習技能和能力。  
英語,這個人們通俗地稱之爲ABC世界的世界性通用交際語言,雖然只有26個字母和48個音素,但其排列組合卻構成了反映現代世界生活多姿多彩的重要交際語言,英語的學習就是要求學生獨立主動地運用反映現代多采多姿的交際工具進行學習、活動的能力。它是通過學生自己確立學習目標、自我監控、自我克服困難等手段來實現的。其最大的特點是學習者本人極強的求知慾,學習目標明確,能在汪洋的學海中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採取自覺主動的態度。其行爲表現爲課前充分預習、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課堂中自覺認真聽老師講課、積極參與發言、解決問題、課後自覺概括知識要點,循序練習和重點練習,及時複習和及時在練習、複習過程中反思自主學習方法、及時進行糾正學習過程中所犯下的錯誤,客觀的評價學習效率。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勉勵自己、挑戰自己、不斷地利用各種學習資源攝取更豐富的知識,以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在提高英語學習效果的過程中也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自學能力。如《九年義務教育英語教科書》九年級英語課本中系統地分析了三種構詞法(轉化/ 派生/合成)。同時還介紹了兩大種派生詞的詞綴,這些都要求學習者在自主學習時熟記,並且模仿使用。如一些表示天氣類的名詞,如sun
wind cloud rain snow等可以在詞尾加尾綴y構成表示天氣類的形容詞。這樣日後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書本列出類似的單詞,如salt health noise 等詞在詞尾加y構成表示這些詞意義的形容詞。又如help use care等這些動詞、名詞在詞尾加尾綴-ful構成這些詞意義的形容詞。這樣日後在學習過程中遇到書本中列出類似的動詞、名詞,如 succeed wonder 等在詞尾加-ful構成這些詞的意義的形容詞。經過學生們如此的概括,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們能在熟記單詞、對比差異和模仿使用語言的同時,可以創造性地概括這一部分的知識點。只要有概括就有認識,有認識通過學習就有知識,甚至產生了學習的技能和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和效果,進而對課堂教學起促進作用。  

二、自主學習能發展能力,完善思維。  
在一個人的能力結構中,母語能力是至爲重要的。再現代社會中,母語能力的發展和完善,常常得益於外語能力的獲得。反之,一個人如果只懂得一種語言,即自己的母語,那就難說他切底認識了這種語言的本質,能夠自覺加以運用。人認識一事物的本質,都需要通過對該事物和類似事物的比較。這種比較就是自主學習的過程。經過比較英語與漢語分別屬於不同的語系,它們所體現的思維方式各有千秋。漢語說:天上有星星。英語說:There are stars in the sky.漢語說:下雨了。英語說:It is raining.在這些很簡單和很普通的句子裏,所體現的思維方式卻有明顯的不同,漢語和英語所表現的空間概念和時間概念都不一致,儘管漢語句子和英語句子的整體意義是對等或對應的,學生自主學習英語時,就會深入體會用英語思維的特點,學會英語思維方式。而且一旦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掌握了英語思維特點,也就等於掌握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原有的漢語思維方式與新掌握的英語思維方式互相配合,互相補充,英語學習者的思維就會潛移默化地具有兩種思維方式的優點,達到簡練與確切,概括與細緻的和諧統一,因此,英語自主學習是增添新的思維方式,提高思維能力。  
   三、自主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學生要學好英語就必須要有一定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尤其是在新課改之後的英語課程中,這種自主學習能力顯得更加重要。新編教材中的聽力練習、口語練習都是與日常生活基本的話題,語套和表達用語。如,Would you please me? How to get to the nearest hospital?
Would you mind opening the window? 這些都要在聽熟、背熟的基礎上進行練說、替換、轉換和創新。這替換、轉換和創新就是新時代要求學生具有的學會學習的技能。也是新課改理念提倡的:逐步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由呆板的機械地學習知識轉化爲主動地學會如何學習,逐步養成終身學習的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從個人發展的角度看,當今社會是知識化、信息化的社會,對每個人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終身學習能力在這日益發達、日趨多元化結構的社會顯得更爲重要。也是個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和謀求自身發展的基本條件。現代社會中每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都差不多,能在社會上穩處不敗之地。必須要善於學習成功者的優秀的學習經驗,揚長避短,化別人的經驗爲自己的經驗,逐步形成合適自己的學習經驗。在自主學習中,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也提高學習的能力。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保羅·朗格郎說:“未來的文盲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未來社會是個科技迅猛發展、知識迅速更新的社會。如果一個人沒有學會怎樣學習,沒有養成終身學習能力,那麼就很難適應社會的發展,就會被日新月異的社會淘汰。另外,從教育的角度看,自主學習不但能給學生學習過程中習得各種技能和能力的強有力保障,而且自主學習是現代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語言教學的目標、是促進學生各項技能和能力發展的保證、是養成終身學習能力的基本前提。從教學的角度看,教師作用發生改變,由原來的主導作用轉變成爲目前的指導作用。自主學習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依靠自身積極的探索精神以及習得的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獨立完成學習任務、不斷獲得新知識的一種技能。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學習“怎樣學習”、逐漸養成終身學習能力的過程。    

 

國內學習策略研究的現狀 
   我國對英語學習策略的研究最早始於20 世紀80 年代初,但是成果數量不多且研究面不夠。最早在國際雜誌上發表的外語學習策略研究論文是黃小華的“Learning Strategies for Oral Communication”,該研究考察了我國英語專業四年級學生口語策略與口語水平的關係[6]。吳一安等與80 年代後期對中國英語本科生的綜合素質展開了最大規模的調查[7]。文秋芳對學習策略進行了最系統、最深入、最持久的研究並發表了一系列論文並1996 年出版了專著《英語學習策略論》[8]。此後,相關研究如雨後春筍日益多起來。
   目前我國學者和教師研究最多的是:英語專業學生與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學習策略差異研究、閱讀策略、寫作策略、聽力策略、詞彙學習策略和交際策略等單項策略與英語成績(水平)的關係以及觀念、動機等與英語水平關係的研究。對中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研究起步最晚,進行最少的是對外語學習策略的培訓及其成效研究。總體說來,對英語專業學生學習策略的研究多於對非英語專業學生學習策略的研究,對單項、具體策略的研究多於對整體系統策略的研究,對策略的選擇和應用的研究多於對策略培訓和培訓效果的研究。
   英語學習策略研究在國內方興未艾, 相關論文一年比一年多,但是研究方法種類嚴重不均衡,問卷調查遙遙領先,實驗研究、個案研究和綜合研究遠遠不足,很少有將研究成果轉化爲實際培訓的專著和教師培訓,能有效指導學生英語學習的研究成果更是鳳毛麟角。爲了有效指導學生的英語學習,真正讓學生受益,我們建議:
 1.加大學習策略教材的建設力度,豐富學習策略網絡資源
   從學生的角度講,現在最需要的是能看得懂、記得住、用得上的英語學習策略本科教材。近年來雖然國內陸續出版了幾種英語學習策略教材,如張維友的《英語學習策略與技巧教程》[9]和文秋芳的《英語學習策略》等,然而從數量與種類的角度看,都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我們不僅要適當引進與借鑑國外的相關研究,還應該下功夫去編寫適合我國學生使用的學習策略教材,特別是專門策略,如閱讀策略、聽力策略等方面的教材。
    隨着電腦的日益普及,e-learning 作爲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進入高校的英語學習,其學習策略有別於傳統的學習。隨着e-learning 的普及和發展,學生對e-learning 學習策略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國內各出版社、各高校自辦的學習策略網頁以及學生適用的網頁(特別是可互動的網頁)幾乎是空白,這與我們研究的不足與教材的欠缺有直接關係。要滿足學生對e-learning 學習策略的迫切需要,首先得提高研究的質和量,加大教材建設的力度。
2.擴大學習策略培訓的規模和範圍
 關於學習策略研究的教師培訓在國內已經起步。2003 年、2004 年和2006 年南京大學和中國外語教學研究中心分別舉辦了三期英語學習策略研討班,效果很好,這種研討班不但應當堅持下去,還應當在規模和範圍上有所擴大,以教學骨幹爲主,起到以點帶面的良好效果。

 

國外學習策略研究的發展 
 國外外語學習策略研究始於20 世紀60 年代,受認知心理學發展的影響極大。最先進行學習策略研究的是Aron Carton。1966 年,在Carton 出版的The Method of Inference in Foreign Language Study 一書中,他首次提到不同的外語學習者運用不同的推理方法學習,開了外語學習策略研究之先河。
 1.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學習策略研究的初期階段
 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Rubin 和Naiman 等。繼Carton 之後,Rubin 開始着手研究成功外語學習者的學習策略。在此階段,人們主要是研究成功外語學習者的共同特徵,曾確定了一些成功外語學習者的共同特徵。Rubin 指出:外語學習者在心理特徵和學習方法上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1]。Naiman 等把學習策略與認知風格、個性、智力、語言潛能、態度等方面結合起來進行研究[2]。初期階段的學習策略研究從宏觀的角度,在方法和研究成果上都給後來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也存在兩個缺陷:第一,通過實際觀察/問卷和訪談調查等手段發現的學習策略儘管數量很多,但並不全面,也不繫統。很多學習策略從外部是無法觀察到的,而學習者也很難準確地描述自己所使用的學習策略。第二,沒有理論指導,我們就不能肯定哪些是基本的學習策略,哪些是輔助性的,也不清楚學習策略之間存在的密切關係。
 2.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學習策略研究迅速發展階段
  80 年代,研究者們對學習策略的確認和分類作了進一步的探索,他們研究了學習策略與語言學習過程的關係以及語言信息加工、處理的認知過程。他們以認知學習理論爲指導,以信息加工過程理論爲研究基礎,在研究信息理解/處理/儲存等過程的基礎上,得出一整套理論化的語言學習策略,並對這些策略進行了細緻的分類和描述。Politzer& Mcgroarty 指出外語學習策略的使用與文化背景密切相關[ 3] ,O’Malley & Chamot 在實驗研究中,也證明了學習策略訓練的可行性,並出版了描述外語學習者策略的著作[4]。八十年代的學習策略具有以下特點:第一,學習策略研究不再是單純的從經驗出發,而是以各種語言學習理論爲指導。Krashen 的監控理論、Anderson 的認知學習理論學說以及其他對學習者本體研究的成果都爲諸多學習策略研究者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基礎。第二,學習策略研究逐漸從宏觀轉向微觀。以前的學習策略研究傾向於研究宏觀的或籠統的學習策略,八十年代的學習策略研究傾向於某一方面的研究, 如閱讀理解策略/聽力理解策略/詞彙學習策略等。第三,學習策略研究的方法逐漸引起研究者的關注。第四,學習策略從理論走向實踐。
  3.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學習策略研究繼續發展
 這一階段的學習策略研究出現了幾個新的趨勢:第一,外語學習策略的研究與自主學習的研究結合起來, 如Wenden 於1991 年出版的Learner Strategies for Learner Autonomy 主要探討了外語學習者策略與自主學習的關係[5]。第二,外語學習策略的培訓成爲學習策略研究的重點。Rubin 和Thompson 於1994 年出版的How to Be a More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 以及Chamot 等人於1999 年出版的The Learning Strategies Handbook 都是通俗易懂且十分實用的外語學習策略培訓手冊。第三,外語學習策略的研究者開始關注學習策略與文化的關係, 如Oxford 在1996 年編輯出版的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round the World: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中專門有一章從文化的角度分析我國外語學習者與其他國家外語學習者在學習策略方面的異同。

總而言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通過改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教學行爲,營造積極自主學習的英語課堂環境、採用促進自主學習的英語教學設計、課堂教學與模式,構建自主學習指導策略以及自主學習的評價策略等,使學生和教師對學習的概念發生一些變化,調整師生在學習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使學生意識到學習策略和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從而切實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使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地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成爲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幫助學生確立了自主的尊嚴,獲得了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推進了素質教育。教師英語教學過程中,除了應該傳授基本知識,培養學生基本技能之外,還應該有步驟、有計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只有這樣,纔有可能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們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最終養成學生們的終身學習能力。因此,提高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