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聚焦個性,解讀文本,活躍課堂

【內容摘要】:在部編版國小語文三年級教材中編者精心選擇了很多的文學經典作品,雖然是一部分節選內容,但是承載着我國文學的燦爛文化,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文學作品的薰陶,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所以,我們要學會聚焦文本個性,深入解讀經典文本,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創建活躍的課堂氣氛是素質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聚焦個性,解讀文本,活躍課堂

【關鍵詞】:立德樹人 語文素養 閱讀體系 雙線組元 閃光點 激勵

現代語文是素質教育,聚焦個性,解讀文本,活躍課堂氣氛是素質教育中最重要的環節。在十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對“教師只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是學生知識的啓發者和引路人,學生纔是學習的主人”這句話有了更深的體會。因而,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對文本的解讀及課堂教學的氛圍。因爲適宜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情緒高昂,智力活動呈最佳狀態;反之,則沉悶、冷漠、消極。進而影響學生的發展。下面就談談我在語文學科中解讀文本,活躍課堂氣氛的一點體會。

一、立德樹人

最早提出是在2014年教育部爲了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下訂一份文件中,這份文件的題目是”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我們這套部編版教材,就是在立德樹人的思想指導之下,匯聚了國內目前最頂級的專家,吸納了國外母語教育的成功經驗,總結了百年以來國小語文教材的發展變化,特別是十年課改,2001年一標多本的各版本教材的經驗得失,最後以全國統一的口徑,編寫這一套教科書。這套教科書它的核心指向了育什麼人,怎麼育這樣的人。所以強調立德樹人這一個關鍵詞。立德樹人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的頭腦。革命傳統教育是紅色基因,必須要傳承。傳統文化,中華5000年,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積累了大量的優秀文化,它是我們的共同記憶,是我們的文化基因,是我們一致的價值觀追求。最後國家主權和海洋意識在這個世界紛爭的情況下,這一點會越來越引起我們集體關注。

語文素養

高中語文課程新一輪的改革中,提出了一個關鍵詞叫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高中語文介入四個內容:第一個語言的建構與運用,第二個思維的培養與提升,第三個審美的建設與創造,第四個文化的傳承與理解。語文最核心的四部分內容已經在高中開始落實,並投射到國中乃至國小。語文素養包括閱讀建設,文化傳承,策略方法,語言與思維。素養,就是一個人怎樣對待他人,怎樣對待社會,怎樣對待自己,就是一個人面對問題的時候怎麼處理?

三、閱讀體系

精讀/略讀/快樂讀書吧,其實我們原來的課本也分步驟閱讀,也關注到了課外閱讀,但是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我們對語文本質屬性的認識更爲深刻,我們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更加全面。我們不僅關注到課內的語言學習,我們更關注到學生課外的語文學習實踐。過去最大的語文問題是什麼?是我們的孩子不讀書。那麼現在補足,所以由精讀到略讀,再到快樂讀書吧,三位一體。課外閱讀成爲課程的有效組成部分,它溝通了課內外閱讀,強調了單篇閱讀與整本書閱讀的結合。我們今天的這一套教材,把閱讀納入進來。從一年級一開始的識字還不多,還不能自主閱讀的時候,安排和大人一起讀。到了二年級的時候,學生能力漸強,主動性積極性也得到進一步提升,這時候把和大人一起讀,改成我愛閱讀。那麼到了三年級,由原來的主要是精讀,變成精讀和略讀。精讀學習得方法,略讀得到實踐,課外閱讀再進行自主實踐,把這些方法用實例開闊讀書視界,形成一個體系。

雙線組元

雙線組員就是說語文課程標準頒佈之後,一標多本。人教版語文教材,多次用人文作爲單元的主題,用人文作爲單元的主題來組元好處是什麼?好處是便於教育學生,素材找起來也比較多。那麼問題在哪裏?實踐這十多年,語文逐漸被認爲不成體系。所以反思這種情況,我們新的部編版教材,以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結構,三年級幾個單元:學校生活,祖國河山,童話世界,我與自然,金秋時節,策略單元:預測,習作單元:觀察。比如我們與自然能否和諧相處。人必須由自然人成爲一個社會的人,這是人文主題。咱們再看第二個語文要素,孩子們通過精讀略讀快樂讀書,慢慢的把必要的語文知識/語文能力,一些適切的學習方法,以及良好的習慣。最後聚焦在一起的時候,就成爲一種原動力,使它能夠拾級而上,然後奔向更高的語文領域,這就是雙線組元。

五、進入三年級,特殊的三年級

     1.教材內容豐富多彩,富有“價值”,語文要素體現梯度,逐步“爬坡”。

統編國小語文教科書編排上的一個重要創新,就是採用雙線按照單元組織課程內容,即以寬泛的人文主題將單元課文組織在一起,形成一條貫穿全套教科書的顯性線索。同時有另一條線索,即將語文訓練的基本要素作爲主線、明線,包括必備的語文知識、基本的語文能力、適當的學習方法(策略)和學習習慣,等等,分成若干個能力訓練點,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分佈在各個單元。教科書的這種編排意圖,着重解決好兩個問題:一是努力遵循語文學科的規律與特點,解決語文教學教什麼的問題,讓語文教科書更能“便教利學”切實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二是從兩大系列或兩條主線:閱讀與表達系列(書面的、口語的)的知識與能力、方法與習慣、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嘗試構建語文學科訓練體系,努力體現訓練的系統性。

2.具體內容·閱讀策略單元

(1)閱讀策略與閱讀方法

閱讀策略高於方法,但又低於理論層面,介於方法與理論之間。重在運用閱讀方法去重新建構,表現爲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的主動參與、體驗、練習、驗證,是一種積極、主動思維的過程。

閱讀方法是組成閱讀策略的基礎。閱讀策略建立在閱讀方法之上,不是方法的簡單累加,而是需要讀者根據任務要求、不同情境、文本特徵、已有知識經驗等因素,對選擇的閱讀方法進行靈活調節,有目的地進行閱讀。

教科書編排的四個閱讀策略單元:三年級上冊:預測;四年級上冊:提問;五年級上冊:提高閱讀的速度  六年級上冊:有目的地閱讀。

3.具體內容·綜合性學習

      在我們教學下冊“傳統文化”單元,穿插安排了小型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華傳統節日,意在引導學生初步學習有目的地收集、記錄資料,親近傳統節日,感受傳統文化。

      4.加強人文與語文的有機統一

      現以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爲例,交流平臺中:課文中有許多段落,圍繞一個意思把這段話寫得很清楚。如《趙州橋》第3自然段,爲了寫清楚“趙州橋非常美觀”,詳細介紹了橋面石欄上精美的圖案,把各種姿態的龍寫得活靈活現。

再如《一幅名揚中外的畫》第3自然數,寫了各種各樣的店鋪,還寫了來來往往、形態各異的人,清楚地寫出來“畫上街市的熱鬧”。

     六、抓住學生思維閃光點,讓學生得到肯定

  當學生通過努力獲得肯定時,他心裏就有一種成就感,從而增強學習興趣。 一次,在教學老舍先生的《貓》一文時,爲了讓學生深入地體會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我出示了:

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個髒腳印。

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這樣兩個句子,讓男女生各讀一句,然後說說對這兩個句子的體會,絕大多數的學生談了文中“幾朵小梅花”的妙處,當大家正說得起勁的時候,我發現有一位平時不愛發言的女生目光炯炯有神地望着我,似乎暗含着期待,我便讓她來說說體會。她站起來說,“這個句子的語言十分樸素,把髒腳印說成是小梅花,從而形象地寫出了貓的溫柔可親,以及表現了老舍爺爺對貓的喜愛。”我原以爲她和其他同學一樣說到這兒也就完了,其實作爲老師我也只能體會到這個層面上,但是當我讓她坐下的時候她卻有點猶豫說:“老師我還有一個想法。”我用帶着鼓勵的目光對她說:“好,大膽地說吧!”她似乎也有了點自信,“我認爲這裏把‘踩印’一詞換成‘畫’字,可能更形象生動。因爲‘踩印’只是貓的無意識動作,而‘畫’則是有意識行爲,這樣的話在老舍爺爺的眼中貓儼然就是一位小畫家,似乎要給老舍爺爺的文章配上幾幅美麗的插圖。”簡單的幾句話令我又驚訝又欣喜,這是我——他的語文老師所想不到的,老舍先生可是語言大師啊,誰會去懷疑他文章中的不足!而她——我的學生卻這樣去想了,並且她的理由又是那麼充分,想法又是那麼獨特新奇。我馬上給予讚揚。隨後的學習中,這位學生變得愛發言了,她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七、發揮激勵的作用

表揚是學生前進的動力,是繼續學習的加油站。不管什麼時候,我都不忘對學生的表揚。記得有一次,我讓一個後進生讀課文,他讀得很不好,一句話讀得吞吞吐吐的,還錯了幾個字,同學都在笑。我說:”你比以前好多了,如果認真很快就會讀好課文的。”並讓同學們不要笑他。幫他把幾個不認的字學習了,在中途我又抽他來讀先讀的那幾句。這次好多了,不但字音讀準了。還讀出了感情。我及時表揚了他,過後我經常看到他在找同學教他認字,也敢於舉手讀課文了。

總之,在我們今後的教學中,老師要緊緊掌控文本,靈活課堂,運用多種方法,時時創新,處處留心,讓學生能在課堂中學有所思,學有所問,學有所獲。

【參考文獻】:

1、《國小新課程標準》

2、《部編版語文教材培訓》

3、《教育心理學》

4、《國小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