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關於項目建設工地流動黨員管理和作用發揮研究

關於項目建設工地流動黨員管理和作用發揮研究

關於項目建設工地流動黨員管理和作用發揮研究

爲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成都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精神以及市十四屆八次全會精神,使組織工作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我鎮按照市委組織部部署要求,通過對有關人員的隨訪、座談等形式,就全鎮項目建設工地流動黨員管理和作用發揮情況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工作概況

目前,玉堂鎮內共有50個項目,其中已建成項目20個,在建項目12個,新開工項目9個,招引儲備項目9個。主要有成都融創萬達文化旅遊城、明宇豪雅、武海·中華青城、成都萬達七中、石牛農貿市場等大小在建工地13個,建築行業從業人員6000人左右,基本上以外來務工人員爲主,流動黨員雖然佔比小,但是總量龐大。

2015年9月以來,鎮黨委堅持“區域均布、以點帶面、全面推進”的原則,結合全鎮黨建工作實際情況,精心選取中建一局、中建二局、上海建工、明宇豪雅、武海·中華青城、佳宇公司等規模較大的建築企業作爲基本支撐,積極探索項目建設工地黨組織建設和流動黨員服務管理工作的新舉措,實現了流動黨員服務管理和工程建設相互促進、共同提升。

截至2018年11月,玉堂鎮現有黨員975名,流出黨員有23名(男14名,女9名),其中跨省流動11名,省內流動2名,流動時間均在6個月以上;流入黨員47名(男36名,女11名)。目前,我鎮共建立工地流動黨員黨支部或黨小組6個,累計登記在冊流動黨員44名。

二、主要實踐經驗

經過三年多的實踐摸索,項目建設工地流動黨員服務管理工作取得了一點成績,也積累了一些實踐經驗。主要做法是:

(一)加強調研指導,推動組織建設。根據部分項目建設工地流動黨員少的情況,在走訪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並指導項目建設工地建立以項目部黨員爲主體的工地流動黨支部或黨小組,如中建一局成都萬達城項目部黨支部。針對流動黨員顧慮較多、不願意公開黨員身份等情況,結合勞務用工實名制管理、企業宣傳,通過打電話、發短信、公開信、微信羣等多種措施,鼓勵流動黨員主動亮明身份。我鎮通過定期召開區域化黨建工作聯席會暨“新玉堂人”聯誼會,對項目工地黨支部建設進行指導,使流動黨員管理工作在支部成立伊始便有章可循,進行科學規範化管理。目前,全鎮7個“兩新”組織都成立了黨組織,轄區內中建一局、中建二局、上海建工、明宇豪雅、藍光水果俠星球等項目工地都成立了黨組織。

(二)創新工作舉措,強化組織功能。針對流動黨員身份複雜、流動鬆散這一實際情況,從健全組織架構着手,建立“流動而不散亂”的管理機制,變“有黨員無組織”爲“有黨員有組織”。根據黨員流動性大,人員隨施工進程、施工工序進出頻繁的實際,以項目部黨員爲工地黨組織骨幹,通過以點帶面,適時增設黨小組,以延伸擴面。通過靈活實用的組建方式,使流動黨員羣體“能長骨肉,顯出脈絡,正常活動”,確保最基層的組織細胞完整,更趨便捷科學化管理。鎮黨委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通過溝通協調、跟蹤派單、評議反饋等工作機制,創辦《項目建設動態》刊物,部署落實項目建設工地包括黨建在內的各項基礎性工作,研究分析流動黨員的工作情況和特點,有針對性地指導工地流動黨員服務工作,不斷強化工地流動黨組織功能。

(三)健全規章制度,豐富組織生活。在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固定黨日”等黨內組織制度的基礎上,各工地黨組織結合項目實際,建立起既靈活又嚴格的組織生活制度。要求流動黨員做到“四個一”目標:一個季度彙報1次思想,“七一”期間參加1次活動,回鄉或長期休假須到流動黨支部彙報1次,每年做1件以上有意義的事情。各工地黨組織相繼開展了“法制宣傳進工地”“文藝演出進工地”“防艾宣傳進工地”等系列活動,並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組織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邀請玉堂寶瓶、永固社區羣衆觀看《厲害了  我的國》《做合格黨員》等視頻影像資料。同時,中建一局成都萬達城黨支部通過建立“農民工夜校”、與玉堂鎮機關黨總支“共建”圖書館等方式,爲農民工黨員提供黨的知識輔導、安全技能培訓服務,鼓勵員工勤學習、多考證、快成長,目前成都萬達城項目部有5人通過一建考試。項目黨支部通過並邀請玉堂小朋友和農民工子女共同參觀工地現場,開展“小小建築家”活動…..各項活動的開展,提高了項目部全體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四)建立關愛機制,發揮組織作用。大力開展流動黨員臨時黨支部、黨小組“暖心家園”“熱心團隊”建設,建立困難黨員救助檔案,實行動態管理,摸清底數,掌握實情,並建立靈活的幫扶機制。如中建一局成都萬達城項目部黨支部依託項目部,與玉堂鎮機關、永康社區以及兄弟單位間開展了多場籃球和足球友誼賽;春節和“七一”等重大節日期間,黨支部開展了困難農民工慰問和精彩的迎新春演出等;中建二局項目黨小組開展的“送技術,送文化,送法律,送醫療”活動,優先幫助流動黨員解決租房、辦證、子女入學、疾病防治、權益保護等生產生活方面的實際困難,營造“離鄉不離黨,組織在身旁”的溫馨氛圍。

三、面臨主要困境及原因分析

當前玉堂鎮正處於大轉型、大建設、大發展的特殊階段,進出都江堰、來往玉堂的人才加速了流動,黨員流動也十分頻繁,呈現出數量日益增多、區域逐步擴大、時間逐步延長的特點。大量的“組織人”逐步轉化爲“社會人”,流動黨員的管理呈現出“四難”現象。

(一)去向掌握難。一些黨員外出前不向黨組織報告,有的外出後不與黨組織保持聯繫。據統計,在外出務工的黨員中,近半數黨員在外出前未向黨組織報告,加之外出黨員的流動性存在着很大的不確定因素,黨組織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通過其家人、親戚、同學、朋友等掌握他們的去向。

(二)活動開展難。一方面,流動黨員遠離屬地黨組織,流動時間較長,即使節假日回家,也是來去匆匆,很少參加或不參加黨組織的活動。另一方面,大部分流動黨員不願參加所去地方黨組織生活,加之流入地黨組織對流入的黨員難以摸清底子或管理不夠嚴格,由此造成流動黨員的正常組織生活以及教育培訓等,都難以落到實處。

(三)教育管理難。部分社區黨組織尤其是流動黨員流入較多的黨組織在流動黨員教育管理上有畏難情緒,認爲流動黨員情況複雜,管理難度大,對管好管活缺乏必要的對策措施,出現了管理上的“真空地帶”。一些工作地點不固定的流動黨員長期不與黨組織聯繫,成爲掛名黨員;一些流動黨員流出地黨組織管不到,流入地黨組織管不好,成爲“兩不管”黨員。

(四)作用發揮難。一方面流動黨員缺乏發揮自身作用的主動性。一些政治素質不高、立場不堅定的流動黨員,經受不住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重經濟收入輕思想改造,再加上組織的教育管理不能及時跟進,致使其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起不到黨員應有的帶頭作用。另一方面黨組織缺少激發流動黨員潛能的辦法和措施,沒有主動爲流動黨員施展才能營造環境、構築平臺,致使流動黨員的優勢和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

產生上述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經過深入調查分析,我們認爲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思想認識不深。一些社區黨組織和駐鎮項目建設工地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認識不深,重視不夠。有些社區黨組織對流入黨員不聞不問,或者不願接納他們參加組織生活。大多數農民工黨員認爲“出來是掙錢的,不是來做黨員的”,思想認識不到位,亮明黨員身份、參加組織生活不主動、不積極、不上心。二是黨性觀念不強。流動黨員普遍存在黨性觀念淡薄,組織紀律性不強的現象,部分流動黨員在外出時不願向黨組織報告,也不願暴露黨員身份,怕受約束,把自己置於黨組織之外,加之流動黨員工作變化頻繁,在外出期間整日爲生計奔波,既不參加所在地的黨組織生活,也不向原黨組織彙報思想工作情況,忽視了自身主觀世界的改造,在客觀上造成了對黨組織的疏遠。三是教育管理不力。部分黨組織沒有嚴格執行流動黨員管理辦法,更沒有制定切實可行的流動黨員管理措施,在黨員外出時不聞不問,外出後又不與之聯繫,對長期遊離於黨組織外的黨員也不加以幫助教育,致使這部分流動黨員學習活動和思想教育幾乎等於空白。黨員流入地的黨組織對流動黨員管理不重視,黨組織覆蓋面不夠寬,存在怕麻煩的思想,認爲這部分黨員流動性大不好管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工作缺乏主動性、積極性,不願接納他們參加組織生活,對流入黨員不教育、不管理,使得這部分流動黨員無法開展正常的組織生活。四是項目建設工地對黨建工作不重視。大部分駐鎮企業項目負責人沒有受過黨組織的系統培養和教育,因而對黨組織的重要性、地位和作用知之甚少,大都對黨建工作認識不到位、態度冷漠,認同度較低,有的甚至還存有“戒心”,從而導致大多數農民工黨員不願意亮明黨員身份,不願意參加組織生活,使不少的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存在於真空中。

四、幾點工作思考

流動黨員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必然產物,隨着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勞動力在產業間轉移和地區間流動日趨頻繁,外出務工經商和人才流動中的黨員越來越多,流動的範圍越來越廣,必將成爲社會生活的新常態。以“支部建在工地,黨建深入現場”爲工作宗旨,按照“全面推進、深化創建、行業覆蓋、發揮作用”的總體要求,以項目建設工地黨組織爲突破口,引導和激勵流動黨員在工程建設中“亮身份、作表率”,提升流動黨員管理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強流動黨員的管理服務工作,意義十分重大。

(一)走出認識誤區,解決流動黨員“管不管”的問題。流動黨員是黨員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團結凝聚廣大流動人員,推動城鄉統籌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在流動黨員中,多數是年富力強,具有一技之長,他們在外經風雨、見世面,學到了先進技術和經營管理經驗。用好他們有利於我鎮幹部羣衆更新觀念、增長才幹,有利於帶動黨員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因此,要改變過去那種認爲對流動黨員管理無關緊要的錯誤認識,克服畏難情緒,切實做到“兩個消除”:一是努力消除認識上的誤區,克服對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無關緊要的錯誤認識,以及對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畏難情緒。二是及時消除教育管理中的盲區,把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緊緊抓在手上,逐步解決好對流動黨員疏於教育管理的問題。

(二)構築組織網絡,解決流動黨員“誰來管”的問題。根據流動黨員不同的特點,儘可能地健全和完善組織設置,把流動黨員按工作場所、性質分別編入黨支部、黨小組,形成一個覆蓋面較廣的黨組織管理網絡。首先,進一步加強“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在有一定基礎、生產規模比較穩定,特別是用工流動性較強的企業中及時建立黨組織;對暫不具備條件的可按行業、就地、就近建立聯合支部,接收在企業中務工的流動黨員。其次,以流動黨員相對集中的工地爲單位建立黨支部或黨小組,對轄區內的流動黨員進行統一管理。第三,依託社區黨組織。在外來務工人員較集中的住宅區,當地社區黨組織要將流動黨員納入管理範圍,積極組織開展黨組織活動,對其進行教育管理。

(三)創新管理機制,解決流動黨員“怎麼管”的問題。流動黨員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流動性強、分佈廣,要因地制宜,探索靈活有效的管理機制。一是構建四級管理機制。針對流動黨員管理上存在的上管下不管、此管彼不管的現象,構建以“市委組織部—基層黨委—社區黨組織—黨小組”四位一體流動黨員管理機制,層層落實工作責任和要求,做到職責明確、組織健全、管理到位,形成對流動黨員管理工作的合力,確保對流動黨員的管理實效。二是推廣“雙聯雙管”機制。以社區爲單位常態化開展流動黨員摸底調查,進行登記造冊,建立流動黨員信息庫。及時與流動黨員流出地黨組織取得聯繫,明確各自管理職責,做到流出地和流入地黨組織雙向聯繫、雙向溝通、雙向管理,共同解決流動黨員管理“盲區”。三是靈活選擇管理模式。對在同一企業就業的黨員,以非公企業爲依託,實行“同企型”管理;對從事業務相近、利益趨同的黨員,以行業協會爲依託,實行“同業型”管理;對老鄉帶老鄉,聚居在一起,形成地緣色彩濃厚的“同鄉村”的黨員,以同一地籍人員聚居地爲依託,實行“同鄉型”管理。確保黨員不論流動到哪裏,都能參加黨的生活、得到組織關懷。四是探索建立黨羣服務中心。深化商圈樓宇、專業市場等黨建工作,在上級部門的指導幫助下,嘗試探索在行業協會商會等建立行業性黨組織和區域性、開放性、綜合性黨羣服務中心可能性,爲促進樓宇商圈和諧發展做好黨建服務。

(四)多方關心服務,解決流動黨員“管得好”的問題。流動黨員來到玉堂,人生地不熟,要倡導“來了就是玉堂人”的理念,引導他們融入企業、融入玉堂,發揮作用。依託玉堂鎮區域化黨建工作聯席會暨“新玉堂人”聯誼會,積極開展企地共建活動,提升服務能力,激發社會活力,助推項目建設工地黨組織發展。積極搭建“流動黨員”發揮作用的平臺,開展各類主題實踐活動,使“流動黨員”始終在黨旗下流動,在流動中生輝。黨建指導員將進一步加強對項目建設工地黨組織的黨建指導工作,既注意發揮工地黨組織和流動黨員的作用,又注意調動工會羣團組織的積極性,形成工作合力,促進項目建設工地黨組織健康成長。利用節假日等時間,開座談會、茶話會及舉辦各類文體活動,集中慰問流動黨員,聽取流動黨員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意見建議。發動有能力的黨員與流動黨員開展“一幫一”、“多幫一”結對活動,解決流動黨員實際困難,讓他們能時刻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從而保持和增強黨組織凝聚力和親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