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畢業論文

淺談關漢卿雜劇中的女性形象

淺談關漢卿雜劇中的女性形象

淺談關漢卿雜劇中的女性形象

****學院 ****專業

指導老師:

摘要:關漢卿是元代最重要的雜劇作家,是中國古代戲曲創作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創作了六十餘種雜劇,保存至今的有十八種,而其中有十四種都是以女性爲主角展開的。關漢卿通過塑造這些女性形象展現了當時元代的社會生活,他深深地同情和關注封建社會女性的悲慘遭遇,讚揚她們不屈不撓、反抗封建惡勢力的品質,使這些作品具有了重要的社會意義。鑑於此,本文對關漢卿作品中的雜劇中的女性形象進行分析。

關鍵詞:關漢卿;雜劇;女性形象

On the female images in Guan Hanqing's Zaju

********    Director:*********

(College of Law, Political Science and Economic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

Abstract:Guan Hanq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dramatist in the Yuan Dynasty and the representative of ancient Chinese opera creation. He has created more than 60 kinds of Zaju in his life, 18 of which have been preserved so far, and 14 of them are all based on women. Guan Hanqing showed the social life of the Yuan Dynasty through shaping these women's images. He deeply sympathized with and paid attention to the miserable experience of women in the feudal society, praised their indomitable and rebellious qualities, which made these works of great social significance.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male images in the Zaju in Guan Hanqing's works.

Key Words: Guan Hanqing; Zaju; female image

前言

關漢卿的雜劇內容具有強烈的現實性和瀰漫着昂揚的戰鬥精神,關漢卿生活的時代,政治黑暗腐敗,社會動盪不安,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羣衆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的劇作深刻地再現了社會現實,充滿着濃郁的時代氣息。在關漢卿的筆下,寫得最爲出色的是一些普通婦女形象,竇娥、妓女趙盼兒、杜蕊娘、少女王瑞蘭、寡婦譚記兒、婢女燕燕等,各具性格特色。她們大多出身微賤,蒙受封建統治階級的種種凌辱和迫害。關漢卿描寫了她們的悲慘遵遇,刻畫了她們正直、善良、聰明、機智的性格,同時又讚美了她們強烈的反抗意志,歌頌了她們敢於向黑暗勢力展開搏鬥、至死不屈的英勇行爲,在那個特定的歷史時代,奏出了鼓舞人民鬥爭的主旋律。

一、關漢卿雜劇中女性形象的共同特徵

中國幾千年來的封建男權社會基本上都是將三從四德和貞節觀等,作爲對女性的倫理道德要求,女性成爲男性的附屬品。更不要說是寡婦和妓女,她們根本毫無地位可言,不敢對社會產生不滿和反抗。關漢卿是一位善於描繪社會底層婦女的劇作家,雖然他筆下的女性處境卑微、手無寸鐵,但是當她們面對邪惡勢力和門第婚姻制度時,卻敢於反抗權豪勢要。她們大膽表達自己對權豪勢要的強烈憤怒和抗議,挑戰傳統的封建觀念,運用自己的智慧去爭取和保護自己的愛情與婚姻。

首先,出身微賤,社會地位低下。除大家閨秀王瑞蘭,其餘的女性幾乎都是如此。竇娥七歲被賣爲童養媳,後又是個寡婦。杜蕊娘被自己的親孃當作搖錢樹,過的是一種倚門賣笑的娼妓生活。其次,都是被侮辱與被損害者,都是封建統治階級漁色獵豔的對象。如譚記兒,她是一個寡婦,因生的美貌,被楊衙內看中,成爲惡霸漁色獵豔的對象。婢女燕燕更是直接的受害者,她自知身份低賤,只能任人欺壓,即使是後來做了“二夫人”,這種冠冕堂皇的冊封仍然掩蓋不了燕燕被玩弄、被踐踏的命運。最後,是桀驁不馴,敢於反抗的勇者,並非任人宰割的羔羊。假使馴順的羔羊也決心以生命和惡狼決一死戰,那只是因爲被逼得實在無路可走了。竇娥是中國漫長封建社會裏陶冶出來的被壓迫婦女的典型,她生活在世上雖然只有20個年頭,卻承受了現實社會強加於婦女頭上的幾乎一切苦難。她也曾哀嘆:“竇娥也,你這命好苦也啊!”但執意而行的卻是:“我將這婆侍養,我將這服孝守,我言詞須應口。”但這種清苦的最低生活要求也沒能維持住,潑皮無賴張驢兒的闖入,激起了她的反抗。她從一個逆來順受於命運擺佈的弱者,成長爲敢於面對慘淡人生、同命運決鬥的勇士。那發自肺腑的呼喊和臨終前的三樁誓願,顯示了她對曾經迷信過的天地鬼神的否定和誓死也要報仇冤的決心。這就是這些飽受屈辱與踐踏的女子身上所顯現出來的共同的特點。哈姆萊特曾說過這麼一句經典的臺詞:“弱者,你的名字叫女人!”是的,這羣女子個個都是弱者,她們需要強有力的肩膀、強有力的法律來依靠,可是在當時,她們能依靠什麼呢?也許就只剩下她們自身了。所以,這羣叫做弱者的女人起來反抗了,她們爲自己的自由、幸福而鬥爭。在她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身爲弱勢羣體的女性的人格美和她們身上所散發出來的人性的光輝。

二、關漢卿雜劇中女性形象形成的原因

(一)客觀原因-元代的政治文化背景

元代的中華大地是被蒙古族所統治的,爲了維護專制統治,採用“民分四等”的政策,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漢人,四等南人。元朝的統治者廢止了科舉制度,“仕進受到蒙古、色目貴族和官吏的阻礙,尤其是漢人、南人儒士,通過科舉入仕的機會也頗爲渺茫”。文人社會地位明顯下降。元代的社會人羣按照職業被分爲十等,知識分子被列爲僅僅高於乞丐的第九等賤民,“在元代文人與女性同處的邊緣化境遇,導致文人對女性在心理上的認同感”。也正是因爲如此,這種特定的社會現實生活下的女性爲關漢卿的雜劇創作提供了素材,使關漢卿的作品具有強烈的戰鬥意義和社會意義。在文化上,自從蒙古族入主中原後,元朝的統治者對漢族延續已久的文化傳統並不十分重視,作爲封建統治階級的思想武器的儒家文化在元代的地位卻有所下降,這也使得元代的文化處於相對寬鬆的狀態。“在婚姻方面,蒙古族的亂婚習俗衝擊了程朱理學束縛婦女的鏈條,綱常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從這個意義上說,元代女子可以說得到了一種暫時的、有限的“解放”,所以我們所看到的關漢卿雜劇中的女性可以勇敢地反抗封建倫理和門第婚姻制度。

(二)主觀原因-作家的人生經歷和性格

從現在的資料文獻中,我們可以推測出關漢卿出生於金晚期,從一出生就經歷戰亂和社會動盪。成年時期才華橫溢的他想要通過仕途來實現自己的理想,但是生不逢時偏偏當時的元朝沒有實行科舉制度,他的理想抱負沒有施展的平臺,產生的憤懣之情無處發泄。在殘酷的客觀現實下,關漢卿也淪落到社會的最底層,他的生活主要集中在都市的街頭巷尾、勾欄瓦肆、青樓妓館這個範圍內,對發生在都市民衆生活中的種種現象都極爲熟悉。因此關漢卿筆下的女性大都是社會底層的婦女,在這樣的人生經歷下,他纔會有接觸社會底層女性的良好機會,目睹了她們是如何受到壓迫和不公的。關漢卿藉助自己雜劇中的這些女性,對這個黑暗的社會進行精神上的對抗和猛烈批判,抒發自己的憤懣之情,尋找精神安慰。《竇娥冤》中竇娥的冤案在當時是不可能沉冤得雪的,可在作品中我們卻看到了惡人最終受到了應有的懲罰,這不僅僅是觀衆所希望的,更是關漢卿所希望的。同時他也將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寄託在作品中,渴望自己所希望的社會盡早出現,渴望自己的反抗能取得勝利。這也是關漢卿雜劇《調風月》中的燕燕和《望江亭》中的譚記兒等女性的結局都是以反抗勝利爲結局的一個原因。其實這些女性也可以說是關漢卿的理想載體,他想要通過這種表現形式來實現自己的理想。

三、關漢卿劇作在女性觀方面對傳統的顛覆

(一)以滿腔熱情讚美謳歌

社會最底層的女性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婦女沒有獨立人格和社會地位可言。孔子的一-句“唯女子與小人爲難養也”,猶如“鳴鼓而攻之”的進軍號令,什麼“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什麼“餓死事小,失節事小,一張張羅網鋪天蓋地而來,使得婦女失去了應有的人格和自由。至於女性中的妓女、丫頭、寡婦,她們的地位就更低,遭遇就更慘,甚至於被排斥在社會之外。關漢卿的劇作,無論是公案劇還是愛情風月劇,大多是以社會最底層、地位最低微的女性爲主角。這類人物儘管出身微賤,但關漢卿在作品中對她們表達出了最真摯的感情,在作品中賦予這些人物鮮明的人文精神,濃彩重墨地體現了這些女子的正義感、追求自由平等、有同情心、互助互愛、勇敢智慧、富有主見和個性的高貴品格。從關漢卿劇作中所刻畫的女性形象來看,不管是名門閨秀還是青樓妓女,不管是寡婦還是奴婢,從未見關漢卿調笑戲弄她們的筆墨,有的是深切的同情、真誠的愛護,以及對她們人生品格和聰明才智地熱情讚美。像《救風塵》《竇娥冤》、《調風月》等劇作的主人公趙盼兒、竇娥、燕無,一律是女性。趙盼兒妓女出身,竇娥是位小寡婦,燕燕是大戶人家的丫頭,她們都成爲關漢卿熱情讚美謳歌的對象。趙盼兒深明世故,精明幹練,面對狡猾多詐的花花公子周舍,連施巧計多次挫敗了他,解救出了被其拐騙的義妹宋引章。竇娥侍奉婆婆至孝,面對嚴刑拷打不屈服。燕燕大膽潑辣,敢於反抗主子的欺騙和玩弄。

(二)打破封建社會傳統的“男尊女卑”模式

在關漢卿的劇作中,我們還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在努力打破封建社會傳統的“男尊女卑”的模式。女性備受摧殘的社會現實使關漢卿決定用雜劇爲天下婦女鳴一鳴不平,爲婦女社會地位的提高吶喊助威。關漢卿在兩性角色的塑造上,體.現了一個鮮明的傾向:寫女性優於男性,美於男性。這首先現了一個鮮明的傾向:寫女性優於男性,美於男性。這首先表現在男女雙方社會地位的對比上。例如《拜月亭》中的女主人公王瑞蘭,列祖列宗皆貴爲王,其父王鎮又任兵部尚書,而男主人公蔣世隆則只是一個落難的窮書生而已。再如《四春園》中,王潤香是富家閨秀,而李慶安只是一個家道衰落的窮小子。關漢卿的女優於男傾向更大程度上表現爲婦女性格出現的新因素上,她們表現出男子所遠遠不能企及的膽量和見識。關漢卿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不論是大家閨秀還是娼妓丫頭,都帶有幾分野性和辣味,一個個都是對貞淑柔弱等封建婦德的反叛,體現了女性意識的覺醒。她們不再是男人的附庸物,沒有絲毫攀援人格。相反,女勝於男,表現出她們強烈的自尊意識、自強精神和自立能力。

四、結論

總的來說,造成這些女性人生不幸的是封建制度。是它使得婦女連起碼的生存權利也沒有,是它逼迫婦女淪落風塵,是它讓婦女失去了選擇自由婚姻的權利,也是它激起了女性的反抗。關漢卿通過這些女性形象,讓我們看到,在落後野蠻的中世紀,有一批女性在不屈地反抗着壓迫她們的制度,在積極地爭取着屬於她們的幸福和權利,在頑強地要求着司法的公正、世道的清平。這些本性淳良的婦女,只是由於她們堅持了自己所應堅持的,反被這反常的社會所壓迫,逼得她們不得不起來反抗。關漢卿能夠鮮明地寫出這些女性的反抗個性,除了他經常混跡於瓦舍勾欄、煙花柳巷,瞭解她們的不幸遭遇與抗爭精神之外,更多的則是他對這個橫暴貪婪的社會的不滿。他義憤於這非人的社會不給女性以活路,所以他要用他的筆,塑造出一個個敢於抗爭的女性形象,呼籲被壓迫、受奴役的女性勇敢地站出來自己解救自己,也是向窮兇極惡的封建社會的統治者敲響了警鐘:如果不停止這種不正常的社會制度,則必有人起來推翻。這就是他作爲一顆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噹噹的一粒銅豌豆的鬥爭精神。關漢卿是正義的化身,在他塑造的主人公身上,都寄託了他對這不公平的社會的反抗理想。

參考文獻

[1]任毅偉.淺析關漢卿雜劇中的青年女性形象[J].品牌(下半月),2017(03):281.

[2]趙文彥.關漢卿雜劇中的女性形象[J].華章,2017(17).

[3]徐佳超.淺析關漢卿雜劇中的男性形象[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7(06):79-80.

[4]劉燕飛.淺析關漢卿作品中的女性形象[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6(04):142-145.

[5]馮曉琴.關漢卿雜劇創作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延安教育學院學報,2017(4).

[6]程慧琴.最是柔韌女兒心——關漢卿雜劇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17(04):50-54.

[7]張俊卿.論關漢卿雜劇的女性意識[J].陝西教育(高教版),2017(01):81-82.

[8]孫波.論關漢卿戲劇中的三個女性形象[J].赤峯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4):37-38.

[9]白波.關漢卿雜劇女性形象分析[J].參花(文化視界),2017(第3期):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