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教學論文

淺談課堂教學中的“悟”

《辭海》對“悟”的解釋是瞭解、領會和覺悟的意思。作爲我校“導學議練悟”主流課堂教學模式中的“悟”,主要是指反思感悟,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梳理知識點,建立起知識網;闡明各自的觀點,進行思維碰撞,迸發靈感,提高思辨能力;回扣教學目標,檢測目標達成情況;反思思維障礙點,歸納解題規律,總結學習的得與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既是一種學習方法,也是一種思維過程,更是一種學力的修煉和智慧的昇華。

淺談課堂教學中的“悟”

常言道:學之道在於“悟”,教之道在於“度”。對於“悟”,首先它是學習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是學習的一種較高境界。古人曾講:“心之官則思。”非思考不能有悟,作爲學習主體者的學生,如果缺少了“悟”的過程,學習的知識是膚淺的,就不能舉一反三,這與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標是不相符合的。其次,“悟”應該貫穿課堂教學的全過程,而不是一節課的結束部分,“悟”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領會,主動接受,主動轉化,主動思考,最終吸收的過程,而不是教師被動的灌輸。

一、在自學中“悟”,促進知識遷移。新課程標準指出:課堂教學的過程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經驗、認知規律等要素,爲學生提供豐富的背景資料,提供充足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圍繞疑難問題、教學目標、學習方式等進行不斷反思:知識產生的背景是什麼,如何形成新的知識,新的知識能解決哪些問題,還要哪些障礙,怎樣消除這些障礙。通過這些問題的思考,加深了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形成知識與技能,培養了學生利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學可以爲“悟”提供外部信息,而“悟”則可以使“學”得以昇華。如:在教學“分數的意義”時,學生對分數產生的背景、單位“1”、平均分、分數的意義等內容理解是比較困難的,教師設計一系列分的過程,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進行平均分,讓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進行悟,較好地理解分數的意義,也爲後續學習分數與除法的關係以及分數的基本性質埋下了伏筆,巧妙地引發學生繼續完善探究過程,促進知識的正遷移。如果只是“學”,則只是停留在感知的層面上,“學”和“悟”互動的過程纔是學習的最佳途徑。

二、在討論中“悟”,建立知識網絡。議的目的是讓全體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讓優生的思維充分的暴露,讓有困難的同學也能在其他同學的幫助下,有更多的學習機會和獲得成功的機會,揚長補短,使思維的火花產生碰撞,形成新的思想與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學困生沒有話語權,而“悟”則要求不能由別人說出、或代替,而必須是在主觀努力之下的自身的一種體驗和頓悟,正好可以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到思考中。每位同學在議的過程中總會不斷反思自己的觀點與別人有何不同,到底誰優誰劣,別人的方法是否有借鑑之處,能否產生更優的方法,形成新的結論。只有當學生有所“悟”的時候,纔是真的有所收穫。如教學“0有沒有倒數”這一知識點,學生各抒已見,結果出現了以下三種不同的意見:0的倒數是0; 0的倒數是任何數; 0沒有倒數。教師引導學生充分討論,對別人的說法進行反駁。有人說:0乘0得0,所以0的倒數是0;有人說:因爲0×0=0,所以0與0不能互爲倒數;有人說:0乘任何數都得0,所以0的倒數是任何數……學生誰也說服不了誰,就在三方僵持之際,有一個學生突然站了起來,說:我想到了,兩個數的乘積必須是1,這兩個數才互爲倒數,0乘任何數都得0,所以0沒有倒數,這就是“悟”的魅力,學生們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中交流、討論、碰撞、感悟,最後迸發出思維的火花,完善了知識結構,建立了知識網絡。

三、在練習中“悟”,提高解題能力。練習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新授課還是複習課都離不開練習。它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途徑。在練中悟,可以讓學生從一個新的角度,多層次,多方位地對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進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從而深化對問題的理解,優化思維過程,揭示問題本質,探索出解題的規律,溝通知識間的相互聯繫,可以拓寬解題思路,優化解題方法,完善思維過程。在練習過程中,老師可以設計一系列體現各種解題策略基本思想的提示或問題,例如:在解決問題中應用了哪些知識與哪些方法,還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解答,是用常規的方法解答,還另找簡捷的方法,經歷了怎樣的失敗以及獲得了哪些體驗,還有哪些思維障礙,容易出現的常見是哪些等。使學生在提示的指引下或對問題的思考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會探索解題途徑的方法,寫出完整的解題過程,尋找解題策略的多樣化,獲得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四、在小結中“悟”,提升學習能力。課堂小結是課堂教學環節中的重要一環,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具體的知識和技能,還可以促進認知結構的形成,新知識模塊的建立,解題技能的優化和思想方法提煉等等。多數老師往往忽視課堂結尾的悟,常用“留點作業、你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不懂的嗎?……”敷衍了事。其實,在小結中悟,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層反思和梳理所學知識。像“學了哪些知識”之類的陳述型小結,儘量讓“學困生”完成;像“應注意什麼”之類的陳述型小結可先讓“中等生”完成;概括性比較強或深層次的“反思型”的小結則由優等生完成。在小結中悟,可以幫助學生再次經歷核心內容,掌握一些數學思想方法,並有可能爲進行下一階段學習提供思路、目標和內容等,起到承前啓後的作用。在小結中悟,可以讓學生自主體驗學習過程,加強交流與合作,優化學習方法,深化主題,昇華情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悟”是學習品質,學的真諦在於“悟”。學生每一次的悟,都是一次提高,都能引起情緒上的愉悅,增強學習的動力。因些,教師應把足夠的時間與空間留給學生,讓其在思考中領悟要旨,在頓悟中迸出方法,在揣摩中悟到好處,這樣的課堂一定是高效的,這樣的學生一定是高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