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淺談差異教學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差異教學是指“在班集體教學中,立足於學生的個性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以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的教學”。

淺談差異教學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個性差異是教育的結果,個性差異又是教育的依據。只有研究和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並對學生心理的不同特點,進行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國中英語教學要遵循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原則,做到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穫,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使每個學生對自己都充滿信心,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我採取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實施因材施教。下面我把自己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實施差異教學法的一點體會與大家交流。

一.學生的個性差異的兩種基本表現

(一)性格方面的差異

性格是一個人對現實的態度和習慣化的行爲方式中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而具有核心意義的個性心理特徵。中學生由於性格上的差異,會對他們的英語學習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積極向上的情緒體驗,活潑開朗的性格,有助於學生積極參加英語學習活動,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反之則相反。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經常發現有的同學上課經常舉手發言,而有的同學一節課也不說一句話,這樣的學生性格就屬於內向型性格,這樣勢必影響他們的口語,而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就是要求說的,不善於表達的學生怎樣會有一口流利的英語呢?但是內向型的同學也有他們的優勢,那就是心比較細,更善於靜下心來學習,他們喜歡思考,分析,能夠把自己置身於閱讀材料的情境中。因此在閱讀方面,內向的學生得分普遍多一些。外向型的學生在課堂上表現更積極,更自信,更健談,更有利於語言的學習,而且外向型同學在做聽力時反應較快,易於冒險,能以最快的速度回答即使他們對某一問題或某一項並未完全聽懂,他們也能快速選擇答問題的答案,因而得分普遍較高。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注意觀察學生們性格上的差異,從而能對不同性格學生採取不同的引導方式,讓學生注意調整,使性格差異造成的偏差降到最低點。

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既是教師的辛勤勞動和學生刻苦的結果,又與學生的性格特徵息息相關,受學生性格特徵的制約與調節。個性是影響學生課堂表現和他們的英語學習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我在英語教學中注重從學生的性格特徵上去分析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原因。我根據對學生個性的瞭解,對學生根據不同的個性給予不同的指導,從而在練習實踐中培養和減少了性格差異帶來的影響。

(二)基礎、學習習慣等方面的差異

學生的學習成績除了受個性差異的影響之外,還受學生基礎、學習習慣等方面的影響,不同基礎的學生在接受同一語言點的效果是不一樣的。通過對我所帶的七年8班43位學生剛進入中學時的調查表明:有12位學生由於之前的英語基礎薄弱,而帶來英語學習的困難;8位學生沒有英語學習習慣和學習技巧;13位學生由於漢語學習抑制影響英語學習;其餘10位學生英語學習能保持良好水平,在聽、說、讀、寫等方面比較輕鬆。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從學生英語學習的不同實際出發,在同一班級中制定多層次的教學內容,實行多層次的教學: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制定知識點和基本技能較高的內容和要求;對於基礎較差的學生,在制定課堂教學內容時,要求他們掌握最基本的知識點,從語言基礎入手,從而讓基礎差的學生感到自己也能學會英語,從而樹立自信心,減少英語學差生的出現。

二.根據學生的不同差異組織差異性教學

華式差異教學中指出在班集體教學中,立足學生的個別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促進每個學生最大化發展的教學。爲此,教師不僅要樹立“課堂上給每個學生平等的學習機會,將學生差異作爲資源來開發,使每一個學生都成爲主動學習的主體”的教學理念,在尊重差異的前提下更加關注學生智能的差異、學習動機、興趣的差異、學習風格、方式的差異以及認知準備的差異,並且從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進行有彈性、多樣化、體現激勵與發展性的教學處理,使師生的資源與潛能達到內在與外在的和諧開發,實現教學的雙贏與共進。

因而我在班級教學中以尊重學生個性爲前提,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接受能力、知識積累不同,進行異步教學。具體做法如下:

(一)提出差異性要求

在教學目標統一的情況下,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設計不同的知識和能力要求,向學生提供多樣的、不同成層次的教學,消除“被冷落的學生”這一不良現象,促進有差異學生的普遍成長。如我在進行每個模塊二單元讀寫課教學時,將課文理解部分根據班內學生英語學習基礎和能力不同,分爲兩類題型,如:對於基礎較高能力較強的學生我會給他們一些問句讓學生結合課文大意回答問題;對於基礎較差的學生,爲了讓他們充分參與課堂教學我會給他們一些通過課文大意進行判斷的小題。這樣,每個同學在課堂教學中都有所收穫。

(二)設計差異性提問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教師要鼓勵學生根據教學內容提出自己認爲有價值的問題,通過這些問題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智力、能力等不同方面的差異,探索不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差異,教學中堅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兩頭”實施分層次教學,鼓勵不同的學習方式,讓每一位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歷程中獲得成功,避免兩極分化。

(三)設計差異性作業

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衆多的,有層次的題目供學生選擇。具體做法是:

首先,把每天的練習題分三個層次(基本練習題、發展題、思考題)。基本題主要是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一些基礎知識,全體學生都必須按要求完成;發展題有一定難度,只要求中上成績的學生完成;而思考題只提供給優生思考。

其次,我根據課堂教學的知識結構和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提供不同的作業內容,供學生自主選擇、設計,或選擇一組有層次的課外作業習題,讓學生選擇完成其中一部分。

再有,作業的形式也要有變化,才能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需要。我通常採用的作業形式有:自選作業。即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自己選擇課本上一定量的練習題作爲家庭作業;自編作業。根據學生實際,自編相關的習題,作爲課外作業;自批作業。學生將某次作業進行相互交流,讓學生當一次小老師批改作業。

通過差異性作業,使優生感到吃的飽,差生感到消化得了,在不同程度上都得以發展。

(四)進行差異性輔導 

培優補差是課堂教學的必要延伸。培優工作,主要採取多形式多方法與優生共同提高英語能力,讓其始終保持積極的思維狀態,引導拓展知識面。而補差工作將貫穿於教學過程的始終。通常在課前,我會引導他們複習舊知識,以並進行知識的順利遷移;課中,給他們提供更多回答問題、提出問題的機會;課後,我還要針對作業中出現的錯誤,與學生共同尋找錯誤原因,進行當面講解,單獨輔導。

三.針對個性差異采取不同的評價

《新課程標準》指出,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以往的教學中,評價主體基本上都是隻憑一紙試卷的成績給予評價。《新課程標準》強調,評價應該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要以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發展爲出發點,評價體系在形式上要多樣化,主體上要多元化,要採用形式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着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以及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一)採用個體自我差異評價法

個體自我差異評價是以被評價對象自身的過去的或者其他方面的成績作爲分界點。如果我們不管這些差異,以同一水準來要求他們,勢必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影響他們的自信心,不利於學生的發展。因此我覺得采取“個體自我差異評價法”對於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是可行的。因而我鼓勵學生建立“學生個性成長檔案袋”。“學生個性成長檔案袋”展示了每一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做的努力,取得的進步、以及學習成果,它爲老師、家長及學生自己提供了學習進步與否的憑據。同時,在成長檔案袋中,教師對學生個人的突出表現及其在集體中的發展水平進行評價,讓學生逐步學會認識自我、完善自我、挑戰自我,學會對自己的行爲負責,樹立自信,從而促進其更好地發展。

(二)採用相對評價法

相對評價法是以所有同類的平均水平爲界界點的。有時爲了達到某種目的,瞭解班內或某個學生在某段時間的學習狀況,我設計統一考試,根據考試情況來確定一個分界點,以起到表揚先進、鞭策後進的作用。

(三)變換考察方式

英語學科,多以給出指定的句式及單詞內容,通過師生共同參與,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即興表演,師生共同考查、評價每個學生的口語交際、聽力及英語的表現力,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建立家校互通,取得家長支持。

在英語學習中,教材、教師的教學和家長的配合是分不開的,家庭作爲孩子學習的第二個場所,顯得極爲重要,因此我在日常的教學中積極與家長構建英語學習統一戰線,共同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孩子學習的堅持性、毅力和承受困難和挫折的能力,加強學校和家庭的互通。

實踐證明,當我們懷着一顆愛心去觀察每一個學生,注意發現並善於捕捉其每一個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鼓勵、肯定,用揚長教育對待中差生,就會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激發自尊心,克服他們的自卑心理,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通過近幾年在英語課堂中實施差異教學,讓我體會到作爲老師,我們有責任關注學生差異,進而激發每個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促進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提高全體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