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大學生就業論文精品多篇

大學生就業論文精品多篇

就業的論文 篇一

【摘要】

近年來隨着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畢業生的就業制度需要不斷的改革來順應廣大畢業生就業形勢的需要,這也使得高校就業指導課程的改革變得越來越重要。文章通過對新時期大學生就業現狀的分析,找出了影響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構建原因,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高校;就業指導;課程體系;構建

一、新時期我國高校就業指導課程的現狀

近年來隨着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畢業生的就業制度需要不斷的改革來順應廣大畢業生就業形勢的需要,這也使得高校就業指導課程的改革變得越來越重要。由於就業競爭的激烈,全國很多高校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越來越重視,不斷進行完善就業指導課程的構建和就業指導中心的設立,地方政府部門也都出臺了各種規範畢業生就業的政策。雖然有政策的支持,高校也在不斷地改進就業指導的工作,但是,目前我國的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很多高校尚未真正落實學校制定的政策,開設的就業指導課程也只是流於表面的形式,缺乏專業的教師隊伍進行指導,更不用說構建科學規範的就業指導課程,因此,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必須通過專業的就業指導者或者教師,構建出具有創新理念的課程,才能促進和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率。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課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對就業指導課程高校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固定的上課時間,有較強的隨意性和臨時性。很多高校並未將就業指導課程列爲必修課程或者選修課程,對該課程缺乏明確的認識,學校對開設改課程沒有統一的規範和要求,因此,開設改課程的隨意性較大,比如,開設在晚上,很多學生晚上都有自己的安排,沒有時間去上就業指導課,而且大學生對就業指導課的重要性沒有足夠的認識。

第二,就業指導課程的內容缺乏系統性,且指導的方式單一。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課程基本是針對畢業生的,因此課程體系沒有做到全程性。在指導方式的選擇上,由於課程內容以及就業形勢的原因,大多以商業性的內容爲指導,比如面試應聘技巧、求職包裝等,忽略了學生應該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再者,就業指導課程的形式極爲不規範,大多以講座的形式存在,過於臨時和零散。

第三,高校就業指導教師缺乏專業的訓練,講授的課程重理論缺乏實踐。隨着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一批批的就業指導輔導員也隨之擴招,多渠道招聘的輔導員使得就業指導的質量和專業性失去了保障,因此,解決教師隊伍素質的專業化是目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面臨的最大的難題。

二、影響新時期我國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構建的主要因素

(一)新時期高校大學生的心理特點。由於新時期大學生與以往大學生所處的成長環境不同,因此,新時期的大學生在自我意識以及思維能力方面顯示出更加成熟的特點,但也有一些大學生存在幼稚和不成熟的心理特點。首先,新時期的大學生自我意識發展較強但是不成熟。處在青春期的大學生在身心發展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大學的生活環境爲他們自我意識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但是,他們的世界觀尚未成熟和定型,因此,大學生對社會的經驗不足,也缺乏對自己客觀的認識。其次,新時期大學生的邏輯思維得到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抽象思維能力,但是思維具有很強的主觀色彩。再次,大學生在大學校園可以體驗豐富的生活,也會產生豐富的情感,對生活、對國家、對朋友的感情等,但是大學生的情緒和情感波動比較大,經常處於矛盾中不能自拔。最後,大學生具有較爲堅強的意志力,但是缺乏長久的穩定性和平衡性,容易盲從,缺乏果斷的心理。大學生的心理特徵決定了他們對自我的認識,也影響了就業指導課程的發展方向。

(二)用人單位的需求。新時期對高校就業指導課程的構建,一方面要考慮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專業能力,另一方面必須要了解用人單位的需求,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在求職的過程中有的放矢,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一般來講,用人單位比較青睞具備以下特點的畢業生:

第一,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認同所應聘單位的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和支柱,只有員工認同了企業的文化,才能與企業共同成長。因此,有的企業在招聘的過程中會直接表示認同企業文化是招聘的原則之一。第二,能夠忠誠與企業。據調查顯示,很多國企,外企以及民企的人力資源在招聘員工的過程中,寧可招聘能力差一點,但是具有忠誠心的員工,也不願意招聘具有高能力但朝三暮四的員工。第三,具備敬業精神的專業的技術能力於職業素養。敬業精神和職業素質體現的是人的情商和心理素質的高低,而專業技能主要是考查畢業生的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

因此,大學生要想在當今的就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重視對以上三個方面能力的培養。

三、構建新時期我國高校就業指導課程的對策

首先,明確新時期就業指導的理念,重視對大學生實踐能力的鍛鍊和對未來職業生涯的合理規劃。很多高校目前對大學生就業的指導頂多算是出謀劃策,而非真正培養大學生的生存技能和實踐能力,因此,在新時期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構建中,應該彌補對大學生生存技能的訓練,幫助大學生做好未來的職業規劃。

其次,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應該建立與企事業單位之間的聯繫,爲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提供實踐的平臺,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真正實現價值。新時期我國高校的就業指導課程體系要以國家的就業指導內容爲基礎,在此基礎上聯合企事業單位,更好地促進大學生的就業。

最後,高校需要將就業指導課程歸入學習的總體教學計劃之中。爲了適應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需求以及達到對大學生就業指導對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新時期我國高校應該將就業指導課程納入各個高校的總體教學計劃中,開設爲必修課程,每個年級以不同的內容和重點有層次地遞進,增強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重視,這是每一位從事高校就業指導工作者的責任。

參考文獻

[2]程緒彪。對高校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建設的思考[J]。池州師專學報,

[3]王玉江,顏彬,段善利,於德華。就業指導課程體系的建設初探[J]。中國大學生就業,

當代大學生如何直面就業壓力 篇二

鑑於這樣形勢,大學生在現在的學習生活中就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更多解吸取先進的思想先進的經營理念,並且勇於把自己推銷出去。很多求職者就業期望過高,尤其是大學生,他們思想獨立,通常的教導無法在短期內使其調整就業期望,在現實面前也容易泄氣或產生自卑心理。良好的心態最重要,認識到客觀現實,調整人生規劃,相信自己、相信未來。所以大學生的自我完善應當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一)身體素質。身體素質包括身理素質和心理素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現代化生活的節奏日趨加快,要求要有一個良好的身體才能足以應對當今的社會壓力,”病秧子”是得不到企業的認可的,因此在大學期間我們就應當鍛鍊自己,經常參加體育運動。同樣,心理上的素質也是很重要的。在未來的面試、就業過程中,大學生所面臨的考驗將是巨大的,因此對於大學生來說,應聘職場首先就需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這就要求大學生從此時此刻就開始培養自己,不論是在即將到來的實習還是以後的面試和工作中,這都是非常重要的。過硬心理素質的前提是要有充分的準備,倘若在面試前不做好充實的準備,那麼無論面多少回也是不會成功的,所以充足的準備是必須的。其次,保持一顆平常心是很重要的。在面對許多次的失敗後,許多心理素質不好的人就會喪氣。而對於初次涉世的大學生而言,所面對的挫折將是更加巨大的,所以這就要求大學生對每一次的面試做充分準備保持一顆平常心,勝不驕,敗不餒。

(二)知識素養。對於大學生而言,知識是很重要的,這也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作爲學生的本職,學習知識是永遠也不會過時的話題,在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後應當讓自己朝着這一方面發展,在大學期間努力紮實好自己的專業基礎知識,這樣將使自己在未來的工作更容易適應工作所帶來的壓力。當然,學習的基礎知識不能只侷限於那些單純的理論基礎知識,還應有些實際應用的知識,並且加以實踐的操作,這樣的知識將是更有用於未來的工作崗位。

(三)社交能力的完善。大學人際交流與溝通的機會是遠遠大於在中學時候的機會,一般的大學都開設有許多的社團,這一方面不僅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另一方面,是很大程度上是給學生創造與他人交往的機會。大學生應當抓住這個機會,鍛鍊自己與人溝通的能力。也可以學習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比如吉他、舞蹈等等,因爲這可以幫助你成爲一個豐富的有情趣的人。美國工作尤其看重這一點,他們往往並不要求員工是一個在專業上多麼拔尖的,但希望員工是一個很全面、平衡的人。

總之,面對當前的就業形勢。首先,我們要刻苦學習專業文化知識,爲以後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要廣泛的涉獵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同時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培養認真積極的工√本站★√作態度,爲以後的工作提前積累各種經驗。爲以後的升職或者跨專業就業奠定基本。再次,培養一種勇於創新的辦事理念,以便適應社會的高速發展。敢於推銷自己,爲自己爭取更多的機會。最後,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婚姻觀,並處理好與學習關係。相互促進。爲以後把握好家庭與事業的關係打下良好的開端。

就業創業論文 篇三

【摘要】

調查結果顯示,咸陽師院學生自主創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經驗不足、能力欠缺、資金缺乏和信息不暢等。加強自主創業教育的對策一是幫助學生正確樹立創業觀念,強化創業意識;二是全方位構建創業教育體系,提高學生創業素質;三是積極宣傳國家政策,爲學生創業提供全方位支持。

【關鍵詞】

咸陽師院;大學生;自主創業;問題;對策

大學生創業是社會創業的組成部分,創業的大學生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國現在和未來民營企業的生力軍。大學生成功創業,除了解決自身的就業與生存問題,還能提供更多的社會就業崗位。大學生結合自身的知識和專業背景進行自主創業是實現其人生價值的重要渠道。

咸陽師範學院爲了更好地促進在校生和畢業生自主創業,爲大學生自主創業開展更加有針對性的創業教育和提供更多的支持,組織了咸陽師範學院大學生自主創業情況的調查。此次調查由教務處資助,政治與管理學院組織實施,進行了爲期三年的調查與跟蹤。調查初期,在咸陽師範學院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學生和部分畢業生中發放問卷1200份,回收1139份,其中有效問卷1072份,佔總回收問卷的94.12%。隨後,調查組與其中部分同學保持聯繫,跟蹤其對自主創業的認識與實踐的變化,同時對新入校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情況進行調查,深入瞭解學生對學校創業教育的需求和建議。

一、大學生對創業的認識

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學生對創業話題大多很感興趣,但較少有人對創業主動進行深入瞭解,付出實踐者更少。調查數據顯示,在調查初期,只有11.6%的學生表示沒有過創業打算,其餘88.4%的學生對創業都或多或少有些想法。相比較而言,來自於就業機會相對較多的大城市學生的創業意願明顯不如來自小城鎮和農村的學生強。但是有創業想法不代表真的會創業,有能力去創業。其中,大多數學生並不能說出創業到底是什麼,以及怎樣去創業。把想法付諸實踐或正在準備創業的學生只佔到有想法學生的15.2%,在有過創業實踐的學生中也只有五分之一左右掘得第一桶金。後期的跟蹤調查發現,由於感受到學校對學生創業工作的重視,部分學生更加關注創業問題,主動加深對創業的認識,積極開展創業實踐的學生人數也有小幅提升。可見學校對學生創業積極性的發揮有着重要的作用。

咸陽師範學院學生創業的目的不盡相同。有近70%的學生認爲創業是一種養家餬口的手段,13.6%的學生把創業當作是一種生活方式,其餘一小部分學生渴望通過創業實踐理想,“成爲一個對社會更有用的人”。越是來自生活環境單一、經濟條件較差的農村和中小城鎮家庭的學生持“養家餬口”觀點的越多,可能是因爲就業機會相對較少,所以認爲創業可以賺錢,可以避開嚴峻的就業壓力。這些學生的創業行爲往往也就越具有盲目性,成功率也相對很低。他們多是選擇啓動資金少、風險小的創業領域,比較注重短期收益,缺少長遠考慮,比如,有學生想要開火鍋店、服裝店及在學校周圍開辦培訓班等。這種創業往往在初期新鮮感強,但不容易持之以恆,在創業過程中遇到挫折也容易放棄。持創業是一種生活方式或爲了實現理想的學生多是來自於就業機會較多、經濟條件較好的大城市家庭。由於對金錢的需求不是特別迫切,一旦做出創業的決定相對會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思路,大多會認真思考創業的目標、需要哪些資源和能力,以及如何去實現的問題。如果第一次創業失敗了,大多能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重新整合資源,等待下一次創業的機會。

二、學生自主創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此次調查顯示,經驗不足、能力欠缺、資金缺乏和信息不暢等因素是制約學生創業的主要問題。大學生創業要想成功,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良好的溝通能力和人際關係能力、較強的心理素質,以及挑戰精神、創新意識和適應能力等。在調查過程中,學生普遍反映沒有創業的經驗,感覺知識儲備也不夠充分,更不能有效地運用理論知識去指導創業實踐。53.3%的人都認爲他們的創業經驗不夠,作爲學生基本以學業爲主,很少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與社會接觸少,真要創業的話覺得手足無措。另外,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大學生創業成功的一個基本條件,而有33.5%的學生表示他們對風險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不會應對創業中將要面臨的壓力與挑戰,也很難接受創業失敗。

資金缺乏是制約大學生創業的又一主要瓶頸。64.1%的受調查學生認爲創業存在的主要障礙是缺少啓動資金。其中來自於農村的學生佔到一半以上,只有12.4%的大城市學生認爲資金是障礙。可見,咸陽師範學院學生創業的資金主要來自於家庭,家庭的經濟條件影響了學生創業活動的實踐,政府投入的相關資金有限,且很難惠及所有有創業意願的學生。由於缺少風險評估機制,創業學生缺乏財產抵押擔保,獲得社會融資也極其困難。許多學生坦言,如果家庭條件不寬裕,還是先找個工作解決生存問題,等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再考慮創業才比較現實。

另外,據調查顯示,多數大學生對於國家出臺的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相關政策、法規不是很清楚,甚至一點都不知道。這是由於學校教育仍是管理型、封閉型爲主,對國家的相關方針政策宣傳力度不夠;也可能是因爲國家出臺的相應政策法規,在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讓學生不能感受到實惠;或者是學生本身缺乏瞭解的主動性。所以,雖然較多大學生有創業意願,但持觀望態度多、採取行動的少。

三、加強自主創業教育的對策

咸陽師範學院學生創業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共性問題,這些問題困擾和阻礙着學生自主創業的開展。學校作爲教育的主體,創業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方面。首先,應該從上到下重視創業教育,把創業教育滲透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幫助學生正確樹立創業觀念,強化創業意識。學校應定期組織自主創業報告會,使學生在正確認識社會的基礎上了解社會需求,從思想上認識到創業本身就是對創新能力、挑戰精神、心理素質及適應能力的提高,認識到創業既可以爲社會做貢獻,又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其次,全方位構建創業教育體系,提高學生創業素質。大學生創業必須具備相關知識、技能、經驗以及心理素質等,這些都是創業成功的基石。學生對學校能夠提供的創業教育和創業指導抱在很大的希望。所以,學樣應該開設與創業相關的教育課程,主要針對創業基礎、實務知識和創業選擇的培訓與教育;並開設一些專門的管理能力、人際關係能力、適應能力等培養課程。另外,組織一些實踐性很強的社會實踐活動和創業實踐活動,全方位立體地提高學生創業素質。在調查過程中,60.6%的學生認爲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利於自己的創業。還有31.3%學生覺得做兼職也能幫助自己創業。學校開展各種實踐活動,進行模擬創業,讓學生在社會實踐、創業實踐等活動過程中融入所學知識,真正感受到創業過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難,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從而提高自主創業的成功率。

第三,學校還應積極宣傳國家政策,爲學生創業提供全方位支持。學校除了是教育主體,還是學生與政府、學生與社會的中間人。爲了給學生創業做好服務,學校應大力宣傳國家有關創業的政策法規,讓學生更多瞭解,更加有效地利用國家好的政策,在創業中少走彎路。學校也可以聯繫成功企業家來校演講和進行創業輔導,以及幫助學生聯繫政府和企業的資金支持,爲學生創業提供更廣闊的平臺。在成功企業家和成功創業人士的協助下定期組織創業大賽,並對優勝者的成功方案提供獎金和資金扶持,鼓勵學生把創業的想法變成現實。創業成功的學生也可能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資助學弟學妹們,形成良性循環,既培養了學生的創業能力,又很好地解決了學生創業資金缺乏的問題。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高質量的就業。鼓勵和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是擴寬大學生就業渠道的重要途徑,也爲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提供一個多彩多姿的舞臺。

就業的論文 篇四

【摘要】

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隨着我國經濟的突飛猛進以及計劃生育的有效實施,我國的人口增長速度明顯降低,人口模式雖然已經轉變爲“三低模式”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但是,最新的人口統計顯示,我國人口總量已達到13.7億。龐大的人口總量給我國的就業造成巨大壓力。再次,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大量轉移,每年涌入城市的非農勞動力以及新增城市勞動力,給我國的經濟發展造成巨大壓力,且成爲我國當前和今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目標。

【關鍵詞】

就業;失業;就業政策;人口

一、我國當前就業形勢及存在的問題

(1)就業人口增長快、失業率高,就業形勢嚴峻。首先,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以及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與完善,而且,城市與農村的經濟和社會差距不斷拉大,使得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迅速轉移。這些轉移到城市的勞動力希望在城市裏某到職位,以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況。其次,每年城市新增就業人口(包括高校畢業生和達到就業年齡的人口)數量龐大,這些就業人口都給我國的就業造成巨大壓力。最後,我國是用城鎮登記失業率來測量我國的失業率的,所以這個失業率不包括不登記的城市失業人口以及其他未登記的失業人口,因此,現實中的失業率依然很高,就業形勢很嚴峻。

(2)舊有的體制機制造成就業渠道窄。在改革開放以前我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在這種經濟體制下,人們的就業首選渠道是國有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以及政府機關單位。然而,在當前我國人口總量龐大,就業人口劇增的情況下,舊有的國有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提供的工作崗位已經不能滿足就業需求了。但是,在中國的城市尤其是農村,有相當一部分人依然存在這樣的觀念:國有企業、政府機關等單位的工資收入有保障、退休養老有保障、工作無失業風險。所以這些觀念導致很大一部分就業人口尤其是高校畢業生都選擇去上述這些單位求職,以致於造成相當一部分人失業、坐等就業。

(3)勞動力供給和需求不匹配,造成結構性失業。勞動力的需求層次與勞動者個體的素質差異之間的矛盾是造成當前結構性失業的一個重要因素,這種矛盾在結構性失業中主要表現在:勞動者的素質與崗位需求之間的不匹配。雖然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漸形成了公有制爲主體非公有制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且市場經濟體制不斷髮展和完善,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不斷調整。但是,當前我國的產業結構仍然是不夠優化的。例如,我國的第一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遠遠大於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而第三產業的優勢就是能夠極大的吸收就業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在我國的一些經濟發達地區,仍存在一些產業與提供的崗位需求與勞動者的自身素質不相適應。例如,在我國的廣東地區,一些製造業雖然可以吸收大量的勞動力,但是,這個產業不能爲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等素質人才提供相應的崗位,在這些工廠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從工廠的門衛到辦公室經理基本上看不到大學畢業的高素質人員。這種現象就造成了我國的大學生就業難。因爲在我國第二產業中佔據重要地位的製造業不能夠提供大量的適應高素質人才的工作崗位。我國的製造業只是單純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只能充分利用廉價的勞動力而不是知識密集型或者資本密集型製造業。

(4)勞動力市場發展不成熟。我國的分配製度是:按勞分配爲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黨的十四大確立我國經濟制度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市場經濟不僅要完善產品市場更要發展和完善要素市場特別是勞動市場。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就是要鼓勵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到生產中參與分配。而當前我國除按勞分配以外的其他要素分配都沒有積極的參與到生產分配中。要素市場中尤其是勞動市場發展不夠完善和成熟,主要表現在:以市場機制爲導向的勞動就業模式沒有充分建立、就業培訓以及崗前培訓等一系列與就業相關的配套服務沒有建立。從而導致市場在優化配置勞動力資源中的作用大大減弱。

(5)社會保障制度不夠健全。由於我國是從舊有的計劃經濟體制逐漸改革發展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轉型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遺留一些舊有的阻礙市場經濟發展的問題。例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障只完整的存在於國有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等。而其他的私人企業個體戶等經濟單位則不能提供完全的社會保障。我國還沒有在全國範圍內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這就不能保證整個社會的就業人口在就業和擇業上進行自由和公平選擇。因爲,相當一部分人在擇業時選擇進入政府機關和國企等社會保障健全的單位。

二、造成我國就業問題的原因分析

(1)經濟轉型帶來的阻礙因素。當前我國處於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以及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的時期。既存在國有企業和集體所有制企業等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經濟單位,亦存在鼓勵和發展公有制以外的其他所有制。雖然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相同的,即都是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在很多方面的待遇不同,最典型的就是社會保障制度以及職工福利待遇方面。這就造成勞動者在就業和擇業時優先選擇公有制行業,使得就業渠道狹窄,造成大量的的失業者。

(2)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的不合理。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總量取得翻天覆地的成績,但是,若進一步分析這經濟發展的結構就會發現,我國的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亟需調整。長期以來,我國的產業結構不合理,第二產業中的製造業飛速發展,爲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出突出貢獻,我國也成爲“世界工廠”。但是我國的製造業重點是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這些產業吸收的只是低廉的勞動力,所提供的崗位只是簡單、機械、重複的崗位。他們雖然在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上發揮重要作用,但是對於每年城市新增就業人口中的大學畢業生不能發揮作用。

(3)我國的科學文化教育比較滯後。我國的科學文化教育比較滯後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我國在教育和科技發展方面的投入遠遠小於其他發達國家。這就造成我國科學文化教育的發展不能與我國的經濟發展相協調相適應,甚至在某些方面會阻礙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是我國的科學文化教育特別是大學教育與社會需求脫軌,不能很好的滿足社會需求。大學畢業生自身的素質與勞動需求不匹配。

三、解決上述問題的措施

(1)保持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經濟的平穩發展和經濟總量的持續增加是解決我國就業問題的根本之舉。只有經濟的發展和繁榮,才能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才能爲就業市場的配套服務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只有經濟發展了,才能健全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從而減少就業人口的後顧之憂。

(2)發展科學文化教育。國家和政府應該加大對科學文化教育的投入,大力發展科技和教育,加快發展職業教育。提高勞動者素質,加強人力資源投入,提高人力資本。就業問題的解決更重要的是靠勞動者素質提高,自身就業技能增強。而這些都要靠教育以及職業技能培訓,因此,要大力發展科學文化教育。

(3)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知識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產業,更好的吸收高素質人才。加大教育投入和人力資本投入,提高人口素質只是改善勞動者自身的就業擇業素質,要想使他們的素質發揮就需要社會提供這樣的崗位。這就需要調整和優化我國的產業結構。

(4)注重社會建設,爲就業服務。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我們應該更加註重社會建設,建立健全覆蓋全社會的社會保障制度,使得勞動者在就業擇業時,主動選擇非公有制行業。

因此,要把就業放在國家發展戰略的層面上,成爲經濟發展的一個目標。就業是民生之本,把就業放在社會建設的優先位置。

參考文獻:

[1]李仲生。中國的人口與經濟發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宋海萍,張柯。中國勞動就業問題研究[J]。雲南:雲南民族大學。2010

[3]趙曉昕。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就業問題[J]。企業導報。2009(11):13

[4]趙履寬。再論勞動就業問題[J]。人口研究。1981(4)

就業創業論文 篇五

[摘 要]微觀創業是勞動者不靠政府創造或提供就業機會而靠自尋資源、自找機會來自主創業、自行致富及自我發展的自力更生的活動,適合於農民工、畢業生和城市下崗待業人員實現自我就業,有利於緩解當前就業壓力、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困難。政府對此要提供政策支持,要通過繼續改善宏觀經濟成效來提供良好的基本環境。

[關鍵詞]微觀創業;就業;

經濟增長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帶來嚴重就業問題。四萬億投資計劃具有重大戰略價值,相應就業舉措也成效顯著。但因就業條件不同,就業基數過大,全面解決就業問題仍然極爲艱鉅微觀創業對保增長、保民生具有重大意義微觀創業是所謂“草根經濟”的核心概念;是指社會勞力在不直接依賴政府資源和社會外力的情況下自求生計、自謀出路的謀生興業活動;實質是勞動者不靠政府創造或提供就業機會,而靠自尋資源、自找機會來自主創業、自行致富和自我發展的自力更生活動。實踐上,微觀創業主要指勞動者個人根據身邊存在的謀生條件和可能來幹小活、掙小錢、逐步增加收入並積累財富的個體經濟過程;也指在個人財富、經驗、知識和技能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實現諸如發展成小企業、小產業乃至小規模經濟等更大創業的飛躍,即私營的塊體經濟過程。其中, 個體經濟過程適合於每個勞動者,可使人人獲得就業機會, 具有最廣大的就業容量,是產生塊體經濟過程的基礎,是 “保民生”的最重要方面之一;而塊體經濟過程則適合於小有成就的勞動者,可帶動更多的人進行就業,是個體經濟過程的昇華,是民營企業之母、民營經濟之源、國民經濟發展的最重大方面之一。

微觀創業在我國既有的民生政策實踐中已有多種表現和有益探索:諸如提倡和幫助下崗工人再就業和自主創業, 提倡、甚至適度資金支持大學生在校開始自主創業,變救助性扶貧爲開發性扶貧,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的創辦與發展, 發展和繁榮鄉鎮街道企業,倡導和鼓勵公司加農戶的經濟運作模式,倡導和扶助個體農機聯合跨區運作,等等。這在東南沿海地區已有十分廣泛而成功的經驗,即使在中西部地區也有成功的典範和重要的啓示。有一種情況是,農民在原來見慣不慣的地方發現可市場化的資源,並把它變成謀生的機會。譬如,湖南竹產區有一農民發現竹鼠是美食,可藥用,還有優質毛皮,幾乎全身是寶,具有很大的市場價值;便着手飼養開發,取得了良好效益,逐漸形成了一個小產業。同在湖南,有農戶發現山雞好養好賣,就着手開發了山雞養殖,幾年下來就變成了百萬富翁。竹產區的另一種資源是竹纖維,比棉花、亞麻等傳統纖維和現代化纖更綠色、更舒適、更高品質,在國內外市場頗受歡迎,價高勢暢,潛力無限。雲南臨滄地區就有人甚至比精明的浙江人還先看到並開闢這一商機,形成了“工廠帶農戶”的模式,不僅直接創造了工廠就業,還把荒山野地變得價勝良田。

另一種情況是,以某一傳統生產爲中心,順應市場,略有調整,自然而爲,即改變了生產方式,擴大了生產品類,實現了生產升級,形成了多圈產業,創造了多層收入,帶動了多村致富,形成了大面積就業。安徽碭山縣一梨農幾年前發現碭山梨越來越不好賣,只好爛掉或倒掉;原來是化肥農藥用多了,味道很不好,名果已不名了。於是,他決心只用有機肥。結果,梨品極佳,當年不僅賣得好價,而且很快脫銷;這使他發現了重大商機。他與鄰居合議,共種有機梨, 全由他包銷;這使他來年獲得巨大收益。周圍各村農家看在眼裏,癢在心裏,做在手裏,都跟着種起有機梨來;由他包銷。爲穩定有機梨生產,他又大規模養豬,確保有機肥的市場化供應。這樣,他不僅成了最大的有機梨種植戶和養豬專業戶,而且還成爲周圍農戶的義務指導、豬糞供應商和果品收購商,年收入超千萬。其他也學着種梨養豬的農戶年收入三四百萬的比比皆是,一般致富的就更多。還有一種重要情況是,城市失業或無業居民發現農村天地廣闊、大有可爲,而跑到農村去謀生創業。北京市有市民到郊區去承包山地搞種植養殖的,有的甚至不惜把城市戶口變成農村戶口來獲得農業生產資源以謀求自主創業。

就業創業論文 篇六

《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有機結合之路徑探討》

【摘要】創業教育已成爲世界教育界的共識,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其認定爲“第三本教育護照”。就業輔導是我國大學生就業前的準備性教育,是緩解就業壓力,促進畢業生順利就業的重要措施。

高校如何將二者有機結合是我們實踐探索的重要課題。本文結合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實際和課題要求,探索二者有機結合之擴展體系與實踐活動體系,建立示範促進機制,從而產生最佳效果。本文謹予闡述,與同仁切磋。

【關鍵詞】創業教育;就業輔導;擴展體系;示範促進機制

一、我國的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工作

創業教育系開發青少年創業素質,培養具有開創型個性和能力的現代人才的教育。就本質而言,是一種新興的高級生存教育,發展教育和創新教育。加強高校創業教育,已成爲各國教育界的共識。

我國創業教育理念普及較晚,至20xx年教育部才召開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和促進大學生自主創業視頻會議,提出“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戰略方針。溫xx要求把創新創業教育和自主創業內容納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把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我國高校開展創業教育,對造就時代發展要求的合格人才,緩解就業壓力具有現實和深遠的意義。教育部近期強調,各高校要根據本校實際,抓緊制訂實施創業教育教學計劃、創業教師隊伍建設計劃、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建設計劃和針對畢業生的創業指導服務計劃等四個計劃,全面開展創業教育、實踐培訓和指導服務工作。

同時呼籲全社會將大學生創業工作作爲國家大事、民族大事、青年大事,攜手奮進,全力以赴,努力形成一套完善的促進大學生創業的政策體系,建立一整套有中國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和機制,營造一個全社會共同支持和促進的大學生創業社會環境,培養和造就一大批大學生成功創業的典型人物。

自主創業只是大學畢業生的一種選擇,目前就業依舊是主流取向。就業是畢業生的人生髮展需求,也是從求知學子向社會職者轉換的重要抉擇。

就業輔導旨在使畢業生做好就業準備,確立正確就業觀,調適心態,端正態度,瞭解形勢,掌握應聘技巧,順利與單位雙向選擇。高校就業輔導承擔着比以往更迫切的歷史責任。如何做好就業輔導,是高校就業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因素之一。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發展之基,就業之源。大學生是亟待就業的龐大羣體,也是潛在的創業力量。就業是人生必走之路,而創業則只是一種選擇,二者是必然與或然關係。必然中含或然,或然數量與質量制約着必然。

如何使二者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營造大學校園濃郁的創業與就業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探討兩者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的有效機制和操作模式正是我們亟待探索的課題。

本文旨在從深與廣兩個維度,探討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結合之路徑,以期推動就業與創業持續發展。

二、創建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有機結合之擴展體系

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在實踐中實行怎樣的操作模式和方法。筆者以爲,建立二者結合之擴展體系,做到六個結合,就能提高結合之實效性、全員性與整體性,產生增效作用。

1、創業教育、就業輔導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生正確的創業觀、人才觀和就業觀。對形勢有正確認知,對自身綜合素質正確評價,樹立遠大理想,畢業後順利就業或自主創業。

2、創業教育、就業輔導與加強學風建設相結合,提高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提升培養質量和就業競爭力或創業專業實力。加強學風建設要求完善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方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採取有效管理措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3、創業教育、就業輔導與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得到創業體驗和鍛鍊,增強創業意識和就業創業技能,培養創業、創新能力和就業變通性、職業適應性。學校應創造條件和機會,在時間、地點、引導、經費、組織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和落實。

4、創業教育、就業輔導與心理素質教育相結合,及時疏導就業或創業時的心理困惑,消除心理障礙,保持樂觀自信心態,增強心理素質和抗干擾能力。調適就業壓力帶來的自卑、焦慮、急躁、盲目、依賴等消極心理。

5、創業教育、就業輔導與教學改革相結合,明確改革方向和目標,發揮高職教育以就業和創業爲導向的原則,探討適應性、科學性更強的教學模式,以便加強學生的內涵建設,提升培養質量和綜合素質,應對就業壓力帶來的挑戰。

6、創業教育、就業輔導與拓寬就業渠道,鼓勵自主創業相結合。學校應建立長期穩固的實習就業基地,主動尋求與大企業聯合辦學,採取“訂單式培養”,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有條件的可建立創業孵化基地,設立創業資助基金,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

高校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開展十幾年來,由點到面,由淺入深,由普適化指導到個性化指導,由注重實踐操作到關注理論研究,已形成一定特色的理論體系和操作模式。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如何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創建統一的有效機制,還需做深入研究和探索。各校要結合自身特點,採取靈活形式,把此項工作貫穿於整個大學教育和人才培養全過程。

三、創建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有機結合之實踐活動體系;

創業教育是爲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培養創業素質和能力,創造條件,待畢業或就業後走自主創業之路。就業輔導是爲激勵畢業生積極學習,提高就業技能和就業競爭力,瞭解國家就業政策和有關就業信息,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價值觀,掌握求職應聘技巧,調適就業心態,樂觀面對人生選擇。二者都需要正確理念,完善人格,良好心態,較強的知識和技能儲備,都要有面對社會,經受考驗的意志和品質。因此,將二者有機結合,統一進行,建立共同的實踐活動體系,在實踐中鍛鍊,在活動中感悟,讓畢業生迅速成長,早日成熟,面對社會,迎接挑戰。這一實踐活動體系基本操作方式可包括:

1、校史教育。以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23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艱苦創業的實踐歷程與創業精神感召學生,開展校史教育和展覽,促使學生體味、領悟,引發心靈震撼,接受潛移默化的影響。

2、課外活動。持續開展廣泛的與創業、就業相關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得到鍛鍊,加深認知,提高就業與創業素質和能力。

3、社團創業。支持和扶植學生創業社團,提供相應經費,積極引導進行校園創業活動。如“藝繡”繡品社和電子維修社就是榜樣。其繡品和維修服務已走向社會,呈現創業雛形。

4、參觀考察。組織學生到本院畢業生開辦的企業參觀考察,學習學兄學姊的創業榜樣,吸取創業或先就業再創業經驗,瞭解創業甘苦,以便及時規劃職業人生。

5、自編教材。結合本院創業歷程,充分調研學院先行創業成功典型,聯繫畢業生創業與職業規劃設計,自編校本教材,製作課件與光碟,利用多媒體進行現代化教學,使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形象生動,深入人心。

6、規劃大賽。開展校園職業規劃設計和創業設計大賽,提高畢業生就業或創業意識,明確今後實訓、實習、實驗的目標性和方向性。

7、演講報告。邀請往屆優秀畢業生來校演講,報告,舉辦座談會、訪談會等,介紹就業經歷與體會,創業歷程與成果,充分發揮榜樣示範作用。

8、創業園區。組織學生積極參與本院畢業生創業園設計和建設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得到鍛鍊和教育。有條件的可藉助創業孵化基地自主創業。

9、工學交替。積極組織在校生在學習專業課前參加“工學交替”活動,學校與企業對接,課堂與車間合一,讓學生感受企業文化,瞭解產品製作流程,熟悉企業文化和勞動特點,認識社會和市場,建立一定的人脈關係,爲回校後學習專業知識和將來就業、創業打下基礎。

10、實習鍛鍊。學校實行“2+1”培養模式,學習兩年後,到企業實習鍛鍊,掌握技術,瞭解工廠和工人,檢驗學習知識和技能,鍛鍊能力和素質,完善人格和品質,做好就業和創業準備。

11、模擬應聘。畢業生在參加正式應聘前,可參加學校組織的模擬應聘,鍛鍊實戰能力,練習應聘技巧,認識自身不足,補缺補差,以便將來能順利求職應聘。

12、聯合創業。畢業生與在校生聯合創業,畢業生爲主導,在校生勤工儉學一起參與,藉此培養創業能力,瞭解社會,熟悉客戶,爲就業或創業打下基礎,鋪平道路。

13、積極實訓。實訓中心有先進設備,有富有(下轉第32頁)(上接第30頁)經驗的指導師傅,學生可根據自己專業,利用課內外時間積極參加實訓,學習操作技能,掌握關鍵技術,努力使自己成爲熟練的技術骨幹,應用型高技能人才。

14、假期打工。學生利用寒暑假按自己規劃或安排,到相關企業、公司打工鍛鍊,提前與企業聯繫,建立人脈關係,學習技術,熟悉公司業務流程,對將來應聘或自主創業大有裨益。

15、心理諮詢。就業辦心理諮詢室,負責日常心理輔導與諮詢工作。畢業生求職應聘前,開設心理輔導講座,個別諮詢隨時進行。疏導心理,調適心態,讓學生保持樂觀態度,勇敢面對競爭。

開展上述活動要鼓勵學生髮揮創造性,主動性,以主人翁態度參與。自信、自強、勇於拼搏,敢於成功永遠是創業者的品格。就業壓力雖大,卻壓不垮勇敢者,不經風雨,永遠不會成功。

四、建立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有機結合之示範促進機制

學院自身是創業典型,自20xx年始,連續六年被評爲全省高校就業先進集體、就業標兵,20xx年被評爲安徽省創業教育示範校。20xx年又被評爲全國就業典型經驗50強高校。院長創業的感人事蹟,給學生一種無聲而深刻的教育,先創業的學子,行業雖各不同,但創業動機和力量卻都來自母校。先行創業的畢業生有的已成行業鉅子,企業成爲行業龍頭,他們又成爲後畢業學生的榜樣,發揮着示範效應。學院發揮這一優勢,形成一種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有機結合的示範促進機制,持續發揮促進與社會助長作用,有效推進後續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工作,同時也帶動學院發展。這一機制主要包括:

1、學院自身創業典型事蹟,通過校史教育和展覽,對每一屆學生髮揮示範效應和榜樣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教育學生,教育背後,學子心潮澎湃,暗潮涌動,一顆創業的種子即刻埋入心田,待機發芽、生長。

2、先畢業學生創業成功,涌現大批創業典型,對學弟學妹發揮直接的示範效應。身邊榜樣,激勵與啓發勝過千遍說教。典型帶動,學有榜樣,有效促進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工作。

3、創業成功學子,心懷感恩之心,慷慨解囊,捐資助學,援建母校,對學弟學妹成長和母校持續發展發揮助長促進作用,同時激勵在校學子,爭走創業之路。

4、畢業生創業典型,應邀返校現身說法,開講座,作報告,舉辦座談會和訪談會,說服力強,感人之深,勝過老師教誨,發揮巨大促進作用。

5、早期創業學子,企業規模較大,爲擴大生產,每年來校招聘,促進學院的就業工作。

6、學院領導每年都到企業考察,探望聯誼,加強交流,增進感情。畢業生在不同地域,不同行業,將有關信息提供母校,作爲學院教學改革,修訂課程體系,安排就業,規劃創業的依據。

五、保證擴展體系與實踐活動體系效果的措施

創建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有機結合之擴展體系、實踐活動體系和示範促進機制,使創業教育和就業輔導融爲一體,不斷深化和擴展,可成爲全院工作的導向盤和助推器。

1、聯動運作。此項工作是一個複雜系統,僅靠一個部門難以完成,必須調動全院各部門各系的智慧和力量相互協調,聯動運作。

2、措施保證。創業與就業,靠的是實力,學院必須以加強內涵建設,大力改革教學,探索新的培養模式,提升教師素質,加強管理水平,建立綜合評價體系等措施予以保證。

3、內化機制。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有機結合擴展體系和實踐活動體系,對畢業生而言,僅是外部施教與施助,他們能內化到何種程度,則取決於其自身內化機制。因此,要提高實際效果,主要靠啓發其自覺性,激勵內部動機,自我學習,自我加壓,使外因與內因有機融合,促進效益最大化。

基金項目:本文系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申報的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重點教學研究項目“‘六個結合,全面滲透’創業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課題的子課題(項目編號:20101660)。

作者簡介:

尹良成(1966―),男,講師,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就業辦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業與創業教育等。

劉賢利(1957―),男,副教授,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心理諮詢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就業與創業教育等。

參考文獻: 篇七

[1]卡瑪。誰說本科生找不到好工作[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

[2]吳翔。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09(S3)。

[3]蒲昕豔。應對危機調整心態——淺析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7)。

就業的論文 篇八

【摘要】

在全國畢業生大幅增加就業壓力加大與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網店創業成爲了當代大學生解決就業壓力的有一個途徑。本文立足於大學生網店創業的這一現象,分析大學生網店創業存在的問題並對此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

網店創業;創業政策;創業平臺

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XX年全國大學畢業生人數將創歷史新高,有680萬人,再加上往屆遺留下來的大量已畢業未就業的大學生,20XX年的就業形勢異常艱鉅。各地方爲鼓勵大學生就業,出臺了許多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的優惠政策。

近幾年來,電子商務發展呈井噴勢態,網民增長較快,民數量達到5.38億,互聯網普及率爲39.9%。而商務交易類應用的快速增長,使得絡應用更加豐富,經濟帶動價值更高。其中,網上支付用戶年增幅80.9%,在所有應用中排名第一,旅遊預訂、網絡炒股、網上銀行和網絡購物用戶規模分別增長了77.9%、67.0%、62.3%和45.9%。據淘寶網數據顯示,2009年的網上交易額超過2000億元,同比翻番,佔國內社會消費零售總額的2%;2010年網購額達5231億元較2009年實現翻番增長,網購市場交易額佔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提升至3.3%;2011年網購額達6100.8億元;預計3年內網上交易總額將超萬億元,佔社會消費零售總額比提高至6%。

以上數據可以發現,中國互聯網應用正顯出網絡消費快速增長的顯著趨勢。但是和美國相比,民在互聯網應用結構上仍存在較大差異:美國互聯網在網絡消費指數上得分幾乎是中國的三倍。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明,我們中國的網絡消費增長還有更大的空間,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是可行的。

一、大學生以網店創業帶動就業的優勢分析

1、創業環境非常有利

民數已經達到5.38億,網購交易額已達到7849億元。2010年以來國家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和規範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措施各地政府也不斷加大對電子商務發展的扶持力度促進了網購市場規範性的提升推動了網絡購物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同時,現在很多大學生選擇網上開店創業,也得到了學校以及家長的支持和鼓勵,大大的增強了大學生創業的信心。對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也具有積極影響,對大學生職業素養和綜合能力提升、豐富校園文化內涵、促進畢業生就業和拉動經濟等也都具有較大影響。

可見,無論是行業發展前景、國家政策、學校家長支持力度等各方面,都爲大學生的創業營造了一個十分有利的大環境。

2、網店門檻較低,易於操作

開網店的前期投入並不大,首先只要有一臺電腦和一根網線硬件條件就可行了,其次網店是虛擬的不存在水費、電費和店鋪租賃費用等費用的支出,第三網店開店本身是免費的,電子商務模式目前是最先進的營銷模式,按訂單組織貨品,收款發貨,幾平不存在任何風險。

網上開店基本不受時間和場所這些因素的限制,給大學生創業者一個很自由的經營空間。網店的開設是在已有的平臺上進行經營,由平臺運營者來維護網站的正常運作,可以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不停地運作。網上開店也不存在經營場所的限制,網店是虛擬的,只要創業者有足夠的商品,可以擺上成千上萬種商品,而無需考慮營業面積的問題。

對於大學生自身來說,具有文化水平較高,對新生事物有較強接受力的特點。特別是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經過幾年的專業學習,已經對電子商務理論知識,以及一般的操作流程比較熟悉,思維也較靈活。這爲開網店打下了一個紮實的基礎。

3、積累經驗,爲就業創造有利條件

在校大學生最缺乏的就是工作和社會經驗,而用人單位往往最看重這一點,所以說社會經驗是非常重要的就業條件。對於大學生網上開店來說,從進貨到營銷,再到成本覈算、完成交易,每個步驟都能使學生們把書本上的理論用於實踐,這將爲同學們積累大量的工作和社會經驗。同時也爲將來的就業打下一個紮實的基礎。

二、大學生開設網店的建議

1、選擇一個好的經營平臺是成功的開始。

同學們不能盲目地建立自己的商品銷售網站。建立自己的網站需要較大的前期投入,還需要懂得一定的網絡技術,而且經營過程中的宣傳推廣成本也非常高。同學們可以選擇入駐大型運營平臺,如淘寶網、網易商城、新浪商城、易趣網等,這一模式的優勢是人氣很旺,也不需要很多前期投入,可以以較少的投入獲得較高的收益。我們本學院的同學大約90%使用淘寶網購物平臺,淘寶網在國內C2C市場的市場佔有率高於80%,裏面網店經營配套的系統軟件也很多。

2、貨源是成功的關鍵

貨源是個重要問題,很多同學難以找到穩定可靠的貨源,這成爲了創業網店開設過程中最大的麻煩。貨源可以由以下幾個渠道解決:①進入當地的批發市場,從中尋找到自己滿意的貨源;②直接從廠家進貨,可以拿到更低的價格,更具有競爭力;③尋找當地的實體企業,爲其做網絡代理商;④在淘寶網中尋找網絡代銷貨源;⑤通過自己的親戚朋友幫忙,尋找到一些市場上不足的緊俏商品;⑥利用自己的創意,自己動手製作個性化商品。

3、服務是成功的保障

作爲店主而言,如果將網店做爲自己的一番事業,哪麼做好網店服務,提高顧客的購物體驗是網店成功的保障。網民對網店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挑剔的,除了貨品本身外,還希望網店做得美觀漂亮。第一印象對於我們的認知還是十分重要的,在網店中商品的所有信息都是通過眼球來獲得,所以在美觀上下一些功夫是店鋪興旺的制勝法寶。

解決好物流配送問題也是我們網店提高服務質量的途徑。和實體店鋪比較,網絡店鋪不可避免要更多地運用到物流系統。無論在商品的採購過程還是零售過程中,好的物流夥伴都能爲自己的業務開展提供很好的保障。作爲商家更加應該主動和快遞公司搞好關係,通過與快遞公司的合作降低單件商品的物流費用,同時增加自己的銷售量,最終達到和快遞公司共贏的目的。消費者對一個賣家商品的評價往往不僅指商品本身的質量,還包括所選用快遞公司的服務質量。

三、結束語

總之,大學生選擇網店創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就業壓力的越來越大也迫使大學生們去找到新的就業方式和途徑,最終解決自身的就業問題。目前的大學生是在互聯網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對網絡的熟悉和知識的掌握,使的網店創業形式更適合他們。大學生開網店,只要在行動中慢慢積累經驗,注重實踐,找到好的渠道和方式,就會取得創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