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量一量》說課稿

第1篇:《量一量》說課稿

《量一量》說課稿

《量一量》說課稿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量一量》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一、說教材

在《學習》書中的主題:有用的植物中有一個“長鬍子的洋蔥”這一知識點,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對於測量的理解大不相同,這就蘊含着許多教育機會和教育價值,經過考慮,我決定用這個點作爲載體來嘗試設計一次有關測量的數活動。我認爲測量的核心是測量工具與測量方法的有機統一,在測量過程中,幼兒能獲得很多知識經驗,如用同一工具測量不同的物體,用不同工具測量特定的物體。

二、說教學目標

1、瞭解測量在生活中的用途,初步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並學習記錄。

2、嘗試用尺和替代物玩量一量的遊戲,對測量活動產生興趣。

我爲什麼要以這兩個作爲我的教學目標呢?原因有二:第一,測量是在生活中能爲人們工作生活帶來方便、提供便捷的一種方法,大班幼兒在生活中很少接觸到測量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因此,我的第一條目標就是這樣定位的。第二,大班幼兒處於幼小銜接的過渡期,他們在不久的將來就要學習用尺來進行精確的測量,而我想借助今天的活動來激發他們對測量的興趣,爲今後的學習埋下伏筆。

三、說教學過程

第一個環節:生活中的測量。

經驗來源於生活,幼兒在生活中能接觸到一些測量,可是,對於這樣的測量他們並不理解,也沒有仔細觀察過,用生活化的圖片和照片來作爲本次活動的導入環節,能更好的促動幼兒之間的互動和經驗的碰撞。

第二個環節:自由測量——玩尺

前期幼兒沒有很多關於測量的經驗,我只是在區角活動中提供了一些替代物和工具來進行測量。可能通過這些個別化學習活動中,有的孩子有了一些經驗,可卻是不完整的、片面的。因此,在這個環節中,我製作了一個fLAsH課件,用尺子提問與自我介紹來學習用尺測量的方法。

第三個環節:第一次測量(用尺測量不同長度的吸管)

緊接着,就是自由測量了。建立在第二個環節的基礎上,我在這裏用了不同顏色的.吸管來測量,目的有二:1、發現同種長度的物體測量出來的結果一樣;2、不同長度的物體,數字越大長度越長,數字越小長度越小。在這個環節,同時鞏固了正確使用直尺的方法。

第四個環節:第二次測量——學着用尺和替代物測量。

其實,生活中的測量到處都有,用尺測量只是一種媒介和方法,可能,最實用的還是利用替代物來測量,比如:媽媽給孩子買衣服、買鞋子會用手來當替代物等。因此,本環節的目的就是讓幼兒通過藉助替代物和尺來進行測量。並且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提高幼兒之間的協商與合作能力。

第五個環節:延伸

也是《學習》中提到的“長鬍子的洋蔥”,在自然角用水培的方法培育洋蔥,讓幼兒嘗試用替代物和尺來量一量洋蔥的長鬍子。讓測量變成他們生活中的一種方法,積累測量的經驗並會運用到生活中去。

第2篇:《量一量》說課稿

這就是你要找的《量一量》說課稿範文,邏輯嚴謹,脈絡清晰。

《量一量 比一比》說課稿

乾溝橋國小 姚爭豔

各位老師們,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量一量,比一比》。我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課。

一、說教材

這節課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實踐活動課,是在學生學習了“釐米和米的認識”的基礎上展開的實踐活動。教材安排了量一量、比一比兩個內容。通過測量身高或身體某些部位的長度、測量教室內物品的長度或高度、以及用合適的方式描述鱷魚的長度等活動,加深學生對釐米和米的認識,鞏固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初步培養長度觀念。

二、說學情

二年級學生已經較系統的認識了米和釐米,學生也具有了一定的測量長度的生活經驗,只是學生的空間觀念比較薄弱,動手操作能力比較低,缺乏實踐的條理性和目標性。

三、說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根據上述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經歷實際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初步形成對周圍一些事物的量化概念。

2、在實踐活動中,能夠用比較合適的方式描述物體的長度,在比較、修正測量結果的過程中,體會測量的本質,培養估測能力,建立初步的長度觀念。

3、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從以上確定的教學目標出發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經歷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發展長度觀念。而難點是:體會測量的本質。

四、說教法和學法。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這節課我主要採用教法:引導探究,合作學習。學法:動手實踐,小組合作。

五、說教學具準備

學生尺,軟尺,捲尺,測量記錄單

六、說教學過程

這節課我是按照以下四個環節進行教學的:

1

第一個環節:複習舊知,做好準備

1、激活經驗,製造認知衝突。

讓學生用手比劃1米、1釐米、60釐米等長度,在學生比劃不出來的時候,告訴學生課桌的寬大概就是60釐米,以此引導學生髮現,光記住1米、1釐米的長度是不行的,還需要了解身邊一些常見事物的長度,只有我們對身邊事物的長度熟悉了,才能藉助他們瞭解和認識更多事物的相關信息。

(通過比劃學生不熟悉的60釐米,激發了學生了解身邊物體長度的需求,引發了學生想繼續學習本課的興趣,大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做好測量前的準備

先出示學生尺、軟尺和捲尺。請學生分別說說這些尺子怎麼使用?測量時要注意什麼?(重點讓學生說出:0刻度要對準物體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拉直等)

然後引入課題:今天我們就用這些工具來量一量,比一比我們身邊的事物吧。板書課題(這些課前的充分準備,不僅讓學生對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了複習和鞏固,也爲下面活動的展開做了良好的鋪墊) 第二環節:實際測量,認識身邊物體的長度

這個環節是分5個層次展開的

層次

一、觀察圖片,瞭解測量內容

課件出示書本88頁圖,請學生說一說圖中的同學都在測量什麼?

層次

二、以測量兩臂展開長度爲例,做好測量指導

首先提出測量要求:四人一組,一人當模特,兩人測量,另一人記錄測量結果。(然後請兩名學生上臺,教師示範測量)

接着學生小組合作,測量兩臂展開的長度

最後組織反饋。讓學生說說用的是什麼工具?怎樣測量?結果是多少?

預計學生的測量結果不完全相同,先讓學生討論爲什麼結果各不相同?如何記錄測量結果?引導學生根據這些測量結果,得出:兩臂展開的長度大約是1米30釐米。

層次

三、分組實踐,積累直觀經驗

有了前邊的測量經驗,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合作測量身邊的事物,在確定2

測量對象後分別展開測量。測量前,教師再提出要求,請學生先估一估再測量。要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測量的機會,並在記錄單上記下測量結果。然後彙報,最後總結板書:

肩寬 大約30釐米 一步長 大約40釐米 講桌長 大約1米 身高 大約1米35釐米 課桌高 大約70釐米

層次

四、利用所學知識,積累更豐富的直觀經驗

讓學生獨立測量一拃的長度、手掌的寬度。然後彙報總結。(板書)

層次

五、建立所測物體長度的表象 這一節是通過三個活動來進行的

(1)用手比:學生邊讀板書中物體的長度,邊用手比劃長短。

(2)閉眼想:教師讀板書中物體的長度,學生閉眼想實際物體有多長

(3)說關係:如課桌比肩寬長一些,身高和兩臂的關係差不多,一拃比課桌短的多等。

(這幾個環節通過小組合作測量身邊事物的長度,使學生初步形成對周圍一些事物的量化概念。再通過用手比、閉眼想、說關係等多種方式,使學生形成所測量事物長短高矮的表象,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突出了本課的重點。) 第三環節、藉助身邊事物,描述其他物品的長度,發展長度觀念

層次

一、用合適的方式描述“鱷魚身長6米”

先出示課件,讓學生整體感知鱷魚6米的長度,然後引導學生試着用兩臂展開長度和肩寬來分別表示6米,讓學生體會用不同的方式描述物體長度的價值。

(通過這一系列用我們熟悉的物體的長度作標準,去表示新的事物的長度,讓學生對這個事物有了具體的量化概念,既體會了測量的本質也培養了學生的估測能力,還建立了初步的長度觀念,更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層次

二、自主選擇素材描述物品的長度

學生獨立完成書本89頁填一填,選擇一種動物,用自己的方式描述這種3

動物的身高或身長。完成後,全班交流、修正。

(這是本課的練習,練習是鞏固新知,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對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一環節, 有機地配合新知的學習,通過實踐活動,加深學生對測量本質的體驗,同時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初步建立長度觀念,並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重視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培養。) 第四環節、回顧與總結

教學結束時,讓學生說一說這節課有哪些收穫,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通過回顧總結,既鞏固了這節課的知識,也讓學生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七、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是對關鍵的知識點進行了書寫,這樣便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而且還比較簡潔,一目瞭然。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一些粗淺的認識和構想,如有不妥之處,懇請各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4

標籤:說課稿 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