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國小六年級語文《伯牙絕弦》說課稿

第1篇:國小六年級語文《伯牙絕弦》說課稿

國小六年級語文《伯牙絕弦》說課稿

國小六年級語文《伯牙絕弦》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國小六年級語文《伯牙絕弦》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說教學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25課《伯牙絕弦》。《伯牙絕弦》是一篇文言文,講述了一個千古流傳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與鍾子期的真摯情誼令人感動。本文行文簡潔、流暢,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義差別不大。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藉助註釋初步瞭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積累中華優秀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三是體會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及本班學生的.實際學情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⑵瞭解祖國悠久燦爛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和魅力,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2、能力目標:

能根據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3、情感目標:

積累中華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感受藝術的美好。

說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讓學生憑藉註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背誦積累。

2、教學難點:

體會伯牙,子期之間真摯的友情。

說教法,學法

1、教法:

運用“以讀代講”法,“情境感悟”法,和“點撥引導法”。

2、學法:

採用“自讀自悟”,“合作學習”滲透“讀,思,議,悟”等學法。

說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二、初讀感知

讓學生讀熟課文的基礎上,體會文言文的節奏美,也爲下面理解文言文做鋪墊。

三、初解絕弦

四、再解絕弦

環節設計目的是瞭解故事的主要情節,感悟重點詞句,理解人物之間互相理解的深厚感情。

五、回味絕弦

設計了《高山流水》的音樂欣賞,讓大家在美妙的音樂中感受藝術的魅力。

亮點

“以讀代講”、“情境感悟”,理解“知音”。

爲了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結合,設計了拓展練習,培養學生想象能力的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2篇:國小六年級語文《伯牙絕弦》說課稿

這是一個互助平臺,爲您提供大量國小六年級語文《伯牙絕弦》說課稿範文,送一篇給你。

國小六年級語文《伯牙絕弦》第一課時說課稿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八組課文中的第一篇《伯牙絕弦》,本組教材是以感受“藝術的魅力”爲專題來組合課文的。《伯牙絕弦》講述了千古流傳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子期的真摯情誼令人動容。

本文是學生第二次接觸文言文,學生初次見識文言文是五年級下冊的《楊氏之子》。本文行文簡潔、流暢,不足百字,古今字義差別不大,因此對這篇文章提出了三個學習方向:一是讓學生藉助註釋初步瞭解文言文大意;二是積累中華優秀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互相理解、互相欣賞的純真友情;三是體會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二、說學習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及學生的實際學情,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朗讀課文,讀通文意,重點理解:絕、善、鼓、峨峨、洋洋等字詞意思,及重點句的意思,並熟讀成誦。

2、能力目標:

能根據註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情感目標:

積累中華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

三、說學習重難點:

重點:學生能憑藉註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容,在此

基礎上記誦積累。

難點: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知己情誼。

四、說教法,學法

根據文言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學情,我採取了“以讀代講,以做代學”法,“情境感悟”法和“點撥引導法”。本課教學立足於語言文字,讓學生品味詞句,在朗讀中感悟伯牙和子期的真摯情感,在創設的高山流水情境中,再一次感受友情的美好和藝術的魅力。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做好引導者,共同參與者的角色,引領學生走進文本。

現代教育倡導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堂應該平等對話,有效教學。因此我採用任務引領,自讀自悟,滲透“讀,思,議,悟”等學法,與學生共同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

五、說學習任務及過程

上課開始,我以簡短的談話導入:有一個故事千古流傳,令人吟誦至今,它記載了兩個好朋友之間深厚的情誼,它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伯牙絕弦》。(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這樣的導入直接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同時也揭示了本課學習的內容與友情有關。

(一)前置測評任務 任務一:彙報展示

課前蒐集關於“俞伯牙和鍾子期”的資料,各小組選代表展示。(板書俞伯牙 鍾子期)

設計意圖:檢測學生蒐集整理信息成果,給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初步瞭解俞伯牙和鍾子期。

任務二:理解課題,激趣導入

師:看了課題,你理解課題的意思的嗎?

(教師設置任務,引導解釋課題意思。重點:絕:斷絕。) 師: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伯牙絕弦”的意思,那麼伯牙是誰?他爲什麼“絕弦”呢?

設計意圖:通過第一個問題,使學生能夠結合重點字理解課題意思;後兩個連問則是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本課探究學習的慾望,水到渠成,自然流暢地導入到本課的探究學習之中。

(二)導學任務

任務三:整體讀文,初步感悟

1、讀對字音。

現在我們先來自由讀課文,有生字的地方,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教師指名讀,正音。

2、讀出停頓節奏。

教師範讀,學生聽並畫出停頓,學生依據畫出的停頓再讀課文。

3、讀出古文的韻味。 指名讀、小組齊讀、賽讀等。

設計意圖: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課文。並且提出了由易到難的三個層次。

1、讀準字音,

2、讀出停頓節奏,

3、讀出古文的韻味。原因是文言文比較難度,所以安排了讀的要求有層次。在教學時,我適時進行範讀,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古文和現代文不同,要注意讀出它的節奏和韻味。

任務四:小組交流,初解知音

1、出示文言文學習方法

出示學習要求:藉助課後的註釋;聯繫上下文理解;結合自

己蒐集查找的資料來理解。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讓學生回憶學習文言文方法,做到“有法可依”。

2、小組交流:結合註釋和工具書理解每句話的意思,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疑問?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的自學和交流時間,讓他們在小組內自學、互學、交流,讓他們的思維碰撞出火花。在學生交流時,教師參與到各小組中,與他們一起探討交流,對他們疑惑的問題進行適當的點撥。

3、小組彙報 預設問題:

①理解 “善”字不同用法:“善鼓琴”“善聽”“善哉”。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漢字在不同的語境中表達着不同的意思。

②當你讀到“峨峨兮”“洋洋兮”時,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泰山呢?把這樣的畫面讀出來。

③既然說伯牙善鼓琴,那麼他的琴聲一定不僅僅是泰山,江河吧?還會有好多場景,如:志在清風、明月、春雨、楊柳??,假如現在你是子期,當伯牙鼓琴,你會怎麼讚歎?(師引導學生仿照課文說話)

設計意圖:在展示環節,各小組將並與全班同學互動交流。在展示重點句時,引導學生重點讀,反覆讀,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特點。學生在交流了句意後,我又讓學生仿照句式來說話,“善哉,——兮若——”不僅積累了詞語,也讓學生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各小組之間互相質疑、補充,積極參與,生生互動、師生互動,體現了生本理念。

任務五:再讀絕弦,講述知音

預設:齊讀課文,教師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設計意圖:一是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感知;二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任務六:隨堂測評任務

預設:說說重點詞、句的意思。(教師發放課堂檢測題) 設計意圖:一是檢測學生本堂課的學習情況;二是進一步強化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

(三)補學任務

任務七:回味絕弦,背誦課文

要求: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背誦課文。

設計意圖:記誦積累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讓學生背誦本文使學生在培養語感的同時積累文言詞語,爲今後開展文言文教學奠定基礎。

國小六年級語文《伯牙絕弦》第二課時說課稿

(一)前置測評任務

任務一:原文填空,複習舊知 預設:

1、教師多媒體出示原文填空題,學生寫在作業本上,並解釋加點字詞的意思。

2、齊背課文

設計意圖:複習鞏固上節課的知識,檢測學生背誦情況。

(二)導學任務

任務二:品讀課文,感悟知音

預設問題:

1、我們能從課文哪些句子中形象地感受到伯牙善鼓琴,而鍾子期又真的善聽呢?

2、好一個善彈得伯牙,好一個善聽的子期,這就是“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1)“念”字和前面的哪一個字意思一樣?都是什麼意思?(想)無論你伯牙所志、所念、所想,我鍾子期都能知道。板書:志 念

(2)看來善聽的子期不僅聽懂了伯牙的琴聲,還聽懂了伯牙的心聲。用一個常用的成語講他們是:心有靈犀、心心相印。板書:心

(3)是啊,只有這樣心有靈犀、心心相印,只有這樣知志、知念又知心的人,才叫——知音(板書)

3、伯牙在斷絕琴的時候,也斷絕了什麼?(前程、希望等)他向世人宣告了什麼?你如何理解伯牙當時的心情?

設計意圖:通過這三個問題,教師重點抓住“善”“念”等關鍵字詞,引導啓發學生理解什麼是“知音”。並通過“絕弦”體會“知音難覓”,從而深入感悟文章主旨。

任務三:再解“絕弦”,聆聽“知音”

預設: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誰能結合課文再次說說課題《伯牙絕弦》的意思?

師:這就是著名的曲子《高山流水》的出處。《伯牙絕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詞,後人譜寫的一曲《高山流水》表達了他們的心聲。請大家欣賞,看你是否“善”聽,又能否聽出其中的意思。

設計意圖:通過再讀,再解一是呼應導課,二是加深學生對課文的識記和理解。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再通過欣賞《高山流水》

使學生感受音樂的無窮魅力。

(三)隨堂檢測任務

任務四:拓展延伸,深悟絕弦

預設:明代小說家馮夢龍在《警世通言》一書中,用生動的筆觸描述了這個動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經寫下了一首短歌,來追悼自己的知音鍾子期。(出示詩歌學生讀)

師: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無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彈給誰聽呢?面對伯牙“絕弦”的痛苦和絕望,你想對他說些什麼?將你的想法寫在作業本上。

設計意圖:通過拓展學習,學生已被兩人的真摯情誼所感動,在教師引導下學生會有所思,有所想。教師引導學生將有感而發的情感寫下來,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鍛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補學任務 任務五:課後作業

1、收集體現知音良朋的詩文和名言名句。

設計意圖:課後作業作爲補學任務,就是讓學生在對“伯牙絕弦”有了深入瞭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讓學生帶着興趣進一步探究學習,感悟知音,感受友誼的珍貴。

結束語:伯牙絕弦知音難覓,高山流水餘音未絕。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體會到了知音難覓,感受到了音樂的魅力,也使他們更加珍惜朋友間的真摯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