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題西林壁(精品多篇)

題西林壁(精品多篇)

題西林壁 篇一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默寫古詩。

2.體會詩人在廬山時,觀察的地點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樣。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能把讀詩的感受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

1.藉助以前學過的讀詩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

2.引導學生把握好朗讀的節奏,掌握抑揚頓挫。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思想,說說自己的感受。

教學課時 1 課時

教學準備 1.橡皮泥。

2.學生收集有關蘇軾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吟誦):

橫看成嶺側成峯,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師:你們都知道老師吟誦的是哪首古詩吧?(題西林壁)今天,讓我們隨着詩人一起,到廬山去領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風光。請全班打開課本第22面,齊讀古詩《題西林壁》。

(生讀古詩,師板書課題)

師:這首古詩,同學們都會背了,但是你們知道它的含義嗎?今天,我們就要用學過的方法,來學習這首古詩。你們還記得我們學習古詩的步驟嗎?

解詩題,知作者

抓字眼,明詩意

多誦讀,悟詩情

二、學習課文

(一)解詩題,知作者

1.師:請結合課文的註釋,理解一下本詩題目的意思。(書寫在西林寺牆壁上的詩)

2.師:誰知道蘇軾的生平?(生交流蘇軾的資料。)

(蘇軾,字子瞻,好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被合稱爲“三蘇”。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本文是蘇軾在被貶途中經過廬山時寫下的五首遊記詩之一。)

(二)抓字眼,明詩意

1.(師指名讀古詩)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思考,你們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麼。

2.師:四人小組合作交流,你們從這句詩中讀懂了什麼?

3.師:誰來說說你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麼?(作者)

橫看成嶺側成峯:橫着看,廬山是一條山嶺,連綿不斷;側着看卻彷彿變成了一座山峯。

4.師:你們能用橡皮泥捏出蘇軾描繪的這座山嗎?

遠近高低各(重讀)不同:向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看到的廬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師:從這兩句詩中,你知道爲什麼廬山在蘇軾的眼中,會有怎麼多種變化嗎?

(蘇軾站在不同的地方,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廬山)

6.師:對,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現在就面對着廬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

__________說一句話嗎?(出示小黑板)不識廬山真(重讀)面目:(識:認清)“我”沒有認清廬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緣身在此山中:只因爲我站在廬山中

7.師:這一句裏有一個字很難寫,誰知道呢?(“緣”字)讓我們一起來疏通一下筆畫。

(三)多誦讀,悟詩情

多誦讀:

1.師:老師有一個問題:作者爲什麼要描寫廬山?(作者喜愛廬山)作者從多個角度,細緻地觀察了廬山,簡潔而生動地描繪了廬山的奇特景象,可見他對廬山的奇麗景色流連忘返。你們說,你們能不能把作者那讚美之情用優美的嗓子朗讀出來?好,現在讓我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朗讀這首古詩。誰還記得讀古詩的方法有幾種?(齊誦、輪誦、唱誦、表演讀、疊誦……)好,現在就請你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讀這首古詩。

2.四人小組表演

悟詩情

師:剛纔同學們非常有感情地朗讀了《題西林壁》。但吳老師有一個地方卻怎麼也不能理解:作者爲什麼說自己“不識廬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經說廬山 “橫看成嶺側成峯”了嗎?(因爲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橫看成嶺側成峯是站在遠處看的,而不識廬山真面目則是身在廬山時看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我們要想對事情有一個全面地瞭解,就要多聽一聽其他人的意見。)

三、總結

師:《題西林壁》這首古詩,不僅是對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景象的讚美,更包含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業

1.背誦、默寫《題西林壁》。

2.結合生活事例,說說你是怎麼理解“不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詩的意思。

題西林壁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默寫古詩。

2、體會詩人在廬山時,觀察的地點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樣。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能把讀詩的感受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

1、藉助以前學過的讀詩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

2、引導學生把握好朗讀的節奏,掌握抑揚頓挫。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思想,說說自己的感受。

教學課時

1 課時

教學準備

1、橡皮泥。

2、學生收集有關蘇軾的資料。

rpoint。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吟誦):

橫看成嶺側成峯,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師:你們都知道老師吟誦的是哪首古詩吧?(題西林壁)今天,讓我們隨着詩人一起,到廬山去領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風光。請全班打開課本第22面,齊讀古詩《題西林壁》。

(生讀古詩,師板書課題)

師:這首古詩,同學們都會背了,但是你們知道它的含義嗎?今天,我們就要用學過的方法,來學習這首古詩。你們還記得我們學習古詩的步驟嗎?

解詩題,知作者

抓字眼,明詩意

多誦讀,悟詩情

二、學習課文

(一)解詩題,知作者

1、師:請結合課文的註釋,理解一下本詩題目的意思。(書寫在西林寺牆壁上的`詩)

2、師:誰知道蘇軾的生平?(生交流蘇軾的資料。)

(蘇軾,字子瞻,好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被合稱爲“三蘇”。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本文是蘇軾在被貶途中經過廬山時寫下的五首遊記詩之一。)

(二)抓字眼,明詩意

1、(師指名讀古詩)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思考,你們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麼。

2、師:四人小組合作交流,你們從這句詩中讀懂了什麼?

3、師:誰來說說你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麼?(作者)

橫看成嶺側成峯:橫着看,廬山是一條山嶺,連綿不斷;側着看卻彷彿變成了一座山峯。

4、師:你們能用橡皮泥捏出蘇軾描繪的這座山嗎?

遠近高低各(重讀)不同:向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看到的廬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師:從這兩句詩中,你知道爲什麼廬山在蘇軾的眼中,會有怎麼多種變化嗎?

(蘇軾站在不同的地方,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廬山)

6、師:對,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現在就面對着廬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 __________說一句話嗎?(出示小黑板)不識廬山真(重讀)面目:(識:認清)“我”沒有認清廬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緣身在此山中:只因爲我站在廬山中

7、師:這一句裏有一個字很難寫,誰知道呢?(“緣”字)讓我們一起來疏通一下筆畫。

(三)多誦讀,悟詩情

多誦讀:

1、師:老師有一個問題:作者爲什麼要描寫廬山?(作者喜愛廬山)作者從多個角度,細緻地觀察了廬山,簡潔而生動地描繪了廬山的奇特景象,可見他對廬山的奇麗景色流連忘返。你們說,你們能不能把作者那讚美之情用優美的嗓子朗讀出來?好,現在讓我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朗讀這首古詩。誰還記得讀古詩的方法有幾種?(齊誦、輪誦、唱誦、表演讀、疊誦……)好,現在就請你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讀這首古詩。

2、四人小組表演

悟詩情

師:剛纔同學們非常有感情地朗讀了《題西林壁》。但吳老師有一個地方卻怎麼也不能理解:作者爲什麼說自己“不識廬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經說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峯”了嗎?(因爲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橫看成嶺側成峯是站在遠處看的,而不識廬山真面目則是身在廬山時看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我們要想對事情有一個全面地瞭解,就要多聽一聽其他人的意見。)

三、總結

師:《題西林壁》這首古詩,不僅是對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景象的讚美,更包含了“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業

1、背誦、默寫《題西林壁》。

2、結合生活事例,說說你是怎麼理解“不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詩的意思。

板書:

一、複習第一首古詩

1、指名背誦讀詩。

2、指名說詩句意思。

二、學習《遊山西村》

1、初讀感知。

2、瞭解作者,理解詩題。

(1)學生互相交流課前蒐集的有關陸游的資料,教師補充。

(2)根據註釋理解詩題。

3、理解詩句大意,方法同學首一首古詩。

4、品讀悟哲理。

5、就讀成誦。

國小三年級語文《題西林壁》教學反思 篇三

古詩的學習主要通過“讀、品、說、賞”幾個方面進行,緊緊抓住“橫、側、遠、近、高、低”幾個詞,放手讓學生自讀感悟,在反覆誦讀中感悟詩的意境,體會詩人情感,領悟詩歌深刻的內涵,從而受到啓迪。

教學《題西林壁》,這首詩詩句意思淺顯,學生看看註釋就能大致讀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學本詩時,我把重點放在讓學生對詩中所蘊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採用討論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探討這首詩的含義,使大家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認識事物的本質,必須全面客觀地把握、冷靜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現象所迷惑。”在理解含義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一個問題:在現實生活中,你還發現了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會看見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來討論。沒想到,學生回答地讓我驚訝!他們說出了很多連我都沒發現的例子。我不得不稱讚他們的觀察力。我順勢又提了個問題:通過學習了古詩,你受到了什麼啓發?他們回答地也比較到位。

當然,還有很多不足之處:由於學生感悟很多,所以預設的拓展理趣詩的內容沒有出示;雖然力求關注每位學生,設計了多樣化評價、解說式評價、引導性評價等評價方式,但真正到了課堂上,還是覺得不盡完美。

題西林壁 篇四

教學《題西林壁》這首詩時,我先讓學生藉助有關資料和書上的註釋,自己去讀去理解詩所表達的意思。然後讓學生以詩人的身份再去欣賞廬山的山峯,站在詩人的角度,把自己當作詩人,走進廬山去感受那裏的高山峻峯,去想象詩人當年在廬山寫下這首詩時的情景。這樣,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再來感悟詩中所蘊含道理的就很容易。我先採用小組討論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探討這首詩的字面上的意思,讓他們明白詩人會寫下“爲什麼看不清廬山的真正的面目呢,原來是自己處在廬山的羣山之中”。我讓學生模擬表演試試看,把自己身藏在學校的樹林中,看能否看清整個校園的面貌。這樣學生有了親身的體驗,當然就明白了詩人所寫的意思。最後我引導學生理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詩的內在含義。告訴學生一個道理:“要想認識事物的本質,必須全面客觀地把握、冷靜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現象所迷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句俗語:“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然後我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討論,比如評價一個同學,我們應該怎樣評價?是隻看√本站★√到他的缺點呢,還是隻看到他的優點呢?還有生活中我們常常是自己犯了錯誤還不知道錯在哪裏而是等到老師或者同學點穿以後在猛然醒悟。告訴同學們今後應如何從不同角度看問題。

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學,達到了兩個目的,一是學生自學體會了詩中的意思,培養學生對古詩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讓學生一詩人的身份去體驗,切身感受和再現到詩人寫詩的情景,也開拓學生的視野,讓他們感受祖國風光的壯美,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同時也懂得了應該怎樣正確地對待人和事。

我認爲在教學古詩時,讓學生一詩人的身份去讀去感悟,效果較好。

題西林壁 篇五

【評析】

一、“實”

實效性、有效性是目前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則,也是追求的最終目標。本課的教學無疑是切實有效的。

1、關於字典的運用。字典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工具,本課中,老師花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兩次利用字典:一是用部首查字法從字典中查出“緣”,重點理解“緣”字第四、五畫的名稱,二是通過查字典區分“嶺”“峯”意義的不同。這樣既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又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2、關於知識的拓展。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不僅僅要理解本詩的意思。教者拓展的“到底怎樣才能看清楚廬山的真面目?”以及介紹有關廬山的古詩和最後對蘇軾的詞的歌唱都具有現實的意義。

二、“美”

語文是美的,尤其是經典的古詩。

1、古詩的韻律美。古詩具有韻律美,適合朗讀與吟誦。語言精煉,寓意深刻,理解時必須展開豐富的想象。教學時多次安排學生自主誦讀,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合朗讀熱情。

2、古曲的意境美。教學時,教者有機地將四首古曲貫穿全過程,尤其時由學生自主選擇後的配樂吟誦,更增添了詩味,使詩意更深遠。

三、“活”

1、學生的自主。課堂上,學生是快樂的,自由的,他們是學習的主人。他們可以選擇學習的方式,研究的途徑以及誦讀的內容和古曲的名稱。因此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得主動、輕鬆。

2、形式的多樣。詩意的理解,教者沒有拘泥於簡單的講解,而是有效地採用寫、畫、查、讀、議等方式,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研究、去學習、去發現。所以“一堂課就是一湖春波盪漾的活水。”

【教師簡介】:李偉忠,江蘇省啓東實驗國小副校長,1990年畢業於南通師範學校大專班,2000年江蘇教育學院本科畢業。該同志是南通市國小語文學科帶頭人、南通師範學校客座導師、南通市國小骨幹教師培訓班講員、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班優秀學員,曾獲南通市、啓東市教學基本大賽一、二等獎,2003、2004年兩次獲全國教學藝術大賽一等獎。近三年來,在《國小教學參考》《中國小教學研究》《國小語文教學》《教育探索》等全國、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25 篇。

題西林壁 篇六

1.學會本課1個生字

2.瞭解每首詩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意境,和詩人思想感情,激發對祖國山河喜愛之情。

3.背誦第一首詩《望天門山》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解詩中重點詞語“斷、開、流、回”

2.  體會詩中描繪的雄奇景象、

3.  背誦

教學過程 

一、指導預習

(一)複習引入

1.我們學過了許多古詩,誰能背誦一首你已學過的。

2.讀一讀《望天門山》這首詩,讀準字音

3.想一想哪些詞語和詩句讀懂了,哪些還不懂,把不懂的劃下來。

(二)學生按要求自讀

(三)檢查預習

1.指名讀《望天門山》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留給你的初步印象。(感覺到這首詩描寫了雄偉的長江,有一種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給人歷歷如眼前的感覺)

(四)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

(如果較容易的問題,可以讓其他同學回答,較難的重點的可以留在講讀時再解決)

二、簡介作者,理解詩題

1.  知詩人

李白(701—762)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幼年隨父遷居綿州昌隆青蓮鄉,他一生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現存近千首詩,他的詩歌色彩瑰麗,大膽想象,被稱爲“詩仙”。

2.解詩題

望:看,往遠處看。

天門山:今安徽和縣與當塗西南的長江兩岸。

望天門山:往遠處看天門山。

三、朗讀《望天門山》,理解詩句大意,在此基礎上背誦下來。

1.先理解字、詞意思,再講詩句的意思,(抓字眼,明大意)

(1)學習第1,2句“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天門:指點天門山。  中斷:從中間割斷。

至此回:到這裏迴旋。

(2)學生根據註釋討論句意

(3)指名說句意

(4)教師小結句意:

天門山從中間割斷,是因爲奔騰的長江水從這裏通過,清清的江水奔騰東流,在這裏被峭壁阻隔而回旋激盪。

(5)學習第3、4句:“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出:聳出來。 孤帆:單獨一隻船。  帆:船上風帆,這裏代指船。

(6)學生根據註釋討論句意

雄奇秀麗的天門以夾江對峙,拔地而起,在鋪滿紅光的江面上,帆船輕捷而來。

2.  讓學生把整首詩連起來講一講它的意思

3.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思想感情?

(1)根據詩意,給合圖畫,想象當時的意境。

這首詩描繪的是天門山夾江對峙,長江波瀾壯闊的雄奇秀麗景色。給人以歷歷如在眼前的感覺。

(2)重點指導學生通過想象,感受“斷、開、回、出”這幾個動詞

“斷、開”山斷而江開,可見江水的聲勢是多麼浩大“流、回”兩山夾江,可見江流回旋湍急而浩蕩,那氣勢真是不可阻擋。

(3)把理解的詩句畫出來。畫好後,可到臺前說一說。重點說自己畫了什麼,爲什麼這麼畫。

(4)在講畫、評畫的同時加深對詩的理解,全詩緊扣一個“望”字,通過對天門山長江兩岸景色的描繪展示了祖國山川的雄偉壯麗。體現出詩人借景抒發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5)在熟讀基礎上背誦

提示“斷、開、流、回”四個字幫助背誦。

四、加強感知,看圖片或錄像

附:板書設計         

3古詩兩首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緣”字。

2.學會背誦《題西林壁》。

3.讀懂詞句意思,理解詩歌內空體會詩人富有哲理的詩句。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蘇軾富有哲理的話“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並聯系生活從中獲得啓示。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指名背誦《望天門山》(按詩題、詩人、詩句這個順序背誦)

2.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抒發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熱愛。讚美之情。)

二、指導預習《題西林壁》

1.聽範讀

2.自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3.檢查預習

緣     廬    峯

4.指名讀《題西林壁》

5.齊讀

6.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古詩給你的初步印象(描寫廬山的景色)

7.質疑

三、按上節課三步方法學習第二首《題西林壁》

1.知詩人,解詩題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散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書法,詩詞造詣很高。

題西林壁:書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學習1、2句:“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2)討論句意:(從正面看形成嶺,從側面看形成峯,遠近高低各不相同)

(3)把握朗讀重音

讀出氣勢,有強弱對比,如遠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讀出起伏,“遠”強一些,“近”弱一些,“高”強一些,“低”弱一些。

(4)學習3、4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不識:不認識,看不清。緣:因爲。  題:書寫。

(5)討論句意

看不清廬山的本來面目,只因爲自己身在廬山之中,看來看去,只能看到廬山的一部分。

(6)指名說全詩意思

3.想意境,悟詩情

(1)放廬山幻燈片,讓學生想象當時意境,領悟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讓學生聯繫生活試講3、4句詩的含義。

(2)引伸:對於比較複雜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觀地進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現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準確地認識這個事物。

(3)提問:我們評價一個同學時,應該怎樣看?

(是隻看他缺點,以此評價他呢?還是隻看他優點呢?引導學生說出看問題要從不同解度看。意思講明白即可。)

小結:《題西林壁》把廬山特色濃縮成絕句,概括貼切,蘊含着深刻的哲理,我們還從中獲得啓示。

四、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體會詩情。

附:板書: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峯,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題西林壁 篇七

生動的刻畫了豐收之年農村歡悅一片的氣象和鄉間的風光習俗,刻畫了農民的淳樸

《遊山西村》這首詩的作者是圍繞一個遊字貫穿全文的生和好客的品質。本課教學基本是用問答式授完,沒有問答不成課堂。有人反對問答式,但是我覺得國小階段,沒有老師設疑作引領,是很難誘導學生進行有效思維活動的。

上課時,我讓學生自讀古詩,說說古詩從哪些方面來寫山西村的,學生說待客和景物,一切都比想象中的順利,這時候,真的很佩服學生的自學能力。之後以“山西村美嗎”這個大問題爲主導,引領全詩的教學,所有小問題都圍繞這個大問題收放,爲這個大問題服務,在引導學生理解山西村不但景美,而且人美的過程中,滲透聽說讀寫訓練。學生最初講的是第三四句,體現景美。還從哪個詞看出山西村的美?“柳暗花明”讓學生感受山西村的美,體會詩人的心情,再指名學生板演,指導學生朗讀最後兩句詩。兩句優美的詩,既寫出了鄉村的美,又寫出了詩人從“疑無路”到“又一村”的心理變化。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會遇到困難,以爲無望,但經過努力,又重現生機的情況,學生討論交流就能舉出類似的例子。

山西村不僅寫了景物的美,但寫了人的活動,通過一些豐盛的食物,學生去感受村民們對到訪客人是怎樣的態度呢?有的說“熱情”、有的說“大方”、有的說“好客”等等,這些熱情大方好客的村民們,給詩人們展示的,不是景的美,而是純樸的人性美。最後學生與詩人一道,融進這純樸的鄉情中,感受村民們的熱情。通過反思朗讀,把詩人對大自然的真摯的感情讀出來。

題西林壁 篇八

課題

古詩二首――題西林壁

課時

1

總課時

教學

目標

1、藉助字典弄請詞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詩意思的基礎上理解詩中所含的哲理:觀察角度不同,觀察效果不同;培養學生互助學習的能力;

3、通過學習古詩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

教學

重難點

理解詩中所含哲理,培養學生互助學習的能力。

教學

準備

風景畫、錄像、實物投影儀、實物:三棱柱

教學過程

環節

預設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

理念

一、指導預習《題西林壁》

二、學習《題西林壁》

三、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體會詩情。

1.聽範讀

3.檢查預習:緣    廬   峯

1.知詩人,解詩題

題西林壁:書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學習1、2句

(3)把握朗讀重音

(4)學習3、4句 不識:不認識,看不清。緣:因爲。 題:書寫。

3.想意境,悟詩情

(1)放廬山幻燈片,讓學生聯繫生活試講3、4句詩的含義。

(2)引伸。

指導學生朗讀、背誦、體會。

2.自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4.指名讀《題西林壁》

5.齊讀

6.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古詩給你的初步印象

介紹詩人:蘇軾

(2)討論句意

(5)討論句意

(6)指名說全詩意思

(3)我們評價一個同學時,應該怎樣看?

(4)小結:把廬山特色濃縮成絕句,概括貼切,蘊含着深刻的哲理,我們還從中獲得啓示。

朗讀、背誦,說體會。

讓學生想象當時意境,領悟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題西林壁

北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峯, 觀察的

遠近/高低/各不同。 實寫 角度不

不識/廬山/真面目, 同,觀

只緣/身在/此山中。 明理 效果察

不同。

課題

古詩二首――登飛來峯

課時

1

總課時

教學

目標

1、教會學生誦讀,讓學生在吟詠之中加深理解,熟讀成誦。

2、引導學生從形象入手,體會詩的意境,領會詩所表達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幫助學生了解有關詩歌產生的歷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教學

重難點

熟讀、背誦 、理解詩句蘊含的情理

教學

準備

掛圖

教學過程

環節

預設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

理念

一、談話導入

二、學習古詩

三、總結全詩

1.導入:我們已經學習了唐代的三首詩,接下來要學的是宋代的兩首詩。先學第一首--王安石的《登飛來峯》。 1.教師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2.教師範讀。

在教師的點撥下理解詩意。

點撥要點:

首句點明瞭地點,第二句緊承首句而來。通過具體的描寫,進一步突出飛來山上“千尋塔”之高。一、二兩句都是鋪墊,在此基礎上,詩人自然地寫出三、四句:不怕浮雲遮住了遠望的眼光,只是因爲身在最高的層次。這兩句是全詩的精華,蘊含着深刻的哲理。

3.學生輕吟。

4.由學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

1.齊讀全詩。

2.說說全詩的意思。

3.學生自由朗讀並背誦。

學習這首古詩,對於培養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和審美情趣,陶冶學生情操,積累語言、文學知識、打好語言基礎,培養學生認識、鑑賞想象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學生了解詩的大意後,抓住色彩濃厚,形象顯明的詩句,進一步引導學生悟情明理,體會詩的意蘊。

宋——王安石——《登飛來峯》——借景抒懷,登高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