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五年級數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五年級數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80—81頁。

教學目標:

1、能用割補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面積不變的長方形,通過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能用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操作、觀察、比較中,滲透轉化的思想方法。

4、在探究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並能夠運用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

教學準備:課件平行四邊形硬紙片 剪刀 透明方格紙

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

師:同學們,你們去過寧江區的江濱公園?美不美?公園還要在這裏鋪草坪,這是其中的兩塊(電腦出示草坪圖),根據圖中提供的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66

1、鋪長方形草坪需要多少錢?(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學生可以解決)2、鋪平行四邊形的草坪需要多少錢?師:需要先求什麼?

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師: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課題)

二、實驗探究:

1、猜想

那麼大家猜一猜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能與什麼有關?(可能與邊有關)只與它邊的長度有關?大家看老師手中這個平行四邊形,(演示)還可能與什麼有關?(高)那麼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究竟與它的底和高有怎樣的關係?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

2、實驗

1)獨立自主探究:

師:每個小組的桌上都有一些學具,有數格子用的格子紙、印的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和表格、剪刀、平行四邊形,想一想你打算用什麼方法來研究?

生:我用數格子的方法。

師:數格子時,不足一格的按一格算,把得到的數據填在表格裏

師:還有什麼方法?

生:我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

師:用剪拼方法上的同學請讀一下操作提示。(一生讀)下面你們就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試一試。

2)小組內交流:

師:通過數格子或者剪拼的方法,哪位同學有收穫了?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小組長組織好。一會要向全班同學彙報你們小組的方法。

3)學生彙報:

第一個小組:(1)數格子(把表格帶到前面說)

(2)剪拼

師:你們成功的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了長方形,這一長方形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有什麼關係?(生:長方形的長等於平行四邊形的底、寬等於平行四邊形的高)你們小組轉化的清楚,介紹的明白真了不起)

是這樣嗎?師課件演示解說強調平移

師:還有其他的剪拼方法嗎?(你們組的方法與人不同,讓同學們又學了一招啊!)生彙報後師演示

(多麼巧妙的剪拼,我發現你們的思維很靈活啊。)(我只能說兩個字了:“佩服!”)

師:還有其他的方法嗎?其他幾個小組同學,通過動手操作你們得到了什麼結論。一起說(師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師: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用a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高,那麼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又該怎樣寫呢?s=ah

四、運用公式解決

師:現在我們來算一下鋪這塊平行四邊形草坪要用多少錢?

(生口算)

五、拓展練習

1、求下列圖形的面積是多少?

底15釐米,高11釐米

(不僅準確計算出了結果,速度還很快,真不錯。)

2、開放題:這是一張全國地圖,有一個省的地形很接近平行四邊形,山西省。山西南北大約590千米,東西大約310千米,你能估計一下它的土地面積嗎?(東西能否再平些)

(能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恰當運用公式,了不起)

3、學校要建一個面積是12平方米的平行四邊形花壇,請你幫學校設計一下,(要求底、高均爲整米數)1)可以有幾種方案?2)哪種方案更合理?(你們能從不同角度考慮,爲學校選擇更合理的方案,老師非常感謝大家)

六、全課小結:

師:這節課,你是怎麼學習的?你有哪些收穫?

(我是用數方格的方法、我用平移這種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再與平行四邊形進行比較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師演示)你們很了不起,能想辦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我們以前學過的長方形來研究它的面積。我們這節課使用的這種方法,以後在學習其它圖形面積時還會用到。今天的家庭作業是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爲題寫一篇數學日記,寫清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推導過程,可以畫、也可以剪貼。

課後反思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因此,在教學時,我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身上,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自主建構,更關注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從而適時地激發學生的情感,點燃學生的智慧,發揮學生的創造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適時滲透、領悟思想方法

數學教學的價值目標取向不僅僅侷限於讓學生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瞭解數學學習的價值,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獲得數學的基本思想方法。我覺得,這節課學習的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將永遠銘刻在學生頭腦中,將在學生今後的學習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適時引導、主動建構知識

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是主動建構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象科學家一樣經歷大膽猜想、動手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先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猜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能與什麼有關?然後,給學生足夠的探究時間和空間,“數”、“剪拼”都是學生的智慧,“數的過程”、“剪拼的過程”都是學生的思維過程。最後,讓學生同伴互助去探究、去發現、去總結,給每個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真正的實現了自主學習。

3、適時點撥、有效進行指導

探究學習是把學生的“學”作爲實施教學的基本點,而教師的“導”是實現學生“學”的根本保證。因此,在教學中我適時地對學生進行點撥、指導,做到“放得開、收得住”。如在自主探究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學生把平行四邊形剪開後無法拼成長方形。於是,我進行了個別指導。引導學生思考:爲什麼只有沿高剪開才能拼成長方形?通過指導,使學生明白沿平行四邊形的高剪開,是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關鍵。

課例點評

這節課教師在教學時以圖形內在聯繫爲線索,以轉化這條數學思想方法爲主線,在操作、觀察、比較活動中,通過孕伏、理解、強化的過程,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領悟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在情境中蘊含知識,孕伏思想方法

這節課情境的創設一方面緊緊地圍繞所要探索的數學知識,另一方面又充分體現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創設了江濱公園鋪草坪的情境圖,分別呈現了一個長方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的草坪,並提供每平方米草坪的價格,引導學生根據信息提出問題。這一情境中既有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又有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把這些知識都融入一個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既喚起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又暗含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長方形的面積有關。

2、在探究中體驗知識,理解思想方法

這節課沿着“提出猜想——思考驗證方法——實踐驗證”這個過程進行。一是獨立探究。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探究,並且提出了活動要求。一方面啓發學生設法把所研究的圖形轉化爲已經會計算面積的圖形,滲透 “轉化”的思想方法;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去探究所研究的圖形與轉化後的圖形各部分之間有什麼聯繫,從而找到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二是合作探究。在學生獨立探究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通過交流,學生知道,任何形狀的平行四邊形都可以轉化成長方形,這樣,他們對圖形變換的認識不再是個案的體會,而是對圖形本質聯繫的體驗。

3、在反思中提煉知識,強化思想方法

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對轉化過程進行反思。第一次是在學生彙報交流之後,教師用課件呈現圖形轉化的過程引導學生進行反思,重點是理解轉化的思想方法;第二次是課即將結束時,教師引導學生總結這節課學習內容時再次回放圖形轉化的過程,重點是強化轉化的思想方法。並引導學生:“在今後學習其它平面圖形的面積時,還要用到這種方法。”這樣爲學生以後學習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進行了思想方法的延伸。

總之,這節課教學時有兩條主線,一條是數學基礎知識,另一條是數學思想方法,並且把領悟數學思想方法作爲數學教學的要務,把掌握數學思想方法作爲學生數學學習的最高境界。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學設計 篇二

一、說教材。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面積概念和麪積單位,以及認識了平行四邊形,清楚了其特徵及底和高的概念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學生學了這部分內容,能爲以後學習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打下基礎。爲了更好地體現《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通過學習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理解與內容的分析,按照新課程標準中掌握4~6學段空間與圖形的要求,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爲:

1、知識目標:能應用公式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能力目標:理解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標: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根據新課程標準中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能力,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定爲:

能應用公式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定爲: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推導過程,並能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思維特點,以及新課程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我準備採用以下幾種教法和學法:

1、教學中,我將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引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動機,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索。

2、動手實踐、主動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直觀到抽象,層層深入,遵循了概念教學的原則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動手操作,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再現已有的表象,藉助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觀察、分析、比較、推理、概括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

3、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慾,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通過靈活多樣的練習,鞏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4、聯繫生活實際解決身邊的問題,讓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數學的應用,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說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通過創設情境:小兔樂樂想從三快草地中,找一塊麪積最大的草地去吃草,卻不知道怎麼計算哪塊土地的面積最大,請同學們幫助解決。學生利用以前的知識能夠計算出其中正方形和長方形草地的面積,不能計算出平行四邊形草地的面積。

這一環節的設計,不僅複習了舊知識,還體現出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及學習的積極性。

第二環節:活動探究,獲取新知。

學生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嘗試用不同方法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根據這些方法,展開其中的割補法,通過轉化—找關係—推導這一過程,讓學生經歷操作、觀察、分析、比較、推理、交流,自己根據長方形面積公式概括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這一環節的設計,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揮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第三環節:練習應用,鞏固提高。

課後練習和一些變式的習題。

緊扣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設計多種形式的數學練習,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慾,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爲學生提供創造性思維的空間。

第四環節:聯繫生活,深化應用。

讓學生做應用題。

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用學到的知識與解決實際問題,促進理論同實踐的結合。

五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 篇三

教學目標:

1.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並運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2.通過數、剪、拼等動手操作活動,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方法與過程。

教學準備:

平行四邊形、學習單等。

教學過程:

課前佈置預習第87,88頁內容,完成預習單(如下圖)。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前交流與小故事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班上來了非常多的老師聽課,你們的心情怎麼樣呢?

生緊張,激動……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曹衝稱象的故事嗎?誰來說一說?

生:古時候有一個叫曹衝的人看到一羣人圍着一頭大象,沒有辦法把它稱重。曹衝想了一個辦法,先把大象趕到船上,然後做好標記,再把石頭裝入船上到了剛剛大象稱的刻度,那石頭的重量就是轉化成了大象的重量。

師:說的非常好,講的非常詳細,小小老師。對,曹衝稱象其實就是把大象的重量轉化成了石頭的重量。轉化是數學中非常重要的數學思想,轉化就是把我們沒有學過的轉化成學過的,把複雜的轉化成簡單的,今天我們也來學習關於轉化的數學問題。

師:同學們,看老師手上拿着的是什麼圖形呢?

生:長方形

師:對。長方形,那它的面積是指哪一部分呢?請一名學生上來指一指、畫一畫。它的面積計算公式呢?

生:表面的大小,面積計算公式是長乘寬。

師:對。說的很好,長方形的面積等於長乘寬。那現在老師手上拿着的又是什麼圖形呢?

生:平行四邊形

師: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麼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公式,並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能力目標:通過操作、觀察、比較、運用等,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靈活變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師生互動,培養團結合作、和諧共進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並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運用。

教學難點: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用割補的方法把一個長方形轉化爲一個平行四邊形,找出兩個圖形之間的聯繫,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長方行紙、平行四邊形紙、剪刀、三角板等。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讓學生回顧以前學習了哪些平面圖形。(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依次出示相應的圖形。

2、老師總結多邊形的概念,並讓學生回答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師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師:由於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所以正方形的面積公式也可以歸入到長方形的面積公式裏面去。到目前爲止,我們已經會求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但還有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不會求。今天,我們就來繼續學習多邊形面積的計算。

二、動手實踐,探究發現。

1、剪拼圖形,滲透轉化。

(1)小組研究

老師提出要求,讓學生們以小組爲單位,利用桌上的材料剪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2)彙報結果

第一種是把長方形關剪成了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梯形,然後拼成一個平行四邊行;第二種是把長方形剪成了兩個三角形,然後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第三種是把長方形剪成了兩個梯形,然後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板節課題: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

2、動手實踐,探究發現。

(1)老師提出新的要求,讓學生以組爲單位從這三種方法中任選一種重新剪拼,並思考:把長方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什麼變了,什麼沒變?根據長方形與轉化後的平行四邊形的聯繫,又能有什麼發現?

(2)學生重新剪拼,互相探討。

(3)彙報討論結果。

師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4)讓學生齊讀: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底乘以高。

(5)讓學生明白如果要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哪些條件?

(必須知道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課件展示討論題: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是否相對應。

(6)總結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字母代表公式:S=ah (師板書S=ah)

(7)比較研究方法。

三、分層訓練,理解內化。

課件顯示練習題

第一層:基本練習

第二層:綜合練習

第三層:擴展練習

下面這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嗎?爲什麼?你還能在這裏畫出與這兩個面積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嗎?可以畫幾個?

四、課堂小結,鞏固新知

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學會了什麼?

附說課稿:

一、教材與與學情分析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多邊形的面積》中的內容。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並能靈活運用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理解平行四邊形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國小生的空間想象力不夠豐富,對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本節課的學習就要讓學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識,調動他們多種感官全面參與新知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公式,並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能力目標:通過操作、觀察、比較、運用等,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靈活變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自評、互評,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別人,認識自己;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師生互動,培養團結合作、和諧共進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並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運用。

教學難點: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用割補的方法把一個長方形轉化爲一個平行四邊形,找出兩個圖形之間的聯繫,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長方形紙、剪刀、直尺、

二、理念設計:

1、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優化數學課堂教學。

2、體現“數學從生活中來,再回到生活中去”。

3、構建一個以學生情感、思維、動作三維參與的“主動參與式”課堂教學模式。

三、教法、學法

教法:運用遷移規律,體現“溫故知新”的教學思想;組織豐富活動,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發揮多媒體優勢, 促進多項互動生成。

學法:培養學生初步感知和運用轉化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操作、概括等行爲來解決新問題,通過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會學生學習。

四、教學程序

爲了能更好地凸顯“自主探究”的教學理念,高效完成教學目標,結合本班學生特點,設計如下環節。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新課開始,我先讓學生回憶已經學過的平面圖形,讓學生進行反饋,以喚取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爲新知識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動手實踐,探究發現。

1、剪拼圖形,滲透轉化。

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活動是認知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動手操作過程是學生學習的一種循序漸進的探索過程。學生只有具備了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才能充分感知和建立表象,爲分析和解決問題創造良好的條件。

教材的編排意圖是通過數格子的方法,讓學生觀察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長方形的面積相等,並且通過剪拼的方法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讓學生通過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而我設計的是首先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動手操作將長方形剪拼成平行四邊形,(在這裏學生充分的發揮了想象,想出了多種拼組方法:有的將長方形剪成了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梯形;有的剪成了兩個三角形;有的剪成了兩個梯形),從而感知圖形之間的關係,建立表象。

2、動手實踐,探究發現。

在這個環節中,我再次讓學生開展小組探究活動,並提出更明確的要求,讓學生從剛纔的發現中任選一種重新剪拼,思考當長方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什麼變了,什麼沒變?你還能有什麼發現?知識的再現將引導學生更深入的觀察與思考,通過上面問題的思考,學生將對平行四邊形公式的推導有了更深的認識,進一步認識到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於長方形的長,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於原來長方形的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等於長方形的面積,從而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這個環節讓學生主動經歷探索結論的過程,讓他們一次次獲得新的發現的喜悅,使思維始終處於激活的狀態。

當學生已經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後,引導學生認真看教材中的研究方法,進一步開闊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知道探究數學的研究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培養了他們的探究意識。

(三)分層訓練,理解內化。

對於新知需要及時組織學生鞏固運用,才能得到理解與內化。我本着“重基礎、驗能力、拓思維”的原則,設計三個層次的練習題:

第一層:基本練習:

計算面積,有利於學生加深對圖形的認識,正確分清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的關係。

第二層:綜合練習:

通過不同的高引起學生的混淆,在計算中讓學生明確在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時底要找出與它相對應的高,這樣才能準確求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並且根據已求的面積和另一條高,求出與這條高相對應的底。

第三層:擴展練習:

1、下面這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嗎?爲什麼?你還能在這裏畫出與這兩個面積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嗎?可以畫幾個?

學生綜合運用知識,進行邏輯推理,明白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只與底和高有關,等底同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

2、把平行四邊形模型拉近,它們的面積發生變化了嗎?

通過這個過程的操作,讓學生明白當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周長一定時,越拉近它的面積就越小。

整個習題設計部分,雖然題量不大,但卻涵蓋了本節課的所有知識點,題目呈現方式的多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面對挑戰充滿信心,激發了學生興趣、引發了思考、發展了思維。同時練習題排列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層層深入,也有效的培養了學生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課堂小結,鞏固新知

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學會了什麼?

有利於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有個系統的認識,充分提高歸納和總結能力。

本節課以探究爲核心,以活動爲主線,以學生爲主體,自悟加引導,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始終貫穿於整個課堂。通過活動,學生“學數學、做數學、用數學”,學生的能力在活動中得到了發展,知識體系的建構也就順理成章,水到渠成,教學自然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當然,課堂教學藝術的追求是無限的,這節課也有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真誠地希望各位老師提出寶貴意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繼續研究,相信只要努力了,我的課堂教學藝術將會越來越完美。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通過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電子白板的操作、探究、對邊、交流,經歷平行四邊形的推導過程,初步認識轉化的思想方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運用猜測、驗證的方法,使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發展學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數學知識的價值。

教學重點:

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工具:

電子白板課件、平行四邊形模型、剪刀、初步探究學習卡

教學過程:

一、課前引入、滲透轉化。

1.課前通過同學們的談話,輕鬆引入主題。師:同學們,你們都玩過七巧板嗎?

2.播放製作七巧板的視頻。

3.出示一組圖形,學生觀察,數方格算出面積。拉開幕布,學生們看到露出一點點的圖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都躍躍欲試,學生動手逐個拖拽出想拖裏面的美麗圖案。在學時彙報平移的方法時,教師利用電子白板中的拖動圖片平移的功能,直接在屏幕上操作演示,感知割補、平移,轉化等學習方法。導出視頻,拖動、平移等功能。

二、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電子白板導出兩個花壇,比一比,哪個大?

2.揭示課題。學生比一比,猜想這兩個花壇的面積大小。讓學生猜一猜、想一想,導出兩個花壇的課件。

三、對手操作,探究方法。

1.利用數方格,初步探究

2.出示“初步探究學習卡”同桌交流一下填法,彙報。用數方格的方法得出圖形的面積,是學生熟悉的、直觀計量面積的方法。同時呈現這兩個圖形,暗示了他們之間的聯繫,爲下面的探究作了很好的鋪墊。導出“初步探究學習卡”

四、白板演示,驗證猜想。

1.探索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已學習過的圖形。

2.觀察拼出的圖形,你發現了什麼?在班內交流操作,重點演示兩種轉發方法。

3.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4.引導學生用字母來表示:s表示面積,a表示底,h表示高。那麼面積公式就是s=ah利用白板的拖動功能,根據學生反饋的轉發方式,隨機演示。白板演示、突出拖動、旋轉等功能。

五、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課件出示例1

2.課件出示十九第1、2題。學生試做,並說說解題方法,指名板書。通過練習加深面積公式的理解應用。導出課件

六、課堂小結,反思回顧。

回想一下我們的學習過程,你有什麼收穫?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什麼條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的?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內容:國小數學(人教新課標實驗版)五年級上冊第79~81頁。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通過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 通過操作、觀察、比較活動,初步認識轉化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推導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課件、方格紙、平行四邊形若干個

學具準備:平行四邊形四個,三角板,直尺,剪刀。

教學過程:

一、課件出示單元主題圖(1),引入課題

師:(1)從圖中你發現了哪些圖形?

(2)你們會計算它們的面積嗎?

(3)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學習第5單元多邊形的面積的計算,(板第5單元多邊形的面積)在這個單元中包括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及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習近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板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師:下面我們就以這兩個花壇爲例。課件出示(2)

二:通過數方格圖,初步感知

(1)你覺得這兩個花壇哪個更大一些?

生1:

(2)怎樣比較兩個花壇的大小?

(3)你會計算的平行四邊形面積嗎?

(4)用什麼樣的方法能計算出它的面積?

(5)下面就用數方格的方法在小組內來試一試。課件出示(3)

(6)最後你發現了什麼?

通過學生討論,可以得到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底與長、高與寬及面積分別相等;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它的底乘高;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等於它的長乘寬。

(7)根據你的發現你還能想到什麼?

三、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用數方格的方法可以得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如果要我們計算我們學校的佔地面積,這樣就比較麻煩。下面我們不用數方格的方法還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呢?課件出示(4)

自主探究,推導公式

(組內學生用課前準備的平行四邊形和剪刀進行剪和拼,教師巡視。)

請三個小組的學生演示剪拼的過程及結果。(師:爲什麼要轉化成長方形呢?生:因爲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它的面積等於長乘寬)

教師用課件(5)(6)演示剪——平移——拼的過程。

我們已經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變成了一個長方形,請同學們觀察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你發現了什麼?

小組討論。出示討論題。(7)

(1)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比,面積變了沒有?

(2)拼出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麼關係?

(3)能根據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小組彙報,

課件演示(8)

學生討論板書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

長 方 形 面 積 === 長 × 寬

‖ ‖ ‖

平行四邊形面積 === 底 × 高

一般用s表示圖形的面積,a表示圖形的底,h表示高,請同學們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出來。

板書:s==a×h==a·h===ah

師:剛纔我們已經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那麼,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要知道哪幾個條件?(底和高,強調高是底邊

四:鞏固新知,反饋練習。

1、課件出示例1(9),讀題理解題意。學生試做,交流作法和結果。

2、實踐應用(10)

3、思維拓展

(1)出示課件 (11),引導學生思考

(2)組織學生討論

(3)課件演示等底等高的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

五:課堂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那些收穫?還有那些遺憾的地方?

評析:

王彬老師這一節課的教學是在64名學生的大班中實施的,可後,聽課老師的一致評價是學生學得紮實,理解的透徹,教師多媒體課件展示效果好。也曾看過上海潘曉明老師執教此課的案例,比較之後,有下列思考:

一:大班教學中的放與收的問題

新課程的數學教學提出國成型目標這一概念,即讓學生體驗知識產生、形成的過程,強調學生自主的思考與實踐。在潘曉明老師的課例中,學生直接拿出紙上印好的平行四邊形,然後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計算出紙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師參與學生活動,並適時啓發、引導。很顯然,這樣的課堂是開放的,對於每一個學生也確實是一種挑戰,但潘曉明老師執教的班級只有30名學生,對於64人的大班,這樣開放的問題會導致一些學生無從下手,教師的指導也必然照顧不全,再加一節課的時間有限,所以,“放”到怎樣的程度,如何能照顧到全體,王彬老師的課堂設計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從生活情境中一比大小引入,在學生已有的數方格的經驗中先讓學生感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底河搞有關係,爲下一步的學習進行鋪墊,在進一步的探索中,學生指向明顯,很快通過剪拼的方法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在此過程中,有教師的引導,也有學生的獨立探索與思考,很好的把握了大班教學中放與收的關係。

二、多媒體課件演示的時效性問題

本課的多媒體課件使用避免了當先許多老師課件使用走形式,無時效的弊病,體現了以下特點:

1、現實情境的真實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價值;

2、生動形象的過程演示,使學生充分理解算理;

3、豐富多彩的課後練習,拓展了學生的思路,開闊了學生的思維。

一節好課的標準很多,如何在一節課中既落實雙基,又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同時情感、態度、價值觀也得到提升,這是我們每一位教師追求的目標,可在一節課的教學中,我們很難將這些目標全部落實,但我們可以以某一方面爲着眼點。王彬老師的這節課或許能給與大家更多的啓發。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篇七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79頁——83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學具,在動手操作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過程中,理解並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讓學生在推導和驗證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過程中,充分體驗轉化的數學思想,形成一定探究意識和能力。

3、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學具,在動手操作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過程中,理解並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讓學生在推導和驗證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過程中,充分體驗轉化的數學思想,形成一定探究意識和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平行四邊形教具和學具、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師:第一單元我們學習了小數乘法,誰能簡單地說一說1.36×0.72,我們是怎樣進行計算的?(同時大屏幕顯示小數乘法豎式)

師:(大屏幕顯示整數乘法豎式)我們把1.36×0.72看成136×72來計算,也就是把小數乘法這個新知轉化成我們以前學過的整數乘法這個舊知,這道題我們就會解答了。

2、師:第二單元我們又學習了小數除法,誰再來說一說7.65÷0.85,我們又是怎樣進行計算的?(同時大屏幕顯示小數除法豎式)

師:(大屏幕顯示整數除法豎式)我們把7.65÷0.85看成765÷85來計算,也就是把小數除法這個新知轉化成我們以前學過的整數除法這個舊知,這道題我們也能解答了。

3、師:同學們你們能否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我們剛纔小數乘法和除法的學習方法?

師:(板書:轉化)其實“轉化法”是我們數學學習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許多數學新知都是通過轉化變成舊知,最後使問題得到解決。今後我們在學習中如果再遇到一個新知識,無法解決時,我們就可以嘗試着用“轉化法”去探www.索。記住了嗎?

4、師:王老師班要進行小組評比,班長設計了兩種不同的圖形的評比表,這兩種圖形你們認識嗎?(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一個長方形)

5、師:現在老師想知道這兩種圖形的評比表各用了多少塑料板也就是求什麼?

師:你會求它們的面積嗎?

師:那麼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6、師:剛纔同學們說會求長方形的面積,誰來說一說長方形的面積等於什麼?(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師:長方形面積的大小和它的長和寬有關係,下面老師請同學們猜想一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大小會和誰有關?(板書底、高)

師:同學們猜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大小和它的底和高有關,老師給同學們變兩個小魔術,看誰觀察的仔細,能發現其中的奧祕。(同時板書平行四邊形面積)

老師演示:

魔術1、注意觀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又有什麼變化?爲什麼變大了?這說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大小肯定和誰有關?(老師在底的下面做標註)

魔術2、注意觀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麼變化?爲什麼變小了?這說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大小肯定又和誰有關?(老師在高的下面做標註)

7、師:我們發現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大小和它的底和高有關,在長方形的面積中它的長和寬是相乘的關係,老師請同學們再大膽地推想一下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中它的底和高會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8、師:剛纔同學們猜想出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中它的底和高是相乘的關係,這個乘號就在老師的手上,但是老師還不能把它放在底和高的中間,我把它先放在下邊,爲什麼呢?因爲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底乘高這個結論是同學們猜想出來的,它是否正確我們需要驗證一下。如果同學們驗證出你們的猜想是正確的,老師再把它挪到底和高的中間,你們有沒有信心證明你們的猜想是正確的?

二、探究建模

(一)數格子法

1、師:看大屏幕,同學們手中都有一張和大屏幕上一樣的格子紙,格子紙上畫有一個長方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請同學們數一數長方形的長、寬、面積各是多少填在表格裏,然後再數一數平行四邊形的底高面積各是多少也填在表格裏。注意一個方格代表1平方釐米,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填完之後在小組內討論一下:你發現了什麼?

2、師:誰來彙報一下你數的結果?

3、師:你們發現了什麼?長方形的面積等於長乘寬,你們能推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什麼?

4、師:通過數格子我們發現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底乘高,看來同學們剛纔猜想的結論還真是正確的。你們真了不起!掌聲鼓勵一下!看來老師得把這個乘號搬搬家了!老師可以把這個乘號前進一大步,但還不能把它放在底和高的中間,爲什麼呢?因爲剛纔的平行四邊形有點特殊,它們有格子我們可以證明它們的面積等於底乘高。,如果不數格子,或者說不用數格子的辦法我們能不能證明任意的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都等於底乘高呢?我們還得用實驗驗證,離勝利只差一步之遙了,你們有沒有信心?誰來說一說你還想怎樣驗證?(老師給你們點提示。)

(二)轉化法

1、師:課前我們通過複習小數乘法和除法,發現“轉化法“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你們可以嘗試着用“轉化法”驗證一下剛纔的結論是不是正確?

2、師:如果讓你轉化,你會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什麼圖形?爲什麼?

3、師:接下來我們就做實驗:你們手中都有兩張一模一樣的平行四邊形紙板,請你嘗試着把其中一張轉化成長方形,然後觀察轉化後的長方形和原來平行四邊形,看看你又發現了什麼?

4、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轉化的?(把轉化的過程貼在黑板上)

5、師:誰來彙報一下,你發現了什麼?

6、師:任意的一個平行四邊形你們都發現它的面積等於底乘高,看來你們猜想的結論是正確。恭喜你們!掌聲鼓勵!這回老師可以把乘號放在底和高的中間了。

(三)整理結論

1、師:我們一起讀一下我們發現的結論。

2、師:請同學們翻開書自己看書學習81頁倒數第2自然段的內容。

3、師:你學到了些什麼?

4、師:如果用表示s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用a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高,那麼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s=ah

(四)質疑問難

1、師:這節課同學們通過猜想發現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底乘高,並且經過驗證證明了你們的猜想是正確的。對於這節課學習的內容你們有沒有什麼問題或不明白的地方?

三、解釋應用

1、師:同學們想一想要想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什麼?

2、口答題

3、判斷題

4、計算題

5、思考題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新的收穫?